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32章 劉表出兵

建安三年開春,三月初一。

荊州襄陽,劉表拜原南陽太守,樊亭侯蒯越爲討逆將軍,水陸軍大都督,統兵七萬,號三十萬,南下荊南平叛。另調集民夫三萬,大小戰艦四百餘艘,運糧船六百餘艘,爲蒯越所用。

消息傳出之後,中原震動。

劉表可謂是傾其所有,連統帥都委任給了心中暗自忌憚的蒯越,可見他對此役是何等的重視,務求蒯越能夠迅速平定叛亂,然後將主力撤回襄陽。

不過劉表雖然倚重蒯越,但也埋下了三道後手。

第一自然是人質,包括蒯良在內等人的蒯氏一族全部被劉表扣留在了襄陽,只有蒯祺一人陪同蒯越出徵。

第二則是蔡瑁,蔡家雖然和蒯家形同盟友,蔡瑁本人和蒯良、蒯越的交情也是十分的好,可蔡瑁也是劉表的小舅子,正宗的外戚,放在蒯越身邊擔任水軍都督,自然也是一種鉗制。

最後一道後手,就是親侄兒劉磐了。劉磐不僅僅武力過人,而且還能帶兵,與荊州軍中中高級將領的關係還算融洽,反倒是和同爲親族的張允不睦,此時倒是頗爲適合出任陸軍都督。

只是劉磐的資歷其實還是欠缺一些的,但關鍵時刻也顧不得那麼多了。

劉表是抱著棄用蒯越的底線推舉劉磐的,好在蒯越也很識趣,對此並沒有異議,這也讓劉表悄悄的鬆了口氣。

其實劉表確實不知道,蒯越對這次南征並無太大的興趣。

可他也看出來了劉表的心思,知道如果推辭了這副擔子,日後整個蒯家都會成爲劉表打壓的對象。

好在劉磐、蔡瑁也都是荊州一等一的水陸戰將,劉表雖然私心極重,但也並不算用錯人。

蒯越也就認了。

大軍出發,劉表親自出城二十里相送,給足了蒯越恩寵和榮耀。

隨即,東漢大地上今年來最大的戰爭,也是將來更大規模戰爭的預演開幕了。

劉表興兵討伐張羨,大軍出襄陽,走漢水一路南下的消息迅速的傳揚了開來。

當事人張羨自然是大爲震驚,他沒想到劉表會如此果斷,而且直接如泰山壓頂一般,興如此大軍南下。

張羨立刻召桓階、張懌、孫策、劉蟠、區雄、張程、劉巴、熊尚(桂陽曲紅長)、熊遠(零陵都樑長)、文春(長沙茶陵長)、杜暉(零陵重安相)、桓纂、桓彝(長沙桓氏子弟,桓階族人)議事。

這些人裡面分了不少派系,其中張懌是張羨的兒子,桓階是張羨的謀主,孫策是張羨的賓客,張程是張羨的族人,劉巴、熊尚、熊遠、杜暉、文春俱是張羨的零陵郡鄉黨,而劉蟠、區雄、桓纂、桓彝等人,則俱是長沙郡中大族,臨湘城內的坐地虎。

之前張羨和衆人就曾經討論過,劉表要麼不興兵南下,要興兵則必然在開春之後。

果不其然,如今三月,天氣纔剛剛轉暖,河流解凍,劉表就迫不及待的興兵南下了,其欲掃滅張羨之心,實難自已。

也正是有這樣的預想,故而這次會議的人手還是相對較爲齊備的。

孫策上堂之後,衝著張羨行了一禮,張羨則起身還禮,隨後兩人分別入席。

張羨對孫策很是禮重,原因自然很簡單,孫策背後站著的劉封,是他如今能夠期盼得到的唯一援手。而且劉封實力之大,戰力之強,也是南方首屈一指的。

就是衝著劉封的面子,張羨也得把孫策高高供起來,更別說孫策本身也在長沙有著不菲的影響力,爲桓階、區雄等人禮重。

最後一點就是,孫策本人的軍事天賦極強,最少荊南四郡之中,竟無人能出其右。

如今劉表大軍南下,不日即可兵臨臨湘,正是用人之際,張羨也希望孫策能夠爲自己多多出力。

孫策入席之後,也在思考。

深度介入荊南之後,他知道的信息自然也就更多了。

原本兩三萬人的荊南軍,經過近五個月的擴充,如今已有近五萬之衆。

不過其中戰力最強的,還是孫策之父孫堅當年返鄉的那一批萬人之衆。其次則是荊南四郡的郡縣兵馬以及荊南士族豪強們的部曲,其中郡縣兵大約在一萬五千人左右,其中三分之一是長沙郡兵。各地士族豪強們的部曲約有七千人,張羨自己有部曲兩千人。

這些統統加在一起,約有三萬一千人。

最後一部分,就是各地郡縣內新招募的青壯俠勇了,這些人大約在一萬六、七千人,但裡面的大部分都只能充作民夫,最多勉強在守城戰中派上用場。

如果想要依靠他們野戰,那隻會帶崩己方軍陣,得不償失。

因此,荊北軍不論是在數量還是在精銳程度上,都遠遠的超過了荊南軍。

孫策建議派出五千至八千人規模的水陸精銳,駐紮在益陽,威脅荊北軍的後路,以使荊北軍無法集中全部精力攻城。

然後再安排兩千精銳駐紮羅縣,騷擾荊北軍後勤。

至於巴丘和望城,孫策則希望層層阻擊後放棄,不能死守。最好的方法便是在城池防禦設施損毀後就放棄城市後撤,以保存兵力。

不過這個做法雖然相當優秀,但難度也是極高,就是孫策親自上陣也沒把握,畢竟他現在帶的可不是他的老部下。

等到衆人來齊了之後,張羨當即開口道:“劉表興無名之兵,犯我疆界,如今敵強我弱,諸君有何良策,可以教我退敵?”

張羨此言一出,堂上陷入議論之中。

衆人交頭接耳,議論紛紛,好半晌都沒能拿出個決定來。

張羨看了桓階一眼,桓階則以目示對方,朝著孫策瞟了一眼。

張羨明白這是桓階讓自己親自去向孫策請教。

堂上所有人中,也唯有孫策一人有數萬人的指揮經驗,就衝這一點,其他人就沒法比。

要是再考慮到戰績,那差距可就更大了。

張羨心裡也清楚這一點,只是他想在詢問孫策之前,看看堂上其他人有沒有什麼建議。

只是讓他有些失望,堂上諸人雖然議論了半天,卻沒有一條實策能夠拿的出來,只是紛紛抨擊劉表擅自興兵,無有朝廷詔令,乃是叛亂之舉。

就連桓階也把希望放在了孫策身上。

無奈,張羨只能朝著孫策主動詢問道:“伯符曾統帥大軍經年,此番大戰,還請伯符不要藏私。”

孫策直起身體,衝著張羨拱了拱手:“蒙明府厚待,策感激不已,無以爲報,願爲明府謀劃一二,以抗劉表之暴行。”

看見孫策開口,堂上諸人都安靜了下來,傾聽著孫策的建議。

只是張羨、桓階和衆人都沒想到,孫策的第一條建議,就直接引爆了整個朝堂。

“明府,巴丘實不能守,懇請明府立刻撤回巴丘守軍,轉駐益陽。”

張羨的族中大將張程大驚,不自覺的反對道:“這如何使得?巴丘乃是荊楚重鎮,臨湘門戶,湘水要隘,這等要地怎麼能放棄?”

“不錯,巴丘城高池深,一面鄰水,引湘水爲護城河,乃是軍事重鎮。”

長沙大將區雄也是大驚失色,趕忙起身衝著張羨勸說道:“若是放棄,豈不是自廢武功?”

孫策的建議登時引起了臨湘衆人的激烈反對,一時之間朝堂之上沸反盈天,重臣們或是駁斥孫策,或是勸說張羨不能採信孫策。

除了和孫家關係密切的幾人外,其他大部分人都不同意,而即便是桓階等人,也只是保持沉默,不敢替孫策說話。

原因很簡單,望城也就罷了,畢竟只是個小城,雖然也是臨湘的屏障,但城小地狹,人口稀少,即便守了也沒太大意義,而且更多的作用是和前線的巴丘形成防禦體系。

但和望城不同,巴丘城卻是荊楚之地的大城,不但城防很是堅固,而且還是卡住湘水和洞庭湖要隘的交通要道。

拿不下巴丘城,就別想通過湘水直驅臨湘。

巴丘的位置十分關鍵,大致就在後世岳陽上,歷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圍繞岳陽展開過的大戰也不在少數,甚至不比長沙來的少。

張羨、桓階等人也俱是眉頭緊皺,要不是知道孫策已經投降了劉封,又和劉表有殺父之仇,他們甚至都要懷疑孫策是不是劉表的間諜了。

哪有戰事剛開,就要放棄自家軍事重鎮的。

張羨緩緩擡起右手,堂上頓時一靜,隨後,他衝著孫策問道:“伯符,巴丘之重,諸卿俱已痛陳利害,你還要勸我放棄巴丘嗎?”

“正是!”

孫策卻是毫無驚慌之色,繼續勸說張羨道:“府君明鑑,巴丘確實爲荊楚堅城,臨湘屏障,然如今荊南卻是城多兵少。若是有十萬之衆,那策必力勸明府駐重兵於巴丘,禦敵於境外。可如今我荊南可戰之兵不過三萬,論精銳程度,尚不及荊北軍?!?

“在這種情況下,再分兵於巴丘……”

孫策看向張羨,詢問道:“府君以爲當駐兵多少?”

張羨啞然。

攏共才三萬人,巴丘這種大城最少也得一萬之衆才能守禦,而且你還不能僅僅只放一萬人,還得再安排數千後備兵予以補充,否則巴丘一旦傷亡個兩三成而沒有補充,說不定什麼時候就直接崩潰了。

這麼一來,那望城再放多少兵馬?

最後還能有多少兵馬守禦臨湘?

要知道望城雖小,可臨湘卻是比巴丘城還要大的城池。

臨湘作爲長沙的郡治,荊南的首府,從秦代以來鎮壓百越、荊蠻的漢人軍事重鎮。

臨湘城不但是一個超級大城,防禦體系十分完備,城郭高達三丈有餘,又引湘水爲護城河,而三面還臨水,一邊是湘水,一邊是瀏水,北邊只有一個河灘三角洲。

真正可以發動攻勢的地方,只有長沙城的東南方向,東邊和南邊則各剩一半。更讓人髮指的是,臨湘城已經如此易守難攻了,居然還兼設有兩座衛城,與臨湘成犄角之勢。

如此固若金湯的要塞,自然也需要充足的人手。

以孫策預計,臨湘至少得三萬人才能守的齊全,少於三萬,恐怕就無法把各種城防工事的力量發揮到極致了。

孫策的問題不但讓張羨啞口無言,就連剛剛反對激烈的張程、區雄等人也說不出話來了。

荊南的軍力他們再清楚不過了,說白了就是三萬可戰之兵,加上一萬多青壯民夫。

這三萬可戰之兵力,最精銳的也不過兩萬人,剩下的一萬郡縣兵依託城牆還行,野戰估計會扯後腿。

巴丘最少要放萬人,那臨湘可就湊不足三萬人了。

可巴丘不放萬人,只放個三五千人的話,那還真就像孫策所說的那樣,不如直接放棄了。

桓階收到張羨暗示,遲疑道:“伯符,莫非沒有兩全之法嗎?”

孫策沉默了片刻,搖了搖頭:“世兄有所不知,若是我本部人馬在身邊,當可爲府君鎮守巴丘,消耗荊北軍一波之後,棄城後撤,再依託望城阻敵一次,最終退入臨湘。如此不但能最大程度的發揮巴丘、望城的作用,也能大大折損荊北軍的士氣和精力。”

“那現在爲何不可?”

張羨一聽,頓時急了:“伯符若肯掛帥,荊南精銳可任憑伯符挑選啊。”

孫策這番話可謂說到了張羨心裡,他自然是希望孫策能夠爲他實現。

可孫策又不是傻子,兵危戰兇的,他手底下連點親信都沒,這些部隊都是張羨和荊南士族豪強們的部隊,指不定啥時候扔下他就跑路了。

孫策眼下連小霸王的名號都沒了,還能指望他跟霸王似的單槍匹馬殺出十萬人的重重包圍不成?

即便這些人不扔下他,這種行動也是非常危險的,孫策沒有義務幫張羨火中取栗。

“府君明鑑,非是策不肯領命,實原因有二?!?

孫策推辭道:“其一乃是孫策只是暫居臨湘,並未出仕府君,名不正則言不順,如何能統帶大軍出戰?”

張羨開口欲言,孫策卻是故意裝作沒看見,繼續說道:“其次則是荊南諸軍也有精銳,只是策與諸軍並無往來,不知諸軍所長,兵法有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不知己而不知彼,必敗無疑?!?

第118章 周 蔣來投第538章 仲達獻策第386章 蹕前訴苦第462章 龐氏兵變第200章 劉呂比鬥第538章 仲達獻策第410章 幕府初成第507章 士氏議降第50章 舉薦撞車第149章 劉表所欲第551章 貿易爭端第34章 真實華佗第493章 喜得二將第423章 議定諸事第537章 利縣大敗第264章 助力元龍第50章 舉薦撞車第38章 劉公妙計丟徐州第66章 千萬資金(下週一五更爆發?。?/a>第366章 本初廷議第243章 潁陽之戰第415章 賀齊報捷第466章 驚聞噩耗第478章 再訪鄀國第188章 曹豹請罪第1章 我叫劉封,我是劉備的親兒子第69章 子當與父同平亂世(加更來了!驚喜嗎?)第141章 平分秋色第490章 劉備議勢第358章 兵分兩路第518章 花落誰家第331章 賀齊求援第401章 父子對奏第226章 奪控安邑第584章 一觸即發第284章 抵達壽春第531章 緩兵之計第500章 以巴爲銅第301章 厲陽開城第226章 奪控安邑第549章 公孫南來第570章 射殺雍闓第23章 徐州的爛攤子第375章 蜂擁而來第142章 拿下廣陵第93章 幕後黑手(第三更求首訂!36)第557章 大破雍闓第390章 欲加之罪第390章 欲加之罪第422章 徵辟名士第85章 周瑜的猶豫第442章 黃祖求援第595章 曹兵入漢中第29章 元龍,備給你看一件寶貝第93章 幕後黑手(第三更求首訂!36)第458章 捷報頻傳第93章 幕後黑手(第三更求首訂!36)第369章 豫章意外第407章 擴軍計劃第555章 巨利厲兵第246章 回返洛陽第592章 趙韙求援第273章 東風漸起第491章 公達獻策第450章 荊軍後手第35章 醫道三不朽第272章 萬事俱備第197章 勃勃生機第311章 正常的攻城戰第423章 議定諸事第354章 淩統勸降第123章 戲志才謀斷廣陵第458章 捷報頻傳第284章 抵達壽春第497章 曹軍應對第96章 殺雞儆猴(六更爆發求首訂!)第330章 山陰城破(七千字大章?。?/a>第169章 元服與茂才第102章 大破昌豨第63章 下邳國相第11章 我生的兒子強啊第109章 大獲豐收第573章 錦衣還鄉第591章 葭萌之爭第76章 夜半訪客第242章 袁紹決議第272章 萬事俱備第493章 喜得二將第210章 雙向奔赴第27章 代工耕犁第301章 厲陽開城第6章 曹家夜話第413章 再見二喬第513章 檢閱諸軍第265章 大戰在即第47章 郭嘉荀攸第378章 得棲鳳雛第336章 施壓吳中大姓第223章 河東聞訊第424章 張羨起兵
第118章 周 蔣來投第538章 仲達獻策第386章 蹕前訴苦第462章 龐氏兵變第200章 劉呂比鬥第538章 仲達獻策第410章 幕府初成第507章 士氏議降第50章 舉薦撞車第149章 劉表所欲第551章 貿易爭端第34章 真實華佗第493章 喜得二將第423章 議定諸事第537章 利縣大敗第264章 助力元龍第50章 舉薦撞車第38章 劉公妙計丟徐州第66章 千萬資金(下週一五更爆發!)第366章 本初廷議第243章 潁陽之戰第415章 賀齊報捷第466章 驚聞噩耗第478章 再訪鄀國第188章 曹豹請罪第1章 我叫劉封,我是劉備的親兒子第69章 子當與父同平亂世(加更來了!驚喜嗎?)第141章 平分秋色第490章 劉備議勢第358章 兵分兩路第518章 花落誰家第331章 賀齊求援第401章 父子對奏第226章 奪控安邑第584章 一觸即發第284章 抵達壽春第531章 緩兵之計第500章 以巴爲銅第301章 厲陽開城第226章 奪控安邑第549章 公孫南來第570章 射殺雍闓第23章 徐州的爛攤子第375章 蜂擁而來第142章 拿下廣陵第93章 幕後黑手(第三更求首訂!36)第557章 大破雍闓第390章 欲加之罪第390章 欲加之罪第422章 徵辟名士第85章 周瑜的猶豫第442章 黃祖求援第595章 曹兵入漢中第29章 元龍,備給你看一件寶貝第93章 幕後黑手(第三更求首訂!36)第458章 捷報頻傳第93章 幕後黑手(第三更求首訂!36)第369章 豫章意外第407章 擴軍計劃第555章 巨利厲兵第246章 回返洛陽第592章 趙韙求援第273章 東風漸起第491章 公達獻策第450章 荊軍後手第35章 醫道三不朽第272章 萬事俱備第197章 勃勃生機第311章 正常的攻城戰第423章 議定諸事第354章 淩統勸降第123章 戲志才謀斷廣陵第458章 捷報頻傳第284章 抵達壽春第497章 曹軍應對第96章 殺雞儆猴(六更爆發求首訂?。?/a>第330章 山陰城破(七千字大章?。?/a>第169章 元服與茂才第102章 大破昌豨第63章 下邳國相第11章 我生的兒子強啊第109章 大獲豐收第573章 錦衣還鄉第591章 葭萌之爭第76章 夜半訪客第242章 袁紹決議第272章 萬事俱備第493章 喜得二將第210章 雙向奔赴第27章 代工耕犁第301章 厲陽開城第6章 曹家夜話第413章 再見二喬第513章 檢閱諸軍第265章 大戰在即第47章 郭嘉荀攸第378章 得棲鳳雛第336章 施壓吳中大姓第223章 河東聞訊第424章 張羨起兵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邵东县| 黑河市| 绥中县| 仲巴县| 黄山市| 鄂托克旗| 隆尧县| 蚌埠市| 西华县| 监利县| 改则县| 苗栗市| 辉县市| 民权县| 三门峡市| 资阳市| 德庆县| 广昌县| 凯里市| 岐山县| 宜兰市| 嘉兴市| 将乐县| 贡山| 吉安县| 石棉县| 蓬莱市| 昌邑市| 镇坪县| 南皮县| 平度市| 沈阳市| 肃宁县| 肥乡县| 枣强县| 百色市| 峡江县| 临西县| 壶关县| 大竹县| 台湾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