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輕輕點一下收藏,俺就動力無窮。支持老醋,支持紫電青霜錄
老醋新書 《漢唐天下》 期待你的支持 http://www.17k.com/book/53323.html
-------------------------------------------------------------------------------------
開平王見頓覺國師殺機之去,對自己敵意盡消,心中一塊石頭落地。經今日一戰,對頓覺身手,更是欣賞至極,知他已無效忠楚王之意,不覺又升起了拉擾的念頭,暗思若有此人在側,何人能傷我一根毫毛,勝於這衆多侍衛,遂道:“國師明辨是非,識見遠大,本王也盼能與大師攜手,重整朝政,造福國家百姓,願大師常能教我。”
頓覺國師淡淡一笑,道:“王爺不恨老衲,則老衲幸甚,又豈望與王爺並立朝中乎?況且老衲本是山野散漫之人,那受得了朝中的拘束,老衲之所以受國師之職,一是聖命難違,二則不過是隱知楚王之意,想於暗中化去這一番浩劫,無奈身單力薄,心有餘而力不足,如今楚王事已了,老衲也該歸隱山林了,此事請王爺向聖上講明。”
頓覺略爲一頓,又道:“王爺,老衲還有一事相求,王爺若知,還請實言相告。”
開平王聽頓覺已生去意,知不可挽留,頗有失望之感,遂道:“不能得大師相助,本王憾甚,大師有話請講!”
頓覺問道:“王爺,行前小徒耶律珍與敝師兄蕭達畏,曾因事暗入京城,至今無消息,不知是生是死,是否在王爺手中?”
開平王道:“數日之前,令師兄與令徒確曾入府,並與衆人動手,令師兄不敵,已亡於本府,本王已經安葬,令徒逃出府,被數名高手救走,實是不在我府。”
頓覺見開平王並不隱瞞蕭達畏的死訊,知他說的該是真話。遂道:“既是如此,王爺可知何人救走嗎?”
歐陽鍾在旁道:“當日令徒逃走,是達休迫趕,據他講當時救令徒的共有四人,乃是兩老兩少,姓命不知,兩名年輕的,一個使紫玉笛,一個使劍。國師可循此線索尋找令徒。”
頓覺國師一聽,略爲一想,心中一驚,紫玉笛併爲常規兵刃,北國武林人雖多,卻無一人以此爲兵刃,倒是先前見到丐幫幫主之徒所用的紫玉笛,受徒若被他們所獲,則愛徒豈不是已陷入敵手,頓覺想到此,不由心亂,忙道:“王爺,異日王爺若見到小徒,請王爺看在同宗的份上,不要與他爲難。老衲這就去尋她。另外這韓樵,在老衲看來,頗爲可造之材,老衲想把他帶走,望王爺恩準。”
耶律飛對耶律珍,並無痛恨之心,只要她不找自己的事,堂堂王爺當然不會再與一個小女子爲難,只是這韓樵爲侍中侍衛,吃了自己十幾年飯,事到臨頭反而幫助外人,實在可惡,只是此情此景,頓覺提出帶走,耶律飛也不敢攔。回道:“韓樵既然蒙大師青昧,是他福份,在我府中,也確是用他不著,大師帶走有何不可,只是令徒,與本王有殺父之仇,他若前來報仇,刀劍無眼,萬一傷了她,本王也沒有辦法。”這也是耶律飛的老辣之處,醜話先說到前頭,否則貿然答應,萬一耶律珍前來行刺,自己迫於諾言豈不是束手待斃。
頓覺國師道:“老衲保證,不許她尋仇。”
開平王道:“既是如此,本王決不動她毫髮。”
頓覺國師道:“老衲多謝。”說罷將劍鞘拾回,寶劍入鞘,帶著韓樵,徑自出府而去。以他所想,耶律珍勢必在宋人之手,因而也不回楚王府,直接領韓樵出北城門,繞道奔中原,尋找愛徒。
開平王耶律飛被頓覺國師這一攪鬧,斬殺政敵的愉快已跑到海外天邊,一時間無情無緒,獨自回內宅休息。歐陽鍾又羞又愧,也躲回房。虧得何先生主持,料理府中後事,傷者請醫調治,亡者送銀兩撫卹家屬,並重重厚斂。安排已定,又到內宅,百般安慰王爺,勸耶律飛以大局爲重,不可拘於小挫。耶律飛雖一時鬱悶,但畢竟出將入相多年,心胸闊大,知眼下不是傷感之時,隨強打精神,料理軍政大事。
次日天明,宋軍主力已逼近城下,分屯五處大營,準備攻城。耶律飛與蕭亦飛商量之下,先是徵集城中丁壯五萬,上城防守。又頒詔城中,強徵各府部曲私兵充入大軍。耶律飛自己率先帶頭,將府中親兵七百多人,送到軍營效力。
遼國慣例,親王、大臣等都養有不少部曲,爲自己私兵,不歸國家節制,而今見耶律飛帶了頭,況且戰事成敗,與已切身相關,城破之日,勢必玉瓦同碎,因而都將自己私兵送出。查點之下,足有一萬多人,且盔甲兵刃齊備,可見遼國私兵之盛。
蕭亦飛手中,如此可用之兵,將近五萬,守城已是有餘。恰好北樞密院留守大臣又徵來宮衛騎軍三萬,已星夜從北門進城。蕭亦飛得此大助,頓覺信心百倍,京中形勢也穩定下來。雖說人數仍比宋軍少,但足可一戰。
宋軍主帥楊文忠,深通兵法,早有定計,知道必須在城外再殲滅部分敵軍,才能消耗敵軍實力,爲攻下城池減少阻力。況哨探之下,已探知遼京中已增援軍,因而休整部隊,準備與遼軍野戰。蕭亦飛趁此時機,挑兵選將,加緊訓練,三日後已是萬事齊備,蕭亦飛遂留五萬丁壯負責守城,自己親統大兵,出城交戰。
此戰因事關重大,遼帝耶律緒,大於越、開平王耶律飛親率百官,登上南城觀戰。蕭亦飛一聲令下,城南三門大開,八萬騎兵人喊馬嘶,浩浩蕩蕩開出城去。宋軍早已有備,離城五里列陣。城頭上萬鼓齊鳴,蕭亦飛親統中軍衝陣,遼軍馬快人疾,已攪入宋軍陣中。
宋帥楊文忠久歷戊行,深知遼軍騎兵衝鋒力極強,因而大陣之中,多有陷坑,樹陣之類阻敵之物,將遼軍堵住,兩軍攪在一起混戰,犬牙交突,成拉鋸之勢。兩軍均存勢在必得之想。軍卒人人效命,將領個個當先,不肯稍退。纏鬥有一個時辰,楊文忠將所有精銳預備隊派出,從兩翼抄向遼軍背後,楊京龍統左翼,鄭通高猛領右翼,一馬當先,直薄敵軍。雖說衆人勇猛,但蕭亦飛爲北國名將,早有佈置,一聲號炮,耶律烏海已領左右兩軍,分頭迎上接戰,一時間,幽州城南,十餘里方園之內,殺聲振天遍野,血水成河,一直到晚,雙方都損失慘重,無力再戰。蕭亦飛自己則領軍斷後,防宋軍趁機壓關攻城,此時楊文忠雖有追擊之意,但帳下已無可用之兵,也只得整隊回營。
蕭亦飛回城查點,軍兵傷亡三萬有餘,大將耶律烏海及部下胡廷德等十八員將官陣亡,蕭亦飛傷感不已,看宋軍實力尚強,自己帳下之兵不足於將其擊退,遂調撥大軍,一心固守幽州待援。
此後三日,北風呼嘯,氣溫驟降,耶律飛急調軍衣棉帳,配發部隊禦寒。上城遙觀宋軍五個大營,深溝壁壘,刁斗森嚴,想必是休整士卒,以備攻城。耶律飛早已飛檄各地。令各地官員,徵兵勤王,估算不日內,即將有援兵來到,因此籌糧備餉忙個不停。
這一日,正在府中議事,忽然有探馬來報,說幽州城外,宋軍大營一夜之間,已無影無蹤。耶律飛與蕭亦飛相顧愕然,生恐有詐,立即加派探馬出城,至次日探馬陸續回來,說永定河北,已無宋軍一兵一卒。宋軍確已連夜退回涿州。耶律飛見宋軍確已退去,不由仰天狂笑,慶幸大遼江山暫時總算無礙。遂上奏遼帝,幽州城歡慶三日,以爲慶賀,並請獎撫有功將士。
幽州城中百姓,知兵患已去,頓時歡天喜地,雖然城防仍緊,但整個南京,都是一片劫後餘生的氣氛。唯經此一戰,遼國雄兵猛將,損失甚劇,數十年無能恢復。使東隅之完顏部落,日見坐大,遂成大患。
-------------------------------------------------------------------------------------
你輕輕點一下收藏,俺就動力無窮。支持老醋,支持紫電青霜錄
老醋新書 《漢唐天下》 期待你的支持 http://www.17k.com/book/53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