天天看小說

第158章 你們會不會治國啊,不會起開,我來

第158章 你們會不會治國啊,不會起開,我來 當(dāng)問出“你是不是想造反”的時候,其實就和問“你是不是不愛我了”一樣。

對方怎麼回答不重要。

提問者提出這個問題本身很重要。

這其實是在宣泄一種不信任的情緒。

李世民當(dāng)然懂這個道理。

他就是故意表達這個意思給李明聽的。

隨便換個別人,哪怕是伊尹、霍光這樣的超級權(quán)臣。

在主上表達了不信任感以後,也必定是兩股戰(zhàn)戰(zhàn)、跪地辯白。

哪怕是裝,你也總得裝一下,給皇帝一個面子吧?

可李明就不。

全天下也就這個李明,能眨巴著天真純潔的大眼睛,隨口一句“我沒有啊”。

彷彿只是和小夥伴鬧了個小誤會似的。

儘管李明根本不是看起來那樣、少不更事的小屁孩,這個“小誤會”是分土謀反,這個“小夥伴”是能夠滅國夷族、讓人伴之如伴虎的皇帝。

而李明如此坦蕩的態(tài)度,反而把李世民給整不自信了。

不管怎麼說,他大約的確是愛朕的吧?

這臭小子挺有趣的。

一方面整天“怕死怕死”地叫嚷,好像全天下都要害他。

另一方面,又天不怕地不怕,尤其不怕朕這個皇帝。

在這小子的骨子裡,就覺得自己與所有人都平等。

他能滿不在乎地盤腿坐在沙地上,和工戶賤戶若無其事地聊天。

也能箕踞坐在兩儀殿上,對著皇帝老子一頓輸出。

李世民又有了之前的那種奇怪的感覺。

好像他生的不是兒子,而是某個與他平起平坐的老友一般。

“……所以是因爲(wèi)侯君集、韋待價生死不明,纔不敢貿(mào)然與他們?nèi)〉寐?lián)繫?”

立政殿書房,李世民繼續(xù)聽著李明講述遼東事件的細節(jié),聽他親自解釋其中的疑點。

“正是如此。

“而且如長孫延所說,我當(dāng)初在平州推行的一切政策都是權(quán)宜之計,後來不都開倒車……幡然改悔了嘛。”

李明繼續(xù)巧舌如簧,進獻讒言矇蔽聖聽。

李世民斜了這遼東小冊佬一眼,捋著八字鬍:

“所以,你以胥吏架空職官、以什麼‘行政能力測驗’架空科舉,還有其他諸如‘統(tǒng)一調(diào)配土地’等李代桃僵的玩意兒,也是權(quán)宜之計?

“讓我猜猜,房玄齡教你的?”

李明臉色一僵。

靠,我借殼上市的陰謀被父皇曝光了!

也是,李二畢竟是封建時代的巔峰權(quán)力機器,對人事和土地一直保持著天然的敏感性。

官僚的這點小伎倆根本瞞不過他。

不過厚顏無恥的李明立刻恢復(fù)如常,搓起了小手手:

“哎呀阿爺哎呀阿爺,這哪兒的話,什麼李代桃僵,我不明白你在說什麼。

“我這是順應(yīng)先進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要求,順應(yīng)先進文化的發(fā)展方向,順應(yīng)最廣大人民的……”

“不必多解釋。”李世民輕巧地揮了揮手,打斷了李明的吟唱:

“遼東偏遠,情勢複雜,因地制宜地採取一些新政也是必要的。

“比遼東更偏遠的高句麗等地,若你能將其納入開化,也照此辦理。”

“對對對……咦?!”李明一愣。

聽李世民這意思……

這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了?

不打算深究他“舊瓶裝新酒”的無恥行徑了?

默認他在遼東掛大唐羊頭,賣明氏狗肉了?

這不就相當(dāng)於……

實質(zhì)上答應(yīng)了李明最初的要求,承認遼東和整個東北都是他的勢力範(fàn)圍,朝廷不多加干預(yù)?

李明的眼神頓時灼熱起來。

皇帝居然這麼爽快地讓渡權(quán)力,真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啊。

如果以後的日出都是如此,那我心中就只有父皇一個太陽了。

“你這是什麼眼神?以爲(wèi)你老子我心眼很小?”

李世民哂笑道:

“我能容忍慕容燕在平州當(dāng)土皇帝,能放李思摩回去盤踞長城之北,難道還容不得你分封疆土?”

事實上,李世民對分權(quán)並沒有那麼排斥。

在當(dāng)上國家一把手以後,遼闊的幅員、暴增的人口,已經(jīng)讓這位古典時代的君主有點忙不過來了。

正因爲(wèi)精力有限、遙控遠方領(lǐng)土的科技手段有限,他才整出了什麼“世襲刺史”、“親王兼領(lǐng)刺史大都督”這種絕世好活。

換作唐以後的朝代(元除外),這種操作足以讓後世的皇帝發(fā)出尖銳爆鳴。

至於李世民之前爲(wèi)何死死抓住遼東不放,是因爲(wèi),他真的怕李明這小子不安分。

在他駕崩以後,這小子爲(wèi)了保住小命、抵抗新皇的清算,是幹得出脫離皇室、佔山爲(wèi)王的抽象活的。

而現(xiàn)如今,當(dāng)李明真的佔山爲(wèi)王時。

李世民也只能及時止損,別把李明真的逼出皇室,讓遼東徹底脫離大唐。

他甚至不敢把李明“調(diào)崗”到別的地方,強行“匡正”遼東的趨勢。

因爲(wèi)這廝在那鬼地方搞的那一套,還真挺卓有成效的,取得了極大的成功和極高的民望。

朝廷隨便瞎插手,只會激化矛盾,逼反遼東。

所以,不如徹底妥協(xié)——

把遼東及以北的整塊地區(qū),完全交到李明手上。

當(dāng)然,這只是李世民走出這一步的表層原因。

更深層次的原因是。

在見識了李明的治理能力、以及李承乾的作死能力後,他對儲君的安排,發(fā)生了微妙變化。

不再堅持嫡長子繼承製了。

大家各盡其能,唯纔是舉。

而既然是競爭上崗,那自然要爲(wèi)新選手們創(chuàng)造一個儘量公平的環(huán)境。

李明起點最低,所以他這個父皇還得扶一手。

遼東的那兩個邊遠的下等州,就當(dāng)做他的啓動家底了,以後他能往北吃多少,就看他本事了。

而且站在皇帝的立場上分析,李世民覺得,這番對繼承者的安排並不會對國家產(chǎn)生什麼影響。

因爲(wèi)東北太遠了。

那裡就算翻江倒海,也不會干擾朝廷的正常運行,更不會給大唐的主體基本盤帶來什麼衝擊。

何況,李明好歹還知道扯著“唐制”的褲頭遮掩一下,朝臣和天下人也說不了他什麼。

退一萬步說,那塊邊遠苦寒之地,就算不“分封”給李明,朝廷也沒法直接統(tǒng)治。

還是得建個“安東都護府”什麼的,讓土人自治。

就像把長城以北的草原大漠,讓給阿史那思摩的部落放牧那樣。

而相比讓權(quán)給慕容鮮卑活著突厥遺族,自己的寶貝兒子不比他們可靠得多麼?

起碼還是大唐的一部分,還姓李……

“阿爺……沒想到你還真夠大方的……”

被父皇突然慷慨了一把,反而把李明給整不會了,一時不知該說什麼。

“你也別整得太過火了。記住,你治下的土地,永遠是大唐的一部分。”

李世民走到李明身邊蹲下,直視他雙眼道:

“就像你永遠是我兒子一樣。”

李明喉嚨動了動,點點頭。

李世民看著這胖小子,放鬆地笑了,摸摸他的腦袋瓜,佯作嚴(yán)肅道:

“要是遼東治理得比慕容燕還差勁,看我不饒你!”

“你至少提個高一點的要求吧。”李明無奈地笑了。

就在這時,宦官來報:

“馬周求見。”

“那你有事我先走啦拜拜~”

李明腳底一抹油剛要開溜,被李世民揪住後脖頸拎了回來:

“你留下。”

“爲(wèi)啥,我要找我阿孃。”

“給你看看和朝臣是怎麼奏對的,學(xué)學(xué)治國理政的精髓。”

“和這羣蟲豸有什麼學(xué)習(xí)的必要嗎?”

“馬周今年剛獲升遷,精通行政,是中級官僚的翹楚。讓你這遼東田舍郎開開眼,體驗體驗朝廷大臣的真正本領(lǐng)。”

宦官眼睛一動不動地看著這個小嘴一張就是抗旨不遵、藐視朝廷的小屁孩。

被陛下親自帶著接見朝臣、學(xué)習(xí)治國,這意味著什麼您不知道麼……

小宦官自然是不敢多嘴的,靜靜退下。

不一會,治書侍御史、中書省知諫大夫馬周奉令入內(nèi)。

這位中青年官僚透著一股職業(yè)幹練、公事公辦的氣息。

他原本是給玄武門事變中的開門大將常何當(dāng)幕僚的。

有次李二突發(fā)奇想,給朝臣們考申論。

常何大字不識一個,是馬周給代筆的,就此發(fā)掘入仕。

可以說,相比家族廕庇或科舉入仕的“大臣”,馬周更偏向“公務(wù)員”,是一位事務(wù)性的職業(yè)官僚。

馬周剛進書房,發(fā)現(xiàn)皇帝身邊正沒規(guī)沒矩地坐著一個小孩兒,下意識地停在原地沒有說話。

李世民擺擺手:

“你但說無妨。”

居然讓太子以外的皇子旁聽政務(wù),這……

馬周心裡一下子就打起了鼓。

但他迅速調(diào)整心態(tài),從容稟報道:

“臣以爲(wèi),全國稅制應(yīng)做改革。

“如今的租庸調(diào)每年一徵。百姓將全年應(yīng)繳的糧食布帛一次性繳納,不但需花費精力儲存,因鼠患蟲患而折損的存糧都由百姓自己承擔(dān)。

“且國家財政一年收一次賦稅,收入波動巨大,而支出卻每月都有,財政難以量入爲(wèi)出。”

李世民聽著微微點頭。

如今的稅制,確實有讓百姓代官府儲藏糧食的嫌疑。

而百姓儲藏條件肯定不如官府的糧倉,導(dǎo)致鼠患肆虐,浪費嚴(yán)重。

而且從國家財稅的角度來看,稅收收入不平滑,確實是農(nóng)業(yè)社會國家財政的一個痛點。

“因此,臣以爲(wèi),應(yīng)將一稅改爲(wèi)兩稅,徵收時間就在每年糧食的兩次收成以後。”

馬周建言道:

“如此,便爲(wèi)百姓省卻了額外儲藏糧食的麻煩,而官府的稅收收入也能更爲(wèi)平滑,尤其有利於官吏的祿米發(fā)放。”

李世民深以爲(wèi)然地點頭:

“善。”

得到了領(lǐng)導(dǎo)的肯定答覆,馬周的臉上閃過得意之色,恭敬地封上奏疏: “臣已將具體的實施方略記錄其上,一些拙見,不值一提。”

說完,便起身退下。

在退下時,他的餘光不自覺地掃過李明殿下。

只見那位小殿下的微笑中,莫名帶有一絲憐憫。

一眨眼後,一切如常,小殿下微笑的雙瞳中古井無波。

嗯,小殿下,古井無波……

馬周總有種不協(xié)調(diào)感,心裡七上八下地退下了。

書房又只剩下父子兩人後,李世民也不必擺著架子,略爲(wèi)得意地看向李明:

“中樞朝廷的提案奏對,大致就是如此。

“與遼東相比如何?奏疏可有洞見?對你可有啓發(fā)?

“聽說你在遼東的稅制頗爲(wèi)粗暴,一年一口氣收取農(nóng)民的三成田產(chǎn)。

“與你相比,朝臣的提議是否更精細,更爲(wèi)民著想?”

你或許能治理好遼東一隅,但若是全國呢?

那可不是治理一個“大一點”的遼東。

事實上,隨著領(lǐng)土的擴大、人口的增多,管理難度是呈幾何倍數(shù)上升的。

因此,有資格參政的朝臣,其水平也是相當(dāng)高的。

讓你看看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腳踏實地好好學(xué)學(xué)……李世民嘴上浮現(xiàn)出溫和的微笑,彷彿在教寶貝兒子學(xué)走路。

李明瞟了一眼馬周熬夜寫出來的奏疏,笑容漸漸淡了下去,表情甚至有些憂愁:

“就那樣,也算是翹楚了麼……”

李世民眉頭一挑:

“你看不上馬周?你覺得這提議,不好?”

李明嘆了口氣:

“兩稅法理論上是好的,只是有點天真。

“馬周他下過基層,做過基層工作嗎?”

“馬周從常何門客起家,起點還不夠低?”李世民眉毛微皺。

“從這份提案來看,還不夠低。”李明有些失望地搖頭,好像在怒其不爭:

“他既沒有做底層胥吏的經(jīng)驗,也沒有站在農(nóng)民的角度,與胥吏打過交道。”

李世民的眉毛擰得更緊了:

“你不妨把話說得更明白些。”

“一年收兩次稅最大的問題,是增加了基層官員和胥吏的負擔(dān)。”李明一針見血道:

“從量定稅額、到徵收實物賦稅,需要耗費大量人力。一年兩稅,相當(dāng)於將收稅的工作量翻倍了。”

這年代又沒有金稅四期、金蝶系統(tǒng),連個excel都沒有。

站在基層公務(wù)員的角度思考,如果真要做到“依法收稅”,增加的工作量將是天量的。

嗯,如果“依法收稅”的話。

“嘶……”

李明的這個思路,倒是打在了李世民的盲區(qū)上。

他從屢立戰(zhàn)功的官n代起家,還真缺少一段基層行政的經(jīng)驗。

甚至於都沒有直接和底層小吏交流幾次。

然而……

“你意思是,爲(wèi)了不麻煩官吏,就要麻煩麻煩百姓?

“這不是庸政懶政麼?”

李世民反駁道。

官吏拿著國家的供養(yǎng),忙一點怎麼了?

李明看了天真的老爹一眼:

“看來,你們是真的對基層行政的實際情況不太瞭解啊。

“官吏的壓力越大,他們會把氣撒在誰身上?”

李世民一怔。

結(jié)論不言而喻——百姓。

老百姓是一切的最終背鍋俠。

“如果稅種簡單,各級官吏上下其手的空間就小,財政的帳就更容易算,即使有貪腐,也更容易被發(fā)現(xiàn)蛛絲馬跡。

“而稅種一多,那各級官吏層層加碼、盤剝百姓的空間就大。”

李明一改剛纔的嬉皮笑臉,十分嚴(yán)肅地說道:

“兩稅法就是這樣的惡法。官吏們一方面增加了工作壓力,另一方面又能多次往返鄉(xiāng)里,多了一次能盤剝百姓的機會。

“你覺得結(jié)果會如何?”

大致意思就是:

朝廷的本意是好的,但下面鐵定會執(zhí)行歪。

李世民一時無言,良久嘀咕道:

“我覺得你……太憤世嫉俗了。”

難道我貞觀朝都是貪官污吏?

“哪怕是我遼東自行選拔、高薪僱傭的胥吏,我都不敢考驗他們的良心。”

李明一字一句地說:

“朝廷決策幾頁紙,能決定千萬百姓的生計。不能不以最底線的思維,去預(yù)防考慮。”

李世民手指點著桌案,陷入苦思冥想之中。

兩相權(quán)衡後,他用力點了一下桌子:

“我意已決,就按馬周說的來!

“這也怕那也怕,不是停步不前的藉口!

“如果官吏藉機爲(wèi)難百姓,那就讓韋挺加強吏治巡查!”

見皇帝老子說得這麼斬釘截鐵,那李明也不便再多說什麼,退一步道:

“財稅之事,茲事體大。在全國推廣實行以前,不如先找個倒黴蛋……先找個州縣試點?”

此事在理,李世民斟酌了起來。

李明繼續(xù)道:

“治大國如烹小鮮,如果效果不錯,再逐步推廣不遲。總不差這一年半載吧?”

李世民嘴角一抽。

本來是朕教汝怎麼治大國,怎麼反過來變成汝教朕了?

“行吧,選個州縣試試就試試。”李世民望向了地圖:

“選哪個地方呢?”

“河南道的齊州就不錯。”李明幾乎脫口而出。

李世民疑惑地摸著鬍鬚:

“爲(wèi)什麼?”

“因爲(wèi)那地方離關(guān)中不遠不近,可以代表全國平均的吏治水平。而且那裡的宿麥差不多成熟了,很快就能看見效果。”

李明說著,最後補充一句:

“況且那地方緊挨運河,漕運方便,離魏州都督府也近。萬一出了什麼事,起碼餓不死人,出了亂子也容易被壓下去。”

李世民嘴角抽搐。

已經(jīng)預(yù)定稅制改革失敗了是吧……

…………

在朝廷正在醞釀“一年二徵”的兩稅法改革時,北方的冬小麥?zhǔn)崭钜苍谌缁鹑巛钡剡M行中。

當(dāng)朝廷的兩稅法“試點”詔令到達齊州時,齊州的冬小麥大豐收,糧食正在裝袋入庫。

可以說,剛好卡在天時上。

第一天,無事發(fā)生。

第二天,無事發(fā)生。

第三天,齊州來的邸報慢了一些。

數(shù)日後……

“齊州民變。”

朝會上,李世民面無表情。

羣臣一片譁然。

齊州不是糧食豐收嗎,怎麼突然就民變了?

“暴民痛毆收稅的胥吏和鄉(xiāng)正里正,搗毀官倉,焚燒胥吏在城中的住所。

“而齊王李祐,無動於衷,繼續(xù)遊獵。”

李世民毫無波瀾,當(dāng)衆(zhòng)念讀著齊州刺史的彙報,連氣都不帶歇一口,便有條不紊地發(fā)佈善後政令:

“法不責(zé)衆(zhòng),對暴民以安撫爲(wèi)主。全面叫停兩稅法,開倉賑民。魏州都督府調(diào)兵五百,維持當(dāng)?shù)刂刃颉?

“韋挺。”

韋挺還在雲(yún)遊物外,覺得此事與他無關(guān),冷不丁被陛下cue到,慌忙起立:

“陛下?”

“你親赴齊州,調(diào)查官員胥吏敲詐勒索、巧立名目、盤剝百姓的行爲(wèi),嚴(yán)加懲罰。”

暴民暴動和官吏有啥關(guān)係韋挺心裡雖然嘀咕,但不敢怠慢,立答:

“遵旨。”

殿中羣臣議論紛紛。

陛下的此等反應(yīng),讓羣臣感到很反常。

民變之事可大可小,可陛下這也太淡然了吧。

而且處理得也太迅速了。

好像早就預(yù)料到齊州會生變似的。

可明明齊州剛經(jīng)歷了大豐收,關(guān)中雍州造反,齊州也不至於反啊!

陛下到底是陛下,簡直未卜先知。

而羣臣之中,就屬馬周最爲(wèi)疑惑。

發(fā)生民變,安撫也罷、彈壓也罷,這是衙役和軍隊的事。

和稅制有什麼關(guān)係?

爲(wèi)什麼要叫停他的兩稅法?

“馬周。”

李世民又點了他的名。

正心裡嘀咕的馬周虎軀一震,立即起立:

“臣在。”

“你去齊州。”

“是。”

“去下面的縣,當(dāng)個縣令。好好在基層歷練歷練。”

馬周:???

看著稀裡糊塗被貶的牛馬馬周,大臣們的眼神都帶著毫不掩飾的憐憫。

唉……做完一系列安排,李世民不禁嘆了口氣。

接著,嘴角勾起一個苦笑。

“本想教訓(xùn)教訓(xùn)他,沒想到反被他教訓(xùn)了……”

他也不知道是該哭,還是該笑。

壞消息是,李明全說對了。

試點的齊州真的亂了。

給基層額外增加的壓力,果然會被基層找到空子,到頭來反噬自身。

底層的官吏真的是一個離又離不開、駕馭起來又非常困難、必須小心謹(jǐn)慎對待的羣體。

好消息是,李明全說對了。

“這傢伙,還真的行……

“可以再進一步。”

第276章 天可汗之所以姓“天”第129章 臣請討伐李明第269章 我到河北省來第460章 父皇,我不辭職了第284章 向唐僧取取經(jīng)第304章 戰(zhàn)爭迷霧第261章 平壤之冬第344章 臥龍大戰(zhàn)鳳雛今天請假,小孩發(fā)燒第56章 一紙私貨驚世民255.第246章 爲(wèi)什麼先要有錢才能花錢?第398章 這是你自找的第397章 戰(zhàn)略性模糊第14章 臣懇請輔佐李明殿下第305章 戰(zhàn)局的思維盲點第48章 最有效的雞血是加工資第383章 山西園區(qū)第450章 官場PUA第438章 “難辦?難辦就別辦了!”第148章 開門!自由貿(mào)易!第276章 天可汗之所以姓“天”第338章 傾盡全力的大唐第389章 旱地行舟191.第185章 不是李二,大唐這回真的藥丸了第47章 世襲的賤人第330章 太行山大規(guī)模徒步指南第159章 我單挑長孫皇后?真的假的?第91章 大唐度使第53章 士族可能得對付,但對付士族不大可能第65章 小“兜”子第53章 士族可能得對付,但對付士族不大可能第285章 房玄齡:這樣處置蠻族會不會太極端第300章 什麼都變了,又好像什麼都沒變第267章 李明:唉,領(lǐng)土太大兵太多,好煩172.今天還是一更吧,寫不了一點,抱歉諸位第259章 殿下的恩情還不完!南下!第119章 劉刺史之死第386章 山上一把火,陛下愛上我173.第171章 李二:我的好大兒哇!251.第242章 玄學(xué)的盡頭是科學(xué)第261章 平壤之冬第323章 三聖臨朝204.第196章 房玄齡:我家少主不可能這麼腦洞大開186.第181章 (補救,免費)則天大聖,李節(jié)度向你問好第29章 五姨娘,你又來吃我家大米了?第7章 相親相愛一家人第66章 陛下打算立長還是立賢?第164章 李二:你收人心都收到朕頭上了第342章 某種意義的雙向奔赴第452章 對倭最終解決方案第55章 李治遠不如那廝第333章 李世民應(yīng)該打,但打李世民不大應(yīng)該第300章 什麼都變了,又好像什麼都沒變第449章 賣國無門第429章 君臣的雙向奔赴第27章 撈人(物理)第295章 運營也不如,操作也不如,怎麼打?第47章 世襲的賤人第377章 我早就是大明的忠臣啦!第259章 殿下的恩情還不完!南下!第263章 皇弟殺皇兄,江山打得通第361章 勝利轉(zhuǎn)進第39章 活在背景板裡的那個男人第256章 堅定守住,就有辦法第12章 玄齡之怒第400章 兩個老男人的修羅場第430章 又蠢又壞,又蠢又壞!第404章 小鳥依人楊太后242.第233章 李治:誰誰誰把龍榻放這兒的?一分鐘也沒敢坐225.第216章 壞了,李二陛下好像有危險第446章 打掃乾淨(jìng)屋子168.第168章 李明:滅國為什麼要打仗?第324章 完全體大唐第432章 失聯(lián)的南方第133章 魏徵的死諫227.第218章 內(nèi)戰(zhàn)前夜第161章 你阿孃還是你阿孃183.第180章 李二:你辦事,我放心第344章 臥龍大戰(zhàn)鳳雛第378章 打仗與打灰的辯證關(guān)係第165章 李泰:可以和解嗎?第402章 大明啊,請等一等你的人民238.第229章 李明的陽謀,無解151.第151章 開門!均田製!第309章 深藏功與名的李二陛下第320章 相親相愛一家人第66章 陛下打算立長還是立賢?第413章 殺人以刃與政第315章 我預(yù)判了你的預(yù)判第377章 我早就是大明的忠臣啦!第453章 你贏贏贏,最後輸光光第306章 草木皆兵(字面意義)第147章 我向李二妥協(xié)了,我裝的第36章 疑點第348章 好一個兄友弟恭第95章 你好李令,再見李令第378章 打仗與打灰的辯證關(guān)係199.第192章 李明賢甥,你教得好啊!第344章 臥龍大戰(zhàn)鳳雛215.第207章 第一次監(jiān)國,怎麼裝作經(jīng)常監(jiān)國的樣子
第276章 天可汗之所以姓“天”第129章 臣請討伐李明第269章 我到河北省來第460章 父皇,我不辭職了第284章 向唐僧取取經(jīng)第304章 戰(zhàn)爭迷霧第261章 平壤之冬第344章 臥龍大戰(zhàn)鳳雛今天請假,小孩發(fā)燒第56章 一紙私貨驚世民255.第246章 爲(wèi)什麼先要有錢才能花錢?第398章 這是你自找的第397章 戰(zhàn)略性模糊第14章 臣懇請輔佐李明殿下第305章 戰(zhàn)局的思維盲點第48章 最有效的雞血是加工資第383章 山西園區(qū)第450章 官場PUA第438章 “難辦?難辦就別辦了!”第148章 開門!自由貿(mào)易!第276章 天可汗之所以姓“天”第338章 傾盡全力的大唐第389章 旱地行舟191.第185章 不是李二,大唐這回真的藥丸了第47章 世襲的賤人第330章 太行山大規(guī)模徒步指南第159章 我單挑長孫皇后?真的假的?第91章 大唐度使第53章 士族可能得對付,但對付士族不大可能第65章 小“兜”子第53章 士族可能得對付,但對付士族不大可能第285章 房玄齡:這樣處置蠻族會不會太極端第300章 什麼都變了,又好像什麼都沒變第267章 李明:唉,領(lǐng)土太大兵太多,好煩172.今天還是一更吧,寫不了一點,抱歉諸位第259章 殿下的恩情還不完!南下!第119章 劉刺史之死第386章 山上一把火,陛下愛上我173.第171章 李二:我的好大兒哇!251.第242章 玄學(xué)的盡頭是科學(xué)第261章 平壤之冬第323章 三聖臨朝204.第196章 房玄齡:我家少主不可能這麼腦洞大開186.第181章 (補救,免費)則天大聖,李節(jié)度向你問好第29章 五姨娘,你又來吃我家大米了?第7章 相親相愛一家人第66章 陛下打算立長還是立賢?第164章 李二:你收人心都收到朕頭上了第342章 某種意義的雙向奔赴第452章 對倭最終解決方案第55章 李治遠不如那廝第333章 李世民應(yīng)該打,但打李世民不大應(yīng)該第300章 什麼都變了,又好像什麼都沒變第449章 賣國無門第429章 君臣的雙向奔赴第27章 撈人(物理)第295章 運營也不如,操作也不如,怎麼打?第47章 世襲的賤人第377章 我早就是大明的忠臣啦!第259章 殿下的恩情還不完!南下!第263章 皇弟殺皇兄,江山打得通第361章 勝利轉(zhuǎn)進第39章 活在背景板裡的那個男人第256章 堅定守住,就有辦法第12章 玄齡之怒第400章 兩個老男人的修羅場第430章 又蠢又壞,又蠢又壞!第404章 小鳥依人楊太后242.第233章 李治:誰誰誰把龍榻放這兒的?一分鐘也沒敢坐225.第216章 壞了,李二陛下好像有危險第446章 打掃乾淨(jìng)屋子168.第168章 李明:滅國為什麼要打仗?第324章 完全體大唐第432章 失聯(lián)的南方第133章 魏徵的死諫227.第218章 內(nèi)戰(zhàn)前夜第161章 你阿孃還是你阿孃183.第180章 李二:你辦事,我放心第344章 臥龍大戰(zhàn)鳳雛第378章 打仗與打灰的辯證關(guān)係第165章 李泰:可以和解嗎?第402章 大明啊,請等一等你的人民238.第229章 李明的陽謀,無解151.第151章 開門!均田製!第309章 深藏功與名的李二陛下第320章 相親相愛一家人第66章 陛下打算立長還是立賢?第413章 殺人以刃與政第315章 我預(yù)判了你的預(yù)判第377章 我早就是大明的忠臣啦!第453章 你贏贏贏,最後輸光光第306章 草木皆兵(字面意義)第147章 我向李二妥協(xié)了,我裝的第36章 疑點第348章 好一個兄友弟恭第95章 你好李令,再見李令第378章 打仗與打灰的辯證關(guān)係199.第192章 李明賢甥,你教得好啊!第344章 臥龍大戰(zhàn)鳳雛215.第207章 第一次監(jiān)國,怎麼裝作經(jīng)常監(jiān)國的樣子
主站蜘蛛池模板: 剑川县| 延津县| 乳源| 临沂市| 稷山县| 和政县| 武穴市| 五常市| 高阳县| 宜宾县| 宁晋县| 淄博市| 兴海县| 大庆市| 桂阳县| 东港市| 徐水县| 通城县| 丰台区| 阜宁县| 建德市| 浙江省| 盐源县| 临城县| 时尚| 黑龙江省| 济南市| 龙川县| 云龙县| 古丈县| 邹城市| 鄂托克前旗| 济宁市| 馆陶县| 房山区| 开平市| 锡林郭勒盟| 正蓝旗| 新龙县| 资溪县| 根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