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37章 目標錢塘

傳騎一見周瑜,就趕忙稟報道:“太史將軍已於兩日前得餘杭許昭、高岱之助,夜襲城池得手,拿下了餘杭。派卑職前來傳信將軍,通傳最新情況。”

周瑜聞言大驚,隨後敏銳的意識到餘杭一下,那錢塘豈不成了孤城。

錢塘江北有三城,恰好構(gòu)成一個等邊三角形。

其中富春孤懸於內(nèi),是爲頂點,而餘杭、錢塘兩城在稍北面的位置,正好和富春形成了一個短底長邊,底部朝著東北方向略微傾斜的等邊三角形。

因此,從北面而來的軍隊,不攻克餘杭、錢塘之中的任何一城的話,是威脅不到富春的。

而趙雲(yún)、周瑜所部,恰好是從東北而來,他們距離錢塘還要比餘杭更近一些。

如今餘杭已被收復,錢塘又近在眼前,還形同孤城,無人可援,這可不就是天助我也嗎?

周瑜心中生出了一個計劃,帶著傳騎一同前往中軍,求見趙雲(yún)。

一行人很快來到中軍,經(jīng)過通報之後,趙雲(yún)立刻應(yīng)允了他們的求見。

軍隊此時還在行進之中,趙雲(yún)特地找了一塊空地來接見他們。

“將軍,餘杭已爲太史將軍所取!”

見面之後,周瑜第一個報喜起來。

同時,他仔細的觀察著趙雲(yún)的面目表情。

周瑜的小心思裡,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能夠試探趙雲(yún)到底是個什麼性格。

劉封對趙雲(yún)的敬重和親近,周瑜是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他作爲一個後入者,既不是劉備的親信,也不是劉封的親信。

雖然看起來劉備父子對他很是恩寵,可週瑜自己很清楚,這份恩寵很可能是虛假的,即便是真的,那也只是劉備父子的愛才之心而已。

可趙雲(yún)在劉備那裡是從龍心腹,在劉封這裡更是叔侄感情。

這種親近的關(guān)係,是多少錢和才華都難以換來的。

周瑜覺得只要趙雲(yún)不出意外,日後定然是劉備麾下的高層將領(lǐng)。他很想和趙雲(yún)保持良好的關(guān)係,而投其所好就是很有用的招數(shù)。

況且周瑜也想看看趙雲(yún)到底是個什麼性格,如果趙雲(yún)氣量狹小,嫉賢妒能,那顯然就不是合適的投資對象了。

“什麼!?”

趙雲(yún)大吃一驚,旋即面露驚喜之色:“太史將軍當爲首功!”

周瑜仔細的辨認了趙雲(yún)臉上的喜色,確定了對方是真心爲太史慈欣喜,一時之間竟有些啞然。

趙將軍的心胸也未免太寬闊了吧?

此番南下,可是以趙雲(yún)爲主將,太史慈、周瑜乃是副將,太史慈此時雖然還單獨都統(tǒng)一路大軍,可一旦匯合了,還是要聽從趙雲(yún)之命的。

太史慈雖有分統(tǒng)之權(quán),但沒跟趙雲(yún)打個招呼就先攻下了餘杭。

事態(tài)緊急,通信不便等客觀原因固然是存在的,可趙雲(yún)若是心胸狹隘,一定會覺得太史慈這是在搶功,如何還會說的出太史慈首功的讚譽。

周瑜心頭一鬆,臉上也浮現(xiàn)出真誠的笑容。

“將軍所言甚是,太史將軍此番確爲首功。”

緊接著,周瑜建言道:“將軍,太史將軍此番,卻是給我等東路軍帶來了一個天賜良機。”

“哦?”

趙雲(yún)神情一凝,嘴角的笑容收了起來,正色問道:“周將軍以多智善謀著稱,還請您不吝賜教,助我成事。”

“將軍謬讚了,此番瑜在將軍麾下行事,如何敢不盡心竭力?”

周瑜謙遜了一句,繼續(xù)說道:“如今餘杭已爲太史將軍所克,錢塘已形同孤城。況且我剛詢問了一番,太史將軍攻克餘杭的消息大概率還未有傳播開來。”

趙雲(yún)隱隱有些觸動,只聽見周瑜繼續(xù)說道:“將軍,若是我軍急速南下,趕在錢塘守敵逃跑之前將其圍在城中,當可再立新功!”

趙雲(yún)一聽,眼睛一亮,仔細琢磨了片刻,擡頭道:“公瑾此言大妙,我以爲可行。”

一旁被趙雲(yún)、周瑜帶在身邊的賀齊、周賓當即出列,異口同聲的請求道:“賓(齊)熟識道路,願爲大軍嚮導!”

趙雲(yún)、周瑜對視一眼,頓時哈哈大笑了起來。

賀齊此時心情激動不已,趙雲(yún)自出發(fā)之後,日行六十里,五日就趕到三百里地,而周瑜在前方也是速度驚人,只是七八天的功夫,大軍都快抵達錢塘了。

賀齊如何能不感激劉封、趙雲(yún)、周瑜等人。

如今又聽說太史慈已經(jīng)攻克了餘杭,還使得錢塘成了孤城,趙雲(yún)、周瑜更是準備奇襲錢塘,賀齊立時就挺身而出,願爲大軍開道了。

只要拿下了錢塘,順利渡過錢塘江,距離山陰可就只有三四天的路程了。

即便賀齊心急如焚,也覺得這樣的增援速度堪比做夢。

來之前他想的再好,也不敢奢望能有如此之快的救援速度。

援軍能在一個月內(nèi)抵達山陰,他賀齊就已經(jīng)感激涕零了。

趙雲(yún)當機立斷,做出了決定:“好,既然如此,就以賀齊爲嚮導,周道爲先鋒,公瑾你親自都統(tǒng)前軍先發(fā),我?guī)е熊姼希討?yīng)你部。”

樊能眼中滿是羨慕,甚至都有些嫉妒於麋,但他也沒資格爭搶,畢竟他的部曲損失較大,而且戰(zhàn)力也得慢慢恢復。

若是此時再急行軍,雖然他部曲未必會造反,但必然是急不起來了。

有自知之明的樊能,也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於麋喜笑顏開了。

分派好任務(wù)之後,周瑜當即提速,以周道爲先驅(qū),於麋爲後軍,全軍提速,向南奔馳而去。

太史慈傳來的信息不但有報功的信息,也有最新的軍情。

經(jīng)太史慈告知,周瑜得知了錢塘城中不過只有一千守軍,將領(lǐng)爲孫賁之弟孫輔,另外一千人則在護衛(wèi)錢塘的糧食轉(zhuǎn)運錢塘江南。

因此,孫輔根本無力監(jiān)控錢塘以北,最多放點斥候遙控。

一旦周瑜大軍趕到錢塘,除非孫輔足夠果決,第一時間就放棄所有東西,直接棄城而逃,否則大概率會被堵在城中。

況且有了這個消息,知道了錢塘的虛實,周瑜急行軍起來就毫無壓力了,根本不用擔心孫輔有能力伏擊自己。

爲了保持戰(zhàn)鬥力,周瑜沒有像趙雲(yún)那麼誇張的日行六十里,而是把速度提到了日行四十到四十五里左右,如此一來,第三天中午正好抵達錢塘縣城下。

孫輔運氣好,能提前一天察覺周瑜所部的動向,要是運氣差,或者麻痹大意沒向北派出斥候,那恐怕周瑜兵臨城下了纔會察覺得到。

這就是人心向背的力量。

劉封奉朝廷詔令,是名正言順的官軍,而且個人名聲在外,如今又得到了盛憲的鼎力支持。

這使得整個江東的士族豪強裡,除了少數(shù)已經(jīng)在孫策身上下了重注的,又或者是下不了船的士族豪強外,其他的即便不幫劉封,也絕對不會選擇幫助孫策。

要不然,太史慈停在東苕溪和天目山之間的通道出口處整整兩天一夜,吳景卻像是個睜眼瞎一樣發(fā)現(xiàn)不了?

其實餘杭本地的士族豪強裡面,有幾個其實已經(jīng)收到了消息了。

其中就有許昭,他在接見了許仲之後,又接連接到了兩三個城外佃戶來報信。

可見這些地頭蛇們的消息是很靈通的,畢竟外來戶倉促之間是很難做到封鎖消息的。

只是這些士族豪強都選擇了裝死,對太史慈的大營視而不見,甚至有的如許昭這樣,更是直接選擇了跳反。

要是換了其他軍閥入現(xiàn)在的徐州,不說全程監(jiān)控吧,但凡有人看見了,都會想辦法給劉備報信。

畢竟徐州士族如今可是劉備的基本盤,看看陳家、糜家、二張家、秦家、諸葛家。

這些有名有姓的徐州大族都已經(jīng)站死劉備的邊了,而且在抵抗外敵入侵時,雙方的利益在大部分時候都是一致的。

這就是劉封爲什麼明知道盛憲沒啥能力,卻還對他客客氣氣的原因之一。

而且孫策也並不是不知道這個道理,只是他辦不到罷了。

他舔狗一樣舔了張紘整整數(shù)年之久,張紘都沒鬆口,只是給他出了個主意。一直到他橫掃了江東之後,又親自去了江東,以師徒之禮,才終於說動了張紘出山輔佐。

孫策在軍事方面的起點是很高的,不但天賦異稟,父親還給他留下了大量的人才和本錢。

光是孫堅留下來的部曲就有四五千人之多,全是百戰(zhàn)老兵,軍官團又忠心耿耿,這也是爲什麼袁術(shù)死掐著不肯撒手,他實在是太想把這些人收爲己用了。

但凡這些老卒不夠忠心,早就讓袁術(shù)給腐蝕了。

可直到最後,袁術(shù)都拿他們沒轍,只能還給了孫策。

除了父親的老部曲外,還有孫賁、孫香、吳景、徐琨等四個親族大佬,這些親族大佬每個人手底下都有多則過萬,少則數(shù)千的部曲。

至於程普、黃蓋、韓當這些人,其實是算在孫策老部曲中的,他們自己是沒有多少人手的,本質(zhì)上他們只是代孫策掌管兵馬而已。

軍事上有多強悍,政治上就有多弱雞。

周家想要拉攏孫策當狗,張紘被孫策舔了三年都不肯出山幫他,陸家欠了孫堅大恩,當初孫堅任長沙太守時,冒死出境擊賊,救的就是陸家人。

但陸康極有原則,私底下我感謝你救了我族侄,但政治上我們依舊是道不同不相爲謀。

孫策手底下能拿的出手的,也就朱治、呂範寥寥數(shù)人。

就連桓階冒死向劉表請回了孫堅遺體之後,都寧可返回長沙老家,而不願意爲孫策效力。

所以並不是孫策無腦大開殺戒,他只是覺得自己走不通懷柔這條路了,所以換了一條立威要挾士族合作的道路。

孫策其實還是有一些腦子的,他臨死的時候把基業(yè)託付給孫權(quán),而不是最受寵孫翊,就知道孫策的政治手腕是不錯的,只是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罷了。

周瑜這一次還是一模一樣,都快到錢塘縣城下了,城中的孫輔依舊毫不知情,而城裡的大族卻已經(jīng)收到了消息。

“什麼?徵南軍已經(jīng)距城不到二十里了?”

錢塘華家家主華徵被消息所震驚,險些摔倒。

錢塘華氏是第一大族,祖上曾經(jīng)出過郡議曹華信,此人和華歆同姓同音,卻並非同宗。不過華信本人也頗具才能,尤其在錢塘本地聲名極爲不凡。

東漢初期,錢塘並非富饒之地,相反因爲錢塘江的泛濫,以及錢塘土地常常被海水倒灌所淹而頗爲貧瘠。

華信此時擔任吳郡議曹,他求得郡守恩準,募集土石城堤,以阻海水倒灌之災(zāi)。

當時華信盡出家資,募有能致一斛土石者,即與錢一千。

錢塘百姓仰慕華信之名,竟雲(yún)集而來,塘未成而不復取,於是載土石者皆棄而去。塘以之成,故改名錢塘,而錢塘,則奠定了錢塘地區(qū)的開發(fā)基礎(chǔ)。

同時,自此開始,華家就成了錢塘第一豪門。

朱治到了錢塘後,得到了華家的鼎力支持,這份支持的力度相當?shù)拇蟆?

朱治從華家輕而易舉的就得到了糧五萬石,青壯千人,軍械物資一大批的好處。

華家支持朱治的時候,劉封都還沒過江,而孫策則準備南北夾擊,奪取由拳,打通吳郡南北交通,興兵伐會了。

華家心中衡量了一下,覺得王朗大概率擋不住孫策、朱治,所以纔給了朱治如此之大的支持。

他們是當真想不到劉封一過江,竟比孫策還要誇張。

孫策花了整整一年的功夫,纔拿下了半個吳郡。

而劉封不過三個月,就已經(jīng)打到他們家門口了。

華徵被這消息險些驚了個跟斗。

“是城外幾個莊戶連夜來報的。”

華徵的弟弟華鍾突然來報。

華徵趕忙抓住弟弟的手道:“人在哪裡?”

華鍾趕忙回答道:“人在府中,我已經(jīng)讓人看管起來了。”

“好!好!”

華徵連連點頭,漸漸冷靜了下來,沉思了片刻後道:“先賞他們每人兩千錢,兩匹絹,再給安排一頓酒肉,吃完就在府中休息,派人去他家裡報信,就說過幾天回去。”

這種報信的活大部分情況都不可能會被滅口的,來的雖然只是幾個莊戶,但很可能整個莊子的人都知道他們是來給華家報信的。

華家這要是真滅口了,那鄉(xiāng)名可就徹底崩了。

所以華徵只是想著該如何保密,而從來沒想過滅口。

“好!我這就去辦!”

華鍾用力點了點頭,轉(zhuǎn)首就要去安排。

卻不想華徵一把拉住了他:“讓下人去辦,你安排了趕緊回來,我還有事要跟你商量。”

“是,大哥。”

華鍾匆匆出去安排,華徵卻是坐在原地,面容猙獰,彷彿在做著極爲激烈的心理鬥爭。

等華鍾回來之後,華徵突然開口道:“你準備一下,然後就去找徵南軍投誠。”

“什麼!?”

華鍾猛的擡起頭,滿臉的震驚。

華徵卻是沒理會他,繼續(xù)說道:“你不但要去,還得向徵南軍痛斥爲兄,揭發(fā)爲兄支援朱都尉的行徑。”

華鍾愣住了,緩了緩後明白了過來。

兄長這是要犧牲自己,保全家族啊。

華鍾一時之間百感交集,他也知道,這是家族每一個人的責任,可他和兄長關(guān)係十分交好,父親死時,華鍾只有六歲,是兄長長兄如父拉扯他長大,對他甚至比對自己兒子還好。

可如今,兄長也要爲家族犧牲自己了嗎?

華徵也能看出自己弟弟的心情複雜,安慰道:“好了,爲兄都已經(jīng)年過不惑,也算不得短命了,此去還有二十里夜路要走,你務(wù)必小心謹慎。”

華鍾此時也毫無辦法,只能聽從兄長的安排,時間緊張,他必須立刻出發(fā)。

可就在這時,他腦海裡閃過一絲靈光:“兄長,我有一計,或可保全家族,兄長也不用犧牲自己。”

第568章 趙韙意動第208章 勾心鬥角第406章 集思廣益第27章 代工耕犁第39章 雙管齊下克臧霸第326章 盛憲的號召力第493章 喜得二將第522章 捷報頻傳第63章 下邳國相第113章 臧霸歸心第569章 商定交易第18章 委以重任第566章 仲達使?jié)h第464章 中期調(diào)度第340章 血染山陰第69章 子當與父同平亂世(加更來了!驚喜嗎?)第280章 逼降孫香(加更求月票!)第425章 孫策請纓第251章 雒中議定第458章 捷報頻傳第484章 各有去處第403章 二寇獻寶第368章 二賢拒任第139章 太史來援第471章 郗慮使?jié)?/a>第237章 籌謀潁川第485章 安排妥當第25章 意料之外第274章 倉已降劉第547章 突來變化第254章 劉備的疑慮第26章 八二分成第345章 大軍雲(yún)集第584章 一觸即發(fā)第173章 陳登拜父第344章 陸議改名第271章 欲招此婿第406章 集思廣益第560章 多路進展第142章 拿下廣陵第139章 太史來援第334章 徐晃破城(第二更)第102章 大破昌豨第126章 太史子義邀是儀第3章 大言欺人第486章 探病蒯良第138章 孫策破門第312章 吳景的應(yīng)對第42章 韓循獻策第525章 幕府人事第268章 曹袁生隙第31章 兩封家書第157章 抄襲郭貢第259章 安撫曹豹第120章 朐縣鹽豪第114章 戰(zhàn)後封賞第17章 宴請趙田第578章 黃權(quán)獻計第492章 收攬蒯越第355章 朱治乞降第134章 周泰獻策第506章 公瑾灼見第223章 河東聞訊第165章 諸葛子瑜第158章 謀奪任城第262章 孫策憂心第434章 荊北告捷第589章 曹昂請纓第250章 臥虎之爭第6章 曹家夜話第82章 劉曄的盤算第371章 策問顧雍第371章 策問顧雍第338章 華家定策第287章 擒獲袁術(shù)(加更!)第368章 二賢拒任第230章 河東情狀第104章 牽招到來第271章 欲招此婿第188章 曹豹請罪第272章 萬事俱備第339章 自投羅網(wǎng)第114章 戰(zhàn)後封賞第336章 施壓吳中大姓第425章 孫策請纓第195章 勾連徐州第142章 拿下廣陵第40章 一統(tǒng)州境的遐想第597章 曹兵入蜀第563章 龔揚請援第142章 拿下廣陵第564章 順水推舟第191章 朐城夜變第305章 杯酒釋兵權(quán)第127章 買一送一第494章 河北一統(tǒng)第531章 緩兵之計第274章 倉已降劉第167章 返回郯城第497章 曹軍應(yīng)對
第568章 趙韙意動第208章 勾心鬥角第406章 集思廣益第27章 代工耕犁第39章 雙管齊下克臧霸第326章 盛憲的號召力第493章 喜得二將第522章 捷報頻傳第63章 下邳國相第113章 臧霸歸心第569章 商定交易第18章 委以重任第566章 仲達使?jié)h第464章 中期調(diào)度第340章 血染山陰第69章 子當與父同平亂世(加更來了!驚喜嗎?)第280章 逼降孫香(加更求月票!)第425章 孫策請纓第251章 雒中議定第458章 捷報頻傳第484章 各有去處第403章 二寇獻寶第368章 二賢拒任第139章 太史來援第471章 郗慮使?jié)?/a>第237章 籌謀潁川第485章 安排妥當第25章 意料之外第274章 倉已降劉第547章 突來變化第254章 劉備的疑慮第26章 八二分成第345章 大軍雲(yún)集第584章 一觸即發(fā)第173章 陳登拜父第344章 陸議改名第271章 欲招此婿第406章 集思廣益第560章 多路進展第142章 拿下廣陵第139章 太史來援第334章 徐晃破城(第二更)第102章 大破昌豨第126章 太史子義邀是儀第3章 大言欺人第486章 探病蒯良第138章 孫策破門第312章 吳景的應(yīng)對第42章 韓循獻策第525章 幕府人事第268章 曹袁生隙第31章 兩封家書第157章 抄襲郭貢第259章 安撫曹豹第120章 朐縣鹽豪第114章 戰(zhàn)後封賞第17章 宴請趙田第578章 黃權(quán)獻計第492章 收攬蒯越第355章 朱治乞降第134章 周泰獻策第506章 公瑾灼見第223章 河東聞訊第165章 諸葛子瑜第158章 謀奪任城第262章 孫策憂心第434章 荊北告捷第589章 曹昂請纓第250章 臥虎之爭第6章 曹家夜話第82章 劉曄的盤算第371章 策問顧雍第371章 策問顧雍第338章 華家定策第287章 擒獲袁術(shù)(加更!)第368章 二賢拒任第230章 河東情狀第104章 牽招到來第271章 欲招此婿第188章 曹豹請罪第272章 萬事俱備第339章 自投羅網(wǎng)第114章 戰(zhàn)後封賞第336章 施壓吳中大姓第425章 孫策請纓第195章 勾連徐州第142章 拿下廣陵第40章 一統(tǒng)州境的遐想第597章 曹兵入蜀第563章 龔揚請援第142章 拿下廣陵第564章 順水推舟第191章 朐城夜變第305章 杯酒釋兵權(quán)第127章 買一送一第494章 河北一統(tǒng)第531章 緩兵之計第274章 倉已降劉第167章 返回郯城第497章 曹軍應(yīng)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正阳县| 固始县| 格尔木市| 宁德市| 广东省| 佛坪县| 泽普县| 临城县| 申扎县| 淮北市| 葵青区| 神农架林区| 博客| 新余市| 井冈山市| 华池县| 徐汇区| 营口市| 衡东县| 舟山市| 紫金县| 涞水县| 调兵山市| 宁海县| 嘉兴市| 天柱县| 湖南省| 雷州市| 九江县| 宜兴市| 潼关县| 新晃| 彭阳县| 乳源| 陆丰市| 巴东县| 望谟县| 蓝田县| 仲巴县| 资源县| 奉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