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11章 摧鋒軍編制

第411章 摧鋒軍編制

這也算是劉封的試行,日後劉封必然是不會照抄東漢體制了。

事實證明,明清的體制要遠遠勝過東漢,且比東漢體制穩定的多。明朝也有許多幼年皇帝,留學生登基時才九歲,但明朝的朝局卻不會因爲這些幼年皇帝而發生動盪。

相比起東漢的權力鬥爭,明朝的政局無疑要溫潤的多,哪怕皇帝成年之後,也往往比較容易的拿回大權,而不是像東漢這樣每次都得政變,幹刀尖舔血的活計。

幕府建立之後,並非所有部門都全功率運作的,諸如衛生部、審計部、公安部等部門,投入的資源並不多,甚至可以說是很少,主要是供給他們人員俸祿、筆墨開銷等物資,以供他們嘗試構建組織架構,規章制度以及日後的行政方法。

這些制度化的東西必須要先敲定下來,日後想要擴張落實時,只需要投入大量的財力和物資就行了。

左將軍幕府已成,但還有揚州牧州府需要招募名士充任。

按照一貫以來的習俗,州牧府中的四大吏——別駕、治中、長史、功曹,自然是要招募本地的名士來擔任的。

經過一番思考,劉封最終做出決定,徵辟會稽餘姚人虞翻爲別駕從事,吳郡吳縣人顧雍爲治中從事,丹陽郡故鄣人朱治爲長史,豫章南昌人劉壹爲功曹。

虞翻、顧雍、朱治,包括楊弘,都是各自郡國中的名士,這個名單不但囊括了會稽、吳郡、丹陽和豫章四大揚州郡國,還江東各郡名士各取一人,可謂是面面俱到。

其中,虞翻是會稽郡中親劉封士族的代表人物,不但本人才能卓絕,剛猛濟事,而且還文武雙全,乃是江東之寶。

顧雍則是吳中四大姓之首顧家掌門人,且吳中四大姓彼此聯姻結好,同氣連聲,顧雍在吳郡乃至江東名聲極大,納其爲治中,也可安定吳郡人心。

朱治爲孫堅所舉孝廉,本身就是丹陽土著,又在孫堅麾下屢立戰功,得封中郎將,多次擔任千石官職。他不僅僅是代表了丹陽郡士民,同時也是孫策降軍的代表,既可安撫丹陽郡人,又能穩定孫策以及孫家降兵之心。

最後一個豫章劉壹,卻是有些冷門,其人在歷史上聲名不顯。

劉壹是豫章本地土著豪門,乃是代理豫章太守華歆所徵辟的功曹。

在三國志中,劉壹只留下了一段話。

那就是《三國志注魏書十三鍾繇華歆王朗傳第十三》中所記述的:孫策在椒丘,遣虞翻說歆。翻既去,歆請功曹劉壹入議。壹勸歆住城,遣檄迎軍。歆曰:“吾雖劉刺史所置,上用,猶是剖符吏也。今從卿計,恐死有餘責矣。”壹曰:“王景興既漢朝所用,且爾時會稽人衆盛強,猶見原恕,明府何慮?”於是夜逆作檄,明旦出城,遣吏齎迎。策便進軍,與歆相見,待以上賓,接以朋友之禮。

劉壹在這個時空也一如既往的勸說華歆向周瑜投降,爲華歆所採納。

因此,周瑜所報的功勞之中,劉壹排名僅次於華歆,位列第二。

劉封細思之後,決定選擇劉壹擔任功曹,一來其人在華歆麾下就出任過功曹,華歆用人能力還是頗強的。

劉壹即便不是什麼特別出色的人才,但他的見識才學,品行道德應該足以勝任這一職務。

如此一來,劉封所徵辟之人完美的覆蓋了整個揚州和主流派系,除了劉壹差點意思外,其他三人俱是郡國上上之才,大可委以重任。

如此一來,江東便足以安定,而江北因爲大旱的緣故,民心所向,士豪歸附,比起江東來還要可靠忠誠。

至此,整個揚州只剩下了最後一個問題,那就是山越。

這近半年來,劉封軍在整個江東鎮壓不服,清剿山越,進展很是順利,幾乎沒有敗績。

俘獲的山越又提供了數萬青壯勞力,也是上佳的兵員。況且丹陽如今也在劉封手中,而且還保存了元氣,丹陽兵可是天下精銳。

陶謙那時候靠著曹豹、許耽等人帶著軍紀稀爛的徐州軍,就一度逼的曹操託妻獻子,可見丹陽兵之精銳。

倘若當時陶謙能好好練兵,肅立軍紀,憑藉丹陽兵的精銳,他還真就未必會輸的那麼慘,那麼快了。

劉封這次親自駐蹕宛陵,有一部分原因就是衝著丹陽兵而來的。

********

“主公,兩萬人實在過少,恐怕不敷使用啊。”

看著面前濃眉大眼,正氣凌然的太史慈,劉封心中暗自嘆息了一聲。

果然如同他所想的那樣,揀選精銳,單獨編練成軍的消息一經傳出,軍中大將們就開始騷動起來了。

但凡覺得自己有點跟腳的,都跑他面前遊說起來,想要進入精銳軍中。

哪怕是太史慈都不例外,相反,作爲劉封弓馬老師兼心腹重將,不但惦記上了軍主之職,更想要鼓動劉封擴大規模。

劉封故作嘆息了一聲,搖頭道:“老師,就這兩萬人,也是父親額外調撥了徐州和豫州的資源襄助,否則恐我揚州入不敷出啊。”

其實這次編練精銳,兩萬人是保底,之前也曾經提起過,劉封的底線是不超過四萬人。

但他卻不能這麼跟太史慈說,要真這麼說了,一來太史慈這些武人說不定又希望能編練六萬人,甚至八萬人了,二來也是難得的東西才值得珍惜。

太史慈臉色一暗,其人也是能文能武,故此比一般武人要明白的多。

劉封如今可不僅僅只是揀選精銳,他還要提升士卒待遇,同時還要繼續擴軍。

這三管齊下,對於財政的壓力是相當之高的,的確不得不小心謹慎,否則一旦財政崩了,沒錢沒糧,那時候拿什麼來養兵。

如今劉封僅有揚州一州之地,除了兩萬精銳,還要再編列十三萬野戰軍,若不是有劉驃騎傾力支援,恐怕就連這兩萬精銳都編練不起來。

若想要有所改變,勢必要在財政上打主意,只有更多的收入,才能編練更多的精銳。

想要財政增加,無非是開源節流。

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難,太史慈一時之間也沒有什麼好的建議可以提出,所以也只能暫時罷休。

況且劉封也表露出了揀選精銳並非一朝一夕的態度,日後若有機會,必定還會繼續推進的。

想到這裡,太史慈臉色又好轉了起來。

旋即,太史慈又想到另外一件事,旁敲側擊的問道:“主公,不知這摧鋒軍主將可曾定下?”

劉封沒好氣的暼了眼太史慈,故意問道:“老師是有人想要推薦嗎?”

太史慈頓時一噎,這弟子當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我難道還能推薦其他人不成?

看見太史慈臉上一陣青一陣白,劉封心中好笑,太史慈的心思他自然是很清楚,要不然也不會噎到對方的心肺。

不過太史慈畢竟是太史慈,從來就不缺少毛遂自薦的勇氣。

最早和太守毛遂自薦去送信,後來和孔融毛遂自薦欲破敵,被拒絕後又毛遂自薦去找援兵,之後在劉繇那也曾經毛遂自薦對抗孫策。

太史慈乾笑兩聲,沒有第一時間毛遂自薦,而是轉而問道:“主公,不知摧鋒軍是如何規劃?”

劉封意外的暼了太史慈一眼,不過想想也是,太史慈有急智,善謀略,其本質是更偏向士族,而並非豪強。

很多人誤會太史慈,看見他爲孫策所收服,覺得他是個猛張飛一樣的人物。

可縱觀太史慈一生的大事,其實他表現出來更多的卻是智謀。

他年輕時太守和刺史爭端,明明晚到的他卻立刻想出了騙術,將州吏手中的文牘騙到手毀掉。

在孔融那,想要帶兵破敵,也是有理有據,即便被孔融拒絕後,他單騎一人衝出重圍,用的還是謀略。

到了劉繇處,爲劉繇所輕視,可他依舊找到了機會和孫策大戰神亭嶺。

也就是劉繇魄力不夠,換了曹、劉、孫三家中的任何一位,太史慈立時就可扶搖直上,得到他想要展現自身能力的機遇。

哪怕劉繇落魄了,太史慈依舊能單槍匹馬在陌生的地方拉扯起一支隊伍來,還和祖郎合作,硬生生闖出一份基業。

可見太史慈實是文武雙全,只是因爲太過能打了,以至於大家很容易就忽視了他的智計和謀略。

看見太史慈發問,劉封也不做隱瞞,畢竟對方是自己最心腹的重將之一。

毫不誇張的說,這次揀選精銳之中,主將人選只會在太史慈和趙雲兩個人之中誕生。

賈逵才能卓著,但畢竟是後來人,徐盛、潘璋雖是心腹老人,但能力卻不足爲一軍之主。周瑜、孫策能力、聲望都夠了,但畢竟是新附之人,難以服衆。

這麼遴選下來,也就只有趙雲、太史慈最爲合適了。

劉封取出一卷帛書,親自交到太史慈手中,後者打開一看,上面乃是記錄著這次擴軍的規劃。

摧鋒軍共下轄十個營頭,每營爲兩千人,也即是一校,由校尉統領。

十個營中,兩個是騎兵營,其餘五個是步兵營,另配有三個特種營,分別是輜重營、工兵營和炮兵營。

騎兵營編制爲:

重騎兵:(軍司馬一部,下轄兩個曲四百人)配全套鐵質馬甲四百套,一等戰馬四百匹,爲衝陣馬,三等馬八百匹,其中一半爲馱馬,一半爲騎乘馬。

遊騎兵:(軍司馬兩部,下轄四個曲八百人)配全套皮質馬甲八百套,騎弓八百張,二等戰馬八百匹,爲衝陣馬,三等馬一千六百匹,其中一半爲馱馬,一半爲騎乘馬。

輕騎兵:(軍司馬一部,下轄兩個曲四百人)配輕甲四百套,騎弓兩百張,手弩兩百張,二等戰馬四百匹,爲衝陣馬,三等馬四百匹,爲換乘馬。

輜重兵:(軍司馬一部,下轄兩個曲四百人)配大車一百駕,拉扯駑馬兩百匹,馱馬兩百匹,騾馬兩百頭。其中還包括有少量醫療兵、工程兵等特殊兵種。

以上這些是常規裝備,其他還有一些軍械物資在戰時會予以補充,保持冗餘,以備戰損替換。

總體來說,一個騎兵營編制爲兩千人左右,其中戰鬥兵一千六百人,輔助兵四百人,全部馬騾化,能夠長途快速機動而保持戰鬥力。其中配備了大量的馬匹,包括能夠承載重裝的一等戰馬。

同時,還補充進了極其珍貴的八百套連帶馬甲的全裝鐵甲,經過劉封的建議,馬甲並非全部鐵質,而是鑲鐵甲片的皮甲,在儘量保證防禦力的情況下,爲戰馬減輕了負重,從而拉長重騎兵的戰鬥時間。

這樣兩個騎兵營,戰鬥力是極其強悍的,而營長劉封心裡已有人選,自然是張遼、徐晃二人。

以猛將統御驍勇,只要戰術得當,劉封有信心正面擊潰數倍之敵。

若是能夠再搭配上精銳步兵,縱然以一敵三,劉封也有信心戰而勝之。

摧鋒軍的標準,就是按照戰場以一敵三來來設定的。

步兵營編制爲:

重甲步兵:(軍司馬一部,下轄兩個曲四百人)配全套鐵質甲冑四百套,長戟、長槍各四百桿,長刀四百把,塔盾四百面等等。

中裝步兵:(軍司馬兩部,下轄四個曲八百人)配全套皮質甲冑八百套,長戟、長槍八百桿,長刀八百把,副手小盾八百面等等。這種小盾可以單手綁定,在歷史直到唐末宋初才被人發明,此時自然是被劉封提早創造了出來。

弓弩手:(軍司馬一部,下轄兩個曲四百人)配輕甲四百套,強弓兩百張,勁弩兩百張,長刀四百把。

輜重兵:(軍司馬一部,下轄兩個曲四百人)配大車一百駕,拉扯駑馬兩百匹,馱馬兩百匹,騾馬兩百頭。其中還包括有少量醫療兵、工程兵等特殊兵種。

如今彭城的工坊基地已經越做越大,再加上大量的戰俘被送去挖礦,像笮融、薛禮那些人的部衆,早就已經爛的出奇,也只有炮灰的作用。

像這種兵馬,劉封是不敢用的,他還擔心這些傢伙弄髒了自己的部曲,帶壞了自家的軍風。而這些人的心早就已經養野了,也沒法再安心種地。

思來想去,這些人最好的去處也就是礦洞了,於是就讓他們去大山之中發揮最後的光熱,也算是爲他們之前的行爲贖罪了。

你還別說,這大幾萬的戰俘送去挖礦,銅、鐵、煤等礦藏的產量一下子暴增,尤其是重點開採的鐵和煤,產量各自翻了一倍和三倍。

原料足夠,工坊拉足,全力以赴的生產軍械、甲冑、農具等物資。尤其是鐵甲,更是重中之重,如今月產量已經高達一百二十套,年產量成功突破一千套。

而且這還是在保證其他軍械和大量農具的前提下,若是壓低了其他軍械和農具的需求,鐵甲的產量還能再上一個臺階。

之所以有這麼巨大的變化,是因爲劉封在工坊中開始推行水力打磨和流水線制度。

大量的熟練工被解放出來,而新手只需要學習打造甲葉這一個工序,難度無疑大大下降,這是工坊中的工人數量得到了大量的補充,從而提升了產量。

第482章 荊州戰畢第458章 捷報頻傳第587章 兩封奏報第387章 各方後手第474章 襄陽詭局第218章 北上勤王第336章 施壓吳中大姓第498章 安撫荊南第36章 問對徐州第255章 劉備的隱患第242章 袁紹決議第458章 捷報頻傳第222章 破產版江東第519章 青州戰事第324章 呂岱嚴畯第96章 殺雞儆猴(六更爆發求首訂!)第429章 兩處進展第230章 河東情狀第376章 清剿山越第65章 禮送賣家第281章 壽春虛實第96章 殺雞儆猴(六更爆發求首訂!)第348章 堅如磐石第176章 籌錢鍊鐵第587章 兩封奏報第344章 陸議改名第535章 申家遺患第280章 逼降孫香(加更求月票!)第8章 晨昏定省第283章 二袁反應第480章 漢水爲界第434章 荊北告捷第350章 隱秘利刃第381章 元龍募資第143章 廣傳四方第304章 趙凡夜渡(繼續堅持加更!)第179章 鹽糖易糧第351章 僵持不下第320章 奇襲高遷屯第129章 太史截胡第431章 邀功請賞第166章 終見武侯第19章 贈禮曲轅第215章 天子求援第6章 曹家夜話第429章 兩處進展第538章 仲達獻策第43章 非蠢即壞第82章 劉曄的盤算第545章 召集土司第548章 排布厚積第78章 戰役計劃第420章 巡視產業第143章 廣傳四方第589章 曹昂請纓第196章 孫乾訪會第147章 孫策謀江東第513章 檢閱諸軍第553章 勢如破竹第508章 司馬建言第348章 堅如磐石第43章 非蠢即壞第495章 洪流改道第492章 收攬蒯越第455章 欲立新功第215章 天子求援第34章 真實華佗第345章 大軍雲集第178章 劉封獻策第536章 仲謀之見第366章 本初廷議第72章 臧霸的憂愁【35求追讀!】第505章 子修三求第297章 荊州衆議第508章 司馬建言第309章 殺賊誅心第568章 趙韙意動第487章 蒯良歸順第555章 巨利厲兵第93章 幕後黑手(第三更求首訂!36)第262章 孫策憂心第194章 荊州之議第238章 直驅陽翟第211章 高擡貴手第562章 巴郡來使第303章 揚州分崩第338章 華家定策第153章 伯符襲丹徒第1章 我叫劉封,我是劉備的親兒子第70章 糜家商隊【15求追讀!】第293章 整合力量(還是加更!)第297章 荊州衆議第209章 海納百川第198章 呂布來投第219章 封操會陳留第473章 張濟降曹第161章 獅嘯江東第73章 面見臧霸【45求追讀!】第389章 徵辟楊修第489章 更易親宦
第482章 荊州戰畢第458章 捷報頻傳第587章 兩封奏報第387章 各方後手第474章 襄陽詭局第218章 北上勤王第336章 施壓吳中大姓第498章 安撫荊南第36章 問對徐州第255章 劉備的隱患第242章 袁紹決議第458章 捷報頻傳第222章 破產版江東第519章 青州戰事第324章 呂岱嚴畯第96章 殺雞儆猴(六更爆發求首訂!)第429章 兩處進展第230章 河東情狀第376章 清剿山越第65章 禮送賣家第281章 壽春虛實第96章 殺雞儆猴(六更爆發求首訂!)第348章 堅如磐石第176章 籌錢鍊鐵第587章 兩封奏報第344章 陸議改名第535章 申家遺患第280章 逼降孫香(加更求月票!)第8章 晨昏定省第283章 二袁反應第480章 漢水爲界第434章 荊北告捷第350章 隱秘利刃第381章 元龍募資第143章 廣傳四方第304章 趙凡夜渡(繼續堅持加更!)第179章 鹽糖易糧第351章 僵持不下第320章 奇襲高遷屯第129章 太史截胡第431章 邀功請賞第166章 終見武侯第19章 贈禮曲轅第215章 天子求援第6章 曹家夜話第429章 兩處進展第538章 仲達獻策第43章 非蠢即壞第82章 劉曄的盤算第545章 召集土司第548章 排布厚積第78章 戰役計劃第420章 巡視產業第143章 廣傳四方第589章 曹昂請纓第196章 孫乾訪會第147章 孫策謀江東第513章 檢閱諸軍第553章 勢如破竹第508章 司馬建言第348章 堅如磐石第43章 非蠢即壞第495章 洪流改道第492章 收攬蒯越第455章 欲立新功第215章 天子求援第34章 真實華佗第345章 大軍雲集第178章 劉封獻策第536章 仲謀之見第366章 本初廷議第72章 臧霸的憂愁【35求追讀!】第505章 子修三求第297章 荊州衆議第508章 司馬建言第309章 殺賊誅心第568章 趙韙意動第487章 蒯良歸順第555章 巨利厲兵第93章 幕後黑手(第三更求首訂!36)第262章 孫策憂心第194章 荊州之議第238章 直驅陽翟第211章 高擡貴手第562章 巴郡來使第303章 揚州分崩第338章 華家定策第153章 伯符襲丹徒第1章 我叫劉封,我是劉備的親兒子第70章 糜家商隊【15求追讀!】第293章 整合力量(還是加更!)第297章 荊州衆議第209章 海納百川第198章 呂布來投第219章 封操會陳留第473章 張濟降曹第161章 獅嘯江東第73章 面見臧霸【45求追讀!】第389章 徵辟楊修第489章 更易親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巫山县| 双鸭山市| 林周县| 郎溪县| 华池县| 富锦市| 寿光市| 竹溪县| 丹江口市| 嘉禾县| 屯昌县| 鹿泉市| 雷山县| 郸城县| 上犹县| 寿阳县| 麻阳| 焉耆| 三台县| 柳州市| 巴林右旗| 延安市| 油尖旺区| 泰安市| 渭南市| 循化| 克拉玛依市| 宣恩县| 沐川县| 沈阳市| 航空| 砚山县| 京山县| 武冈市| 鄂州市| 武宁县| 乐业县| 万盛区| 张家川| 临夏县| 金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