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76章 清剿山越

潘璋的行動宛如一發信號彈,各地的行動也紛紛展開。

太史慈都督高順,張允,孫策三將對寧波平原腹地內的栲栳山進行了圍剿。

之前有說過,寧波平原之所以會被壓縮成一個啞鈴的形狀,就是因爲在中部上方有一座栲栳山。

正是這座山脈的存在,和對面的四明山隔姚江相望,姚江河谷也就成了寧波平原東西向的走廊,也就是啞鈴的槓桿部分。

嚴格來說,栲栳山其實也是四明山的餘脈,只是卻被姚江所阻斷。

栲栳山地區內,有一個一萬餘人的山越大部落,之所以能有如此數量,完全是因爲栲栳山地形較爲平坦,山脈中也有一部分平原,再加上四面八方都是平原,下山劫掠往往收穫頗豐。

一直以來,會稽本地士族豪強也不是沒動過圍剿栲栳山的念頭。

可一旦會稽豪強們集結兵力,對面的四明山山越們也會四處出擊,爲栲栳山這邊分擔壓力。

即便漢人不管不顧,一心想要圍攻栲栳山,那麼栲栳山中的山越部落也會找機會橫穿姚江河谷,逃去對面的四明山。

山越人很清楚,漢人是不會在山區久待的,遲早是要退出去的,所以根本不擔心老家會被對方佔據。

即便打不過漢人,等到你走了,我再回來也是一樣的。

只是這一次,山越部族卻是沒想到,太史慈的重點並不在栲栳山,而是在,栲栳山區內的山越部族身上。

他一邊調動步兵形成聲勢浩大的圍剿規模,一邊暗藏騎兵和水軍在姚江兩翼。

北面大規模的行動,逼迫山越部落開始遷徙,而在這些部落準備越過姚江,逃亡對面四明山的時候,被太史慈成功打了個半渡而擊,全族覆滅。

僅這一戰,太史慈斬殺七百餘人,俘獲山越男女老幼一萬六千一百餘人,更獲得糧秣、山貨、礦產無數。

隨後,太史慈又乘勝追擊,從這些山越人裡挑選嚮導,然後殺入四明山中,席捲了四明山北部,先後剿滅七八個部落,再度戰俘上萬人。

此戰中,孫策一馬當先,身先士卒,連戰連捷,不過最後卻爲山越人設伏偷襲,中箭受傷。

戰報送到劉封處後,劉封足足愣神了十幾個呼吸,隨即輕笑起來,之前對孫策的警惕和重視漸漸消退。

席捲吳會,定鼎江東,軍略高超的小霸王,那是另一個世界的事情了。如今的孫策,只是自己手底下一個戴罪立功,以求贖罪家眷的戰將罷了。況且想要孫策死的人很多,不提會稽的虞翻、賀齊、魏滕、吳範等人了,就是顧陸朱張也未必見得孫策好。

劉封隨後遣醫前去慰問看探孫策,同時還送上了不少滋補之物,並讓孫策安心養傷。

太史慈的這兩次戰役,解決了餘姚、句章來自東、南兩個方向的危險,同時還徹底清空了栲栳山。

即便是鄮縣、鄞縣,也解除了西面的威脅,可以集中力量針對東南面的天臺山。

不過與栲栳山相比,四明山和天臺山顯然要龐大的多,完全不在一個量級上。

所以太史慈也不著急繼續擴張戰果,而是開始消化這兩三萬的山越俘虜,從中挑選精銳壯勇從軍,並編戶齊民,佃種徵南將軍府名下的田地。

這些山越所居住的山區,大多就緊挨著平原,平時也和漢民雜居,多有往來,甚至有部分乾脆就是山越化的漢人。

因此,這部分人中,會種田者的比例很高,甚至還有工匠存在,著實是性價比非常高的人口補充。

在西線,徐盛也沒有閒著,他則都督朱治、朱桓兩部,沿浦陽江展開行動,重點清剿浦陽江至富春江這一塊橢圓形地區的山越部族,也連續大捷。

最終統計,戰俘兩萬兩千餘山越,斬首一千九百餘枚。

這一連串的戰役,使得會稽郡的治安形勢一片大好,也有效的穩定住了度田所產生的負面情緒。

在這段時間裡,劉封也收到了劉備的回信。

劉備在回信中,婉言拒絕了他派出陳登、荀攸擔任揚州刺史的請求,讓劉封繼續處理江東諸軍事,末尾僅僅只是同意了撤換盛憲吳郡太守的要求。

由於和劉表之間的關係變得緩和,使得劉備在江北騰出了大量的兵力,這些兵力中有不少還是新擴充過的部衆。

得知劉封打算清剿山越,加強江東四郡的統治力度,劉備於是精挑細選,準備派兵南下助戰。

同時,在劉封的要求下,關羽都督張遼等將南下過江,進駐吳郡,暫攝吳郡、丹陽兩郡諸軍事,受劉封轄制。

關羽此時的官職是徐州刺史,只是如今徐州穩定,反倒是南方新得,需要關羽這等重將坐鎮,同時也可以清剿一下吳郡南方的山越。

這部分山越與其說是吳郡的,倒不如說是丹陽郡的。

因此,關羽出馬,以他的鎮東將軍號,更能統帥兩郡諸軍事。

********

在劉封留在上虞處理諸事的時候,上虞城外來了一行人。

爲首的是一個容貌平平無奇的文士,他身邊則是一個身材高大的青年文士。

兩人身後則跟隨著兩個侍童,除此以外,再後方還有六個身配刀劍的健壯賓客扈從。

爲首之人,正是從壽春離開,在揚州境內巡視的龐統龐士元,而他身邊的青年文士,則是他的堂兄龐山民。

“兄長,劉徵南意圖甚大啊。”

荊、揚兩州相鄰,又有長江一衣帶水,彼此之間的關係頗爲交融,聯繫甚密。

從軍事角度來說,荊、揚更是一體,所謂守江必守淮,而守淮必有荊。沒有荊州,就別談什麼守淮河了,對於揚州來說,那幾乎就是覆滅在即了。

從表面上來看,孫權圖謀荊州是沒問題的,只有拿下了荊州,才能全據長江,對抗北方。

可問題是,荊州此時是在盟友劉備手裡啊,而且一旦關羽逼迫曹操遷都,整個淮北很可能會被直接放棄的,否則就會陷入到孫劉夾攻之中。

作爲最後一個曹魏重兵集團,囊括了整整二十六營兵馬的夏侯惇淮北戰區,可以說是曹魏的定海神針了,絕對不可能爲了淮北而冒險。

同時,不少人爲孫權辯解,指著劉備其實也不守盟約,可事實上,呂蒙動手的時候已經是第二次了。

第一次偷襲的結果就是湘水之盟。

在湘水之盟中,雙方已經表示既往不咎,前面的事情都不提了,就以湘水爲界,劃分地盤。

這再偷襲,而且還是先對魏國稱臣再偷襲,實在是怎麼都說不過去的。

龐統兄弟倆出身荊州名門大族,對於揚州一直都是有野心的。

蒯、蔡、黃、龐四大家中,龐家表面上看起來是最爲低調的一個,連家族大名士,嫡系子弟龐德公都隱居了起來,沒有出仕。

可實際上,龐家的野心並不比其他三個家族小,甚至格局要更大。

事實證明,曹魏集團從來沒有信任過荊州集團,鄴城一案中,死傷最爲慘重的就是投降了的荊州士人。 官渡之後,荊州四大家族徹底分化。

蒯、黃、蔡幾乎消失於歷史長河之中,除了極少數有後代記錄,也只是輕描淡寫,考證存疑的一筆而已。

反倒是龐家,走出了家族的巔峰。

龐統先投周瑜,引周瑜軍入南郡,奪江陵,籌謀入蜀之策。

在周瑜病死之後,龐統又火速入江東,尋找後繼者。

只可惜孫權看不上龐統,痛失荊州好局,反而給了劉備一個天降大禮包。

孫權看不上龐統的原因有許多,比如魯肅,與演義恰恰相反,魯肅不但沒有極力向孫權推薦龐統,反而是龐統最大的壓制者。

魯肅的確是周瑜推薦給孫權的,同時也是周瑜爲首的淮泗武功派成員。

但魯肅很早就已經走出了自己獨有的道路,從淮泗武功派中裂出一個淮泗流寓派,併成爲了其首腦。

這裡面有孫權的大力扶助,也有周瑜的適時退讓。

周瑜這個人政治頭腦是極其厲害的,他在孫權即位之初,作爲手握重兵的藩鎮,第一個響應孫權,並帶兵勤王,獲得了孫權的信任和重用。

因此,當他發現孫權想要分化淮泗派的時候,周瑜並沒有選擇對抗,而是順應孫權的願望,析出了一個分支。

雖然周瑜做的十分漂亮,既滿足了孫權,又沒有和魯肅撕破臉,還保存了淮泗派的大團體,可謂一箭三雕。

但問題是魯肅也是個王佐之才,他沒有理由會一直甘於居人之下。

尤其是你周瑜都已經死了。

魯肅的政治綱領是吞併或者聯合荊州,一起北向發展,而周瑜則希望先入蜀,拿下益州,全據南方。

在這種情況下,魯肅自然要壓制龐統,因爲龐統是周瑜的功曹,雙方極其親密。

周瑜對龐統的信任和重用是破格級別的。

史稱:周瑜領南郡,以龐士元名重,州里所信,乃逼爲功曹,任以大事。瑜垂拱而已。

可以說當時軍事周瑜自決,而政事全都交給了龐統,更誇張的是,龐統還負責爲周瑜籌備入蜀大計。

日後劉備入蜀選擇龐統隨軍而並非諸葛亮,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因此,魯肅如何會想讓龐統得到孫權的重用?

更爲重要的是,當時的孫權,也恰恰不想重用龐統。

只要看看龐統到江東爲周瑜弔孝時,往來交接的都是什麼人,就知道孫權有多忌憚他了。

龐統的江東好友有陸績、有顧邵、有全琮,東吳人大多聽說過龐統的名號。

陸績是陸家家主,顧邵是顧雍嫡長子,孫策女婿,全琮是桂陽太守全柔的兒子,也是吳郡一等一的豪門大族,僅次於顧陸朱張。

龐統本身就是荊州一等一的士族豪強,再跟江東這些一等一的士族豪強稱兄道弟。

孫權當時好容易掌控了朝局,但依舊奈何不了江東大族。

這時候讓江東大族和荊州大族合流,孫權真要發瘋了。

龐山民聽了龐統的話後,皺眉苦思。

他明白龐統話裡的意思,顯然說的正是劉封度田一事。會稽叛亂一事,瞞得過其他人,卻瞞不過身在吳郡,眼下又進入會稽的龐家兄弟。

龐統和龐山民很清楚,會稽叛亂根本就是劉封故意放縱出來的。而劉封之所以這麼做,很可能就是爲了在會稽度田。

會稽度田一成,立刻就會推廣到江東四郡。

江東度田一成,未來江北二郡,乃至於徐、豫都有可能步會稽後塵了。

作爲荊州大家的龐統、龐山民自然再清楚不過度田的威力。

蜀國滅亡時,戶籍爲二十八萬,口九十四萬,這個數字相當有意思。

在東漢順帝時,益州不算南疆,以成都平原爲核心,有人口五百多萬。

黃巾之亂之後,益州爆發的戰事是較少的,而且也沒有大規模的屠殺。

到了劉備入蜀成功時,戶籍爲二十四萬,人口九十萬。

再配上西晉一統天下之後的數字,這個數學謎題就更有趣了。

西晉一統後,益州有戶籍九十一萬戶,口四百三十四萬人。

可見,這個人口衰減和增長都極不合理。

之所以會造成這樣的情況,自然就是龐統、龐山民這樣的世家大族了。

就以眼下來說,顧陸朱張聯手貢獻出十五萬畝田,在吳郡的戶籍上最少會多出一萬戶,五萬口的數字。

五萬口不僅僅是人力資源,更是賦稅來源。

可現在,失去了十五萬畝土地資源的顧陸朱張再也養不起這些人了,只能將他們“開革”出了家門。

龐山民皺著眉頭道:“劉徵南如此肆意妄爲,難道就不怕激起民怨嗎?”

“激起民怨?”

龐統滿臉震驚的看著自己的堂兄,難道會稽這波叛亂還不算是民怨嗎?

這民怨都已經乾淨利落的消除一空了,還有什麼可害怕的?

龐山民醒覺過來,滿臉尷尬,他也是一時失言,在說這話的時候,其實龐山民帶入的乃是南郡龐家的視角,並非是眼下的會稽視角。

龐統看了眼龐山民,故意扯開了話題:“兄長只是覺得劉徵南肆意妄爲嗎?他若是能在東南度田成功,天下還有何人能擋劉氏兵鋒?”

第404章 劉馥來投第13章 大耳哥,趙雲田豫要跑??!第573章 錦衣還鄉第169章 元服與茂才第448章 狼煙破敵第591章 葭萌之爭第564章 順水推舟第197章 勃勃生機第453章 兵發巴丘第171章 參觀紙坊第512章 抵達壽春第35章 醫道三不朽第507章 士氏議降第94章 丹陽雙壁(第四更求首訂!46)第353章 一戰覆軍第345章 大軍雲集第45章 舉薦太史第82章 劉曄的盤算第420章 巡視產業第441章 甘寧拔塞第31章 兩封家書第373章 上虞飲宴第549章 公孫南來第426章 荊北軍議第530章 調略上庸第522章 捷報頻傳第50章 舉薦撞車第372章 兩路大軍第501章 交州現狀第258章 沿途考察第538章 仲達獻策第263章 琴音惹塵緣第51章 公瑾難求第207章 以徐制揚第464章 中期調度第228章 徐晃勸降第414章 召見周瑜第65章 禮送賣家第249章 拜訪曹操第48章 魯肅應闢(祝我母親生日快樂?。?/a>第279章 長途奔襲第509章 士氏朝貢第275章 劉闢請降第26章 八二分成第214章 劉呂交易第127章 買一送一第218章 北上勤王第206章 評請伐徐第52章 雙向奔赴第430章 周氏鴻門宴第442章 黃祖求援第492章 收攬蒯越第67章 府外遇豪傑第395章 曹操覆掌第550章 公孫來意第205章 賈氏祖孫第520章 兩樁聯姻第39章 雙管齊下克臧霸第306章 面見劉繇(還能堅持加更?。?/a>第105章 大捷回傳第489章 更易親宦第30章 劉家當大興第544章 土寨攻防第151章 大敗橋蕤第103章 人工魚水情第256章 豫揚大戰略第281章 壽春虛實第440章 劉勳塞江第417章 劉備催婚第436章 四蔡中計第84章 魯肅來信第479章 脣槍舌劍第384章 諸葛加冠第349章 分割與聚攏第167章 返回郯城第79章 玄德教子第6章 曹家夜話第69章 子當與父同平亂世(加更來了!驚喜嗎?)第282章 孫香投降第530章 調略上庸第370章 紫氣東來第569章 商定交易第357章 欲肅北會第116章 三賢獻策第14章 獻策屯田第595章 曹兵入漢中第343章 輕鬆入城第48章 魯肅應闢(祝我母親生日快樂?。?/a>第356章 評議定功第127章 買一送一第527章 伯言望蜀第462章 龐氏兵變第298章 劉備抵壽春(加更來了)第51章 公瑾難求第475章 蔡瑁的心思第289章 傳國玉璽(加更?。?/a>第219章 封操會陳留第210章 雙向奔赴祝讀者大大們除夕快樂!第41章 糜家父女(四更求支持?。?/a>
第404章 劉馥來投第13章 大耳哥,趙雲田豫要跑??!第573章 錦衣還鄉第169章 元服與茂才第448章 狼煙破敵第591章 葭萌之爭第564章 順水推舟第197章 勃勃生機第453章 兵發巴丘第171章 參觀紙坊第512章 抵達壽春第35章 醫道三不朽第507章 士氏議降第94章 丹陽雙壁(第四更求首訂!46)第353章 一戰覆軍第345章 大軍雲集第45章 舉薦太史第82章 劉曄的盤算第420章 巡視產業第441章 甘寧拔塞第31章 兩封家書第373章 上虞飲宴第549章 公孫南來第426章 荊北軍議第530章 調略上庸第522章 捷報頻傳第50章 舉薦撞車第372章 兩路大軍第501章 交州現狀第258章 沿途考察第538章 仲達獻策第263章 琴音惹塵緣第51章 公瑾難求第207章 以徐制揚第464章 中期調度第228章 徐晃勸降第414章 召見周瑜第65章 禮送賣家第249章 拜訪曹操第48章 魯肅應闢(祝我母親生日快樂?。?/a>第279章 長途奔襲第509章 士氏朝貢第275章 劉闢請降第26章 八二分成第214章 劉呂交易第127章 買一送一第218章 北上勤王第206章 評請伐徐第52章 雙向奔赴第430章 周氏鴻門宴第442章 黃祖求援第492章 收攬蒯越第67章 府外遇豪傑第395章 曹操覆掌第550章 公孫來意第205章 賈氏祖孫第520章 兩樁聯姻第39章 雙管齊下克臧霸第306章 面見劉繇(還能堅持加更!)第105章 大捷回傳第489章 更易親宦第30章 劉家當大興第544章 土寨攻防第151章 大敗橋蕤第103章 人工魚水情第256章 豫揚大戰略第281章 壽春虛實第440章 劉勳塞江第417章 劉備催婚第436章 四蔡中計第84章 魯肅來信第479章 脣槍舌劍第384章 諸葛加冠第349章 分割與聚攏第167章 返回郯城第79章 玄德教子第6章 曹家夜話第69章 子當與父同平亂世(加更來了!驚喜嗎?)第282章 孫香投降第530章 調略上庸第370章 紫氣東來第569章 商定交易第357章 欲肅北會第116章 三賢獻策第14章 獻策屯田第595章 曹兵入漢中第343章 輕鬆入城第48章 魯肅應闢(祝我母親生日快樂?。?/a>第356章 評議定功第127章 買一送一第527章 伯言望蜀第462章 龐氏兵變第298章 劉備抵壽春(加更來了)第51章 公瑾難求第475章 蔡瑁的心思第289章 傳國玉璽(加更?。?/a>第219章 封操會陳留第210章 雙向奔赴祝讀者大大們除夕快樂!第41章 糜家父女(四更求支持?。?/a>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卫辉市| 隆尧县| 内乡县| 延川县| 广西| 治多县| 化德县| 五峰| 东城区| 确山县| 濮阳市| 山西省| 英吉沙县| 观塘区| 广饶县| 合川市| 吉林省| 南陵县| 蕉岭县| 库尔勒市| 库尔勒市| 平顺县| 乳源| 孟州市| 依兰县| 丽水市| 镶黄旗| 揭西县| 宁乡县| 民权县| 高州市| 资源县| 桓仁| 阿尔山市| 兴仁县| 博兴县| 达尔| 历史| 黔西| 米易县| 石景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