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74章 入主江州

此時嚴氏的處境有些尷尬,同時也有些危險,如今臨江城中唯有嚴氏最得劉璋信用,其族中族長嚴顏就在劉璋麾下任中郎將,此時正在僰道堅守。

嚴氏一度擔心劉封會對其族不利,正驚惶不安間,卻是收到了劉封的請帖,邀請嚴氏族老們於晚間赴宴參會。

嚴氏族老們有心不想去,但又著實不敢,最後只得戰戰兢兢的前往赴宴。

可想象中的斥責恐嚇,乃至於懲處都沒有出現,迎接他們的反而是劉封的謙恭下士,禮敬長者,使得嚴氏族老們驚懼盡去,對劉封讚不絕口。

聽聞甘寧追隨劉封,已經進位中郎將,如今更是在趙韙的邀請下,大舉進入巴蜀,甘氏族人自然歡欣鼓舞。

次日起,甘氏大量投軍,其中不乏有勇武之士。

又過了一日,居然連文士、楊氏、杜氏也有遠支子弟前來投奔,唯有嚴氏,緊守門戶,不敢胡亂摻和。

嚴顏在僰道,族中羣龍無首,而且意見十分對立。

有一派認爲左將軍勢大,且又禮遇自家,不趁機立刻投奔左將軍更待何時?族長此時正在僰道,家中應該派人前往遊說,勸說族長直接將僰道獻給劉封,可立大功。

另外一派則是堅持底線,覺得自家既然效忠劉璋,且劉璋又沒有虧待過自家,實不能輕言背叛,尤其是族長,鎮守蜀中要地,若是直接獻地投降,將來世人會如何看待嚴家?

即便是左將軍本人又敢重用嚴家嗎?

況且此時左將軍對嚴家禮遇,只需約束子弟,嚴家看管,坐觀蜀中成敗即可。

兩派意見不一,但有一點卻是達成了共識,那就是先約束自家子弟。

劉封在臨江待了三天,甘寧收得臨江勇士兩百餘人,雖然世家大族還沒下場,但劉封卻是滿不在乎。

他如今的地位,哪裡還需要對臨江這等小縣豪族浪費心神?

要不是這裡是甘寧的故鄉,縱然臨江頗爲繁華,但他劉封又如何會在臨江停下腳步?

隨即,劉封繼續出發北上。

很快,在抵達江州之前,劉封就追上了船隊。

此時的江州,已經爲蔣欽所佔,城中已有六千劉封水軍駐紮,接管了江州城防、府庫、武庫、糧庫、文庫、碼頭等要地。

趙韙只在江州城中象徵性的留下了一千縣兵,軍事力量還不如他留在墊江的兵力來的多。

劉封一登岸,就看見碼頭上的蔣欽。

看見蔣欽之後,劉封高興的招了招手:“公奕,此番一路辛苦了。”

作爲劉封軍事實上的先驅,蔣欽無疑是中路長江航道中最早入蜀的。

他帶著船隊給趙韙輸送物資軍械,糧草輜重的時候,扦關都還在趙韙的手裡。

一個不好,他可就要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了。

雖然這種風險很小,但不能說沒有,上位者更不能當看不到。

蔣欽本想要跪拜行禮,卻被劉封搶上幾步給攔住,隨即拉著對方的手腕笑道:“久聞江州乃水陸所湊,商賈輻輳,有著雙江名邑之稱,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江州是一座堡壘型城市,但卻因爲商貿繁榮,市集鼎盛,又慢慢拓展了開來。

江岸碼頭上,商船與戰船混雜停泊。蜀錦、茶葉從涪水、西漢水(蜀地),潛水順流而下,長江下游的井鹽(朐忍、臨江鹽場)與長江上游的犍爲鐵器在此集散。

荊襄的漆器、吳越的銅鏡、交州的珍珠,南中的銅器在此中轉,腳伕們赤膊扛著貨物在跳板間穿梭,汗水混著江霧浸透麻衣。忽而一陣騷動,幾艘插著荊州旌旗的艨艟靠岸,披甲士卒押送糧秣登船,甲械碰撞聲驚飛了岸邊啄食殘渣的白鷺。

這一幅美景彷彿世外桃源,趙韙反亂僅僅只是讓涪水上游往來的船隻少了許多,卻沒有影響到其他地方的船隊,江州的繁華竟好似不受戰亂影響一般。

“主公,江州實形勝之地,控遏兩江,輻射巴中,此地當真是川中鎖鑰。”

從蔣欽話裡的熱切就能看出他對江州有多重視,不然也不會在劉封跟前如此力薦。

劉封自然也聽得懂蔣欽的意思,如果不重視江州,他也不會親自出馬了。

“走,且先回府中再談。”

劉封領著衆人入了江州郡府之中。

因爲江州商貿繁盛,雖然賦稅很重,但地方上依舊相當有錢。

巴郡郡府修建的十分寬敞舒適,內裡裝修豪華,到處都是蜀中特產。

不過劉封此時並沒有心思欣賞這些,而是與衆人在郡府大堂中商議後續諸事。

如今江州和江防已經入手,雖然是與趙韙分享,可實際上趙韙卻是將主力抽調的一乾二淨,只剩下數百縣兵留在各處,等於是將這些地方拱手相讓了。

對於趙韙的識相,劉封頗感滿意,決定等其在成都城下碰的頭破血流時,再援助對方一批軍械和糧草,好讓對方恢復一些元氣,也讓劉璋多感受一些壓力。

前線指揮官們的意見主要分成三派。

其中最爲激進的,比如龐統、甘寧爲首,主張直接和趙韙合兵北上,攻破成都,活捉劉璋。

最爲保守的,譬如蔣欽、周泰,則建議屯兵江州,以待蜀中決出勝負。不論誰贏誰輸,屆時再下場,將二者一併解決。

中間路線的則是以諸葛亮等人爲主,建議分兵行動,以主力坐鎮江州,然後分五千至一萬兵勢朔江而上,拔取僰道。

如此,不但能從成都南面威脅成都,同時也能和南中部隊會師,使得南中也同江州連成了一體。而且這條路線還有一個好處,在拔取僰道之前,需要拿下僰道至江州中間的符節和江陽(今瀘州)。

符節能夠遏控赤水和習水,不拿下符節,長江航道就有可能遭遇赤水和習水中藏匿水軍的襲擾。

與符節相比,江陽無疑要更加重要了,它是湔水(今沱江)匯入長江的入口。拿下了江陽,走湔水可以直抵新都縣外,距離成都不過二十里地。因此,諸葛亮建言可分兵先取符節、江陽,然後再以江陽分兵,取湔水沿線的重鎮,爲將來兵法成都預做準備。

從表面上來,似乎諸葛亮的策略是最優的。

可其實不然,就以龐統的建議來看,雖然激進,但其實這一條一旦成功,纔是收益最大的。

一旦攻破了成都,拿下了劉璋,便可以挾劉璋而令益州。

如僰道,江陽,符節,乃至於整個蜀地都可以傳檄而定,這可比一座城一座城去攻打快速便捷多了。

這就是古人經常所說的上中下三策。

其實並不是上策最好,下策最差,而是上策風險最大,收益最大,下策風險最小,收益最小,甚至有可能是負數收益。

所以也不是龐統等人和諸葛亮有仇,明知道對方建議很好而死抱著自己的建議不撒手。

實在是因爲這兩個建議都在各自的態度上是最優解了。

區別只在於一個激進,一個保守罷了。

那這兩個方案可不可以同時實行呢?

可以,以劉封如今的實力,是完全做得到的,都不需要他從荊、交抽調兵力,只需要將賀齊的部隊拉出來就行了。

賀齊的山越軍早在兩年之前,就已經編組成功,一直都在長沙郡中進行整訓。之所以選擇長沙郡,乃是因爲長沙郡中不但有崇山峻嶺,而且也有大江大湖。

賀齊的山越軍在長沙不但能夠繼續訓練山地作戰,同時也能夠演練水戰。

山越軍雖然精通山地作戰,但其最爲擅長的還是小股部隊戰鬥,大規模戰鬥也有,但卻不如中原體系,因此需要補課,至於水戰也是如此,山越在羣山中本身就是漁獵民族,自然也不會完全不習水性,但大規模艦戰卻是山越根本無法想象的事情。

有賀齊這個在山越人心中強如戰神的將軍領隊,山越軍在長沙一直都在老老實實的整訓。

如今這兩萬人的山越隨時都能拉出來參戰,在劉封從江陵出發後,賀齊就已經率領山越軍移駐江陵了。

同時,在會稽郡中留下了四千兵馬,繼續鎮守當地後,高順帶領本部人馬一萬六千人也在北上之中。

如今會南的諸多山越勢力在經歷了賀齊、高順的連番重錘之後,又迎來了劉封招募兵卒的福利,軟硬兼施,雙管齊下,會南的山越已經降服了大部分,剩下的極少數負隅頑抗者也都躲藏在深山老林之中,並不能對漢家郡縣再造成多大的危險了。

像之前動輒數萬人,乃至六七萬人規模的大叛亂已經徹底煙消雲散了。

況且會南如今和交州海路暢通,一旦有變,蒯越自會從交州出兵援助。

反倒是中原,劉封還是有些擔心一旦走漏了自己入蜀的消息後,曹操會不會被刺激的同自己徹底翻臉。

若是如此,那還是得提前徵調兵力纔好。

不論是投入蜀中儘快安定川中,還是留在江陵、壽春充當二線預備隊,都要比放在已經明顯緩和安寧,又有交州互爲援護的會南無疑要有用的多。

不用等高順北上,單單只是賀齊所部揮師西進,劉封麾下的軍隊兵力數量或許不及趙韙和劉璋兩軍的總和,可真正的野戰實力卻足以以一敵二,戰而克之了。

原時空中的趙韙之亂持續了不到一年,從趙韙舉兵到兵敗身死,更是隻有短短的十個月。

如果在考慮到趙韙的優勢期,那就只有舉兵之除,一路進抵成都,然後圍城猛攻這六個月的時間了。

這個位面劉封自知給了趙韙許多支持,別的不說,至少比原時空中劉表給趙韙的支持可大多了。

而且若是有自己坐鎮,趙韙既不用擔心後路安全,也不用擔心劉璋策反自己的後方了,更是有著荊州源源不斷糧草的支援,說不定還真有幾分可能讓趙韙把成都給打下來。

不過參考原時空中情況來看,即便趙韙能贏,成都守個半年以上還是不成問題的。而且原時空中趙韙雖然成功圍城,可並沒有對成都造成過實質性的威脅,他根本攻不動成都的城防。

若是自己不給趙韙提供配重投石機以及相關的工匠技師的話,那趙韙能不能打破成都確實沒法預計。

“諸公高論,封已盡知。孔明之謀,如淵渟嶽峙,萬無一失;士元之策,似雷霆一擊,險中求勝,各有所長,實難決斷。然則——“

劉封忽斂容按劍,腰身挺直,自上而下目視衆將,目若朗星,英氣逼人:“吾亦有一計在此,願諸公靜聽,共議良莠。”

衆人見劉封威儀懾人,不敢怠慢,皆拱手俯身,齊聲應道:“願聞主公高論!”

劉封當即起身,走向身後掛在堂上的兩幅巴蜀地圖。

左邊一幅圖乃是《巴蜀全圖》,乃是益州地方各個郡國每年都要向東漢中央政府上交的圖籍,其中包括各郡國的地形圖以及戶籍賬冊。

右邊一幅圖乃是《益州山川形勢圖》,此圖乃是趙韙所贈,爲益州本地豪族聯手所制,專供益州境內的軍事調度征伐所用。

雖然這兩幅度在劉封看來極爲粗糙,疏漏甚多,但已經是這個時代最爲優秀的益州地圖了。再要優秀,那就只能是藉助這些地圖,然後再輔以後世記憶修改的劉封手繪圖了。

不過那地圖尚屬機密,目前也不必取出,光是這兩幅圖就暫時夠用了。

“諸君且看,若是我以主力北上,於墊江轉而取道西漢水往北,過安漢,經閬中,北至葭萌,然後走金牛道,直驅漢中。”

劉封說到這裡時候,堂上諸人已經露出了震驚之色。

沒想到劉封根本不理會蜀中大亂,反倒是跳出蜀中,想要先行攻打漢中了。

“主公,此事怕難遂行。”

諸葛亮率先搖頭,直言不諱道:“自葭萌至沔陽,此程足有四百里之遠,且多爲棧道。雖金牛道乃蜀中通往外界最平順之路,然沿途亦有多處險阻。以我軍兩萬人馬計,需徵調五萬以上百姓轉運軍糧方可。其中艱難變數多不勝數,恐有一處疏漏,立致滿盤皆輸。”

第177章 正堂迎使第250章 臥虎之爭第133章 瑯琊諸葛第136章 廣陵戰起第368章 二賢拒任第33章 先行中策第256章 豫揚大戰略第474章 襄陽詭局第556章 初陣小勝第104章 牽招到來第508章 司馬建言第405章 荀攸獻策第183章 禮遇袁使第93章 幕後黑手(第三更求首訂!36)第74章 白色的金子【第五更求追讀!】第165章 諸葛子瑜第345章 大軍雲集第334章 徐晃破城(第二更)第398章 達成契約第590章 別有用意第204章 貴賓臨門第572章 迫降鄧賢第327章 荊州來使第581章 蜀北之憂第217章 玄德低頭第248章 司州之爭第168章 擴軍計劃第247章 鞏固盟友第135章 程仲德不辱使命第318章 小試牛刀第412章 軍制改革第585章 詐做援軍第166章 終見武侯第276章 各有稻粱謀第37章 心腹大患第213章 裂土東萊第370章 紫氣東來第101章 兩處戰場第435章 伯符獻策第527章 伯言望蜀第420章 巡視產業第184章 心滿意足第140章 子義戰伯符第549章 公孫南來第297章 荊州衆議第72章 臧霸的憂愁【35求追讀!】第366章 本初廷議第322章 幾處戰場第246章 回返洛陽第543章 拒賄破寨第72章 臧霸的憂愁【35求追讀!】第555章 巨利厲兵第546章 借刀殺人第356章 評議定功第61章 陳羣家書第48章 魯肅應闢(祝我母親生日快樂!)第331章 賀齊求援第522章 捷報頻傳第570章 射殺雍闓第174章 父子交易第123章 戲志才謀斷廣陵第118章 周 蔣來投第260章 兩種投石機第372章 兩路大軍第239章 黃巾來援第91章 取信丹陽卒(第一更求首訂!16)第166章 終見武侯第272章 萬事俱備第237章 籌謀潁川第333章 裡應外合第514章 騎兵三寶第158章 謀奪任城第234章 東歸洛陽第473章 張濟降曹第17章 宴請趙田第272章 萬事俱備第142章 拿下廣陵第426章 荊北軍議第74章 白色的金子【第五更求追讀!】第4章 曹豹的困境第548章 排布厚積第328章 議定廬江第593章 左幕下場第366章 本初廷議第557章 大破雍闓第24章 獅子大開口第113章 臧霸歸心第419章 安排糜竺第248章 司州之爭第539章 別有用意第242章 袁紹決議第468章 壓力劇增第309章 殺賊誅心第581章 蜀北之憂第135章 程仲德不辱使命第410章 幕府初成第20章 榻上盤賬第173章 陳登拜父第23章 徐州的爛攤子第590章 別有用意
第177章 正堂迎使第250章 臥虎之爭第133章 瑯琊諸葛第136章 廣陵戰起第368章 二賢拒任第33章 先行中策第256章 豫揚大戰略第474章 襄陽詭局第556章 初陣小勝第104章 牽招到來第508章 司馬建言第405章 荀攸獻策第183章 禮遇袁使第93章 幕後黑手(第三更求首訂!36)第74章 白色的金子【第五更求追讀!】第165章 諸葛子瑜第345章 大軍雲集第334章 徐晃破城(第二更)第398章 達成契約第590章 別有用意第204章 貴賓臨門第572章 迫降鄧賢第327章 荊州來使第581章 蜀北之憂第217章 玄德低頭第248章 司州之爭第168章 擴軍計劃第247章 鞏固盟友第135章 程仲德不辱使命第318章 小試牛刀第412章 軍制改革第585章 詐做援軍第166章 終見武侯第276章 各有稻粱謀第37章 心腹大患第213章 裂土東萊第370章 紫氣東來第101章 兩處戰場第435章 伯符獻策第527章 伯言望蜀第420章 巡視產業第184章 心滿意足第140章 子義戰伯符第549章 公孫南來第297章 荊州衆議第72章 臧霸的憂愁【35求追讀!】第366章 本初廷議第322章 幾處戰場第246章 回返洛陽第543章 拒賄破寨第72章 臧霸的憂愁【35求追讀!】第555章 巨利厲兵第546章 借刀殺人第356章 評議定功第61章 陳羣家書第48章 魯肅應闢(祝我母親生日快樂!)第331章 賀齊求援第522章 捷報頻傳第570章 射殺雍闓第174章 父子交易第123章 戲志才謀斷廣陵第118章 周 蔣來投第260章 兩種投石機第372章 兩路大軍第239章 黃巾來援第91章 取信丹陽卒(第一更求首訂!16)第166章 終見武侯第272章 萬事俱備第237章 籌謀潁川第333章 裡應外合第514章 騎兵三寶第158章 謀奪任城第234章 東歸洛陽第473章 張濟降曹第17章 宴請趙田第272章 萬事俱備第142章 拿下廣陵第426章 荊北軍議第74章 白色的金子【第五更求追讀!】第4章 曹豹的困境第548章 排布厚積第328章 議定廬江第593章 左幕下場第366章 本初廷議第557章 大破雍闓第24章 獅子大開口第113章 臧霸歸心第419章 安排糜竺第248章 司州之爭第539章 別有用意第242章 袁紹決議第468章 壓力劇增第309章 殺賊誅心第581章 蜀北之憂第135章 程仲德不辱使命第410章 幕府初成第20章 榻上盤賬第173章 陳登拜父第23章 徐州的爛攤子第590章 別有用意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安县| 无锡市| 韶山市| 宜宾县| 基隆市| 唐河县| 霍邱县| 永安市| 黎平县| 枣强县| 洮南市| 华容县| 调兵山市| 鹤峰县| 五台县| 永胜县| 宁波市| 昌平区| 四会市| 遵义县| 台前县| 固安县| 浦北县| 轮台县| 荆门市| 新田县| 涟水县| 蓝田县| 镇江市| 长春市| 碌曲县| 涡阳县| 五华县| 政和县| 泰来县| 苍梧县| 莆田市| 孟州市| 济源市| 乌审旗| 黑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