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52章 取捨有度

公孫恭對這條件已經頗爲滿意了,雖然超出了自己的部分權限,但想來族中應該也不會反對,於是當即就答應了下來。

雙方交易談成,氣氛就融洽許多了。

隨即,劉封設宴款待公孫恭,並特地爲公孫恭舉辦了一場文會,邀請揚州各地名士。

按照東漢的士族地域等級制度,幽州是要略高於揚州的,雲臺二十八將中,有兩人就是幽州人,而揚州人則爲零。

同時,東漢時代可沒有什麼文武分野的風俗,有的只是出將入相。身在邊地的幽州人,可要比揚州人容易立功多了。

不過幽州畢竟人口稀少,而且武風過盛,文教上其實是不如揚州甚多的。

因此,劉封有意藉助出身幽州名門的公孫恭,來擡高一下揚州士人,籠絡一下本地人心。也算是一物多用,一舉多得了。

果然,在文會上,一個個揚州士人跟孔雀開屏似的,在公孫恭面前極盡展示南方文教,其中還有不少人吹捧劉封在文治方面的功績。

說實話,劉封還真沒有投入多少文教方面的資源。

這並非是劉封不重視文教,而是眼下時間不對。

劉封想要興盛的文教,是對底層百姓的文教,不求百姓一個個都成大儒,但希望他們能夠識別常用字,最少能夠自己看得懂大白話的詔令。

這能有效的杜絕底層官吏在下面的瞞上欺下,同時也能給底層百姓一個上升渠道。

但現在卻不行,現在投入進去的資源,十有八九會被各個基層的士族豪強給吞吃掉,最終只會便宜了有權有勢的富人,根本觸及不到底層。

更讓人難堪的是,這些有權有勢的富人階級吞吃掉了底層的利益之後,增長了自身的力量,還會反過來成爲新的阻力,爲了維護自己可以繼續侵吞好處必然會更加強力的反對劉封的新政。與其把這些資源白白浪費掉,增長了日後反對力量,還不如先全部投在劉兒營裡,爲自己培養更多的嫡系骨幹。

公孫恭倒是個好脾氣的,對於揚州士人的炫耀並沒有什麼不快,反而還給其中如顧邵、張溫這些少年俊才饋贈了不少禮物。

公孫恭在揚州待了足足半月之久,劉封也很大氣,招待的雖不至於鋪張奢靡,但也妥妥的精緻享受了,尤其是食用方面,添加了不少新的菜式,讓公孫恭相當滿意。

離別之際,公孫恭還戀戀不捨,希望能從劉封這裡帶走幾個廚子。

若是換了其他諸侯藩鎮,公孫恭這要求雖然有些過分,但很可能就被滿足了。

但劉封並非一般人,他當著公孫恭的面將廚子們叫了進來,然後親自詢問他們願不願意跟著公孫恭去遼東。

結果廚子們沒有一個肯去的,他們在劉封府上吃的好,穿的暖,而且劉封對待僕役態度親和,逢年過節都有賞賜,只要不裡通外人,背叛主君,是相當好相處的氛圍。

扔下這麼好的主君,跑去遼東當奴僕,這些廚子又不是傻的,即便公孫恭出高價利誘,竟然沒有一個鬆口答應的。

公孫恭也有些無趣,只能怏怏而歸。

**

陸遜在盢町山大寨中經營了月餘時間,後續的孫策等三部兵馬共計八千人終於趕到,還帶來了近階段最後一批的軍械補充。

陸遜登時大喜,當晚大宴諸軍。

次日陸遜升堂,同孫策等人商議之後,做出安排。

帶來的兩千郡兵悉數留下,於盢町山寨中留一千五百人,於龍峽口大寨中留五百人。

陸遜親領本部一千五百人,以及百越別部一千六百人,並孫策三部六千人,合兵九千餘,另發青壯一千人,共計萬人,號稱五萬大軍,以盢町山爲前進據點,出兵益州郡。

軍議之中,孫策毛遂自薦,想要求取先鋒之位。

此番大軍匯合,依舊以陸遜爲主帥,孫策、黃忠、魏延三人皆是爲副將。

不過以資歷來算,孫策其實算得上第一副將,一旦分兵,或是陸遜無法指揮,孫策是有資格接替陸遜,執掌全軍的。

陸遜也正是以這個理由,婉拒了孫策的所請,反而以魏延爲先鋒,孫策爲次鋒,陸遜本人都督中軍本部並青壯後勤,黃忠領本部殿後。

軍議散後,陸遜還將孫策留下,備述原因,希望孫策不要介懷。

要說陸遜喜歡孫策嗎?

那肯定是不喜歡的。

但陸遜必須承情,縱然孫策和陸家所有人都有仇,但對他陸遜是真的不錯。

陸康病死的時候,是孫策高擡一手,將陸家倖存子弟悉數送回家鄉,路費都是孫策一手操持的。在孫策入主吳縣之後,又對陸遜頗爲寬容,甚至主導讓陸遜暫代陸績主持門楣。

孫策對陸遜個人是有大恩的。

陸遜之所以會留下孫策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爲的就是不想落下忘恩負義,得志猖狂的名聲,同時也不希望後續的用兵因爲將帥不和而釀成大禍。

以孫策的脾氣,自然是頗有不滿的,但孫策絕非蠢人,相反極其聰明,而且性格果決。他深知在劉封心中自己是及不上陸遜的,且孫家和陸家其實還有血債在身。

故而孫策並未有流露半點不快,相反痛快應承了下來。

得到孫策的應允,陸遜很是高興,當即又將黃忠和魏延請回,在大堂之中設下小宴,款待三將。

兩日後,盢町山營門大開,魏延領本部人馬兩千人,配備數百頭西南矮腳馬,朝著西方而去。

**

益州郡律高縣,後世雲南通海縣境內。

作爲一個縣級單位,律高縣其實相當小,縣城的佔地面積其實還不如中原富庶地區的一個裡來的大。律高縣城與其說是城池,倒不如說是戍堡,城中居民不過五百餘戶,兩千八百餘人,人口其實比龍峽口大寨強上一些,田畝卻還不如龍家的多,僅有不到兩萬畝。

不過這些數據嚴格來說都是漢人數據,並不包括百越人。

在律高縣境內,還有數以千計的百越人生活著,他們並不被漢家政府編戶齊民,自然也就算不得在冊人口,而他們在大山之中耕種的土地,自然也不在皇冊之上。

不過這個時代的漢家不論軍事,文化,科技都是這個世界一等一的存在。就律高縣這兩萬的田地,產量比得上龍家四萬畝同等田地,這就是精耕細作的威力。

除此以外,律高縣的城牆最少還是用板築夯土牆建造的,比龍家峽口寨上的木柵牆可要堅實可靠的多。

律高縣的建立主要是爲了鎮守盢町山的要衝,掌控周遭交通,並鎮撫周圍的百越蠻夷。

因此,律高縣的漢民幾乎集中在了縣城之內,幾乎沒有城外村落。畢竟離開了律高縣的城牆保護,就算是千人的大村落也扛不住百越蠻夷的輪番進攻。這一日,縣長常珅正在照例巡視城門。

律高縣因爲是邊塞,本來是設置了縣尉的,但如今天下大亂,律高又不是什麼好地方,就連縣長都是原先派來一直不得轉遷的,就更別提什麼縣尉了。

常珅算不得什麼名士,要不然也不會被安排到律高這等邊荒之地來。

要不是他來的早,又一直走不了,律高早就沒有縣長了。

不過爲了自身的安危和全家老小的性命,常珅對於防務還是頗爲上心的。這裡可不是內地,時時刻刻是真有百越人下山,攻打城寨的。

一旦律高城破了,不用天子和朝廷問罪,百越人就不可能放過他。

“縣、縣君!大、大事不、不好!”

此事,常珅剛剛登上城樓,正想要照例叮囑幾句,卻聽見城樓上的吏卒磕磕絆絆的叫喊了起來。

“休要胡言亂語。”

常珅心中咯噔一下,趕忙加快兩步登上城頭。

結果這不上去還有力氣呵斥吏卒,這上去了別說叫喊了,連雙腿都發軟了。從城頭望出去,西南面塵土飛揚,一支人數當在千人之上的大軍正衝著律高而來。

“快、快關城門!”

常珅連喘了好幾口大氣,纔將這話喊了出來。

吏卒不敢怠慢,朝著城下大聲叫喊:“縣君有令,速關城門。”

好在發現的早,下面的吏卒豁出老力,及時的關閉了城門。

等到大軍抵達城下時,城門已經緊逼,城頭也站著百多個吏卒,而城內青壯也已經被動員了起來,正在披甲持械,準備登城防守。

常珅小心翼翼的探著腦袋看著城外的軍隊,心中有些猶疑。

外面部隊打出來的旗號赫然是漢軍軍旗,身上號衣也是赤色,裝備精良,幾乎人人披甲,前鋒所部更是配備了全套披甲,顯然一副精銳的模樣。

隨著軍官一聲令下,前方士卒在披甲完畢之後,悉數坐倒在地,拿出乾糧和水壺吃喝起來。而從軍陣後方馳出三騎,持著漢字軍旗直趨城下。

因爲對方只有三人,律高縣這一邊自然也就沒有放箭,而是等著對方說話。

“吾等乃左將軍麾下校尉魏延部衆,奉天子明詔,特來益州郡討逆安民。爾等若尚存忠義之心,速開城門!”

爲首一騎大聲叫喊,手中漢旗舞動,配合後方軍陣寒光晃動,直映照的城頭肝顫膽寒。

“縣、縣君,他們說自己是朝廷之兵。”

城頭吏卒嚥了口口水,望向常珅:“是來討逆安民的。”

常珅臉一陣青一陣白,心裡滿是疑惑、不解和惶恐不安。

益州郡的雍闓早有不臣之心,幾任太守都被他折騰的待不下去。

益州郡的郡治滇池縣早已經成了雍闓的大本營。

可別小看滇池縣,滇池縣是後世晉寧縣所在,北靠滇池,南臨撫仙湖,不但是益州郡的郡治所在,還是漢民的核心聚集區域,更佔據了滇池周圍二十多萬畝良田的膏腴之所。

這整整二十多萬畝上好水田,畝產量趕上了中原水田的六成,而且這裡天氣炎熱多雨,水田種植水稻,一年可保底量熟,部分地區甚至能做到三熟,因此,總產量其實是非常接近中原地區了。

要知道在益州南部,百越部落所開闢的田地,產量絕大部分都只有中原同等土地的三分之一。

六成的產量,已經是百越部落其他田地的兩倍以上收成了。

只是遺憾的是,能做到這種水平的僅僅只有滇池縣這等土地肥沃,水利繁盛之地,就連另外一個漢民核心集中區味縣都不行。

這也是雍闓幾次造反,劉焉、劉璋父子倆卻奈何不了他,即便是劉備入蜀之後,也沒有餘力從他手裡奪回地方實權的資本。

常珅此時心中矛盾不已,雍闓給他的壓力實在太大。

要不是此地鳥不拉屎,周圍百越蠻夷時不時下山劫掠,不值得雍闓費些心思的派人接管,真要派人來了,恐怕還得費心費力的幫忙抵禦四周的百越蠻夷。更別提這裡鳥不拉屎,連縣長的俸祿都解決不了,還得靠郡治撥款了。但凡律高縣這裡能有些許的產出,他常珅的縣長之位早就坐不住了。

眼前的漢軍明顯是來對付雍闓的,看對方兵精械足的樣子,可見並非一般軍隊。

若是自己不開城,一旦城破,他常珅可就成反賊了。

但若是開了城,漢軍卻最後敗走了,那雍闓可不會放過他常珅全家。

就在常珅猶豫不決,心驚膽寒的時候,下面的漢使又開口了。

“爾等只有一盞茶的時間,若是冥頑不靈,大軍一旦破城,縣長以下,皆斬不赦!”

聽到這話,常珅不但自己心頭一跳,更發現周圍的吏卒們眼裡也有點不對勁了,時不時的偷瞥自己,頓時心叫不好。

看來自己也別管誰贏誰輸了,現在不開城門,不論誰贏誰輸,自己都得死了。

“開城!”

常珅一咬牙,對著吏卒喊道:“速開城門,迎接王師!”

一衆吏卒如蒙大赦,趕忙朝著城下叫喊了起來:“縣君有令,速開城門,迎接王師!”

這下子,城門口的吏卒們也都長鬆了口氣,趕忙上前將城門打開。

眼見城門大開,魏延軍當即分出一部兩百人,先行入城。

第368章 二賢拒任第369章 豫章意外第108章 開陽開城第479章 脣槍舌劍第445章 進取沙羨第166章 終見武侯第95章 曹宏末路(第五更求首訂!56)第492章 收攬蒯越第532章 兵發上庸第565章 季玉問策第340章 血染山陰第286章 分化瓦解第195章 勾連徐州第91章 取信丹陽卒(第一更求首訂!16)第476章 蔡郗會見第491章 公達獻策第166章 終見武侯第554章 拔取俞元第41章 糜家父女(四更求支持!)第288章 奇貨可居第402章 擴軍分郡第93章 幕後黑手(第三更求首訂!36)第91章 取信丹陽卒(第一更求首訂!16)第368章 二賢拒任第200章 劉呂比鬥第192章 鹽豪跌倒第421章 荊州應對第321章 樂極生悲第559章 棄城而逃第397章 曹劉叔侄對第297章 荊州衆議第208章 勾心鬥角第503章 巡行荊南第140章 子義戰伯符第574章 入主江州第597章 曹兵入蜀第328章 議定廬江第275章 劉闢請降第314章 局勢變化第600章 放手爭益第153章 伯符襲丹徒第549章 公孫南來第178章 劉封獻策第205章 賈氏祖孫第380章 面見劉備第26章 八二分成第565章 季玉問策第493章 喜得二將第473章 張濟降曹第582章 漢中異變第468章 壓力劇增第270章 曹府夜宴第380章 面見劉備第535章 申家遺患第363章 害人害己第224章 進駐聞喜第13章 大耳哥,趙雲田豫要跑啊!第118章 周 蔣來投第36章 問對徐州第486章 探病蒯良第230章 河東情狀第487章 蒯良歸順第417章 劉備催婚第1章 我叫劉封,我是劉備的親兒子第126章 太史子義邀是儀第170章 邀請三賢第19章 贈禮曲轅第435章 伯符獻策第19章 贈禮曲轅第380章 面見劉備第515章 封葛對奏第383章 完璧歸封第356章 評議定功第194章 荊州之議第564章 順水推舟第504章 曹昂來意第301章 厲陽開城第319章 頓兵錢塘第374章 賞罰分明第546章 借刀殺人第130章 兗使滿寵第589章 曹昂請纓第334章 徐晃破城(第二更)第480章 漢水爲界第397章 曹劉叔侄對第479章 脣槍舌劍第314章 局勢變化第503章 巡行荊南第552章 取捨有度第571章 奔襲朱提第472章 遊說張濟第531章 緩兵之計第402章 擴軍分郡第596章 兵權之爭第207章 以徐制揚第380章 面見劉備第314章 局勢變化第425章 孫策請纓第467章 景升吐血第199章 人中呂布
第368章 二賢拒任第369章 豫章意外第108章 開陽開城第479章 脣槍舌劍第445章 進取沙羨第166章 終見武侯第95章 曹宏末路(第五更求首訂!56)第492章 收攬蒯越第532章 兵發上庸第565章 季玉問策第340章 血染山陰第286章 分化瓦解第195章 勾連徐州第91章 取信丹陽卒(第一更求首訂!16)第476章 蔡郗會見第491章 公達獻策第166章 終見武侯第554章 拔取俞元第41章 糜家父女(四更求支持!)第288章 奇貨可居第402章 擴軍分郡第93章 幕後黑手(第三更求首訂!36)第91章 取信丹陽卒(第一更求首訂!16)第368章 二賢拒任第200章 劉呂比鬥第192章 鹽豪跌倒第421章 荊州應對第321章 樂極生悲第559章 棄城而逃第397章 曹劉叔侄對第297章 荊州衆議第208章 勾心鬥角第503章 巡行荊南第140章 子義戰伯符第574章 入主江州第597章 曹兵入蜀第328章 議定廬江第275章 劉闢請降第314章 局勢變化第600章 放手爭益第153章 伯符襲丹徒第549章 公孫南來第178章 劉封獻策第205章 賈氏祖孫第380章 面見劉備第26章 八二分成第565章 季玉問策第493章 喜得二將第473章 張濟降曹第582章 漢中異變第468章 壓力劇增第270章 曹府夜宴第380章 面見劉備第535章 申家遺患第363章 害人害己第224章 進駐聞喜第13章 大耳哥,趙雲田豫要跑啊!第118章 周 蔣來投第36章 問對徐州第486章 探病蒯良第230章 河東情狀第487章 蒯良歸順第417章 劉備催婚第1章 我叫劉封,我是劉備的親兒子第126章 太史子義邀是儀第170章 邀請三賢第19章 贈禮曲轅第435章 伯符獻策第19章 贈禮曲轅第380章 面見劉備第515章 封葛對奏第383章 完璧歸封第356章 評議定功第194章 荊州之議第564章 順水推舟第504章 曹昂來意第301章 厲陽開城第319章 頓兵錢塘第374章 賞罰分明第546章 借刀殺人第130章 兗使滿寵第589章 曹昂請纓第334章 徐晃破城(第二更)第480章 漢水爲界第397章 曹劉叔侄對第479章 脣槍舌劍第314章 局勢變化第503章 巡行荊南第552章 取捨有度第571章 奔襲朱提第472章 遊說張濟第531章 緩兵之計第402章 擴軍分郡第596章 兵權之爭第207章 以徐制揚第380章 面見劉備第314章 局勢變化第425章 孫策請纓第467章 景升吐血第199章 人中呂布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岭县| 商河县| 内丘县| 巴青县| 大石桥市| 建水县| 资兴市| 盐边县| 济阳县| 扎兰屯市| 连城县| 四平市| 略阳县| 黄梅县| 新和县| 咸阳市| 兴安县| 长子县| 中卫市| 渝北区| 凤翔县| 太原市| 鱼台县| 晋城| 平远县| 新巴尔虎右旗| 乐都县| 图木舒克市| 三穗县| 宜昌市| 河南省| 普兰店市| 靖江市| 古交市| 泰顺县| 台东市| 台东县| 包头市| 靖宇县| 崇信县| 兴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