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古爍今——從北宋到當代書畫專場,超級夜場的高潮當屬齊白石山水十二條屏,現場以4.5億元起拍,場內藏家率先報出4.5億元,4.6億元、4.7億元、4.8億元、4.9億元、5億元。
每次以2000萬的競價飆升,隨後在近七十餘次的競爭中,最終是以8.1億元落槌,加傭金以9.315億元成交。
《江上人家》、《石巖雙影》、《板橋孤帆》、《柏樹森森》、《遠岸餘霞》、《松樹白屋》、《杏花草堂》、《杉樹樓臺》、《煙深帆影》、《山中春雨》、《紅樹白泉》、《板塘荷香》。
每張長一米八,寬五十,乃白石老人遊歷大江南北的五出五歸後,對山水創作昇華後的集大成者。
目前存世的山水十二條屏,僅二套,另一套是1932年齊白石爲至交好友王纘緒所繪,現收藏在山城博物館。此套山水十二條屏變成民間收藏的惟一,價值連城。
雖然九億有些誇張,有消息說大資金用來洗錢,可也能證明齊白石的市場號召力,乃億元俱樂部的超級VIP。
查詢完資料,魯善工冷靜下來,十二條屏贏在數量,而自己手裡這張勝在霸氣!
三米長,寬一米,絕對是齊白石畢生最大巨幅作品,一旦修復完成,那……
趕緊拿起筆,開始記錄,逐一整理松石圖蒼鷹圖需要修復的問題,結果寫滿五大頁,九大難關。
“第一個,紙!”
魯善工仔細研究,要想修復必須先收集齊全部原料,首當其衝的就是紙,也就是齊白石專用,白鹿宣。
特淨皮,規格爲一丈二尺,所以也被稱爲丈二宣。白鹿宣的製造工藝要求高,製作難度大,是一種難得的書畫佳紙。
紙質潔白而瑩潤如玉,纖維長且厚重而有韌性,面滑如蠶絲,受墨柔和,明清時作爲一種名貴紙品名揚開來,之後絕竭。
相傳宮廷御用每刀25張,四刀一包,明黃布縫裹,每刀紙的邊口鈐有不同組合印記。“上用”或“御用”乃專供奉皇帝使用,表示一定是最好,代表當時造紙工藝的最高水平。
“官”或“官用”是供內廷皇室成員和臣工們使用,紙的品質較上用紙稍遜,可見古代就連小小一張紙都等級森嚴。
想到這裡,魯善工搖搖頭,沒想到真被宋學明說中,自己還真要去榮寶齋!
沒辦法,現在要想找到白鹿宣,只有榮寶齋。其實白鹿宣製作工藝跟普通宣紙沒有區別,只不過每道工序做到至善至美、至純至真,苛求締造白鹿紙的完美絕倫,導致一紙難求。
皮選生長期2-3年的不嫩不老韌皮,質量處於最佳的青檀皮,用草選的是沙田稻草中段,藥選生長期兩年的,並在每年9月至來年4月間砍伐的楊桃藤,水選山泉水等等。
另一個最大區別就在於紙簾,它是用來抄紙工具,而白鹿宣是專門使用白鹿簾。紙簾的規格不同、編制方法、密度不同、圖紋不同,使得製造出的宣紙的名稱不同。
換句話說:用什麼簾制什麼紙,要想制什麼紙,就應先要編什麼簾。
當年也只有製紙世家曹恆源能製作白鹿宣,主要是能編白鹿簾的工匠寥寥無幾,流傳至今也只有琉璃廠的三百年老字號榮寶齋有,別的地方還真不好找。
打電話給宋學明,約好明天上午見面,既然老爺子敢放下話,肯定跟榮寶齋有些淵源。白鹿宣可不是一般貨色,就算在榮寶齋估計也沒有太多存貨。加上自己這次是修復齊白石,需要幾十年前精心存放的老宣紙,難度更大。
好傢伙,這纔是第一個難關!想想後面還有更棘手的問題,再看這張畫,很是頭疼。
算了,先收好畫,精心保存,這次撿漏讓魯善工找到目標,動力十足,明確目標,效率更高。
“什麼?你要買白鹿宣?”
第二天早上見到宋學明,老爺子聽完,不解道:“買來幹什麼?”
“昨天去鏟地皮,無意得到一張齊白石,正好是白鹿宣。”魯善工解釋道:“您也知道最近想學習修復字畫,所以……”
“嗯,原裝原裱的確應該,可是白鹿宣……”
宋學明搖搖頭,慢慢站起身道:“算了,早晚你也要見見歐陽大掌櫃,擇日不如撞日,今天咱們就去榮寶齋。”
魯善工笑著拿出準備好的禮品,善工堂畢竟在琉璃廠,爺爺曾經跟歐陽大掌櫃有過數面之緣,於情於理作爲晚輩都應該登門拜訪,今天正好跟著宋學明走一趟。
“榮寶齋前身其實就是竹林齋,靠著書畫起家,當年是主要經營的是試子文人所用的書畫用紙,因紙質地上乘,又大多產於南方,所以店鋪被統稱爲南紙店。”
宋學明帶著魯善工,兩人邊走邊聊,取以文會友,榮名爲寶之意創立,至今超過三百年曆史,乃琉璃廠最長壽的百年老店。
“榮寶齋堪稱書畫家的好後勤,紙墨筆硯是每個書畫的必需品。凡經榮寶齋售出的文房四寶都是按照書畫家的要求精心所選。”
“宣紙要求柔韌而潤、光而不滑、折而不損、細薄而勻,吸水性強、著墨易收,用於書畫則墨韻清晰、層次分明?!?
“宣紙不同於別的紙,剛造出來的不好用,因爲新紙暴硬不潤,只有存放多年的舊紙,幾經寒暑乾溼,暴性全無,落墨得心應手,所以放上兩三年以後纔是佳品。榮寶齋出售的宣紙,全是經過庫存兩三年,深受書畫家喜愛?!?
宋學明突然想起什麼,笑道:“1959年榮寶齋承擔大會堂宴會廳巨幅國畫《江山如此多嬌》的裝裱工作。爲達到最佳效果,提供珍藏的明清古墨和丈二匹宣紙以及最好顏料。”
“光是珍存多年的白鹿宣,聽說就用完百張。還特製桿長一米多的如椽巨筆,畫框則是名貴明代金絲楠木做成,這就是頂級老字號的底蘊?!?
魯善工暗自咋舌,好傢伙,上百張白鹿宣?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存貨?
“說起來齊白石,他的走紅當年全靠榮寶齋一手促成,當年民國書畫界最爲走俏的是北溥南張,北溥是以溥心爲代表的皇室宗親,南張則指遠在蜀地的張大千。”
兩人來到榮寶齋大門前,看著巨大金字招牌,宋學明繼續道:“而某年春節剛過,54歲的齊白石揹著行李,隻身來到天子腳下。剛開始他的畫比較冷逸,京城人不大喜歡,加之木匠出身,難免會受到本地畫家的歧視,所以處境相當艱難?!?
“後來齊白石把畫拿到榮寶齋,當時大掌櫃王仁山對齊白石的畫一眼看中,收下作品。大膽作品掛在榮寶齋最顯著的位置。逐漸齊白石在書畫界名聲日漸提高,從此他也和榮寶齋結下不解之緣。”
“呦,這不是博古齋宋掌櫃?您老今天怎麼有空來?”
正好小夥計打掃衛生,一看宋學明上門,趕緊迎出來,笑道:“您來找我們老掌櫃?正好老爺子在二樓喝茶,我給您通報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