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23章 兩處堅守

“是我調(diào)的……”

王朗一臉懊悔,但之前孫策在江北猛攻,而查瀆道那邊卻幾乎沒有什麼動靜。而且整條古道已經(jīng)多年沒有人行走了,就連當(dāng)?shù)氐娜艘矝]幾個知道的。

這種情況下,王朗便抽調(diào)了駐紮在那裡的部隊前往支援固陵。

可誰能想到,前腳剛剛把部隊調(diào)走,後腳孫策就過來了啊。

這要是再晚上幾天,是不是就不會讓孫策偷襲得手了?

哪怕只是在查瀆寨堵上孫策幾天,固陵的軍隊也能完好無缺的退到山陰啊。

可現(xiàn)在,原本兩萬餘人的大軍,竟然只剩下了八九千人,幾乎折損近半啊。

最初時,王朗籌集了一萬六千會稽軍,其中兩千人留在山陰,一千在高遷屯,三千在查瀆寨,剩下的一萬人中,五千人駐紮在固陵城,三千則在固陵城外,沿江高地下寨,與固陵城遙相呼應(yīng),倚爲(wèi)掎角之勢。

最後還有兩千水軍沿江下了水寨,屯駐著一百多艘大小戰(zhàn)船,其中包括十艘主力艨艟。

結(jié)果孫策跟發(fā)了瘋似的猛攻固陵,前後三次登陸錢塘江南岸,攻下沿江水寨。

雖然最終爲(wèi)虞翻所敗,不得不又退回了北岸。

可孫策的凌厲攻勢依舊給王朗的固陵防線帶來了巨大的壓力,迫使周昕、虞翻不得不向後方求援。

王朗先是從山陰抽調(diào)了一千五百人增援過去,使得山陰縣內(nèi)只剩下了五百郡兵和趕忙擴招的五百縣兵。

可一千五百人哪裡經(jīng)得起消耗,王朗隨後又半逼迫半求助,使得山陰、上虞等縣的士族豪強們又湊了三千五百人出來,一起送往前線。

但前線的傷亡還是太大,半個月的時間,竟然戰(zhàn)損了四千餘人,其中光是戰(zhàn)死就有七百多餘人還有差不多同等數(shù)量的重傷,即便康復(fù)之後,也是殘疾,沒法再上戰(zhàn)場了。

王朗實在是迫不得已,而北會稽的士族豪強們也真是盡力了,要是時間夠久,比如半年一年的,這些士族豪強們又不惜血本的話,肯定還能幫王朗湊個一兩萬人出來。

可問題是現(xiàn)在既沒有時間,而大部分的士族豪強們也不會爲(wèi)了王朗傾盡家業(yè)。

大家吹捧你王朗,是因爲(wèi)你給大家?guī)砗锰?,利益的,不是真的無腦吹你的。

要不來的人是孫策,這些兵馬錢糧都未必能湊的起來。

你換來的是劉備、劉封試試,信不信士族豪強們直接就勸王朗投降了。

“明府,糊塗?。 ?

開炮的人自然是虞翻虞仲翔了。

這位講究一個耿直的憤中,今年已經(jīng)三十四歲了。

但他說話從來不會拐彎,更不會想修飾。

對於虞翻當(dāng)著面指責(zé)王朗糊塗,周昕等人彷彿已經(jīng)司空見慣,毫不驚訝了。

要知道虞翻日後本該變本加厲,直接指著孫策的鼻子噴你別作死,指著孫權(quán)的鼻子噴你別瞎浪。

可惜的是,虞翻雖然耿直,但他噴過的人似乎沒有一個聽他話的。

王朗敗於糊塗,孫策斃於作死,孫權(quán)輸於瞎浪。

“是我錯了?!?

更驚人的是,王朗居然直接認錯,而其他人依舊一臉正常。

也不能怪他們,在東漢時風(fēng)氣就是如此。

王朗這都算好的了,甚至誇讚一句強勢太守都不爲(wèi)過的。

要知道天下第一大郡南陽,甚至還出過虛君的事情。

所謂南陽太守岑公孝,弘農(nóng)成瑨但坐嘯,在東漢中晚期可是天下傳唱的美談。

這話裡說了兩個人,一個成瑨,一個岑晊。

當(dāng)時成瑨出任南陽太守,岑晊是南陽本地的大名士。

因此,按照規(guī)矩,成瑨老老實實的請了岑晊出人功曹。

結(jié)果岑晊的名望太大,背景太強,直接把前者給架空了,一個功曹反倒是成了事實上的南陽太守,而真正的太守成瑨坐嘯畫諾而已,成了一個人形圖章。

最終他也是被岑晊連累坑死,在桓帝朝下獄致死。

所以虞翻怒噴王朗糊塗,當(dāng)真是小巫見大巫了。

而王朗勇於認錯,那也只會被士族文人們傳爲(wèi)美談。

“大明兄、仲翔賢弟,如此困局,還請兩位不吝賜教?!?

王朗一臉蒼白,整個人像是老了好幾歲,眉頭緊皺著。

他已經(jīng)算是徹底沒辦法可想了,如今山陰城中雖然囤積了不少物資,但兵員是真沒有了。

也就是這八九千人了,其中真正還有戰(zhàn)鬥力的,估計也就那六千五百人。

剩下的潰兵已經(jīng)士氣全無,不經(jīng)過一番整頓,暫時是派不上用場了。

“明府當(dāng)浮海候官!”

虞翻依舊第一個發(fā)言,直接勸說王朗走海路前往候官。

王朗先是一愣,隨後趕忙問道:“那山陰該如何是好?”

虞翻慷慨激昂道:“翻願爲(wèi)明府守之!”

山陰此時已成孤城,雖然周圍縣邑衆(zhòng)多,卻早已經(jīng)無兵馬可以調(diào)遣了。

虞翻願意代替王朗困守孤城,換王朗出奔候官,可謂是忠肝義膽了,王朗其實也是被感動的不輕。

原時空裡虞翻這會兒哪有如此豪邁,正在第二次勸說王朗乾脆投降孫策算了。

原時空中王朗、虞翻等人的處境可比現(xiàn)在慘烈多了,周昕帶著一萬多大軍直接被孫策一戰(zhàn)打崩,周昕本人被孫策陣斬,一萬大軍全軍覆沒。

虞翻是從海路繞行才趕在孫策之前回到山陰的。

最重要的是,原時空中的吳郡北部可沒有劉封的重兵存在。

可現(xiàn)在截然不同了,山陰城裡還有八九千人,又有足夠的糧食、軍械物資,再加上劉封正在往南猛攻,狂突孫策後背。

虞翻怎麼都不可能再勸說王朗投降了,反而自己還熱血沸騰的要爲(wèi)王朗死守山陰。

“明府,我與孫家有血海深仇,不共戴天,昕也願爲(wèi)明府死守山陰,請明府勿憂!”

周昕此時也站了出來,神情堅毅的保證道:“昕在城在,昕亡城亡!”

周家和孫家已經(jīng)是死仇狀態(tài)了,從陽城之戰(zhàn)開始,雙方血戰(zhàn)了何止一場?

九江的陰陵之戰(zhàn)中,周昕的二弟周昂都戰(zhàn)死了,三弟也因爲(wèi)戰(zhàn)敗,在返回家鄉(xiāng)的路途中爲(wèi)許貢所殺。

周氏三兄弟,已經(jīng)只剩下周昕一人。

原時空裡,周家也是被孫家滅了全族,這也是爲(wèi)什麼江東和孫策離心離德的根源。

王朗感動不已,望著周昕和虞翻剛想要說些什麼。

卻突然有信使傳信而來,原來是城外的潰兵告知,孫軍已距離山陰城不到五里了。

王朗三人神色大變,沒想到孫家軍幾乎是追著他們尾巴趕到的山陰線,虞翻和周昕所部纔剛剛?cè)氤遣蛔銉蓚€時辰。

王朗失聲驚叫道:“賊軍所來,何其速也?。俊?

在王朗眼裡,驅(qū)逐吳郡太守,聽命袁術(shù)的孫家軍,就是如假包換的賊軍。

虞翻和周昕也是大爲(wèi)震驚,兩人都是有才能,真正帶過兵的,周昕甚至單獨指揮過好幾場上萬人規(guī)模的大戰(zhàn)。

他們很敏銳的意識到,孫策只有立刻做出決定追擊他們,纔會如此之快的趕到山陰城下。

虞翻很快就反應(yīng)了過來,勸說王朗跑路。

“明府!當(dāng)速離山陰!”

周昕沒有說話,既不贊成王朗跑路,卻也沒有阻止對方。

反倒是王朗,仔細思考之後,痛下決心道:“朗乃朝廷任命的會稽太守,郡治就在我腳下,朗若離開山陰,還能去往何處?我意已決!當(dāng)與二君共同死守山陰?!?

對於王朗的決定,虞翻和周昕都有些震驚,隨即化爲(wèi)竊喜。

王朗要是真留下不跑了,那守城的成功率最少也能高上三成。

僅僅是官兵士氣就大大增強了,更遑論軍民的堅守意志了。

於是,虞翻和周昕也不再勸說王朗,直接告退,趕往山陰西門所在。

孫家軍來勢洶洶,當(dāng)天就開始安營紮寨,打造攻城器械。

後方糧食也在轉(zhuǎn)運,不過這些糧食數(shù)量著實不多。

即便加上高遷屯繳獲所得,孫策所部恐怕也只能支撐不足一個月。而孫策則已經(jīng)將山陰視爲(wèi)必須拿下的目標(biāo)。

********

徐琨所部一路難逃,原本一萬大軍的兵力,等回到吳縣時,已經(jīng)只剩下了七千餘人。

因爲(wèi)撤退及時,徐琨所部沿途並沒有損失什麼人馬。

可劉封的徵南軍每日猛攻,卻給徐琨所部帶來了巨大的壓力,這短短幾日,竟然戰(zhàn)死戰(zhàn)傷兩千餘人。

這一戰(zhàn)可是把徐琨所部打掉魂了。

兩千餘人的傷亡,這要是換了差一些的軍隊,早就崩潰了。更大的創(chuàng)傷是對整支軍隊士氣和精神的打擊。

徐琨趁夜晚逃跑,等於是變相低頭認輸了。

一萬人守堅城,糧食軍械等物資充足,怎麼都應(yīng)該守到糧食吃光才該考慮撤軍的事情。

提前撤出,盡棄傷患,甚至連物資都不敢焚燬,這可不就是徹頭徹尾的變相投降了嗎?

不過能夠趁夜色遁走,也充分證明了孫軍上下的精銳程度。

很多人以爲(wèi)一旦打仗,斥候都是全天候二十四小時的。

其實這是根本做不到的。

就是吳地這天氣,冬日裡最冷都能降到零下十度,這會兒可連棉布都是稀罕貨,棉花更是觀賞品。

斥候們在野外又不能生火取暖,很容易就被凍死凍傷。

能夠爲(wèi)大軍布控的斥候,可都是精銳中的精銳,不但能戰(zhàn)敢戰(zhàn),而且還要有一定的技術(shù)能力,是屬於難以補充的技術(shù)兵種。

有誰捨得沒事天天大半夜的往外撒斥候,除非是極其重要的大戰(zhàn),某一方下定決心要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吃掉對手時。

另外,這個年代的守城方優(yōu)勢是十分巨大的。

孫軍從南門遁逃,即便斥候發(fā)現(xiàn)了,想要把消息傳回北面的營地,最少也得半個時辰以上。

等斥候消息傳到了,士卒還要起身穿衣皮甲,等集結(jié)完畢了,人家早走出去好多裡地了。

在古典戰(zhàn)爭時期,大軍對壘之中,某一方想要脫離戰(zhàn)線,絕大多數(shù)都是趁夜而走,類似的戰(zhàn)役不勝枚舉。

原因自然很簡單,因爲(wèi)你白天想跑,成功的概率太小了,甚至還要付出極大的代價。

懸羊擊鼓、餓馬提鈴之類的成語就是這麼來的。

哪怕就是前些天孫策用甕點燈,迷惑錢塘江南的會稽軍,用的也是一樣的招數(shù)。

劉封並沒有下定決心要在無錫吃掉徐琨,他要的是無錫這座城。

把徐琨繼續(xù)往南趕,未必就是一件壞事。

吳縣的人越多,心也就越雜。

只是讓劉封有些遺憾的是,程普、黃蓋兩個老革明明是從北門突圍的,居然沒有北上吳縣,反而繞了個圈子南下投奔孫策去了,否則吳縣裡面還能更熱鬧一些。

“吳縣守不??!”

這是徐琨看見吳景的第一句話。

吳景目瞪口呆,一臉不解的望著徐琨。

饒是徐琨身經(jīng)百戰(zhàn),此時回想起在無錫的最後幾天。

各種各樣,門類繁多,威力還巨大的攻城武器輪番上陣,而且還能自由組合搭配。

要不是無錫守軍都是由他們的老部曲擴編而成,有足夠多忠誠可靠的中下層軍官,徐琨真不敢保證自己能跑的出來。

一想到崩塌的城樓,城垛被夷爲(wèi)平地,甚至連城牆都出現(xiàn)了裂縫。

徐琨就覺得吳縣未必能有什麼好結(jié)果。

無錫雖然不如吳縣的城牆高大,可無錫卻絕對算得上是堅城。

真要仔細說起來,無錫的防禦力真不比吳縣差多少,吳縣就算略強幾分,那也只是六十步和五十步的差距。

“你想放棄吳縣?”

吳景也是打老了仗的人,立刻意識到徐琨這話裡暗藏的意思。

徐琨毫不隱瞞的點了點頭:“既然守不住,就算你不肯放棄又能如何?”

吳景眉頭深深的皺了起來,卻沒有反對徐琨的話。

徐琨卻是繼續(xù)說道:“只是不是現(xiàn)在?!?

“吳縣雖然守不住,但也不能現(xiàn)在就放棄。”

徐琨臉色漲的通紅,情緒有些激動道:“以徵南軍打造攻城器械的速度,至少得十天半個月才能打造出第一批來?!?

從無錫到吳縣的道路雖然通暢,但沒人會把攻城器械運送過來。

因爲(wèi)這其中的成本太過昂貴了,甚至都超過了在吳縣城外就地取材,重新建造了。

這個時代的輪子可都是木製的,而且沒有減震屬性。

這一路過來,輪子都不知道得壞上多少,需要無數(shù)木工匠人打造木輪,更別說長途運輸隊攻城器械內(nèi)部的結(jié)構(gòu)的損傷了。

至於水路,徵南軍如今可沒有能夠運輸如此巨大攻城器械的船隻。

“吳縣必須堅守,但咱們也得做好撤軍的準(zhǔn)備,安排好撤離之後南下的路線,還得派人去通知由拳守軍做好接應(yīng)我們的準(zhǔn)備。”

徐琨緊盯著吳景,心中破天荒的緊張的不行。

因爲(wèi)眼下所談的事情,很可能牽涉到他們的性命。

聽到徐琨說起由拳,吳景露出一個苦笑的神情,看的徐琨有些驚疑。

徐琨有些結(jié)巴的猜測道:“難道……由拳……丟了???”

“已經(jīng)丟了近一旬了?!?

吳景很老實的回答道:“是我下令禁止這消息北傳的?!?

對此,徐琨倒是很接受,他也知道這消息要是傳到無錫,那他可就真回不來了。

即便僥倖茍活下來,那也就是個光桿司令。

所以對吳景壓著軍情不報,徐琨倒是並沒有在意。

只是他緊張的問道:“表弟現(xiàn)在何處?”

孫策南下,剛剛拿下由拳,現(xiàn)在又給丟了,徐琨自然擔(dān)心起了孫策本身的安全。

看吳景的模樣,孫策應(yīng)該沒事,可如果孫策帶去吳南的主力部隊折損甚至全軍覆沒的話,那他們這仗也就真沒法繼續(xù)打下去了。

聽了這問題,吳景倒是笑了起來:“這倒是有個好消息了。”

徐琨眼睛一亮,他現(xiàn)在最想聽的就是好消息。

“是什麼好消息?”

“伯符已經(jīng)打過了錢塘江,連戰(zhàn)連捷,消滅了近萬會稽軍,已經(jīng)成功拿下了固陵和高遷亭?!?

吳景原本有些激動,可說到這裡,聲音卻又低沉了下來:“伯符已經(jīng)拿定了主意,他要繼續(xù)攻打會稽,已經(jīng)繼續(xù)出兵向東,兵圍會稽郡治山陰縣了。”

山陰就是後世的紹興,是杭甬不戰(zhàn)條約的犧牲品。

不過此時他地位可比杭甬高多了,他纔是正兒八經(jīng)的會稽郡郡治所在。

山陰坐落於鏡若湖湖畔,因爲(wèi)地形的關(guān)係,幾乎三面鄰水。

山陰縣的南面、東南、西南三面爲(wèi)鏡若湖所包圍,唯有北面纔有大片空地,同時還能引鏡若湖湖水爲(wèi)護城河,可謂是易守難攻的堅城。

此時的孫家軍中高級將領(lǐng)幾乎都是出身吳郡,而吳郡就是會稽郡中分置出來的。

因此,兩地其實並不分家。

雖然吳郡的士族豪強已經(jīng)開始歧視會稽郡的同類了,可雙方彼此之間的交流還是相當(dāng)高的,兩地的士族豪強對對方的地形也是頗爲(wèi)了解。

孫策等人對會稽的瞭解也頗深,徐琨立刻就追問起來:“山陰還有多少殘兵?”

吳景直接回道:“至少六千?!?

徐琨眉頭立刻緊皺起來,陷入了沉思之中。

吳景也沒催他,反正堂上只有他們兩人。

過了許久,徐琨終於從沉思中清醒了過來,擡起頭來,看著吳景道:“舅舅,要不你先帶人南下吧。”

第445章 進取沙羨第386章 蹕前訴苦第392章 曹操定策第166章 終見武侯第573章 錦衣還鄉(xiāng)第201章 比斗大勝第386章 蹕前訴苦第428章 伯符獻策第492章 收攬蒯越第6章 曹家夜話第65章 禮送賣家第152章 荀攸訪蒯越第364章 拿下山陰第319章 頓兵錢塘第258章 沿途考察第595章 曹兵入漢中第539章 別有用意第268章 曹袁生隙第125章 曹操和呂布的威脅第404章 劉馥來投第398章 達成契約第43章 非蠢即壞第227章 三場夜宴第388章 南地烽煙第364章 拿下山陰第278章 阿瞞告密(加更求月票)第83章 劉曄的決定第418章 曹府提親第323章 兩處堅守第520章 兩樁聯(lián)姻第373章 上虞飲宴第185章 郭嘉獻策第472章 遊說張濟第454章 覆軍之危第546章 借刀殺人第73章 面見臧霸【45求追讀!】第125章 曹操和呂布的威脅第139章 太史來援第113章 臧霸歸心第421章 荊州應(yīng)對第578章 黃權(quán)獻計第438章 周崇之死第246章 回返洛陽第60章 知會曹豹第123章 戲志才謀斷廣陵第245章 蕩平潁川第304章 趙凡夜渡(繼續(xù)堅持加更?。?/a>第98章 北伐臧霸第112章 劉曄解困第288章 奇貨可居第385章 三度入雒第69章 子當(dāng)與父同平亂世(加更來了!驚喜嗎?)第433章 中原烽火第44章 韓循該死第114章 戰(zhàn)後封賞第388章 南地烽煙第109章 大獲豐收第353章 一戰(zhàn)覆軍第244章 生擒黃何第551章 貿(mào)易爭端第132章 各方雲(yún)動第523章 平定三郡第73章 面見臧霸【45求追讀!】第369章 豫章意外第519章 青州戰(zhàn)事第408章 全家父子第600章 放手爭益祝讀者大大們除夕快樂!第177章 正堂迎使第269章 居中謀利第260章 兩種投石機第471章 郗慮使?jié)?/a>第443章 荊北取捨第477章 達成共識第450章 荊軍後手第43章 非蠢即壞第597章 曹兵入蜀第336章 施壓吳中大姓第150章 不過如此第435章 伯符獻策第85章 周瑜的猶豫第494章 河北一統(tǒng)第406章 集思廣益第239章 黃巾來援第366章 本初廷議第495章 洪流改道第67章 府外遇豪傑第98章 北伐臧霸第320章 奇襲高遷屯第316章 進抵無錫第120章 朐縣鹽豪第583章 螳螂捕蟬第341章 陸議雄言第39章 雙管齊下克臧霸第223章 河?xùn)|聞訊第557章 大破雍闓第428章 伯符獻策第279章 長途奔襲第223章 河?xùn)|聞訊第584章 一觸即發(fā)
第445章 進取沙羨第386章 蹕前訴苦第392章 曹操定策第166章 終見武侯第573章 錦衣還鄉(xiāng)第201章 比斗大勝第386章 蹕前訴苦第428章 伯符獻策第492章 收攬蒯越第6章 曹家夜話第65章 禮送賣家第152章 荀攸訪蒯越第364章 拿下山陰第319章 頓兵錢塘第258章 沿途考察第595章 曹兵入漢中第539章 別有用意第268章 曹袁生隙第125章 曹操和呂布的威脅第404章 劉馥來投第398章 達成契約第43章 非蠢即壞第227章 三場夜宴第388章 南地烽煙第364章 拿下山陰第278章 阿瞞告密(加更求月票)第83章 劉曄的決定第418章 曹府提親第323章 兩處堅守第520章 兩樁聯(lián)姻第373章 上虞飲宴第185章 郭嘉獻策第472章 遊說張濟第454章 覆軍之危第546章 借刀殺人第73章 面見臧霸【45求追讀!】第125章 曹操和呂布的威脅第139章 太史來援第113章 臧霸歸心第421章 荊州應(yīng)對第578章 黃權(quán)獻計第438章 周崇之死第246章 回返洛陽第60章 知會曹豹第123章 戲志才謀斷廣陵第245章 蕩平潁川第304章 趙凡夜渡(繼續(xù)堅持加更?。?/a>第98章 北伐臧霸第112章 劉曄解困第288章 奇貨可居第385章 三度入雒第69章 子當(dāng)與父同平亂世(加更來了!驚喜嗎?)第433章 中原烽火第44章 韓循該死第114章 戰(zhàn)後封賞第388章 南地烽煙第109章 大獲豐收第353章 一戰(zhàn)覆軍第244章 生擒黃何第551章 貿(mào)易爭端第132章 各方雲(yún)動第523章 平定三郡第73章 面見臧霸【45求追讀!】第369章 豫章意外第519章 青州戰(zhàn)事第408章 全家父子第600章 放手爭益祝讀者大大們除夕快樂!第177章 正堂迎使第269章 居中謀利第260章 兩種投石機第471章 郗慮使?jié)?/a>第443章 荊北取捨第477章 達成共識第450章 荊軍後手第43章 非蠢即壞第597章 曹兵入蜀第336章 施壓吳中大姓第150章 不過如此第435章 伯符獻策第85章 周瑜的猶豫第494章 河北一統(tǒng)第406章 集思廣益第239章 黃巾來援第366章 本初廷議第495章 洪流改道第67章 府外遇豪傑第98章 北伐臧霸第320章 奇襲高遷屯第316章 進抵無錫第120章 朐縣鹽豪第583章 螳螂捕蟬第341章 陸議雄言第39章 雙管齊下克臧霸第223章 河?xùn)|聞訊第557章 大破雍闓第428章 伯符獻策第279章 長途奔襲第223章 河?xùn)|聞訊第584章 一觸即發(f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雷州市| 旺苍县| 黔东| 菏泽市| 丹东市| 永兴县| 博湖县| 雷山县| 仁寿县| 聂荣县| 施甸县| 宣城市| 辽阳县| 平定县| 德令哈市| 武陟县| 南安市| 安达市| 宜兰县| 宜阳县| 土默特左旗| 北宁市| 镇江市| 犍为县| 布尔津县| 株洲县| 凤台县| 哈密市| 太保市| 通山县| 农安县| 千阳县| 阿图什市| 朝阳市| 宁化县| 和顺县| 安多县| 邹平县| 阿城市| 亚东县| 凌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