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33章 裡應外合

第333章 裡應外合

劉封一聲令下,三路大軍一起動員南下,周瑜接到命令最早,趙雲行軍速度最快,但最先抵達戰區的卻是太史慈。

烏程就在餘杭、錢塘的正上方,西側是天目山,東側是東苕溪,中間有一條走廊,可從烏程直抵餘杭、錢塘。

太史慈帶著徐晃兩部日夜兼程,僅僅三日就已經抵達了餘杭外圍。

太史慈並沒有直接出山,而是先在山口內側紮營,然後派出從烏程帶來的細作偵查餘杭、錢塘的情況。

富春因爲距離較遠,只是派了幾個人過去偵查,重點還是距離最近,就在山口外錢塘江平原上的餘杭縣。

餘杭縣距離太史慈大營所在不過二十里,半日強行軍即可到達。

太史慈這裡還在等南邊斥候的信息,卻突然收到稟報,說是抓到了幾個奸細。

太史慈心中一沉,擔心自己的位置已經暴露,立刻命令將奸細送入大帳,他要親自審問。

很快,兩名奸細被送入了大帳之中,太史慈進帳一看,發現兩人有些詭異。

一般的細作都會挑選長相,身材平平無奇,最好就是丟到人羣之中都找不出來的那種。

可這兩個細作卻是身材魁梧,健碩有力,一看就是肉食者。

這年頭細作可吃不起肉。

太史慈心中有些疑惑,剛想要詢問,卻發現左邊那個細作看見他之後,當即挺身大喊道:“小人冒昧,敢問將軍可是劉徵南部下?”

太史慈沉著臉色沒有回答,只是目光卻始終釘在對方身上。

那人看起來有些緊張,卻硬生生挺住身體,目光堅定的回視太史慈。

“好膽色。”

太史慈讚賞了一句,隨後坐在了胡凳上,隨後話鋒一轉,試探道:“大好男兒,當建功立業,何以爲奸細乎。”

那漢子臉色上露出焦色,大聲回道:“在下並非奸細,實是有重任在身。”

隨後,他又第二次問道:“不知將軍是劉徵南麾下哪位臂助?”

太史慈這才點了點頭:“我乃是劉徵南麾下中郎將東萊太史慈,你有何重任在身,爲何要求見於我?”

那漢子頓時大喜,趕忙回道:“小人乃是許昭族弟許仲,奉族兄之命,求見劉徵南,備述吳南孫賊軍勢。”

許昭在發現吳景入餘杭之後,立刻找了高岱商議,兩人合議良久,定計之後,找了機會纔派出許仲北上求見劉封。

許仲在出城之後並沒有走大道北上,而是尋著天目山而來,欲走山谷通道北上烏程,然後坐船前往吳縣。

結果剛一入山口,就看見了太史慈大營,劉字旗高高飄揚,這讓許仲意識到劉封大軍竟然已經悄悄潛至餘杭附近。

許仲當即讓隨身的兩個人手回餘杭稟報許昭,然後帶著剩下的一個人前往大營求見,可在靠近大營時卻恰好被巡邏隊伍逮住,當成了奸細。

太史慈聞言,登時大喜過望,可臉上神情卻是紋絲不動:“哦?有何信物?”

許仲目視胸口道:“族兄有帛書一封,被我縫在了棉衣之中,將軍可令人拆開一觀。”

太史慈一個眼色,周圍一個親兵上前將許仲棉衣撕開,取出了其中的帛書,隨後轉身送至太史慈案前。

太史慈取過帛書觀看,發現上面的確有許昭、高岱兩人的簽字,同時還備述了吳景所部諸營的分佈,以及對方搶運糧食,送往錢塘江南岸的行動。

許昭很直白的表達了自己想要投效劉封的心意,高岱也在帛書中爲許昭背書。

可別小看這一點,高岱因爲冒死救了盛憲的事情,在整個江東名氣都相當大的,尤其是在吳郡,那更是被人交口稱讚爲義士。

高岱肯爲許昭背書,那許昭這事的可信度最少翻幾倍。

來之前,劉封給太史慈下令的同時,也有書信同至。

書信裡就提醒過太史慈,要他看情況拉攏許昭和高岱。

因此,太史慈此時只覺得是天降橫福,剛打瞌睡就有人送枕頭了。

許昭的帛書之中,不但備述了吳景的兵力分佈,就連城中的佈防都記錄的清清楚楚。

這其實也怪不了吳景,許昭可是地頭蛇,而吳景初來乍到,又忙著搶運糧食,自然防不住許昭的刺探了。

如今吳景親自坐鎮餘杭,有兵四千,但城中撐死了只有三千人,另外一千人在外沿途護送押運糧食。

而錢塘、富春各有兵馬兩千,一半駐城,一半押運。

餘杭城有四個門,吳景在每個城門安排了兩百人,每一面城牆安排了三百人,剩下的一千人,六百人在餘杭縣衙中衛護吳景,同時以作爲預備隊,另外四百人則分爲四隊,巡視城內,彈壓不軌。

太史慈當即決定,這份大功他吃定了。

他先派人將徐晃請了過來,把情況講了一遍之後,說出了自己的安排。

計劃相當簡單,就是利用許昭作爲內應,裡應外合,直接破了餘杭,如果能把吳景給活捉或者陣斬了,那就更好了。

徐晃性格穩重,太史慈說話時他只是聚精會神的聽著,並沒有打斷過對方。

等到太史慈說完了之後,徐晃纔開口說話,他只問了一句話:“許昭、高岱可信否?”

“可信!”

太史慈鄭重點頭,這個問題他仔細琢磨過,覺得對方不會有詐。

因爲他纔剛到餘杭附近一天,對方就算第一時間發現了他們所在,也不可能立刻就制定出如此周翔的計劃。

況且太史慈也有自信,他和徐晃手底下大部分都是老卒,新兵也都是降兵,都有戰鬥經驗。

就算是正面對決,他也不懼吳景分毫。

況且現在都還沒和許昭聯繫,彼此信息往來最快也得兩三天功夫,有這時間,派往富春的細作不好說,可錢塘的細作一定能趕回來了。

彼此情報一驗證,就能知曉許昭說的是不是實話了。

要是謊話,信息就對不上,自己也不會中計。

要是真話,吳景手裡也就三四千人,就算對方有陰謀,自己也有信心以力破之。

只要入城時謹慎一些,務必讓自己人把城門給接管了,一旦入城成功,還怕吳景會撒豆成兵不成?

既然太史慈擔保可信,那徐晃就沒有其他意見了。

他朝著太史慈拱了拱手:“晃願從將軍之令而行!”

太史慈大喜:“善!”

許仲得了太史慈的囑咐,悄悄返回了餘杭。

古代的城市只要不是發現敵人到城下了,一般是不會閉城的。

因爲城市的物資需求量太大了,需要大量的柴米油鹽,蔬菜水果,尤其最重要的是薪柴。

沒有柴火,就等於沒有熟食,沒法取暖。

而普通百姓是沒有多少錢的,絕大多數都是當天柴火當天買,幾乎沒有隔夜薪。

這也是城門不能輕易關閉的客觀原因。

許仲又是本地人,一口地道的餘杭話,毫不費力的就回到了餘杭城內。

等許仲把情況跟許昭一說,後者登時喜不自禁,他之前做決定的時候可沒想到劉封軍都已經到眼皮子底下了。

這可真是如有神助了。

許昭當即派人悄悄的把高岱請了過來,然後把這情況一說。

高岱聽了之後,也是露出了驚喜之色。

“孔文,我在城中當能發動一千二三百人,府中此時就有六百部曲。”

許昭毫不保留,直接把底牌托盤而出:“要是再給我兩三天功夫準備,我還能從城外召集一兩千人分批入城。”

“不行,決不能從城外召人,動靜太大,只會驚動吳景。”

高岱當即拒絕,沉思片刻道:“城內的也不能都叫,只能集中最爲可靠之人。”

“明君,我們做的可是提著腦袋的事情,一旦讓吳賊得知,你我皆死無葬身之地也。”

高岱叮囑道:“人手不在多,在於精,必須絕對可信,否則,事不密,必敗!”

許昭立刻就被高岱給說服了,當即決定就以府內六百部曲爲主,城中其他人,等發動了之後再聯繫他們,也不用他們去攻打城門,只要在城內製造混亂,吸引孫策軍注意力即可。

很快,雙方商量完畢,這一次沒有再寫帛書,而是直接將回復告知許仲,防止對方意外被捕,走漏了消息,害死許昭全族。

所幸許仲出城相當順利,本地人的優勢再度發揮。

孫策軍主要盤查的還是外地人,畢竟餘杭、錢塘就在數個月之前還跟著朱治一起造反,出錢出糧出人,拉了一支數千人的隊伍北上配合孫策夾擊由拳呢。

朱治這會兒剛離開餘杭不過三五天的功夫,誰也想不到餘杭這就居然有人要造反了。

許仲出城之後,直奔太史慈大營而去。

太史慈、徐晃也早就等著他了。

見面之後,許仲把許昭的謀劃托盤而出,一日之後的午夜,許昭會帶部曲強奪北門,約定了城外務必及時接應。

否則若是讓吳景反應過來,就算搶到了北門,也未必能在吳景軍的反撲之下守住。

太史慈心中計算了一下,中午做飯,下午申時三刻出兵,午夜之前必然能趕到城外。

定這個時間也是沒有辦法,申時三刻(後世四點半),天色已經快黑,太陽西落,這個時候野外是沒有什麼人的。

可這時候天色又沒有黑透,可以讓出發的精銳先借著日光先趕一陣路。

畢竟爲了偷城,後面是無法打火把行軍的,太史慈特地挑選出三千沒有夜盲癥的精銳,由徐晃統領,爲先鋒出發。

太史慈本人則帶著後續部隊依次出發,一旦偷襲失手,就直接轉爲強攻,不給吳景有平定內亂的時間和精力。

在等待消息的這段時間,太史慈已經打造了十幾副雲梯,後續還會繼續打造,明晚行軍時候也會帶上,務必做到一擊斃命,不給吳景有調整的機會。

許仲得了太史慈應允,興沖沖的返回餘杭,將消息報告給了許昭和高岱。

兩人聽說太史慈已經應允,又仔細詢問了許仲所見所聞,登時長出了一口氣。

“明君,太史將軍麾下俱是精銳,這是好事。”

高岱特地提醒許昭道:“事情成敗,可就在城門了,務必一舉而下。”

許昭也是胸中熱血澎湃,當即表態道:“孔文所言極是,我當親領部曲,臨陣指揮。”

高岱點了點頭,旋即道:“明君既下決斷,岱自然奉陪,你我一同行動。”

許昭還想要勸,但高岱態度十分堅決,只能妥協。

其實高岱此舉也不全是義氣,要知道他老母也在餘杭城中,若是許昭失敗,他和老母可就成了甕中之鱉,插翅難飛。

既然如此,那還不如親自上陣,要是遇到什麼危急情況,他好歹還能給許昭出點主意。

商議完畢,許昭當即殺豬宰羊,犒勞部曲,同時整備軍械,將庫藏的幾副鐵甲,二十多弓,甚至還有十把重弩,以及百餘套皮甲全部拿出,分給麾下精銳。

次日,許昭、太史慈兩處的部曲士卒難得的睡了個飽覺,起牀時,府中,營中已經炊煙裊繞,爲他們準備好了吃食和乾糧。

下午申時三刻,太史慈營門大開,徐晃一馬當先,帶隊魚貫而出,在許昭派來的嚮導帶領下,朝著餘杭疾馳而去。

同時,城中許昭府中,除了沒有酒水之外,許昭拿出了大量的肉食和精米,任憑部曲隨意享用。

稍晚之後,衆人飽餐完畢,又休息了一個時辰,等到月色已深,接近午時時,許昭府中部曲已經披甲完畢,手中長刀劍戟,在月色下流動著冰冷的鋒芒。

“行動!”

許昭低喝一聲,四個大漢用力拉動,將許府大門打開。

隨後,殺氣騰騰的許昭部曲在各自軍官的帶領下一隊隊有條不紊的離開許府,按照預定的計劃,往城北北門而去。

吳景軍在城中僅有三千人,巡邏隊更是隻有五隊,哪裡巡視的過來,早就被許昭這個地頭蛇摸清楚了巡邏的路線和時間。

因此,一路上行動相當順利,一衆部曲無人說話,也沒有碰上巡邏隊。

第314章 局勢變化第334章 徐晃破城(第二更)第324章 呂岱嚴畯第319章 頓兵錢塘第171章 參觀紙坊第269章 居中謀利第585章 詐做援軍第528章 伐蜀大計第48章 魯肅應闢(祝我母親生日快樂!)第254章 劉備的疑慮第114章 戰後封賞第326章 盛憲的號召力第265章 大戰在即第303章 揚州分崩第191章 朐城夜變第18章 委以重任第277章 兵發汝陰第205章 賈氏祖孫第180章 荀攸六策第327章 荊州來使第174章 父子交易第521章 青州詔令第487章 蒯良歸順第50章 舉薦撞車第138章 孫策破門第128章 花落糜家第585章 詐做援軍第264章 助力元龍第581章 蜀北之憂第173章 陳登拜父第205章 賈氏祖孫第344章 陸議改名第555章 巨利厲兵第574章 入主江州第566章 仲達使漢第148章 三劉聯盟第41章 糜家父女(四更求支持!)第10章 大耳哥你聽我說第288章 奇貨可居第132章 各方雲動第216章 迎奉之爭第28章 遷府之議第540章 西南侵蝕第86章 劉繇的憂愁第318章 小試牛刀第386章 蹕前訴苦第492章 收攬蒯越第249章 拜訪曹操第430章 周氏鴻門宴第159章 伯符定策第259章 安撫曹豹第134章 周泰獻策第204章 貴賓臨門第221章 董昭歸徐第214章 劉呂交易第469章 兩路使節第548章 排布厚積第332章 南下援陰第172章 二陳歸郯第393章 表奏吳侯第3章 大言欺人第530章 調略上庸第577章 東州士沮第55章 繁忙的劉封第249章 拜訪曹操第269章 居中謀利第117章 郭辛夜談第245章 蕩平潁川第95章 曹宏末路(第五更求首訂!56)第520章 兩樁聯姻第279章 長途奔襲第432章 劉表出兵第460章 陳兵江陵第265章 大戰在即第36章 問對徐州第440章 劉勳塞江第154章 落荒而逃第241章 兩封書信第247章 鞏固盟友第312章 吳景的應對第336章 施壓吳中大姓第347章 孫策的心思第587章 兩封奏報第486章 探病蒯良第84章 魯肅來信第587章 兩封奏報第89章 立木懸金第13章 大耳哥,趙雲田豫要跑啊!第480章 漢水爲界第503章 巡行荊南第336章 施壓吳中大姓第424章 張羨起兵第367章 籠劉聯荊第168章 擴軍計劃第513章 檢閱諸軍第300章 江淮一體(繼續堅持加更!)第465章 攻佔竟陵第64章 上門送禮第406章 集思廣益第544章 土寨攻防
第314章 局勢變化第334章 徐晃破城(第二更)第324章 呂岱嚴畯第319章 頓兵錢塘第171章 參觀紙坊第269章 居中謀利第585章 詐做援軍第528章 伐蜀大計第48章 魯肅應闢(祝我母親生日快樂!)第254章 劉備的疑慮第114章 戰後封賞第326章 盛憲的號召力第265章 大戰在即第303章 揚州分崩第191章 朐城夜變第18章 委以重任第277章 兵發汝陰第205章 賈氏祖孫第180章 荀攸六策第327章 荊州來使第174章 父子交易第521章 青州詔令第487章 蒯良歸順第50章 舉薦撞車第138章 孫策破門第128章 花落糜家第585章 詐做援軍第264章 助力元龍第581章 蜀北之憂第173章 陳登拜父第205章 賈氏祖孫第344章 陸議改名第555章 巨利厲兵第574章 入主江州第566章 仲達使漢第148章 三劉聯盟第41章 糜家父女(四更求支持!)第10章 大耳哥你聽我說第288章 奇貨可居第132章 各方雲動第216章 迎奉之爭第28章 遷府之議第540章 西南侵蝕第86章 劉繇的憂愁第318章 小試牛刀第386章 蹕前訴苦第492章 收攬蒯越第249章 拜訪曹操第430章 周氏鴻門宴第159章 伯符定策第259章 安撫曹豹第134章 周泰獻策第204章 貴賓臨門第221章 董昭歸徐第214章 劉呂交易第469章 兩路使節第548章 排布厚積第332章 南下援陰第172章 二陳歸郯第393章 表奏吳侯第3章 大言欺人第530章 調略上庸第577章 東州士沮第55章 繁忙的劉封第249章 拜訪曹操第269章 居中謀利第117章 郭辛夜談第245章 蕩平潁川第95章 曹宏末路(第五更求首訂!56)第520章 兩樁聯姻第279章 長途奔襲第432章 劉表出兵第460章 陳兵江陵第265章 大戰在即第36章 問對徐州第440章 劉勳塞江第154章 落荒而逃第241章 兩封書信第247章 鞏固盟友第312章 吳景的應對第336章 施壓吳中大姓第347章 孫策的心思第587章 兩封奏報第486章 探病蒯良第84章 魯肅來信第587章 兩封奏報第89章 立木懸金第13章 大耳哥,趙雲田豫要跑啊!第480章 漢水爲界第503章 巡行荊南第336章 施壓吳中大姓第424章 張羨起兵第367章 籠劉聯荊第168章 擴軍計劃第513章 檢閱諸軍第300章 江淮一體(繼續堅持加更!)第465章 攻佔竟陵第64章 上門送禮第406章 集思廣益第544章 土寨攻防
主站蜘蛛池模板: 恩施市| 龙海市| 庐江县| 合江县| 乐昌市| 威信县| 治县。| 衡东县| 郸城县| 砀山县| 广平县| 理塘县| 泰州市| 乌兰察布市| 剑川县| 临夏市| 惠安县| 波密县| 休宁县| 工布江达县| 宁海县| 嵊州市| 县级市| 略阳县| 四平市| 家居| 锡林郭勒盟| 静海县| 阜城县| 铁力市| 乌恰县| 从化市| 怀远县| 濉溪县| 自贡市| 云林县| 天峨县| 贡山| 晋宁县| 临泉县| 临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