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55章 拜訪長城

曹包的到來,給情緒動搖的管邑管理團隊帶到了確定性,之前雖議而不能決的,到了曹包這裡,彷彿都不在話下。這讓鄭安平等人對治理好管邑平添不少信心。

堂上議事已定,五人一齊往廢城工地巡查。與鄭安平等只能登高遠望不同,曹包直接進入工地,與魯先生寒喧。魯先生還是一副不搭不理的態度,但也詳細地解釋了工程進度,以及未來幾天的工程計劃。在魯先生介紹完後,曹包也不耽誤魯先生的時間,告辭離開。

離開後,曹包建議大家在廢城中走走,規劃一下城內的佈局。因爲未來幾年內,可能都要在管邑大興土木。衆人先觀看了四座官宅的房基,鄭安平介紹說,驛站的選址在東門附近。曹包連聲稱讚。

隨後曹包來到西門附近,道:“商賈之事,洛陽最甚。以車而來者,多洛陽客也。且行商多願吉兆,西行,金方也,可言金至,吉言。願管令以西門之處,賜地數畝,以爲車行之址。”

鄭安平也不在意,道:“任管丞所願,只不礙官宅即得。”

曹包揖手而謝。對犬兄道:“驛站左近右夥,車行近左夥,其有礙否?”

犬兄道:“求之不得,豈有礙焉!”

曹包道:“車行畜牛馬,夏日氣惡,左夥耐之。”

犬兄道:“但得牛馬之氣,其運壯矣。”曹包拱手道謝。

衆人這次從西門出城,繞城而行。和南北兩面爲河流環繞不同,東西面的河流遠在五六裡,乃至十餘里之外,中間夾著很大一塊原地。曹包指著環繞管城的金水河嘆息道:“若其河得通洛陽,此城必興矣。今者,但可築橋以通之。”

曹包引著衆人順河而行,找到三處木橋,雖然人不多,但也經常有人通行。曹包道:“前者自滎陽而出,乃經此也。”順河繞到城北,見老城牆正在河邊,道:“不過數年,此地必爲津口,倉廩雲集矣。”鄭安平等皆不知所云,只得隨聲附和。

曹包似乎想到什麼,從北門進去,找到魯先生,道:“臣等欲於西門內建一車行,一應工匠,悉皆自處。願無礙於先生之事!”

魯先生擡擡眼皮道:“但自處即可,不可攪擾。”

曹包道:“必不敢攪擾!或有粗淺活計需加工者,亦可呼之,略備一粥即得。”

魯先生道:“吾等工期,自有安置,何賴他人!”曹包雖然被撅了一頓,也不生氣,喏喏而退。

再出城來,鄭安平道:“吾等五人聚齊,時至月明之日,管民衆祭管祖,吾等其觀之。長城、圃田二處,吾之鄰邑,或當拜訪之。”

曹包道:“管邑之祭尚在何時?”

鄭安平道:“是必月明之日也。”

曹包道:“月明之日乃在後日。吾等明日可訪長城、圃田。……車行未至,但步行之……車行之所既定,吾見往滎陽,告知唐叔。晚餐即於唐叔處略得。諸公可歸,旦日相見。”四人沒想到曹包說走就走,這種辦事風格讓他們十分不習慣。但亦無話可說,只得於橋邊相辭,見曹包拽開步子,直往滎陽而去。

回到城中,時間還早。四人也不上堂,就在階前坐下,隨意談論些閒話。主要是明天拜訪長城和圃田官吏,以及後天城中的祭祀。

城主過來,衆人讓了座。城主道:“豕三似已歸家,但難覓其蹤。但得其人,即命同來!”

鄭安平告知了明天將往長城和圃田拜訪同僚的事,並說起後天觀管民祭祖。城主道:“若大夫等觀祭,實難得之典也。吾將告於管民。”

鄭安平仔細詢問了祭祀的過程,自己一行人的行爲等。議論已定,就到了開飯時間。

曹包直到半夜纔回來。叫開城門,略打了個盹,就到了早餐時間。

早餐畢,衆人換上士子服裝,結束整齊,佩上印信節符,開步往長城而來。到長城門邊,驗過節符,戍卒引到門衛處,門衛出來迎接。

長城是一道防禦工事,並無民衆,所以長城只設尉,不設守、令。長城尉所統轄的戍卒,並非出自圃田的農戶,而是魏國各地民役,定額一軍萬人,戍守著這段長約二百里的城牆。

長城尉是將軍級的,屬卿,級別比鄭安平他們高得多,自然不能直接拜見。鄭安平他們見的,只是守衛這段城門的門衛,相當於卒伯。這與他們級別相當。

門衛很客氣地將他們引到衛所裡,敘禮畢,道:“營司有令,若諸公至,當引往見。若有所需,但所有者,一應應付。” 當即吩咐一名軍使往報營司。

鄭安平謝道:“門衛所賜,謹拜謝!臣等孤懸城外,設有盜賊警起,甚望相助!”

門衛道:“理所應當,又何多囑。”閒話幾句後,軍使回報,營司召見。

門衛遂引鄭安平一行前往營司府中。營司其實離衛所不遠。得報後,營司派人將手下的卒伯(包括那名門衛)一起召來,與鄭安平等相見。鄭安平等到達時,營司領著四名卒伯降階相迎。

驗過節符,營司介紹道:“管邑初歸王化,鄭公子單身就司,實屬難得。將軍有令,管邑之戍,由敝營兼任,惟無他故,兵不出城。”

鄭安平等一一與諸卒伯見禮,相互說些仰仗的話。又與營司處領了節符,可以憑此節符,調五十名士兵出城相助。鄭安平拜領了節符。營司宣佈散會。

待諸卒伯都離開,營司笑道:“校尉亦命召見,諸兄可與同往見之。”

鄭安平等惶恐道:“臣等豈敢!願從營司。”

校尉府也離得不遠。營司在得到卒伯的報告時,就已經派人報告了校尉。到了府前,通報進去,校尉迎出府門,各敘禮畢,校尉揖入。衆人不敢就西階,只從東階跟在校尉後面入府。升堂後,再三請校尉坐了中間,營司在東邊坐下,鄭安平等就要在營司肩下就坐,校尉道:“諸公新至,當居客位。”

鄭安平等皆禮道:“臣等豈敢!禮當侍奉!”

校尉道:“正有事要請教。”再三讓座,鄭安平等才坐了西席。

校尉道:“管邑近歸王化,王封於信陵君,吾等臣屬皆懷振奮,以爲王業拓展,魏將大興。”

這番大言辭,讓鄭安平無法應答,只得看向曹包。曹包道:“君上再三致意,臣等至管,不可擅行,凡有所爲,必報於長城諸公,得令乃行。”

校尉道:“管邑百廢待舉,諸公當以何爲先?”

鄭安平答道:“臣等竊議,當先築驛舍,徵募驛卒,以通消息;復得車行,盡通財貨。勸農力田,復植桑麻,以待時也。”

校尉道:“吾等軍民,嚴令不得出城。於今百年。今君上一出,管邑輸誠,魏卒始出長城,誠百年之慶也。君上於管邑,其有籌謀?”

鄭安平又不敢答言,望向曹包。曹包道:“君上治管邑,必有籌謀。然其謀遠,其策深,非吾等布衣、下士所能知也。吾等但奉君命,築驛舍,建車行,勸農桑,平盜賊。待其事定,君必另有所命也。”

校尉道:“臣聞管邑四野,盜賊紛起,甚則城內,亦通賊者。其盜或獨行千里,或三五成羣,或呼嘯聚衆數百。諸公單身至此,平盜必有良策。”

曹包道:“夫盜賊者,實民也。迫於生計,不得不然。若與民得息,則盜自息;民得安,則賊不出。所謂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若得足衣足食,而願爲盜爲賊者,未之有也。”

校尉讚道:“甚矣,先生之論也!君上命諸公單身而來,不具一兵一卒,良有以也。”

曹包道:“魏王已命長城防線前至管邑,臣等性命皆在尉、司及將軍之手。”

校尉道:“誠如所言。然王嚴命,若非管邑遇襲,只兵片甲不能出長城。”

鄭安平道:“臣等武夫,不識戰略。若三五小賊之出也,願爲尉平之。若三五十衆賊出也,願爲尉御之。若三五百大賊之出也,願徙老弱於長城,而以精壯於城中死戰。”

校尉道:“若三五小賊之出也,自非諸公之敵也。三五十衆賊,許管邑自調長城門衛戍卒五十人助戰。若大賊之出,管邑遭襲,臣將自引本校出城助戰。諸公勿憂。”

營司道:“臣已遵令頒節符於管令,可於危急時自調戍卒五十名。”

鄭安平道:“得尉、司厚德,何以爲報!”

校尉道:“既奉王命,敢不竭誠!”

衆人相談甚歡,不覺已經近午。校尉面露倦容,衆人告辭出來。五人將營司護送回府,乃往圃田而來。

圃田分爲圃田城和倉城兩處,兩城互不統轄,皆直屬少府。圃田城負責種植稻米,而倉城則負責收藏每年的收穫。

稻其實是南方長江流域的主要作物,黃河流域主要種植粟,少部分種植大麥和小麥。惠王花了極大的人力物力,開鑿了運河鴻溝,引濟水入圃田,在這裡蓄起水陂,種植稻米。與粟是魏國主要的糧食作物不同,稻米更像是一種經濟作物,是魏國與各國進行交換的主要商品。

第114章 老成謀國第146章 黃人張氏第46章 入國第367章 仲嶽親臨第344章 神蹟第32章 陷城(三)第38章 列陣(一)第368章 五倫之首第291章 密書戰報第270章 賞罰第80章 司馬堂第64章 布衣第272章 信用週轉第14章 定計第152章 賈匏第370章 新婚燕爾第157章 交糧第100章 仁義之士第115章 評議三策第184章 再入大梁第67章 交酒第362章 管邑初成第335章 四子之變第242章 撲空第256章 曾季截道第159章 啓封令尉第99章 義士曹包第26章 謀定第27章 降服第36章 定奪第250章 盤點情報第72章 節鉞第369章 賜婚第4章 信陵君第159章 啓封令尉第12章 張輒第67章 交酒第286章 陳公之說第307章 北邙點穴第181章 囿守宴席第360章 豕三複現第231章 戰後覆盤第321章 管令第89章 壯行第207章 多方敘事第284章 巴氏車行第359章 篝火晚會第64章 布衣第155章 共其利第101章 信義所在第272章 信用週轉第150章 陳筮第279章 晉見魏齊第203章 說服韓不申第345章 除夕第122章 豕三第81章 換防第91章 美酒美姬第153章 匏瓠有助第31章 陷城(二)第309章 啓封再會第73章 樽俎折衝第23章 大梁門衛第332章 薪資六金第46章 入國第150章 陳筮第141章 根基深淺第228章 戰臨第62章 兵符第322章 管邑之策第168章 夜襲第54章 賣王第353章 圃田之衆第357章 管祭第285章 見陳公第358章 夜聚第135章 打探第121章 豪強第221章 除警第335章 四子之變第338章 祭壇第279章 晉見魏齊第348章 管仲明第135章 打探第348章 管仲明第144章 訪老第197章 車右求計第272章 信用週轉第201章 小奴和孩子第86章 尉府第323章 訪夷門衛第237章 圖秦第93章 故地重遊第295章 示警第322章 管邑之策第309章 啓封再會第173章 夜議第223章 秦人來犯第27章 降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托克托县| 南陵县| 南丹县| 息烽县| 深州市| 岳阳市| 开江县| 互助| 娄底市| 融水| 潞城市| 武川县| 禹州市| 犍为县| 湘阴县| 林州市| 嵩明县| 通渭县| 北流市| 田东县| 黄梅县| 铁岭县| 德清县| 平南县| 衡阳县| 习水县| 广汉市| 双柏县| 义乌市| 东山县| 长葛市| 登封市| 大竹县| 丘北县| 马关县| 蒲江县| 南岸区| 东阿县| 稷山县| 财经| 天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