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20章 相親相愛一家人

秋風送爽,給大唐的國土染上了金黃的顏色。

秋天是老百姓秋收的季節,郊外的田野到處是農民辛勤勞作的身影,其中不乏婦孺老幼、乃至殘疾的退伍士兵。

得趕在白露結束以前收割完水稻和高粱,如果敢誤了農時,莊稼就敢歉收、甚至絕收給你看。

這就意味著一年白忙活了。

而老百姓忙碌得直不起腰的秋天,同時也是貴族老爺們忙著秋狩的季節。

長安太極宮,北禁苑。

如今已經是“陛下”的李承幹騎著馬,回到了夢開始的地方。

兩年前的今天,也是秋狩。

那一天,李明踩著齊王李祐的腦袋大放異彩,用半邊屁股蹭上了龍椅。

而當時還是太子的李承幹則在那一天,於北禁苑裡的感業寺邂逅了小媽武媚娘。

相比那時候攜九成宮之變的餘威、風頭正勁的李明,李承幹在那次秋狩中的表現可以說是黯淡無光。

但就是那次邂逅,徹底改變了兩人的人生軌跡。

兩年後,李明成了亂臣賊子,在東北割據。

而低調的李承幹卻後來居上,整個屁股坐穩了龍椅。

“這全靠你在朕身邊出謀劃策啊,媚娘……”

李承幹無聲地喃喃道。

“陛下。”一位嗓音低沉、身材雄壯的男性近侍下馬稟告道:

“皇太弟和諸位親王殿下一會兒就到。”

這位既能隨侍皇帝陛下左右、身上重要元器件又完好無損的完整男人,便是李承乾的好閨蜜,稱心。

名義上,稱心以“新突厥射匱可汗”的身份,擔任左驍騎衛中郎將,負責皇帝的貼身保護,很合乎唐禮。

但實際上“貼”的是什麼“身”,只能說懂的都懂。

李承幹都當皇帝了,塞個關係戶進來怎麼了?

“嗯,讓內侍省備些易攜的果品吃食,別讓他們在打獵時餓了肚子。”李承幹貼心地囑咐道。

作爲老大哥,他對弟弟們還是很照顧的,而且心細如髮,不輸女人。

“遵令。”

稱心話不多,立刻將陛下的諭旨通報下去。

李承幹一個人吹著秋天的西北風,繼續等待親王們的到來。

皇帝等臣子,這是永慶一朝的新慣例。

因爲皇帝陛下腿腳不便,本著越缺什麼就越強調什麼的原理,李承幹總是不放過任何展現自己的馬上英姿——

秋狩當然也不例外——

但是他又不想讓自己被攙扶上馬的狼狽模樣被手下看見。

所以,就漸漸養成了他騎在馬上酷酷地等待手下的習慣。

當然了,親王們不至於情商低到真的把皇帝晾在那兒乾等。

他們早早地就入了場,等候在非禮勿視的區域。

只等宦官一聲令下,便即刻迴應皇帝陛下的召見。

“陛下萬福。”

由皇太弟李治領銜,高祖李淵和太上皇李世民所有還在世的嫡子庶子們牽馬步行,向他們共同的帶頭大哥李承幹陛下請安。

別管李治這人心黑不黑,在禮制這一塊上是絕對拿捏得死死的,一點毛病也挑不出來。

畢竟李治這個“皇太弟”的身份有點尷尬,皇帝和儲君的先天“壽命論”矛盾只多不少。

爲了不給旁人落下任何口實,讓人以爲他盼著當皇帝的哥哥早死,李治必須時時刻刻謹小慎微。

“嗯,諸位請上馬吧。”

李承幹溫和地對弟弟們和小叔們點點頭,環顧四周,眉頭微微皺起。

“父皇呢?”

李治迅速而不失恭敬地回答:

“啓稟陛下,太上皇陛下龍體偶有小恙,正在甘露殿歇息,恐怕不便出席,讓臣向您轉告。”

唉……李承幹無聲地嘆了口氣,道:

“父皇剛剛經歷了一場大戰,確實要好好休息休息。

“諸位,我們啓程吧,想必今年的獵獲會十分豐富。

“這樣吧,朕有一塊玉如意作爲彩頭。誰能拔得頭籌,誰就得彩。諸位覺得如何?”

“遵令!”皇族親王們齊聲應和。

對於父親的身體狀況,大家倒是一點也不擔心。

不是因爲他們都是父辭子笑的帶孝子。

而是因爲他們知道,太上皇陛下的身體其實挺好的,只是隨便找了個理由不參加“秋狩”這場應酬而已。

結束了中原大戰後,李世民陛下當即返回京城,二話不說交還了軍權。

自此之後,他便不再過問政事,一頭扎進了後宮,過起了夜夜笙歌的快活日子。

打了一輩子仗,就不能享受享受嗎?

這精神頭,李承幹甚至懷疑自己可能會駕崩在老爹前面。

至於今天李世民婉拒出席秋狩,是因爲怕觸景生情,回憶起死去的李泰和李祐。

還是因爲他抓緊時間埋頭苦幹,爭分奪秒地爲皇帝陛下再新添幾位小皇弟。

大家姑且矇在鼓裡。

只能說,子類父似乎是老李家的傳統,李世民在退休以後,也越來越像他的父親李淵了。

…………

緊張刺激的秋狩正在進行中。

一衆親王展示著嫺熟的馬上狩獵技巧,彎弓搭箭,賣力地進行著狩獵。

他們都在盡力做出一副十分看重陛下“禮物”的樣子。

而在火熱的狩獵場之外,李承幹騎在馬背上,停留在原地。

作爲皇帝,他就不方便和臣子們搶彩頭了。

過了一會兒,李治也騎著馬靠了過來,作勢欲下馬。

“你不去玩玩?——不必下馬,在馬上說話即可。”李承幹微笑著說道。

得了陛下的親口恩準,李治這才坐回到馬鞍上,苦笑著摸著腦袋。

“回陛下,臣尚且年幼,不善騎射,就不去掃哥哥們的興了。”

這個託詞很完美,表現出了一副自己羽翼未豐、絕無對皇兄取而代之的無辜模樣。

但是李承幹在上面看得一清二楚,李治是無法融入親王們的遊戲中,感到無趣才退出的。

畢竟那些親王在第二次八王之亂中都做過李治的對頭,知道看起來人畜無害的小兄弟,真下起手來能有多黑多狠,心裡膈應。

唉……李承幹又無聲地嘆了口氣。

等到他駕崩、李治登臨大寶以後,那些得罪過李治的庶出兄弟們,恐怕都活不長了吧。

不過,身後事他管不到了。

光是身前的那些破事,就足夠讓他焦頭爛額的了。

李承幹猶豫了一會兒,還是問出了在心裡盤桓許久的問題:

“皇太弟,關於最近的局勢,父皇……沒有和你說什麼嗎?”

李治的表情有些暗淡,搖了搖頭:

“沒有。”

現在的這對皇家父子關係有些倒反天罡。

在中原大戰前,李承幹處處防著太上皇老爹。

不是想把他趕出立政殿,就是試圖阻止他接觸軍國大事。

甚至連暗殺老爹的腦筋也不是沒有動過。

而在中原大戰以後,李承幹被對面的李明上了強度,反過來尋求太上皇的建議指導、乃至親自幹政了。

然而李世民偏偏和大兒子反著來,一回京就主動搬出立政殿,直奔後宮,堅決不摻和國家大事。

這就讓李承幹有些抓瞎了。

沒有老爹的輔助,他面對大明的壓力越來越力不從心。

便另闢蹊徑,想讓父皇最疼愛的雉奴和阿兕子去替他探探口風。

阿兕子李明達對一家人還玩心機十分反感,直接抗旨不從,拒絕了皇帝哥哥讓她當商業間諜的請求,李承幹拿她一點辦法沒有。

李治則出於共同利益的原則,擦著未成年的邊,硬著頭皮往後宮大門口的甘露殿裡鑽,和父皇進行了親切友好的會談。

在二人垂淚訴說親情了幾個晚上以後,李治果然——什麼乾貨也沒能套出來。

小滑頭怎麼可能鬥得過老滑頭?

唉……李承幹又雙叒嘆了一口氣,忍不住抱怨道:

“如今大唐陷入了困境,社稷累卵、百姓倒懸。父皇難道就這麼幹看著麼……”

就在李世民還在中原前線調戲薛仁貴、和李靖飆車的時候。

李承幹也在大後方被李明調戲得不要不要的。

交州反覆無常、川蜀僚人動亂、嶺南蠻族作祟、閩越山越劫掠、洱海大唐藩屬屢遭吐蕃襲擾……

整個大唐南方亂成了一鍋粥。

這場亂局始於朱雀門之變後,是李治攝政時期無法壓服南方的後遺癥。

被某位卑鄙無恥、又極擅長和異族打交道的大明開國皇帝給鑽了空子,以交州爲導火索,放了一顆大煙花。

“太上皇陛下說……”李治怯怯地看了一眼皇帝,又垂下了眼睛,欲言又止。

李承幹擺了擺手:

“父皇轉告你什麼了?皇太弟但說無妨。”

“太上皇陛下直言,治國是陛下的權利與義務,他……無權插手。”李治小聲說道。

這番說辭是經過他美化了的,老李的原話是“如今他是皇帝,關我什麼事”。

不過李承幹自然知道老爹的真實意思,臉色黑沉了下去。

李治敏銳地覺察到了皇兄不太美麗的心情,立即貼心地替他挽尊:

“陛下請勿擔心。根據最新的情報,交州的亂局已經穩定,以阮富春爲首的蠻酋懾於陛下天威,主動放棄了抵抗。

“交州安定,南方其他地區的蠻夷動亂也成了無源之水,很快就能平息。”

“但願如此吧,阮氏反覆,不可盡信。”李承幹悶聲道。

“這背後都是李明在搗鬼。”李治繼續給皇兄進行著心理按摩。

“李明那廝詭計多端,連太上皇也只能和他將將打個平手。

“陛下運籌帷幄之間,便在交州挫敗了他的圖謀。這不正好證明了陛下能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嗎?

“陛下自當大展宏圖,何需他人在旁指導呢?”

這一通教科書級的馬屁,讓李承幹很是受用,覺得自己好像又行了。

“皇太弟說的有理,朕應當更自信一些。”

朕已經是大人了,還是皇帝,怎麼還能處處依賴自己的父親呢,況且朕和父親的關係其實並不算融洽……他在心裡小聲對武媚娘坦白道。

“武媚娘”不禁莞爾:

「陛下明明什麼也沒有做,交州阮氏怎麼就偃旗息鼓了?難道陛下真覺得自己天生神力?」

這……李承幹被自己的心魔問住了,下意識地反問。

“難道南方有詭?”

“您說什麼?”李治一愣,不知爲何皇兄會沒頭沒腦地來了這麼一句。

“呃……咳咳,朕的意思是。”李承幹意識到自己失言了,立刻改口道:

“相比南方邊疆的疥癬之疾,百姓的民生纔是真正的問題啊。”

對於皇帝關心民間疾苦的發言,正常來說大臣們都是要吹捧一下的。

但是馬屁精李治卻說不出口,臉色跟著沉了下去。

因爲,國內的民生真的出了大問題。

在李世民陛下主政的貞觀時期,百姓的生活還算寬裕。只要別倒血黴、連續遭個幾年災,即使最底層的百姓,家裡也還能留有些餘糧。

絕收一次,還不至於全家喝一年西北風。

但是到了如今李承幹陛下的永慶時期,大夥兒的日子就艱難了起來。

朝廷在忙著政變和內戰,基層的地主也沒有閒著。

他們趁官府混亂的大好機會,利用天災和兵災,瘋狂兼併土地。

大批農民失去了口分田,被迫淪落成了給地主打工的佃農。

而佃農的抗風險能力是很弱的,收成差了自己就得捱餓,而租稅是一文不少的。

地主老爺纔不會管你死活。

對於越來越橫行無忌的士族豪強,官府也自顧不暇,無力抑制土地兼併,只能聽之任之。

一般來說,憑藉貞觀十幾年打下的底子,即使是廣大佃農,生活總歸還能支撐一會兒。

然而今年的情況著實不一般。

因爲剛剛結束的中原大戰,抽調了太多太多的勞動力。

光從軍的士兵就有五十萬之衆,其中除了衛府兵,也不乏兵募募集的普通壯丁。

更別提人數更多的民夫等後勤支持人員了。

一下子被抽走了幾百萬壯勞力,讓今年的秋收形勢立刻變得嚴峻起來。

雖然戰事在白露之前及時結束,但是大批壯丁還被困在回程的路上,各地農田的勞動力依舊捉襟見肘。

這纔有了男女老幼齊上陣的“盛景”。

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少,皆有搶收之責。如果錯過了秋收的節氣,用不了兩三天,穀子裡的米粒兒就能給你倒吸回去。

對於人數越來越多、生計越來越難的佃農來說,這更是關乎一家人是否會進一步墮落爲不如狗的流民、乃至於全家餓死的關鍵時期。

而民間的疾苦,其實是能通過各種渠道反饋到朝廷的。具備一定能力的合格統治者是能注意到的。

李承乾和李治就屬於此列。要不是在和開掛的李治打對攻,普普通通治個國,他倆是一點問題也沒有。

暴降的稅收、激增的流民、急劇惡化的治安……無不在向兩人預示著糟糕的國情。

更別提如雪片般飛過來的奏章了。

“如果我們再不做些什麼……等餓死了人,就爲時晚矣。”

李治沉重地說。

“更別提,北邊還有李明在那兒煽風點火。不得不承認,他在治理國家上是很強的。

“天下人不是瞎子,有他的大明作爲對比,大唐必定人心浮動,國家恐怕就要亂了。”

李治十分精準地指出了問題。

然後呢?

該怎麼辦呢?

“我們應當減稅麼?”李承幹問。

李治搖頭:

“恐怕治標不治本,白白便宜了士族門閥。

“況且現在正是用兵之時,減了稅,軍餉怎麼辦?

“關鍵問題是,土地不在農民的手中。”

雖然人不能超出自己的時代侷限性,但是大唐的君臣都是長著眼睛的。

李明在遼東搞土地產權再分配的過程和結果,他們都看在眼裡。

他們也是會思考、會學習的。

許久,李承幹悶聲道:

“或許,朕應該學學弟弟李明的辦法。

“好好整治整治那幫土豪劣紳,抑制兼併,重振均田制,把土地還給農民。

“皇太弟,你覺得如何?”

李治立答:

“陛下英明!”

他的語氣帶著激動,顯然不是純粹的拍馬屁。

李明雖然討厭,但對付更討厭的地方豪強還是很有一套的。

師“明”長技以制“明”,兩人這點腦子和格局還是有的。

呼……李承幹呼出一口濁氣,表情終於輕鬆了一些,苦笑道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明弟一遍遍地給朕出難題,朕還是能勉強一一破解的。”

李治應聲道:

“陛下英明神武,逆賊的雕蟲小技談笑間便一一破解。

“不論是在戰場上,經濟上,還是在平定交州叛亂上。”

別的不說,交州平亂確實是談笑間破解的。

皇帝陛下還沒用力,蠻夷就消停了——

就在李承幹心中得意的時候。

噠噠噠……遠處傳來急促的馬蹄聲。

不是從狩獵場中傳來的,而是從身後的玄武門。

是傳信的快馬,正在向這邊急速飛馳而來。

李承乾的心裡登時咯噔一下。

發生什麼事了?

能在主持秋狩儀式時,通過禁軍的層層守衛,將急報遞進來。

說明情況非常嚴峻。

他下意識地看向了身邊的皇太弟。

李治的臉色同樣十分凝重。

在和大明對壘的關鍵時刻,突然傳來一份急報,十有八九不是什麼好消息啊……

“陛下,南疆有變!”

傳令第一時間帶來了口信。

“林邑蠻進佔交州!”

第155章 我那詭計多端的父皇234.第225章 朱雀門之變第117章 遼東只能有一個話事人251.第242章 玄學的盡頭是科學第29章 五姨娘,你又來吃我家大米了?第257章 血腥的恆山之戰232.第223章 李明:埋個大雷給哥哥們第363章 叛賊守國門第9章 新目標第382章 李世民頗有李明之姿啊第320章 相親相愛一家人第400章 兩個老男人的修羅場第124章 我要節製兵馬,自己的兵馬250.第241章 朕的那些逆子們244.第235章 李二:謝謝你還記得我哦第386章 山上一把火,陛下愛上我第156章 玄武門第二季,火熱籌備中第166章 薛萬徹:殿下的大腿,好粗好壯!第44章 拉攏的藝術第328章 父子的感動再會第89章 分封三要素:地段,地段,還是地段第460章 父皇,我不辭職了215.第207章 第一次監國,怎麼裝作經常監國的樣子第439章 智商稅也是稅210.第202章 一個幽靈,一個玄武門的幽靈,在太極宮遊蕩252.第243章 開門揖盜第430章 又蠢又壞,又蠢又壞!第372章 難辦?那就別辦了!第35章 我太想你進步了第334章 父類子59.第59章 長孫無忌:那小子居然在下大棋?!第271章 李明破除封建迷信第408章 君臣就是要齊齊整整第118章 幾位施主有禮,在下慕容燕第6章 這都是父皇造的孽啊第430章 又蠢又壞,又蠢又壞!第15章 封王,一定要封!第158章 你們會不會治國啊,不會起開,我來251.第242章 玄學的盡頭是科學第407章 本朝依靠bug運行206.第198章 李二陛下,能不能麻煩您躺平一下第378章 打仗與打灰的辯證關係214.第206章 父皇,李明好可怕嗚嗚嗚第308章 大的要來了第274章 承乾,你其實不懂突厥第264章 罪魁禍首的隕落第120章 未曾設想的道路:逼上燕山第422章 朝貢是結盟的高級形式第352章 震撼的中原大地第24章 封王,封個屁!第24章 封王,封個屁!170.小孩發高燒,今天可能晚點更新,還是兩更257.第248章 靜坐戰第41章 學新聞學的第30章 好肉麻的倆公婆請假一天走親戚第376章 我們沒幹什麼,只是準備剷平晉陽而第339章 打仗就是比誰耐耗第262章 李靖魅力時刻第372章 難辦?那就別辦了!258.第249章 李治的小煩惱和大問題第72章 我那刀法精準的太子哥哥(求追讀,衝三江!)170.小孩發高燒,今天可能晚點更新,還是兩更第132章 南下!第129章 臣請討伐李明198.第191章 長孫無忌:李明可能得幫,但幫李明不大可能第105章 “都是假的,李明根本不受寵”第308章 大的要來了第95章 你好李令,再見李令第446章 打掃乾淨屋子239.第230章 李靖:我來助你!第15章 封王,一定要封!第72章 我那刀法精準的太子哥哥(求追讀,衝三江!)第119章 劉刺史之死第12章 玄齡之怒180.第177章 肅反委員會在行動第368章 內訌第372章 難辦?那就別辦了!第29章 五姨娘,你又來吃我家大米了?第152章 李二:我生了一個開國皇帝?!第146章 高句麗疑似有點太城市化了第419章 海的那一邊,還有一個島國第258章 李靖:恆山大舞臺,有夢你就來第321章 夭壽了,皇帝差點被氣死了!第37章 初見端倪209.第201章 監國就是看家,只是這個家有點特殊第405章 什麼叫“家天下”啊第15章 封王,一定要封!第153章 李二:誒,好像也不是不行?187.第181章 你們鬥你們的,別打擾我治國第42章 輿論戰,啟動!第1章 逆子!第378章 打仗與打灰的辯證關係第386章 山上一把火,陛下愛上我第377章 我早就是大明的忠臣啦!第341章 大唐點子王第417章 都是百濟的陰謀!第46章 你的工坊不錯,下一秒是我的了第379章 看不見的戰線第385章 啊臥槽李明怎麼這麼壞啊
第155章 我那詭計多端的父皇234.第225章 朱雀門之變第117章 遼東只能有一個話事人251.第242章 玄學的盡頭是科學第29章 五姨娘,你又來吃我家大米了?第257章 血腥的恆山之戰232.第223章 李明:埋個大雷給哥哥們第363章 叛賊守國門第9章 新目標第382章 李世民頗有李明之姿啊第320章 相親相愛一家人第400章 兩個老男人的修羅場第124章 我要節製兵馬,自己的兵馬250.第241章 朕的那些逆子們244.第235章 李二:謝謝你還記得我哦第386章 山上一把火,陛下愛上我第156章 玄武門第二季,火熱籌備中第166章 薛萬徹:殿下的大腿,好粗好壯!第44章 拉攏的藝術第328章 父子的感動再會第89章 分封三要素:地段,地段,還是地段第460章 父皇,我不辭職了215.第207章 第一次監國,怎麼裝作經常監國的樣子第439章 智商稅也是稅210.第202章 一個幽靈,一個玄武門的幽靈,在太極宮遊蕩252.第243章 開門揖盜第430章 又蠢又壞,又蠢又壞!第372章 難辦?那就別辦了!第35章 我太想你進步了第334章 父類子59.第59章 長孫無忌:那小子居然在下大棋?!第271章 李明破除封建迷信第408章 君臣就是要齊齊整整第118章 幾位施主有禮,在下慕容燕第6章 這都是父皇造的孽啊第430章 又蠢又壞,又蠢又壞!第15章 封王,一定要封!第158章 你們會不會治國啊,不會起開,我來251.第242章 玄學的盡頭是科學第407章 本朝依靠bug運行206.第198章 李二陛下,能不能麻煩您躺平一下第378章 打仗與打灰的辯證關係214.第206章 父皇,李明好可怕嗚嗚嗚第308章 大的要來了第274章 承乾,你其實不懂突厥第264章 罪魁禍首的隕落第120章 未曾設想的道路:逼上燕山第422章 朝貢是結盟的高級形式第352章 震撼的中原大地第24章 封王,封個屁!第24章 封王,封個屁!170.小孩發高燒,今天可能晚點更新,還是兩更257.第248章 靜坐戰第41章 學新聞學的第30章 好肉麻的倆公婆請假一天走親戚第376章 我們沒幹什麼,只是準備剷平晉陽而第339章 打仗就是比誰耐耗第262章 李靖魅力時刻第372章 難辦?那就別辦了!258.第249章 李治的小煩惱和大問題第72章 我那刀法精準的太子哥哥(求追讀,衝三江!)170.小孩發高燒,今天可能晚點更新,還是兩更第132章 南下!第129章 臣請討伐李明198.第191章 長孫無忌:李明可能得幫,但幫李明不大可能第105章 “都是假的,李明根本不受寵”第308章 大的要來了第95章 你好李令,再見李令第446章 打掃乾淨屋子239.第230章 李靖:我來助你!第15章 封王,一定要封!第72章 我那刀法精準的太子哥哥(求追讀,衝三江!)第119章 劉刺史之死第12章 玄齡之怒180.第177章 肅反委員會在行動第368章 內訌第372章 難辦?那就別辦了!第29章 五姨娘,你又來吃我家大米了?第152章 李二:我生了一個開國皇帝?!第146章 高句麗疑似有點太城市化了第419章 海的那一邊,還有一個島國第258章 李靖:恆山大舞臺,有夢你就來第321章 夭壽了,皇帝差點被氣死了!第37章 初見端倪209.第201章 監國就是看家,只是這個家有點特殊第405章 什麼叫“家天下”啊第15章 封王,一定要封!第153章 李二:誒,好像也不是不行?187.第181章 你們鬥你們的,別打擾我治國第42章 輿論戰,啟動!第1章 逆子!第378章 打仗與打灰的辯證關係第386章 山上一把火,陛下愛上我第377章 我早就是大明的忠臣啦!第341章 大唐點子王第417章 都是百濟的陰謀!第46章 你的工坊不錯,下一秒是我的了第379章 看不見的戰線第385章 啊臥槽李明怎麼這麼壞啊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山市| 犍为县| 綦江县| 平南县| 武安市| 安康市| 深州市| 方城县| 黄陵县| 江阴市| 广元市| 商洛市| 邓州市| 新余市| 华容县| 郴州市| 五大连池市| 阿瓦提县| 长治县| 秦皇岛市| 精河县| 米易县| 宁夏| 山东省| 辉县市| 仪征市| 昌图县| 时尚| 运城市| 类乌齐县| 桂东县| 泾川县| 来凤县| 高平市| 英山县| 唐山市| 独山县| 安西县| 集安市| 古蔺县| 巴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