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十五章 後宮開小會

前朝舉行大朝會時,後宮也在舉行宮會。

其實每月宮中都有一次例會,給嬪妃們發放月俸、首飾、生活用度等。

九嬪的月俸是十六緡錢,貴妃的月俸是二十緡。

她們在宮中吃穿都不用花錢,平日佳節慶典還另有賞賜,這些錢是零花,後宮又被稱爲脂粉錢。

年初的宮會則更重要一些,還會發放各州縣進貢的各種貢品。

然而,明明是一場喜樂事,可當徐槿和鄭貴妃來到立政殿開會時,卻聽到一陣陣慘叫聲。

“皇、皇后殿下,您就饒了我吧,奴婢再、再也不敢了……”

一名女官趴在地上,一名內侍正拿著根碗口粗的棍棒,杖打著她。

徐槿認出那人是尚宮局的一名女官,也不知犯了何錯,竟在宮會的日子裡,被皇后當衆責打。

她目光轉動,很快看到劉氏站在一張椅子旁邊,臉色蒼白,微微顫抖。

徐槿暗道:“看來此事與劉充嬡有關,皇后莫非是在立威?”

武皇后見她們倆進來了,揮手道:“拖出去打,莫擾了幾位妹妹的心情。”

兩名內侍把女官拉出去了。

鄭貴妃和徐充容朝武媚娘行過了禮。

鄭貴妃微微一笑,道:“這婢子犯了何錯,竟惹得皇后殿下如此生氣,可別氣壞了身子。”

武皇后淡淡道:“兩位妹妹不必多禮,坐下說話吧。劉充嬡,你自己說吧。”

劉充嬡還未說話,她身後走出一名婢女,朝幾人恭恭敬敬的行過了禮。

“多謝皇后殿下替我家娘子做主,還是讓奴婢向幾位貴人解釋吧。”

這婢女正是雨珠。

武皇后看了她一眼,道:“你這丫頭倒是個忠心護主的,也罷,就由你來說吧。”

雨珠又朝幾人福了一禮,將事情的緣由,全部講明。

原來自從劉氏住進承香殿後,便對身邊下人和和氣氣,竟無半點脾氣。

只可惜她身份低微,這般和氣,卻換不來下人們的感激,一部分內侍覺得她軟弱可欺。

再者,劉氏原本不過是個御女,容貌並不出衆,突然升爲二品充嬡,宮中那些想上爬的女子們,更是對她嫉恨如狂。

倘若劉氏有幾分脾氣,憑著一宮之主的身份,也無人敢欺她。

偏偏劉氏生性懦弱,又待人過於和睦,承香殿宮人、內侍們早就不把她放在眼裡。

他們倒也不敢直接與劉氏對著幹,只不過平日做事偷懶的偷懶,偷東西的偷東西。

雨珠初來乍到,憑她一人根本管不住偌大的承香殿。

她幾次建議劉氏杖責那些偷東西的宮人,劉氏卻不答應,只說他們也是苦命人,採取了息事寧人的態度。

劉氏這般行爲,助長了這些下人的氣焰。

一個姓穆的女官,竟把陳王李忠孝敬給劉氏的一個鳳紋金鐲子給偷了。

雨珠查出是穆女官所爲,她死不承認,劉氏還向穆女官求懇,穆女官依然不爲所動,囂張至極。

雨珠心知憑劉氏肯定對付不了這幫刁奴,趁著劉氏來開宮會,把此事告訴了武皇后。

武媚娘最近已將全部精力都放在後宮之事上。

她本就是個眼裡揉不進沙子的狠人,如今又是後宮之主,絕不允許這種藐視宮規的事情存在。

她當即派人把穆女官拿來,當堂杖斃,以儆效尤。

鄭貴妃和徐槿聽完後,都鬆了口氣。

只要知道武皇后並非針對她們,那她們就沒什麼好怕的。

兩女都知道,要想管住後宮這數萬名宮人內侍,沒有雷霆手段是萬萬不行的。

當初王皇后坐鎮中宮時,後宮就頗爲混亂,偷盜、放火,甚至有內侍羣毆,還經常在井中發現屍體。

所以兩女都沒有爲那女官求情。

不一會,張多海進來傳命,說穆女官已被杖斃。

武媚娘揮手道:“把屍體送出宮去,找個地方埋了罷。”

這是武媚娘當上皇后的第一個正月宮會,除了鄭貴妃、徐充容、劉充嬡外,宮中的貴人們也都來了。

後宮等級森嚴,皇后是一宮之主。

皇后之下,是:四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

除了這些妃子外,便是內侍和宮人們了。

宮人又分三個級別,最低級的是無品宮婢,以及有品的女官。

最上面還有一級,也叫“夫人”,雖不是皇帝女人,地位卻非常崇高,比如李治的四位乳母。

這四人分別是:周國夫人姬氏,燕國夫人盧氏,齊國夫人石氏,郡夫人薛氏。

其中三人都是一品國夫人,稱得上尊貴無比,比徐充容、劉充嬡的品級還要高。

武順心心念的便是這個一品誥命夫人。

國夫人之下,則是郡夫人、郡君、縣君等。

品級低的命婦們都很識趣,後宮這種嬪妃的宮會,她們是不會親自參加的。

只派手下宮人過來,領取自己的一份賞賜,便心滿意足。

品級高的幾位國夫人,尤其是李治的幾位乳母,往年都是會參加的。

而且她們都極爲難纏,只要賞賜的物品稍不滿意,就一定會鬧事,以前的王皇后就拿她們一點辦法都沒有。

原本薛氏也是國夫人,然而武皇后冊封皇后的第二天,便告訴皇帝,說薛氏與王皇后是一黨。

於是皇帝將薛氏貶爲郡夫人,讓她出了宮。

這一雷霆手段,讓剩下的三位國夫人,都有點畏懼武皇后。

所以今年宮會,三人都沒有來參加。

武皇后是個雷厲風行的人,也不多囉嗦,拍了拍手,數十名宮人從角門走出,排成兩列,手中捧著各種器物。

各地送上來的貢品種類繁多,光布匹之類,就有寶花羅、白編綾、香雲紗、浮光錦、月華錦等。

嬪妃們最看重的除絲綢布匹外,便是化妝品:比如螺子黛、口脂、石膏粉、蚌粉、珍珠粉、胭脂、花鈿等。

每一種化妝品,又分很多細類,比如花鈿,又分:金鈿、黑紙鈿、魚骨鈿、硃砂鈿、翠鈿等。

女人愛美,宮廷女子更是如此,聽到化妝品的介紹,鄭貴妃三女全部起身,細細把玩。

鄭貴妃眼力最好,瞧見一盒黑色的脣膏,笑問:“皇后殿下,這可是西域的烏膏?”

武皇后笑道:“就你眉眼好,這是康國送來的貢品,一共十盒,貴妃四盒,徐妹妹和劉妹妹各拿三盒去罷。”

鄭貴妃訝道:“都給我們,殿下豈不是沒有?”

武皇后笑道:“我不喜黑色,你們拿去,不必管我。”她以前是很愛的,現在身爲皇后,自覺該端莊一些。

剩下的還有各地上供的絲綢、茶、紙、團扇、屏風等,這些東西大家都有份。

武皇后按照所有人的品級位份,各自分了,就連六品以上的女官,一人也得了兩匹蜀錦。

武皇后又下了道恩旨,準許鄭貴妃回家省親一次。

鄭貴妃不動聲色道:“可是陛下的意思?”

武皇后笑道:“陛下如此忙碌,哪有這個功夫,是我琢磨著他心思,應該會同意此事。”

鄭貴妃世家出身,一點就透。

滎陽鄭氏最近帶頭與關隴貴族保持距離,這是武皇后對她的獎勵,同時也是希望滎陽鄭氏,能進一步脫離世家派系。

鄭貴妃起身福了一禮,道:“謝殿下恩典。”

武媚娘目光看向劉氏,道:“劉充嬡,陳王雖在外開府,畢竟年紀幼小,需得時時教導,莫太驕縱了他。”

劉氏想到那封信,急忙起身,顫聲道:“是是,奴婢,啊不,妾身記住了。”

武皇后目光在三人身上一掃,面色忽然嚴肅了幾分。

“今年關中糧食長勢不好,陛下爲此憂心,上個月起,吾便下令節省吃穿,只可惜有人沒聽進去呢。”

鄭貴妃心中一緊。

她是世家出家,自小嬌生慣養,奢侈慣了,確實沒完全執行武皇后的命令。

武皇后接著道:“這次吾再說一次,你們倘若再不聽,就別怪吾拿宮規壓你們了。”

衆女齊聲應命。

第四十八章 禁苑狩獵第四十九章 箭神薛仁貴第十三章 大唐第一小弟第十七章 徐嬪的心思第三十四章 武皇后的威儀第十七章 徐嬪的心思第八章 能幹的武皇后第十七章 徐嬪的心思第二十四章 給事郎劉仁軌第四十章 許敬宗和上官儀第三十七章 禁苑試爆第五十一章 越王李貞第五章 朕的後宮怎麼才這幾個第三十八章 長孫無忌的猜測第五十五章 貴妃省親第三十四章 武皇后的威儀第四十一章 武皇后和長孫皇后第五十二章 武皇后的客人第四十九章 箭神薛仁貴第三十三章 弘化公主第五十六章 薛仁貴大敗吐蕃第三十一章 東女女王第三十五章 薛仁貴的計劃第三十九章 官員大考覈第五十一章 越王李貞第二十九章 武后外甥第二十七章 李治的考覈第十五章 武媚孃的擔憂第六十三章 貴妃胞弟第六十三章 貴妃胞弟第四十章 許敬宗和上官儀第四十二章 東女歸唐第三十九章 官員大考覈第七章 賢淑的徐嬪第十四章 立儲之爭第四十五章 後宮開小會第四十五章 後宮開小會第三十九章 官員大考覈第十三章 大唐第一小弟第五十八章 小公主的邏輯第六十三章 貴妃胞弟第七章 賢淑的徐嬪第四十三章 劉仁軌拜相第三十八章 長孫無忌的猜測第五十三章 狄仁傑入京第三章 王皇后殺了小公主?第四十八章 禁苑狩獵第十一章 百官上殿,朝會開始第三十六章 李治的詔令第十五章 武媚孃的擔憂第十八章 賀蘭氏母女第三十章 李治微服第四十章 許敬宗和上官儀第四十二章 東女歸唐第四十八章 禁苑狩獵第二十七章 李治的考覈第五十四章 唐軍的榮耀第八章 能幹的武皇后第十八章 賀蘭氏母女第二十一章 貴妃奏曲第二十七章 李治的考覈第十七章 徐嬪的心思第五十章 李治的賞賜第二十四章 給事郎劉仁軌第六十二章 科舉甲第 徐槿評卷第六十三章 貴妃胞弟第二十章 武皇后的警告第四章 太子李忠第三十五章 薛仁貴的計劃第五十四章 唐軍的榮耀第六十三章 貴妃胞弟第四十三章 劉仁軌拜相第十章 裴行儉與薛仁貴第四十三章 劉仁軌拜相第四十五章 後宮開小會第四十六章 大唐新的一年第三章 王皇后殺了小公主?第三十七章 禁苑試爆第十八章 賀蘭氏母女第十二章 褚遂良和許敬宗第四十五章 後宮開小會第四十九章 箭神薛仁貴第四章 太子李忠第一章 我是唐高宗?第十一章 百官上殿,朝會開始第六十三章 貴妃胞弟第五十九章 封爵賜宅第十七章 徐嬪的心思第六十章 武皇后的書法第二十五章 英國公李勣第五十三章 狄仁傑入京第十九章 定都洛陽?第十七章 徐嬪的心思第二十九章 武后外甥第五十九章 封爵賜宅第二章 皇后武媚娘第四十五章 後宮開小會第三十七章 禁苑試爆第六十二章 科舉甲第 徐槿評卷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仁县| 西吉县| 安吉县| 理塘县| 东港市| 高邮市| 江都市| 大余县| 上饶县| 边坝县| 泾阳县| 福安市| 黄山市| 舞阳县| 原平市| 宁河县| 璧山县| 双流县| 普兰店市| 邳州市| 治多县| 灵石县| 双辽市| 岳普湖县| 遵义县| 剑川县| 黑山县| 任丘市| 江源县| 台中市| 前郭尔| 明星| 莱州市| 调兵山市| 二连浩特市| 民丰县| 子长县| 肥城市| 宜黄县| 土默特左旗| 桐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