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章 我叫劉封,我是劉備的親兒子

劉封端坐在車廂中,身體禁不住輕微晃動。

在這沒有彈簧,沒有減震器,沒有橡膠輪胎的東漢末年,哪怕牛車的速度已經很慢,依舊讓坐車的人很是難受。

即便劉封穿越過來之後已經好幾年了,可他依舊習慣不了東漢末年的生活,尤其是飲食和出行。

糟糕的飲食,再加上出行的顛簸。

劉封想起兩年前從涿縣到平原,去年冬天又從青州平原到徐州郯城這一路,如果不是他的身體素質越來越好,最輕也得大病上一場。

從那時候起,劉封就在心裡下定決心,一定要改良飲食和交通。

不過此刻,他卻還顧不上這些。

因爲還有更重要的事情擺在了他的面前。

首先,劉封有一個老爹,名叫劉備,手長耳朵大。

同時,一個叫曹操的寡婦製造者剛剛被趕跑,他家還被水管工呂溫侯給偷了。

最後,一個叫陶謙的老頭在去年冬天病逝了,臨死前半自願半被迫著幹了件大好事。

劉封是劉備的兒子,但又不全是。

在歷史上,劉備曾經在徐州有幾個兒子,都是先前在涿縣的妻子、妾室生的。

其中劉封就是劉備在涿縣的正妻所生,是劉備親生的嫡長子。

只是這幾個兒子,在後來劉備幾次丟失徐州的過程中,因爲戰亂或死、或走丟。

這些事情都曾經記載在三國志,魏略中,而且更巧合的是,這個長子也叫劉封。

後來劉備在荊州收寇封作爲自己的義子,也可能會有因爲他和自己走丟的長子同名的緣故在裡面。

說劉封不完全是,是因爲這個劉封還融合了一個來自於後世的靈魂。

正是這個變化,讓劉封註定不會再跟歷史上一樣銷聲匿跡,不知所終,甚至連名字都被劉備賜給了荊州的寇封。

劉封對這個世界的影響,纔剛剛開始。

作爲劉備的親生兒子,真正的嫡長子,他將要改變老爹三丟徐州的狼狽,徐州將真正成爲老劉家的龍興之地。

不過對劉封來說,現在這個局面可遠遠稱不上好。

外有曹操,袁術虎視眈眈,內部又有丹陽派、本地士族派、外來士族派以及本地軍閥悍匪派等勢力錯綜糾葛。

即便是一個本地士族勢力,還分裂成了以陳登陳元龍爲首的擁劉派,和以王氏、諸葛氏爲首的消極派。

沒錯,這時候的武侯家,可是絲毫看不起大耳哥的,覺得這就是一幽州來的邊軍土鱉,根本不配領導徐州。

不過他們倒是沒有激烈反對,而是選擇了跑路。

根本不看好大耳哥能在徐州長久掌權的這些徐州士族,不約而同的選擇了離開本土,寧可背井離鄉投靠外鄉的親朋好友,也不想繼續留在家鄉飽經戰亂了。

這些人裡,一部分去了江東,日後成了孫家的骨幹。

一部分去了九江,投奔了袁術,最後被曹操一鍋端。

最後一部分,也就是以諸葛玄爲首的士族則去了荊州,投奔了劉表。

也就是今年,武侯全家都將會在武侯親叔叔諸葛玄的帶領下,拋棄祖業,背井離鄉,前往荊州定居。

瑯琊諸葛亮,將要落戶南陽了。

劉封的身體隨著馬車晃動,心神都集中在腦袋裡,最後一次推演著接下來的行動。

劉封這一次要拜訪的,正是徐州諸多勢力中,丹陽派的新任老大——建威中郎將曹豹。

曹豹這個人在三國曆史上幾乎沒啥存在感,即便這個名字,也是在記錄其他人的時候順帶提了一嘴,才能留存下來。

他在史書中最爲濃墨重彩的一筆,就是在明年被劉封的好三叔張飛給火併陣斬了。

看起來丟死人的履歷,卻並不代表這個人不重要。

在陶謙時代,曹豹就是他的左膀右臂,被委以重任,負責統帥軍事。

而到了現在劉備接任徐州,曹豹手中的兵權依舊沒有削弱,反而還因爲陶謙之死,成了陶謙派系的繼承人,整個丹陽外來派都團結在了他身邊。

也就是曹豹實在是野心不大,否則就衝著劉備不明不白的繼任徐州牧,他就有足夠的藉口和實力掀起一場大叛亂。

要知道這時候劉備手底下攏共不過六千兵馬,其中四千還是曹豹舊部,被陶謙在幾個月前剛剛調撥給劉備的,而曹豹手裡可還有整整兩萬丹陽精兵。

在劉備入徐州之前,更是坐擁郯城在手。

劉封之前就花了很大的精力收集情報,確認了曹豹的性格偏向保守,野心不大,行事更偏向於聽命從事,優柔寡斷。

這對劉封來說,可是一個好的不能再好的消息。

因爲他的規劃裡,最遲要在今年上半年內,將曹豹也即是揚州丹陽派這個炸彈給拆解掉。

否則,等到今年下半年,三姓大孝子,兗州水管工呂溫侯可就要帶著幷州軍團來投奔他老爹了。

而到了明年,呂布更會在袁術的糧草支援下,趁著張三叔和曹豹火併,輕鬆拿下徐州,吞併丹陽軍,反客爲主了。

這一次的會晤非常重要,是劉封邁出關鍵的第一步。

如果這一步沒能成功,雖然不至於再沒有其他辦法可想了,卻也算得上是事倍功半。

“少主,曹府到了。”

牛車緩慢停下,從車外傳來一個輕銳的聲音。

“善!”

劉封深吸一口氣,掀開車簾,在一個輕剽勇悍的青年扶持下,走下牛車。

“文珪,一會不論發生什麼事情,都不可動怒,必須聽我號令。”

劉封在走向曹府之前,想起身邊這位大佬的歷史記載,忍不住側臉特地對著他叮囑了幾句。

他身邊這輕剽悍勇的青年不是旁人,正是歷史上劉封他二叔的終結者,江表十二虎臣之一的潘璋潘文珪。

劉封在去年冬日,被劉備派人接到徐州的路上巧遇了潘璋。

當時他正一人一劍,獨行南下,想要去江東博取個富貴,結果恰巧遇到了羣盜。

對面整整七個大漢,卻在一炷香的時間裡,叫潘璋殺了個精光,而他自己卻是毫髮無傷。

劉封一見,頓時心生招攬之心,請對方過來一敘之後,才知道了這人竟是潘璋。

在歷史上,潘璋這次南下,到達江東之後,很快就入了孫權的視線,被委以重任,招募百人親兵。之後從徵山越開始,屢立戰功,一路扶搖直上,最終功成名就,拜將封侯。

劉封雖然才和潘璋初識,但對他的性格還是有所瞭解。

此人雖然忠心敢戰,有勇有謀,史記部曲數千精銳竟有萬人之力。

可同時,潘璋性格狷狂,嗜殺貪財,在孫權麾下不但貪污納賄,甚至爲了錢財,劫殺東吳家資豐厚的士卒,堪稱喪心病狂。

不過現在的潘璋還遠沒到日後的張狂性格,目前還是白身的他,面對徐州牧家公子的劉封還算是言聽計從。

潘璋咧嘴一笑,一口白牙森然:“公子且放心,我潘璋言而有信,既答應這一年侍奉於您,就絕不會食言,必定爲您號令是遵。”

劉封滿意的點了點頭,指示潘璋將牛車上的幾個匣子帶上,然後走向曹府。

此時的曹府門口,正站著幾名衣著錦衣的僕役,都是曹府的管事下人。

看見劉封下車,他們趕忙迎了上來。

本書主角劉封,乃是歷史上的真實人物,是劉備在老家的時候,由正妻生下的兒子,後來在徐州戰亂中走丟,最後在漢中找回。

恰好這個兒子的名字也叫劉封。

這個兒子並不是劉備後來在荊州收的乾兒子寇封。

第181章 雷厲風行第336章 施壓吳中大姓第263章 琴音惹塵緣第341章 陸議雄言第227章 三場夜宴第144章 利動人心第89章 立木懸金第141章 平分秋色第316章 進抵無錫第356章 評議定功第410章 幕府初成第78章 戰役計劃第180章 荀攸六策第571章 奔襲朱提第367章 籠劉聯荊第109章 大獲豐收第296章 劉表所計(加更又來了!)第443章 荊北取捨第325章 吳縣來人第119章 天賜良港第16章 曲轅犁第391章 二策取其一第133章 瑯琊諸葛第348章 堅如磐石第419章 安排糜竺第492章 收攬蒯越第204章 貴賓臨門第149章 劉表所欲第442章 黃祖求援第47章 郭嘉荀攸第427章 孫策入長沙第116章 三賢獻策第326章 盛憲的號召力第600章 放手爭益第67章 府外遇豪傑第272章 萬事俱備第108章 開陽開城第258章 沿途考察第552章 取捨有度第66章 千萬資金(下週一五更爆發!)第366章 本初廷議第267章 舊日主從第524章 青州傳捷第63章 下邳國相第523章 平定三郡第533章 擒獲二申第241章 兩封書信第528章 伐蜀大計第536章 仲謀之見第140章 子義戰伯符第407章 擴軍計劃第257章 譙縣許氏第344章 陸議改名第146章 三代忠良第493章 喜得二將第402章 擴軍分郡第410章 幕府初成第558章 大獲全勝第416章 百越戰略第361章 仲謀來投第422章 徵辟名士第444章 荊南分兵第555章 巨利厲兵第202章 寧可罪袁不罪曹第29章 元龍,備給你看一件寶貝第256章 豫揚大戰略第345章 大軍雲集第37章 心腹大患第477章 達成共識第92章 自以爲是的曹宏(第二更求首訂!26)第307章 徐州二畜第331章 賀齊求援第357章 欲肅北會第312章 吳景的應對第136章 廣陵戰起第517章 父子議姻第474章 襄陽詭局第197章 勃勃生機第83章 劉曄的決定第557章 大破雍闓第407章 擴軍計劃第575章 再克朱提第136章 廣陵戰起第384章 諸葛加冠第453章 兵發巴丘第193章 善後朐縣第99章 逆擊曹豹第167章 返回郯城第582章 漢中異變第52章 雙向奔赴第154章 落荒而逃第37章 心腹大患第540章 西南侵蝕第364章 拿下山陰第516章 決斷河內第297章 荊州衆議第36章 問對徐州第559章 棄城而逃第364章 拿下山陰第589章 曹昂請纓
第181章 雷厲風行第336章 施壓吳中大姓第263章 琴音惹塵緣第341章 陸議雄言第227章 三場夜宴第144章 利動人心第89章 立木懸金第141章 平分秋色第316章 進抵無錫第356章 評議定功第410章 幕府初成第78章 戰役計劃第180章 荀攸六策第571章 奔襲朱提第367章 籠劉聯荊第109章 大獲豐收第296章 劉表所計(加更又來了!)第443章 荊北取捨第325章 吳縣來人第119章 天賜良港第16章 曲轅犁第391章 二策取其一第133章 瑯琊諸葛第348章 堅如磐石第419章 安排糜竺第492章 收攬蒯越第204章 貴賓臨門第149章 劉表所欲第442章 黃祖求援第47章 郭嘉荀攸第427章 孫策入長沙第116章 三賢獻策第326章 盛憲的號召力第600章 放手爭益第67章 府外遇豪傑第272章 萬事俱備第108章 開陽開城第258章 沿途考察第552章 取捨有度第66章 千萬資金(下週一五更爆發!)第366章 本初廷議第267章 舊日主從第524章 青州傳捷第63章 下邳國相第523章 平定三郡第533章 擒獲二申第241章 兩封書信第528章 伐蜀大計第536章 仲謀之見第140章 子義戰伯符第407章 擴軍計劃第257章 譙縣許氏第344章 陸議改名第146章 三代忠良第493章 喜得二將第402章 擴軍分郡第410章 幕府初成第558章 大獲全勝第416章 百越戰略第361章 仲謀來投第422章 徵辟名士第444章 荊南分兵第555章 巨利厲兵第202章 寧可罪袁不罪曹第29章 元龍,備給你看一件寶貝第256章 豫揚大戰略第345章 大軍雲集第37章 心腹大患第477章 達成共識第92章 自以爲是的曹宏(第二更求首訂!26)第307章 徐州二畜第331章 賀齊求援第357章 欲肅北會第312章 吳景的應對第136章 廣陵戰起第517章 父子議姻第474章 襄陽詭局第197章 勃勃生機第83章 劉曄的決定第557章 大破雍闓第407章 擴軍計劃第575章 再克朱提第136章 廣陵戰起第384章 諸葛加冠第453章 兵發巴丘第193章 善後朐縣第99章 逆擊曹豹第167章 返回郯城第582章 漢中異變第52章 雙向奔赴第154章 落荒而逃第37章 心腹大患第540章 西南侵蝕第364章 拿下山陰第516章 決斷河內第297章 荊州衆議第36章 問對徐州第559章 棄城而逃第364章 拿下山陰第589章 曹昂請纓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荆门市| 鹿泉市| 晋江市| 镇原县| 克拉玛依市| 新绛县| 莲花县| 兰西县| 略阳县| 太谷县| 中方县| 东平县| 富顺县| 吕梁市| 富宁县| 宁安市| 乳山市| 方正县| 宁海县| 潜江市| 修文县| 松原市| 汨罗市| 贺兰县| 汶上县| 永新县| 开鲁县| 紫阳县| 闻喜县| 蚌埠市| 那曲县| 通辽市| 景泰县| 来安县| 江都市| 竹山县| 兴山县| 嘉善县| 沙河市| 大同市| 泸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