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61章 仲謀來投

第361章 仲謀來投

朱治聞言,從懷中取出一封書信,放到劉封身前的案幾上。

“治無能,未能說服伯符來降。”

朱治緊跟著道:“此信乃是治出發之前,將軍交予我手,命我在伯符願降之後交予他手的書信。此番出使,未能說服伯符,故此將此物完璧歸趙。”

劉封的目光在書信上掠過,這書信原封不動,火印齊備,顯然確實沒有被打開過。

劉封嘴角逸出一絲笑意,朱治和孫策要是知道這封書信中的內容,恐怕會大跌眼鏡。

此書信中,乃是給孫策下了一道命令,令其聚攏北會的反對勢力,然後配合自己一戰傾之。

孫策恐怕做夢都沒想到,不論他此時降不降,都得給自己當對手吧。

只是孫策卻錯過了一個保全家族的機會。

若是聽從自己命令行事,那不論如何,他的母親吳國太和孫權等弟弟妹妹們總歸是安全了。

可他現在選擇的這條路,恐怕只有滿門族滅這個下場了。

“既然孫策已經做出了決定,那兩軍自當對戰沙場。”

劉封擺了擺手,安撫朱治道:“朱公此去雖未建功,此事卻也怪不得您,且先回去休息吧。”

聽見劉封的安撫,朱治心中稍安,於是告退離去。

此時,趙雲、周瑜兩支軍隊已經分別動身,一自錢塘出發,取章安(後世臺州、溫州部分地區),永寧(溫州市區)爲中繼,兵發候官東冶。

周瑜則走水路回長江,逆流而上,自彭蠡澤而入豫章。

餘暨縣中已經只剩下了劉封親自統領的主力大軍三萬人,以及朱治所部三千餘衆和兩千孫軍剩餘降兵。

劉封的主力大軍本來有近六萬衆,錢塘江南一戰,折損了五千餘人,傷員送回錢塘養傷,戰死者則暫埋於當地,不過俱是豎立墓碑,並立一大型紀念石碑,上刻軍士功績。

這五千折損,很快被劉封自降兵以及江東青壯和投效的遊俠豪強之中挑選善戰者填補。

如今高順、賈逵所部俱是已經補充完整,恢復了原來六、七成的戰力。

接下來還有一段時間給他們整備訓練,隨著時間的推移,戰力還會繼續提升。

同時,因爲吳郡、丹陽等地已成大後方,而且局勢安定,潘璋、徐盛兩部已經開始南下,同時張允、許昭也各自統兵千人,過江參戰。

同時,劉封還詔令烏程嚴白虎、由拳王晟帶兵南下,過江助戰,兵力不得少於六千人,還需是精兵。

不論是嚴白虎,還是王晟等人,乖乖聽話,日後可以帶往北方效力,要是不聽話,那解決孫策之後,大軍北方還師,順道正好掃平他們。

以此兵力集結來計算的話,劉封軍最少依舊能夠保持三萬九千主力,並朱治所部三千餘衆,合計四萬餘大軍。

若是嚴白虎和王晟乖乖聽令,那兵力更是能高達近六萬之衆。

劉封在餘暨縣內修整疲兵,秣兵歷馬。下轄賈逵(六千人)、太史慈(六千人)、高順(四千人)、樊能(四千人)、於麋(四千人)、潘璋別部鐵甲士(兩千人)以及徐晃所部三千步卒。

在等朱治這十餘日中,許昭、張允兩千人已經渡江趕到。

劉封依舊紋絲不動,繼續窩在餘暨休整,休養生息。

劉封的不動如山,反而刺激了北會士族豪強們。

在他們看來,劉封這無疑是軟弱之舉,是害怕他們了。

對此,北會士族豪強們彈冠相慶,如蒙大喜,不但加速向山陰集結兵力物資,同時還各顯神通,施展自身人脈,積極拉攏會北三大山脈之中的山越、南蠻各部族。

這三大山脈分別是錢塘江南岸的龍門山,鏡若湖南岸的會稽山,以及包夾寧波平原的四明山。

這三大山脈,是會稽北部最大的山脈羣,相互之間並不連通,卻相距很近。

在這三大山脈中,生活著十幾萬山越部落民,同會稽郡士族豪強們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他們之間互爲仇敵,又時而爲盟友,變化多端。

不過此時此刻,會稽士族豪強們不惜割讓許多利益,傾其所有,拉攏山越族長派族人下山助戰。

他們開出的價碼,幾乎讓山越部族的族長們以爲是個圈套。

可當大把大把的金銀財寶放到這些山越族長面前時,他們才相信這些士族豪強們割讓的山下土地是真實可靠的。

靠著金銀財寶和平原良田,北會稽的士族豪強們成功的拉來了近三萬山越蠻兵。

別看這三萬山越蠻兵裝備落後,軍械粗糙,可卻是實打實的三萬青壯。

如此一來,孫策又在半個月內,增兵三萬,兵力竟直接突破了五萬。

如果僅僅只從人數上來看的話,他此刻甚至反超了駐紮在餘暨縣中的劉封所部。

情報源源不斷的被送入餘暨縣中,劉封雖然大軍紋絲不動,可諜報細作,斥候探馬卻是從來沒有休息過。

得到最新情報後,劉封竟然不驚反喜,這當真是買一送一了,沒想到居然連山越部族都給釣下山了。

之前劉封還頭疼平定孫策之後,該如何來對待山越。

這些山越人的確可憐,被漢族趕進了大山之中。

可這些山越人卻又不值得同情,因爲他們就如同跗骨之蛆一般,連年下山劫掠燒殺,根本剿不盡,殺不絕。

最好的辦法自然是剿滅最頑固的一批,然後再以信立身,以誠爲本,用貿易手段拉攏溫和派山越部族,然後配合重建會稽的郡兵體系,就能最大程度的穩定地方。

但問題就是山越人都躲在大山之中,你該如何剿滅他們最頑固的那一批,甚至你連找都未必能找得到他們。

結果現在北會士族豪強們替劉封解了憂,居然直接把這些山越給喊下山來了。

當真是剛瞌睡就有人送枕頭了。

劉封心中大喜,卻依舊按兵不動。

很快,潘璋所部四千人,徐盛所部六千人悉數趕到餘暨,嚴白虎和王晟接到軍令之後,猶豫再三,最終還是選擇低頭服軟。

分別由嚴白虎之弟嚴輿和王晟所部鄒他分別率領六千精兵南下增援。

如此一來,劉封一直等待的兵力也終於集結完畢,共計五萬三千餘人。

錢塘江之戰後三十六天,公元198年四月中旬,劉封大軍再度出征。

除了留下許昭、高岱所部千人鎮守餘暨,大軍以太史慈爲先鋒,賈逵爲中軍,徐盛殿後,兵發山陰。

如今,山陰城中已有近六萬之衆,除了北會士族豪強們繼續搜刮出來的兩千餘青壯外,又慕名而來了七千餘山越援兵。

穩居兵力優勢的孫策卻絲毫也笑不出來。

近四萬的山越蠻兵,把山陰城中搞得是烏煙瘴氣,成日裡不做訓練,東遊西逛,甚至還屢次和比較乖順的會稽軍發生衝突。

雙方的衝突幾乎無時無刻不在上演,最爲嚴重的一次,更是上演了數千人的械鬥廝殺,當場就死傷了數百人之多,以至於孫策都產生了後悔的心思。

這樣的人馬,恐怕連一個多月前剛剛覆滅的三萬老兵都遠遠不如,哪裡還能和劉封的悍卒交手?

孫策有些後悔之前沒有答應朱治的勸降了。

帶著這幫烏合之衆來對抗劉封,這和自尋死路有什麼區別?

“仲謀。”

孫策此時居於暗室之中,對面的正是他的二弟孫權。

“我意派汝前往徵南軍中……”

孫權瞪大了眼睛看著自己的兄長,此時的孫權不過是十七歲的少年,雖然已經頗有城府算計,但仍距日後那個心思詭譎,手段狠辣的端水大師孫仲謀,還是差了不少。

孫權的能力是不容置疑的,除了軍事以外幾乎全部能夠上90分,尤其是政鬥,那更是幾乎點滿了。

不過他也沒有什麼好主意獻給自己的兄長孫策,實在是有些巧婦難爲無米之炊。

孫權恭恭敬敬的請示道:“兄長請說。”

只是孫策這邊卻是神色難看,猶豫半晌方纔吐出四個字:“請爲內應。”

孫權大驚擡頭,正對上兄長羞慚的神情,心中咯噔一下。

孫策嘆息一聲,最難說出口的話都已經說了,整個人像是卸下了沉重的枷鎖,但原本睥睨天下的精氣神也隨之消散。

“如今山陰城中雖有五六萬人,卻盡是烏合之衆,不堪一戰,內部還四分五裂,互爲仇讎。”

孫策眼中閃過明顯的怒意,以他的脾氣,恨不能將這幫蟲豸行十抽一制。

“爲兄原本還想趁勢再搏一把,可如今看來,卻是癡人說夢。”

孫策搖頭嘆息:“爲今之計,只能讓你前往徵南軍中投誠,盡獻山陰虛實,以求保得家族無礙,其他的已不敢奢求。”

孫權心中一沉,知道自家老哥是萌生了死志。

此時的孫權遠遠不是日後的大皇帝,且和孫策關係極爲親近,視孫策長兄如父,凡事以孫策馬首是瞻。

他如何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家兄長和山陰城中的這羣蟲豸一同赴死?

只是他暫時也無辦法,只能聽從孫策的命令行事。

孫策行事果決,當晚就讓孫賜帶來幾個親兵,趁著夜色偷偷護送孫權離開了山陰。

孫權出山陰之後,徑直朝著徵南軍來的方向而去。

很快,就迎頭撞上了徵南軍的探馬,隨後被帶回營中。

此時劉封正打算休息,突然聽到探馬來報,山陰城中有孫氏子弟來投。

劉封有些詫異,難道孫策連自家族人都已經掌控不了嗎?

不對勁。

山陰城中應該只有孫策一支孫氏子弟了,那可都是他的親弟弟們。

於是,劉封當即決定召見來人。

很快,一個膚色白淨,面相方圓,骨架很是高大的英武少年被帶進了大帳之中。

只是一面,劉封就確定了對方必然是孫策之弟,兩人眉眼之間滿是神肖之處。

從年齡上來看,這人應該就是大皇帝本尊了啊。

孫權進帳之後一直低著腦袋,只是一直藉著餘光在偷偷窺探劉封。

只是劉封神情淡漠,看不出什麼跡象來。

“外臣孫權,拜見徵南將軍。”

孫權知道此時孫家的安危盡數掛於對方一身,自然不敢有分毫的怠慢。

在見到劉封之後,孫權立刻大禮下拜。

劉封目光隱帶好奇的打量著孫權,這位可是東漢末年第一趴體狂魔。

孫權平生最愛三件事情,第一是開趴體喝酒,第二是打獵射虎,第三就是去合肥買彩票,就連背刺也是排不上前三甲的。

孫權給劉封的第一印象就是像孫策。

真正由內之外的像,彷彿是孫策的年少版,尤其是那雙目光炯炯,精芒外放的雙眼,和孫策如出一轍。

劉封先是一愣,隨後細思之下,又覺得確實合理。

縱觀孫權一生行事,其實也可以看出,除了軍事能力不行外,性格上其實還真是和孫策很是相似的。

之所以會給人錯覺,覺得孫翊像孫策,而孫權則同孫策反之。

實在是因爲孫權的權謀和理性太強,能夠壓制自己的缺點,使得自己決策與孫策截然不同。

這一刻,劉封還想通了一件事。

爲什麼孫策喜歡將孫權帶在身邊,又爲什麼孫策對孫權的培養是類似嗣子一般的待遇,最終臨死之前,還力排衆議,親點孫權接班。

知子莫過父,知弟莫過兄。

孫策長兄爲父,可謂一人身兼兩職,對孫權自然是再清楚不過了。

他很清楚自己這個弟弟,在權謀方面更在自己之上,也難怪孫策會指著僚佐諸人對孫權說:“此諸君,汝之將也。”

孫策作爲長兄,二弟不僅頗有才能,善攏人心,有權謀,善平衡,性格長相又深肖自己,如何能不喜愛?

劉封一直看著孫權沉默不語,孫權的心深深的沉了下去。

他不明白爲什麼劉封會有這樣的反應。

如果自己和對方易地而處,自己必然會安撫對方,以求能夠順利平定山陰。

難道對方是不想平定山陰嗎?

這不可……

孫權突然猛的想起前段時間劉封詭異的操作,再一想北會稽如今的局面,完全可說是劉封一手造成的。

這……難道對方!?

孫權腦海中劃過一道閃電,心裡生出一個不可思議的想法。

莫非這場叛亂,纔是劉徵南所想要的!?

第473章 張濟降曹第293章 整合力量(還是加更!)第563章 龔揚請援第26章 八二分成第107章 鐵營與郡守第246章 回返洛陽第484章 各有去處第281章 壽春虛實第415章 賀齊報捷第147章 孫策謀江東第364章 拿下山陰第230章 河東情狀第48章 魯肅應闢(祝我母親生日快樂!)第15章 潘璋歸心第543章 拒賄破寨第382章 推出公債第522章 捷報頻傳第403章 二寇獻寶第391章 二策取其一第92章 自以爲是的曹宏(第二更求首訂!26)第425章 孫策請纓第502章 伐交部署第146章 三代忠良第302章 劉繇兩難(加更,加更!)第62章 鼓動曹豹第560章 多路進展第82章 劉曄的盤算第334章 徐晃破城(第二更)第240章 攻城略地第236章 萇奴授首第597章 曹兵入蜀第234章 東歸洛陽第470章 孟德入局第79章 玄德教子第296章 劉表所計(加更又來了!)第324章 呂岱嚴畯第487章 蒯良歸順第316章 進抵無錫第500章 以巴爲銅第346章 大戰開啓第143章 廣傳四方第377章 龐統來訪第355章 朱治乞降第452章 黃祖乞降第570章 射殺雍闓第413章 再見二喬第525章 幕府人事第7章 各方反應第57章 元龍薦長文第79章 玄德教子第376章 清剿山越第119章 天賜良港第38章 劉公妙計丟徐州第479章 脣槍舌劍第238章 直驅陽翟第425章 孫策請纓第142章 拿下廣陵第104章 牽招到來第578章 黃權獻計第459章 荊南思定第185章 郭嘉獻策第141章 平分秋色第116章 三賢獻策第382章 推出公債第472章 遊說張濟第265章 大戰在即第224章 進駐聞喜第523章 平定三郡第216章 迎奉之爭第313章 吳縣暗流第323章 兩處堅守第321章 樂極生悲第263章 琴音惹塵緣第192章 鹽豪跌倒第411章 摧鋒軍編制第233章 鄉黨雲集第20章 榻上盤賬第457章 興霸探營(祝大大們蛇年快樂!新年快樂!)第572章 迫降鄧賢第161章 獅嘯江東第357章 欲肅北會第413章 再見二喬第384章 諸葛加冠第220章 宴中小變第28章 遷府之議第549章 公孫南來第511章 行縣江東第564章 順水推舟第107章 鐵營與郡守第547章 突來變化第374章 賞罰分明第58章 毛遂自薦第307章 徐州二畜第48章 魯肅應闢(祝我母親生日快樂!)第193章 善後朐縣第57章 元龍薦長文第4章 曹豹的困境第409章 傾家投效第362章 上虞吳範第182章 程昱使徐
第473章 張濟降曹第293章 整合力量(還是加更!)第563章 龔揚請援第26章 八二分成第107章 鐵營與郡守第246章 回返洛陽第484章 各有去處第281章 壽春虛實第415章 賀齊報捷第147章 孫策謀江東第364章 拿下山陰第230章 河東情狀第48章 魯肅應闢(祝我母親生日快樂!)第15章 潘璋歸心第543章 拒賄破寨第382章 推出公債第522章 捷報頻傳第403章 二寇獻寶第391章 二策取其一第92章 自以爲是的曹宏(第二更求首訂!26)第425章 孫策請纓第502章 伐交部署第146章 三代忠良第302章 劉繇兩難(加更,加更!)第62章 鼓動曹豹第560章 多路進展第82章 劉曄的盤算第334章 徐晃破城(第二更)第240章 攻城略地第236章 萇奴授首第597章 曹兵入蜀第234章 東歸洛陽第470章 孟德入局第79章 玄德教子第296章 劉表所計(加更又來了!)第324章 呂岱嚴畯第487章 蒯良歸順第316章 進抵無錫第500章 以巴爲銅第346章 大戰開啓第143章 廣傳四方第377章 龐統來訪第355章 朱治乞降第452章 黃祖乞降第570章 射殺雍闓第413章 再見二喬第525章 幕府人事第7章 各方反應第57章 元龍薦長文第79章 玄德教子第376章 清剿山越第119章 天賜良港第38章 劉公妙計丟徐州第479章 脣槍舌劍第238章 直驅陽翟第425章 孫策請纓第142章 拿下廣陵第104章 牽招到來第578章 黃權獻計第459章 荊南思定第185章 郭嘉獻策第141章 平分秋色第116章 三賢獻策第382章 推出公債第472章 遊說張濟第265章 大戰在即第224章 進駐聞喜第523章 平定三郡第216章 迎奉之爭第313章 吳縣暗流第323章 兩處堅守第321章 樂極生悲第263章 琴音惹塵緣第192章 鹽豪跌倒第411章 摧鋒軍編制第233章 鄉黨雲集第20章 榻上盤賬第457章 興霸探營(祝大大們蛇年快樂!新年快樂!)第572章 迫降鄧賢第161章 獅嘯江東第357章 欲肅北會第413章 再見二喬第384章 諸葛加冠第220章 宴中小變第28章 遷府之議第549章 公孫南來第511章 行縣江東第564章 順水推舟第107章 鐵營與郡守第547章 突來變化第374章 賞罰分明第58章 毛遂自薦第307章 徐州二畜第48章 魯肅應闢(祝我母親生日快樂!)第193章 善後朐縣第57章 元龍薦長文第4章 曹豹的困境第409章 傾家投效第362章 上虞吳範第182章 程昱使徐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楼县| 兴城市| 独山县| 平塘县| 永嘉县| 姚安县| 潍坊市| 友谊县| 靖安县| 长海县| 鹤山市| 乌兰察布市| 新宁县| 驻马店市| 双峰县| 社旗县| 峨眉山市| 定西市| 通许县| 贡觉县| 克什克腾旗| 靖远县| 林甸县| 和林格尔县| 盱眙县| 徐闻县| 双牌县| 平利县| 九寨沟县| 灌云县| 济阳县| 武邑县| 娄烦县| 兰州市| 两当县| 梧州市| 什邡市| 库尔勒市| 新和县| 万盛区| 余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