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07章 以徐制揚

第207章 以徐制揚

果然,審配說完之後,袁紹竟然毫不生氣,反而主動安撫道:“正南之言,也有道理,且稍安勿躁?!?

隨後,他扭頭又對辛評說道:“仲治忠於謀國,無瑕謀身,此非忘恩負義,實乃是大義也。只是劉玄德忠義仁德,謙恭寬厚,此非我州之敵也,若是貿然興兵,恐爲天下人所疑也?!?

袁紹這話一出,算是爲這件事蓋棺定論了。

劉備是個好人,我們不能打他。

隨後袁紹又立刻肯定了辛評的忠義,明確辛評提出這個想法,並非是出於私心,更不是忘恩負義,而是爲了州郡,爲了他這個主君,從而不顧自身的名譽。

得到袁紹的肯定之後,辛評拜服於地:“明公氣度恢弘,雅量高致,非評所能及也?!?

“明公高見。”

評議堂上衆人盡皆俯首,拜服於地。

“諸位快快請起?!?

此刻,袁紹心裡對辛評還是非常滿意的,對方能把對自己的忠,放到對朋友的義之上,這如何能讓袁紹不感動?

很多人以爲袁紹在河北時就已經有改朝換代的氣象了,可實際上這個認知是極其錯誤的。

袁紹面臨的問題不比曹操少,甚至猶有過之。

曹操至少還有基本盤曹家和夏侯家,這兩家是出了死力支持曹操的,可袁紹卻沒這樣的基本盤,袁家的死忠不是在汝南郡,就是被袁術給送掉了,他手下還真沒多少。

從袁紹的視角來看,別說河北派了,哪怕就是依附於他的河南派都旗幟鮮明的反對他改朝換代。

官渡之戰前夕,也就是袁紹覆滅公孫瓚的當年。

袁紹曾經做過兩次試探性的舉動,第一次就是怠慢進貢,以曹操挾持漢獻帝爲理由,拒絕繼續進貢朝廷。

這一次試探,得到了羣臣的支持,畢竟袁、曹開戰在即,再繼續進貢,無異於是在資敵。

可袁紹卻是誤判了形勢,以爲衆人是徹底放棄了對漢室的尊崇和支持,於是帶著竊喜和忐忑的心情,緊鑼密鼓的安排了第二次試探。

第二次就是指使大將軍府主簿耿苞密白曰:“赤德衰盡,袁爲黃胤,宜順天意?!?

意思是老劉家天數已盡了,袁氏乃是虞舜之後,黃德代替赤德,是順應天意取代劉家天下。

爲了看看大家對於自己稱帝的反應,袁紹向軍府僚屬公開了耿苞的這些言論。

想法是美好的,可現實是骨感的。

河北雄主袁紹第一次感受到了自己的虛弱和無力。

因爲袁紹的試探所招來的結果就是:議者鹹以苞爲妖妄,宜誅。紹乃殺苞以自解。

不但所有的僚屬們都認爲耿苞妖言惑衆,混淆視聽,應當殺頭,就連州郡官吏也一併激烈反對。

河南河北士人竟摒棄前嫌,異口同聲,聲勢之大,讓袁紹都爲之震驚,不得不乃殺苞以自解。

這一次事情屬於典型的事小後果大,袁紹自此開始同河北人之間的矛盾就越來越大了。

之前爲了當皇帝,你們蹬鼻子上臉,對著我噴唾沫我都忍了。

可結果你們原來是根本不想讓我當皇帝,那我不就白忍了嗎?

因此整個東漢末年軍閥家裡的忠漢問題,其實都很大,因爲這個時代的人們遠遠沒有習慣軍閥即土皇帝這個概念。

相當多的人都只覺得軍閥是自己的上官,本質上大家還都是大漢麾下的臣子,做的是撥亂反正的大業。

大漢雖然是二元君主制,但和西方的封建制度有一個根本區別,那就是天子是所有人的君主,這一點是不容質疑的。

對於當時絕大部分士人來說,地方軍閥的確是我們的主君,但漢家天子更是我們的天子。

上一個篡漢的王莽,下場可是相當慘的。

天下十三州,劉姓州牧就有四個,誰知道這裡面會不會有第二個光武帝,所以士族們對改朝換代始終保持著非常保守的態度。

這個問題在袁紹、曹操,劉焉、劉表處尤其明顯,因爲他們在立業的時候,得到了許多士族家族的投資。

劉備和孫策就截然不同了,內部相對純度更高,劉備是從來沒有大士族對他進行過大力投資,而孫策乾脆就把江東的大士族殺了個遍。

雖然眼下這些事情還沒發生,可對於河北士人保守的態度,袁紹還是很有些察覺的。

也因此,對於辛評“忘我”的忠誠,袁紹可是相當看重的,不吝重獎。

被袁紹一頓誇獎之後,辛評再次稟報道:“明公,還有一事,需得上報。”

袁紹神態輕鬆,言辭大度道:“哦,仲治還有何事?可盡言之?!?

“乃是左將軍之近況?!?

左將軍即是袁術,而袁術對於袁紹來說,不是情同手足,那也是不共戴天了。

辛評嘴裡冒出來的左將軍三個字,讓袁紹輕鬆自如的神情頓時不翼而飛。

這個同父異母的親弟弟,簡直就是袁紹最痛恨的人,沒有之一。

理論上來說,袁家第一號繼承人是袁基,他袁紹就該是第二號繼承人。

現在袁基已經死了,他袁紹就是理所當然的族長。

可袁術卻在洛陽之變後,藉著往南跑的優勢侵吞了大半的袁氏家底,這讓本就和袁術關係惡劣,又認爲自己纔是袁家正牌繼承人的袁紹如何接受得了。

袁紹冷哼一聲,點點頭:“仲治請說?!?

於是,辛評將整個淮泗、江東地區的事情一一備述,尤其是袁術興兵攻打劉備,兩軍於廣陵城內交鋒,最終劉備軍成功擊退袁術。

以及孫策偷襲丹徒得手,成功橫掃了半個吳郡,將劉繇擠壓的十分憋屈等事情全部彙報給了袁紹以及堂上衆人。

袁紹臉色有些陰沉,他沒想到袁術竟然又有死灰復燃的跡象了。

他忍不住怨恨起曹操來,當初匡亭之戰時,若不是自家這小弟故意放縱,袁術就是有三條命也都該讓他活捉了??善懿倬褪请b圍不抓,奔襲六百里,三戰三捷,卻偏偏網開一面趕著袁術一路去了淮泗。

這裡面要說沒放水,那真是把袁紹當傻子看了。

只是情勢比人急,沒能解決公孫瓚的袁紹就是離不開曹操,不得不大力援助對方,不但派了朱靈、路昭帶五千精兵直接下場支援,還前後援助了數萬石的糧草。

要知道這年頭大戶家也沒餘糧啊,像劉表那樣的糧食大戶,全大漢也就一個半,另外半個是劉璋。

袁紹擠出這麼些糧食當真是牙縫裡省下來的,爲此甚至剋扣了鞠義那邊的供應,若不是要幫扶曹操,這幾萬石糧食,最少也夠鞠義多撐上一、兩個月,或者從容撤退,何至於遭此慘敗。

袁紹努力的恢復了平靜,開口問道:“諸君有何看法?”

“明公,或可以徐制揚!”

沮授首次發言,此時的沮授地位堪稱真正意義上的河北第二人,有都督節制諸軍的權力,其話語權相當之重。

“徐州劉使君素來與左將軍不和,左將軍更是覬覦徐州,不但自號徐州伯,更不斷侵蝕徐州周界,可見他們二者之間,有著很大的矛盾,這便是我冀州可以利用之處?!?

“若是讓劉使君南下揚州,攻伐左將軍,不論勝敗,對我冀州都是一樁大好事。劉使君勝,則左將軍敗亡,若是劉使君敗,則我或可全取青州,甚至派兵援徐?!?

聽到沮授的話後,袁紹精神爲之一振,詢問衆人道:“公與此見甚明,公與還有何高見?可盡數說來。”

沮授素來多謀善斷,眼光長遠,胸有天下之志,可以說是袁紹陣營的王佐之才,曾經爲袁紹上過戰略策略,讓袁紹大開眼界,倚爲智囊。

沮授輕易不開口,開口則必有獨到的見解。

袁紹對沮授也是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言聽計從,勢力不斷壯大,後一階段懷疑沮授有私心,開始言不聽計不從,最後官渡慘敗。

沮授開口道:“明公若能誘劉使君南下,可有一舉三得之妙?!?

“如何有三妙?”

袁紹只想到了兩個妙處,第一個好處自然是轉移劉備對青州的視線,袁術再怎麼樣也是淮泗強藩,劉備不全力以赴,未必拿得下袁術。

如此一來,一旦徐揚開戰,劉備自然也就顧不上青州這邊了。而只要劉備不想著向青州擴張,袁紹就樂意和他維持現在和平的狀態。

第二個妙處,自然是攻伐袁術。

在這點上,誰找袁術的麻煩,誰就是我袁紹的好兄弟。

哪怕劉備真把袁術給滅了,袁紹也只會叫好,誇讚對方。

至於第三個妙處,袁紹倒是想不出來了。

“明公昔日遣袁遺南下爭奪豫州,結果卻爲左將軍所敗。自此以後,汝南不再爲將軍所有。”

沮授說的是昔日袁紹所表奏的揚州刺史袁遺,他是少數支持袁紹的袁家主支嫡系,一直以來都站在袁紹的一邊,袁紹也相當信任對方。

因此,袁紹表奏袁遺爲揚州刺史,想要下手搶奪揚州的權柄。

只是袁遺根本不是袁術對手,當即就被後者打的土崩瓦解,本人也在逃往沛國的路上,爲自己所部的亂兵弒殺。

這裡還有個很有趣的地方,袁遺之所以會被袁紹表奏去南方擔任揚州刺史,其實是爲了給曹操騰位置。

袁遺上一個官職是兗州山陽郡太守,這也意味著山陽郡幾乎就是袁紹的地盤。

當初劉岱之所以指揮不動兗州,就是因爲兗州中有好幾個郡國其實是受袁紹影響力掌控的,山陽郡就是其中之一。

劉岱戰死了之後,曹操在當地士人的歡迎,以及袁紹的力挺之下,成功登上了兗州牧的寶座,與袁紹成爲了背靠背的盟友。

只是兗州東郡是個巨大的漏洞。

衆所周知,東漢的郡國劃分,總會有一些非常彆扭和反常的劃分法,爲的就是遏制地方獨立。

兗州也不例外,他最扭曲的就是東郡的劃分。

整個東郡地跨黃河兩岸,彷彿像是三明治一樣,包夾著黃河。

這樣一來,理論上黃河以北的一長條沿河地帶,卻是兗州在管理。

如此一來,就給陶謙鑽了空子,一度派兵自泰山郡北上,竟然打到了東郡發乾縣屯兵,同時和公孫瓚手下的劉備、單經、田楷聯兵,直接威脅到了袁紹的大本營鄴城,以及曹操的大本營東武陽、鄄城。

發乾縣不但位於黃河以北,而且距離鄴城直線距離甚至不到兩百里,還不用過黃河,比去東郡郡治濮陽還要方便。

可想而知這對鄴城的威脅有多大。

袁、曹立刻聯手,組織兵力反擊,成功挫敗了這一次的公孫聯盟行動。

隨後,袁、曹立刻就這個問題商談解決辦法,最終達成一致。

曹操割讓黃河以北的東郡領土給袁紹,這也是爲何後來袁紹的愛將臧洪居然擔任起了兗州東郡太守的緣故。

而袁紹則將山陽郡讓給曹操,爲了補償丟掉山陽太守職位的袁遺,袁紹便出錢出糧出兵馬,支持袁遺南下揚州擔任揚州刺史一職。

這一次領土交換,袁曹雙方都非常滿意。

袁紹全取了河北之地,而且還能支持袁遺進取揚州,而曹操則用破敗的半個東郡換來了完好無損的山陽郡,可謂是皆大歡喜。

這個戰略大方案,就是沮授所獻。

只是沮授沒能想到,南下揚州的袁遺居然被袁術輕易擊敗,連自己的小命都沒能保住。

更有連帶效果就是,汝南郡的袁氏基本盤直接投入到了袁術的麾下,袁紹對汝南郡老家的影響力驟降。

這讓袁紹相當不滿,卻又無可奈何。

“明公可擇一可靠之人表奏其爲汝南太守,再請劉使君出兵扶助,如此一來,或可爲明公奪回汝南基業,斷左將軍一臂?!?

沮授的這個意見,讓袁紹耳目一亮,心動不已。

汝南郡可是天下第二大郡,而且完全沒有像南陽郡那樣殘破不堪,還保持著一百多萬的人口,區區一個郡國,都快趕上徐州一個州的人口了。

袁紹要是能把汝南郡從袁術的嘴裡掏出來,那當真是如斷袁術一臂了,後者不論是聲勢還是實力,都將會大爲下降。

兼且位置極爲重要,是爲豫州之腹心,東南接壤揚州,西南接壤荊州,北連兗州,如果能控制住汝南郡,就能和河北遙相呼應,策應南北。

若是讓袁紹親自派兵,倒不是無兵可派,主要是袁紹派過去的兵馬立刻就成了無根之木,無源之水,很容易就步了袁遺那次的後塵。

如果讓劉備出兵的話,不但風險轉移到劉備頭上,而且汝南距離徐州也僅僅隔了個沛國,沛國現在還是徐州所能影響的郡國,自然沒有袁軍的弊端和缺陷。

袁紹最後猶豫良久,還是沒下定決心,而是斟酌道:“此策甚佳,可風險也是極大,且容我三思。”

袁紹雖然沒說風險具體是什麼,可在座的卻都知道最大的風險就是劉備會不會鵲巢鳩佔。

該如何讓劉備甘心情願的出兵保護袁紹的人上任,又不至於喧賓奪主,這還需要袁紹好好斟酌思量一下。

評議結束之後,郭圖、郭援、辛毗一起來到了辛評的府上。

郭援是郭圖的族侄,同時也是鍾繇的外甥,同時還是辛評、辛毗的侄子。

可見潁川世家之間,聯姻錯綜複雜,可謂是根深蒂固,縱橫交錯。

等到辛評屏退下人之後,郭援倒是第一個開了口,他有些壓抑不住心中的疑惑:“姑父,以徐制揚之策您昨日便已定策,今日爲何藏拙?”

在場衆人辛評的姻親至交,又是同一小圈子,自然能夠互通最隱秘的信息。

辛評回來之後,就備述劉備之善,認爲可以引爲援而不可豎爲敵。

但辛評心思縝密,他認定劉備有胸懷天下之志,日後必定會和袁紹發生衝突。

因此,他故意先請袁紹南下青徐,只要被袁紹所拒,以後縱然出現事端,那也怪不到他頭上。

ωωω● тt kΛn● ¢ ○

更何況他還成功禍水東引,利用信息差狠狠坑了河北佬一把。

饒是沮授、田豐智計百出,也絕想不到只是因爲對徐州和劉備的不瞭解,而一腳踩進坑裡去吧。

對於郭援的問題,辛評解釋道:“文淵,此事我們私下說說無妨,但在堂上,姑父便是唯一一個不宜提出此策之人?!?

郭援還是不解,一臉迷茫。

郭圖笑著捋須道:“文淵,你姑父剛剛纔獻上南下青徐,攻打劉備之方略,轉頭又獻上聯合劉備,以徐制揚,借兵入汝南。這不就等於告訴別人你伯父在耍詐了嗎?”

郭援仔細想想,恍然大悟,還真就是這個味道。

只是郭援解決了一個問題後,又想起了另外個問題,朝著郭圖問道:“族父,您曾經不是特別厭惡劉備的嗎?怎麼如今反而幫他說話了?!?

郭援不問還好,一問之下,郭圖臉色竟然突然變紅,支支吾吾起來。

辛氏兄弟卻是哈哈大笑了起來。

別人不知道,他們倆還能不清楚嗎。

劉備送的那一車車財帛貨物,其中可是有一部分是郭圖的。

收了這麼厚重的禮物,又沒什麼深仇大恨,郭公則雖是個小人,但他的長處就是身段靈活,自然不能再和徐州爲敵了。

第21章 別有心思第278章 阿瞞告密(加更求月票)第535章 申家遺患第314章 局勢變化第534章 上庸易幟第384章 諸葛加冠第474章 襄陽詭局第294章 廬江劉勳第463章 江陵易幟第236章 萇奴授首第91章 取信丹陽卒(第一更求首訂!16)第319章 頓兵錢塘第571章 奔襲朱提第579章 內外矛盾第86章 劉繇的憂愁第402章 擴軍分郡第153章 伯符襲丹徒第178章 劉封獻策第308章 置檻捕獸(擠出了個加更)第188章 曹豹請罪第428章 伯符獻策第166章 終見武侯第259章 安撫曹豹第260章 兩種投石機第17章 宴請趙田第177章 正堂迎使第64章 上門送禮第518章 花落誰家第463章 江陵易幟第161章 獅嘯江東第585章 詐做援軍第566章 仲達使漢第127章 買一送一第409章 傾家投效第358章 兵分兩路第104章 牽招到來第194章 荊州之議第242章 袁紹決議第591章 葭萌之爭第538章 仲達獻策第181章 雷厲風行第152章 荀攸訪蒯越第369章 豫章意外第409章 傾家投效第74章 白色的金子【第五更求追讀!】第486章 探病蒯良第301章 厲陽開城第206章 評請伐徐第495章 洪流改道第270章 曹府夜宴第413章 再見二喬第414章 召見周瑜第236章 萇奴授首第330章 山陰城破(七千字大章?。?/a>第372章 兩路大軍第25章 意料之外第68章 心熱如火(明日萬字大爆發?。?/a>第281章 壽春虛實第263章 琴音惹塵緣第43章 非蠢即壞第71章 互惠互利 【25求追讀!】第185章 郭嘉獻策第503章 巡行荊南第111章 徐璆行縣第483章 羣賢畢至第578章 黃權獻計第299章 調兵遣將第39章 雙管齊下克臧霸第156章 諸葛南下第50章 舉薦撞車第16章 曲轅犁第327章 荊州來使第57章 元龍薦長文第375章 蜂擁而來第46章 青州三士(三更求支持)第308章 置檻捕獸(擠出了個加更)第484章 各有去處第443章 荊北取捨第33章 先行中策第274章 倉已降劉第270章 曹府夜宴第72章 臧霸的憂愁【35求追讀!】第116章 三賢獻策第42章 韓循獻策第546章 借刀殺人第127章 買一送一第61章 陳羣家書第68章 心熱如火(明日萬字大爆發?。?/a>第477章 達成共識第218章 北上勤王第581章 蜀北之憂第260章 兩種投石機第74章 白色的金子【第五更求追讀!】第212章 河東遇天子第595章 曹兵入漢中第456章 遊說桓階第21章 別有心思第599章 問策賀齊第448章 狼煙破敵第150章 不過如此
第21章 別有心思第278章 阿瞞告密(加更求月票)第535章 申家遺患第314章 局勢變化第534章 上庸易幟第384章 諸葛加冠第474章 襄陽詭局第294章 廬江劉勳第463章 江陵易幟第236章 萇奴授首第91章 取信丹陽卒(第一更求首訂!16)第319章 頓兵錢塘第571章 奔襲朱提第579章 內外矛盾第86章 劉繇的憂愁第402章 擴軍分郡第153章 伯符襲丹徒第178章 劉封獻策第308章 置檻捕獸(擠出了個加更)第188章 曹豹請罪第428章 伯符獻策第166章 終見武侯第259章 安撫曹豹第260章 兩種投石機第17章 宴請趙田第177章 正堂迎使第64章 上門送禮第518章 花落誰家第463章 江陵易幟第161章 獅嘯江東第585章 詐做援軍第566章 仲達使漢第127章 買一送一第409章 傾家投效第358章 兵分兩路第104章 牽招到來第194章 荊州之議第242章 袁紹決議第591章 葭萌之爭第538章 仲達獻策第181章 雷厲風行第152章 荀攸訪蒯越第369章 豫章意外第409章 傾家投效第74章 白色的金子【第五更求追讀!】第486章 探病蒯良第301章 厲陽開城第206章 評請伐徐第495章 洪流改道第270章 曹府夜宴第413章 再見二喬第414章 召見周瑜第236章 萇奴授首第330章 山陰城破(七千字大章!)第372章 兩路大軍第25章 意料之外第68章 心熱如火(明日萬字大爆發?。?/a>第281章 壽春虛實第263章 琴音惹塵緣第43章 非蠢即壞第71章 互惠互利 【25求追讀!】第185章 郭嘉獻策第503章 巡行荊南第111章 徐璆行縣第483章 羣賢畢至第578章 黃權獻計第299章 調兵遣將第39章 雙管齊下克臧霸第156章 諸葛南下第50章 舉薦撞車第16章 曲轅犁第327章 荊州來使第57章 元龍薦長文第375章 蜂擁而來第46章 青州三士(三更求支持)第308章 置檻捕獸(擠出了個加更)第484章 各有去處第443章 荊北取捨第33章 先行中策第274章 倉已降劉第270章 曹府夜宴第72章 臧霸的憂愁【35求追讀!】第116章 三賢獻策第42章 韓循獻策第546章 借刀殺人第127章 買一送一第61章 陳羣家書第68章 心熱如火(明日萬字大爆發?。?/a>第477章 達成共識第218章 北上勤王第581章 蜀北之憂第260章 兩種投石機第74章 白色的金子【第五更求追讀!】第212章 河東遇天子第595章 曹兵入漢中第456章 遊說桓階第21章 別有心思第599章 問策賀齊第448章 狼煙破敵第150章 不過如此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化县| 许昌市| 乡宁县| 册亨县| 吴忠市| 大洼县| 德惠市| 扎囊县| 南宁市| 同德县| 大安市| 方山县| 上思县| 桂平市| 舒城县| 会同县| 桐城市| 保靖县| 连山| 徐州市| 淅川县| 深水埗区| 海淀区| 灵宝市| 大兴区| 武清区| 嘉祥县| 五原县| 金乡县| 安图县| 安仁县| 霍林郭勒市| 湘阴县| 泸溪县| 宁远县| 澄城县| 石棉县| 南川市| 兰西县| 金川县| 策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