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97章 曹兵入蜀

司馬懿不等曹昂和張魯反應,自顧自的繼續說道:“若是左將軍用兵,其大概率會自西城出兵,走黃金戍入漢中。”

“將軍,左將軍治軍之能,名滿天下,其麾下諸部皆是熊羆之士,驍勇善戰。我等切不可與其正面對決,否則即便能勝也是兩敗俱傷。”

說著,司馬懿衝著曹昂拱手道:“以懿之愚見,我等當先發兵黃金戍,構建工事,阻敵於羣山之中,方能退敵。此次入寇漢中之敵,聽說乃是左將軍麾下虎將高順,其人治軍甚嚴,軍伍齊整,最擅陣戰破敵,揚州山越諸叛,便是其人南下平定。高順所部聽說有虎賁兩萬餘衆,我軍不過兩萬人,此番對敵,須全力以赴,切不可有分兵之舉。”

曹昂此時已經有些回過味來了。

司馬懿將高順誇的那麼高,又暗示己方絕不分兵,曹昂自小就被丁夫人細心栽培,長大之後又被曹操帶在身邊教導,早早就奠定了他繼承人的身份地位。

這樣的人自然不可能是傻子,相反十分聰穎。

意識到司馬懿是在逼迫張魯之後,曹昂立刻改變了態度,微笑不語起來。

與曹昂先抑後揚不同,張魯這邊卻是先揚後抑了。

他剛開始還真以爲司馬懿是爲自己著想了,可當張魯聽到不可分兵後,他也回過味來了。

要是曹昂這支主力精銳去了黃金戍,那漢中西面可就空虛了,而且一旦蜀中戰事出了什麼問題,張魯甚至連機動兵力都擠不出來。

除非張魯把身邊最後那幾千親兵給派出去。

可真到了那種地步,無兵可用的張魯還拿什麼來制衡曹昂的兩萬大軍?

屆時曹昂只需要回師南鄭,張魯就只能黯然下臺一條路可走。

既然如此,那爲什麼不早早的將兵權出讓出去,保住自己的政治地位呢?

這便是司馬懿對張魯的逼迫之處。

張魯此時此刻,就陷入到了進退兩難之中。

若是請曹昂南下蜀中,這顯然是目前最好的方案,畢竟黃金戍地勢險要,左幕軍很難發揮戰力,守軍並非一定要曹軍這等強軍才行。反而是蜀中大戰愈發激烈,尤其是面對能夠染指廣漢乃至於蜀郡的前景,讓張魯不由不心潮澎湃。

但相應的代價就得將張衛、閻圃、楊任悉數調撥給曹昂統管。

可如果真讓曹昂去了黃金戍,張魯面對張衛等人的求援,可是實在拿不出援軍來了。一旦蜀中戰事不利,就連接應對方的兵馬都沒有,屆時就算不交兵權,沒了兵馬,他張魯又靠什麼來繼續統治漢中?

反倒是曹昂心情愈發平靜,即便張魯賭命,他也不是不能前往黃金戍。

白馬塞固然重要,但黃金戍也是重地。

白馬塞卡住了金牛道、陳倉道兩條棧道的入漢中的咽喉,可黃金戍一樣是儻駱道進入漢中的出口。

必要時刻,關中的曹軍一樣可以走儻駱道進入漢中。

雖然儻駱道的道路非常難走,可他的距離卻是最短的,只有四百多裡地,必要時刻一樣能起到作用。況且呆在白馬塞是爲了堵塞左幕軍北入漢中的效果,可呆在黃金戍也一樣是爲了堵塞左幕軍自上庸入漢中的效果。

故此曹昂穩如泰山,絲毫不在意張魯的反應了。

正如司馬懿和曹昂心中所想,張魯也想明白了這些事情,雖然知道司馬懿是早有預算,但依舊恨不能把說話的楊松給砍了。

思索良久之後,張魯終於做出了決斷。

那就是寧可捨棄兵權,也要讓曹兵南下。

曹兵南下,自己尚有機會保存基業,乃至染指蜀中。

曹兵若是真去了黃金戍,張魯可不覺得自家弟弟能對付得了左幕軍。

張魯聞言,捻鬚沉吟良久,忽而撫掌嘆道:“二位有所不知,黃金戍萬餘人馬,皆久駐此地,熟知山川險要,久得民心,實不宜輕動。”

隨即,他起身踱步,錦袍微動,繼續道:“大將軍乃是當世名將,子修久在其身邊侍奉,必得其薰陶教誨。似子修這等英才,正猶如寶刀出匣,合當用於開疆拓土。今蜀中戰事膠著,局勢錯綜複雜,我心力憔悴,實不能久支……”

說到此處,張魯突然轉身,向曹昂深深一揖:“僕願以蜀中軍務盡託將軍,漢中之兵,皆聽將軍號令。還望將軍即刻整軍,南下入蜀,以解燃眉之急!“

堂上燭火搖曳,映得張魯面色陰晴不定。

他雖言辭懇切,眼中卻閃過一絲難以察覺的不甘。

楊松、楊柏等人聞言,皆面面相覷,不敢作聲。

曹昂暼了一眼司馬懿,後者微微頷首。

於是,他不再遲疑,當即起身下拜:“得明公厚愛,許以重任,昂敢不從命?明公只管在南鄭安坐,昂敢不效股肱之力,以報明公之厚恩?”

張魯大笑上前,將曹昂扶起。

兩人相視一笑,盡顯器重之情。

張魯畢竟也是人傑,下定決心之後,不但悉數滿足曹昂南下的軍械,糧食、軍資、財貨等各種要求,還給對方補充了一萬教兵,將南下的漢中兵馬總數增加到了三萬八千人,其中道兵七千,南鄭兵一萬八千人,可謂是主力盡出,就連大將楊任都從黃金戍調了回來,南下支援。

曹昂也不含糊,得了張魯全力支持之後,僅僅只用了兩日整備,三日後便大軍開拔,南下入蜀。

曹昂分出一部四千人,駐守白馬塞,主力一萬六千人,連帶一萬漢中教兵,順著金牛道迅速南下,行軍速度還在張衛、閻圃之上。

僅僅只是數日,曹軍先鋒就已經抵達白水關,隨後順著白水河繼續南下,抵達葭萌。

曹昂主力途徑白水關時,用三千教兵替換了城中原本駐守的三千南鄭兵。

南鄭兵雖然不強,但比起教兵來還是勝過了許多。

最少南鄭兵還堪野戰一用,而教兵在野外也就比民夫強上一些。

自曹昂出兵之後,張魯就已經傳信蜀中,讓沿途做好接應補充。

一路上曹昂很是順心,在抵達葭萌之後,還有心帶著司馬懿、楊修、曹純、曹休、曹定等人登上牛頭山觀察葭萌關城。

在觀看之前,曹昂還有拔除周泰、霍篤所部,奪回關城的念頭。可登上牛頭山後,曹昂就把這念頭給打消了。

曹昂一行人站在牛頭山上,但見葭萌關城巍然矗立於兩山之間,兩面傍水,城牆高聳,箭樓林立。關前白水湍急,關後棧道蜿蜒,真乃“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司馬懿撫掌嘆道:“好一座雄關!昔日劉焉、劉璋父子在此經營多年,果然非同凡響。”

曹休凝目遠望,只見關城上旌旗招展,守軍往來巡邏,秩序井然,不由點頭讚道:“聽聞周幼平乃是左將軍心腹愛將,沉穩持重,驍勇善戰,如今看來,此譽毫不爲過,僅看這佈防之法,滴水不漏。”

曹純亦點頭稱是:“觀其營寨佈置,暗合兵法要義。若我軍強攻,縱使能下,也必傷亡慘重,甚至再無力量南下蜀中。”

曹休嘿嘿笑道:“只可惜此番不能與之交手了。”

且說曹休、曹純、曹定三人,皆爲曹氏宗族俊傑,正值血氣方剛之年,僅長曹昂數歲,平日裡個個爭強好勝,恰似出鞘利刃鋒芒畢露,每臨戰事便摩拳擦掌,欲立不世之功。

可此時曹休卻能說出不戰之言,可見其是看出了葭萌難攻,不欲浪費兵力在此險地。

曹昂負手而立,山風拂動戰袍,細細打量著關城各處防禦工事,良久方道:“此關三面環山,一面臨水。城上滾木礌石齊備,箭垛密佈。更兼守軍士氣高昂,確非旦夕可破。只是諸兄,葭萌乃我後路重地,若是輕言放過,蜀中一旦戰事不利,我等退路恐會爲其所截,不得不防啊。”

司馬懿輕搖羽扇,緩聲道:“主公明鑑。周泰驍勇,霍篤沉穩,二人配合無間。我軍若強行攻關,正中其下懷。不過要保退路萬全,也並非沒有辦法。”

話音未落,忽見關城上一陣騷動。但見一魁梧將領身披重甲,手持長刀,正在城頭巡視。左右親兵高舉“周”字大旗,在夕陽下獵獵生風。

曹休驚咦一聲:“那必是周泰無疑!觀其氣勢,真乃熊虎之將!”

衆人正讚歎間,又見一身材矮壯敦實的將領登上城樓,與周泰遙指這邊,似是發現了曹昂等人的跡象。

曹純嘆道:“此人必是霍篤。精細穩重,難怪能固守至今,令漢中軍無可奈何。“

曹昂收回目光,轉向司馬懿道:“仲達方纔言道,有計可保我軍後路,還請仲達不吝賜教。”

此時夕陽西下,餘暉映照在葭萌關城上,將這座雄關鍍上一層金色。山風呼嘯,彷彿在訴說著這座始建於春秋時代千年古關的滄桑。

“主公可曾想過,以周泰、霍篤之忠謹持重,緣何會丟了天雄關?”

司馬懿這話一出,在場包括曹昂在內的曹家四俊悉數陷入沉默之中。

曹休反應最快,臉上露出震驚之色望向司馬懿:“仲達是說……天雄關其實是左幕軍主動放棄的?”

曹定有些疑惑不解,忍不住問道:“周泰他們爲何會主動放棄天雄……”

“嘿嘿,那自然是周泰和霍篤長了個好大的胃口。”

曹純在一旁笑了起來:“好一計請君入甕。”

曹定愣了一下,隨即恍然:“這竟然是左幕軍在給漢中軍下套?”

“如何不是呢?”

司馬懿哈哈大笑了起來:“漢中地理險峻,行軍困難,補給不便,需要大量民夫轉運糧食軍械輜重,若是張魯龜縮白馬塞,非五萬精銳,十萬之衆不可破也。如今漢中軍心有貪念,竟然主動入蜀,這簡直就像是把刀柄交給對方,自己握持刀尖似的。以左將軍之智,如何會不利用這一點?”

司馬懿聞言,忽的笑道:“漢中地勢險絕,羣山環抱,棧道懸空。不但大軍行進艱難,糧草輜重轉運,更需萬千民夫肩挑背扛,方能維繫。若是漢中集兵於白馬塞中,分營於走馬嶺上,縱有雄兵十萬,亦難撼其分毫!“

說到此處,司馬懿臉上的笑意轉冷,隱藏著一絲不屑:“可嘆張公祺虎踞漢中多年,貪念一朝而起,竟自棄天險,將兵入蜀。此猶如反握刃鋒,以柄授人!以左將軍之智……“

言及此,他忽的收聲,意味深長地望向曹昂,嘴角含著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山風驟起,吹得他衣袍獵獵作響,更顯其胸有成竹之態。

第211章 高擡貴手第583章 螳螂捕蟬第485章 安排妥當第44章 韓循該死第204章 貴賓臨門第499章 臨湘夜宴第279章 長途奔襲第383章 完璧歸封第145章 意外變故第166章 終見武侯第586章 大敗米賊第517章 父子議姻第136章 廣陵戰起第192章 鹽豪跌倒第137章 廣陵城變第55章 繁忙的劉封第174章 父子交易第227章 三場夜宴第341章 陸議雄言第132章 各方雲動第577章 東州士沮第371章 策問顧雍第298章 劉備抵壽春(加更來了)第129章 太史截胡第189章 東海王宴第242章 袁紹決議第570章 射殺雍闓第256章 豫揚大戰略第196章 孫乾訪會第13章 大耳哥,趙雲田豫要跑啊!第65章 禮送賣家第337章 目標錢塘第386章 蹕前訴苦第497章 曹軍應對第574章 入主江州第182章 程昱使徐第83章 劉曄的決定第264章 助力元龍第195章 勾連徐州第135章 程仲德不辱使命第474章 襄陽詭局第464章 中期調度第600章 放手爭益第453章 兵發巴丘第111章 徐璆行縣第291章 戰後安排(加更!求點票票,謝謝)第518章 花落誰家第553章 勢如破竹第219章 封操會陳留第102章 大破昌豨第206章 評請伐徐第598章 再陷武陽第241章 兩封書信第42章 韓循獻策第390章 欲加之罪第493章 喜得二將第548章 排布厚積第491章 公達獻策第523章 平定三郡第82章 劉曄的盤算第578章 黃權獻計第199章 人中呂布第456章 遊說桓階第199章 人中呂布第455章 欲立新功第335章 太史擒吳景第167章 返回郯城第93章 幕後黑手(第三更求首訂!36)第225章 覲見天子第345章 大軍雲集第515章 封葛對奏第486章 探病蒯良第69章 子當與父同平亂世(加更來了!驚喜嗎?)第323章 兩處堅守第90章 二愣移木第475章 蔡瑁的心思第139章 太史來援第216章 迎奉之爭第366章 本初廷議第492章 收攬蒯越第228章 徐晃勸降第206章 評請伐徐第37章 心腹大患第398章 達成契約第233章 鄉黨雲集第19章 贈禮曲轅第532章 兵發上庸第44章 韓循該死第464章 中期調度第441章 甘寧拔塞第141章 平分秋色第14章 獻策屯田第532章 兵發上庸第346章 大戰開啓第503章 巡行荊南第93章 幕後黑手(第三更求首訂!36)第459章 荊南思定第255章 劉備的隱患第226章 奪控安邑第577章 東州士沮
第211章 高擡貴手第583章 螳螂捕蟬第485章 安排妥當第44章 韓循該死第204章 貴賓臨門第499章 臨湘夜宴第279章 長途奔襲第383章 完璧歸封第145章 意外變故第166章 終見武侯第586章 大敗米賊第517章 父子議姻第136章 廣陵戰起第192章 鹽豪跌倒第137章 廣陵城變第55章 繁忙的劉封第174章 父子交易第227章 三場夜宴第341章 陸議雄言第132章 各方雲動第577章 東州士沮第371章 策問顧雍第298章 劉備抵壽春(加更來了)第129章 太史截胡第189章 東海王宴第242章 袁紹決議第570章 射殺雍闓第256章 豫揚大戰略第196章 孫乾訪會第13章 大耳哥,趙雲田豫要跑啊!第65章 禮送賣家第337章 目標錢塘第386章 蹕前訴苦第497章 曹軍應對第574章 入主江州第182章 程昱使徐第83章 劉曄的決定第264章 助力元龍第195章 勾連徐州第135章 程仲德不辱使命第474章 襄陽詭局第464章 中期調度第600章 放手爭益第453章 兵發巴丘第111章 徐璆行縣第291章 戰後安排(加更!求點票票,謝謝)第518章 花落誰家第553章 勢如破竹第219章 封操會陳留第102章 大破昌豨第206章 評請伐徐第598章 再陷武陽第241章 兩封書信第42章 韓循獻策第390章 欲加之罪第493章 喜得二將第548章 排布厚積第491章 公達獻策第523章 平定三郡第82章 劉曄的盤算第578章 黃權獻計第199章 人中呂布第456章 遊說桓階第199章 人中呂布第455章 欲立新功第335章 太史擒吳景第167章 返回郯城第93章 幕後黑手(第三更求首訂!36)第225章 覲見天子第345章 大軍雲集第515章 封葛對奏第486章 探病蒯良第69章 子當與父同平亂世(加更來了!驚喜嗎?)第323章 兩處堅守第90章 二愣移木第475章 蔡瑁的心思第139章 太史來援第216章 迎奉之爭第366章 本初廷議第492章 收攬蒯越第228章 徐晃勸降第206章 評請伐徐第37章 心腹大患第398章 達成契約第233章 鄉黨雲集第19章 贈禮曲轅第532章 兵發上庸第44章 韓循該死第464章 中期調度第441章 甘寧拔塞第141章 平分秋色第14章 獻策屯田第532章 兵發上庸第346章 大戰開啓第503章 巡行荊南第93章 幕後黑手(第三更求首訂!36)第459章 荊南思定第255章 劉備的隱患第226章 奪控安邑第577章 東州士沮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祁门县| 木里| 阳原县| 永顺县| 大埔县| 土默特左旗| 稻城县| 科技| 上杭县| 明光市| 梓潼县| 韩城市| 长宁区| 团风县| 宜春市| 鄱阳县| 大方县| 天水市| 保亭| 临湘市| 定安县| 永嘉县| 巴林右旗| 南康市| 临夏市| 揭东县| 壶关县| 囊谦县| 河北省| 外汇| 宁国市| 疏勒县| 无极县| 定西市| 漳州市| 苍山县| 贡山| 南皮县| 西和县| 贺州市| 河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