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07章 本朝依靠bug運行

嘩啦啦~

暴雨傾盆,噼裡啪啦打在車頂上,聽得人心煩。

李世民有種錯覺,總覺得這雨彷彿要滴穿車頂,將他們全部淹沒。

他搖了搖腦袋,試圖把這荒唐的想法從腦子裡驅逐出去,重新望向了窗外。

原本熱鬧的首都街頭,因爲大雨的緣故冷清了許多。

但是大街上仍然有不少人打著傘、穿著蓑衣,行色匆匆。

雨下歸下,活兒還得照幹,要恰飯的嘛。

李世民隔著雨幕看了一會兒街景,感到無趣,便又將目光收了回來,有些好笑、又有些無奈道:

“你的臣下,意見還挺多的。”

李明正託著腦袋面朝窗外,目光空虛,心不在焉地嗯了一聲:

“是這樣的。”

李世民呼出一口濁氣,回想起了剛纔在國務衙門的經歷。

「一切都依陛下的意旨爲準。」——長孫無忌在聽了李明的講述以後,只回答了這一句話,就把他倆轟了出去。

嗯,這代表了一類大臣的意見,那就是“關我何事”。

但長孫無忌的意見並不代表整個官僚集團的意見。

畢竟事關他們本人的伙食問題,總得徵詢徵詢他們的意見。

這意見就五花八門了。

以楊師道爲首,意見和楊太后基本一致,主張備齊食品、羣臣各取所需的“自助餐”形式。

而崔仁師崔氏爲代表的河北大族,也基本站在這一立場上。

順便提一嘴,楊師道是楊太后的族叔,而崔氏是楊太后愛女李令的兒女親家。

嗯,他們和楊太后持同樣的態度,真是巧合呢……

而以蕭瑀等爲首的太祖朝老官吏,他們的反應則劇烈得多。

全盤反對李明陛下的提議,主張“飲食自主”。

君權不能、也沒有必要伸到大臣們的餐盤裡。

至於陛下此舉可以提升大臣們的身體素質、尤其是能夠讓房玄齡重回工作崗位什麼的,更是萬萬不可……

「咳咳,不是……臣的意思是,房相年事已高,精力不濟,與食肉多寡並無甚必然聯繫。

「陛下與房相君臣相惜,不失爲一件美談。

「只是新陳代謝乃是自然之理,也請陛下不必太過不捨,就讓房相乞骸骨,告老還鄉,落葉歸根吧。」——

蕭瑀是這麼說的。

他一定不是因爲不希望房玄齡重回權力中樞的私心,才這麼抵制李明搞出的“營養三餐”計劃。

而和蕭瑀站在同一條戰線的老臣集團,也都是與房玄齡有嫌隙的。

他們一定也都是站在大公無私的立場上,才做此決策的吧。

當然,既然有拼命牴觸皇權滲透的臣子,那自然有張開雙臂歡迎的臣子。

以長孫延、房遺則、尉遲循毓等十四黨少壯派爲代表。

「明哥陛下,你作爲皇帝的權力是無限的!

「你想讓臣子吃什麼,臣子就必須吃什麼,即使是鴆毒火焰也在所不辭!

「下命令吧!你想毒死誰?」

“唉……”李世民感到一陣頭疼,忍不住揉揉眼睛。

吃飯問題雖小,但是折射出來的問題可不小——

這大明政壇內部的派系也忒多了!

他們都是李明在自己人生的不同階段所吸納進來的,背景、個性、乃至年齡都迥異。

有的是青春少年,有的是黃土沒眉的老人,有的是滿腔壯志的理想主義者,有的是城府極深的老狐貍……

各有各的主見,各有各的道理。

雖然說在一個大帝國內部,萬衆一心只是偶爾,派系林立纔是常態。

但是這也太林立了!

更別提,大唐政壇的那幫老人還沒有算進來呢!

劉洎、唐儉、還有韋挺等一衆“韋”……

他們雖然現在還蟄伏著,但是時間一長,遲早也會出來拉幫結派,興風作浪!

說不定還會和原隸屬大明的官僚集團產生尖銳對立,大戰三百回合,把朝堂攪和得烏煙瘴氣……

“你也不容易啊……”李世民不由自主地感嘆一聲。

李明把視線從窗外收回來,滿臉的疑問:

“怎麼了?哪裡不容易了?”

你是鈍感到完全沒有意識到問題,還是對這個問題習以爲常以至於都不當個問題了……李世民嘴角一抽,扭過頭不再搭理他。

因爲颱風的影響,暴風特別猛烈,密集的雨幕被風吹得上下起伏,如同波浪,龍輦就像在行駛在驚濤駭浪裡的小舟。

這般強橫的風雨,若是發生在大唐的其他城市,恐怕早已是樓倒屋塌,大水漫灌,形成內澇災害了。

可是大明的京城就是能在風暴裡巋然不動。

房屋十分堅固,市政排水也很通暢,路上行人並沒有遭災的驚恐,只是覺得這雨有些麻煩而已。

一切都井然有序,彷彿這不過是尋常的一場夏季暴雨罷了。

大明的基礎建設能力,是毋庸置疑的遙遙領先。

而能動用海量的人力、物力,將一個邊陲之地、化外之地和反骨之地捏合起來的奇妙帝國,建設成文明燈塔。

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官僚體系,是無法想象的。

問題來了,這些官僚都是派系各異、立場不同的同牀異夢者,究竟是怎麼被撮合起來,幹成了這麼一番偉業的?!

難道是因爲各支勢力太多、派系太過於龐雜,各方的力量相互抵消制衡。

導致誰都沒法在朝堂之中佔據絕對優勢,誰都必須依賴“皇帝”這個至高無上的第三方,反而加強了君權?

什麼“本程序依賴bug運行”……

難怪李明這廝完全不擔心太后、太上皇或者別的什麼“太”篡權,敢這麼放心地把大權交到楊太后、房玄齡或長孫無忌這種,一看就很有權利慾望的老狐貍手裡。

大明的朝堂都亂成一鍋粥了!

除了他李明本人,誰有這個威望和本事能蓋住蓋子?

換一個人上來,別說蓋蓋子了,粥鍋分分鐘滿溢出來,把人給吞了好吧!

難怪房玄齡和長孫無忌佔據著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首相大位,卻一個退位讓賢,一個索性病遁。

有治國之責、卻無專權之能,敢情在這個職位上只有義務、沒有權力啊!

嘶……哎?

李世民的腦海裡突然閃過一個奇怪的想法。

大明這種拼色盤似的“混搭”權力格局,該不會是李明這小子有意打造的吧……

“有了。”

李明一打響指。

“嗯?”

李世民從沉思中驚醒,一臉茫然地問兒子:

“有什麼了?”

“當然是,怎麼能夠讓房相乖乖地回來……如何讓百官通過一日三餐攝取足夠營養的方案了。”李明道,有些擔憂地看著他:

“阿爺,從剛纔起你就魂不守舍的。是發生了什麼?還是說,你腦袋又梗……”

砰!

“嗯?你剛纔說什麼了嗎?”

李世民撫摸著發疼手指關節。

“沒,沒什麼……”李明摸著腦殼上鼓起的大包。

“唉,該說你是孩子氣還是……”李世民欲言又止,頓了頓,換了個話題:

“那你,接下去準備怎麼辦?聽取你阿孃的意見,還是你舅舅,還是別的什麼人的意見?”李明神秘兮兮地笑了笑:

“嘿嘿,朕自有妙計。”

你可有的是妙計……李世民在心裡吐槽。

“說起來。”李明提高了音量。

“在攻陷晉陽、鯨吞大唐以後,我還沒有舉辦慶祝儀式,犒賞三軍。”

被攻陷晉陽、率衆投降的李世民不由得嘴角抽搐,沒好氣道:

“怎麼?你是要拿我的的腦袋,去祭拜祖廟嗎?”

“哎呀哪裡的話啊父皇~”李明拖長了聲調:

“三軍早就犒賞過了,我只是找個由頭,把羣臣聚集起來吃個飯,明、唐雙方的同僚認識一下而已。”

哼,你小子怎麼做都有理……李世民把目光往窗外瞥去,懶得搭理這個不孝子。

不爽啊,好不爽啊!怎麼就被這個囂張的臭小子踩頭了!

要不是自己中了風、狀態大受影響,怎麼也不會輸給這廝!有本事再打一仗!

…………

當然,打一仗是不可能的,老李甚至都沒有把這句吐槽說出來。

因爲雖然李明不說,但他自己心裡也清楚,自己其實是被暴力推翻的前朝君主。

仗都打輸了,要點臉。

不過,李明倒也沒有真的召開“凱旋晚宴”,對大唐諸君跳臉。

晚宴的名頭比較勉強,是爲了“慶祝端午”——儘管端午節早就已經過去快一個月了。

父子二人就這麼維持著默契,對建國過程中的若干敏感話題避而不談。

這場“拜晚年”晚會就在國務衙門附屬的宴會廳召開。

雖然唐州還在下著大雨。

但是些許雨水,自然是抵擋不住羣臣面聖的熱情的。

宴會廳燈火通明,火氣強勁的煤油燈,將偌大的空間照耀得如白晝一般。

在京的文武官員悉數到場,羣賢畢至(褒義),將星璀璨。

今晚的排座很有意思。

爲了避免明、唐兩地對立,坐席安排完全按照品秩排序,不按出身排座次,大家被打散坐在了一塊兒。

因此,在報紙上被公開宣傳爲“妖言惑衆,蠱惑太上皇、唐隱帝造反”的首逆劉洎,就這麼坐在了侯君集和李道宗的中間。

李靖和李世績“武廟二人組”也是一樣,他倆都是帝國的最高軍事統帥,自然得並肩而坐。

而李治的前任老師馬周,則和現任老師許敬宗、李義府一個座次。

類似“機緣巧合”的配對還有很多,宴會廳內外洋溢著尷尬的空氣。

“你說陛下在今晚搞這一出,是有何企圖啊?”李道宗隔著一個空座位,探出腦袋,和不遠處的侯君集說著悄悄話。

侯君集抱著胳膊微微側耳,無所謂地聳了聳肩膀。

“誰知道,陛下總是想一出是一出……”

“咳哼。”

一聲乾咳打斷了兩人的背後蛐蛐。

侯、李二人同時回頭。

只見大唐黃門侍郎,劉洎劉宰相,紅著臉、悶著頭,插進了兩人之間,坐在中間的席位上。

嘖……侯君集不耐地咂了咂嘴,瞪了一眼這個不羞不臊的手下敗將。

老劉把頭垂得更低了,背卻挺得筆直,跪坐在桌案前,好像一個對著酒席罰跪的小學生一般,尷尬得腳趾都快摳抽筋了。

要是可以,他寧願在旁邊站一輩子,也不想坐在這兩頭豺狼虎豹的中間。

但是,沒辦法,全場大家都坐下了,只有他站著更加尷尬……

大概是覺得沉默更爲難熬,劉洎又是乾咳幾聲,開腔了:

“陛下請諸位齊聚,一定有他的道理。”

李道宗尬笑一聲:

“哈哈,劉侍郎這話說得,和說了話似的。”

老劉不吭氣了,腦袋快垂到了桌案上。

類似的情形,還發生在另一桌。

李靖和李世績坐在一起,相顧無言。

“你好。”

“你好。”

沉默……

“吃了嗎?”

“沒呢,等開飯。你呢?”

“好巧啊,我也是。”

又是沉默……

在廳堂的上風,龍椅的左右兩旁。

正副首相正襟危坐,一言不發。

房玄齡身體輕輕搖晃,他瘦得很厲害,就像颱風中的一根枯竹,雖是會被狂風連根拔起。

陛下設宴,他沒有理由繼續病遁,必須列席。

他懷疑這場“鴻門宴”和他有關,但他沒有證據。

在老房的對面,隔著一張龍椅,坐著他的老同僚長孫無忌。

長孫相同樣面容莊重,不茍言笑。

他也懷疑李明陛下此舉和那個什麼勞什子“營養三餐”計劃有關,但他同樣沒有證據。

在一片難堪之中,背景各異的衆人,心中卻有一個共同意念——

陛下在哪裡?趕緊開宴、吃完走人,結束這煎熬的尷尬吧!

就在在場所有人的翹首以盼中,李明陛下姍姍來遲。

羣臣由衷地鬆了一口氣,在房玄齡、長孫無忌的帶領下,齊聲頌曰:

“臣,拜見陛下!”

李明端坐主位,俯瞰著一個又一個對著自己卑躬屈膝的人頭,不禁感慨萬千。

貞觀全明星,都被他一人給集齊了!

房玄齡、長孫無忌、李靖、李世績……

連同李世民和李治。

一個個如雷貫耳的名字,如今都在他的麾下,對他俯首稱臣,在他的調配之下,爲了他的天下而嘔心瀝血!

頭一回,李明陛下真正有了“天下盡在我手”的慷慨情懷。

在感慨之餘,他卻忽地生出了另一個荒唐的念頭:

如果在此時此地,鬧出了什麼事故。

天下會大亂吧……

第51章 父與子共同的對手第431章 罪己詔219.第210章 魏王的野望第392章 已經結束咧!第286章 《“明”教》第63章 大唐coser李承乾第293章 李明:和我打貨幣戰爭?第6章 這都是父皇造的孽啊214.第206章 父皇,李明好可怕嗚嗚嗚第342章 某種意義的雙向奔赴第289章 “失敗纔是作亂,成功就是革命!”第80章 磨刀霍霍向唐皇259.第250章 北伐!迎回二聖!第47章 世襲的賤人第103章 讓朕送兒子?好好好第439章 智商稅也是稅第106章 撲朔迷離的功績與過繼第17章 線索第57章 “此子英果類我啊!”第405章 什麼叫“家天下”啊第352章 震撼的中原大地第396章 天下的君父第318章 感謝大自然的饋贈第137章 我趕時間,你倆一起上吧第454章 跑啊,你怎麼不跑了?第257章 血腥的恆山之戰第34章 我的前途無亮啊第28章 上馬!你老子帶你裝逼!第436章 老李家有債必償第440章 那廝,明哥,神皇陛下185.下一章免費,修複人被殺沒有死的bug第342章 某種意義的雙向奔赴第21章 兄弟,兄弟第289章 “失敗纔是作亂,成功就是革命!”第449章 賣國無門222.第213章 李泰,是你麼?第378章 打仗與打灰的辯證關係第278章 長孫無忌謀反案254.第245章 沒把皇后當深宮婦人,也沒把她當人第424章 東瀛碩鼠第143章 世界名畫《高句麗皇在西天極樂》第271章 李明破除封建迷信254.第245章 沒把皇后當深宮婦人,也沒把她當人第41章 學新聞學的第128章 我可是大唐頭號忠臣啊!第407章 本朝依靠bug運行第392章 已經結束咧!第347章 李治的財務小妙招第37章 初見端倪第54章 未曾設想的道路:河北士族196.第189章 第一次主政,怎麼裝作經常主政的樣子第413章 殺人以刃與政第119章 劉刺史之死第78章 殿下真神仙手段!第114章 這孩子什麼來頭?!201.今日一更,無心作文,只想爲祖國母親慶生第65章 小“兜”子195.今天請假第418章 外鬆內緊,外鬆內緊第349章 天策上將的戰法第115章 香忌兩短一長第253章 李治:整我是吧,李泰和李明聯手整我是吧?第98章 吃吃陛下的人血饅頭第9章 新目標第160章 長孫皇后的大胸襟259.第250章 北伐!迎回二聖!第287章 安內先攘外第456章 還是太當人了第378章 打仗與打灰的辯證關係第444章 真正的軍隊第160章 長孫皇后的大胸襟220.第211章 萬一陛下有個萬一190.第184章 老房:挑撥李家父子,還是我在行第99章 蠢蠢欲動的野心家們第293章 李明:和我打貨幣戰爭?第380章 傻人有傻福第386章 山上一把火,陛下愛上我第2章 這就是我的逃跑路線232.第223章 李明:埋個大雷給哥哥們248.第239章 恩!情!第407章 本朝依靠bug運行第162章 阿兕子你別死!(沒死)208.第200章 朕讓李明監國,誰贊成誰反對?第288章 吾兒,朕能辭職嗎203.第195章 大唐的蟲豸不在外邊,就在這立政殿!第400章 兩個老男人的修羅場第339章 打仗就是比誰耐耗第42章 輿論戰,啟動!第4章 沒想到狄仁傑你濃眉大眼第145章 高句麗?已經結束嘞!第309章 深藏功與名的李二陛下第41章 學新聞學的216.本故事是大團圓結局第48章 最有效的雞血是加工資第64章 此子交由朕親自撫養第87章 臣請輔佐皇子明,若陛下不許,請殺臣!第429章 君臣的雙向奔赴第377章 我早就是大明的忠臣啦!第282章 巨唐再臨第79章 清君側(字面意思)!
第51章 父與子共同的對手第431章 罪己詔219.第210章 魏王的野望第392章 已經結束咧!第286章 《“明”教》第63章 大唐coser李承乾第293章 李明:和我打貨幣戰爭?第6章 這都是父皇造的孽啊214.第206章 父皇,李明好可怕嗚嗚嗚第342章 某種意義的雙向奔赴第289章 “失敗纔是作亂,成功就是革命!”第80章 磨刀霍霍向唐皇259.第250章 北伐!迎回二聖!第47章 世襲的賤人第103章 讓朕送兒子?好好好第439章 智商稅也是稅第106章 撲朔迷離的功績與過繼第17章 線索第57章 “此子英果類我啊!”第405章 什麼叫“家天下”啊第352章 震撼的中原大地第396章 天下的君父第318章 感謝大自然的饋贈第137章 我趕時間,你倆一起上吧第454章 跑啊,你怎麼不跑了?第257章 血腥的恆山之戰第34章 我的前途無亮啊第28章 上馬!你老子帶你裝逼!第436章 老李家有債必償第440章 那廝,明哥,神皇陛下185.下一章免費,修複人被殺沒有死的bug第342章 某種意義的雙向奔赴第21章 兄弟,兄弟第289章 “失敗纔是作亂,成功就是革命!”第449章 賣國無門222.第213章 李泰,是你麼?第378章 打仗與打灰的辯證關係第278章 長孫無忌謀反案254.第245章 沒把皇后當深宮婦人,也沒把她當人第424章 東瀛碩鼠第143章 世界名畫《高句麗皇在西天極樂》第271章 李明破除封建迷信254.第245章 沒把皇后當深宮婦人,也沒把她當人第41章 學新聞學的第128章 我可是大唐頭號忠臣啊!第407章 本朝依靠bug運行第392章 已經結束咧!第347章 李治的財務小妙招第37章 初見端倪第54章 未曾設想的道路:河北士族196.第189章 第一次主政,怎麼裝作經常主政的樣子第413章 殺人以刃與政第119章 劉刺史之死第78章 殿下真神仙手段!第114章 這孩子什麼來頭?!201.今日一更,無心作文,只想爲祖國母親慶生第65章 小“兜”子195.今天請假第418章 外鬆內緊,外鬆內緊第349章 天策上將的戰法第115章 香忌兩短一長第253章 李治:整我是吧,李泰和李明聯手整我是吧?第98章 吃吃陛下的人血饅頭第9章 新目標第160章 長孫皇后的大胸襟259.第250章 北伐!迎回二聖!第287章 安內先攘外第456章 還是太當人了第378章 打仗與打灰的辯證關係第444章 真正的軍隊第160章 長孫皇后的大胸襟220.第211章 萬一陛下有個萬一190.第184章 老房:挑撥李家父子,還是我在行第99章 蠢蠢欲動的野心家們第293章 李明:和我打貨幣戰爭?第380章 傻人有傻福第386章 山上一把火,陛下愛上我第2章 這就是我的逃跑路線232.第223章 李明:埋個大雷給哥哥們248.第239章 恩!情!第407章 本朝依靠bug運行第162章 阿兕子你別死!(沒死)208.第200章 朕讓李明監國,誰贊成誰反對?第288章 吾兒,朕能辭職嗎203.第195章 大唐的蟲豸不在外邊,就在這立政殿!第400章 兩個老男人的修羅場第339章 打仗就是比誰耐耗第42章 輿論戰,啟動!第4章 沒想到狄仁傑你濃眉大眼第145章 高句麗?已經結束嘞!第309章 深藏功與名的李二陛下第41章 學新聞學的216.本故事是大團圓結局第48章 最有效的雞血是加工資第64章 此子交由朕親自撫養第87章 臣請輔佐皇子明,若陛下不許,請殺臣!第429章 君臣的雙向奔赴第377章 我早就是大明的忠臣啦!第282章 巨唐再臨第79章 清君側(字面意思)!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呼和浩特市| 新源县| 湘阴县| 安龙县| 乐东| 永川市| 郎溪县| 江西省| 海门市| 布尔津县| 马山县| 阜阳市| 连平县| 滨海县| 九龙城区| 大连市| 渝北区| 汨罗市| 萨迦县| 天全县| 博客| 本溪| 龙胜| 瑞丽市| 项城市| 班戈县| 南阳市| 尼勒克县| 通城县| 石首市| 鄄城县| 宁国市| 上思县| 文登市| 侯马市| 溆浦县| 皮山县| 左云县| 建始县| 枞阳县| 孝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