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15章 天子求援

第215章 天子求援

這時候的劉備其實本質上和曹操差不多的,對東漢朝廷還是抱有忠心,想的也是如何建功立業,獲得更高的官位、爵位和權力。

至於神器,那是想都不敢想的。

他們倆又不是汝南二袁,一個比一個膽大。

因此,聽到天子蒙塵,李傕、郭汜竟然敢攻擊天子車駕時,劉備憤怒的像一頭獅子,恨不能馬上出現在天子駕前,爲天子斬殺逆賊,以血洗恥。

“明公且慢!”

劉備望向聲音來源,發現竟是平時一向低調謙遜的荀攸。

看見對方竟是荀公達之後,劉備涌到嘴邊的喝罵話語又給硬生生的嚥了回去。

“公達,君是何意?”

荀攸衝著劉備拱了拱手,聲音沉穩道:“明公,攸嘗聞,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慍而致戰。明公此刻,這兩點竟是全犯了,攸受明公大恩,不得不犯顏進諫,懇請明公切不可因怒而興兵啊。”

“明公,公達所言,乃正說也。”

郭嘉隨即也補充道:“如今我等對西方情勢一無所知,簡使所帶回來的信息實在太過稀少。若是貿然出兵,下臣擔心恐有覆軍殺將之危險。”

劉備臉色一變,但他好歹也是領兵多年,如何不知道郭嘉這番話雖然難聽,卻都是真知灼見。

劉備語出真心道:“可天子此時在河東蒙受危險,這讓備如何能無動於衷。”

郭嘉卻是寸步不讓道:“嘉並非阻止明公往援天子,只是不希望明公做無謂的犧牲。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我等需先了解更多的情況,纔可因的發矢。”

“奉孝所言,深合兵法也。”

荀攸接著說道:“明公,河東至我徐州中間,隔了整個豫州和半個河南尹。”

從徐州郯城出發,沿著水路也得經過下邳國、彭城國、沛國、樑國、陳留郡,纔到河南尹。

隨後還要再穿過一片白地的洛陽,或北上河南郡轉至河東郡,或西去弘農郡轉北至河東郡。

沿途整整五六個郡國,數百里無人區。

更重要的是,還要經過郭貢的樑國以及曹操的陳留,曹操和袁紹平分的河內。任何一處斷了你的糧道,劉備的軍隊立刻就會變成孤軍,陷入進退兩難的困境。

如此一來,天子難保,徐州軍更可能全軍覆沒。

等到荀攸將這些危險統統擺到檯面上後,張昭也隨即開口,他的年齡決定了他是個更加堅定的保漢派。

只是他也不得不承認荀攸、郭嘉的話是正確的,更不能枉顧劉備對他的器重和徐州的利益。

於是,張昭折中道:“明公,大軍不可輕動,不過天子危急,我等也的確不可坐視不理。既然如此,不如先派一小部分兵力西去,若是能夠接到天子,那自然是再好不過,若是接不到天子,也可打探具體情況,送回徐州,好讓我等決定下一步舉動。”

平心而論,張昭這一計劃還是比較可行的,也很穩妥。

劉備還想說些什麼,卻看見荀攸、郭嘉、張昭、張紘以及自家的好大兒劉封都在悄悄的給自己使眼色。

劉備恍然大悟,趕忙道:“驚聞天子遇險,備方寸已亂,今日且先到此,容備思量一番,然後再議。”

對於簡雍,劉備自然是信得過的,可劉琰則要差上不少了。

劉琰乃是魯國人,也是漢室宗親,爲人豁達善辯,與劉備很是投契,備留在身邊養爲賓客。但劉琰其他方面的才能並不出衆,而且貪杯好色,有些事情還是不要讓他參與爲好。

劉備轉入後堂之後,很快,劉封第一個跟了過來。

劉備一邊入座,一邊示意劉封坐到近前來。

關、張二人給了劉封一個笑容,然後站到了劉備身後扈從。

劉備聽了簡雍彙報的消息後,心情很是沉重,但強打起來精神問道:“封兒,剛纔在堂上,你屢次給爲父眼色,可是有什麼話要說。”

“孩兒所爲之事,正是天子遇襲之事!”

劉封深吸一口氣,他知道有可能穿越以來,最爲艱難的一次對話就要展開了。

可事到臨頭,他又絕不能退縮。

一旦此時讓步,那很可能會前功盡棄,大好局面,毀於一旦。

“哦?”

劉備點點頭:“封兒是何想法,可盡述之。”

劉封開口道:“父親,天子遇襲,牽一髮而動全身,孩兒若有冒犯父親之處,還請父親能包含一二,孩兒此番乃是爲了天下人,絕非一己私利。”

聽到兒子說的這般嚴重,劉備不由的放下了心中焦急,反倒是安撫起來:“我兒不必如此,有何話爲父還能聽不得的,汝可盡言之。”

劉備身後的關羽、張飛也有些緊張了起來,目光落在劉封的身上,眉頭微皺。

劉封臉色肅然道:“父親,孩兒大膽說一句,天子之駕必須救,但天子之駕不可迎!”

劉備吃了一驚,細思了片刻,不解道:“封兒,父親知道天子之駕必須救是何意思,但這天子之駕不可迎,是何解釋?”

劉封給劉備解釋道:“天子遣簡叔父前來徐州求援,父親以忠孝仁厚治理徐州,天子之命,如何能不從?因此,孩兒斗膽進言,請父親立刻整頓兵馬,西入關中,救援天子。”

劉備緩緩點頭贊同,身後關、張也是臉色輕鬆,大侄子說的不就是他們心裡話嗎?

可他們三都沒想到,劉封接下來就是話鋒一轉道:“可天子之駕萬不可迎,孩兒在此斗膽請問父親一句,父親以爲是天下重,還是天子重!”

劉備正捻鬚淺笑,想要誇獎劉封幾句。

冷不丁聽到這樣膽大包天的話,一使勁,登時就把鬍鬚給扯了下來。

劉備也顧不得疼痛,呵斥道:“是兒焉能如此大膽,這是你能問的話嗎?”

劉備心裡有些氣憤,好大兒未免有些不尊重天子了。

不過也就到此爲止了,畢竟漢代的君王,權威雖然不小了,但比起後世的君王來,還是不可同日而語的。況且士人對於天子的態度,也只是尊敬,而並非神話。

劉封卻是口中不停,繼續說道:“父親,我徐州勢單力孤,郡國止五,人口不過百萬,除了東面濱海,三面環敵,無險可守,此誠爲百戰之地。”

“孩兒求教父親,若是我等迎來天子,能守得住天子嗎?”

這一句守得住天子嗎?

直接把劉備給幹沉默了。

他也不是傻子,更不是沒有野心的人。

誠然,這個階段的劉備別說神器了,就是自立都從來沒想過,隔壁老曹還天天意淫漢徵西將軍,老劉的想法就更單純了,不過是想要建功立業,光宗耀祖,封妻廕子,於願足矣。

可他也知道,要真把天子接到徐州來,那他可就成衆矢之的了。

像袁術這種不臣之心,溢於言表的叛逆,必然會和劉備死磕,妄想把天子搶到手裡。

即便是袁紹、曹操、劉表,甚至是劉繇這樣的盟友,也會對劉備隨時和劉備翻臉。

天子乃是天下共主,這是何等珍貴的寶物。

懷璧其罪者,天下共擊之。

劉備漸漸回過味來,關羽眉頭緊皺,若有所思,唯獨張飛想不明白,幾次張嘴卻又憋了回去。不過他總覺得大侄子說的挺有道理,雖然自己聽不懂,但感覺就是對的。

堂中安靜了許久,響起了劉備略帶疲色的聲音。

“這與你前一個問題又有什麼關係?”

劉封心中悄悄鬆了口氣,只要老爹還肯就事論事,他根本不怕說服不了對方。

劉封最擔心的就是大耳哥忠義上頭,死活不聽劉封的勸說,那可真就是最糟糕的情況了。

“父親,若是您以天子爲重,那我等自然拼死也得將天子迎來徐州,至於天子能在徐州待多久,我等又能堅持多久,不過八個字,鞠躬盡力,死而後已罷了。”

不好,一不小心把亮哥的名言給搶了。

不過這時候顧不得那麼多了,劉封繼續說道:“到時候我等戰死,天子爲逆賊所搶,天下更爲混亂,甚至天子爲逆賊凌虐,做出不可聞之惡事,也與我等無關了。”

劉備先是默誦了鞠躬盡力、死而後已這八個字好幾遍,心頭忍不住就是一軟。

隨後又聽見劉封的後半段話,惱羞成怒道:“有事說事,你要是再胡言亂語,別怪爲父揍你。”

劉封見好就收,不再嚇唬自家老爹,低眉順眼道:“父親,可若是我們將天子暫且安置到一個還算忠謹之人處,內有忠謹之人扈從,外有父親爲援,如此可比父親迎接天子來徐州,可要好上許多了。”

劉備又陷入到了沉默之中。

他懂劉封話裡的意思,接來徐州,舉世皆敵。

換個人扈從天子,至少徐州會是對方的盟友。

“忠謹之人?”

劉備擡起眼皮暼了眼好大兒:“你說的忠謹之人是哪個?”

劉封賠笑道:“自然是我們的好鄰居,曹兗州了。”

“曹孟德?”

劉備一聽,頓時不爽了,有些不悅的盯著好大兒:“莫非在你眼裡,曹孟德居然比汝父還要適合扈從天子?”

劉封一時沒忍住,回道:“曹兗州有宗……,親族掌兵,您除了二叔、三叔,還有什麼?”

好懸沒說出來宗室掌兵,要不然可真就沒法圓回來了。

劉備聞言一愣,劉封見已經開了頭,索性給劉備來波大的:“父親,您方纔問我天子重還是天下重究竟是什麼意思,就是這個意思。”

“您入徐州不過一年時間,因您仁厚忠義之名,也算是吸引來了不少俊才投奔。可若是天子駕臨徐州,您覺得這些俊纔是會繼續忠心於您,還是忠心於天子?”

劉備一聽,頓時急了:“一派胡言!忠心於天子有何問題?汝父也是忠心於天子之人!”

劉封卻是冷笑道:“若是天子和他身邊的重臣能夠治理好天下,讓天下人能得溫飽,明禮儀,那自然是沒有問題。可當今天下,都讓天子弄成什麼模樣了。難道父親不怕天子來了徐州之後,使得徐州烏煙瘴氣……”

“混賬東西!”

劉備勃然大怒,自劉封到了徐州之後,這還是他第一次教訓自己的好大兒。

“伱有何資格,竟敢大放厥詞,點評朝中重臣!”

劉備一邊喊著,一邊起身撩起袖子,就想要過來給劉封上演一出愛的教育。

關羽、張飛趕忙上前攔住,一邊一個,死死的拉著劉備。

剛纔劉封的一番話,不論關羽和張飛,其實都是挺認同的。

這倆人原本就是體制的受害者,被壓迫著,隨後跟著劉備闖蕩半生,所受到的白眼絕對不在少數。

日後關羽輕蔑士大夫,張飛跪舔士大夫,個人性格自然是最重要的內在因素,可他們大半生的經歷也起了很大的關係,並非僅僅只是性格所導致的。

劉封的話的確太過大膽,但對於關、張二人來說,卻相當合他們的胃口。

徐州的基業是他們兄弟拼死創下的,就是劉封在其中的功勞都要比朝廷中樞那幫大老爺們大的多。更何況這徐州也不是中樞重臣們給的,而是已經離世的陶公給的,大兄也未免太過忠厚了。

眼看著劉備還想要請劉封好好感受一下父愛,關羽趕忙開口,朝著劉封呵斥道:“封兒,看你將大兄氣成什麼樣了,你還在這裡做什麼,還不速速退下!”

劉封看劉備確實氣的不輕,更擔心自己屁股遭殃,兩世爲人,可不是來捱揍的。

趕忙朝著劉備彎腰一禮:“父親,天子身邊的朝中重臣,別的本事沒有,內鬥的本事卻是超凡卓絕,父親您又忠厚仁義,必定會爲他們所欺。兒子方纔之言,句句是爲父親所想,還請父親三思。”

“我思你娘!”

劉備跳著腳,朝著左右喊道:“二弟、三弟,你們放開我,此子再不教訓,日後恐怕要犯下大錯再教訓嗎?”

這下連張飛也衝著劉封喊了起來:“大侄子,你還不快走?非要大兄收拾你一頓才滿意嗎?”

劉封從諫如流,不敢再多嘴多話了,趕緊轉身溜走。

劉封走了之後,劉備才漸漸冷靜了下來。

沉默了片刻之後,他對著關羽和張飛道:“行了,那小賊也跑了,你們還拉著爲兄做甚,給我撒開。”

關羽、張飛二人訕笑著鬆開了手,兩人臉色都有些紅潤,不過好在前者本來就臉紅,後者臉黑,都顯不出色來。

“這個逆子!”

劉備氣呼呼的坐回座位上,朝著兩個兄弟發脾氣道:“你們兩個拉著我作甚,難道那個逆子不該揍嗎?”

關羽、張飛低著頭不說話,這是他們多年的經驗。

不去接茬,劉備再大的火氣,罵兩句也就消氣了。

劉備對他們倆恩如兄弟,這可不僅僅是三國演義裡記載的,正史上也是一樣。

哪怕丟了徐州,劉備都沒捨得打張飛半下。

你換了曹操試試看,夏侯淵贏的時候就叫虎步關中,輸了之後立刻就成白地將軍了。

就連夏侯惇當肉票的時候,曹操來了也是猛誇韓浩做的好,做的對。

雖然一個成熟的政治家,一個英武的雄主,的確是該有這樣的機智和城府,可對於兄弟們來說,是不是有些過於涼薄了?

“方伯,荀從事求見。”

就在劉備餘氣未盡的時候,外面突然傳來了荀攸的求見聲。

劉備吐出一口濁氣,想了想後,索性重新起身:“我親自去迎接先生。”

對於荀攸、郭嘉、二張,劉備可太寶貝了。

尤其是荀攸,低調謙遜,足智多謀,屁股還始終緊跟領導,而且還是豫州名士,潁川四大家荀家的嫡系子弟,又在朝中當過議郎,更參與過刺殺董卓。

出長安之後,更是歷任兩千石,怎麼能讓劉備不視若珍寶?

況且荀攸和他的堂叔荀彧不同,荀彧忠漢,有士大夫理想,而荀攸本人則更忠誠於天下,而非漢室一家。

荀攸其實爲人處世,不似荀彧,反倒是和賈詡有點相似。

在董卓死後,荀攸在長安可謂是聲名鵲起,包括王允在內的大佬都很看好他,想要栽培他。

可荀攸卻敏銳的察覺到王允膨脹了,在勸說未果之後,果斷收拾行李跑路,直接拋官棄爵,逃回老家讀書。

果然,荀攸跑路之後不到半年,王允身死族滅,呂布倉皇出逃。

要是荀攸留在長安,恐怕就要爲王允殉葬了。

這份敏銳的危險洞察能力,簡直和賈詡如出一轍。

後來潁川也不太平了之後,荀攸又憑藉才學和名聲,謀取到了蜀郡太守的職務,要不是劉表和劉璋翻臉了,導致從荊州入蜀的道路被阻塞,荀攸恐怕就要去到劉璋麾下了。

可即便如此,荀攸在襄陽城待的也很安逸,而家鄉潁川卻慘遭西涼鐵騎蹂躪。

只是荀攸在大節上,要比賈詡強上太多了,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董卓爲禍天下時,荀攸能豁出性命去刺殺對方。

可賈詡卻因一己私利,葬送了東漢皇權最後一絲希望。

這就是兩人間的差距。

雖然在劉備麾下時間不長,可荀攸卻盡心盡力,不僅爲劉備出謀劃策,還在政務上也爲劉備分擔了許多負擔,深得劉備信任。

“先生何必如此。”

劉備握著荀攸的手,勸誡道:“先生若要見備,只管入內就是,無須通傳。”

荀攸卻是謙和一笑,答曰:“明公,禮不可廢。”

進得堂內,劉備主動開口相詢:“先生尋備,可是有事?”

荀攸閉口不言,等奉上茶湯的近侍全都退下之後,這纔開口道:“明公,攸有一言,或會使得明公不悅。可攸自入徐州以來,久得明公恩遇,若是不言,是爲不忠不義,故此陷入兩難,於是便想請明公示下。”

第65章 禮送賣家第508章 司馬建言第230章 河東情狀第6章 曹家夜話第538章 仲達獻策第313章 吳縣暗流第379章 士元獻策第583章 螳螂捕蟬第145章 意外變故第305章 杯酒釋兵權第590章 別有用意第496章 委任許攸第295章 投身劉表第123章 戲志才謀斷廣陵第411章 摧鋒軍編制第384章 諸葛加冠第91章 取信丹陽卒(第一更求首訂!16)第20章 榻上盤賬第138章 孫策破門第460章 陳兵江陵第263章 琴音惹塵緣第53章 挑選遺孤第521章 青州詔令第369章 豫章意外第455章 欲立新功第548章 排布厚積第189章 東海王宴第50章 舉薦撞車第319章 頓兵錢塘第577章 東州士沮第164章 射陽水匪第175章 拜訪魯肅第256章 豫揚大戰略第483章 羣賢畢至第445章 進取沙羨第356章 評議定功第270章 曹府夜宴第438章 周崇之死第6章 曹家夜話第249章 拜訪曹操第481章 盟定交成第564章 順水推舟第135章 程仲德不辱使命第248章 司州之爭第183章 禮遇袁使第230章 河東情狀第269章 居中謀利第507章 士氏議降第599章 問策賀齊第159章 伯符定策第583章 螳螂捕蟬第465章 攻佔竟陵第9章 爲父告訴你一件大好事第30章 劉家當大興第240章 攻城略地第467章 景升吐血第336章 施壓吳中大姓第511章 行縣江東第158章 謀奪任城第189章 東海王宴第332章 南下援陰第530章 調略上庸第191章 朐城夜變第151章 大敗橋蕤第191章 朐城夜變第91章 取信丹陽卒(第一更求首訂!16)第591章 葭萌之爭第58章 毛遂自薦第184章 心滿意足第234章 東歸洛陽第323章 兩處堅守第494章 河北一統第530章 調略上庸第420章 巡視產業第339章 自投羅網第254章 劉備的疑慮第486章 探病蒯良第247章 鞏固盟友第187章 徐州反腐第87章 徐盛的選擇第560章 多路進展第243章 潁陽之戰第129章 太史截胡第450章 荊軍後手第183章 禮遇袁使第406章 集思廣益第299章 調兵遣將第375章 蜂擁而來第34章 真實華佗第203章 張邈割愛第533章 擒獲二申第128章 花落糜家第331章 賀齊求援第433章 中原烽火第266章 袁術的對策第25章 意料之外第21章 別有心思第590章 別有用意第538章 仲達獻策第594章 冰火兩重天
第65章 禮送賣家第508章 司馬建言第230章 河東情狀第6章 曹家夜話第538章 仲達獻策第313章 吳縣暗流第379章 士元獻策第583章 螳螂捕蟬第145章 意外變故第305章 杯酒釋兵權第590章 別有用意第496章 委任許攸第295章 投身劉表第123章 戲志才謀斷廣陵第411章 摧鋒軍編制第384章 諸葛加冠第91章 取信丹陽卒(第一更求首訂!16)第20章 榻上盤賬第138章 孫策破門第460章 陳兵江陵第263章 琴音惹塵緣第53章 挑選遺孤第521章 青州詔令第369章 豫章意外第455章 欲立新功第548章 排布厚積第189章 東海王宴第50章 舉薦撞車第319章 頓兵錢塘第577章 東州士沮第164章 射陽水匪第175章 拜訪魯肅第256章 豫揚大戰略第483章 羣賢畢至第445章 進取沙羨第356章 評議定功第270章 曹府夜宴第438章 周崇之死第6章 曹家夜話第249章 拜訪曹操第481章 盟定交成第564章 順水推舟第135章 程仲德不辱使命第248章 司州之爭第183章 禮遇袁使第230章 河東情狀第269章 居中謀利第507章 士氏議降第599章 問策賀齊第159章 伯符定策第583章 螳螂捕蟬第465章 攻佔竟陵第9章 爲父告訴你一件大好事第30章 劉家當大興第240章 攻城略地第467章 景升吐血第336章 施壓吳中大姓第511章 行縣江東第158章 謀奪任城第189章 東海王宴第332章 南下援陰第530章 調略上庸第191章 朐城夜變第151章 大敗橋蕤第191章 朐城夜變第91章 取信丹陽卒(第一更求首訂!16)第591章 葭萌之爭第58章 毛遂自薦第184章 心滿意足第234章 東歸洛陽第323章 兩處堅守第494章 河北一統第530章 調略上庸第420章 巡視產業第339章 自投羅網第254章 劉備的疑慮第486章 探病蒯良第247章 鞏固盟友第187章 徐州反腐第87章 徐盛的選擇第560章 多路進展第243章 潁陽之戰第129章 太史截胡第450章 荊軍後手第183章 禮遇袁使第406章 集思廣益第299章 調兵遣將第375章 蜂擁而來第34章 真實華佗第203章 張邈割愛第533章 擒獲二申第128章 花落糜家第331章 賀齊求援第433章 中原烽火第266章 袁術的對策第25章 意料之外第21章 別有心思第590章 別有用意第538章 仲達獻策第594章 冰火兩重天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泉县| 清河县| 锦州市| 湄潭县| 平乐县| 泰兴市| 丹棱县| 葫芦岛市| 石门县| 永安市| 来安县| 南雄市| 泊头市| 五大连池市| 泗水县| 文成县| 丽江市| 苗栗县| 万山特区| 牟定县| 汝阳县| 繁峙县| 从化市| 微山县| 开江县| 阿荣旗| 禹城市| 巴东县| 云龙县| 普格县| 桑日县| 陈巴尔虎旗| 嘉鱼县| 攀枝花市| 黄山市| 老河口市| 呼玛县| 庐江县| 土默特左旗| 苍山县| 罗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