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40章 子義戰(zhàn)伯符

第140章 子義戰(zhàn)伯符

同時,孫策也派出傳騎,飛報江都,讓孫賁趕緊派遣後續(xù)軍隊前來支援,同時讓駐紮在厲陽的橋蕤趕緊動起來,直接順江而下,來廣陵匯合。

突然,孫策聽到外面響動,宋謙走了進(jìn)來。

“主公,徐州軍援軍到了。”

“什麼!?”

孫策猛的站了起來,臉上滿是驚異:“怎麼會如此之快?”

他以爲(wèi)自己一行人已經(jīng)如神兵天降了,按孫策的情報,徐州軍先鋒最快也就到了高郵而已,最快也得後日才能到達(dá)廣陵,怎麼會這麼快的。

“走!”

孫策讓近侍重新給自己披甲,然後帶著宋謙等人走出。

“徐州軍先鋒在何處?”

孫策上馬之後,朝著宋謙問道。

宋謙一邊取來孫策的玄黑精鐵長槍,遞給孫策,一邊回答道:“就在東門,只是隔了火障看不清楚。不過對面士氣很高,連聲歡呼,應(yīng)該做不得假。”

孫策點點頭,然後策騎而去。

宋謙趕忙翻身上馬跟上。

等孫策趕到前線時,恰好火障漸漸變得小了。

透過火勢,孫策看見對面有一昂揚大漢,騎在馬上,正衝著這邊眺望。

看見孫策後,那將似是笑了一下,隨手翻出強弓,舉起之後似略一停頓,一道流星離弦而出,霎那間就到了孫策近前。

孫策登時大驚,一個側(cè)閃,讓過來箭,只聽見身後一聲慘叫,竟是跟在孫策身後的親兵沒能躲過去,正中額頭,力透頭盔。

那親兵登時翻倒馬下,生死不知。

孫策心中大驚,頓時勃然大怒:“好賊子,竟敢暗算乃公!”

對面之人,正是太史慈。

聽得此言,哈哈大笑起來:“陣戰(zhàn)而射,何以爲(wèi)暗算?黃口孺子,信口開河。罷了,乃公懼汝哭泣,且讓你三分。”

孫策聞言,更是怒不可遏,竟直接無視了面前火勢已經(jīng)小了許多的火障,一夾馬腹,直取太史慈。

宋謙等人大驚失色,趕忙跟上。

太史慈一擡手臂,阻止了身後騎卒:“不需汝等相助,我自擒之。君等做壁上觀,看我擒賊。”

太史慈這舉動,一來是頂級武將的自信和尊嚴(yán),二來乃是見機行事。

此刻,時間在孫策一邊,可孫策卻顯然忘了這一點。

只要自己拖住孫策,就等於拖住了整個孫家軍,這無疑給後續(xù)徐州軍的支援爭取到了大量的時間。

若是能一戰(zhàn)而擒之,那立時就可反敗爲(wèi)勝,甚至直接奪下廣陵城了。

到那時候,自己可就是同時拿下此次南下的首功和擒獲敵將的奇功了。

就衝著這三點,太史慈就覺得讓對方一箭也無所謂了。

孫策高舉玄黑精鐵槍,直取太史慈門面。

太史慈不慌不忙,手中長槍在遠(yuǎn)角處畫了個弧,在末尾處恰好撞擊上對方的槍尖。

雙方力透長槍,過了一招,同時爲(wèi)對方的氣力所震驚。

“這廝好大的力氣。”

“這乳臭未乾的小鬼,怎有如此怪力。”

孫策固然是沒想到這暗箭傷人的卑劣懦夫竟然也有這般力氣,而太史慈也沒想到孫策這黃口小兒,力氣也這麼的大。

雙方不約而同的收起了心中輕視。

太史慈直接火力全開,大開大合,手中長槍如同毒蛇,暗藏殺機,伺機而動。

孫策卻是怡然不懼,以攻對攻擊,玄黑精鐵長槍化作蛟龍,翻江倒海。

雙方交手不到十合,槍尖竟已經(jīng)對撞數(shù)次之多,可見兩人槍法竟不相上下,尋找的機會如此雷同。

這一幕,看的周圍上百掠陣勇士目眩神迷,膽顫驚心。只覺得以自己之能,恐怕在這兩人手底下都走不出數(shù)合。

隨著交手時間的推移,年紀(jì)較小的孫策竟然主動貼前,竟想要貼身肉搏,顯然對自己的力氣和耐力更爲(wèi)自信。

太史慈臉上閃過訝然,隨即冷笑,故意放對方近身,在最關(guān)鍵的距離時,一槍朝著對方心口要害捅去。

一時之間,徐州軍處爆起沖天叫好,而且孫策軍處卻是一片寂靜,都緊張的盯著孫策的反應(yīng)。

沒想到孫策早就有所預(yù)料,故意賣的破綻。

等太史慈槍出如龍,他藝高人膽大,竟然只是側(cè)身一閃讓長槍捅在腋下,隨後胳膊一夾,竟籠住了對方的長槍。

這一套動作行雲(yún)流水,倘若有半點差錯,孫策現(xiàn)在不是中槍而死,就是身負(fù)重傷了。

可現(xiàn)在,孫策卻憑實力佔據(jù)了上風(fēng),夾住了對方的長槍。

“好!”

這下輪到孫策軍大聲叫好了,有好事者更是衝著徐州軍陣嘲諷。

不過迫於太史慈用力抽槍,孫策只能用右手單手持槍,當(dāng)空朝著太史慈的咽喉扎去。

太史慈也是膽大包天,眼看著孫策鋒銳的槍尖朝著自己喉嚨扎來,竟然不躲不讓。

徐州軍頓時鴉雀無聲,人人緊張,在他們看來,太史慈就像是在原地等死一樣。

可沒想到,當(dāng)孫策長槍送到太史慈面前的時候,他突然腦袋後仰,右手探出,極其精準(zhǔn)的一把捏住槍尖後的槍身上,然後往身邊帶去。

“將軍神威!”

徐州軍陣爆發(fā)出驚天大喊,士氣一下子高漲起來,只覺得太史慈勇武非凡,有如此神將帶領(lǐng),還有什麼可害怕的。

這樣一來,雙方的武器都落入了對方的控制,兩人竟然在馬上僵持起來,比拼起力氣來。

太史慈和孫策兩人越比試,越爲(wèi)對方的氣力而感到吃驚。

孫策此時完全沒有了先前被箭射時的憤怒和輕視,完全被太史慈的武藝和力氣所征服,生出了欽佩的念頭。

太史慈這時候也已經(jīng)不再把孫策當(dāng)成黃口小兒了,這小子的力氣都快趕上自己了,一個大意就要折戟,哪裡還敢輕視對方。

在不經(jīng)意間,兩人都已經(jīng)改變了對對方的觀感,生出了惺惺相惜之感。

“孫姓小子,汝可敢撒手?”

“太史老兒,你若是敢,吾倒是可讓你一次,汝儘可以先撒手。”

兩人不僅僅是手上鬥力,就連口中都鬥起嘴來。

太史慈和孫策的臉色都漲紅了,卻依舊拿對方?jīng)]有辦法。

兩個人胯下的坐騎在原地不斷踏蹄,顯然是有些吃不消主人的鬥力了。

突然,兩人的坐騎竟同時側(cè)翻摔倒,引起了周圍一陣掠陣的驚慌。

“都不要動!”

“誰也不許上來!”

太史慈和孫策同時大喝起來,同時翻身而起,兩人竟然還鉗制著對方的武器,不肯撒手。

在大吼完後,兩人竟然同時扔掉了兵器,拔出腰間短刃,直衝對方而去。

兩人竟然打的一個心思,竟然同時想要貼身肉搏,挾持對方。

但凡有一個人晚丟了長槍,登時就得落入下風(fēng)。

雙方短刃相交,連碰數(shù)次,卻始終突破不了對方的防守。

此時不論是孫策軍,還是徐州軍,都看的瞠目結(jié)舌,目眩神迷,只覺得這番爭鬥宛若神人下凡。

雙方伱來我往,戰(zhàn)鬥高強度的進(jìn)行著。

太史慈和孫策明明身披鐵甲,卻像正常人一樣靈動的躲閃招架格擋,動作迅捷精準(zhǔn),力猛剛硬,讓周圍的人如墜夢中。

若不是親眼所見,如何敢信?

不過太史慈和孫策心裡也清楚,自己的力氣在急速下降。

雙方也都察覺到對方的動作開始變慢了,防守更多,進(jìn)攻更少,都在儲存氣力,想要後發(fā)制人。

真是狡猾的小子。

真是老奸的叟翁。

雙方都從對方的眼裡猜到了對方肯定在腹誹自己,卻也沒力氣和對方計較了。

這一番激戰(zhàn),足足打了小半個時辰。

不論是太史慈,還是孫策,都早已經(jīng)汗流浹背,氣喘吁吁了。

就在兩人準(zhǔn)備奮起餘勇,決一雌雄的時候,遠(yuǎn)處來傳來喊聲。

“伯符!”

就在這時,一老將從遠(yuǎn)處疾馳而來,聲音中滿是關(guān)心的叫喊著孫策的名字。

同時,東城門響起了大量的馬蹄聲,一隊馬車疾馳而入,當(dāng)頭一輛馬車上,一壯漢身著黑色鐵甲,手握車轅。

馬車剛剛停下,他就從車上跳了下來。

沉重的分量,直震的地面塵土飛揚。

這大漢卻滿不在意,朝著門口衆(zhòng)人喊道:“太史子義何在?劉子揚何在?”

如此囂張的來人,正是當(dāng)今徐州州牧劉使君嫡長子劉封的心腹重將潘璋潘文珪。

先鋒之位讓與太史子義,那也沒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對方可是都尉,又統(tǒng)帶騎兵。

可自己的如山營纔是真正的精銳,決勝負(fù)之手。

現(xiàn)在自己到了,當(dāng)然要接手主戰(zhàn)場了。

“文珪且住。”

劉曄忙碌非常,一邊組織士卒建立防線,一邊還要關(guān)注前面太史慈的戰(zhàn)況。

聽到潘璋的喊聲,趕忙迴轉(zhuǎn)城門。

“你來的正好,可速速帶人奪回郡府。”

潘璋看見劉曄本人後,倒有了幾分客氣,拍著胸脯保證道:“子揚先生放心,此事易爾!汝可安心待之。”

不管怎麼說,對方可是劉備父子都器重的文士,而且足智多謀,得罪了這種人,說不定什麼時候給自己下個套,那可就虧大了。

劉曄心中欣喜,接著問道:“文珪,後續(xù)何時可到?”

潘璋自然據(jù)實回答:“我部有馬車相送,來的算是快的。不過後續(xù)各部都只能趕路而來,總共也就這數(shù)十輛車,俱是靠大船運送,本是用來運送輜重的。”

“少主聽說你已拿下廣陵後,便命太史都尉領(lǐng)騎卒爲(wèi)第一陣,我領(lǐng)如山營坐馬車爲(wèi)第二陣,再後面的第三陣,該是子龍校尉的部曲了。”

劉曄點點頭,先是對潘璋道:“此人叫李農(nóng),乃是李家族子,可讓他帶路。”

說完之後,又對李農(nóng)吩咐道:“李農(nóng),你帶潘司馬走偏路繞擊郡府。”

李農(nóng)自然應(yīng)諾,而潘璋卻多嘴的問道:“何須繞路,子揚先生憑地看不起人,我只走大道,子揚先生且安坐,看我破敵便可。”

劉曄卻是搖了搖頭:“我哪有小覷司馬之意,只是大道處太史都尉正與對方主將交手,故讓司馬繞行奇襲,好一舉打破僵局。”

潘璋恍然,有心想上前,但最終還是作罷。

不論如何,太史慈纔是真正的先鋒,劉曄也給自己安排了任務(wù)。

自己若是不聽,那可就是不從軍令了。

在潘璋和劉燁的對話時間裡,如山營的士卒們已經(jīng)下了馬車,喝了些水,完成了披甲,盡顯精銳本色。

潘璋則是耐不住性子,在城外看見城牆時,就已經(jīng)開始披甲,故而纔會身著全甲下車。

“小的們,跟上我!”

潘璋從馬車上抽出長短兵器,短的掛在腰間,手持長刀,衝著身後的士卒們大喊一聲,轉(zhuǎn)身跟著李農(nóng)向前走去。

鐵甲士們列成四隊,緩步跟上,一個個移動起來,宛若山移一般,震的塵土飛揚,高高飄起。

看的一邊的李家兄弟倆顫顫巍巍,他們一階土豪,何時見過如此景象。

兩人情不自禁的小聲喊道:“山、山動了。”

來的老將正是黃蓋,衝到近前時被宋謙擋下:“伯符不讓我等靠近,而且現(xiàn)在若是上前,引發(fā)混戰(zhàn),對伯符未必有利。”

黃蓋本想呵斥宋謙爲(wèi)何攔他,可聽完對方的話後,他的怒氣也就散了。

確實如對方所說的那樣,這時候要是讓他衝入場中,勝負(fù)姑且不提,孫策軍的名聲可就要臭了。

“那如何是好?兩翼已經(jīng)準(zhǔn)備妥當(dāng),就等伯符發(fā)號施令,圍攻東門了。”

黃蓋有些著急,他和程普分別負(fù)責(zé)兩翼,遲遲得不到中路總攻的信號,於是便親自趕來中路探看。

哪裡想得到孫策竟然跟太史慈打的不可開交,連帶整個戰(zhàn)事都停頓了下來。

“無妨,你們兩翼儘管動手,這裡有我看著,你儘可放心。”

宋謙搖了搖頭,隨後又叫來一騎,前去程普那邊傳令,讓他可放手進(jìn)攻。

黃蓋又看了眼場中,孫策和太史慈的攻防已經(jīng)放慢了起來,可水準(zhǔn)卻一點沒降,刀刀致命,但凡有一個失誤,就可能被對方拿下。

“行,那此處和伯符就拜託景循了。”

宋謙,字景循,很早就追隨孫策,爲(wèi)心腹親將,此時是可以替代孫策做出中路決斷的。

於是黃蓋轉(zhuǎn)身離去,返回自己的戰(zhàn)線。

可就在他帶著親兵們行至半路,卻驚訝的一頭撞上了來找他的士卒。

只見對方一頭大汗,慌不擇路的樣子,給了黃蓋很不好的預(yù)感。

“出什麼事情了。”

聽到黃蓋的聲音,那士卒頓時大喜:“黃校尉,請您快回陣中吧,對面來了一部鐵甲士卒,悍勇無匹,衝鋒陷陣,無人能當(dāng)。我們陣線快要支撐不住了。”

“什麼?”

黃蓋只覺得自己是在聽夢話。

就在剛剛,還是他們在等待出擊的命令,自己不過是去了中路一趟,部下就要崩潰了?

“胡言亂語!”

黃蓋忍不住大聲斥罵了一句,一夾馬腹,朝著自己陣地疾馳而去。

拐過兩個彎,就看見前方陣地中,一羣黑甲大漢正在揮刀屠戮。

而原先被孫家軍打的屁滾尿流的李家部曲和廣陵郡徐州派的郡卒們也都士氣高昂,跟著黑甲鐵士們一路猛攻。

“這、這是鐵甲士?”

黃蓋倒抽一口冷氣。

眼前足足有上百名身著鐵甲的大漢,排列成數(shù)排,列隊而行,狀似山牆,壓向己方。

僅僅穿著皮甲,手持木盾的孫策軍將士,明顯有些抵擋不住對方,被壓制的步步後退。

這次隨孫策來到廣陵的部曲總共四千餘人,再加上廣陵的郡卒,攏共六千多人,原本以爲(wèi)十拿九穩(wěn),可現(xiàn)在感覺不對勁了。

孫策軍四千人裡面被安排去了郡府、府庫、糧倉幾個要點,各佔了兩百人,再加上幾十個傷員,這就少了近七百人。

孫策中路帶走了一千三,兩邊側(cè)翼各有一千人,另外,附屬的三千餘豪強郡卒附庸軍,也平分在三路。

按說黃蓋這一路也足足有兩千人,對面也就一千人,以二對一,而且質(zhì)量上還是自己這邊勝出,不論如何都不應(yīng)該打成這樣啊。

雖然心中怒火翻涌,可黃蓋依然逼著自己冷靜了下來,觀察起戰(zhàn)場局勢。

整個戰(zhàn)線並不長,總共也就二十步。

也恰恰因此,對方的鐵甲甲士是佔足了地利優(yōu)勢。

僅僅三十人一排,就能完全填滿陣線。

孫策軍這一方,想要用遠(yuǎn)程火力去集火鐵甲甲士,卻發(fā)現(xiàn)離的遠(yuǎn)了不起作用,射不穿鐵甲,離的近了,對方的射手就先發(fā)制人。

孫策這支部曲一直都是孫堅,袁術(shù)的心頭肉,裝備自然十分精良。

配有全身皮甲和強弓,可只要不是鐵甲,就沒辦法和對面的鐵甲對射啊。

黃蓋所部倒是還好,雖然被逼的節(jié)節(jié)敗退,但依然鬥志昂揚。可配屬過來的豪強部曲和廣陵郡兵,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明顯的動搖情緒。

黃蓋立刻做出抉擇,立刻將他所部的鐵甲軍官集中起來,配以強弓勁弩的勇士掩護(hù),同時,親自帶著騎兵準(zhǔn)備進(jìn)行反衝鋒。

配屬的豪強部曲和廣陵郡兵被趕到了一旁,孫家軍則熟練的後撤,同時讓開通道。

黃蓋麾下整整二十騎,以牆進(jìn)的姿態(tài)朝著潘璋的如山營發(fā)動了迅猛的反擊衝鋒。

第240章 攻城略地第221章 董昭歸徐第149章 劉表所欲第390章 欲加之罪第356章 評議定功第571章 奔襲朱提第516章 決斷河內(nèi)第456章 遊說桓階第303章 揚州分崩第271章 欲招此婿第590章 別有用意第546章 借刀殺人第221章 董昭歸徐第347章 孫策的心思第598章 再陷武陽第417章 劉備催婚第246章 回返洛陽第465章 攻佔竟陵第400章 回稟劉備第453章 兵發(fā)巴丘第146章 三代忠良第265章 大戰(zhàn)在即第394章 天子說客第184章 心滿意足第188章 曹豹請罪第343章 輕鬆入城第322章 幾處戰(zhàn)場第575章 再克朱提第167章 返回郯城第553章 勢如破竹第273章 東風(fēng)漸起第98章 北伐臧霸第88章 精銳丹陽兵第199章 人中呂布第545章 召集土司第559章 棄城而逃第230章 河?xùn)|情狀第66章 千萬資金(下週一五更爆發(fā)!)第371章 策問顧雍第300章 江淮一體(繼續(xù)堅持加更!)第464章 中期調(diào)度第207章 以徐制揚第566章 仲達(dá)使?jié)h第578章 黃權(quán)獻(xiàn)計第47章 郭嘉荀攸第88章 精銳丹陽兵第388章 南地烽煙第271章 欲招此婿第401章 父子對奏第407章 擴軍計劃第396章 楊修求援第75章 達(dá)成契約第216章 迎奉之爭第35章 醫(yī)道三不朽第596章 兵權(quán)之爭第25章 意料之外第190章 密謀造反第98章 北伐臧霸第4章 曹豹的困境第174章 父子交易第375章 蜂擁而來第553章 勢如破竹第201章 比斗大勝第131章 改換方案第537章 利縣大敗第346章 大戰(zhàn)開啓第37章 心腹大患第396章 楊修求援第156章 諸葛南下第90章 二愣移木第600章 放手爭益第207章 以徐制揚第264章 助力元龍第498章 安撫荊南第6章 曹家夜話第345章 大軍雲(yún)集第568章 趙韙意動第417章 劉備催婚第130章 兗使?jié)M寵第147章 孫策謀江東第501章 交州現(xiàn)狀第167章 返回郯城第224章 進(jìn)駐聞喜第576章 司馬建功第266章 袁術(shù)的對策第112章 劉曄解困第522章 捷報頻傳第156章 諸葛南下第519章 青州戰(zhàn)事第524章 青州傳捷第443章 荊北取捨第236章 萇奴授首第81章 徵辟劉曄第374章 賞罰分明第263章 琴音惹塵緣第176章 籌錢鍊鐵第269章 居中謀利第455章 欲立新功第65章 禮送賣家
第240章 攻城略地第221章 董昭歸徐第149章 劉表所欲第390章 欲加之罪第356章 評議定功第571章 奔襲朱提第516章 決斷河內(nèi)第456章 遊說桓階第303章 揚州分崩第271章 欲招此婿第590章 別有用意第546章 借刀殺人第221章 董昭歸徐第347章 孫策的心思第598章 再陷武陽第417章 劉備催婚第246章 回返洛陽第465章 攻佔竟陵第400章 回稟劉備第453章 兵發(fā)巴丘第146章 三代忠良第265章 大戰(zhàn)在即第394章 天子說客第184章 心滿意足第188章 曹豹請罪第343章 輕鬆入城第322章 幾處戰(zhàn)場第575章 再克朱提第167章 返回郯城第553章 勢如破竹第273章 東風(fēng)漸起第98章 北伐臧霸第88章 精銳丹陽兵第199章 人中呂布第545章 召集土司第559章 棄城而逃第230章 河?xùn)|情狀第66章 千萬資金(下週一五更爆發(fā)!)第371章 策問顧雍第300章 江淮一體(繼續(xù)堅持加更!)第464章 中期調(diào)度第207章 以徐制揚第566章 仲達(dá)使?jié)h第578章 黃權(quán)獻(xiàn)計第47章 郭嘉荀攸第88章 精銳丹陽兵第388章 南地烽煙第271章 欲招此婿第401章 父子對奏第407章 擴軍計劃第396章 楊修求援第75章 達(dá)成契約第216章 迎奉之爭第35章 醫(yī)道三不朽第596章 兵權(quán)之爭第25章 意料之外第190章 密謀造反第98章 北伐臧霸第4章 曹豹的困境第174章 父子交易第375章 蜂擁而來第553章 勢如破竹第201章 比斗大勝第131章 改換方案第537章 利縣大敗第346章 大戰(zhàn)開啓第37章 心腹大患第396章 楊修求援第156章 諸葛南下第90章 二愣移木第600章 放手爭益第207章 以徐制揚第264章 助力元龍第498章 安撫荊南第6章 曹家夜話第345章 大軍雲(yún)集第568章 趙韙意動第417章 劉備催婚第130章 兗使?jié)M寵第147章 孫策謀江東第501章 交州現(xiàn)狀第167章 返回郯城第224章 進(jìn)駐聞喜第576章 司馬建功第266章 袁術(shù)的對策第112章 劉曄解困第522章 捷報頻傳第156章 諸葛南下第519章 青州戰(zhàn)事第524章 青州傳捷第443章 荊北取捨第236章 萇奴授首第81章 徵辟劉曄第374章 賞罰分明第263章 琴音惹塵緣第176章 籌錢鍊鐵第269章 居中謀利第455章 欲立新功第65章 禮送賣家
主站蜘蛛池模板: 顺昌县| 泾源县| 博湖县| 永济市| 松溪县| 库伦旗| 诸暨市| 偃师市| 云和县| 图木舒克市| 舒城县| 水富县| 禄丰县| 当涂县| 韩城市| 获嘉县| 怀化市| 漾濞| 杭锦旗| 宣武区| 临城县| 长阳| 涡阳县| 琼结县| 浮山县| 京山县| 雷州市| 阳泉市| 固安县| 会昌县| 仁寿县| 海盐县| 七台河市| 建瓯市| 商都县| 岫岩| 儋州市| 嵊泗县| 延川县| 祁连县| 佛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