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92章 記憶的天空

1953年10月12日,我接到命令,開赴克什米爾附近的高山。我們用了3天時間才爬到山頂,在建起牢固的碉堡前,我們只能住在臨時搭起的帳篷裡。

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熬過登上山頂後的頭5天的。

我們每一個人都準備了大量的槍支防護油、防凍劑、潤滑劑,還有瞄準鏡的防凍保養用品等。

此外,像護脣膏、防凍的ru霜ru液以及手套、毛襪,還有墨鏡等個人裝備,我們也都一樣沒拉地帶上了。

這些東西在我們隨身攜帶的巨型背囊裡只不過佔了一小半位置,其餘的位置全部用來裝燃料。

雪山之巔的平均溫度在零下40c到零下30c之間,多年來,這裡死於對方子彈的士兵人數遠遠少於死於肺氣腫、體溫過低及凍傷等高原疾病的人數。

冰天雪地的最大危險是凍死,而生火取暖是避免死亡的最佳方法。因此,我們拼命蒐羅任何能夠燃燒的物質,把背囊塞得滿滿的。

我們只帶了很少的口糧。按原定計劃,當我們抵達山頂後不久,一架載滿食品的軍用直升機就會飛到那裡與我們會合。

我們按時抵達目的地,一天也沒耽擱,而直升機卻姍姍來遲,由於天氣的原因直到5天后才露面。

在這5天裡,我們只好用野戰乾糧配雪吃,到了第5天,野戰乾糧也所剩無幾,我們只好用方糖充飢。

當直升機終於抵達時,雪山頂上人人喜形於色,卻不敢大聲歡呼,惟恐引起雪崩。

教官用鮮血換來了一個教訓,在雪山上不到萬不得已,絕不使用爆炸性武器,因爲巨大的爆炸聲可能引起雪崩。

雖然我們在上山前都接受過高山作戰訓練,但是訓練畢竟是訓練,上了雪山後,許多事情還得靠自己慢慢摸索。

在雪山作戰中恪守的戰鬥隊形是縱隊,不論是直行縱隊、斜行縱隊或是水平縱隊,最忌諱的是以密集隊形作點狀移動,一般最好是以每人間隔5米以上作線式移動,彼此之間以能互相呼應支援爲標準。

除了防範可能出現的敵人外,浮動雪層與冰川裂縫是最主要的潛在敵人。

此外,官兵間要繫上固定繩以防範戰友失足,另外隨身攜帶的雪靴、冰爪、十字防墜鉤和滑雪板都可幫助平衡身體。

冰川地形使得我們的機動性非常有限,主要是地表的堅硬光滑所致,若使用冰爪,則每一步都得花上好大力氣去踩破冰層,這樣容易讓敵人發現行蹤,若不用冰爪,一步踏上去,不是滑走就是摔倒。

平原地形作戰時的許多常識到了雪山上都不再適用,比方說,修建在叢林中的掩體使用的材料不外乎泥土和樹枝草葉,使用普通槍榴彈或火焰噴射器就算無法完全破壞掩體,爆炸產生的火苗也極可能引燃掩體材料而逼出敵人。

但在雪地裡,就算使用火焰噴射器,也不可能把冰塊與雪塊所堆積的掩體燒起來,高熱溶化的水再凍結成冰反而強化了掩體,即使穿甲彈也無法保證能絕對有效地穿透,更不用說一般的步槍或衝鋒槍子彈了,這就是雪地作戰的場地規則。

即使是百裡挑一的神槍手,到了雪山上也會變成第三流的槍手,明明瞄準了目標,子彈落下的地方與目標卻相差好幾米。

剛開始的時候我們還以爲這是因爲茫茫白雪讓我們看花了眼,把光學儀器認真調整,結果還是不管用。

教官告訴我們,子彈飛出槍膛的時候溫度極高,而雪山上的空氣卻極冷,極大的溫差導致子彈旋轉不均勻,彈道不穩定,子彈落下的地方與預定目標自然相差甚遠。

爲了克服這一困難,我們採取了種種方法,既試過精確度較高的抵腰射擊姿式,也試過調整測距儀,經過幾個月的艱苦試驗,我們終於逐漸找到了感覺,擊中目標的比率比剛上山時提高了許多。

當我們終於與敵軍生死相拼時,我們對雪山的環境已經十分熟悉,此外,我們還佔據了戰略制高點,形勢對我方有利。

雪山上到處都是屍體,許多士兵因爲吃了混有火藥的雪而得了腸胃炎。

所有在雪山上作戰的士兵都知道自己進了一個吃人洞,別想活著出來。

戰鬥是在10月份爆發的,我們憑藉地形的優勢,居高臨下地幹掉了許多印度兵,但他們就像螞蟻一樣多。

你剛剛殺死了4個印度兵,在他們身後又冒出了10人、50人,我們的手指因不斷扣動扳機而痠痛不已。

有時他們的人數多得讓我們擔心會在戰鬥中耗光所有的子彈,那樣的話,由於運輸直升機5天才來一次,只要再來一批印度兵,我們就只有坐以待斃的份兒了。

幸好老天庇佑,這種情況沒有發生,從山頂往下看,可以看到漫山遍野的屍體,它們一直無人掩埋,慢慢地腐爛,最後成爲土壤的一部分。

我方的傷亡也相當多,我在雪山上的7天裡便有27名戰友陣亡。

人們說,你在雪山上可能凍死、餓死或病死,但絕不會渴死,因爲只要隨手敲下一塊冰或抓起一團雪,就是純淨可口的水。

在1953年10月雙方交戰最激烈的時候,連這句話也變得不對了,山上的雪全都蒙上了一層火藥,就連山腳的小溪也被污染了,許多士兵因爲吃不乾淨的雪而得了腸胃炎。

當時我們的碉堡還沒有蓋好,爲了躲避印軍的炮火,我們在積雪下挖了一條5米深的戰壕。

印軍常常在夜間用迫擊炮炮轟我們的陣地,我們蜷曲著腳就在戰壕裡睡著了,後來,抱著膝蓋打瞌睡成了我們的習慣性動作。

我們自豪的是,如果你在山上死去,有人會將你的屍體立刻送回家鄉,我們一般都把屍體擡到崖邊,認真擺好等待直升機的到來。

據我軍的一份情況通報,在克什米爾地區高寒雪山的我軍已有270人死於嚴寒或當地極爲惡劣的氣候,另有2000多人負傷,而在與印軍交戰中傷亡的官兵人數還不到這個數字的三分之一。

印度在克什米爾地區也爲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至今已有1萬多名印度士兵因爲凍傷或遭遇雪崩而殘廢,2000多名士兵死亡。

第500章 對蘇最後一戰之恢復常規戰第216章 沉寂的黑字第657章 天空戰記四十四第565章 安南政策之海運教訓第514章 後勤之行動力的保障第448章 新國家即將誕生第811章 開始的著眼點不同第727章 天空戰記九十八第635章 可怕的德國技術專家第201章 我們有準備第116章 軍糧城機米廠第560章 研究之政令要統一第251章 吸引的策略第444章 混亂纔有機會第617章 天空戰記十三第399章 要私下操作第849章 爭論第572章 中尉日記三第626章 天空戰記二十二第74章 血洗計劃第253章 協議第357章 南洋的安排第796章 天空戰記一百七十一第713章 天空戰記八十四第593章 歐亞分離計劃二第827章 不同的理念第265章 談判原因第763章 天空戰記一百四十四第578章 中尉日記九第496章 對蘇最後一戰之正向計劃第504章 後勤之17世紀第59章 血色長槍隊三第766章 天空戰記一百四十七第524章 後勤之舊時代即將結束第823章 交戰武器二第631章 規劃三第659章 天空戰記四十六第5章 老闆娘第639章 天空戰記二十六第99章 行政長官第286章 天爐戰法失敗第799章 天空戰記一百七十四第359章 這是標準第434章 交趾省第735章 天空戰記一百零六第223章 交流感受第88章 南苑之戰一第757章 天空戰記一百三十八第761章 天空戰記一百四十二第271章 別了,天津第671章 天空戰記五十八第427章 殘酷巷戰第82章 英國人的觀點二第678章 痛擊印度二第500章 對蘇最後一戰之恢復常規戰第870章 我們可以應付第194章 解決問題要靠鐵與血第442章 聯邦制構想第620章 天空戰記十六第386章 蘇聯英雄第165章 橫濱正金銀行第287章 多種因素第644章 天空戰記三十一第570章 中尉日記一第244章 僞滿軍進關第647章 天空戰記三十四第42章 薊州大溶洞第203章 飛機議題第579章 中尉日記十第292章 空軍是制勝的關鍵第260章 天下第一城的規劃第627章 天空戰記二十三第518章 後勤之注意安全第474章 琉球歷史第595章 歐亞分離計劃四第467章 成爲一家人第91章 南苑之戰四第388章 還是需要空軍第219章 方方面面第264章 驕橫的談判第811章 開始的著眼點不同第782章 天空戰記一百六十三第430章 缺的是人才第525章 後勤之不成功的開始第755章 天空戰記一百三十六第868章 我的觀點--應急措施第823章 交戰武器二第590章 法理之辯第446章 東南亞攻略第281章 女性的視角第8章 車伕的秘密第790章 永遠的第一突擊中隊六第559章 研究之放棄冬季攻勢第481章 重要人物第610章 天空戰記六第143章 冀東大暴動五第524章 後勤之舊時代即將結束第364章 美國國會演講一第794章 天空戰記一百六十九第193章 世界霸主誕生
第500章 對蘇最後一戰之恢復常規戰第216章 沉寂的黑字第657章 天空戰記四十四第565章 安南政策之海運教訓第514章 後勤之行動力的保障第448章 新國家即將誕生第811章 開始的著眼點不同第727章 天空戰記九十八第635章 可怕的德國技術專家第201章 我們有準備第116章 軍糧城機米廠第560章 研究之政令要統一第251章 吸引的策略第444章 混亂纔有機會第617章 天空戰記十三第399章 要私下操作第849章 爭論第572章 中尉日記三第626章 天空戰記二十二第74章 血洗計劃第253章 協議第357章 南洋的安排第796章 天空戰記一百七十一第713章 天空戰記八十四第593章 歐亞分離計劃二第827章 不同的理念第265章 談判原因第763章 天空戰記一百四十四第578章 中尉日記九第496章 對蘇最後一戰之正向計劃第504章 後勤之17世紀第59章 血色長槍隊三第766章 天空戰記一百四十七第524章 後勤之舊時代即將結束第823章 交戰武器二第631章 規劃三第659章 天空戰記四十六第5章 老闆娘第639章 天空戰記二十六第99章 行政長官第286章 天爐戰法失敗第799章 天空戰記一百七十四第359章 這是標準第434章 交趾省第735章 天空戰記一百零六第223章 交流感受第88章 南苑之戰一第757章 天空戰記一百三十八第761章 天空戰記一百四十二第271章 別了,天津第671章 天空戰記五十八第427章 殘酷巷戰第82章 英國人的觀點二第678章 痛擊印度二第500章 對蘇最後一戰之恢復常規戰第870章 我們可以應付第194章 解決問題要靠鐵與血第442章 聯邦制構想第620章 天空戰記十六第386章 蘇聯英雄第165章 橫濱正金銀行第287章 多種因素第644章 天空戰記三十一第570章 中尉日記一第244章 僞滿軍進關第647章 天空戰記三十四第42章 薊州大溶洞第203章 飛機議題第579章 中尉日記十第292章 空軍是制勝的關鍵第260章 天下第一城的規劃第627章 天空戰記二十三第518章 後勤之注意安全第474章 琉球歷史第595章 歐亞分離計劃四第467章 成爲一家人第91章 南苑之戰四第388章 還是需要空軍第219章 方方面面第264章 驕橫的談判第811章 開始的著眼點不同第782章 天空戰記一百六十三第430章 缺的是人才第525章 後勤之不成功的開始第755章 天空戰記一百三十六第868章 我的觀點--應急措施第823章 交戰武器二第590章 法理之辯第446章 東南亞攻略第281章 女性的視角第8章 車伕的秘密第790章 永遠的第一突擊中隊六第559章 研究之放棄冬季攻勢第481章 重要人物第610章 天空戰記六第143章 冀東大暴動五第524章 後勤之舊時代即將結束第364章 美國國會演講一第794章 天空戰記一百六十九第193章 世界霸主誕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达市| 绥芬河市| 阳泉市| 驻马店市| 张北县| 河北省| 临湘市| 祁门县| 娱乐| 墨竹工卡县| 克山县| 安康市| 梁山县| 分宜县| 合山市| 衡南县| 宁安市| 汽车| 广平县| 阆中市| 晋宁县| 钟山县| 肥西县| 芒康县| 南充市| 丰台区| 岳阳市| 清原| 瑞金市| 马尔康县| 昔阳县| 扎兰屯市| 汽车| 大余县| 新化县| 富平县| 凌源市| 玛多县| 铁力市| 辽阳县| 洛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