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85章 虎癡奪門

只是問題在於,袁術的膽色已經遠不如當初了。

眼下的袁術連壽春都不敢待了,想要逃去厲陽,甚至是江東。

你讓他親自督師去救援汝陰,甚至都沒有兵力上的優勢,這讓袁術如何肯答應。

只是先前楊弘和閻象態度相當激烈,而且又是他的心腹重臣,左膀右臂,袁術沒法直接回絕。

同時,城中軍方的意見,袁術也是需要考慮的。

此時城中的將領以張勳、紀靈、雷薄、陳蘭等人爲首,其中張勳、紀靈麾下的部隊最爲精銳,是袁術一手組建的心頭肉。

雷薄、陳蘭等人的部曲質量要略遜色一些,他們是各自帶著部曲前來投奔袁術的江淮豪強,隨後被收編爲正規軍的。

對於雷薄、陳蘭,劉封是很有好感的。

這兩個人在正史上能夠留名,就已經是相當不簡單的了。

同時,這兩個人還挺有是非觀,眼光也不錯。

他們在袁術稱帝之後,直接帶著部曲和族人跑路了,去了灊縣之山隱居。後來袁術失勢之後一度還想要前去投奔他們,結果遭到了他們的醜拒。

更重要的是,這兩個人對曹操的政策相當不滿,也看不上孫十萬的能力,最後投奔了劉備。

說起來,劉封倒是想問問雷薄,有沒有一個叫雷遠的兒子。

袁術麾下最得用的三個將領分別是橋蕤,張勳和紀靈。

三人之間的關係還算融洽,尤其是橋蕤和張勳,更是至交好友。

因此,張勳雖然明知風險很大,但也是支持袁術出兵救援汝陰的。

紀靈則態度曖昧,既不支持,也不反對,算是中立。

雷薄、陳蘭這些無疑就更低一等了,一般情況下也問不到他們的意見。

張勳配合上閻象、楊弘這種組合,饒是袁術本人也沒法直接反對,之前袁術想跑路不就是被他們給聯手阻止了嗎。

畢竟在東漢時代,集權性可遠沒有後世朝代那麼強,更別說眼下還是亂世了。

基於這個原因,在發現孫香和周瑜都不支持救援汝陰之後,袁術很是高興,只是一旁的張勳神色可就不怎麼好看了。

袁術主動詢問道:“那依文陽、公瑾之意,眼下該如何是好?”

孫香和周瑜對視了一眼,周瑜這纔開口回答道:“回稟明公,依瑜之見,汝陰誠不可援,風險太大??扇觋幍氖剀姰吘怪挥腥f人,劉備軍日夜猛攻,久守必失。因此明公可先使人傳令汝陰橋校尉,汝陰可守則守之,若是不可守,則可放棄汝陰,退保壽春?!?

周瑜這話一出,張勳心中一喜,趕忙開口接上:“主公,公瑾此言,甚是有理啊。橋蕤所部不過萬人,劉備卻有四萬多人,且還在不斷增兵。若是橋校尉所部都陷在汝陰城中,對我壽春諸軍也是極大的打擊。若是其能安全的撤離汝陰,回到壽春,卻能大漲我軍士氣?!?

張勳的話其實也沒錯,本來逐次抵抗的要義就是逐次加上抵抗,也並沒有要求每一座城市都得抵抗到死,只要盡力了,後撤也是在保存力量。

袁術沉吟了一會兒後,有些動心了。

周瑜見狀,眼神一亮,適時慫恿道:“明公,此時可以派出一支部曲前往慎縣統一指揮,隨時接應汝陰的橋校尉撤軍。此後不但可以在慎縣繼續抵抗,也可以隨時退回壽春。如此一來,壽春城中有就三四萬人馬?!?

孫香在一旁洞若觀火,對周瑜的心思可謂是瞭如指掌。

這傢伙就是想欺騙袁術繼續把骨幹部曲調離壽春,當真是不爲人子。

孫香正在心裡腹誹周瑜,沒想到袁術卻是突然詢問起他的意見。

“文陽,你覺得公瑾所言如何?”

孫香擡頭對上袁術的目光,看袁術那模樣,就是心動了的樣子。

孫香自然不能拆周瑜的臺,於是他斟酌了一下後,拐著彎贊成道:“公瑾年齒雖輕,卻老成持重,若能接回汝陰兵馬,自是再好不過?!?

孫香的贊同,讓袁術下定了決心。

只是在派人接應橋蕤的話,他有些遲疑起來。

本來最好的人選是張勳,他和橋蕤相交莫逆,如果派他前去,自然會竭盡全力。

可張勳現在是壽春城中武將之首,要是把他給派出去了,那袁術身邊最心腹的將領就只剩下紀靈一個人了。

想到這裡,袁術不禁倒抽一口冷氣,自己身邊什麼時候如此空虛了。

仔細一數,橋蕤、李豐、樂就、樑綱等心腹將領居然全都派在了外面,袁術忍不住後悔了起來。

袁術有心讓周瑜或者孫香去接應橋蕤,但既擔心如此用人,會讓周瑜和孫香內心不滿。

畢竟這任務可是很有風險的,弄不好連自身都會陷進去。

周瑜和孫香的獨立性可是要遠大於張勳、紀靈他們的,真要是激怒了對方,接下來還怎麼讓他們盡心竭力的爲自己守城?

考慮再三,袁術做出決定:“伏義,此番還是要你出馬了?!?

紀靈,字伏義,是袁術手下排名前五的大將。

張勳既然不能動,雷薄、陳蘭等人又不夠格,那就只能請紀靈出馬了。

紀靈身材高大,面如棗紅,是一個身型魁梧的大漢,看起來倒像是破產版的二爺。

其能力其實還是不錯的,正史中都有都督兩三萬大軍的能力。

正史和演義之間的差距還是挺大的,至少不會像演義裡那樣動不動就是十萬人馬。

能夠獨自統領數萬級別的大軍出征,勝負姑且不論,能夠保持軍隊的戰鬥力,就已經是一個合格的將領了。

如果再能夠打勝仗,那就是普通名將了。

因此,紀靈本人是絕對不笨的,相反,還挺聰明。

他一早就估算到袁術只能派遣自己出馬,因此,這時候他開口道:“主公,兩千人馬著實有些不濟,正巧文陽兄和公瑾入城,可否從南援兵馬裡再調出一部,以增強我部實力?”

袁術眼中閃過一絲喜色,轉向孫香、周瑜道:“文陽,公瑾,你們意下如何?”

周瑜心中一沉,沒想到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在和孫香對視一眼後,兩人都知道這時候是沒法拒絕這要求的,只能一口答應了下來:“我等皆從明公調遣?!?

“善!”

袁術臉上終於浮起了滿意的笑容,當即決斷道:“文陽,公瑾,從你部調撥兩千人馬,暫歸伏義都督。如此一來,再加上慎縣之中的兩三人馬,合計有六七千人,足可接應橋蕤所部。”

隨後,袁術又對紀靈道:“伏義,我給汝三日整備,四日之後,出兵北上,務必將盛德給我接應回來!”

紀靈叉手答道:“喏!”

處理完了煩心事,袁術心情一鬆弛,又想起了飲宴,於是對著孫香和周瑜道:“文陽、公瑾,你等且先下去休息吧,三日後我在宮中設宴,爲爾等接風洗塵?!?

孫香、周瑜自然答應了下來,隨後先行離開。

紀靈被袁術單獨留了下來,看著袁術神情遲疑的樣子,他生出了些許不好的預感,直到袁術開了口後,才鬆了口氣。

原來袁術叮囑他橋蕤所部,能救就救,不能救就直接放棄了慎縣,帶著所有的部隊都退回壽春,只要部隊沒有損傷,他就有功無過。

紀靈聽了之後,應命了下來,只是一想到汝陰城裡的橋蕤就這麼被賣了,紀靈的心裡就有些空落落的。

袁術自然不知道紀靈所想,就算知道了也不會有什麼反應。

在他看來,能讓紀靈去接應橋蕤,已經是仁至義盡了。

下屬本來就是爲上位者犧牲的,總不能讓我袁術爲了救你橋蕤,連命都不要了吧。

這邊周瑜和張勳一起離開,故意跟對方走在一起,拉起了交情。

張勳也是江淮人,是廬江的豪強子弟,算是最早一批投靠袁術的本地豪強。

袁術原本的心腹愛將們,除了提早前往江淮的孫家軍外,幾乎都在匡亭之戰裡被曹操給宰了個精光。

眼下的心腹,幾乎都是在江淮新收攏的。

和張勳一番閒聊之後,周瑜獲得了不少情報。

等周瑜回到營地時,劉封等人早就在等他回來了。

周瑜趕忙先將袁術這邊的情況敘說了一遍,就連袁術最後所做的決定也沒有例外。

隨後,他又說起了從張勳處套來的情報。

眼下城北是雷薄所部駐守,城西是陳蘭所部,各有兩千人。

相國城中駐紮了一千人,由都尉張本統領,是張勳的心腹下屬,也是張家老人。

按照袁術的命令,城南就交給了周瑜和孫香負責防守,而原本城南的兵力都被袁術收回了王宮。

張勳所部另外三千人則駐紮在城北的金城裡,剩下的八千人則是袁術的親軍,駐紮在內城王宮,負責保護袁術的安全。

這些信息對友軍來說並不是什麼秘密,所以張勳也就沒有保密的意識,閒聊之中就泄露給周瑜了。

得知所有情況後,經過一番討論,衆人一致認爲三日後的酒宴是最好的動手機會。

於是劉封開始分派起任務來。

如今大軍已經入城,劉封軍其實已經立於不敗之地。接下來的勝負手並非是誰輸誰贏,而是劉封能不能抓到袁術。

接下來衆人按照劉封所派任務行事。

周瑜在這幾日相當活躍,屢屢結交城中大將,其人相貌英俊,出身高貴,爲人又通識音律,性格恢弘,出手豪闊。

一時之間,周郎之名,響徹壽春。

同時,按照袁術的命令,壽春城南的防務也交給了周瑜軍,只是相國城依舊在袁術軍的掌控中,可見袁術對周瑜也並非是完全放心,也留有制衡的手段。

三日後夜晚,周瑜和孫香二人各帶百餘親衛,前去袁術宮中赴宴。

參與此番宴會之人衆多,除了張勳、紀靈外,雷薄,陳蘭等武將,以及楊弘、閻象、李業、等文臣也盡數到場。

唯有袁渙,依舊請假在家中不出。

宴會開的相當成功,自劉備在汝南北方起兵開始,袁術就沒有如此開心過了。

周瑜、孫香兩人也是喝的酩酊大醉,不勝酒力。

眼看著天色漸晚,周瑜和孫香悄無聲息的以更衣爲名,溜出大殿,直往宮門而去。

宮門處有兩百守軍,百人居城牆之上,百人居宮門內外。

守門的屯長也認識周瑜,看見對方和孫香兩人醉意朦朧,在幾個親隨的攙扶下,踉踉蹌蹌的朝著城門走來的時候,還笑著調侃了幾句。

眼看著自家主公喝醉了,宮門外的親衛們走出來了幾個身材格外魁梧高大,身著鐵甲的大漢關心則亂,顧不得規矩就迎著周瑜、孫香就衝了上來。

本來這種行爲是不允許的,宮外之人沒有得到令牌如何能隨意進宮。

但周瑜這幾日的上下撒幣太有效果了,尤其是宮門處,周瑜幾次進出,都有厚贈,再加上今晚又是袁術特地宴請的周瑜。

宮門屯長雖然有些遲疑,但看著對方也就三五個人,又是護主心切,也就沒有呵斥對方。

很快,那三五個大漢進入了宮門,終於迎到了自家主公,趕忙攙扶著周瑜、孫香等人向外走。

宮門屯長這才稍稍鬆了口氣,並沒有注意到等在城外的甲士們已經悄悄的整理起了隊伍。

當週瑜臨進宮門時,宮門屯長見其走到自己身邊,於是關心道:“周校尉,您還好吧?一會上馬可要當心一些?!?

“那就請屯長送我一程了。”

周瑜突然衝著那宮門屯長笑了笑,不等對方理解其中含義,就突然大喝道:“動手!”

剛到他身邊的那幾個鐵甲士突然發難,其中兩人衝出一人如同抓小雞似的,將那宮門屯長一下擒拿,另一人拔出長刀,三下五除二,將宮門屯長身邊扈從的三四個親兵殺了個精光。

屯長還沒明白髮生了什麼事情,就已經被捆綁了起來,並塞住了嘴巴。

同時,只聽得周瑜衝著周圍大喊:“左將軍無道,已爲天子罷免,如今劉使君舉義兵南下,勢如破竹,已破汝陰,不日即抵壽春。爾等是欲同袁術共死,還是棄暗投明???”

“願降者,棄兵卸甲,可保性命!”

隨著周瑜的喊聲,宮門外的親兵們都衝了進來。

這兩百親兵中,竟有四五十人身著鐵甲,比例高的驚人。

之前宮門屯長還跟左右親信羨慕周家豪奢,竟能拿出如此之多的鐵甲,結果現在他的麾下士卒就要面對這些鐵甲士的衝陣了。

城外四十多人根本抵擋不了這些虎士,雪化冰消一般被對方衝破了陣線,殺進了宮門。

同時,宮門內的士卒也被那幾個鐵甲虎士殺的七零八落,根本來不及關閉宮門。

城牆上的守軍想要用弓弩還擊,可週瑜卻退入了宮門之中,而城外的親兵們高舉盾牌,不斷的涌入宮門,也讓這些守軍毫無用武之地。

周瑜衝著一個身高八尺,身形偉岸雄武的大漢說道:“仲康兄接下來就有勞你了。”

來人正是許褚。

面對周瑜的客套,許褚只是淡淡的留下一句:“校尉且放心!”

隨後,他手一招,身後立刻跟上四十名甲士,直接衝進了門洞之中。

這些甲士以許褚爲鋒矢箭頭,朝著城牆上殺去。

能夠鎮守宮城的守軍,顯然都是袁術最信任的軍隊。

之前周瑜的叫喊其實並不真指望這些士卒能夠投降,希望能夠拖慢他們的反應動作,引發一些混亂,纔是周瑜真正的目的。

這一目的也確實達到了,同時擒拿下屯長也使得這些士卒們有些羣龍無首,各自爲戰起來。

這樣的情況下,他們更不可能阻擋得了許褚的攻勢了。

只是片刻功夫,許褚竟已從城牆底部殺上了城牆,並且清理出了一塊立足之地。

許褚正打算繼續攻擊,卻只見對面發一聲喊,竟直接掉頭沿著城牆逃跑了。

許褚有些詫異,卻不想他身上的三層重甲已經爲血色所浸泡,幾乎快染成紅色了。

這一路殺上來,爲許褚所殺的袁軍士卒最少也有二三十人。

袁軍士卒眼看著自己軍中的勇士被許褚如殺雞屠狗一般輕鬆宰殺,再高漲的士氣也會爲止崩潰,更別說眼下這種局面了。

許褚雖然有些驚訝對方崩潰的如此之快,但也沒有忘記本職工作。

此時,他身後的一個甲士已經燃起了一根火把,遞到了許褚的身邊。

許褚接過火把,朝著遠處搖晃起來。

張遼早已經帶了八百人潛伏在長街轉交處,一看見火把之後,頓時大喜。

“兒郎們,隨我出戰!”

張遼大喝一聲,帶著八百精銳朝著宮門而去。

他所部接到的任務只有一個,那就是活捉袁術。

當張遼趕到宮門外時,宮門通道中被清理的一乾二淨,而城牆上已經換上了周瑜的親兵。

“文遠將軍,且隨我來!”

周瑜正站在宮門盡頭,星眸如輝,哪裡還有半點醉意。

看著越來越近的張遼,周瑜大聲喊道:“瑜有大功一件,不知文遠將軍願意隨我去取否?”

張遼疾馳而入,目視周瑜回答道:“固所願而,不敢請耳!”

第237章 籌謀潁川第108章 開陽開城第169章 元服與茂才第38章 劉公妙計丟徐州第147章 孫策謀江東第508章 司馬建言第588章 戰略調動第243章 潁陽之戰第517章 父子議姻第496章 委任許攸第54章 自由來去第213章 裂土東萊第206章 評請伐徐第66章 千萬資金(下週一五更爆發?。?/a>第45章 舉薦太史第359章 抵足而眠第242章 袁紹決議第438章 周崇之死第171章 參觀紙坊第498章 安撫荊南第256章 豫揚大戰略第154章 落荒而逃第124章 劉封恩求太史慈第131章 改換方案第403章 二寇獻寶第240章 攻城略地第379章 士元獻策第537章 利縣大敗第238章 直驅陽翟第181章 雷厲風行第186章 張昭請罪第335章 太史擒吳景第46章 青州三士(三更求支持)第113章 臧霸歸心第496章 委任許攸第595章 曹兵入漢中第68章 心熱如火(明日萬字大爆發?。?/a>第88章 精銳丹陽兵第247章 鞏固盟友第578章 黃權獻計第283章 二袁反應第296章 劉表所計(加更又來了?。?/a>第481章 盟定交成第213章 裂土東萊第591章 葭萌之爭第275章 劉闢請降第215章 天子求援第423章 議定諸事第482章 荊州戰畢第337章 目標錢塘第557章 大破雍闓第214章 劉呂交易第288章 奇貨可居第444章 荊南分兵第489章 更易親宦第423章 議定諸事第537章 利縣大敗第237章 籌謀潁川第564章 順水推舟第80章 父慈子孝第471章 郗慮使濟第185章 郭嘉獻策第531章 緩兵之計第46章 青州三士(三更求支持)第221章 董昭歸徐第70章 糜家商隊【15求追讀!】第237章 籌謀潁川第504章 曹昂來意第85章 周瑜的猶豫第428章 伯符獻策第260章 兩種投石機第105章 大捷回傳第120章 朐縣鹽豪第94章 丹陽雙壁(第四更求首訂!46)第314章 局勢變化第366章 本初廷議第176章 籌錢鍊鐵第392章 曹操定策第267章 舊日主從第459章 荊南思定第406章 集思廣益第26章 八二分成第27章 代工耕犁第31章 兩封家書第226章 奪控安邑第345章 大軍雲集第439章 揚州兵動第569章 商定交易第277章 兵發汝陰第297章 荊州衆議第111章 徐璆行縣第528章 伐蜀大計第193章 善後朐縣第69章 子當與父同平亂世(加更來了!驚喜嗎?)第519章 青州戰事第353章 一戰覆軍第364章 拿下山陰第589章 曹昂請纓第351章 僵持不下第592章 趙韙求援
第237章 籌謀潁川第108章 開陽開城第169章 元服與茂才第38章 劉公妙計丟徐州第147章 孫策謀江東第508章 司馬建言第588章 戰略調動第243章 潁陽之戰第517章 父子議姻第496章 委任許攸第54章 自由來去第213章 裂土東萊第206章 評請伐徐第66章 千萬資金(下週一五更爆發?。?/a>第45章 舉薦太史第359章 抵足而眠第242章 袁紹決議第438章 周崇之死第171章 參觀紙坊第498章 安撫荊南第256章 豫揚大戰略第154章 落荒而逃第124章 劉封恩求太史慈第131章 改換方案第403章 二寇獻寶第240章 攻城略地第379章 士元獻策第537章 利縣大敗第238章 直驅陽翟第181章 雷厲風行第186章 張昭請罪第335章 太史擒吳景第46章 青州三士(三更求支持)第113章 臧霸歸心第496章 委任許攸第595章 曹兵入漢中第68章 心熱如火(明日萬字大爆發?。?/a>第88章 精銳丹陽兵第247章 鞏固盟友第578章 黃權獻計第283章 二袁反應第296章 劉表所計(加更又來了?。?/a>第481章 盟定交成第213章 裂土東萊第591章 葭萌之爭第275章 劉闢請降第215章 天子求援第423章 議定諸事第482章 荊州戰畢第337章 目標錢塘第557章 大破雍闓第214章 劉呂交易第288章 奇貨可居第444章 荊南分兵第489章 更易親宦第423章 議定諸事第537章 利縣大敗第237章 籌謀潁川第564章 順水推舟第80章 父慈子孝第471章 郗慮使濟第185章 郭嘉獻策第531章 緩兵之計第46章 青州三士(三更求支持)第221章 董昭歸徐第70章 糜家商隊【15求追讀!】第237章 籌謀潁川第504章 曹昂來意第85章 周瑜的猶豫第428章 伯符獻策第260章 兩種投石機第105章 大捷回傳第120章 朐縣鹽豪第94章 丹陽雙壁(第四更求首訂!46)第314章 局勢變化第366章 本初廷議第176章 籌錢鍊鐵第392章 曹操定策第267章 舊日主從第459章 荊南思定第406章 集思廣益第26章 八二分成第27章 代工耕犁第31章 兩封家書第226章 奪控安邑第345章 大軍雲集第439章 揚州兵動第569章 商定交易第277章 兵發汝陰第297章 荊州衆議第111章 徐璆行縣第528章 伐蜀大計第193章 善後朐縣第69章 子當與父同平亂世(加更來了!驚喜嗎?)第519章 青州戰事第353章 一戰覆軍第364章 拿下山陰第589章 曹昂請纓第351章 僵持不下第592章 趙韙求援
主站蜘蛛池模板: 喀喇| 康平县| 潞城市| 新疆| 长兴县| 当雄县| 镇赉县| 景德镇市| 陇川县| 门头沟区| 时尚| 宣汉县| 延安市| 宁波市| 嘉义县| 大余县| 木兰县| 纳雍县| 临武县| 崇礼县| 和硕县| 沧州市| 宝鸡市| 浦县| 慈利县| 栖霞市| 秭归县| 丹阳市| 司法| 峨山| 鄂托克前旗| 余干县| 北宁市| 环江| 普陀区| 上虞市| 红安县| 六盘水市| 宜宾县| 信宜市| 平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