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75章 驍騎縱橫(下)

————————————

宛城南門曠野上,兩軍對壘,激戰正酣。︾︾,

利箭流矢紛落如雨,兩軍戰車對撞,人仰馬翻,慘叫聲連連,卻被驚天動地的喊殺聲和萬馬奔騰的馬踏聲徹底淹沒。戰場之上沒有憐憫。

當戰車陣即將覆滅之時,但見荊州軍帥臺上的掌旗兵揮動令旗,數以千計的鐵騎呼嘯而出,試圖藉助戰車的掩護衝擊西晉大軍的中軍戰陣。

“龐士元意欲何爲?”眼見五六千人的荊州鐵騎殺將過來,諸葛亮眉頭微皺,自言自語地沉吟道。

站在他身旁的司馬懿微微一笑:“故弄玄虛而已。以數千騎兵就想衝擊我中軍陣營,無異於蚍蜉撼樹、以卵擊石,自尋死路。如此淺顯之事龐統豈能不知?既如此,又何必派遣六千騎兵前來送死?故而他這麼做的目的只有一個,這便是故弄玄虛,引誘我軍戰騎出擊?!?

諸葛亮頷首道:“言之有理。這麼說來,我二人之前的判斷是對的。接下來,龐士元就要詐敗撤軍,從而引誘我軍前去追殺,如此便墜入他事先挖好的陷坑之中?!?

司馬懿欣然點頭,滿臉不屑地道:“故技重施,拾人牙慧,龐士元技窮矣!”冷笑之餘,司馬懿接著說道:“十年前司隸大戰時,袁紹窮盡數萬大軍之力,鑿空了數裡荒原,企圖將我西涼軍一舉坑殺於陷坑之中。結果卻是聰明反被聰明誤,雖然坑殺了我軍數萬將士,卻滅殺了將近二十萬盟軍。而今偌大的鏡湖就是袁紹生前的傑作。一舉三十萬將士,真可謂是罪孽滔天。無怪乎袁紹鬱郁而亡,辛勞一生卻爲曹操作嫁。

此次陛下出征途中刻意在鏡湖湖畔宿營。藉此警示我等,前車之鑑猶在眼前,切不可重蹈覆轍。不承想,龐統此次竟然故技重施,企圖以陷坑對付我西涼鐵騎。此等伎倆當真是貽笑大方!”

諸葛亮微微點頭,當即命令巨盾兵上前,長槍在後,弓箭手自由射殺。然而不知他怎麼想的,明知道荊州鐵騎有詐。卻仍然下令張飛率領朱雀營鐵騎出戰衝陣,滅殺這股被龐統當做誘餌的騎兵。

“嗒嗒”的馬蹄聲中,張飛率領五萬朱雀營衝出軍陣,與策馬衝殺過來的荊州鐵騎悍然交鋒,僅僅一個衝鋒便將這股騎兵殺得落花流水,倉皇逃竄。就在這時,荊州軍果然後退,後軍變前軍,迅速撤離戰場。向二十里外的西平坳撤退。

“不知將軍此舉何意?”眼見荊州軍未敗先退,司馬懿伸手指著正在率軍追擊的張飛及其帳下朱雀營戰騎,疑惑不解的低聲詢問原由。雖然他沒有說破,但言外之意卻是質疑孔明的命令。質問他爲何要讓張飛帳下的朱雀營前去送死。

諸葛亮輕輕搖頭:“仲達莫急,我絕不會將麾下將士的性命視作兒戲,更不會讓他們去送死

。實不相瞞。昨夜議事時我已對張飛言明,讓他率軍佯作追擊。沿途注意荊州軍的撤離路線,而後尾隨追殺。待到荊州軍撤離戰場之後。我軍隨後跟進,用霹靂車投石問路,然後大舉追殺。如此以來,既能讓龐士元的詐敗誘敵之計落空,又能乘勝追擊,讓荊州軍的詐敗變成慘敗。是以,此役只要毀掉陷坑,我軍必勝!”

就在諸葛亮說話之時,張飛已然率領五萬朱雀營鐵騎和前軍四萬步軍殺氣騰騰的追殺上去。追擊數裡之後,但見張飛指揮近十萬大軍赫然分散開來,繞開荊州軍刻意留下的後軍空白地,兩翼迂迴,繼續乘勝追擊。

隨即,中軍陣營的遠程打擊利器——霹靂車,迅速向前推進,既而百餘架霹靂車同時拋擲擂石,斗大的擂石悍然砸向那塊空無一人的曠野。伴隨一陣“轟轟”巨響,被鑿空的地面砰然塌陷,塵土飛揚之中,但見一個長約一千五百米、寬一千米的陷坑漸漸顯露出來,前一刻這塊地表上還是綠草如茵,後一刻卻變成了足以坑殺數萬人的殺戮地獄。

“衆將士聽我號令,全軍出擊,殺———!”陷坑顯現出來的一剎那,諸葛亮毫不猶豫地拔出佩劍,劍指前方,悍然下令出擊。

“殺、殺殺殺!”震耳欲聾的喊殺聲中,狼騎營、龍驤營鐵騎悍然縱馬飛馳,三萬後軍將士緊隨其後,浩浩蕩蕩的殺向佯裝撤軍的荊州軍。這一刻,西晉大軍氣勢如虹,十二萬鐵騎策馬驅馳,五萬步軍撒腿狂奔,緊緊咬住詐敗的荊州軍追殺過去。

“呼———!”眼看著十幾萬大軍追擊上去,諸葛亮、司馬懿和楊阜三人不約而同的長噓一口氣,策馬奔至陷坑前。此刻跟隨他們的還有兩萬人馬,但眼前的戰事已經不需要他們親赴前線指揮作戰了,各營主將完全有能力應對接下來的戰事。因此,衝鋒陷陣的力氣活兒用不著他們三人親力親爲,坐鎮後方即可,否則就是給大軍添亂,出力不討好。是以諸葛亮、司馬懿和楊阜都有自知之明,自覺留在後方,並留下一支預備隊,以應對預料之外的突發狀況。

俯視眼前的巨大凹陷,司馬懿心有餘悸的道:“這麼大的陷坑至少需要幾萬人晝夜挖掘,而且還要躲過我軍斥候的探查,殊爲不易啊!爲了擊破我西涼鐵騎,龐統還真是煞費苦心哪!”

楊阜深有同感地道:“若不是長史料敵於先,早早堪破荊州軍的陰謀,只怕我軍十餘萬戰騎便要葬身於此了。龐統此舉端是用心險惡,毒辣之極!”

聽了他二人的話後,諸葛亮微微搖頭,低聲嘆息道:“我西晉鐵騎勇冠天下,十餘年間東征西討、南征北戰,縱橫馳騁,所向披靡。易地而處。若是我等面對如此強大的戰騎,恐怕也會和龐士元一般。想方設法擊破西涼驍騎。畢竟,我晉國大軍素來以鐵騎見長。弓馬騎射無一不精,強弓硬弩更是遠在荊州軍之上,憑此雄視天下。毫不誇張的說,只要我西涼鐵騎不滅,十年之內必定剿滅南漢和北魏兩國。所以,眼前這般情形亦是龐士元的無奈之舉,正面決戰之中唯有陷坑是擊破戰騎的上上之策,除此別無善法?!?

司馬懿和楊阜二人點頭表示贊同。司馬懿道:“自冀州之戰過後,陛下便不再動兵。除征討益州之外,我軍半數以上的兵馬都在休整,打造軍械,厲兵秣馬,伺機而動。此番我等設下巧計,引蛇出洞,驅虎吞狼,後發制人,進而一舉全殲進入司隸的所有敵軍

。

在此之前。我一直認爲我軍之所以能夠百戰不殆、無往不勝,依仗的就是軍中數以百計的戰將和文臣謀士的精心謀劃。直到親身經歷了潁川之戰和眼前的宛城決戰之後,我才幡然醒悟,原來早在征剿各鎮諸侯之時陛下便已開始佈局。未雨綢繆,撒下一張大網,而編織這張網的繩索就是四十萬鐵騎。意在將各鎮諸侯一網打盡!”

楊阜接聲道:“確是如此。冀州之戰結束後,陛下將各營戰騎全部撒出去。典韋將軍帳下虎賁營駐守長安三輔。許褚帳下青龍營和趙雲所部無雙鐵騎駐守司隸,張燕、徐晃率領飛燕輕騎屯軍黑山。軻比能帳下幽州軍駐守幽州,張遼帳下武威營進駐合肥,周瑜將軍所部朔風營屯軍豫州,雄鷹衛駐守益州,金猊衛、飛熊營拱衛京畿。

此次戰事一起,陛下密令龍驤營、狼騎營和朱雀營十五萬鐵騎屯軍長安,親率大軍偷襲官渡,而後傳令徐榮將軍統御幽州營、飛燕輕騎和武卒營南下冀州,而周瑜將軍則率領武威營、朔風營、飛熊營和陷陣營北上兗州,南北對進,夾擊北魏。與此同時,蜀王李暹親率雄鷹衛鐵騎和呂蒙帳下江州營順水而下,偷襲江東;甘寧率領錦帆營和揚州水師正面攻打江東水寨,一明一暗圍獵江東。真可謂是盡起三軍,四路並舉,一戰可定乾坤!”

諸葛亮欣然點頭附和,朗聲大笑:“而今曹仁大軍已滅,待到我等殲滅荊州軍主力之後,陛下問鼎江山,君臨天下已然指日可待!哈哈哈”

時光荏苒,轉眼已是建安十三年,即公元208年。

西晉大軍以一敵二,在南、北兩個戰場同時開戰,連年征戰,大戰持續了整整五個年頭。

直至建安十三年初,李利麾下南征大軍以以諸葛亮爲統帥、鞠義爲副帥、司馬懿任軍師,楊阜爲隨軍主簿,率領狼騎軍、龍驤營、虎賁營、朱雀營、先登營、武衛營等三十萬大軍南征荊州,經過五年的鏖戰,終於攻破襄陽城,揮師攻取荊州各郡縣。南漢都城失陷後,漢帝劉表攜家眷倉皇逃離荊州,南渡長江,企圖前往江東避難。

逃亡途中,劉表憂鬱成疾,病死在前往江東的戰船上。劉表死後,蔡瑁和蒯氏兄弟密謀倒戈,挾持南漢少主劉琮,率部返回江夏,向西晉大軍投降,並公然宣稱欲將皇后蔡氏獻於晉帝李利。卻不料,晉帝李利拒絕了蔡瑁等人的獻禮,轉而將蔡氏賜予南征之戰中屢立戰功的關羽,又將蔡氏身邊的一對姐妹花賜予駐守雍州十幾年之久的結義兄弟樊勇。劉琦和劉琮兄弟二人被送往長安,與他們的“皇叔”劉璋和劉備爲伴。

荊州劉表覆滅之後的次月,甘寧率領錦帆營和揚州水師攻破吳郡水寨,殺入江東。與此同時,蜀王李暹率領雄鷹衛和呂蒙帳下的江州水軍,輾轉三千里,歷時四年,平定交州,而後率軍攻進江東四郡,與甘寧合兵一處,攻克江東。於是,緊隨劉琦、劉琮之後,江東少主孫紹也被送入長安,與他的叔叔孫權一起“頤養天年”。

荊州和江東相繼覆滅之後,已連續苦戰五年之久的魏國四面受敵,獨木難支。然而曹操卻沒有知難而退的覺悟,傾盡心力與西晉大軍周旋,死戰不降,硬生生撐了兩年時間。

公元210年,即建安十五年五月,北魏治下的兗州和青州相繼陷落,冀州半數郡縣也已落入晉帝李利之手

。走投無路之下,魏帝曹操孤注一擲,盡起麾下二十萬兵馬晉帝李利親率的二十萬鐵騎決戰於帝都鄴城北郊。最終魏軍兵敗,曹洪、曹真、曹丕、曹彰等一衆曹氏親貴戰死沙場,半數以上的魏國將領陣亡,唯有魏帝曹操重傷被俘。

公元212年春,晉帝李利親征遼東,平定遼東公孫家族叛亂,並率領大軍攻入遼東半島,蕩平夫餘、高句麗等遼東屬國。至此,四海臣服,天下一統,西晉大帝李利執掌神州,君臨天下。

公元220年,即西晉黃龍八年,皇帝李利於未央宮宴請曹操、劉備、劉璋、劉琮、孫權、孫紹等曾經的諸侯梟雄。

宴席上,李利和曹操、劉備、劉璋三人圍桌而坐,彼此之間沒有言語,卻也沒有仇恨,至少曹操三人都沒有表現出仇視李利的神態。觥籌交錯,悶酒醉人,半個時辰後,曹操、劉備二人喝得滿臉紅光,已然大醉。喝醉之後,曹操和劉備再無顧忌,信口開河,歷數李利平定天下之後八年來的得與失,隨即便翻起八年前的舊賬,對李利評頭論足,情緒激動時甚至指著李利的鼻子破口大罵。劉璋不敢多言,席間一言不發,顧自埋頭飲酒。

然而,已過不惑之年的李利卻一點不生氣,一邊聽著曹操和劉備肆無忌憚的數落自己,一邊給他二人斟酒,不時插上一句,補充一下他們已經漸漸忘卻的陳年舊事,免得他們苦思冥想半天卻愣是說不清楚。

宴席結束後,正值而立之年的孫權臨走前丟下一句話:“是非功過,只有勝利者纔有資格評判,史書是由勝利者書寫的。兩位叔父(曹操和劉備)言語冒犯,還請陛下多多寬宥!”說完話後,孫權和孫紹叔侄二人攙扶著酩酊大醉的曹操和劉備緩緩走出未央宮,遂在禁衛的護送下返回“府邸”。

目送他們離去,李利悵然若失,自言自語道:“沒想到啊,曹操、劉備和孫權三人反倒成了朋友,還結下了深厚的叔侄之情。二十年崢嶸歲月,四十載光陰,我李利贏得了天下,最終卻成了孤家寡人。世事無常?。 ?

席終人散,斜陽西下。李利站在未央宮殿前,負手仰望夕陽,腦海裡涌現著一曲久違的歌謠: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大結局?全書完)————————————————

ps:【衷心感謝書友們長期以來的關注和支持,虎賁中郎攜驍騎拜謝諸位,謝謝!??!】u

手機閱讀:

發表書評: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195章 擎天柱第887章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第826章 陳倉之戰第142章 揚刀立威第517章 劫後重逢情意切第711章 龍擡頭第567章 共患難王佐之才第194章 出頭鳥第2章 戰魂重生第454章 綿裡藏針折磨人第578章 伏兵至兵敗如山第139章 你是女人?虎嘯受挫第22章 江東霸王第89章 郎情妾意與誰鄰?第704章 若要殺你,何必救你第393章 投桃報李第244章 驅虎吞狼(六)第171章 前車之覆後車之鑑第730章 親者痛仇者快第214章 龍爭虎鬥之虓虎六將第875章 益州第一將第58章 萬夫雄第445章 自取其辱莫欺老第929章 浪淘沙,暗流激盪第167章 窺佳人,難得糊塗第146章 子龍掌軍第490章 雨夜魅影喋血記第231章 歌舞昇平第970章 殺破狼,相煎何急?第764章 一騎絕塵第312章 殘陽血之血染長空2第81章 飛虎天鷹戰雲長第177章 花枝俏,十步芳草第946章 疑竇生,喧賓奪主第242章 驅虎吞狼(四)第233章 死水微瀾第506章 仗劍文士英雄氣第258章 喋血山河(三)第84章 陰風起,韓遂來襲第489章 捨近求遠變中變第430章 虎癡大戰趙子龍第472章 兇殘示威風雲變第691章 強攻雄關第190章 老而彌堅騎虎難下第30章 戰惡來第804章 草長鶯飛第451章 陰差陽錯遭大難第932章 長命鎖,極度深寒第628章 關東風雲戰河東(四)第140章 輕舞飛揚第155章 觀烽火,驕兵悍將第76章 伏案測聽風和雨第153章 芳菲欲度(續)第444章 若隱若現甄張氏第416章 吟風弄月,同道中人第599章 大事定疏不間親第826章 陳倉之戰第734章 天下第一戰將第5章 別部司馬第264章 喋血山河(九)第55章 固執的曹操第709章 詭詐多智第111章 一諾千金,飛虎俯首第321章 殘陽血之兩軍奪旗第272章 螳臂擋車第597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190章 見風使舵第831章 亡漢室者李賊也第747章 風馳電掣第266章 喋血山河(十一)第515章 晨曦方覺夢黃粱第93章 平分天下第197章 貌不驚人第486章 生不同時死同穴第278章 青山碧水賜雄關第99章 宿命對手第867章 花前月下第479章 如影隨形顯殺機第587章 天兵至神勇無敵第501章 血債還需血來償第598章 燈下黑修武密議第82章 隻手遮天破春秋第113章 平激憤,桓飛割愛(上)第161章 後院起火,三女討李利第564章 陶恭祖一曲絕唱(下)第665章 峰迴路轉父子相第988章 馬蹄疾,一縷馨香第182章 千絲萬縷,文昌三約(上)第108章 神獸現,大戰野馬羣(中)第86章 戰韓遂,陣前鬥將(二)第845章 不怕千招會,就怕一招絕第735章 不宣而戰第980章 破虜記,一戰成名(中)第143章 揚刀立威(續)第555章 李文昌帥府點將第551章 李稚然聞訊造勢第218章 大勢泱泱第657章 血火爛漫飛雲渡(二)第753章 欲擒故縱第613章 諸侯會盟震天下
第195章 擎天柱第887章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第826章 陳倉之戰第142章 揚刀立威第517章 劫後重逢情意切第711章 龍擡頭第567章 共患難王佐之才第194章 出頭鳥第2章 戰魂重生第454章 綿裡藏針折磨人第578章 伏兵至兵敗如山第139章 你是女人?虎嘯受挫第22章 江東霸王第89章 郎情妾意與誰鄰?第704章 若要殺你,何必救你第393章 投桃報李第244章 驅虎吞狼(六)第171章 前車之覆後車之鑑第730章 親者痛仇者快第214章 龍爭虎鬥之虓虎六將第875章 益州第一將第58章 萬夫雄第445章 自取其辱莫欺老第929章 浪淘沙,暗流激盪第167章 窺佳人,難得糊塗第146章 子龍掌軍第490章 雨夜魅影喋血記第231章 歌舞昇平第970章 殺破狼,相煎何急?第764章 一騎絕塵第312章 殘陽血之血染長空2第81章 飛虎天鷹戰雲長第177章 花枝俏,十步芳草第946章 疑竇生,喧賓奪主第242章 驅虎吞狼(四)第233章 死水微瀾第506章 仗劍文士英雄氣第258章 喋血山河(三)第84章 陰風起,韓遂來襲第489章 捨近求遠變中變第430章 虎癡大戰趙子龍第472章 兇殘示威風雲變第691章 強攻雄關第190章 老而彌堅騎虎難下第30章 戰惡來第804章 草長鶯飛第451章 陰差陽錯遭大難第932章 長命鎖,極度深寒第628章 關東風雲戰河東(四)第140章 輕舞飛揚第155章 觀烽火,驕兵悍將第76章 伏案測聽風和雨第153章 芳菲欲度(續)第444章 若隱若現甄張氏第416章 吟風弄月,同道中人第599章 大事定疏不間親第826章 陳倉之戰第734章 天下第一戰將第5章 別部司馬第264章 喋血山河(九)第55章 固執的曹操第709章 詭詐多智第111章 一諾千金,飛虎俯首第321章 殘陽血之兩軍奪旗第272章 螳臂擋車第597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190章 見風使舵第831章 亡漢室者李賊也第747章 風馳電掣第266章 喋血山河(十一)第515章 晨曦方覺夢黃粱第93章 平分天下第197章 貌不驚人第486章 生不同時死同穴第278章 青山碧水賜雄關第99章 宿命對手第867章 花前月下第479章 如影隨形顯殺機第587章 天兵至神勇無敵第501章 血債還需血來償第598章 燈下黑修武密議第82章 隻手遮天破春秋第113章 平激憤,桓飛割愛(上)第161章 後院起火,三女討李利第564章 陶恭祖一曲絕唱(下)第665章 峰迴路轉父子相第988章 馬蹄疾,一縷馨香第182章 千絲萬縷,文昌三約(上)第108章 神獸現,大戰野馬羣(中)第86章 戰韓遂,陣前鬥將(二)第845章 不怕千招會,就怕一招絕第735章 不宣而戰第980章 破虜記,一戰成名(中)第143章 揚刀立威(續)第555章 李文昌帥府點將第551章 李稚然聞訊造勢第218章 大勢泱泱第657章 血火爛漫飛雲渡(二)第753章 欲擒故縱第613章 諸侯會盟震天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瑞昌市| 文化| 东台市| 洛阳市| 武宁县| 彩票| 沙河市| 宾川县| 盐边县| 抚松县| 曲松县| 丰城市| 边坝县| 安泽县| 莲花县| 云阳县| 晋城| 新邵县| 柘荣县| 蒙自县| 西峡县| 扎囊县| 镇原县| 阜城县| 丹阳市| 屏山县| 天津市| 家居| 开封县| 怀远县| 南通市| 鹤岗市| 安福县| 蚌埠市| 如东县| 斗六市| 华坪县| 泸溪县| 潜山县| 广宗县| 土默特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