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28章 伯符獻策

桓階雖然嘴上不承認,可內(nèi)心卻很老實。

事實上他的確是把劉封給放到了劉表的對立面上,而且還是很重的一個砝碼。

如果不是劉表收容劉勳,和劉備、劉封父子倆幾近乎於翻臉,桓階此刻未必敢這麼果斷的勸說張羨起兵。

原時空中,桓階起兵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揚州爲孫策所有了,豫章直接連通長沙,即便走長江過不來,孫策只要有心思,一樣可以走豫章小路增援長沙。

這種情況下,孫策軍不需要考慮後勤的問題,因爲整個荊南都是反叛劉表的。

孫策軍作爲友軍,自然可以在荊南得到補給,如此一來,交通不便利的問題就被解決了一大半。

可誰也沒想到孫策居然死了,而且還是死於被暗殺。

孫權(quán)繼位之後,第一件事就是調(diào)理內(nèi)部失衡派系力量,第二件事則是鎮(zhèn)壓江東各地的叛亂,哪裡還有餘力去幹涉隔壁荊州的事情。

原時空中,張羨起兵正是在官渡之前,而當時的孫策成天大喊偷襲許昌,這其實就相當微妙了。

孫策是名將之姿,不會不懂欲取之,先舍之的道理,更不會不懂聲東擊西的含義。

大家看看地圖,就能明白孫策所謂的偷襲許昌有多麼的扯淡了。

首先,孫家軍就沒有多少騎兵部隊,整個江東的戰(zhàn)馬總數(shù)估計不會超過五千騎。而從江北厲陽出發(fā),以最短距離的路線抵達許昌,大概是一千里地的距離。

這其中,還有淮北一片縱深達一百里地的無人區(qū),隨後還得越過人口相對稠密,縣邑林立的汝南郡,跨過包括淮水在內(nèi)的好幾條大河,最終才能抵達許昌。

這種作戰(zhàn)計劃完全就是賭命,而且還是十賭九輸那種。更別提孫策還跟個蠢貨似的天天把偷襲許昌掛嘴邊了。

比較合理的解釋就是,孫策這根本就是在搞戰(zhàn)略欺騙,而他想要欺騙的對象很可能就是劉表。

孫策恐怕和劉封存的是一個心思,就是趁著劉表大軍南下,從長江繞行其後,在長沙城下把劉表的重兵野戰(zhàn)集團一口吃掉。

孫策當時的實力的確遠遠不如現(xiàn)在的劉封,但孫策有一個優(yōu)勢,那就是他已經(jīng)把黃祖給打殘廢了。

別看後來孫權(quán)又接連在黃祖這吃癟了好幾次,可孫策活著的時候,已經(jīng)全殲了黃祖的精銳水軍,連同劉表的援軍也一併吃掉了。

孫策這時候如果想要攻打西陵,那黃祖還能據(jù)城死守,以待援軍。可如果孫策只是想走長江,過江夏,直奔洞庭湖而去,那黃祖是幾乎給不了任何阻力的。

這也是桓階悍然勸說張羨舉兵的根本原因,有這等強大的外援,別說劉表不敢發(fā)兵了,就是真發(fā)兵南下了,在桓階看來也是千里送人頭罷了。

可誰也想不到孫策會被暗殺,這種小幾率的黑天鵝事件的出現(xiàn),直接把原時空裡的桓階、張羨給坑慘了。

本來現(xiàn)在這個位面裡,因爲沒有了孫策的原因,桓階和張羨並沒有考慮立刻舉兵,雖然對荊北依舊怨氣十足,可距離叛亂還差了點動力。

可誰也想不到,去年年中的時候,荊北派來使節(jié),通知張羨、桓階等人,明年的稅賦還要再加三成。

這下子荊南徹底炸鍋了,這三成是在去年的基礎(chǔ)上加的三成,要是按照建安元年的標準來看,那可就是五成了。連帶上前幾年的增額,短短的三年時間,荊南稅賦居然翻了一倍。

桓階等人派人往北邊一打聽,這才明白了爲什麼又要加稅,原來是荊北又打算擴軍了。

這下子荊南的士族豪強們徹底炸鍋了,桓階也攔不住,也只能舉兵了。況且真要交這麼多的錢糧賦稅,荊南自己都夠拉起一支三五萬人的軍隊了,憑啥還要繼續(xù)看荊北的臉色?

這一次完全就是錯有錯著,就連劉封自己都沒想到,反而陰差陽錯的得手了。

也就是劉封想著不論荊南是否叛亂,他都要對荊州下手,所以纔會肆無忌憚的直接擴軍。這樣一來,反而引起了劉表的戒備,緊跟著擴軍,又因爲財政問題提高了對荊南的壓榨,從而讓荊南徹底不堪重負,起兵反叛。

但凡劉封想著等張羨、桓階起兵,自己猶猶豫豫,想著不能刺激劉表,怕他到時候不敢南下,前怕狼後怕虎,既不敢擴軍,又不敢挑撥,恐怕張羨和桓階還真就不可能舉兵了。

一時之間,書房內(nèi)變得寂靜無聲。

好半晌後,桓階終於開口:“這就是伯符你勸我降劉的底氣嗎?”

孫策緩緩搖頭,解釋道:“世兄萬勿誤解了小弟,策不過是爲世兄分析一二情勢。以策之見,世兄此次之舉,委實是有些冒失了。”

頓了頓之後,孫策做出一副猶豫狀,引起了桓階的注意後,才故作艱難道:“世兄,策實不明白,爲何您在舉事之前,不派人來我揚州,求助於左將軍呢?”

桓階看著孫策,搖了搖頭:“非是愚兄不曾想到這一層,實是荊南士族豪強皆不欲也。”

孫策啞然,有些不明白的追問道:“這是爲何?我主能征善戰(zhàn),又禮賢下士,更兼,爲何得不到荊南士民們的認可?”

桓階長聲嘆息,只是搖頭苦笑。

孫策心裡的不解更爲嚴重,誤以爲桓階對自己的話有些懷疑,不惜自貶道:“世兄,愚弟自小爲家父教誨,於徵戰(zhàn)一途也頗有天分。自家父遇害,戰(zhàn)死沙場,愚弟不得不依附於袁公路。此後先破廬江,後下曲阿,轉(zhuǎn)戰(zhàn)丹陽,席捲吳郡,掃蕩會稽,非是自家吹噓,實所得之戰(zhàn)績無愧於家父之名也。”

聽著孫策的話,桓階忍不住點頭贊同。

事實上他聽說了孫策在江東的戰(zhàn)績,也是欽佩不已,多次與身邊親友讚譽孫策將門虎子,孫堅虎父無犬子。

甚至他還動了心思,想要拉攏孫策爲外援。只是那時候?qū)O策還是袁術(shù)麾下之臣,桓階只能暫時放棄。

不過在桓階的眼裡,孫策頗有野心,所作所爲,並非是甘心臣服於袁術(shù)之下的樣子。

因此,桓階雖然暫時擱置了尋找孫策爲外援的計劃,可心裡卻沒有放棄這個念頭,一直有關(guān)注江東的形勢變化。

孫策不知道桓階心中所想,只是自顧自的繼續(xù)說道:“當時策自以爲是,只覺得天下英雄不過爾爾,卻不想碰壁之日來的如此之快。我主南下之時,我仍不知天時,負隅頑抗,幾盡渾身解數(shù),卻最終在錢塘江畔,爲我主一戰(zhàn)而擒。”

實際上孫策當時逃出去了,可身邊只剩下了百來騎,精銳主力全軍覆沒,和被生擒也沒太大的區(qū)別了。

“世兄可知當時戰(zhàn)況?”

對於孫策的問題,桓階再度搖頭,他倒是打聽過一些情況,也對戰(zhàn)果很是驚訝,可比起孫策這個當事人,他這點情報自然是遠不能比的。

“當時愚弟有兵馬三四萬人,自以爲能夠堂堂正正一戰(zhàn)。”

孫策繼續(xù)說著,臉上浮現(xiàn)起了苦笑:“可我主竟能神兵天降,將我所部成功合圍在了錢塘江邊。不瞞世兄,弟當時甚至有了尋死之心。”

這可不是孫策瞎說,他當時的的確確有那麼一瞬間想要拔劍自刎。最後之所以能突圍,也是爲忠心耿耿的下屬所激勵,強迫自己振作起來。

可以說錢塘江江畔一戰(zhàn),劉封是徹底把孫策給打服氣了。

“世兄,你看弟如今依舊爲左將軍麾下重將,孫家將領(lǐng)部曲,左將軍一樣視能而用。我父部曲之左膀右臂程公、韓公、黃公,俱有重任安排。荊南諸君,難道還能不如我等階下之囚?”

桓階長嘆一聲,他發(fā)現(xiàn)孫策是真的沒聽懂他的暗示。再加上孫策不惜自爆其短,也要彰顯劉封之能,勸說他看清事實,這一點也頗令桓階感動。

於是,他不得不認真解釋道:“賢弟,不是愚兄不知左將軍之能,實是郡中士民別有想法。”

孫策愕然道:“什麼想法?”

桓階苦笑道:“彼輩想要左右逢源,挾左將軍之勢壓迫劉景升,以此來換取自立的機會。尤其是此輩去歲聽聞了左將軍在會稽北部之事,深恐會在荊南復(fù)現(xiàn),自然反對我去聯(lián)絡(luò)左將軍了。”

桓階把話說開了,孫策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是這些人打的竟然是這種主意。

隨即,孫策爲荊南的士族豪強們感到欽佩,這夥人膽子居然這麼大,算計到劉封頭上了,實在是有夠膽量的。

提供之後,孫策又浮起一個新的疑惑:“世兄,既然如此,那現(xiàn)在爲何荊南士家大族還不考慮倒向我主呢?”

桓階微微一愣,隨即恍然,原來剛剛孫策勸說自己降劉,降的竟然是劉封。

桓階還以爲對方說的是劉表呢,心中還頗爲不悅。

可轉(zhuǎn)念一想,桓階頓時眼中一亮,但隨即又在心裡搖了搖頭。

看見桓階搖頭,孫策頓時急了:“世兄,這又是爲何?”

桓階苦笑道:“巴掌不曾落在他們的臉上,他們?nèi)绾螘嘈拍兀俊?

孫策聽懂了,雖然有些失望,但心裡卻又升起了另外一個想法。

“世兄,既然如此,策于軍略一途頗有建樹,若是世兄不棄,弟願爲您和荊南參贊一二。”

聽到孫策的這個建議,桓階有些心動了。

孫堅有多能打,桓階可是親眼所見的,而孫策在江東也頗有其父的風采。

桓階自思整個荊南,怕是無人能有孫策這般的軍事天賦。而且孫策所效忠的左將軍劉封與劉表也已是面和心不和,從劉封的利益出發(fā),也顯然樂見荊州南北分裂。

於是,桓階將長沙的一部分軍事情況托盤而出。

“如今長沙已有大軍三萬餘衆(zhòng),其中半數(shù)是荊南四郡的郡國兵,剩下的人裡又有半數(shù)是各地大家豪族的部曲,最後一部分則是新招募的青壯。”

桓階說道:“後續(xù)或許還有萬餘人馬可以籌集,但具體還是得看荊北之軍何時南下了。”

孫策沉默片刻,開口道:“世兄,可有荊南地圖?”

“有!”

桓階應(yīng)了一聲,親自給孫策取來地圖。

孫策趴在地圖上看了足足一盞茶的時間,突然伸手點了點地圖上的三處地點道:“世兄,此處當爲重中之重。”

桓階探頭去看,孫策所指的地方分別是長沙郡治臨湘城北面的要衝——望城,以及湘水下游的兩處支流水道上的要點羅縣和益陽縣。

桓階有些不解的請教道:“伯符,這望城自然重中之重,遮蔽臨湘,遏制湘水,明府已經(jīng)下令,將調(diào)派五千人駐防望城,以廕庇臨湘。只是這益陽和羅城並不在湘水之上,守之何意?”

孫策卻是莞爾一笑,給桓階分析道:“世兄,望城固然重要,可益陽與羅縣一樣不可小覷。若是我爲荊北軍主帥,當先要拿下的便是這兩座縣邑。”

“這是爲何!?”

桓階被孫策的話給震驚到了,他的確想不通這兩座城如何會被孫策如此看重。

孫策繼續(xù)給他解惑道:“世兄請看,這益陽縣位於資水和浣水的匯聚點上,同時又距離湘水不過一百里。若是守軍佔據(jù)此處,不但能從武陵郡源源不斷的得到增援,同時還能隨時威脅荊北軍後路,切斷湘水後勤,你還覺得這益陽無足輕重嗎?”

只要益陽在荊南軍的手裡,武陵郡的援軍可以源源不斷的向東增援,而且還有益陽這麼個可靠的據(jù)點進行集結(jié)。而且從益陽出發(fā),只需要走七八十里的水路,即可抵達湘水,威脅荊北軍的後路和補給。

同樣的道理,羅縣也在湘水支流泊羅淵之上,距離湘水更近,不過二三十里地,這裡相比起益陽來還略有差異。

這點距離走水路的話,順風一個時辰即可抵達,若是能在羅縣駐紮一支水軍,幾乎日日可以騷擾荊北大軍的湘水補給線。

桓階恍然大悟,被孫策這麼一解釋,他總算是看懂了益陽和羅縣的重要性。

孫策給出結(jié)論道:“羅縣可駐紮兩三千人的精銳,再輔以千餘水軍,配置走舸赤馬,來去如風,以騷擾往來補給船隻爲重。而益陽則不斷匯聚武陵郡的力量,以求決戰(zhàn)時威脅荊北軍之腹背,如此一來,大勝可期。”

第161章 獅嘯江東第168章 擴軍計劃第290章 馮家有女第434章 荊北告捷第442章 黃祖求援第240章 攻城略地第156章 諸葛南下第112章 劉曄解困第119章 天賜良港第148章 三劉聯(lián)盟第288章 奇貨可居第505章 子修三求第381章 元龍募資第272章 萬事俱備第265章 大戰(zhàn)在即第483章 羣賢畢至第458章 捷報頻傳第478章 再訪鄀國第153章 伯符襲丹徒第576章 司馬建功第46章 青州三士(三更求支持)第377章 龐統(tǒng)來訪第134章 周泰獻策第287章 擒獲袁術(shù)(加更!)第91章 取信丹陽卒(第一更求首訂!16)第565章 季玉問策第435章 伯符獻策第397章 曹劉叔侄對第8章 晨昏定省第475章 蔡瑁的心思第500章 以巴爲銅第239章 黃巾來援第95章 曹宏末路(第五更求首訂!56)第36章 問對徐州第35章 醫(yī)道三不朽第524章 青州傳捷第127章 買一送一第153章 伯符襲丹徒第413章 再見二喬第12章 破局之法第537章 利縣大敗第403章 二寇獻寶第108章 開陽開城第35章 醫(yī)道三不朽第383章 完璧歸封第273章 東風漸起第585章 詐做援軍第369章 豫章意外第208章 勾心鬥角第102章 大破昌豨第384章 諸葛加冠第323章 兩處堅守第325章 吳縣來人第573章 錦衣還鄉(xiāng)第575章 再克朱提第27章 代工耕犁第119章 天賜良港第516章 決斷河內(nèi)第82章 劉曄的盤算第24章 獅子大開口第56章 釜底抽糧第509章 士氏朝貢第559章 棄城而逃第417章 劉備催婚第586章 大敗米賊第191章 朐城夜變第128章 花落糜家第514章 騎兵三寶第61章 陳羣家書第413章 再見二喬第198章 呂布來投第378章 得棲鳳雛第533章 擒獲二申第314章 局勢變化第560章 多路進展第204章 貴賓臨門第204章 貴賓臨門第79章 玄德教子第12章 破局之法第80章 父慈子孝第419章 安排糜竺第560章 多路進展第529章 南中方略第2章 拜訪曹豹第29章 元龍,備給你看一件寶貝第224章 進駐聞喜第448章 狼煙破敵第133章 瑯琊諸葛第12章 破局之法第107章 鐵營與郡守第384章 諸葛加冠第174章 父子交易第137章 廣陵城變第587章 兩封奏報第126章 太史子義邀是儀第46章 青州三士(三更求支持)第169章 元服與茂才第244章 生擒黃何第392章 曹操定策第398章 達成契約
第161章 獅嘯江東第168章 擴軍計劃第290章 馮家有女第434章 荊北告捷第442章 黃祖求援第240章 攻城略地第156章 諸葛南下第112章 劉曄解困第119章 天賜良港第148章 三劉聯(lián)盟第288章 奇貨可居第505章 子修三求第381章 元龍募資第272章 萬事俱備第265章 大戰(zhàn)在即第483章 羣賢畢至第458章 捷報頻傳第478章 再訪鄀國第153章 伯符襲丹徒第576章 司馬建功第46章 青州三士(三更求支持)第377章 龐統(tǒng)來訪第134章 周泰獻策第287章 擒獲袁術(shù)(加更!)第91章 取信丹陽卒(第一更求首訂!16)第565章 季玉問策第435章 伯符獻策第397章 曹劉叔侄對第8章 晨昏定省第475章 蔡瑁的心思第500章 以巴爲銅第239章 黃巾來援第95章 曹宏末路(第五更求首訂!56)第36章 問對徐州第35章 醫(yī)道三不朽第524章 青州傳捷第127章 買一送一第153章 伯符襲丹徒第413章 再見二喬第12章 破局之法第537章 利縣大敗第403章 二寇獻寶第108章 開陽開城第35章 醫(yī)道三不朽第383章 完璧歸封第273章 東風漸起第585章 詐做援軍第369章 豫章意外第208章 勾心鬥角第102章 大破昌豨第384章 諸葛加冠第323章 兩處堅守第325章 吳縣來人第573章 錦衣還鄉(xiāng)第575章 再克朱提第27章 代工耕犁第119章 天賜良港第516章 決斷河內(nèi)第82章 劉曄的盤算第24章 獅子大開口第56章 釜底抽糧第509章 士氏朝貢第559章 棄城而逃第417章 劉備催婚第586章 大敗米賊第191章 朐城夜變第128章 花落糜家第514章 騎兵三寶第61章 陳羣家書第413章 再見二喬第198章 呂布來投第378章 得棲鳳雛第533章 擒獲二申第314章 局勢變化第560章 多路進展第204章 貴賓臨門第204章 貴賓臨門第79章 玄德教子第12章 破局之法第80章 父慈子孝第419章 安排糜竺第560章 多路進展第529章 南中方略第2章 拜訪曹豹第29章 元龍,備給你看一件寶貝第224章 進駐聞喜第448章 狼煙破敵第133章 瑯琊諸葛第12章 破局之法第107章 鐵營與郡守第384章 諸葛加冠第174章 父子交易第137章 廣陵城變第587章 兩封奏報第126章 太史子義邀是儀第46章 青州三士(三更求支持)第169章 元服與茂才第244章 生擒黃何第392章 曹操定策第398章 達成契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城县| 通城县| 乌兰浩特市| 三江| 昌都县| 浮梁县| 岚皋县| 文化| 永登县| 自贡市| 淮安市| 内江市| 三门县| 黑水县| 红原县| 呼和浩特市| 珠海市| 新河县| 龙游县| 绿春县| 清丰县| 临西县| 临夏市| 志丹县| 太康县| 海阳市| 湛江市| 宝兴县| 共和县| 竹山县| 漳州市| 海丰县| 洛隆县| 万荣县| 梅州市| 清水河县| 大埔县| 车致| 郎溪县| 武冈市| 图木舒克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