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44章 陸議改名

“萬勝!”

“徵南軍萬勝!”

“將軍萬勝!”

當(dāng)劉封在徐盛的扈從之下,從北門進(jìn)入?yún)强h時,徵南軍掀起了狂呼的浪潮。

如此一座堅城,僅僅不到十五天的功夫,就被輕而易舉的拿下了。

不但城池完好,而傷亡也十分的輕微。

劉封入城之後,城內(nèi)徵南軍的數(shù)量已經(jīng)超過了一萬兩千人,徹底的反超了徐琨所部。

高順恭敬的單膝跪服於劉封駕前,上交了指揮權(quán),與甘寧,許褚、徐盛等人一起接受劉封的親自指揮。

除了高順、甘寧、許褚等自己將領(lǐng)外。

吳縣大姓中的朱桓、張允更是親自帶著部曲前來助戰(zhàn),顧雍雖然不擅領(lǐng)兵,卻也一起跟了過來,用事實表明自己願爲(wèi)劉封麾下效力的心聲。

劉封當(dāng)即命令甘寧統(tǒng)六百鐵甲士以一千五百軍勢,並朱桓、張允所部一起從正面直取徐琨所在的縣衙。

高順統(tǒng)領(lǐng)五百鐵甲士以及一千軍勢前去城東,負(fù)責(zé)拿下東門。

董襲督趙凡、於茲、陸議所部,額外配屬五百鐵甲士,從城西繞道前往南城,拿下南門,迎賈逵軍入城。

顧雍則留在了身邊,查遺補缺。

各部得令迅速展開,一邊歡呼著萬勝,一邊如同水銀瀉地一般,在吳縣城中蔓延。

孫策軍雖然竭力抵抗,卻難以爲(wèi)繼,不論是在兵力,士氣和實力上,都爲(wèi)徵南軍所碾壓。

如今,孫策軍還能保持著有組織的抵抗而不是徹底崩潰,已經(jīng)配得上之前江東第一強軍的名號了。

徐琨此時在縣衙已經(jīng)聚集起了三千餘人,但局面實在是焦頭爛額。

雖然南門和東門還在孫策軍的掌控之下,可問題是這兩個城門其實也是死地,城外有徵南軍的營地封鎖,根本就無路可逃。

饒是徐逸、孫河、徐滂等將領(lǐng)也都是久經(jīng)戰(zhàn)陣,再危險的仗也都經(jīng)歷過,可從來沒有像眼下這般無助和懊悔。

徐琨臉色一片蒼白,心裡又絕望又怨恨。

他知道眼下雖然諸軍還在有組織的抵抗,可他們隨時都有可能崩潰。

因此,徐琨特別憎恨那幾個始作俑者的叛徒。

到了眼下,一些消息已經(jīng)暴露了出來,徐琨已經(jīng)得知打開城西水門的正是陸家子弟陸議,而朱桓眼下更是親自帶領(lǐng)數(shù)百部曲助戰(zhàn)甘寧。

“先把人接應(yīng)回來!”

徐琨硬生生重新鎮(zhèn)定了下來,開始發(fā)號施令起來。

突圍是死路一條,這一點不僅徐琨很清楚,徐逸、孫河、徐滂、朱潮等人無一不知,無一不曉。

眼下能走的路,無非只有一條,那就是把其他地方的孫策軍儘量接應(yīng)回縣衙所在,依託建築進(jìn)行佈防,然後請求投降,盡力談一個可以接受的結(jié)局。

對於徐琨的打算,其他諸將悄悄的鬆了口氣,哪怕是孫策的死忠的徐逸和孫河,也明白徐琨的計劃是眼下最好的選擇了。

徐逸、孫河並不怕死,也願意爲(wèi)孫策效死,但他們卻不想死的如此輕率,如此毫無價值。

如果是兩軍決戰(zhàn),徐逸、孫河肯定願意爲(wèi)孫策戰(zhàn)鬥到最後一口氣,哪怕只是爲(wèi)孫策爭得一分勝算都是好的。

可眼下這個局面,兩人也都知道再拖一下,也只是讓孫策軍將士枉自送命罷了,甚至可能還會引來徐琨、徐滂、朱潮等人的敵視,甚至內(nèi)訌。

幾人分頭行動,徐逸和孫河各帶八百本部去接應(yīng)城東、城南孫軍撤退。

朱潮則帶著一千人去支援正面戰(zhàn)場,幫助敗軍穩(wěn)定戰(zhàn)線。

徐滂則帶著剩餘的部隊固守縣衙。

幸虧徐琨決斷及時,最後只損失了三分之一的兵力,就將所有軍隊撤回到了縣衙附近,依託縣衙,武庫、糧庫等要點組織起了一條脆弱的防線。

“徐琨請降?”

劉封軍自各個城門入城,兩萬餘人的大軍已經(jīng)將三四千徐琨殘部團團包圍。

在劉封一邊調(diào)整部署,準(zhǔn)備新一波攻勢,一邊準(zhǔn)備派出勸降使者的時候,徐琨居然主動派人乞降來了。

“帶他上來。”

劉封本就打算派人勸降,結(jié)果徐琨主動來乞降,那使者肯定是要見一見的。況且總攻的部署還在調(diào)整,而且士卒也需要時間休息,補充水分,恢復(fù)體力。

來乞降的人正是徐琨的親軍統(tǒng)領(lǐng)徐滂。

他帶來了徐琨的親筆書信,被顧雍轉(zhuǎn)交到了劉封的手裡。

徐滂交了書信之後,眼中冒火的緊盯著顧雍,恨不能將他一口吞了。

倒是顧雍表現(xiàn)的雲(yún)淡風(fēng)輕,也絲毫沒有要理會徐滂威脅的樣子。

劉封打開帛書,翻看了起來。

看完之後,劉封覺得可以談?wù)劊扃诓瘯斜憩F(xiàn)的相當(dāng)理性,也沒有提出什麼過分的要求,這就給了雙方談判的基礎(chǔ)。

要是徐琨腦子不清醒,胡亂要價,那自然也等於是把路給走絕了。

“第一點我同意了,第二點沒得談,本將軍只接受無條件投降。”

徐琨主要提出了兩點要求,第一點要求是希望劉封能夠保證不殺俘,古今中外,殺俘實在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坎兒,尤其是在東漢末年,除了劉備外,其他幾乎家家都?xì)⒎尚浴?

曹操在官渡之戰(zhàn)大勝後,就一口氣坑殺了八萬袁紹降兵,而袁紹也曾坑殺過公孫瓚的萬餘老卒。

雖然劉備父子的名聲相當(dāng)好,從來沒有屠戮百姓,坑殺戰(zhàn)俘的事情發(fā)生,可徐琨還是相當(dāng)擔(dān)心這一點,想請劉封給一個明確的保證。

這一點,劉封是能答應(yīng)的,也願意答應(yīng)對方,而且劉封也不覺得這算是條件,出於仁德,這甚至應(yīng)該是公認(rèn)的底線纔對。

畢竟他本人可是真的下不了手屠殺俘虜?shù)摹?

可同第一個條件相比,第二個條件,劉封那就是相當(dāng)不滿意了,直接一口就回絕了。

平心而論,徐琨只請求帶著幾個主要將官離開,的確不算過分。

孫策那裡也不會因爲(wèi)徐琨、徐逸、孫河等幾個人的迴歸而變得更強多少。

可問題是,局勢可是劉封一片大好,能同意徐琨他們投降就已經(jīng)是開恩了,他們哪裡來的底氣還想離開?

面對劉封的決定,徐滂不敢正視前者,得到了答覆之後,就返回縣衙轉(zhuǎn)告徐琨。

徐琨嘆氣一聲,他之前早就有所預(yù)料,只是希望能夠嘗試一下,萬一劉封答應(yīng)了呢。

可現(xiàn)在看來,劉封也不可能放這個口子。

“爾等可還有什麼異議?”

徐琨看了眼徐逸、朱潮和孫河三人。

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終都搖了搖頭。

“好,既然沒人反對了,那就降了吧。”

徐琨最終做出了決定,如今吳縣之中這大幾千兵馬裡,最少也有千餘人是他徐家的子弟。

徐琨如今可算是明白當(dāng)年項羽都已經(jīng)逃到烏江邊了,爲(wèi)什麼不敢過江,面見三吳父老。

他現(xiàn)在分外明白這裡面的滋味。

徐琨投降的消息立刻被送到了劉封的案頭,隨即,在徐琨軍上下軍官的指揮下,一隊隊的徐琨軍士卒走了出來,將武器防具堆放在了徵南軍面前,然後前往徵南軍指定的位置關(guān)押。

徐琨的主動投降,讓劉封感到相當(dāng)滿意。

對方此時手裡仍然有四千餘人,要是拼死反抗,依託縣邑要點進(jìn)行死守,徵南軍必然也會遭到重大的損失和傷亡。

少說七八百的傷亡是必然的,戰(zhàn)死者可能還得多上三四百人。

如今徐琨一降,不但這些傷亡沒有了,還保住了吳縣縣中的各種物資庫存。

吳縣可是個大縣,一直都是吳郡的治所所在,又是孫策的物資聚集點,囤積了孫策軍從吳郡各地豪強士族手裡盤剝壓榨而來的諸多資源。

光是糧食,就有百萬石之多。

這還是運送了大量糧食南下的結(jié)果。

沒有這些糧食,吳縣四、五萬百姓可就全部要靠劉封運糧過來救濟了,加上運費和損耗,這可是相當(dāng)一大筆的開銷。

除此以外,還有大量的軍械物資,被服、絹帛、衣物、鞋子等等各色用具,還一口氣俘獲了上百艘各色船隻。

吳縣一下,婁縣又沒有孫策軍兵馬駐守,絕大概率可以傳檄而定。

如此一來,整個吳郡幾乎全部落入了徵南軍的手裡,也算是徹底恢復(fù)成一體了。

眼下也只有富春縣或許還在孫策軍的手裡,可同時,徵南軍手裡的吳郡也徹底連成了一片,再不會被分割成南北兩塊了。

次日,劉封大宴全軍。

宴會中不但邀請了徵南軍所有的將官,也一併邀請了吳縣大姓,甚至連徐琨等降將也一併邀請了。就連孫策軍降兵也得到了一份不錯的食物,每人還分到了半條鹹魚。

這一下子就讓孫策軍降兵們安定了下來,這年頭大部分人還是較爲(wèi)老實的,江東降兵都吃到鹹魚後,都覺得自己這條命是保住了。

要是徵南軍想殺他們的話,哪裡捨得給他們好飯吃?

怕是連稻米都不會浪費,更別說這又鹹又鮮,味道十足的鹹魚了。

隨即,劉封做出決定,將徐琨所部軍官和士卒分離,士卒全部北返,被押送往江北九江劉備處安置,那裡正好還在缺少青壯勞力。

至於徐琨等將佐,包括南方即將送來的吳景等人,則暫時留在吳縣安置。

緊跟著,劉封也敲打了一下吳中大姓們。

親眼目睹他們眼中的百戰(zhàn)精銳被徵南軍正面碾壓,包括四大姓在內(nèi)的吳中大姓們惶惶不能自安。

之前覺得劉封是受天子詔令南下過江東的,這讓江東士族豪強們產(chǎn)生了錯覺,覺得劉封可能會比較“好欺負(fù)”,畢竟他上面有天子和朝廷壓著,總不能和反賊孫策一樣動不動就殺人全家吧?

可殘酷的事實教育了他們,劉封的好說話只對他欣賞認(rèn)可的人好說話。

江東士族豪強們更認(rèn)識到,天子和朝廷還真管束不了劉封這位徵南將軍,甚至天子都要站隊劉封。

劉封有數(shù)萬能征善戰(zhàn)的大軍,你吳中大姓有嗎?

劉封願意不遠(yuǎn)千里的去迎奉天子,年年輸送錢糧,你吳中大姓有嗎?

對於吳縣四大姓,劉封並非一視同仁。

他對於陸家無疑是最爲(wèi)親近,對陸績好言安撫,並賜酒肉,允其帶回家中進(jìn)奉給母親,以嘉其孝。

對於陸議,他是極其欣賞,甚至爲(wèi)其準(zhǔn)備了一個舉孝廉的名額。

雖然劉封不是吳郡太守,也不是揚州牧,可他想要一個舉孝廉的名額,誰敢不給?

就憑許貢?

許貢能不能保住性命都兩說,更別說吳郡太守的官位了。

對於劉封的厚愛,陸議銘感五內(nèi),願爲(wèi)劉封效死,只是他也謙虛的表示才學(xué)不足,孝道不彰,配不上舉孝廉的標(biāo)準(zhǔn)。

對此,劉封表示陸議實在是個忠厚人,且虛懷若谷,忠謹(jǐn)謙退。

故此,劉封試探性的詢問陸議,想要給他改個名字,不知陸議是否願意?

陸議一聽,頓時起身大禮參拜,表達(dá)了內(nèi)心的感激願意之情。

劉封頓時大喜,隨即言道:“卿生性謙遜,忠謹(jǐn)過人,不如改議字爲(wèi)遜字如何?”

陸議當(dāng)即表示同意,自此改名爲(wèi)了陸遜。

中文實在是博大精深,歷史上雖然沒有明確記載陸遜爲(wèi)什麼會改名爲(wèi)遜,也沒有說改名的原因以及改遜字的原因。

但有人猜測遜字乃是孫字加走底,可能是意指願爲(wèi)孫家效奔走之勞,也意爲(wèi)效忠的意思。

但同樣是一個遜字,其實也可以解釋爲(wèi)送走孫家的含義,最後陸遜過於龐大的功勳,加上直接下場站隊太子,直接引爆了老年孫權(quán)那爆炸了的猜忌心,最終二宮之變,使得孫氏政權(quán)幾乎再無安寧。

一個字,多種解釋,完全看角度以及解釋人的立場。

劉封對陸家的看重,使得陸家在吳郡之中的地位急升猛漲。

雖然家中僅有兩位不滿十六歲的少年當(dāng)家,但陸家卻是門庭若市,彷彿一夜之間,就已經(jīng)恢復(fù)到了昔日吳郡之首的境況。

這一切,自然都是劉封所帶來的,對於這一點,陸績和陸遜這對叔侄也是非常清楚,並將這份恩情深藏於心底,願以死相報。

別看劉封對陸遜的待遇要遠(yuǎn)勝於陸績,可在陸績心中的感激之情,卻是絲毫不比陸遜來的少。

因爲(wèi)劉封在江東的一系列征戰(zhàn),幾乎等同於在爲(wèi)陸績復(fù)仇,而且還相當(dāng)於將陸績從地獄之中給拉了出來。

在劉封來之前,陸績甚至已經(jīng)絕望了。

他已經(jīng)清楚的認(rèn)識到,自己別說是復(fù)仇了,將來甚至可能還要在仇人麾下出仕,爲(wèi)仇人效力,甚至還要被仇人所忌憚一生。

可劉封來了,這一切就全變了。

陸績彷彿魚入大海,鳥上青天,再也不受孫家的忌憚和掌控了。

劉封不但幫陸績復(fù)了仇,更給了陸績一個新生的機會。

第242章 袁紹決議第152章 荀攸訪蒯越第293章 整合力量(還是加更!)第33章 先行中策第422章 徵辟名士第154章 落荒而逃第240章 攻城略地第177章 正堂迎使第561章 各有斬獲第116章 三賢獻(xiàn)策第174章 父子交易第23章 徐州的爛攤子第336章 施壓吳中大姓第382章 推出公債第422章 徵辟名士第599章 問策賀齊第17章 宴請趙田第153章 伯符襲丹徒第377章 龐統(tǒng)來訪第293章 整合力量(還是加更!)第454章 覆軍之危第586章 大敗米賊第306章 面見劉繇(還能堅持加更!)第223章 河?xùn)|聞訊第176章 籌錢鍊鐵第125章 曹操和呂布的威脅第322章 幾處戰(zhàn)場第153章 伯符襲丹徒第493章 喜得二將第496章 委任許攸第43章 非蠢即壞第87章 徐盛的選擇第282章 孫香投降第39章 雙管齊下克臧霸第356章 評議定功第466章 驚聞噩耗第498章 安撫荊南第580章 僰道危急第575章 再克朱提第394章 天子說客第543章 拒賄破寨第221章 董昭歸徐第190章 密謀造反第55章 繁忙的劉封第513章 檢閱諸軍第353章 一戰(zhàn)覆軍第291章 戰(zhàn)後安排(加更!求點票票,謝謝)第243章 潁陽之戰(zhàn)第439章 揚州兵動第82章 劉曄的盤算第63章 下邳國相第49章 魯肅舉才第304章 趙凡夜渡(繼續(xù)堅持加更!)第123章 戲志才謀斷廣陵第329章 孫軍動向第265章 大戰(zhàn)在即第564章 順?biāo)浦?/a>第374章 賞罰分明第302章 劉繇兩難(加更,加更!)第475章 蔡瑁的心思第458章 捷報頻傳第403章 二寇獻(xiàn)寶第572章 迫降鄧賢第209章 海納百川第266章 袁術(shù)的對策第106章 太史欲來第210章 雙向奔赴第38章 劉公妙計丟徐州第186章 張昭請罪第247章 鞏固盟友第34章 真實華佗第296章 劉表所計(加更又來了!)第320章 奇襲高遷屯第591章 葭萌之爭第88章 精銳丹陽兵第188章 曹豹請罪第417章 劉備催婚第261章 綢繆天災(zāi)第48章 魯肅應(yīng)闢(祝我母親生日快樂!)第378章 得棲鳳雛第295章 投身劉表第449章 陣斬陳就第226章 奪控安邑第278章 阿瞞告密(加更求月票)第162章 夜宴三傑第7章 各方反應(yīng)第504章 曹昂來意第541章 納徵使團第365章 分理各縣第369章 豫章意外第289章 傳國玉璽(加更!)第594章 冰火兩重天第417章 劉備催婚第346章 大戰(zhàn)開啓第236章 萇奴授首第102章 大破昌豨第165章 諸葛子瑜第255章 劉備的隱患第2章 拜訪曹豹
第242章 袁紹決議第152章 荀攸訪蒯越第293章 整合力量(還是加更!)第33章 先行中策第422章 徵辟名士第154章 落荒而逃第240章 攻城略地第177章 正堂迎使第561章 各有斬獲第116章 三賢獻(xiàn)策第174章 父子交易第23章 徐州的爛攤子第336章 施壓吳中大姓第382章 推出公債第422章 徵辟名士第599章 問策賀齊第17章 宴請趙田第153章 伯符襲丹徒第377章 龐統(tǒng)來訪第293章 整合力量(還是加更!)第454章 覆軍之危第586章 大敗米賊第306章 面見劉繇(還能堅持加更!)第223章 河?xùn)|聞訊第176章 籌錢鍊鐵第125章 曹操和呂布的威脅第322章 幾處戰(zhàn)場第153章 伯符襲丹徒第493章 喜得二將第496章 委任許攸第43章 非蠢即壞第87章 徐盛的選擇第282章 孫香投降第39章 雙管齊下克臧霸第356章 評議定功第466章 驚聞噩耗第498章 安撫荊南第580章 僰道危急第575章 再克朱提第394章 天子說客第543章 拒賄破寨第221章 董昭歸徐第190章 密謀造反第55章 繁忙的劉封第513章 檢閱諸軍第353章 一戰(zhàn)覆軍第291章 戰(zhàn)後安排(加更!求點票票,謝謝)第243章 潁陽之戰(zhàn)第439章 揚州兵動第82章 劉曄的盤算第63章 下邳國相第49章 魯肅舉才第304章 趙凡夜渡(繼續(xù)堅持加更!)第123章 戲志才謀斷廣陵第329章 孫軍動向第265章 大戰(zhàn)在即第564章 順?biāo)浦?/a>第374章 賞罰分明第302章 劉繇兩難(加更,加更!)第475章 蔡瑁的心思第458章 捷報頻傳第403章 二寇獻(xiàn)寶第572章 迫降鄧賢第209章 海納百川第266章 袁術(shù)的對策第106章 太史欲來第210章 雙向奔赴第38章 劉公妙計丟徐州第186章 張昭請罪第247章 鞏固盟友第34章 真實華佗第296章 劉表所計(加更又來了!)第320章 奇襲高遷屯第591章 葭萌之爭第88章 精銳丹陽兵第188章 曹豹請罪第417章 劉備催婚第261章 綢繆天災(zāi)第48章 魯肅應(yīng)闢(祝我母親生日快樂!)第378章 得棲鳳雛第295章 投身劉表第449章 陣斬陳就第226章 奪控安邑第278章 阿瞞告密(加更求月票)第162章 夜宴三傑第7章 各方反應(yīng)第504章 曹昂來意第541章 納徵使團第365章 分理各縣第369章 豫章意外第289章 傳國玉璽(加更!)第594章 冰火兩重天第417章 劉備催婚第346章 大戰(zhàn)開啓第236章 萇奴授首第102章 大破昌豨第165章 諸葛子瑜第255章 劉備的隱患第2章 拜訪曹豹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雄县| 铜川市| 延吉市| 广河县| 城固县| 兴隆县| 方山县| 沙湾县| 西畴县| 会同县| 北海市| 二连浩特市| 澄迈县| 米易县| 沂水县| 怀柔区| 揭阳市| 舞阳县| 杭锦旗| 府谷县| 威海市| 岚皋县| 专栏| 武陟县| 高陵县| 铜川市| 博乐市| 舒兰市| 汝南县| 定远县| 安仁县| 寿阳县| 台山市| 咸阳市| 巩义市| 贵阳市| 南岸区| 闽清县| 二连浩特市| 铜山县| 明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