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49章 分割與聚攏

那片爛泥地面積相當大,整個沿海一直到會稽都是溼泥鹽鹼地。從海岸線一直往內,足足有上千米寬,長度更是高達上百里地。

進了這樣的爛泥鹽鹼地地,沒有幾個時辰的艱難跋涉,是真的走不出來的。

即便耗費了大量的時間走出來了,也是耗費了許多氣力,只剩下精疲力竭的狀態。

此時沒有援軍,沒有給養,迎來的是孫策以逸待勞的大軍,士卒們再是勇敢,也只有投降或者戰死兩條路了。

因此,孫策真的巴不得劉封會這麼愚蠢了,而且哪怕他覺得劉封不會這麼蠢,也依舊在沿海地帶佈置了少量的斥候,以防萬一。

當然,這個以防萬一防的不是劉封軍的突襲,而是防的如果劉封真這麼蠢,自己卻因爲沒發現對方而錯過了坑殺這些登陸精銳的機會。

“哎……”

孫策突然嘆息了起來,遠處黃蓋副將黃安親自帶領的一波強攻最終還是被對方的鐵甲士給打退。雖然雙方戰線依舊糾纏,可遠處徵南軍水師已經靠岸,賈逵所部的士卒已經爭先恐後的跳下船隻,整編隊伍了。

最早整頓好的兩百弩手在一個百人隊的盾牌手的掩護之下,已經開始前壓,掩護後續部隊繼續登陸。

賈逵親自出現在一線,將所部士氣拉到了頂點。

至少在登岸這一項上速度就快了不止一成,連帶著讓遠處正浴血苦戰的高順所部也提振了士氣。

畢竟友軍救援自己的速度快慢,可是太影響軍心了,炮黨光頭麾下的將領們在這個領域有許多獨到的見解和心得。

因爲徵南軍此時的船隻大部分都是小船,只能乘坐十幾二十人,所謂的大船也纔不過三五十人的容量,所以登陸之後重新恢復編組是需要不少時間的。

畢竟正因爲是小船,所以在江面上行駛的時候特別容易打亂順序,使得部隊登陸時候失去組織,完全混亂。

這種情況下,船隻越大,越能避免類似的問題,因爲整編起來的基礎模組要大。一艘大船裝一個軍司馬五百人,那五千人也只需要重組十個單位,自然要簡單快捷的多。

不過劉封他們也想了一個小妙招,他們將走舸和艨艟分開,兩隊走舸之間,夾一隊艨艟,用艨艟來區分走舸,使得走舸不會混到一起攪亂了隊伍。

如此一來,登陸之後,重整的速度大爲提升。

賈逵所部僅僅只用了一炷香的時間就恢復了組織度,開始在遠程火力的掩護下,往前靠近高順所部。

程普在賈逵剛登陸的時候,不是沒想過突襲一下岸邊混亂的徵南軍,但仔細思考之後,還是選擇了放棄。

其中兩個最重要的原因是,船隻上站著許多弓弩手,這些弓弩手確保了程普不敢輕易突襲。

要是程普真想不開硬要突襲,那麼徵南軍步兵換騎兵,怎麼都不吃虧。

“加快速度,全軍壓上。”

孫策直接下了瞭望塔,翻身上了坐騎,此時賈逵已經登陸,徵南軍的兵力已經接近萬人,哪怕只是吃掉眼下這一萬徵南軍,孫策都覺得是大賺了,那就沒有必要再去放對方上岸了。

況且徵南軍的實力,孫策也通過高順部有所認知了。

即便孫策已經很重視徵南軍了,可依然在高順所部的戰力上發現自己還是低估了對方。

高順所部的戰力至少是父親留給自己那些老祖的七成以上,或許技戰術、經驗和陣戰要遜色一些,但裝備軍械以及高組織度,卻將這些差距彌補回來了大半。

這一點也是多虧了劉封能搞錢搞裝備,以及高順S級的練兵能力。

整個三國時期練兵大咖其實並不少,比如曹操手下的于禁,袁紹手下的沮授,孫策的老爹孫堅,都是相當厲害的練兵大牛,而高順的練兵能力其實已經是這一檔裡面的了。

在呂布手底下的時候,陷陣營僅僅只有七百人,但配合張遼的一千多人,在攻城戰中直接打崩了劉備的一萬多人,這實在是有些誇張了。

後期因爲郝萌的造反,呂布信不過救命恩人高順,把陷陣營改換自己小舅子魏續統領,等到戰時再交給高順指揮。

這時候陷陣營的戰績就出現了明顯的下滑,可見魏續的能力差高順實在太多了,就連維持高順所訓練士卒戰力狀態都做不到。

這也是爲什麼劉封讓高順做前鋒的原因,若是讓賈逵當前鋒,大概率是做不到高順如此的堅如磐石,穩如泰山。

因爲賈逵部的增援,黃蓋、芮良不得不撤去了圍攻的三面,將部隊收了回來。

這小半個時辰的激戰,雙方傷亡不下兩千。

高順所部就陣亡了兩百多人,傷六百餘人,而黃蓋、芮良所部更是陣亡五百餘,傷八百餘人。

雖然登陸的徵南軍高順、賈逵所部都沒有騎兵掩護,但大量的弓弩很好的遮蔽了他們的側翼,使得程普的騎兵很難找到機會。

程普嘗試繞行,從高順側面繞過,然後攻擊賈逵的側面。

可因爲繞行的緣故,賈逵有充足的時間將一部分弓弩手集中到了程普所在的側翼,然後擺開弩陣等著你去送死。

程普不得不停止了攻擊。

這不是程普故意繞路浪費時間,而是他沒有辦法,他要是不繞路,那根本輪不到賈逵所部的弓弩手了,高順陣中的弓弩手們就會先一步教他做人了。

高順所部失去了壓力之後,趁機重新恢復了陣型,將傷者撤到了內部,脫去裝備進行簡單的治療包紮,而重新替換內裡的士卒披甲填補戰線。

高順所部本來有四千人,現在減員了兩成,陣型只能向內收縮了一些,以保持圓形陣的密度和完整度。

賈逵也趁著程普不敢亂動,加快的腳步,已經進入到了和高順所部遙相呼應的距離。

這個所謂遙相呼應,就是兩個弓弩射程。

從高順這邊射出的弓弩,恰好能夠和賈逵所部射出的弓弩匯合的話,如此一來,敵人就不敢進這個遠程火力圈子,否則就會受到雙重打擊。

這也就意味著高順和賈逵已經達成了最低程度的配合了。

就在這個時候,黃蓋、芮良和宋謙一齊動了。

他們剛剛接到了孫策的命令,不惜一切代價,分割高順和賈逵兩部,絕對不能讓對方匯合。

黃蓋和芮良面面相覷,他們是真想不到孫策會下這樣的命令,要不然他們也不會把圍攻高順的部隊撤回來了。

可孫策的命令又不能不執行,無奈黃蓋、芮良只能重新下令,讓剛剛撤回來的士卒再次出發,黃蓋居左,芮良居右、宋謙繞後,三軍一起行動。

宋謙在最右邊,前面一望無際直達海岸,毫無對手阻攔,因此他在陣中玩了命的催促士卒疾行,向著前方狂奔。

黃蓋、芮良則分別移動到高順的兩翼,派兵猛攻,兩面夾擊之下,讓高順毫無動彈之力。

同時又以盾牌,強弓爲組合,遲滯賈逵靠近高順的速度。

程普這時候也開始行動了起來,在賈逵周圍蠢蠢欲動,逼迫他放緩了進軍速度,否則就在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

行軍中讓騎兵找到衝鋒的機會,再加上宋謙在側方,這可真就是純白送了。

賈逵不得不放緩了速度,甚至被逼停了數次。

而宋謙則抓住這個機會,狂奔三裡地,從側面繞過了芮良所部,開始朝著高順和賈逵中間疾馳而去。

如此一來,戰場態勢就形成了夾心態勢,下方是高順所部,上面是賈逵所部,而高順的左邊是黃蓋,右邊是芮良,再右邊是正在趕路的宋謙,他正朝著高順和賈逵的中間地帶狠插進去。

可以想見,宋謙所部一定會付出很慘痛的代價,但這樣才能完成孫策交代不惜一切代價必須完成的任務——分割高順和賈逵兩部,絕不能讓他們匯合。

高順和賈逵敏銳的意識到孫策軍不對勁,但他們頗有些無可奈何。

高順幾乎被黃蓋和芮良夾著打,而且自己都已經損失了兩成的戰兵,還消耗了巨量的箭矢,所剩下的戰力讓他無法在應對黃蓋和芮良的同時還有餘力。

賈逵卻是無可奈何,他這個角度是能看到宋謙在狂奔的,而宋謙的目的地,恰恰就就是自己和高順中間。

程普的位置相當刁鑽,他已經移動到了賈逵所部的左上方,也就是靠近海岸的地方。

他在這個位置給足了賈逵所部的威懾力,只要賈逵敢將弓弩手集結到前方,他就有機可乘,可以騎射賈逵所部。

如此一來,交換比一樣差不了,而且宋謙依舊可以完成戰術機動。

怎麼看孫策軍都不吃虧。

賈逵看著戰場態勢,只是沉吟了十幾個呼吸,就做出了決斷。

無論如何也得往前壓,哪怕註定要讓宋謙中切,但只要能夠靠近一點高順總歸好好一點。

說不定下一刻這一點點的距離,就是生死一線。

賈逵不信孫策有能力一口氣吃掉自己和高順,所以選擇了付出大量代價也要靠近高順。

他當即發出三條命令。

第一條命令,前鋒不惜一切代價突前猛進,靠近高順,必要時刻可以歸建高順指揮。

第二條命令,直接放棄側後不管,將主力弓弩兵往側翼拉扯展開,集中火力攢射宋謙的側翼。

第三條命令,就是往左後方,也即是程普威脅到的側翼增援盾牌兵,以儘量減少傷亡,並且配合長戟,提防程普衝陣。

在賈逵看來,騎射並不可怕,但衝陣風險實在太大,萬一真被衝潰了一部,混亂擴散開來,那可真是要人命了。

三條命令一下,大軍雖然有些不解,但賈逵治軍,素來恩威並施,軍紀嚴明。

因此麾下將佐雖然不解,但沒有一個人敢在此時質疑賈逵,而是全力運作了起來。

一盞茶後,賈逵的先鋒和宋謙的先鋒狠狠的撞在了一起,陷入到短兵廝殺之中。

隨後,又過了二十個呼吸,賈逵所部兩百弓弩手大膽的離開了盾牌手的保護,拉開四十多米的橫截面,第一排趴,第二排蹲,第三排站,連續攢射了宋謙部三輪疾射,一口氣射到了宋謙部一百多人。

從天空往下看,就像是宋謙所部突然被咬掉了一大塊似的,打出了一個豁口。

可宋謙這時候也是發狠了,絲毫不在意這些損失,只是一個勁的督促部隊繼續前壓。

如此一來,賈逵所部和宋謙所部幾乎撞在了一起,可雙方依舊不斷的投入新的兵力,互相擠壓,爭奪空間。

賈逵所部的前沿最近處,距離高順不過六十多米,可就是沒能衝過去。

不過這也造成宋謙所部的空間相當狹小,平均縱深才一百米,最窄的地方也才六十多米。

程普也果然如賈逵所料,看到賈逵所部的舉動後,毫不遲疑的展開側擊,馬匹以快步的速度迅速的從賈逵側後方掠過,一陣騎弓拋射,給對方也造成了六十多人的傷亡。

之所以雙方有這樣的差距,一來是騎弓威力上還是遜色於步兵弓弩的,二來也是因爲徵南軍的軍械裝備要勝過孫策軍許多。

有了甲冑,哪怕只是皮甲,對於流矢的防護無疑要提升許多。

就算是中箭了,也不一定會受傷,有時箭矢會卡在皮甲中,看起來身上插了好幾支箭,相當嚇人,可實際上卻都只是破了皮肉,並未有傷到筋骨內腑。

真正傷勢較重,甚至不幸殞命的,那都是運氣相當糟糕,被射中了頸部、大腿動脈等要害位置,最終不幸戰死。

賈逵詢問了側後方的傷亡數據後,乾脆一咬牙徹底無視了側後方的程普所部,拼命往前擠壓宋謙的空間,雙方爆發了極其慘烈的激戰。

只是一盞茶的功夫,賈逵所部已經倒下了一百多名勇士,而宋謙所部也好不到哪裡去,傷亡更是高達兩百餘人。

賈逵和宋謙幾乎同時做出了新的抉擇,那就是命令前線部隊繼續擴大戰果,加壓對方的空間,把對方逐退來擴大自己的佔領區。

不過賈逵卻是找到了一個新的突破點。

他和宋謙對撞之後,賈逵的左翼立刻陷入到了和宋謙右翼的激烈戰鬥之中,可賈逵自己的右翼卻是擺脫了束縛,不但沒有了程普騎兵的威脅,而且當面並無敵人,還出現了向右前方前進,滑過去反過來從兩個方向擠壓宋謙的戰機。

第275章 劉闢請降第86章 劉繇的憂愁第477章 達成共識第527章 伯言望蜀第268章 曹袁生隙第593章 左幕下場第527章 伯言望蜀第423章 議定諸事第343章 輕鬆入城第61章 陳羣家書第146章 三代忠良第466章 驚聞噩耗第321章 樂極生悲第10章 大耳哥你聽我說第430章 周氏鴻門宴第286章 分化瓦解第593章 左幕下場第147章 孫策謀江東第277章 兵發汝陰第292章 芍陂計劃第375章 蜂擁而來第540章 西南侵蝕第80章 父慈子孝第340章 血染山陰第374章 賞罰分明第188章 曹豹請罪第268章 曹袁生隙第245章 蕩平潁川第280章 逼降孫香(加更求月票!)第284章 抵達壽春第69章 子當與父同平亂世(加更來了!驚喜嗎?)第588章 戰略調動第320章 奇襲高遷屯第134章 周泰獻策第291章 戰後安排(加更!求點票票,謝謝)第424章 張羨起兵第335章 太史擒吳景第10章 大耳哥你聽我說第317章 陽羨周氏第187章 徐州反腐第109章 大獲豐收第561章 各有斬獲第263章 琴音惹塵緣第239章 黃巾來援第199章 人中呂布第46章 青州三士(三更求支持)第538章 仲達獻策第546章 借刀殺人第276章 各有稻粱謀第548章 排布厚積第299章 調兵遣將第401章 父子對奏第114章 戰後封賞第243章 潁陽之戰第495章 洪流改道第403章 二寇獻寶第410章 幕府初成第474章 襄陽詭局第444章 荊南分兵第436章 四蔡中計第116章 三賢獻策第113章 臧霸歸心第112章 劉曄解困第359章 抵足而眠第454章 覆軍之危第1章 我叫劉封,我是劉備的親兒子第233章 鄉黨雲集第486章 探病蒯良第581章 蜀北之憂第585章 詐做援軍第418章 曹府提親第431章 邀功請賞第81章 徵辟劉曄第270章 曹府夜宴第313章 吳縣暗流第257章 譙縣許氏第357章 欲肅北會第225章 覲見天子第490章 劉備議勢第399章 功成身退第357章 欲肅北會第384章 諸葛加冠第431章 邀功請賞第111章 徐璆行縣第109章 大獲豐收第28章 遷府之議第595章 曹兵入漢中第517章 父子議姻第141章 平分秋色第259章 安撫曹豹第339章 自投羅網第124章 劉封恩求太史慈第591章 葭萌之爭第531章 緩兵之計第180章 荀攸六策第500章 以巴爲銅第491章 公達獻策第46章 青州三士(三更求支持)第301章 厲陽開城第321章 樂極生悲
第275章 劉闢請降第86章 劉繇的憂愁第477章 達成共識第527章 伯言望蜀第268章 曹袁生隙第593章 左幕下場第527章 伯言望蜀第423章 議定諸事第343章 輕鬆入城第61章 陳羣家書第146章 三代忠良第466章 驚聞噩耗第321章 樂極生悲第10章 大耳哥你聽我說第430章 周氏鴻門宴第286章 分化瓦解第593章 左幕下場第147章 孫策謀江東第277章 兵發汝陰第292章 芍陂計劃第375章 蜂擁而來第540章 西南侵蝕第80章 父慈子孝第340章 血染山陰第374章 賞罰分明第188章 曹豹請罪第268章 曹袁生隙第245章 蕩平潁川第280章 逼降孫香(加更求月票!)第284章 抵達壽春第69章 子當與父同平亂世(加更來了!驚喜嗎?)第588章 戰略調動第320章 奇襲高遷屯第134章 周泰獻策第291章 戰後安排(加更!求點票票,謝謝)第424章 張羨起兵第335章 太史擒吳景第10章 大耳哥你聽我說第317章 陽羨周氏第187章 徐州反腐第109章 大獲豐收第561章 各有斬獲第263章 琴音惹塵緣第239章 黃巾來援第199章 人中呂布第46章 青州三士(三更求支持)第538章 仲達獻策第546章 借刀殺人第276章 各有稻粱謀第548章 排布厚積第299章 調兵遣將第401章 父子對奏第114章 戰後封賞第243章 潁陽之戰第495章 洪流改道第403章 二寇獻寶第410章 幕府初成第474章 襄陽詭局第444章 荊南分兵第436章 四蔡中計第116章 三賢獻策第113章 臧霸歸心第112章 劉曄解困第359章 抵足而眠第454章 覆軍之危第1章 我叫劉封,我是劉備的親兒子第233章 鄉黨雲集第486章 探病蒯良第581章 蜀北之憂第585章 詐做援軍第418章 曹府提親第431章 邀功請賞第81章 徵辟劉曄第270章 曹府夜宴第313章 吳縣暗流第257章 譙縣許氏第357章 欲肅北會第225章 覲見天子第490章 劉備議勢第399章 功成身退第357章 欲肅北會第384章 諸葛加冠第431章 邀功請賞第111章 徐璆行縣第109章 大獲豐收第28章 遷府之議第595章 曹兵入漢中第517章 父子議姻第141章 平分秋色第259章 安撫曹豹第339章 自投羅網第124章 劉封恩求太史慈第591章 葭萌之爭第531章 緩兵之計第180章 荀攸六策第500章 以巴爲銅第491章 公達獻策第46章 青州三士(三更求支持)第301章 厲陽開城第321章 樂極生悲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芬河市| 兴宁市| 武冈市| 乌拉特前旗| 吴忠市| 康平县| 新河县| 景泰县| 治县。| 进贤县| 大港区| 六安市| 龙岩市| 曲靖市| 洛川县| 青浦区| 潜江市| 平安县| 红桥区| 景泰县| 织金县| 思茅市| 金堂县| 大英县| 柘城县| 嵊州市| 张家港市| 富源县| 阿勒泰市| 塘沽区| 寻甸| 无极县| 灵寿县| 久治县| 宁陕县| 黑水县| 延川县| 广河县| 本溪| 鹤壁市| 若尔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