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40章 西南侵蝕

一見面,兩人就知道了劉封召見他們的目的。

建城。

劉馥固然滿心欣喜,而孫權則有些鬱悶了。

劉馥年紀大,此時已經四十多歲了,學識、經驗、能力都是巔峰期,該學的東西早就學到了,建城的知識自然也不例外。

可孫權不同,如今的孫權纔剛過二十,能力雖然不錯,可學識真拍馬也比不上劉馥,建城這門知識,他更是完全沒有碰過。

瞭解了具體情況之後,劉封當即做出決定。

以劉馥爲主,孫權爲輔,負責興修武昌、漢陽兩城。

武昌城位於長江南岸,依託蛇山而建,而漢陽城則是位於長江以北,依託魯山而建。

武昌爲港口城,漢陽則爲要塞山城。

劉馥很是高興,這是自他投入劉封麾下之後,第一次得到重用,而他身邊的孫權則有些信心不足,好在劉封也給他安排了個主要負責人,他在心裡暗自琢磨著該如何應對。

很快,孫權就感受到了劉馥的亢奮,僅僅只是七八天的時間,劉馥就拿出了兩份草圖,以及大致的預算規模,拉著孫權來跟劉封彙報。

看著草圖上構建出的兩座城市,漢陽乃是一座山城險塞,完全建立在山上,規模不大,卻很是易守難攻,不比之前的夏口城來的差。

與之相比,武昌城卻和歷史上的不一樣,它雖然依託蛇山,卻並沒有建立在蛇山上,而是建在了山下的平原上。

整個城市分爲港口和城區兩個部分,港口建立在長江江畔,而城區則建立在平原上,並利用長江和蛇山的地形巧妙的構成了地理防護,因此,武昌雖然是平城,卻依舊擁有不小的防禦能力。

劉封對此相當滿意,尤其是看了預算之後,就更滿意了。

劉馥並沒有圖大圖快,設計的城市大小很符合劉封的預期,而且還留有充足的擴建空間,可見是用了很大的心思。

劉封沒有吝嗇言辭,好好的誇獎了劉馥一番,並將這件事情徹底交給了對方。同時,在言語間作了一番暗示,告訴對方有許多物資會走他這裡繼續西去,讓他不要誤解。

很快,劉封要在武昌建新城的消息開始擴散了出去,各方勢力都收到了這一消息,並加以研究,隨即發現了武昌的重要性。也正是如此,武昌新城的建設,很好的掩蓋了劉封的真實目的,使得物資的調度變得更加迅速和隱秘。

時間慢慢推移,就在司馬懿啓程準備經弘農入關中,然後過長安走褒斜道趕赴漢中的時候,河北也有了新的動作。

袁紹派人來議和了。

袁紹不僅僅派了心腹謀士辛評出使徐州,嘗試同劉備議和,結束青州戰事,更派出郭圖前往雒陽,光明正大的請求朝廷和天子調和青州衝突。

袁紹這一手大大出乎了衆人的意料。

實話說青州戰事打到現在這個地步,其實對於雙方都是一種糾結了。

袁紹固然不想打,劉備其實也想要停手了。

利縣大敗之後,除非劉備加註,而且還得是大規模加註,否則絕無可能有大的斬獲了。即便能擊敗袁譚,沮授那兩萬人可就在臨淄待著呢,劉備軍根本沒有機會擴大戰果。可若是想要創造機會,那就得增兵,最少三五萬人,得有壓倒性的優勢,才能將沮授所部也一併考慮進去。

這就得劉備壓下自己手裡絕大部分的籌碼了,不但風險太大,而且收益也嚴重不足。

增兵又不是劉備一個人的能力,袁紹也一樣可以繼續增兵。河北光是揀選出來的冀州軍就有十五萬衆,這還沒算十幾萬各州郡兵,以及被裁汰的近十萬孱弱老兵。

真要比拼後勁的話,只要劉封不下場,袁紹還當真不虛劉備。

袁紹這次可謂是雙管齊下,也不怕曹操在中間作梗,或者說他其實還希望曹操能出手阻止。這樣一來,劉備這個老實人就能看清楚曹操的真實嘴臉,也就不會再同自己糾纏了。

只是曹操也不會那麼傻,而劉備也不會真那麼老實。

因此,不但朝廷當真下詔調停,劉備也禮遇了袁紹的特使辛評,並答應了雙方和睦的請求。

隨即,前線開始脫離接觸,雙方各自撤軍,以巨昧水爲界。

劉備這次出征,好歹拿回了北海國的郡治劇縣,並周圍十幾個縣邑。這些縣邑雖然大部分屬於北海國,可之前實際控制人一直都是袁譚麾下的豪強勢力。

袁劉達成和睦,曹操還派使前來表達感激。正是劉家出兵青州,纔有效的遲滯了袁紹對河內的行動,使得其至今爲止都沒有能動手,曹操只要不是傻了,於情於理都得派人來感謝這一下。

當巨昧水兩岸的軍隊撤離之後,整個中原大地竟然徹底安寧了下來,再沒有一處大型戰火。

上至公卿,中至士豪,下至百姓,都在享受這難得的和平。

不過幾乎所有人都知道,這不過是大戰之間的間隙,是下一次戰爭的準備期。

此刻珍貴的和平,不過是爲了下一次更大規模戰事的蓄力。

**

時間過的很快,春耕之後開始夏收,夏收之後又要抓緊夏播,緊跟著又是秋收。

一年最好的季節,不但意味著豐收,也意味著一年的辛勤終於迎來了休息。

大漢十三州,除了交州外,其餘絕大部分地區的冬日都是休息的好時間,而且因爲禦寒衣物的昂貴,大部分家庭都只會選擇貓冬。而且就算是貓冬,也會有缺乏燃料而導致全家凍斃的危險。

不過總體而言,百姓們還是期盼著秋收的。

與北方相比,交州的百姓冬日要好過的多,雖然體感也會感覺陰冷,但至少沒有凍死的風險。而且相比起夏日的酷熱和多蟲,冬日反而要乾淨許多。因此,蒯越給劉封送來的計劃中,預定的正是秋收之後動兵。

其實說是秋收之後開始動兵,可暗中的侵蝕行動早就已經展開了。

蒯越以呂岱、陸遜、呂蒙、廖化、文聘五將爲核心,各自領精兵兩千,並輔助以四千青壯民夫,配給海量各類物資,沿著五條線展開侵襲。

第一條線乃是自交趾出發,以廖化爲主將,沿紅河一路北上,以財帛珍玩收買沿途土司、酋長、豪強,並許給鹽鐵茶貿的好處,唯一的要求就是讓這些人幫助漢軍穩定後勤線,不得阻撓往來船運。

第二條線乃是自鬱林郡出發,走溫水一路入益州牂牁郡,至後世貞豐縣處,兵分兩路,一路以陸遜爲主,繼續走溫水,繞至益州郡,收買沿途土司、豪強。

另外一路,則是以呂岱爲主,轉入牂牁江,一路北上,直入犍爲郡屬國,爲主力大軍打前哨。

第四條路線,則是自荊州武陵郡出發,沿延江水一路向西,至牂牁郡中兵分兩路,一路繼續沿著沿江向西,進入犍爲郡屬國北部,另一路則是轉入漢水(後世三岔河),直抵犍爲郡屬國漢陽縣(即後世六盤水)。

這兩路分別由呂蒙和文聘負責。

至於孫策、黃忠和魏延,則各領兩千精兵作爲預備隊,哪一路前進受阻,無法用常規手段解決問題,迫不得已必須開戰剿滅,則出動他們三部進行增援,期望以他們這三員悍將的優異戰力,儘快解決掉出現的問題。

自去歲交州計劃成型之後,蒯越就已經開始了蠶食計劃,併爲下一階段的計劃做鋪墊準備。

經過整整一年多的蠶食、侵蝕、拉攏,進展的十分順利。

這並不僅僅是蒯越等前線將領們的功勞,後方的劉封其實才是真正的首功之人。

原因很簡單,因爲雪鹽、霜糖、香油、茶葉、鐵質器具實在是太過搶手,供不應求。沿途的土司、豪強、酋長幾乎無一不被這些東西給征服了。

即便是最爲頑固倔強的老蠻夷,也在得到保證不侵犯當地的風俗習慣以及土地財產後,也願意擔保爲漢軍保障後路。

前提便是需要給足他們蠻夷的貿易份額,這個份額具體是多少,自然需要雙方洽談。

不過一般而言,這些土司、豪強、酋長們雖然胃口極大,但卻拿不出什麼好東西來。而且漢軍的強大,以及合縱連橫,也使得這些人即便想要耍橫,也得考慮考慮是否能擋得住漢軍。

西南這些蠻族和少民的裝備,可是連荊蠻、山越都遠遠不如。

這些地方的人太過窮苦,經常衣不蔽體,生活條件比起山越來還要惡劣許多。

山越雖然也生活在大山中,但他們四周就是平原,一旦下山,就能接觸到漢人。不論是劫掠,還是交易,總也能獲得一些生活物資。

可這裡的蠻夷可就難受多了,到處都是大山,下了山後舉目四望,四面八方依舊都是大山。而且這裡的漢民很少,就算有,許多漢民過的甚至還不如蠻夷,甚至本身也已經蠻夷化了,哪裡還有布匹、工具這些東西和蠻夷們做交易。

因此,大部分的土司、豪強、酋長們對於漢軍的到來居然是持歡迎態度的,畢竟土司、豪強和酋長們也要穿衣吃飯,也得給自己的女人好看的漢衣,給孩子們甘甜的霜糖。如果能夠再給自己和部落裡的勇士購置幾把鋒利的寶刀利劍,那可就再美滿不過了。

偶爾有一兩個不開眼的,都沒來得及動用孫策、黃忠和魏延,就直接被前線的將領聯合周圍的土司、豪強、酋長們給圍剿了。

子女土地牲畜平分,糧食則歸了漢軍。

至於據點,主要看位置,若是位於沿江,而且附近能興修小型,甚至是微型港口的,那漢軍就拿下,充作預備的前進基地,用來囤積糧食軍械等物資。

如果是遠離沿江地帶的,那漢軍就直接放棄,讓周圍的土司豪強們自己分配,漢軍不摻和。

靠著雪鹽、霜糖、香油、布匹等拳頭產品,蒯越的交州軍勢如破竹,一年的時間已經深入益州南部上千公里,各條戰線皆是捷報頻傳。

漢軍在益州南部的所向披靡,別說遠在雒陽的朝廷、天子和曹操不知道了,就是成都的劉璋也是全然不知,甚至連永昌的雍闓、越嶲的高定都沒得到消息。只有牂牁的朱褒聽到了些許風聲,但他也只被漢軍商人的僞裝所矇蔽了,沒有重視起來。

如今,蒯越奏請劉封發動,正是因爲各條戰線的條件俱是已經成熟。

交趾的紅河線已經進入了益州郡,鬱林的溫水線,也已經打通到了毋單縣,距離味縣已經只剩下了兩三百里地。其他幾條支線,也都進展順利,成功的掩護遮蔽了主線的側翼。

此時發動,秋高氣爽,可一舉拿下益州郡,並以此爲前進基地,然後等到明年開春,向著成都平原發起衝刺。

劉封並沒有第一時間回信給蒯越,而是先下令讓蒯越做好準備工作,然後親自前往江陵視察戰備。

路過夏口的時候,順便還檢查了一下武昌城的進度。

和武昌比起來,漢陽(魯山)城作爲軍事中心,目前的地位是比不過前者的,因此劉馥、孫權的工作重心一直都放在武昌上,漢陽的進度有些嚴重拖後。

但隨時而來的是武昌城進展十分順利,進度還提前了不少,尤其是港口,已經修建完畢,隨時可以投入使用。

到了江陵之後,劉封的心情就更好了。

諸葛亮在江陵積極調度,囤積了大量的糧食、軍械、以及各種物資。其中尤其是糧食部分,諸葛亮更是盡了最大的努力進行調度,其供應能力已經遠遠超過了長江這一路兵馬的所需。

簡單來說,就是交州軍斷糧了,只要能和荊州軍會師,光靠江陵的存糧就能單獨供應兩軍所耗五個月以上。有了這五個月的緩衝時間,劉封自然能緊急調度,從徐州、豫州、揚州徵調糧食過來援救。

由這點可以看出,諸葛亮依舊是那個謹慎敏行,思慮周道的性格。

“孔明,以你之見,蒯異度之奏請,是時候應允了嗎?”

第316章 進抵無錫第571章 奔襲朱提第591章 葭萌之爭第99章 逆擊曹豹第235章 父子開府第520章 兩樁聯姻第439章 揚州兵動第429章 兩處進展第172章 二陳歸郯第62章 鼓動曹豹第113章 臧霸歸心第384章 諸葛加冠第9章 爲父告訴你一件大好事第73章 面見臧霸【45求追讀!】第198章 呂布來投第518章 花落誰家第281章 壽春虛實第463章 江陵易幟第167章 返回郯城第114章 戰後封賞第389章 徵辟楊修第390章 欲加之罪第387章 各方後手第46章 青州三士(三更求支持)第461章 龐家抉擇第20章 榻上盤賬第367章 籠劉聯荊第17章 宴請趙田第131章 改換方案第33章 先行中策第248章 司州之爭第362章 上虞吳範第572章 迫降鄧賢第364章 拿下山陰第169章 元服與茂才第323章 兩處堅守第569章 商定交易第206章 評請伐徐第596章 兵權之爭第92章 自以爲是的曹宏(第二更求首訂!26)第82章 劉曄的盤算第309章 殺賊誅心第187章 徐州反腐第380章 面見劉備第370章 紫氣東來第476章 蔡郗會見第290章 馮家有女第304章 趙凡夜渡(繼續堅持加更!)第512章 抵達壽春第90章 二愣移木第95章 曹宏末路(第五更求首訂!56)第45章 舉薦太史第383章 完璧歸封第389章 徵辟楊修第228章 徐晃勸降第308章 置檻捕獸(擠出了個加更)第454章 覆軍之危第35章 醫道三不朽第97章 曹操的心思第117章 郭辛夜談第213章 裂土東萊第132章 各方雲動第354章 淩統勸降第237章 籌謀潁川第176章 籌錢鍊鐵第161章 獅嘯江東第23章 徐州的爛攤子第459章 荊南思定第427章 孫策入長沙第570章 射殺雍闓第161章 獅嘯江東第456章 遊說桓階第323章 兩處堅守第325章 吳縣來人第218章 北上勤王第76章 夜半訪客第140章 子義戰伯符第438章 周崇之死第97章 曹操的心思第356章 評議定功第267章 舊日主從第551章 貿易爭端第102章 大破昌豨第385章 三度入雒第380章 面見劉備第276章 各有稻粱謀第287章 擒獲袁術(加更!)第124章 劉封恩求太史慈第306章 面見劉繇(還能堅持加更!)第515章 封葛對奏第186章 張昭請罪第535章 申家遺患第285章 虎癡奪門第228章 徐晃勸降第596章 兵權之爭第583章 螳螂捕蟬第277章 兵發汝陰第458章 捷報頻傳第342章 吳姓俯首第21章 別有心思
第316章 進抵無錫第571章 奔襲朱提第591章 葭萌之爭第99章 逆擊曹豹第235章 父子開府第520章 兩樁聯姻第439章 揚州兵動第429章 兩處進展第172章 二陳歸郯第62章 鼓動曹豹第113章 臧霸歸心第384章 諸葛加冠第9章 爲父告訴你一件大好事第73章 面見臧霸【45求追讀!】第198章 呂布來投第518章 花落誰家第281章 壽春虛實第463章 江陵易幟第167章 返回郯城第114章 戰後封賞第389章 徵辟楊修第390章 欲加之罪第387章 各方後手第46章 青州三士(三更求支持)第461章 龐家抉擇第20章 榻上盤賬第367章 籠劉聯荊第17章 宴請趙田第131章 改換方案第33章 先行中策第248章 司州之爭第362章 上虞吳範第572章 迫降鄧賢第364章 拿下山陰第169章 元服與茂才第323章 兩處堅守第569章 商定交易第206章 評請伐徐第596章 兵權之爭第92章 自以爲是的曹宏(第二更求首訂!26)第82章 劉曄的盤算第309章 殺賊誅心第187章 徐州反腐第380章 面見劉備第370章 紫氣東來第476章 蔡郗會見第290章 馮家有女第304章 趙凡夜渡(繼續堅持加更!)第512章 抵達壽春第90章 二愣移木第95章 曹宏末路(第五更求首訂!56)第45章 舉薦太史第383章 完璧歸封第389章 徵辟楊修第228章 徐晃勸降第308章 置檻捕獸(擠出了個加更)第454章 覆軍之危第35章 醫道三不朽第97章 曹操的心思第117章 郭辛夜談第213章 裂土東萊第132章 各方雲動第354章 淩統勸降第237章 籌謀潁川第176章 籌錢鍊鐵第161章 獅嘯江東第23章 徐州的爛攤子第459章 荊南思定第427章 孫策入長沙第570章 射殺雍闓第161章 獅嘯江東第456章 遊說桓階第323章 兩處堅守第325章 吳縣來人第218章 北上勤王第76章 夜半訪客第140章 子義戰伯符第438章 周崇之死第97章 曹操的心思第356章 評議定功第267章 舊日主從第551章 貿易爭端第102章 大破昌豨第385章 三度入雒第380章 面見劉備第276章 各有稻粱謀第287章 擒獲袁術(加更!)第124章 劉封恩求太史慈第306章 面見劉繇(還能堅持加更!)第515章 封葛對奏第186章 張昭請罪第535章 申家遺患第285章 虎癡奪門第228章 徐晃勸降第596章 兵權之爭第583章 螳螂捕蟬第277章 兵發汝陰第458章 捷報頻傳第342章 吳姓俯首第21章 別有心思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江| 固阳县| 洛宁县| 汝州市| 黑山县| 德州市| 丁青县| 铜梁县| 白朗县| 图们市| 哈尔滨市| 长葛市| 团风县| SHOW| 化德县| 揭西县| 墨脱县| 当涂县| 广汉市| 阆中市| 图木舒克市| 磐安县| 太湖县| 丽江市| 宿州市| 凭祥市| 庆阳市| 武山县| 罗甸县| 调兵山市| 龙州县| 五峰| 防城港市| 泗阳县| 蛟河市| 翁源县| 昭苏县| 江达县| 晋城| 呼伦贝尔市| 登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