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13號,大年三十。
迷迷糊糊中我被一陣鬧鈴聲吵醒,不用看我就知道這時候應(yīng)該是凌晨五點半,我們說好了九點鐘才上門去提親的,可我媽昨晚還是千叮嚀萬囑咐的,要求我和老二五點半必須起來。
我偏頭看了一眼躺在我身旁的老二,還在酣睡著,於是就輕輕踢了他一腳,他睜開惺忪的睡眼看著我:“哥,就五點半了?感覺我纔剛睡著啊。”
“少廢話,趕快起吧,不然一會兒又要被老漢說了。”我苦笑著搖搖頭,在牀上坐了起來。
按照我們老家的習(xí)俗,去提親的人數(shù)必須是雙數(shù),小孩不算,再加上常茂要是這個時候被吵醒的話,後果肯定會很嚴(yán)重的,所以昨晚老二就和我一塊睡,去提親的也是我父母加上我們兄弟倆。
我們洗漱完下到樓下的時候,老漢正坐在客廳茶幾旁,一樣一樣的仔細(xì)查看著之前買好的幾件禮物,廚房的燈亮著,我媽肯定已經(jīng)在煮早點了。
老漢擡頭看見我們兄弟倆穿著睡衣就下來了,就說:“咋個那個磨,衣裳都還沒換好。”
我苦笑了一下說:“老漢,才六點都不到啊,九點鐘才上門,還有三個多小時,出門五分鐘就到她家了,何必那個急呢。”
老漢皺了皺眉頭,似乎也覺得我說的話還有那麼一點道理,因此也就沒再說什麼了,又轉(zhuǎn)回頭去繼續(xù)檢查那幾件禮物。這時正好我媽端著兩碗麪從廚房裡出來了,看見我和老二衣衫不整的樣子,也是皺了皺眉頭:“趕快來吃早點,吃完趕快去把衣裳換好。”
老二撓著頭說:“媽,纔剛起來,哪點有精神吃東西嘛,你跟老漢先吃,我兩個過哈再吃。”
看著我媽將兩大碗麪放在飯桌上,又轉(zhuǎn)身走進(jìn)了廚房,背影竟似已經(jīng)有些佝僂了,我不禁心裡一酸,說實話,這樣的場景我見過的還真不多,從小到大,我媽很少給我們煮早點的,因爲(wèi)她在農(nóng)貿(mào)市場擺了個早點攤,一年幾乎要賣三百五十天的早點,所以每天我和老二起牀的時候,她都早已經(jīng)出門了。然後纔是老漢起牀,他起牀洗漱完之後,纔會叫醒我們兩兄弟,我們洗漱的時候,他就去給我們煮早點,我們一洗漱完,正好可以吃。
如今我已經(jīng)快三十了,家裡也算小有家資,外面也算是有點身份的人了,想不到竟然還有事情要父母天不亮就爬起來爲(wèi)我操勞,唉……可憐天下父母心啊!以後一定要讓他們省省心了,可是錦秋的事……
想到這裡,我略微搖了搖頭,擡腳在老二屁股上輕輕踢了一下,“莫要話多,趕快吃,吃完快點換衣裳。”
我們吃完早點、換好衣服打整好,再次下到樓下,老兩口也已經(jīng)吃完早點了,正坐在沙發(fā)上數(shù)著作爲(wèi)彩禮的錢,我笑道:“媽,老漢,咋個又拆開數(shù)呢,昨天在銀行你們也看著機(jī)器點了嘛,二十萬一分不少!”
我媽擡頭看了我一眼,然後一臉不滿的說:“哪個讓你跟我講話的?我剛纔數(shù)到多少,遭你一打岔,又忘掉了,你自己過來數(shù)!機(jī)器也會出錯嘛,萬一要是短少了,那不是要惹親家笑話嗎?”
我無奈的笑了笑,只好老老實實的坐下去開始數(shù)那兩千張鈔票……
數(shù)完錢之後不一會兒,陳青正在吃早點,我媽抱著常茂玩著,老漢神經(jīng)質(zhì)的不停看手錶,我們和老二極度無聊的坐著等時間過去……忽然老漢說:“陳青,你吃快點領(lǐng)著娃娃,我們要出門啦!”
我擡頭看了一眼牆上的鐘,才八點半啊!於是撇撇嘴說:“老漢,不急嘛,出門五分鐘就……”
“早點出門會咋個?”我話沒說話就被老漢打斷了:“人家她父母都是有文化的人,你們有文化的人不是最講時間觀念嗎?寧可早點過去,哪怕在樓下等一會兒,也不能遲到啊!”
老二在我旁邊小聲嘀咕了一句:“外頭好像在下雪……”話沒說完,被老漢瞪了一眼,立馬就閉上了嘴。
最終在我多次想辦法拖延之後,我們一家四口還是在八點四十的時候出了門,結(jié)果就是在小師妹家門口的樓梯間裡整整站了十多分鐘,老漢堅決不同意提前去敲門,只是一直盯著手錶。
站了好一陣,終於,老漢發(fā)話了:“時間到了!”
我們走到門口,老二按了一下門鈴,然後趕緊從旁邊退了回來,將老漢讓在了第一個。
門開處,小師妹的父親笑呵呵的說:“常師傅、嫂子,來了啊,快請進(jìn)、快請進(jìn)!”
剛一進(jìn)門,我未來的丈母孃也滿面笑容的迎了過來,和老漢、我媽打起了招呼,我擡眼望去,只見兩個媳婦俏生生的站在沙發(fā)背後,目光相接,小師妹甜甜的一笑,羞澀的將視線轉(zhuǎn)向了一旁。我們之前商量好了,錦秋作爲(wèi)小師妹的好朋友,是來陪著她等我上門的,而且她過年不回家,也就跟我們一塊過了。
一番寒暄之後,賓主落座,老漢和小師妹她爸並排坐在一個沙發(fā)上,老漢就直入正題了:“柳師傅,你家柳笛這娃不錯,跟我家常阡也處得來,要是你們不嫌棄的話,就把她許給我們家常阡吧。”
小師妹他爸笑呵呵的說:“常阡這孩子我們也喜歡,更難得他們兩個又情投意合,這正是天作之合嘛!只是我家柳笛從小被她媽嬌慣多了,不太懂事,嫁過去之後,有做得不對的地方,還請你們多多見諒,多多教她。”
兩個老頭高興的握著手:“哈哈,那以後我們就是親家了!”
老漢又轉(zhuǎn)身從老二手裡接過禮物,遞給小師妹她爸:“這是一點小禮物,還有給她們母女倆買了兩件首飾,另外還有二十萬塊錢,就當(dāng)是彩禮了,一點心意,親家不要嫌棄哦。”
小師妹她爸接過去,放在一旁茶幾上,笑道:“親家,禮太重了。”
隨後,兩個老頭又“議定”了一下婚期,定在了6月16號端午節(jié)那天,其實這都是我和小師妹已經(jīng)事先商量好了的,此時再拿出來說一下,走個形式而已。
到此,我向小師妹提親這事就算是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