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35章 申家遺患

第535章 申家遺患

漢中之戰時,除了王平以外的所有季漢將領都想要據城死守,等待費禕所統領的季漢主力自蜀中北上來援。

可唯有王平看到了事情的關鍵,一旦放開了道口,讓曹軍衝入了漢中盆地,不談對漢中盆地民生的巨大打擊,僅僅是從戰略層面考量,費禕的援軍都會處在一個非常危險的境地,很容易被曹軍打一個以逸待勞。

更可怕的是,劣勢不僅僅只有這些。

曹軍進入漢中盆地後,還會有一個非常可怕的後果,那就是曹軍能夠使用西漢水轉嘉陵江,朝漢中輸送軍事物資了。

這能大大增強曹軍在漢中的戰力和續航能力。

正因爲考慮到了這些問題,並敏銳的察覺到地理的優勢性,王平才幹綱獨斷,力排衆議,放棄固守城池,堅持以主力出野外而守山勢。

最終,王平成功的將曹爽以及曹魏的十餘萬大軍堵死在山道之中,既不能出,又沒法展開兵力,甚至連以優勢兵力發動攻勢都做不到。

而王平麾下的季漢軍隊,以弱勢兵力卻能硬抗曹爽優勢兵力的車輪戰,屢戰屢勝,可見其練兵之能。

王平面對的曹爽主力,可是曹魏軍隊中最爲精銳,裝備軍械最好,待遇最優的中央軍。

結果在王平的季漢軍面前碰了一頭包,等到費禕趕到,曹爽險些被前後包夾,全軍覆沒。

實際上季漢軍隊自武侯練兵開始,單兵素質和陣戰能力都是優於曹魏的,否則也沒辦法把地屯到司馬懿大營對面去的。

只可惜天不佑漢,但凡給武侯再多十年的壽命,雖依舊難改天下大勢,卻能以雍涼二州證明武侯個人的能力。

興勢之戰中,王平僅以三萬兵力,成功大敗曹爽十萬勁卒,盡顯名帥風範。

王平素來以敦厚沉穩、刻板穩重的形象示人,可在興勢之戰中,卻又能表現出精準判敵,戰術靈活的特點,再加上其治軍嚴整,善於練兵的能力,很得劉封欣賞喜愛。更別說王平本人的政治光譜是親漢色彩,而且忠心耿耿了。

只可惜王平是賨人,年輕時又從母姓,並非知名人物。

劉封讓許褚順帶找找,也不過是盡人事,聽天命罷了,本心並沒有多少能找到人的期待。

卻沒想到,此時尚叫何平的王平竟然主動找上門來,懇請許褚允許他投軍。

何平自然不知道這些事情,此時的他不過是一個十四歲的少年,正值青春年少,聽說了漢軍的威風事蹟,又親眼看見漢軍沿途秋毫無犯,甚至對待賨人也一如漢民,不但沒有絲毫劫掠冒犯的行爲,就連行軍都特地避開了耕田,軍紀好的幾乎讓人懷疑自己的眼睛。

何平自小就憧憬漢家制度,喜歡漢人風俗,看見漢軍勇不可當,上庸各處開城乞降的景象後,他便招呼起自己的小夥伴們,一同下山,想要找許褚投軍。

許褚看著何平,試探性的問道:“你可是從的母姓?”

何平吃了一驚,不過這也並非什麼秘密,他身後的小夥伴們可謂是人盡皆知。只是不知眼前的將軍是怎麼聽說這件事情的。

想到這裡,他壓下心頭的疑惑,當即點了點頭,難得的多了一嘴解釋道:“家中父親早年亡故,母親便帶我回了母族部落,然後改成了舅父姓氏。我父生前姓王。”

許褚心說這算是徹底對上了,兇悍的面龐上露出一個難看的笑容:“既如此,且入隊,跟在我身邊先當個親兵吧。”

何平見許褚同意,而且還收了自己當親兵,頓時大喜過望,趕忙叩謝道:“我等拜謝將軍。”

許褚笑著擺了擺手,不再說話,重新匯入南下的行軍隊列之中。

何平等人趕忙跟上,大隊人馬朝著南面上庸一路而下。

到了上庸城時,此時連第三陣的祖郎都已經趕到了,可見劉封軍如今是多麼的聞戰則喜。

擺在許褚、龐統等人面前的是那一萬多申軍俘虜,以及三千韓冉部曲該如何處理。至於房陵的蒯家、鄧家,兩家加在一起也不過六百來人,倒是顯得無足輕重了。

“韓冉不能動。”

龐統第一時間就下了決斷:“上庸雖然拿下了,可漢中可是更難的骨頭。”

上庸雖險,卻還不如漢中。

別看劉封這次拿下上庸似乎很簡單,可其實卻是忽略了大漢四百年的號召力,以及劉表七八年的耕耘。

這些統統讓劉封給摘了桃子。

別的不說,光是蒯家在房陵,就給劉封軍偷襲上庸帶來了巨大的便利。

房陵可是要隘,繞都繞不過去的。

就算一兩千守軍擋不住如狼似虎的劉封軍,可憑藉堅城守上個幾天,給上庸那邊爭取一些得到消息,調度兵馬的時間還是綽綽有餘的。

結果就因爲蒯家,以及被蒯家、龐家等荊州士族影響的鄧家窩裡跳反,直接開城接應,別說幾天了,就是幾個時辰都沒守住,還反過來成了劉封軍進攻上庸的前進基地,在這裡平白得了大量的補給物資。

西城的韓冉也是一樣,說白了也就是上庸城真正爆發了一場戰鬥,但被偷襲得手,打開城門之後,結局早早就已經註定了。

如果沒有大漢四百年的號召力和劉表的耕耘,光是房陵這裡就最少得打上十天半個月,就算劉封軍不惜代價,不顧人命的猛攻,那大概率也得耗上兩三天的時間。

這兩三天,足夠竹溪、西城、鍚城的兵馬回援上庸了。

屆時,面對兵力過萬,戒備森嚴的堅城上庸,就算許褚不惜代價,把那兩千親衛軍全拼光了,都未必能站得住上庸的牆頭。

上庸尚且如此,更別說體量更爲龐大上十倍的漢中了。

而且漢中地理龐大,城池密佈,即便偷襲得手,也沒可能如上庸郡一般勢如破竹。

上庸不過一萬多兵力,漢中的張魯可是有七八萬人,其中能夠野戰的精銳佔了半數,真實戰力最少也是上庸的五倍以上。

而且漢中的士族豪強被張魯打壓的相當悽慘,幾乎絕大部分的平民都加入了五斗米教。

你可以懷疑漢中軍的戰鬥力,卻絕對不能懷疑張魯對漢中的掌控力。

想要拿下漢中,必然會是一場惡戰。

西城作爲橋頭堡和未來的前進基地,地位自然不言而喻,而西城的地頭蛇韓冉,也是西城的價值之一,自然不能在這個時候動他。 許褚點點頭,跟在劉封身邊久了,他也能聽懂龐統沒說出來的意思,轉而問道:“那申家那些俘虜怎麼處理?”

龐統也有些憂愁,上庸郡不大,人口也不多,大約也就十二、三萬。

申家兄弟把部曲分散到各地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這些部曲可都是要種地的。

出則爲兵,入則爲農,這纔是這些部曲的常規狀態。

就連上庸這四千嫡系精銳,農忙時也一樣要下地的。

真正能完全脫產的士卒,恐怕也只有申軍中下級以上的軍官,以及中上級軍官和申家兄弟倆的親兵了。

要是把這些人全送走,必然會影響上庸郡內的務農,這可是不小的事情。

上庸雖小,每年卻能上繳五、六十萬石糧食的稅賦,其中最關鍵的原因就是這近兩萬人的農兵。

他們名爲部曲,實爲武裝佃戶,他們種植的糧食都是要上交的,而他們的口糧也是由申家全權負責的。

否則,以上庸的體量,每年能上繳十萬石糧食就很不錯了。

如果把這些農兵真都全部遷走了,那瞬間就會出現至少四十萬石糧食的缺口。這些糧食若是全靠外地輸送,那加上運送、庫存等損耗後,缺額大概率還得要翻個倍。

可要是不動這些人,光把申家人遷走,許褚和龐統又擔心他們會鬧事,這可是一萬多青壯,佔了上庸青壯總數的三分之一了。

若是要遷走這些青壯,那他們的家人勢必也不能留下,這樣一來,最少也得遷徙五六萬人之多,上庸地區可就要空了。

本地力量的削弱,不但會引起蠻夷力量的反彈,更會直導致後勤壓力進一步增大。上庸生產一石糧食,就意味著後勤補給能省下一石半、甚至兩石糧食,還能減少勞力的徵用。

況且這五六萬人在遷徙的路途上,很可能會損失許多,申家是咎由自取,可這些百姓大部分卻是無辜的。

許褚、龐統等人都陷入了疑難之中,商量了好幾天,也沒能得出一個解決的好辦法。

不得已之下,兩人只能聯名將情況上報。

龐統暫時留下都上庸諸軍事,等待太守兼上庸都尉杜襲前來接任,而許褚則準備帶著親衛軍先行返回襄陽。

許褚和龐統的奏報很快就送到了劉封處,看完奏報後,劉封並沒有第一時間明確態度,而是讓陸績、陳泰、鍾毓、顧邵、張溫、徐庶等人發表意見。

徐庶是劉封一直派人尋找蒐集的人,只是一直沒有找到,結果等到了今年機緣巧合之下才發現,原來這小子用了假名早就已經進入了自家官吏體系之中。

之所以會發現其人,乃是當地縣長賞識其才能,向上推薦,這才被劉封所發現,隨即便調往自己身邊,充任文書侍從。

奏報不長,卻將情況的敘述的十分清楚,衆人一看便明。

只是看的簡單,但想要回答起來可就難了,想要回答的好,那就更難了。

陸績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卻都有些遲疑。

倒是徐庶突然起身,朝著劉封一禮後慷慨道:“主公,庶有一策,可解此困,只是此策並非正理,或有影響主公清譽之嫌。”

“元直有何高見?”

劉封聞言,卻並未有不悅之色,反而還鼓勵的衝著敘述點點頭:“但說無妨。”

得了劉封的首肯,徐庶心中膽氣一壯,開口道:“主公,上庸諸僚所患者,此萬人之於申家之依從也,若是能斬斷此鏈,困局當不攻自破。”

“不錯。”

劉封很給面子的繼續點頭道:“那又該如何斬斷此中之聯繫呢?”

“田地!”

徐庶斬釘截鐵的吐出兩個字,隨後詳細道:“唯有田地,既能安撫青壯之心,又能斬斷與申家之情。”

“只要主公下令,將上庸郡內充公於申家之田發放於申家部曲,申家部曲領了田地,心就安定了,而他們領的是老東家的田地,恩情自然也就斷了。”

徐庶一邊說一邊小心翼翼的看著劉封的神色,雖然剛纔劉封的鼓勵讓他膽氣大增,可說到這裡的時候,心裡卻屬實七上八下。

蓋因爲他這計策實在是太“毒”了。

對於東漢士族豪強們來說,徐庶這計策簡直是倒反天罡。

沒收的申家田地顯然是要充公的,充入了公府之中後,有三種處理方法,一種是收歸國有,成爲真正的公田,這種田地是由國家拆分給周圍有意願的自耕農進行耕種。

好處是平時能夠得到一些賦稅收入,還能養著土地,一旦遭遇突發事情,則可以將公田集中起來,租賃給災民過荒。

第二種則是直接拋荒,或是當成苑囿以及山林川澤,用途是和第一種相似的。

東漢初年,國家有著大量的公田,爲數不下兩千萬畝,起到了極好的緩衝作用。但在鄧太后執政時期,一連串災難級的天災使得這些公田幾乎消耗殆盡。

最難的問題在於,公田好放不好收,一旦租賃出去,尤其是租賃給災民後,就極難收回固有了,其中有災民的因素,也有士族豪強的關係。

至於第三種,則是出售給百姓,以換取財貨,這種無疑是士族豪強們最爲喜歡的方式了。

對於士族豪強們來說,東漢繼承自西漢,又被嚴重削弱過了的公田制度已經是接受的下限了,他們最支持的自然是第三種方式。

之前說過,門閥最重要的一點是獨立經營,宛如一個個完整的小國家,從經濟到軍事都能自成一體,自給自足。

其中最最關鍵的一點就是以門閥之民養門閥之軍,以門閥之軍控門閥之民,這是最基礎的一步,做不到這一點,哪怕再有錢,再有名,也算不上門閥。

(本章完)

第460章 陳兵江陵第537章 利縣大敗第505章 子修三求第26章 八二分成第140章 子義戰伯符第280章 逼降孫香(加更求月票!)第184章 心滿意足第516章 決斷河內第430章 周氏鴻門宴第263章 琴音惹塵緣第523章 平定三郡第54章 自由來去第1章 我叫劉封,我是劉備的親兒子第107章 鐵營與郡守第304章 趙凡夜渡(繼續堅持加更!)第497章 曹軍應對第561章 各有斬獲第574章 入主江州第339章 自投羅網第201章 比斗大勝第177章 正堂迎使第537章 利縣大敗第490章 劉備議勢第570章 射殺雍闓第197章 勃勃生機第230章 河東情狀第281章 壽春虛實第197章 勃勃生機第586章 大敗米賊第79章 玄德教子第322章 幾處戰場第514章 騎兵三寶第475章 蔡瑁的心思第471章 郗慮使濟第321章 樂極生悲第447章 先陣蔣欽第172章 二陳歸郯第27章 代工耕犁第561章 各有斬獲第284章 抵達壽春第501章 交州現狀第214章 劉呂交易第450章 荊軍後手第584章 一觸即發第294章 廬江劉勳第205章 賈氏祖孫第465章 攻佔竟陵第251章 雒中議定第544章 土寨攻防第160章 外厲內荏第172章 二陳歸郯第586章 大敗米賊第83章 劉曄的決定第572章 迫降鄧賢第551章 貿易爭端第8章 晨昏定省第402章 擴軍分郡第163章 雙喜臨門第217章 玄德低頭第20章 榻上盤賬第118章 周 蔣來投第152章 荀攸訪蒯越第184章 心滿意足第1章 我叫劉封,我是劉備的親兒子第198章 呂布來投第218章 北上勤王第296章 劉表所計(加更又來了!)第162章 夜宴三傑第360章 簞食壺漿反劉賊第135章 程仲德不辱使命第312章 吳景的應對第127章 買一送一第2章 拜訪曹豹第314章 局勢變化第196章 孫乾訪會第147章 孫策謀江東第294章 廬江劉勳第446章 決戰在即第537章 利縣大敗第46章 青州三士(三更求支持)第62章 鼓動曹豹第294章 廬江劉勳第350章 隱秘利刃第42章 韓循獻策第38章 劉公妙計丟徐州第488章 潘濬請纓第395章 曹操覆掌第470章 孟德入局第25章 意料之外第344章 陸議改名第2章 拜訪曹豹第2章 拜訪曹豹第130章 兗使滿寵第431章 邀功請賞第244章 生擒黃何第511章 行縣江東第333章 裡應外合第508章 司馬建言第242章 袁紹決議第331章 賀齊求援
第460章 陳兵江陵第537章 利縣大敗第505章 子修三求第26章 八二分成第140章 子義戰伯符第280章 逼降孫香(加更求月票!)第184章 心滿意足第516章 決斷河內第430章 周氏鴻門宴第263章 琴音惹塵緣第523章 平定三郡第54章 自由來去第1章 我叫劉封,我是劉備的親兒子第107章 鐵營與郡守第304章 趙凡夜渡(繼續堅持加更!)第497章 曹軍應對第561章 各有斬獲第574章 入主江州第339章 自投羅網第201章 比斗大勝第177章 正堂迎使第537章 利縣大敗第490章 劉備議勢第570章 射殺雍闓第197章 勃勃生機第230章 河東情狀第281章 壽春虛實第197章 勃勃生機第586章 大敗米賊第79章 玄德教子第322章 幾處戰場第514章 騎兵三寶第475章 蔡瑁的心思第471章 郗慮使濟第321章 樂極生悲第447章 先陣蔣欽第172章 二陳歸郯第27章 代工耕犁第561章 各有斬獲第284章 抵達壽春第501章 交州現狀第214章 劉呂交易第450章 荊軍後手第584章 一觸即發第294章 廬江劉勳第205章 賈氏祖孫第465章 攻佔竟陵第251章 雒中議定第544章 土寨攻防第160章 外厲內荏第172章 二陳歸郯第586章 大敗米賊第83章 劉曄的決定第572章 迫降鄧賢第551章 貿易爭端第8章 晨昏定省第402章 擴軍分郡第163章 雙喜臨門第217章 玄德低頭第20章 榻上盤賬第118章 周 蔣來投第152章 荀攸訪蒯越第184章 心滿意足第1章 我叫劉封,我是劉備的親兒子第198章 呂布來投第218章 北上勤王第296章 劉表所計(加更又來了!)第162章 夜宴三傑第360章 簞食壺漿反劉賊第135章 程仲德不辱使命第312章 吳景的應對第127章 買一送一第2章 拜訪曹豹第314章 局勢變化第196章 孫乾訪會第147章 孫策謀江東第294章 廬江劉勳第446章 決戰在即第537章 利縣大敗第46章 青州三士(三更求支持)第62章 鼓動曹豹第294章 廬江劉勳第350章 隱秘利刃第42章 韓循獻策第38章 劉公妙計丟徐州第488章 潘濬請纓第395章 曹操覆掌第470章 孟德入局第25章 意料之外第344章 陸議改名第2章 拜訪曹豹第2章 拜訪曹豹第130章 兗使滿寵第431章 邀功請賞第244章 生擒黃何第511章 行縣江東第333章 裡應外合第508章 司馬建言第242章 袁紹決議第331章 賀齊求援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克陶县| 佛冈县| 承德市| 高密市| 蓬溪县| 荆门市| 绿春县| 北海市| 娄底市| 塔河县| 崇信县| 沾化县| 保山市| 鹤峰县| 锡林浩特市| 白朗县| 开原市| 沈丘县| 香河县| 安徽省| 会泽县| 皋兰县| 五原县| 昌图县| 普兰店市| 南康市| 舟山市| 修水县| 抚松县| 丽水市| 怀集县| 达州市| 禹城市| 宜昌市| 临邑县| 阜阳市| 辽宁省| 唐山市| 关岭| 凤山市| 新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