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3月6日,中路中華軍先頭部隊率先從沿達爾馬託沃,卡泰斯克,烏拉爾地區卡緬斯克連線的鐵路線進擊,對葉卡捷琳堡以南地區發起猛攻。
至3月13日突破蘇軍防線,佔領烏拉爾地區卡緬斯克的火車站,控制了這一帶地區的鐵路和公路線。
南路中華軍在盛建武上將指揮下的張勇上將所屬16,17,18,19裝甲旅於3月11日從車里雅賓斯克和葉曼熱林斯克地區向西發起進攻。
3月15日突破蘇軍在米阿斯的第一道防線,佔領米阿斯,切巴爾庫爾,茲拉託烏斯特三角地帶,隨後向西南方向的烏法挺進,並以部分兵力準備越過山地,佔領烏恰雷城。
3月10日,雷鳴上將奉命率第20,21,22,23裝甲旅從庫斯塔奈西進,目標是馬格尼託哥爾斯克。
與此同時,烏拉爾聯邦的第101,102,103,106,107師也以一個集團軍共5個師的兵力向中華軍裝甲旅進攻後方的蘇軍殘餘部隊進行掃蕩。
中華軍先頭部隊以每天50公里的速度向前推進。
3月21日,南路中華軍佔領烏法,切斷了蘇聯歐洲方向通往烏拉爾山脈的號稱紅色十月的鐵路線。
3月底,北路中華軍進至距葉卡捷琳堡城南僅20公里的斯盧茨克—科爾平諾地區。
4月8日,南路中華軍的第20,21裝甲旅到達馬格尼託哥爾斯克城東面,並佔領錫拜小城。
在中華軍參謀部看來,烏拉爾山脈以東地區已經垂手可得。而在蘇軍統帥部看來,戰爭已經沒有希望了,前線的情況表明,蘇聯的失敗已成定局。
在形勢十分嚴峻的情況下,蘇聯最高統帥決定組建歐亞方面軍,由朱可夫元帥出任歐亞方面軍司令員。
4月9日晚,斯大林緊急召見朱可夫,對他說:“你到前線去,接替指揮所有部隊,把戰線穩定下來。”
4月10日清晨,朱可夫帶著助手霍津上將,費久寧斯基上將和科科佩夫中將飛抵烏里揚諾夫斯克
。
在這裡,朱可夫元帥立即召開會議並提出,必需堅決保衛烏拉爾山脈以西地區,直到最後一人。
隨後,朱可夫元帥對新歐亞方面軍進行了改組,費久寧斯基上將任副司令員,霍津上將爲參謀長,並當場撤換了第42集團軍司令員伊凡諾夫中將和第8集團軍司令員謝爾巴可夫中將的職務。
朱可夫元帥又同助手們連夜制定了一份防守計劃:從各處防空部隊撤出部分高射炮,將其配置在最危險的地域,對中華軍坦克實施直射。
在各主要方向上建立縱深梯次防禦,佈設地雷、設置電網。
從伏爾加河流域各軍區抽調12個步兵集團軍,包括三個近衛集團軍,兩個航空集團軍的兵力支援前線。
中華軍於4月10日上午開始從各個戰線發起正面強攻。
4月10日,中華軍在蘇軍三個方向的防地上撕開了一個缺口。
4月25日,中華軍由南向北依次佔領薩馬拉,烏法,彼爾姆並向西繼續推進伏爾加河流域。
5月13日,中華軍突破蘇軍的防禦,將葉卡捷琳堡附近的蘇軍重兵集團予以包圍。
朱可夫元帥意識到蘇軍的防禦已到了最緊要的關頭,決定將方面軍最後的預備隊第21,35,76近衛集團軍投入戰鬥。
14日,裝備蘇聯最新型坦克t-54-1型的蘇聯步兵在炮兵和航空兵的支援下,對中華軍實施迅猛突擊。
由於連續天氣惡劣的原因,中華軍偵察機沒有出動,中華軍指揮官沒想到蘇軍會突然發起反擊,一時大亂,被迫停止了作戰行動,並後撤50公里,蘇軍暫時恢復了戰場態勢。
7月6日,中華軍總參謀部發佈了第5號命令,代號--火龍飛舞,確定8月2日發起烏拉爾山脈附近最後的戰役。
中華軍總參謀部要求北路軍,南路軍最遲在7月15日爲中華軍在中路的進攻創造條件,15日之前攻下葉卡捷琳堡及附近地區,然後將戰線穩定下來
。
爲此,孫志武上將致電參謀部,要求準許他推遲一個星期佔領葉卡捷琳堡及附近地區。
他的請求得到同意,準許他推遲一個星期的時間。
中華軍總參謀長蘭黎明上將在命令的最後特別加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許多事情和許多人的前途將由這多出來的一個星期決定。”
7月7日,從中華軍大本營轉來的中華軍第四飛行集羣的戰機和補充飛機全部到達前線。
然而,在蘇軍的頑強抵抗下,中華軍的進攻速度就向蝸牛爬行一樣慢,其推進速度從3,4月份的每天50公里下降到7月一個月的不到10公里。
孫志武上將決定不惜一切代價,作最後一搏。
7月9日,中華軍進攻達到高氵朝。
中華軍在坦克掩護下向各處蘇軍陣地發起猛攻,155mm牽引火炮的炮兵對前線實施連續17個小時的轟擊,航空兵出動近6000架次的飛機對前線進行了26個波次的轟炸。
此後,中華軍裝甲部隊發動全線進攻,雙方陣地頓時呈現白熱化狀態。
1950年7月12日上午9時30分,中華軍集中800門105mm口徑以上的大炮向葉卡捷琳堡地域內的蘇軍陣地進行了長達6個小時的猛烈炮火打擊,隨後中華軍第1,2,3裝甲旅從東面,第10,11,12裝甲旅從南面發起進攻。
經過5天激戰,突破蘇軍前線所有陣地。
7月18日,第1裝甲旅和第10裝甲旅在葉卡捷琳堡的5號工人村勝利會師,從而全部包圍了整個烏拉爾山脈東面的蘇軍集團重兵。
與此同時,1950年7月20日,中華軍盛建武上將所部共8個裝甲旅向烏拉爾山脈西側的蘇軍實施一次殲滅性打擊,以徹底將這一地區的蘇軍逐出去。
中蘇戰爭的最後一戰--烏拉爾城之戰拉開序幕,這將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坦克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