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08章 全家父子

可不整編,軍隊的上限就差不多到頂了,況且軍隊並非越多越好,一支精銳部隊在大部分情況下,都要比兩支普通部隊要來的強力,性價比也高。

劉封將心中所想托盤而出,並且著重強調日後全軍都是要進行調整的,摧鋒軍只是試行,一旦編練成功,後續的軍改就會隨即跟上。

聽完劉封的想法後,諸葛亮、龐統等人又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他們不得不承認,劉封的擔憂是很有道理的。

陶謙就是最好的例子,他曾經厚賞丹陽軍,不但給與同時期相對較高的俸祿,還屢加恩裳。

可結果就是,丹陽軍一崩,徐州再拿不出任何有戰鬥力的部隊了。

況且劉封的所作所爲,無一不是格局宏大,戰略深遠。

自古中原哪有中央軍沒有俸祿,只能靠繳獲和洗劫來過日子的?

那和四邊的蠻夷還有什麼區別?

“諸君且看。”

劉封說了一句之後,取出一份帛書,遞給鍾繇。

雖然劉封心裡最信任,最器重,最愛護的肯定是諸葛亮,但在場衆人中,無論身份,地位,名望,年齡都是鍾繇爲長。

這要是繞過他先給諸葛亮,那簡直是給武侯招黑。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更別說這種拔苗助長之舉了。

鍾繇先是作揖爲敬,然後才小心謹慎的接過帛書看了起來。

原來,劉封在帛書中詳細的記錄了軍改的計劃。

第一,全軍設置士卒軍銜,分爲上中下三等兵。

最低等的下等兵月俸二十錢,實物一斗糧食。

隨後,每升一等,俸祿加十錢,實物多加一斗糧食。

最高的上等兵月俸可高達四十錢,實物三鬥糧食。

而在上等兵之上,則有士官軍銜,也分六等,每級也羅列了俸祿的增幅。

這次擴軍,理論上會給所有士卒定軍銜,而作爲王牌軍定位的摧鋒軍,只要成功通過考覈入選,即可定標爲上等兵,並享有額外津貼。

劉封這個設置其實是算偏低的,至少還比不過袁紹麾下大戟士、曹操麾下青州軍(此時尚未有虎豹騎)、劉璋麾下的東州軍、劉表麾下的長矛軍這些精銳部曲。

這些諸侯們的王牌部曲的俸祿可是很高的,雖然錢五銖拿不到多少,但實物貨幣卻能分到不少,布帛、糧食、食鹽足夠養活一家人了。

不過劉封的軍隊卻也有獨特的優勢,首先軍中貪腐極少,劉封對於貪墨軍餉犒賞是零容忍,一旦被抓到,即便不處死,也會被編入敢死隊中,失去一切功勳和地位。

其次,劉封軍中的伙食待遇要遠超其他諸鎮,如果算上劉封在伙食上的補貼,那基本已經和其他諸侯手下的王牌軍持平了。

然後,劉封所部還有獨有的,成體系的精神獎勵。

其他諸侯麾下可能也有精神鼓勵,但大多是上級軍官個人的青眼、看重等等,這種雖然也是精神鼓勵,但很容易和上級軍官形成人身依附和綁定。

可劉封麾下日漸成熟的軍功徽章體系,不但效果遠勝這種上級軍官的看重,而且還有效的解決了人身依附的關係,真正使得劉封軍的士卒都是劉封的,而不是劉封手下軍頭的。

最後一點是,這也是東漢末年獨有的經濟環境所造成的。

東漢時期,一直都有銅荒,而到了末年諸侯紛亂,錢荒、銅荒就更嚴重了。可鬼叼的事情是,雖然市場上很是缺錢,但錢的價值卻是在不斷的雪崩。

一方面,大家手裡都沒錢,可另一方面,一石糧食的價格卻已經賣到了成百上千錢,這還是常規行情,要是兗州、江淮大旱這種情況,一石黃米能賣出幾十上百萬錢。

要知道漢桓帝時期,一石糧食也不過才一百錢出頭。

所以這個時代的士卒也不偏愛錢幣,對實物貨幣更爲青睞。

劉封設定的方案中,錢幣俸祿少,實物俸祿多,這也彌補了一部分雙方軍餉的差距。

這一次軍改,劉封也有打算繼續給軍功章體系增添獎勵,如今軍功章體系已經確認了軍功章是升遷的重要加分項,同時軍功章獲得者擁有見官不拜的特權。

這可不是劉封喜歡跪拜,他其實對這一點深惡痛絕,但一時之間還是沒法廢除,正好用軍功章來做一個突破口。

除此以外,劉封還在考慮一些軍功章體系的福利,比如可以適當增加軍功章的津貼之類的待遇。

鍾繇看完之後,將帛書轉給董昭,接著是楊修、諸葛兄弟、龐統等人。

鍾繇在心中默默計算,即便全以下等兵計,二十萬大軍一年也需五千萬,另外還需要二十四萬石糧食,其他布帛、食鹽等實物獎勵若干。

況且劉封剛纔也說了,摧鋒軍兩萬編制,保底都是上等兵以上的待遇,光只這兩萬人中士卒的待遇就得翻倍,士官、軍官的待遇更是士卒的幾倍乃至十幾倍。

算到這裡,鍾繇心中對劉封升起了一股欽佩之情。

據鍾繇所見,劉備麾下士卒的士氣頗爲不錯,聽子瑜、孔明和士元所言,劉封所部的士氣還在劉備所部之上。

但凡換上一個主公,恐怕根本不會想要提升士卒的待遇。

可劉封卻偏偏這麼幹了,而且給的待遇還很全面,這就讓鍾繇看出劉封和其他諸侯之間的不同了。

劉封有大志。

一旁的董昭、楊修也都意識到了這一點。

和重要一樣,董昭、楊修也察覺到了劉封的異樣。

董昭還好,他最初就是爲劉封所驚異,又爲其所重,這才入了劉封麾下。

鍾繇則屬實是半推半就,最早的時候不過是比較親善劉封,以從屬的身份建立起了聯盟,仔細說起來並不是真正的劉封下屬。

可這一次從洛陽離開,鍾繇算是真正歸入劉封手下了。

劉封此時的幕府之中,還真就缺少了能夠在內政上總攬的干將,鍾繇、董昭的南下,無疑是最好的填補。

相比起鍾繇、董昭心中的驚異和竊喜,楊修就苦澀的多了。

楊修是個聰明人,而且還是頂尖那一檔次,他自然是察覺出了劉封想要收服他的心思。他也明白自己在劉封眼裡的價值。

只是自家老爹剛剛被劉封聯手曹操罷免,在洛陽監獄中還吃了不少苦頭。

爲了老爹的性命,楊修不得不俯首稱臣。可即便心中對劉封既驚且忌,還有一絲絲深藏的畏懼,但楊修依舊不想那麼快就繳械投降。

但眼下劉封所表現出來的氣度,以及所做的大事,讓楊修深深的察覺到了對方和自己父親氣宇之間的巨大差距。

這不但讓楊修陷入了深深的挫敗感中,對劉封的牴觸心思也又變淡了幾分。

“此事茲事體大,諸君萬萬不可外泄。”

擴軍、發放軍餉,揀選精銳單獨成軍等方案實在太過重大,即便堂上都是有數的天下才俊,也一時之間拿不定主意。

劉封當即表示可以回去思考,反正此事暫時還不急於一時,有什麼想法可以隨時來找他彙報。

只是有一點,那就是這件事情十分敏感,千萬不可泄露。

鍾繇等人也知道事情厲害,當即應命。

********

吳郡,錢塘。

一壯勇少年正跪在地上,向自己父親進言。

“父親,您還要遲疑到何時?”

爲少年所求之人,乃是吳郡錢塘人全柔,漢靈帝時期曾爲吳郡太守範凌舉爲孝廉。

範凌是盛憲的前任,乃是廬江龍舒人。

龍舒縣如今爲劉勳所據,是和劉家勢力對峙的第一線,也是劉勳大本營舒城所在的左翼重鎮。

範凌是中平二年(公元185年)接替南陽文府君,就任吳郡太守。

在任上提拔了錢塘名士全柔爲孝廉,並徵辟其入太守府中,隨後又資助全柔前往洛陽,擔任郎官,後因爲才能卓著,被提升爲了尚書郎右丞。

這個職務是相當不錯了,屬實是孝廉之中的快車道了。接下去不是外放大縣縣令,就是擢升爲侍中、中郎將,前途一片光明。

可誰也想不到不到四年之後,董卓就入京了,還給天下換了皇帝,毒死了何皇后和少帝辨。

這可把全柔給嚇了個夠嗆,直接扔下官職,逃回家鄉。

不過全家在錢塘畢竟是豪門大族,很快當時的揚州刺史周幹就舉薦全柔出來任官,而且還是別駕這等大吏。

只可惜周幹很快病死,全柔這別駕位置還沒坐熱乎,就被新來的刺史陳溫給罷免了。

不過好在全家畢竟是高門大姓,陳溫也很給面子的拜了全柔爲會稽東部都尉,這個位置可是實權位置。隔壁吳郡都尉朱治,在響應孫策南下的時候,他可是一口氣拉出了大幾千的人馬迎接對方。

後來賀齊也是在這個位置上平定了會稽南部的叛亂。

不過很快,只不過一年多的時間,新任的刺史陳溫也病死了,袁術趁機南下,自己領了揚州刺史。

本來這個事情和全柔關係不大,畢竟袁術雖然自表了揚州刺史,可很快朝廷就派來了劉繇擔任揚州牧,隨後更是直接把吳景、孫賁給趕出了江東。

可誰也沒想到,孫策很快就過了江,而且還一路擊潰了劉繇和其盟友,所向披靡,銳不可當,一年就打下了大半個丹陽郡和大半個吳郡。

作爲吳郡人,自家家鄉已經在孫策兵鋒之下。

全柔本人也沒有什麼太大的野心,在原本的歷史上,他在孫策和王朗之間選擇了前者,偷偷扔下官職,領著自己的部曲返回了錢塘江北,和朱治一起投奔了孫策。

可這個位面卻是不一樣了,孫策的確兇猛如虎,可就在全柔意動,想要降孫的時候,劉家的潛龍也過江了。而且還是挾持著一戰擒袁術的滔天大功而來。

這一下子,全柔可就陷入了焦慮之中了。

他面前的選擇一下子變成了劉封、孫策、王朗。

兒子全琮倒是力主投奔劉封,可全柔卻不敢下注。

在他看來,劉封固然驍勇善戰,可孫策的威脅卻近在眼前。

若是投奔劉封,對方卻遠在吳北,一旦孫策對自己家動手,那麼就是鞭長莫及了。

因此,全柔最後壓制了自家兒子的意見,決定兩不相幫。

後來孫策兵敗錢塘,劉封大獲全勝,全家自然也跟著降服,可全琮卻是極度不滿。

他倒不是不滿不該降服劉封,而是在全琮看來,最好的立功機會硬生生讓父親給揮霍了。

要是在孫策過錢塘江時,舉錢塘反正,那立刻就是大功到手。

可全柔卻固執己見,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以保全家族爲第一要務。

眼下劉封已經平定了大半個揚州,豫章、會稽南部也是捷報頻傳,不日即可拿下。

全琮又忍不住了,他再次向父親建言,欲全力投效劉封。

全琮口中所言的投效,和此時的投效大不相同。

全琮的投效是想要傾家族之力,全面押寶劉封。

就像是原時空中,全琮全力押寶孫權那樣,散盡家產,賑濟百姓,招募軍隊,爲孫權討伐山越。

如今全琮也是一樣,請求全柔將家產全部捐出,金銀招募勇士,賑濟百姓,田產如同吳中大姓,朱家、許家、以及會稽各大士族豪強那般,捐獻給州府。

全柔被兒子的話給驚的目瞪口呆,不敢置信。

自己穩重了一輩子,怎麼生出這麼個激進的兒子。

“父親,劉徵南自去年年中出兵,奔襲數百里,一晚破壽春,擒拿袁術,傳檄江北。此後又過江東,州牧劉公幾無反抗之力,即被解去兵權,送往郯城。”

“劉徵南隨後在江東大小十數戰,小戰小勝,大戰大勝,幾無人可擋。孫伯符繼其父勇烈,卻也無力迴天。眼下揚州已盡爲劉徵南所有,其大勢已成,我等地方小族若不能破釜沉舟,可就再沒有蠅附驥尾的機會了。”

全琮雖然年紀不大,僅僅只有十五歲,可他此刻卻神情凝重,額頭一片血紅,顯然是叩首叩出來的血印,一絲鮮血從額頭流淌而下,繞過鼻樑滴了下來。

可全琮卻是絲毫不在意,只是雙目通紅的緊盯著全柔。

全柔此刻心中柔軟,他雖然有好幾個兒子,可最成器,有才幹,氣度不凡的唯有眼前此子。況且全琮還是全柔的嫡長子,全家下一代的掌舵人。

第95章 曹宏末路(第五更求首訂!56)第96章 殺雞儆猴(六更爆發求首訂!)第26章 八二分成第134章 周泰獻策第192章 鹽豪跌倒第111章 徐璆行縣第524章 青州傳捷第297章 荊州衆議第600章 放手爭益第524章 青州傳捷第587章 兩封奏報第183章 禮遇袁使第59章 否決張飛第245章 蕩平潁川第395章 曹操覆掌第199章 人中呂布第502章 伐交部署第166章 終見武侯第52章 雙向奔赴第12章 破局之法第577章 東州士沮第28章 遷府之議第508章 司馬建言第197章 勃勃生機第585章 詐做援軍第232章 瓜分蛋糕第166章 終見武侯第485章 安排妥當第126章 太史子義邀是儀第362章 上虞吳範第371章 策問顧雍第135章 程仲德不辱使命第363章 害人害己第334章 徐晃破城(第二更)第514章 騎兵三寶第283章 二袁反應第191章 朐城夜變第187章 徐州反腐第116章 三賢獻策第381章 元龍募資第370章 紫氣東來第428章 伯符獻策第577章 東州士沮第288章 奇貨可居第101章 兩處戰場第225章 覲見天子第442章 黃祖求援第517章 父子議姻第113章 臧霸歸心第354章 淩統勸降第127章 買一送一第432章 劉表出兵第318章 小試牛刀第578章 黃權獻計第36章 問對徐州第348章 堅如磐石第58章 毛遂自薦第67章 府外遇豪傑第318章 小試牛刀第351章 僵持不下第82章 劉曄的盤算第394章 天子說客第323章 兩處堅守第293章 整合力量(還是加更!)第459章 荊南思定第152章 荀攸訪蒯越第514章 騎兵三寶第239章 黃巾來援第87章 徐盛的選擇第550章 公孫來意第434章 荊北告捷第225章 覲見天子第198章 呂布來投第191章 朐城夜變第473章 張濟降曹第386章 蹕前訴苦第146章 三代忠良第244章 生擒黃何第22章 拜訪糜竺第318章 小試牛刀第569章 商定交易第172章 二陳歸郯第542章 兩路納徵第91章 取信丹陽卒(第一更求首訂!16)第249章 拜訪曹操第136章 廣陵戰起第87章 徐盛的選擇第262章 孫策憂心第155章 廣陵推演第176章 籌錢鍊鐵第127章 買一送一第404章 劉馥來投第418章 曹府提親第20章 榻上盤賬第122章 步騭衛旌第88章 精銳丹陽兵第444章 荊南分兵第491章 公達獻策第152章 荀攸訪蒯越第427章 孫策入長沙
第95章 曹宏末路(第五更求首訂!56)第96章 殺雞儆猴(六更爆發求首訂!)第26章 八二分成第134章 周泰獻策第192章 鹽豪跌倒第111章 徐璆行縣第524章 青州傳捷第297章 荊州衆議第600章 放手爭益第524章 青州傳捷第587章 兩封奏報第183章 禮遇袁使第59章 否決張飛第245章 蕩平潁川第395章 曹操覆掌第199章 人中呂布第502章 伐交部署第166章 終見武侯第52章 雙向奔赴第12章 破局之法第577章 東州士沮第28章 遷府之議第508章 司馬建言第197章 勃勃生機第585章 詐做援軍第232章 瓜分蛋糕第166章 終見武侯第485章 安排妥當第126章 太史子義邀是儀第362章 上虞吳範第371章 策問顧雍第135章 程仲德不辱使命第363章 害人害己第334章 徐晃破城(第二更)第514章 騎兵三寶第283章 二袁反應第191章 朐城夜變第187章 徐州反腐第116章 三賢獻策第381章 元龍募資第370章 紫氣東來第428章 伯符獻策第577章 東州士沮第288章 奇貨可居第101章 兩處戰場第225章 覲見天子第442章 黃祖求援第517章 父子議姻第113章 臧霸歸心第354章 淩統勸降第127章 買一送一第432章 劉表出兵第318章 小試牛刀第578章 黃權獻計第36章 問對徐州第348章 堅如磐石第58章 毛遂自薦第67章 府外遇豪傑第318章 小試牛刀第351章 僵持不下第82章 劉曄的盤算第394章 天子說客第323章 兩處堅守第293章 整合力量(還是加更!)第459章 荊南思定第152章 荀攸訪蒯越第514章 騎兵三寶第239章 黃巾來援第87章 徐盛的選擇第550章 公孫來意第434章 荊北告捷第225章 覲見天子第198章 呂布來投第191章 朐城夜變第473章 張濟降曹第386章 蹕前訴苦第146章 三代忠良第244章 生擒黃何第22章 拜訪糜竺第318章 小試牛刀第569章 商定交易第172章 二陳歸郯第542章 兩路納徵第91章 取信丹陽卒(第一更求首訂!16)第249章 拜訪曹操第136章 廣陵戰起第87章 徐盛的選擇第262章 孫策憂心第155章 廣陵推演第176章 籌錢鍊鐵第127章 買一送一第404章 劉馥來投第418章 曹府提親第20章 榻上盤賬第122章 步騭衛旌第88章 精銳丹陽兵第444章 荊南分兵第491章 公達獻策第152章 荀攸訪蒯越第427章 孫策入長沙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会东县| 株洲市| 绥德县| 榆树市| 射阳县| 大石桥市| 琼结县| 施秉县| 吴旗县| 沽源县| 井冈山市| 进贤县| 龙陵县| 平泉县| 二手房| 九龙县| 楚雄市| 高要市| 宁乡县| 马关县| 萍乡市| 新余市| 大英县| 淮北市| 安丘市| 岚皋县| 吉林省| 韩城市| 社会| 兖州市| 商丘市| 平阳县| 方山县| 桓台县| 云南省| 徐水县| 伊金霍洛旗| 茂名市| 寻乌县| 湘西| 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