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39章 自投羅網

“孫輔已經離城!?”

周瑜聞言大驚。

剛纔華鍾一番交代,周瑜雖不做聲,但心中一直在暗暗衡量。

華鍾所說情況,與他所收到的情報是一致的。

如果華鍾是來騙自己的,那這未免有些太過老實了。

除此以外,還有兩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支持周瑜選擇相信華鍾。

第一,錢塘城中只有不到千人的兵力,哪怕傾巢出動,對周瑜也很難構成威脅。

其二,華家沒有必要和理由爲孫家如此賣命。

周瑜沉思片刻,當即下令道:“請周都尉和於將軍前來議事。”

很快,周賓和於麋也趕了過來,聽周瑜這麼一說,心裡有些激動。

“將軍,卑職願爲先驅,爲大軍開路!”

周賓當仁不讓,第一個站起來請纓。

吳南這個地方,雖然是大平原,但已經有一些丘陵起伏了,再加上遍佈的沼澤蘆葦蕩,以及密林,想要打伏擊並不比中原難。

因此,周賓請纓爲先驅,風險還是極大的。

但周賓不怕,他不畏懼風險,只畏懼沒有出頭的機會。

周瑜頓時大喜,他心中屬意之人也是周賓,因爲周賓不但機敏,而且還能打。

如果敵人直接對周賓動手,那周瑜就有了調整和反擊的時間。

如果敵人放過周賓不打,伏擊周瑜本部,那周賓有足夠的能力和實力來回援中軍。

這一點,是於麋可能做不到的。

“善!”

周瑜大聲稱讚道:“都尉雄心壯志,瑜已盡知,既如此,就以都尉爲先鋒,即刻整軍做飯,天亮後即刻出發。”

周賓應命一聲,當即離開大帳,前去整軍。

隨後,周瑜又安排道:“於將軍,以汝爲後軍,押運本部糧草輜重,不得有失。”

於麋立刻起身接令。

最後,周瑜纔對著華鍾道:“勞煩華鍾先生隨我中軍行動。”

華鍾哪敢有半分拒絕,當即連連點頭。

於是,整個周瑜大營動了起來,士卒們被軍官喚醒,營中開始生火做飯。

天色剛一亮,已經飽食完畢的周賓所部當先拔營,朝著錢塘疾馳而去。

一刻鐘後,周瑜之兄周道父子倆親率周家兩千精銳部曲出發,追趕周道而去。

半個時辰後,周瑜親率大軍出發。

前方周賓一路疾馳,僅僅兩個時辰就已經抵達了錢塘城下。

讓周賓感到驚訝的是,此時的錢塘城門大開,門口雖有守衛,卻任由居民進出,宛如平時一般安定和平。

周賓有些驚訝,吃不準情況。

他的親將周侃上前詢問道:“家主,我等該如何去做?”

雖然周賓已經被劉封表舉爲都尉,但他親信部曲還是習慣叫他家主,一時之間還改不過來。

周賓看了一會後,果斷下令道:“你帶兩百人先行,控制城門,餘衆等你拿下城門之後再行入城。”

周賓這話等於是讓周侃去冒險,但周侃卻是毫無遲疑的應了下來。

“是,家主!”

隨即,周侃點出兩百人,朝著城門直驅而去。

等周侃他們行動了之後,周賓也帶著大隊人馬動了起來,只是剩下這八百人並沒有繼續前進,而是停在了一箭之地的地方。

這裡既能接應周侃,同時也不會被城牆上的射手所伏擊。

城門口的人看到周侃的出現,開始變得混亂了起來。

好在有城門口的數十個門衛安撫,讓他們或是進城,或是乾脆讓開了大道,給周侃他們讓開了一條路。

周侃抵達城門口後,還沒開口詢問,那數十個門衛就迎了上來,手中也沒武器,領頭的一個朝著周侃拜倒:“可是徵南將軍麾下勇士?在下華家族人華三,受家主之命,在此恭迎朝廷天軍。”

周侃心中一喜,詢問道:“你家家主何在?城內可有守軍?”

華三恭敬回答道:“孫賊於凌晨天亮前已經從西門退走,城中僅有我華家數百部曲維持秩序,家主正在縣衙之中清點物資,以備將軍詢問。”

周侃點點頭,朝著副手使了個眼色。

副手立刻帶了一百人衝入城內,直到上了城樓都沒有發現任何問題。

副手站在城樓之上,衝著下面喊道:“軍候,沒有問題。”

“善!”

周侃立刻朝著後面搖旗發信,遠處周賓一見,頓時大喜,立刻趕了過來。

得到周侃稟報之後,周賓讓周侃帶兩百人去取西門,同時派傳騎回報後續主力,自己則帶著親兵趕往縣衙。

此時華徵已經侯在了縣衙門口。

看見周賓之後,華徵當即拱手行禮,卻被周賓直接給攔住:“華公,我軍務在身,無瑕與汝多言,我只問那孫輔去了多久,委實是從西門而出的嗎?”

周賓如此做派,其實是很失禮的。

可華徵卻完全沒有在意,反而點頭道:“必是出西門而去,徵已派人分別自西門和南門而出,前往監視,出南門者已歸,其前出十里地未有見軍隊,沿途也不曾有大隊人馬行走的痕跡,而出西門者卻未歸,徵以爲孫輔必是往餘杭去也。”

“華公真智謀之士也。”

周賓大喜,可別小看華徵這一番操作,最少給徵南軍贏得了大半個時辰的時間。

周賓當即下令,全軍集合往城西,自西門而出,追擊孫輔。

他周賓是拿頭功來的,區區一個送上門的錢塘縣他可看不上眼。

隨後,周賓告別華徵,出西門後繼續追了上去。

此時,餘杭城中的太史慈也收到了消息,有一支千人規模的軍隊正朝著餘杭開來。

太史慈十分穩重,將各路斥候都撒了出去,哪怕是和錢塘的大道上也佈滿了斥候。

一來,吳景剛剛吃過類似的大虧,二來太史慈手中的兵力高達萬餘,自然不會像吳景那樣捉襟見肘。

因此,太史慈所部遠遠的就發現了孫輔所部,然後將消息傳遞了回來。

太史慈當機立斷,對方僅僅只有千人,設伏雖已來不及,但給對方一個迎頭痛擊,再加上騎兵收尾,太史慈還是很有信心能夠消滅對方大部的。

之前幾次動手,太史慈都耐著性子坐鎮大局。

這一次太史慈有些手癢難耐了,於是對著徐晃道:“公明,此番我當親往,餘杭城中,就拜託你和明君、孔文了。”

徐晃神情鄭重的抱了抱拳:“請將軍放心,晃定保餘杭無憂。”

許昭、高岱也同時起身,向太史慈行禮:“我等定助徐將軍謹守城池,必無差池。”

太史慈滿意的點了點頭,當即帶上所部所有騎兵六百餘騎,再加上四千本部精銳,直接開東門迎著孫輔而去。

已經位於太史慈和周賓前後夾擊之中的孫輔卻是毫無察覺。

甚至在得到後衛來報,有人跟蹤出城的情報後,他還有些不屑的嗤笑道:“錢塘城中定有徵南軍奸細,我不過略施小計,就將其擒拿,可見徵南軍不過……”

孫輔本來想自誇,可剛說到一半,猛然想起自家老哥可是已經降了,於是趕忙話鋒一轉道:“……也不可小覷,衆將還需謹慎。”

身邊都是孫家親信,孫輔這彎拐的雖然有點大,但大家也都能猜出原因,紛紛表示徵南軍太狡猾了,幸好孫將軍機智,要不然大傢伙可就被盯上了。

一時之間,氣氛相當的好,眼看著餘杭就在二十餘里外了,天色漆黑前一定能趕到,衆人也就相當輕鬆了。

就連後衛都不怎麼用心,算算腳程,他們至少領先了對方二十五里以上,徵南軍除非插了翅膀,否則怎麼都不可能追得上自己了。

事實上孫輔雖然猜的不對,但結論卻是沒問題的。

此時即便最前面的周賓所部,距離孫輔軍依舊差了十幾裡地。

會有這個誤差,一是因爲周賓所部的前進速度確實要勝過孫輔,二就是周賓所部並不是像孫輔猜測的那樣正常的行軍時間,他們出發的時間甚至不比孫輔晚多少。

所以一路緊趕慢趕,還反倒是追上了孫輔幾裡地。

但如果沒有意外,周賓就是跑死了也追不上孫輔,因爲孫輔今晚就能抵達餘杭城了。

可凡事都怕意外,孫輔這不也遇到意外了嗎?

他做夢也想不到餘杭比錢塘丟的還早,還徹底。

就連吳景都成了太史慈的俘虜了。

太史慈出城之後,帶隊一路疾馳,先走出了十里地後,挑選了一處戰場。

這處戰場,右邊是一條小河,河流水量很小,纔到成年男子的腰部,而且水流很緩,人可泅渡。

但不論如何,這也算是一個障礙,尤其是當你著甲時,想過去可就麻煩了。

別說是鐵甲了,就是皮甲那也是沉甸甸的,至少十幾斤重,一旦掉進水裡,再想爬起來還真要耗費不少力氣。

要是沒力氣了,那自然就只能餵魚了。

左邊則是一片蘆葦蕩,太史慈派人去探了下,裡面藏個三百騎不成問題。

於是,太史慈在休息了一刻鐘之後,開始下令佈陣。

三百騎藏入蘆葦蕩中,另外三百騎則安置到小河對岸的一處小林子裡,專司負責收割。剩下的四千步兵分成了四列,除了前面一列千人開始披甲外,其他人則就著清水吃起了乾糧,補充體力。

太史慈原本還想著是不是換上孫軍軍服玩一把偷襲,後來仔細一想,還是選擇作罷。

太史慈和徐晃麾下都是中原人,擴充的袁術軍也是江北話,和吳地軟語根本不是一回事,很難瞞過孫輔軍。

若是偷襲奪門也就罷了,總能找出幾個懂吳語的去對話。

可這會兒是野地行軍,這一套可就不怎麼管用了,徒惹人笑。

況且太史慈這會兒以逸待勞,而且是有備打無備,陣戰打隊列,四千六百餘打不足一千,這要是還輸了,那太史慈真要羞慚的找根繩子安排了自己了。

前排千人著甲完畢後,就重新坐了下來。

漢代甲冑,胸甲單件最多,其次是臂膀,然後纔是裙甲,最少的是脛甲。

因此,披甲完後坐下基本不是什麼難事,因爲劉封也沒那麼雄厚的資本去給他們配下半身的甲冑,大部分人其實也就只有一件胸甲。

唯有少數精銳,穿的纔是全身皮甲。

又過了整整半個時辰,孫輔軍前鋒出現在了對面。

太史慈立刻下令,前部營地,次部披甲。

第一列在一個都尉,兩個曲軍候的指揮下,朝著孫輔軍壓了過去。

而第二列也開始起身著甲,等待後續命令。

孫輔軍這會兒先頭部隊也看見了徵南軍,只是他們並不像徵南軍這邊瞭解情況。

孫輔軍的先鋒陷入疑惑之中,一時之間完全猜不到前面的軍隊是誰的。

很快,消息傳到了孫輔這裡,他也是聽的一愣一愣的。

“莫非是舅父那裡派人來接應我們了?”

孫輔試探著問了一句。

算算時間,這支部隊還真有可能是吳景派來的,他出錢塘之後,當時就派了幾個傳騎先去餘杭通傳消息。

算算腳程的話,傳騎到了餘杭後,吳景第一時間派兵來接應,那就恰好能在這裡遇上了。

諸將登時大喜,要是遇上接應的隊伍,那可就安全多了。

眼下孫輔可是剛剛急行軍過的,從錢塘到餘杭足有六十多裡地,孫輔軍跑了五十多裡地了,體力消耗相當大,戰力最多也就剩下個二三成,而且此時還有不少士卒掉隊。

要是有了友軍護衛,那大家可就放心多了。

孫輔這邊正商量著,想要派人上前詢問一下。

太史慈這邊卻已經壓了過來,這下子孫輔也覺察出不對勁了。

要是友軍,自己這邊又沒敵軍追殺,怎麼可能列陣披甲接應自己。

“敵襲!”

孫輔反應過來之後,當即發出大喊:“中軍、後軍披甲,前軍列陣!”

孫輔這個抉擇其實是沒錯的,他想要用前軍來給中軍、後軍爭取時間。

只要中軍、後軍披甲列陣了,前軍哪怕被敵軍給摧破了,那也能得到後面兩軍的接應。

可問題是,孫輔麾下不論前中後三軍中的哪一軍,都已經是疲憊不堪,別說前軍一軍了,就是三軍全上也頂不住徵南軍。

前軍聽到命令後,士卒們臉上幾乎一片蒼白,個個面露絕望之色。

第598章 再陷武陽第387章 各方後手第514章 騎兵三寶第235章 父子開府第580章 僰道危急第247章 鞏固盟友第67章 府外遇豪傑第335章 太史擒吳景第388章 南地烽煙第375章 蜂擁而來第160章 外厲內荏第462章 龐氏兵變第61章 陳羣家書第225章 覲見天子第532章 兵發上庸第390章 欲加之罪第291章 戰後安排(加更!求點票票,謝謝)第335章 太史擒吳景第521章 青州詔令第475章 蔡瑁的心思第310章 兵臨曲阿第114章 戰後封賞第147章 孫策謀江東第391章 二策取其一第504章 曹昂來意第22章 拜訪糜竺第414章 召見周瑜第514章 騎兵三寶第438章 周崇之死第400章 回稟劉備第284章 抵達壽春第528章 伐蜀大計第571章 奔襲朱提第145章 意外變故第247章 鞏固盟友第452章 黃祖乞降第412章 軍制改革第585章 詐做援軍第596章 兵權之爭第563章 龔揚請援第371章 策問顧雍第325章 吳縣來人第57章 元龍薦長文第308章 置檻捕獸(擠出了個加更)第486章 探病蒯良第597章 曹兵入蜀第236章 萇奴授首第216章 迎奉之爭第125章 曹操和呂布的威脅第429章 兩處進展第408章 全家父子第109章 大獲豐收第313章 吳縣暗流第278章 阿瞞告密(加更求月票)第214章 劉呂交易第162章 夜宴三傑第222章 破產版江東第57章 元龍薦長文第548章 排布厚積第563章 龔揚請援第566章 仲達使漢第137章 廣陵城變第38章 劉公妙計丟徐州第425章 孫策請纓第381章 元龍募資第513章 檢閱諸軍第227章 三場夜宴第240章 攻城略地第94章 丹陽雙壁(第四更求首訂!46)第397章 曹劉叔侄對第353章 一戰覆軍第245章 蕩平潁川第438章 周崇之死第537章 利縣大敗第428章 伯符獻策第326章 盛憲的號召力第540章 西南侵蝕第563章 龔揚請援第261章 綢繆天災第257章 譙縣許氏第332章 南下援陰第505章 子修三求第205章 賈氏祖孫第268章 曹袁生隙第378章 得棲鳳雛第296章 劉表所計(加更又來了!)第239章 黃巾來援第318章 小試牛刀第374章 賞罰分明第267章 舊日主從第322章 幾處戰場第591章 葭萌之爭第370章 紫氣東來第43章 非蠢即壞第311章 正常的攻城戰第172章 二陳歸郯第485章 安排妥當第482章 荊州戰畢第380章 面見劉備第332章 南下援陰
第598章 再陷武陽第387章 各方後手第514章 騎兵三寶第235章 父子開府第580章 僰道危急第247章 鞏固盟友第67章 府外遇豪傑第335章 太史擒吳景第388章 南地烽煙第375章 蜂擁而來第160章 外厲內荏第462章 龐氏兵變第61章 陳羣家書第225章 覲見天子第532章 兵發上庸第390章 欲加之罪第291章 戰後安排(加更!求點票票,謝謝)第335章 太史擒吳景第521章 青州詔令第475章 蔡瑁的心思第310章 兵臨曲阿第114章 戰後封賞第147章 孫策謀江東第391章 二策取其一第504章 曹昂來意第22章 拜訪糜竺第414章 召見周瑜第514章 騎兵三寶第438章 周崇之死第400章 回稟劉備第284章 抵達壽春第528章 伐蜀大計第571章 奔襲朱提第145章 意外變故第247章 鞏固盟友第452章 黃祖乞降第412章 軍制改革第585章 詐做援軍第596章 兵權之爭第563章 龔揚請援第371章 策問顧雍第325章 吳縣來人第57章 元龍薦長文第308章 置檻捕獸(擠出了個加更)第486章 探病蒯良第597章 曹兵入蜀第236章 萇奴授首第216章 迎奉之爭第125章 曹操和呂布的威脅第429章 兩處進展第408章 全家父子第109章 大獲豐收第313章 吳縣暗流第278章 阿瞞告密(加更求月票)第214章 劉呂交易第162章 夜宴三傑第222章 破產版江東第57章 元龍薦長文第548章 排布厚積第563章 龔揚請援第566章 仲達使漢第137章 廣陵城變第38章 劉公妙計丟徐州第425章 孫策請纓第381章 元龍募資第513章 檢閱諸軍第227章 三場夜宴第240章 攻城略地第94章 丹陽雙壁(第四更求首訂!46)第397章 曹劉叔侄對第353章 一戰覆軍第245章 蕩平潁川第438章 周崇之死第537章 利縣大敗第428章 伯符獻策第326章 盛憲的號召力第540章 西南侵蝕第563章 龔揚請援第261章 綢繆天災第257章 譙縣許氏第332章 南下援陰第505章 子修三求第205章 賈氏祖孫第268章 曹袁生隙第378章 得棲鳳雛第296章 劉表所計(加更又來了!)第239章 黃巾來援第318章 小試牛刀第374章 賞罰分明第267章 舊日主從第322章 幾處戰場第591章 葭萌之爭第370章 紫氣東來第43章 非蠢即壞第311章 正常的攻城戰第172章 二陳歸郯第485章 安排妥當第482章 荊州戰畢第380章 面見劉備第332章 南下援陰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源县| 桃园市| 疏勒县| 临安市| 富阳市| 盘山县| 潜山县| 德令哈市| 陕西省| 饶平县| 平乐县| 延长县| 罗源县| 剑河县| 南郑县| 宁海县| 江油市| 宁河县| 平昌县| 通山县| 高邮市| 雷州市| 临颍县| 布尔津县| 九龙城区| 通榆县| 平凉市| 文山县| 安顺市| 团风县| 佛冈县| 伊金霍洛旗| 海晏县| 车险| 马山县| 遵义县| 康平县| 枣强县| 五常市| 仙桃市| 安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