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38章 華家定策

華徵一愣,當即大喜道:“吾弟有何良策?還不速速道來!”

華鍾趕緊快步走回華徵面前,低著聲音,卻語帶殺機道:“孫輔如今正在城中,其人乃是孫策堂弟,若是以其之頭爲禮,兄長當可無憂也。”

華徵眼神一瞇,陷入了沉思之中。

華鐘不敢打擾兄長,雖然心中很急,也有些埋怨兄長爲何不當機立斷,但他還是老老實實的站在遠處等待著。

過了好一會兒,華徵緩緩吐出一口氣,在華鍾期待的目光中搖了搖頭。

華鍾大驚,不明白華徵的決定,提高了音量喚道:“兄長!?”

華徵擡起手止住對方,正色道:“汝之計確實是好計,但事情不能這麼做。”

看到華鐘不解的神情,華徵直白道:“孫輔不能死,也不能抓,否則我們華家成什麼人了?背主之徒,弒上之家,將來還有什麼名望可言,這還不如讓爲兄去死了!”

華鍾猛的一震,明白了過來,仔細想想,自己這計策其實是飲鴆止渴,雖能保全兄長的性命,卻也徹底斷送了家族。

“況且我聽朱都尉曾經說起,孫揚武可不是一般人,他兄長乃是徵虜將軍孫賁,在厲陽攜數千之衆投降了劉驃騎。聽說孫徵虜和孫揚武,乃是你我之間的關係,我家若是真害了孫揚武,那可是同孫徵虜結了死仇,這又是何苦呢?”

華徵繼續說道:“放走了孫揚武,我等可舉城而降,又不會得罪孫徵虜,而且還在朱都尉那邊留了情面,日後若是還有相見的機會,也能說的上話,何樂而不爲呢?”

華鍾聽完之後,只覺得自己兄長所言俱是事實。

可若是孫輔不死,那兄長可就死定了啊。

就在華鍾難受不已的時候,華徵卻是笑了起來:“不過吾弟此計只是稍顯稚嫩,稍稍改之,則是一條良策!”

華鍾心中大喜,趕忙求教兄長。

華徵此時也放鬆了下來,甚至有閒情雅緻指點起弟弟來:“孫輔雖然不能死,也不能抓,但爲兄可以讓他自己走啊。”

原本以爲弟弟會叫好,卻不想他還是瞪著一雙清澈的眼神看著自己,擺明了還是沒聽明白。

華徵有些無奈,索性也不再解釋了,直接安排任務道:“二弟你還是得出城一趟,前往徵南軍大營投效。而爲兄則去求見孫揚武。”

孫輔過江之後,就被孫策表奏爲揚武校尉,孫修則被表奏爲揚威校尉,黃蓋、韓當這會兒辛辛苦苦還是個都尉,麾下部曲其實都是孫策調撥給他們分領的。

這就是有股份和沒股份之間的區別。

“去見孫輔?”

華鐘的眼神更清澈了,自家大哥不是剛剛說了不能殺他嗎?

咋又要去見他了?

“讓他自己滾蛋。”

華徵也沒轍,只能給自己弟弟講透了:“你走了之後,我就去告訴他徵南大軍已至城外二十里,你說孫輔能有什麼反應?”

“那肯定只能逃跑了吧?”

孫輔在城中不足一千人,剩餘的部隊正在護送糧草過江。

這種情況下,孫輔就是再膽大,也不可能覺得自己能以少勝多,那就只剩下跑路了。

孫輔一跑路,那錢塘城裡可不就是華徵說了算了?

到時候舉城投降,再加上城裡的各種物資糧食,徵南軍主將只要不是一個嚴酷到不得人心之徒,就不會找他華徵的麻煩了。

華鍾這才恍然大悟,連連點頭:“兄長高見!鍾都聽兄長的。”

華徵點點頭:“二弟你速速準備,趕緊出城吧。等你走了,我就去找孫輔。”

“喏!”

華鐘下去之後,很快就做好了準備,帶了三四個親隨以及那幾個佃戶,自北門悄悄出城,前往周瑜大營。

等到華鍾走了之後,華徵便前往孫輔處.

此時已是凌晨,孫輔早已經入睡。

被親兵叫醒之後,他有些疑惑,但當即決定接見華徵。

孫輔可是很清楚華家在錢塘的地位,這可比孫家在富春還要強。

孫家要不是出了孫堅,也只是一個鄉中大土豪而已。

可華家可是在錢塘一呼百應了一百多年了,真正的百年世家。別說是下面的佃戶、百姓了,就是錢塘裡的士族、豪強都認華家的名字。

因此,孫輔來了錢塘雖然沒幾天,卻對華家很是重用。

因爲三互法的緣故,華家自然當不了錢塘縣長,所以朱治本來是想舉薦華徵去鄰縣做縣令的。

但華徵自然不會同意,這要是答應了,可就徹底上船下不來了,而且很可能綁死的還不是他一個人,而是牽連整個家族。

於是,朱治只能退而求其次,請華徵出任餘杭主簿。

華徵考慮了下後,答應了下來,畢竟朱治的吳郡都尉雖然是袁術表奏的,卻是正兒八經的朝廷官職,有含金量的。

因爲袁術是利用了馬日磾的太傅節杖來授官的,這法理性雖然比朝廷任命的稍稍差了一點,但也是得到朝廷和天下認可的。

而且主簿不像縣長那麼刺眼,士族出任本地主簿、功曹、乃至於治中、別駕,都是非常合情合理的事情,並不算站隊。

歷史上就有大把的別駕、功曹、主簿把主官都給架空了的案例。

孫輔來到錢塘之後,當天就宴請了華徵,並表示蕭規曹隨,認可了朱治的所有安排,同時還表示以後的政務依舊委託給華徵處理。

這一系列的操作可稱得上是禮賢下士,此時華徵漏夜前來,必然是有極其重要的事情,孫輔不敢不見。

“等等。”

孫輔一邊穿衣的時候,突然想起,下令道:“安排兩隊甲士在堂後,聽我號令。”

孫輔想了想,還是得小心謹慎一些,半夜出事,大概率不會是好事,所以安排兩隊甲士以防萬一。

安排妥當之後,孫輔從後門轉入正堂之上,此時華徵已經等候多時了。

“主簿深夜前來,不知所爲何事?”

孫輔快步走入堂中,一邊落座,一邊詢問起來。

孫輔的偶像是他大哥孫賁,因此爲人行事一直模仿孫賁。

可接下來華徵的一句話卻是讓孫輔給破功了。

華徵一拱手就說到:“將軍,徵南軍已至城北二十里,明日午時前後,即可抵達錢塘城下。”

“什麼!?”

孫輔正要坐下,一聽直接險些跳起來。

“我家在城外的佃戶已看見徵南軍大隊人馬,以及大軍營寨,特此趕來報信。”

華徵誇大道:“此番徵南大軍南下,最少也有兩三萬之多,將軍當速做抉擇啊。”

“兩三萬人!?”

孫輔臉都嚇白了,畢竟此時的他也只是一個十幾歲的孩子,雖然處處都想模仿自己的兄長孫賁,可在膽略這一塊,哪怕日後他二三十歲了,依舊沒法跟他兄長比。

華徵當然不知道周瑜軍的底細,佃戶們能看明白是大軍就很不容易了,哪裡還能給你報出具體數字,哪怕只是一個概數也不可能。

華徵之所以說兩三萬人,就是故意恐嚇孫輔,要是說少了,孫輔生出了守城的心思,那華徵可就要坐蠟了。

“正是!正巧有我一個家僕去了城外的莊子清點存糧,被這幾個佃戶找上之後,親自去探勘了一番,估摸出了對方至少有萬人以上的規模,而且後面還有隊伍源源不斷的趕來。”

華徵早就安排好了一個機靈得用,忠誠可靠的家僕。

果然,孫輔正如華徵想的那樣,當即就要親自詢問家僕。

華徵早就將人帶來,領上堂來之後,孫輔連續問了幾個問題,家僕都能回答的上來。

孫輔壓著心中的驚惶,轉頭詢問起華徵來:“華公乃我錢塘名士,如今大敵近在眼前,我該如何應對,還請華公教我。”

孫輔此時對華徵是非常信任的,但凡對方有害自己之心,都不需要做些什麼,只等明天徵南軍開到城下,自己就是死路一條了。

華徵也沒謙虛,伸出右手,豎起食指道:“將軍,眼下之策,唯有一計。”

孫輔趕忙問道:“何計?”

“當走!”

華徵斬釘截鐵道:“如今城中僅有將軍不足千人,即便我華家發動全城百姓,恐怕也只能得兩三千青壯,可徵南軍卻足有數萬之衆,幾乎十倍於我,此城誠不可守也。”

“將軍固守此城,實爲自陷死地,更連累了全城父老。”

華徵衝著孫輔大禮拜倒:“將軍,徵斗膽試言,自孫將軍入吳郡以來,我錢塘爲孫家基業也是出力繁多,徵爲全城父老懇請將軍及時南撤,非吾有私心,實爲將軍與闔城父老也。”

孫輔聞言啞然,心裡倒是沒有什麼不悅。

一想到華徵能夠當面勸說自己撤走,而不是反手賣了自己,孫輔就生不任何氣來。

“主簿快快請起。”

孫輔上前將華徵攙扶了起來,安撫道:“主簿之言,乃是老成之言,我如何能責怪於汝。”

仔細想了想,孫輔又覺得對方說的沒錯,自己手頭不足千人,守城沒有錢塘士族豪強們的全力支持,是連一絲機會都沒有的。

華徵現在都這麼直白的坦誠了,錢塘不想陪著他殉葬,而他孫輔的人生也纔剛剛開始,哪裡捨得就這麼死在錢塘城裡。

於是,孫輔做出了決定。

不過孫輔還是詢問道:“華公,以您之見,我該去往何處?”

華徵倒是早有語聊,直接回答道:“當去富春!”

孫輔心中一動,繼續問道:“爲何?”

華徵卻是侃侃而談道:“如今將軍有三條路可走,上策乃是前往富春,此路最爲安全,只是沿途泥沼衆多,道路崎嶇,較爲難行。”

“中策則是西去餘杭,同吳督軍匯合,此路雖然好走,但也有被徵南軍追擊的風險。故此,徵才會建議將軍前往富春,然後過江。”

“下策便是直驅錢塘江邊,渡江南下,這條路最好走,但也最危險。關鍵就在於能否於徵南軍追擊之前全軍過江,萬一有個意外,將軍可就成背水之軍了。”

華徵的建議相當靠譜,而且邏輯清晰,理由充足,屬實是用了一番心思。

“多謝主簿忠言,輔感激不盡。”

孫輔沒有說要選擇哪一條路,而是直言感激。

華徵也不生氣,隨後便告辭而去。

孫輔這裡也抓緊時間,扔下一切沒用的輜重物資,僅帶著口糧和軍械甲具就趁著夜色出了錢塘城。

只是孫輔沒有選擇華徵所說的上策,也沒有選擇下策,而是挑選了中策,出西門直奔餘杭而去。

孫輔選擇中策其實相當有考量,在他看來,大路好走,而且距離餘杭僅僅只有一天的路程,只要急行軍,當晚便可進入餘杭城中。

有了堅城和吳景所部,絲毫不懼徵南軍尾隨追擊。

到那時候,再轉向南前往富春,可謂萬無一失。

比起上、下兩策,這纔是真正的萬全之策。

也不怪孫輔會做出這樣的決定,就和吳景一樣,他們由始至終沒有想過來自烏程的威脅。

因爲在他們的情報之中,烏程的兵力早就跟著周瑜反擊由拳了,如今還在由拳城中。

烏程必然很是空虛,若不是在戰略上,孫家反擊烏程並沒有什麼好處可以得到,否則他們早就對烏程動手了。所以孫輔根本沒有想過餘杭已經淪陷的可能,因爲在孫家看來,徵南軍勢必會從東北方向而來。

孫輔西逃時,天色已經到了寅時三刻,再過半個時辰,天色就要開始明亮起來了。

而此時,漏夜而出的華鍾也已經趕到了周瑜大營。

在被明暗哨發現了之後,華鍾立刻表明了來意,隨後被立刻帶往周瑜大帳。

“汝是錢塘華家之人?”

周瑜被喚醒之後,立刻披衣接見。

此番南下錢塘,可謂是天賜功勞。

按理來說,若是不是趙雲、樊能所部之前急行軍,導致軍隊體力未復,再加上人生地不熟,這份功勞也未必會輕易給到周瑜身上。

因此,周瑜對此事是相當重視的。

現在已經臨近城池,卻半夜突然來了錢塘士族,這讓周瑜不得不重視起來。

一看見周瑜,華鍾就站了起來。

雖然有些震驚周瑜的姿容英俊,器宇不凡,但華鍾還是記得自己最緊要的事情。

“將軍,某乃是錢塘華家子弟,願爲將軍引路!”

第309章 殺賊誅心第537章 利縣大敗第131章 改換方案第209章 海納百川第334章 徐晃破城(第二更)第418章 曹府提親第102章 大破昌豨第262章 孫策憂心第260章 兩種投石機第191章 朐城夜變第93章 幕後黑手(第三更求首訂!36)第246章 回返洛陽第230章 河東情狀第266章 袁術的對策第407章 擴軍計劃第25章 意料之外第522章 捷報頻傳第256章 豫揚大戰略第332章 南下援陰第505章 子修三求第450章 荊軍後手第585章 詐做援軍第198章 呂布來投第461章 龐家抉擇第35章 醫道三不朽第242章 袁紹決議第473章 張濟降曹第139章 太史來援第247章 鞏固盟友第208章 勾心鬥角第588章 戰略調動第248章 司州之爭第274章 倉已降劉第574章 入主江州第307章 徐州二畜第384章 諸葛加冠第442章 黃祖求援第58章 毛遂自薦第36章 問對徐州第432章 劉表出兵第352章 甘寧叫陣第599章 問策賀齊第174章 父子交易第287章 擒獲袁術(加更!)第235章 父子開府第11章 我生的兒子強啊第191章 朐城夜變第126章 太史子義邀是儀第278章 阿瞞告密(加更求月票)第138章 孫策破門第587章 兩封奏報第43章 非蠢即壞第16章 曲轅犁第266章 袁術的對策第52章 雙向奔赴第436章 四蔡中計第281章 壽春虛實第379章 士元獻策第163章 雙喜臨門第409章 傾家投效第289章 傳國玉璽(加更!)第139章 太史來援第271章 欲招此婿第419章 安排糜竺第307章 徐州二畜第186章 張昭請罪第385章 三度入雒第487章 蒯良歸順第59章 否決張飛第129章 太史截胡第562章 巴郡來使第30章 劉家當大興第290章 馮家有女第504章 曹昂來意第313章 吳縣暗流第328章 議定廬江第405章 荀攸獻策第446章 決戰在即第318章 小試牛刀第302章 劉繇兩難(加更,加更!)第228章 徐晃勸降第164章 射陽水匪第323章 兩處堅守第545章 召集土司第18章 委以重任第538章 仲達獻策第333章 裡應外合第339章 自投羅網第595章 曹兵入漢中第336章 施壓吳中大姓第560章 多路進展第158章 謀奪任城第463章 江陵易幟第61章 陳羣家書第599章 問策賀齊第562章 巴郡來使第14章 獻策屯田第361章 仲謀來投第21章 別有心思第87章 徐盛的選擇
第309章 殺賊誅心第537章 利縣大敗第131章 改換方案第209章 海納百川第334章 徐晃破城(第二更)第418章 曹府提親第102章 大破昌豨第262章 孫策憂心第260章 兩種投石機第191章 朐城夜變第93章 幕後黑手(第三更求首訂!36)第246章 回返洛陽第230章 河東情狀第266章 袁術的對策第407章 擴軍計劃第25章 意料之外第522章 捷報頻傳第256章 豫揚大戰略第332章 南下援陰第505章 子修三求第450章 荊軍後手第585章 詐做援軍第198章 呂布來投第461章 龐家抉擇第35章 醫道三不朽第242章 袁紹決議第473章 張濟降曹第139章 太史來援第247章 鞏固盟友第208章 勾心鬥角第588章 戰略調動第248章 司州之爭第274章 倉已降劉第574章 入主江州第307章 徐州二畜第384章 諸葛加冠第442章 黃祖求援第58章 毛遂自薦第36章 問對徐州第432章 劉表出兵第352章 甘寧叫陣第599章 問策賀齊第174章 父子交易第287章 擒獲袁術(加更!)第235章 父子開府第11章 我生的兒子強啊第191章 朐城夜變第126章 太史子義邀是儀第278章 阿瞞告密(加更求月票)第138章 孫策破門第587章 兩封奏報第43章 非蠢即壞第16章 曲轅犁第266章 袁術的對策第52章 雙向奔赴第436章 四蔡中計第281章 壽春虛實第379章 士元獻策第163章 雙喜臨門第409章 傾家投效第289章 傳國玉璽(加更!)第139章 太史來援第271章 欲招此婿第419章 安排糜竺第307章 徐州二畜第186章 張昭請罪第385章 三度入雒第487章 蒯良歸順第59章 否決張飛第129章 太史截胡第562章 巴郡來使第30章 劉家當大興第290章 馮家有女第504章 曹昂來意第313章 吳縣暗流第328章 議定廬江第405章 荀攸獻策第446章 決戰在即第318章 小試牛刀第302章 劉繇兩難(加更,加更!)第228章 徐晃勸降第164章 射陽水匪第323章 兩處堅守第545章 召集土司第18章 委以重任第538章 仲達獻策第333章 裡應外合第339章 自投羅網第595章 曹兵入漢中第336章 施壓吳中大姓第560章 多路進展第158章 謀奪任城第463章 江陵易幟第61章 陳羣家書第599章 問策賀齊第562章 巴郡來使第14章 獻策屯田第361章 仲謀來投第21章 別有心思第87章 徐盛的選擇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岑溪市| 元氏县| 阿巴嘎旗| 囊谦县| 安多县| 桓台县| 山阳县| 漯河市| 龙南县| 蕲春县| 泽库县| 嘉义市| 东辽县| 三原县| 郑州市| 洞头县| 民勤县| 神木县| 平安县| 莱芜市| 崇礼县| 财经| 财经| 平罗县| 道真| 泸西县| 武定县| 涞水县| 黑山县| 厦门市| 八宿县| 保定市| 翁源县| 文登市| 醴陵市| 横峰县| 游戏| 正镶白旗| 星子县| 东至县| 沂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