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99章 臨湘夜宴

劉封故意沉吟了片刻後,繼續說道:“張公,令郎張懌,聲名聞於郡中,長沙諸賢皆於我有舉薦。雖與我初見,卻已聞名遐邇。更兼賢兄不過年長我幾歲,卻是如此孝順,我大漢以忠孝立國,賢兄當爲孝廉也。”

張羨一聽,表情頓時爲之一頓,就連瞳孔都放大了些許。

這並非是張羨沒有城府,實在是幸福來的太快了。

別看張羨家族在南陽郡是名門,自己也是名士,更屢任荊南各郡兩千石太守,可謂是名顯功高。可他還真就沒法給自己兒子弄來一個孝廉名額。

張懌是南陽人,荊州牧、南陽太守這兩個爵位可一直是在劉表手裡,從來不曾漏出來過。

張羨和劉表勢同水火,雙方彼此之間一直看不慣對方。

要不是劉表對荊南壓榨太狠,給了張羨收攏人心的機會,張羨搞不好早像劉巴他老爹劉祥那樣,被劉表利用士族豪強給做掉了。

東漢末年雖然官場已經徹底腐爛了,官官相護,結黨營私。但有一點是甩我大晉國幾條街的。

那就是我大漢依舊是講法治的,哪怕給士族門閥脫罪,那也是把黑的說成白的,可不像我大晉國那樣血脈無敵,連是非黑白都不顧了。

張羨哪怕當上了九卿,有了全國舉孝廉的資格,但他一樣不敢舉薦自己兒子。他但凡敢舉薦張懌爲孝廉,那他的名聲瞬間就臭大街了。

張羨本人深耕荊南數十載,雖然在荊南人脈強的令人髮指,登高一呼,四郡景從。

可問題是,一個人的精力和資源是有限的,他把時間和精力都花在了荊南,於外州即便是有關係,幾十年不聯繫,也早就淡了。

因此,自從爲桓階、劉巴等人勸說,決定投降劉封之後,張羨最在意的就是自家兒子張懌的出路,至於他自己,重病在身,都不知道能支撐多久了,也就不重要了。

“此言當真?”

張羨有些不敢置信的確認道。

劉封當即給了對方一個保證:“區區一個南陽孝廉,算得上什麼大事。賢兄孝行,盡入我眼中,還能作假不成?況家父乃是驃騎大將軍,封不才,爲朝廷所拜左將軍,開府儀同三司,皆有舉薦之權。若是張公還不放心,我可修書一封於大將軍,請他委託朝中新定的南陽太守舉薦亦可。”

“哦,還有一事,張公或許不知。”

劉封想起了陳紀的事情,補充道:“潁川陳公,已爲家父上奏表舉爲荊州刺史,不日即可抵達襄陽理政,賢兄的孝廉,年內必定成文。”

聽著劉封花式炫富般的秀了四種舉薦方式,直把張羨都給聽呆了。自己愁眉不展,憂鬱積病的事情,到了對方手裡,居然變得如此簡單了。

當然了,張羨也並非是個蠢人,他也從對方的話語裡聽出了雙方實力的差距。

劉封如此花式炫耀,歸根到底還是要安張羨的心。

你要的東西,我輕而易舉的就能給你,而你即便鐵了心的跟我鬥,也拿不到更多的好處了。

何去何從,悉聽君便。

張羨沉默片刻,心中做出了最終的決斷,當即顫巍巍的在榻上翻了個身,朝著劉封禮拜道:“羨自零陵太守起,於荊南四郡歷任太守,迄今已二十三載。荊南也算是薄有人望,若是左將軍不棄,羨願爲左將軍安定荊南傾盡所有,只希望能報答左將軍之恩情於萬一。”

劉封登時大喜,做了這麼多,可不就是爲了讓張羨給自己站臺嗎?

張羨在荊南有多大能量,劉封還能不清楚?

有張羨爲自己做背書,哪怕劉封立刻在荊南搞度田,造反的士族豪強數量最少能立減三分之一。

張羨的能量就是如此誇張。

荊南士族中的翹楚,幾乎全是他的門生故吏。

劉巴、蔣琬、潘濬都是零陵人,是張羨的故民,桓階是張羨表舉的主簿,劉蟠是張羨表舉的功曹,這些人本身在荊南各郡中就是舉足輕重的人物,張羨的能量正是通過許多個這些人而輻射至整個荊南。

“張公何出此言,惟願張公身體安康,能爲國家,爲朝廷,爲鄉梓做出更大的貢獻。”

劉封當即表態,自己也絕對不會虧待張羨的。

雙方談攏了之後,氣氛自然更加和睦了起來。

這時候,許褚也帶著樊阿前來探視。

劉封將牀榻前面的位置讓了出來,樊阿則給張羨聽診起來。

片刻之後,樊阿又詢問了張羨一些諸如感受,飲食等等情況,最後跟著劉封出了臥房。

“張公情況如何?”

劉封回頭看了眼臥房,壓低了聲音詢問起來。

樊阿恭敬回答道:“張公乃是心悸之兵,可開方緩解,然只能治標,不能治本,無法根除。”

劉封恍然,張羨得的應該是心臟病,具體是什麼病因卻是不清楚,但這病在現代都很棘手,更別說在東漢了。

想了想後,劉封叮囑道:“那就開方子吧,能安定一下也是好的,若是缺少什麼材料,可與仲康言說,自去庫房取用。”

樊阿當即應命,不過卻沒有離開,而是有些欲言又止。

劉封好奇的問道:“樊先生可有什麼事情?但說無妨。”

樊阿這纔開口道:“早先曾聽聞荊南有一名醫,姓張名機,字仲景,家師也曾聽聞其名,今日爲張公看病時,聽其說起過醫師,正是這位名醫。”

劉封一聽,猛然想起張仲景來。

自己差點可是把這位給忘了。

這位可是被後世稱爲建安三神醫,素有醫聖之稱,寫出了傳世鉅著《傷寒雜病論》,確立的“辨證論治”原則,是中醫臨牀的基本原則,是中醫的靈魂所在。

雖說傷寒雜病論中很多方子都有問題,但不論如何這是第一部醫學藥方典籍,是具有開創性的。尤其是治療傷寒的藥方,是沿用了近兩千年的方子,到近代之前都沒有被淘汰,可見其療效在古代可謂是所向無敵的。

“仲康。”

劉封轉頭吩咐起許褚來:“先查一下仲景先生的行蹤,我當親往拜訪。”

許褚當即應諾,樊阿也是心中竊喜。

自家主公對醫家之重視,可謂曠古未有。

樊阿只覺得自己能得遇主公,實是三生有幸。

喝了樊阿開的藥後,張羨的心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或許還有嫡子前途有望的因素在裡面,張羨很快就陷入了沉睡之中。

張懌也的確是個孝子,因此對劉封是感激涕零,畢竟畢竟,再沒有半點面對孫策時的桀驁和敵視。

次日晚上,劉封在臨湘郡府之中大設宴席,款待臨湘城中的湘南名士們。

除了桓階、劉巴、劉蟠、區景等人外,還包括了潘濬的父親潘仁,蔣琬的父親蔣昕,潘濬、蔣琬的表弟,當朝尚書僕射劉優之孫劉敏等等悉數列席。

宴會初時很是順利,氣氛也很融洽,劉封毫無架子,禮賢下士,荊南士族本就是食物鏈的底端,也就比涼州、交州士人地位高些,連幽州士族都不如,哪裡敢給劉封臉色看?

不過荊南士族不敢給,不代表荊南某個士族不敢給。

說的就是零陵名士劉巴。

別看劉巴也和桓階一樣勸說張羨放棄抵抗,但兩人的初衷是不同的。

桓階是對劉備父子頗有善意,有心投效而選擇勸說,劉巴卻不一樣。

雖然劉巴也審時度勢,看出了荊南沒法抵擋劉封,隨即勸說張羨投誠。可劉巴本人卻依舊看不上劉備。

在他看來,劉備不過是因人成事罷了,沒了劉封這個好兒子,恐怕對方連徐州都搞不定。

至於劉封,雖然有才,卻無甚信義。

劉表與其會盟,互通有無數載,其人卻能毫不猶豫的翻臉背刺,不說忘恩負義、背信棄義吧,至少也是舍義取利之輩。

劉巴雖然勸說張羨投誠,可他自己卻並不想爲劉備、劉封父子效力。

故此,在宴會之上,劉巴雖低調謙遜,卻頗爲沉默,很少舉杯。

宴會氣氛很是不錯,久而久之,劉巴如此格格不入的樣子,就有些凸顯了出來。

劉封看了一眼劉巴,心中有些疑惑。

劉封雖然不知劉巴心中所想,但他畢竟是穿越者,且對三國很是瞭解。故而對劉巴的態度十分納悶。

在劉封看來,劉巴在原時空裡能夠投奔曹操,可見也是幕強之人。

曹操雖然也是極有人格魅力,甚至完全不輸自家老爹的魅魔光環,可他卻從來不是信義之人,一朝得勢,第一個飛龍騎臉的就是他昔日的好大哥袁本初,直接孝出了一個官渡之戰。更別說在各地犯下累累罪行,屠城記錄堪稱三國軍閥之最了。

既然劉巴連曹操都能投奔,那自然沒有理由不能爲自己效力啊。

仔細想想,自己的聲望可要比曹操強多了,就算加上背刺劉表的這一回,自己的聲譽依舊不是曹孟德能來碰瓷的。

因此,劉封舉起酒杯,衝著劉巴遙遙擡起:“子初先生,久聞大名,今日得見,實乃幸事。先生才學淵博,聲滿荊湘,封雖不才,卻願與先生共謀大業,興復漢室,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劉巴聞言,眉頭微皺,手中酒杯未動,片刻後,卻是答道:“左將軍此言,巴愧不敢當。將軍月前,大軍朔江而上,軍威森然,荊州惶恐,百姓流離。巴不過一零陵狂生,何談共謀大業?”

此言一出,席間頓時一片寂靜。衆人面面相覷,氣氛驟然緊張。

有人甚至偷偷的捅了捅耳朵,不敢相信自己聽到的聲音。

劉巴這幾乎是在指著劉封的鼻子罵對方出兵偷襲劉表,不配和自己共謀大業了。

一時之間,衆人的目光全部集中到了劉封的身上,有些頭腦靈活的甚至偷偷關注起四周來,擔心劉封一個摔杯,連自己帶劉巴一併被砍了。

桓階臉色微變,偷暼了一眼劉封后,開口緩和道:“子初素來謙遜,蒙左將軍器重,深憂名重於才,擔心將軍失望,故而方有此言。”

桓階說完之後,殿堂之上再沒有其他聲音。

反倒是許褚、太史慈、孫策等人虎視眈眈的盯著劉巴,彷彿只要劉封一聲令下,他們就會一擁而上,把這個狂生給剁成肉泥。

劉巴也是膽大如斗,但凡換個其他人,被這羣虎將盯著,恐怕早就已經瑟瑟發抖,難以支撐了。

可劉巴竟然怡然不懼,甚至還一反常態,自斟自飲起來。

桓階心中咯噔一下,之前劉巴和自己頗爲投契,而且政見也是一派的,不論是求援劉封,還是勸說張羨投誠,劉巴都和自己如出一轍。

他怎麼也想不到對方這會兒會出這麼個幺蛾子,要早知道,他就是拼著得罪劉封,也不會讓劉巴參加今晚的夜宴了。

只是桓階卻是不曉得,今晚的夜宴,倒是有五分之一是衝著劉巴來的,桓階自己也不過才佔了五分之一而已。

時間一點一滴的流淌,堂上氣氛愈發森然。

衆人偷偷去瞧主位上的劉封,卻發現後者神色如常。

劉封緩緩放下酒杯,淡然一笑,挺起身體衝著劉巴拱了拱手道:“子初先生此言,倒是直率。月前之事,封確有不當之處,然劉鎮南收容逆賊袁術的重將在先,侵我州土在後。不思己咎,反而興兵南下,討伐有德之士,欺凌湘南地方。

所謂可一可二不可三。

封實已忍讓多次,又得張公求援,天下大義面前,個人小義又算得了什麼?

封亦是不得已而爲之。

先生若是苛責,封自無言辯解,唯願日後能夠自白。

先生若能體諒,封願以誠相待,共襄盛舉,興復漢室。”

劉封一番話,有理有據,既說出了事情的根源在劉表而不在自己,更重要的是,我這番出兵,名義上也是爲了你家主公張羨。如今湘南安定,臨湘城中諸賢們能有眼下的境遇,可別忘了都是他劉封的功勞。

經過劉封這番話的提醒,在場衆人都回過神來,想起了劉封的好處。

就是劉巴本人,面色也是微變,顯然有所動容。

就在衆人以爲劉封要對劉巴有所處置的時候,劉封卻是站起身,手捧酒杯,緩緩走下臺階。

第135章 程仲德不辱使命第3章 大言欺人第173章 陳登拜父第406章 集思廣益第135章 程仲德不辱使命第355章 朱治乞降第399章 功成身退第56章 釜底抽糧第386章 蹕前訴苦第465章 攻佔竟陵第62章 鼓動曹豹第534章 上庸易幟第111章 徐璆行縣第549章 公孫南來第232章 瓜分蛋糕第353章 一戰覆軍第155章 廣陵推演第266章 袁術的對策第261章 綢繆天災第582章 漢中異變第399章 功成身退第242章 袁紹決議第172章 二陳歸郯第170章 邀請三賢第591章 葭萌之爭第116章 三賢獻策第338章 華家定策第51章 公瑾難求第440章 劉勳塞江第56章 釜底抽糧第550章 公孫來意第500章 以巴爲銅第354章 淩統勸降第449章 陣斬陳就第546章 借刀殺人第512章 抵達壽春第168章 擴軍計劃第391章 二策取其一第64章 上門送禮第149章 劉表所欲第291章 戰後安排(加更!求點票票,謝謝)第25章 意料之外第21章 別有心思第405章 荀攸獻策第567章 司馬說魯第36章 問對徐州第53章 挑選遺孤第276章 各有稻粱謀第483章 羣賢畢至第578章 黃權獻計第458章 捷報頻傳第31章 兩封家書第269章 居中謀利第281章 壽春虛實第287章 擒獲袁術(加更!)第367章 籠劉聯荊第460章 陳兵江陵第156章 諸葛南下第363章 害人害己第487章 蒯良歸順第177章 正堂迎使第41章 糜家父女(四更求支持!)第302章 劉繇兩難(加更,加更!)第312章 吳景的應對第98章 北伐臧霸第247章 鞏固盟友第248章 司州之爭第448章 狼煙破敵第319章 頓兵錢塘第105章 大捷回傳第308章 置檻捕獸(擠出了個加更)第404章 劉馥來投第119章 天賜良港第542章 兩路納徵第60章 知會曹豹第75章 達成契約第596章 兵權之爭第185章 郭嘉獻策第62章 鼓動曹豹第351章 僵持不下第516章 決斷河內第258章 沿途考察第436章 四蔡中計第589章 曹昂請纓第559章 棄城而逃第81章 徵辟劉曄第412章 軍制改革第12章 破局之法第293章 整合力量(還是加更!)第109章 大獲豐收第474章 襄陽詭局第318章 小試牛刀第594章 冰火兩重天第368章 二賢拒任第240章 攻城略地第141章 平分秋色第486章 探病蒯良第198章 呂布來投第186章 張昭請罪第164章 射陽水匪
第135章 程仲德不辱使命第3章 大言欺人第173章 陳登拜父第406章 集思廣益第135章 程仲德不辱使命第355章 朱治乞降第399章 功成身退第56章 釜底抽糧第386章 蹕前訴苦第465章 攻佔竟陵第62章 鼓動曹豹第534章 上庸易幟第111章 徐璆行縣第549章 公孫南來第232章 瓜分蛋糕第353章 一戰覆軍第155章 廣陵推演第266章 袁術的對策第261章 綢繆天災第582章 漢中異變第399章 功成身退第242章 袁紹決議第172章 二陳歸郯第170章 邀請三賢第591章 葭萌之爭第116章 三賢獻策第338章 華家定策第51章 公瑾難求第440章 劉勳塞江第56章 釜底抽糧第550章 公孫來意第500章 以巴爲銅第354章 淩統勸降第449章 陣斬陳就第546章 借刀殺人第512章 抵達壽春第168章 擴軍計劃第391章 二策取其一第64章 上門送禮第149章 劉表所欲第291章 戰後安排(加更!求點票票,謝謝)第25章 意料之外第21章 別有心思第405章 荀攸獻策第567章 司馬說魯第36章 問對徐州第53章 挑選遺孤第276章 各有稻粱謀第483章 羣賢畢至第578章 黃權獻計第458章 捷報頻傳第31章 兩封家書第269章 居中謀利第281章 壽春虛實第287章 擒獲袁術(加更!)第367章 籠劉聯荊第460章 陳兵江陵第156章 諸葛南下第363章 害人害己第487章 蒯良歸順第177章 正堂迎使第41章 糜家父女(四更求支持!)第302章 劉繇兩難(加更,加更!)第312章 吳景的應對第98章 北伐臧霸第247章 鞏固盟友第248章 司州之爭第448章 狼煙破敵第319章 頓兵錢塘第105章 大捷回傳第308章 置檻捕獸(擠出了個加更)第404章 劉馥來投第119章 天賜良港第542章 兩路納徵第60章 知會曹豹第75章 達成契約第596章 兵權之爭第185章 郭嘉獻策第62章 鼓動曹豹第351章 僵持不下第516章 決斷河內第258章 沿途考察第436章 四蔡中計第589章 曹昂請纓第559章 棄城而逃第81章 徵辟劉曄第412章 軍制改革第12章 破局之法第293章 整合力量(還是加更!)第109章 大獲豐收第474章 襄陽詭局第318章 小試牛刀第594章 冰火兩重天第368章 二賢拒任第240章 攻城略地第141章 平分秋色第486章 探病蒯良第198章 呂布來投第186章 張昭請罪第164章 射陽水匪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水县| 远安县| 涟源市| 宜阳县| 峨眉山市| 北碚区| 雅安市| 左权县| 漳平市| 贵阳市| 读书| 仁怀市| 方正县| 南昌市| 治多县| 商南县| 逊克县| 宝坻区| 金寨县| 彭山县| 阳西县| 定日县| 昌邑市| 紫阳县| 元谋县| 景泰县| 泸溪县| 黄骅市| 遂宁市| 湖口县| 咸阳市| 观塘区| 班戈县| 武川县| 刚察县| 灌阳县| 濮阳市| 连江县| 扎鲁特旗| 康乐县| 光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