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89章 徵辟楊修

劉封正在書房中和諸葛兄弟、龐統(tǒng)等人分析局勢。

如果說朱皓之死以及江東叛亂是劉封一手安排的入雒告急,那交州、荊州的變化就完全是意外之事,同樣也大大出乎了劉封所料。

就在劉封等人商議的時候,外面突然傳來了呂蒙的通報聲。

“將軍,董侍中來了,正在客廳求見。”

劉封當(dāng)即傳令道:“速請董侍中來此相商。”

很快,呂蒙將董昭帶入了書房,然後退了出去。

董昭漏夜前來,顯然有重要事情在身。

看見劉封之後,他當(dāng)即以目視左右。

“公仁不必多慮,子瑜、孔明、士元,皆與公仁一般,是我心腹愛重之人,無事不可言。”

劉封當(dāng)即擺手,邀請董昭入座。

諸葛兄弟和龐統(tǒng)對視一眼,心頭俱是一暖。

對於他們這樣品德高尚的士族來說,沒有什麼是得到主君的信重愛護來的更爲(wèi)暖心了。

董昭心中也是熱乎乎的,雖然和劉封聚少離多,自劉封南下平揚,至今又是一年,可劉封這話無疑也是在慰問他董公仁。

不論你我相隔多遠(yuǎn),分離多久,你董公仁依舊是我最爲(wèi)信任的人之一。

“主公,我自宮中得信,楊太尉建言天子,欲以關(guān)中名士出任揚州刺史,以荊州名士賴恭繼任豫章太守之缺。”

董昭這話一出,劉封臉色刷的就沉了下來,諸葛瑾兄弟和龐統(tǒng)也是微微色變。

這並非是劉封、諸葛兄弟和龐統(tǒng)等人城府不深,而是書房之中俱是劉封親信心腹,沒有必要掩飾什麼。

諸葛瑾還在考慮之中,諸葛亮和龐統(tǒng)就先一步開了口。

“主公,方纔所議之策當(dāng)速行。”

“主公,明日即可行既定之策。”

董昭坐在席中,慢慢品著茶湯,一雙細(xì)小的眼睛打量著諸葛兄弟和龐統(tǒng)。

只這一幕,黑胖子就亦然看出,諸葛瑾的才能明顯要遜色其弟和龐統(tǒng)一檔,至少在機敏應(yīng)變方面大有不如。

雖然不知道這既定之策是什麼,能讓兩人異口同聲建議的,又在剛纔爲(wèi)劉封所定策的,肯定不是尋常之策。

諸葛瑾卻反應(yīng)不及,失其敏也。

劉封沒有急著下決斷,反而跟好奇望來的董昭解釋道:“我平定袁術(shù)時,自壽春王宮之中搜出幾份書信,乃是楊太尉與其勾連之書。”

董昭恍然大悟,明白了過來。

劉封這是要釜底抽薪,直接搞死楊彪一黨的魁首啊。

袁術(shù)可是鐵打的逆臣賊子,如今身在詔獄之中,已經(jīng)是死狗一條了。

而袁術(shù)說起來,還真是楊彪的小舅子。

楊彪之妻,楊修之母乃是袁氏嫡女,跟袁紹和袁術(shù)是正經(jīng)的堂姐弟關(guān)係。

董昭立刻開口贊同道:“主公此計大妙!楊文先屢次針對主公,恰好是在主公殄滅袁公路之後,其人所爲(wèi),難保不是同情袁術(shù),欲爲(wèi)奸賊報復(fù)主公。”

劉封緩緩點頭:“公仁所言甚是。”

隨即,書房之中又重新安靜了下來。

劉封雖然誇獎了董昭,卻沒有當(dāng)機立斷,而是起身在書房中緩步起來。其他幾人一看劉封的舉動,頓時安靜了下來,不再交談,以免打擾到劉封的思緒。

劉封之所以猶豫,當(dāng)然不可能是出於對楊彪的同情和退讓了。

他想的是河北袁紹,司隸曹操這兩大諸侯。

楊彪雖然不入流,但畢竟也是三公之一,又是天子劉協(xié)賴以爲(wèi)心腹的重臣,更是天下名士,關(guān)中郡望。

這一系列的身份,使得楊彪雖然沒法主掌朝政,但卻成了一顆頗有能量的棋子。最爲(wèi)棘手的地方在於,這顆棋子在棋盤上的能量,遠(yuǎn)遠(yuǎn)不如他被拿掉之後的能量。

如果按照剛纔的既定計劃,劉封有八九成的把握能夠拿掉楊彪,最多也就是付出一些代價,說動曹操一起動手。

可劉封不得不考慮如果把楊彪拿掉了之後,朝野雒中可就是曹操一家獨大了。

別看楊彪和楊黨沒有什麼實際權(quán)力,可有楊黨輔佐的天子就不會被徹底架空。

楊黨本身力量不強,可他們一旦和天子合流,就成了能夠牽制住曹操的一股政治力量了。

而楊黨之所以一直能夠存在到現(xiàn)在,而沒有如原時空裡似的曹操幹掉,也恰恰是因爲(wèi)劉備父子的存在,以及對天子的支持。

劉備父子一直以來的政治光譜就是忠於天子,但親近曹操。

在對袁紹的利害關(guān)係上,劉封一直都是堅定站在曹操一邊的,而劉備則是中立偏朝廷。

袁紹雖然頗爲(wèi)不滿,但也無計可施,而且他的重心依舊在公孫瓚上,目前還無暇分心河南諸事。

如此一來,整個東漢權(quán)力高層就達(dá)成了一股極其微妙的平衡。

天子劉協(xié)有楊黨和劉備父子的支持,使得曹操不能隨心所欲的解決楊黨,而曹操不解決楊黨,就沒法獨攬朝政,架空劉協(xié)。

袁紹沒有統(tǒng)一河北,消滅公孫瓚,沒有劉備的支持,他就很難南下滅了曹操,入主洛陽。而曹操的存在,也給了劉備擴張爭取到了大量的時間,袁紹不能解決曹操,就永遠(yuǎn)無法南下。

在這種平衡的結(jié)構(gòu)之中,一旦拿掉了楊彪和楊黨,整個平衡的局勢會不會崩塌?

劉封敢用性命擔(dān)保,只要楊彪失勢,曹操一定會把握這個機會獨攬朝政。

讓劉封頭疼的是,如今朝野上下,沒有一個人能夠替代楊彪。

司徒趙溫雖然有才幹,有聲望,但卻已經(jīng)毫無膽氣,根本不能指望他出來和曹操打擂臺。

郭貢倒是有膽氣,劉封相信只要自己支持對方,他有很大概率肯站出來和曹操爭權(quán)奪利,但問題是郭貢的才能和聲望不夠啊。

論聲望,郭貢雖是豫州名士,但別說天下級別了,就是在豫州本土,他都不是最有名的那一檔。

論才能,郭貢有幾斤幾兩,劉封還能不清楚嗎?

“公仁,天子態(tài)度如何?”

劉封的目光猛的盯住了董昭,後者眨了眨小眼睛,回答道:“天子頗爲(wèi)?yīng)q豫,已經(jīng)否了將豫章太守授予賴恭之議,並對劉表擅自興兵侵?jǐn)_豫章頗爲(wèi)不滿。”

“再等等!”

聽了董昭的回答之後,劉封最終做出決定:“現(xiàn)在動手,尚且過早。”

“主公!?”

衆(zhòng)人的目光集中了過來,其中帶有絲絲疑惑。

在諸葛亮、龐統(tǒng)、董昭、諸葛瑾等人的心裡,劉封絕對不是那種優(yōu)柔寡斷的性格。

果然,劉封緩緩搖頭道:“事在天子而非楊彪,不到最後關(guān)頭,楊彪不能動。”

諸葛亮、龐統(tǒng)、董昭三人聞言,緩緩點頭,片刻之後,諸葛瑾也恍然。

“公仁!”

劉封突然開口叫了董昭一聲,隨後問道:“楊彪之子楊修可曾出仕?如今可在雒中?”

楊修今年應(yīng)該二十四歲了,只是作爲(wèi)楊家的嫡長子,他很大概率並未出仕,留在家中養(yǎng)望。

劉封記得楊修在歷史上是被曹操所徵辟,希望此時尚未發(fā)生。

董昭聞言之後,當(dāng)即答道:“楊德祖正在雒中,不曾出仕,被楊文先留在家中養(yǎng)望。如今弘農(nóng)也不太平,關(guān)中缺糧,李傕、郭汜多次入寇弘農(nóng),爲(wèi)段煨所阻。”

楊家就是弘農(nóng)人,只可惜如今弘農(nóng)都被軍閥混戰(zhàn)給打爛了,別說給雒中的楊彪提供支持了,就連兒子也不敢放在家鄉(xiāng)。

雒中雖然清貧,但好歹安全性上要勝過弘農(nóng)許多。

“子瑜!”

聽得董昭之言,劉封當(dāng)即又喚起諸葛瑾的字來。

諸葛瑾恭敬起身,衝著劉封作揖道:“謹(jǐn)在此,恭候主公吩咐。”

劉封坐回席中,安排道:“明日一早,你帶禮物前往太尉府,爲(wèi)我徵辟楊彪之子楊修。”

場中諸人俱是一愣,隨即董昭大聲叫好道:“主公此計妙也!”

諸葛亮、龐統(tǒng)也俱是眼前一亮。

唯有諸葛瑾恭敬應(yīng)命,靜候劉封的其他吩咐。

之所以董昭,諸葛亮、龐統(tǒng)都覺得劉封這一步走的好,恰恰是因爲(wèi)徵辟楊修能達(dá)到一箭三雕的效果。

如果楊修應(yīng)徵,那從此之後,楊家的嫡長子就成了劉封的下屬,日後也是故吏,等同於結(jié)下了主從關(guān)係。

劉封對楊家可就形成了道義和潛規(guī)則上的雙重壓制。

如果楊修不應(yīng)闢,以劉封如今徵南將軍的尊榮,又挾大功而歸,楊家必須要給出一個合適的理由。

不論這個理由如何,恰恰都會是劉封發(fā)動後手,指責(zé)楊彪勾結(jié)袁術(shù)的證據(jù)。

至於這個證據(jù)夠不夠鐵,至少以劉封和曹操聯(lián)手做局來說的話,那必然是鐵的楊彪跳黃河也洗不乾淨(jìng)了。

劉封叮囑道:“子瑜,你且去府庫挑選禮物吧,務(wù)必要以最高禮節(jié)前往徵辟。”

諸葛瑾恭敬應(yīng)命,見劉封沒有其他吩咐了,當(dāng)即告退,前往驃騎府中庫藏挑選禮品。

“公仁,元常如今是何態(tài)度?”

等諸葛瑾離開之後,劉封旋即又詢問起了鍾繇的情況。

鍾繇如今和劉封的關(guān)係比較複雜,算半個劉封的人,還保留有一定的獨立性。雖然劉封對鍾繇很是拉攏,但顯然鍾繇還沒下定決心徹底站到劉封一邊。

董昭眨眨眼睛,回答道:“昭之內(nèi)幕,皆爲(wèi)元常所傳。”

劉封點了點頭,心中有些喜色。

鍾繇如今執(zhí)掌司隸校尉,又是天子劉協(xié)的心腹愛將,如果對方能夠暗中站在自己這一邊,那自己這邊當(dāng)能平添三分勝算。尤其是司隸校尉這個職務(wù),只要鍾繇願意輔佐自己,拿下楊彪甚至都不需要找曹操聯(lián)手。

司隸校尉之所以被戲稱爲(wèi)臥虎,可不僅僅是在中低官吏頭上的刷出來的威望。

臥虎之銜,更多的就是從三公九卿頭上刷出來的。

想到這裡,劉封開口道:“公仁,我有一事要吩咐你去做。你想辦法,請元常尋機入我府中詳談。若是需要我親身前往,也無不可。”

董昭吃了一驚,可隨即想到鍾繇的重要性,當(dāng)即重重點頭:“請主公放心,昭明白該如何去做。”

********

次日一早,諸葛瑾帶著禮物出發(fā),前往太尉府中。

此時的太尉府中,楊彪已經(jīng)前往宮城處理政務(wù),如今太尉楊彪乃是錄尚書事,爲(wèi)尚書之首,理論上總理百務(wù)。

只是有大將軍曹操在,楊彪處理完畢之後,還得將決斷送往大將軍府候批。

如今雖然諸侯林立,天下四分五裂,朝廷所能管轄到的事情越來越少。可楊彪等尚書依舊每天早出晚歸,在尚書檯裡辦理公務(wù),商討天下大事。

今天自然也不例外。

楊修雖然四十五歲就被曹操給砍了,可他父母卻都很長壽。

楊彪活到了八十多歲,曹丕篡漢之後,楊彪還被推舉爲(wèi)三公,不過楊彪本人卻是謝絕了。而楊彪之妻,楊修之母袁氏也一樣身體康健,雖然沒有記載她是何時死的,但楊修死的時候,曹操的正妻卞氏寫信安慰袁氏,並賜下重齎。

袁氏也不愧是才女之名,修書謝禮,可見袁氏在當(dāng)時依舊身體康健,思慮清晰。

此時楊修正在家中,給母親請安之後,便返回書房讀書。

只是心中有事,往日喜歡的書籍經(jīng)典,此刻卻是一點兒都讀不進去。

能讓楊修如此困擾於心的事情,自然還是與劉封之間的矛盾。饒是楊修自詡爲(wèi)天下第一等才士,卻依舊想不出這道題的解法。

“公子。”

突然,書房外傳來自己伴讀書童略顯急促的叫喊聲。

楊修微微皺起眉頭,他讀書時不喜被人打擾,這一點伴讀應(yīng)該很清楚。可對方現(xiàn)在偏偏過來打擾,莫非是府中出了什麼大事?

楊修放下手中書籍,起身走到門口,將房門打開。

頓時,伴讀楊明那張滿是焦急神情的大臉映入眼簾。

楊修淡淡的問道:“何事如此驚慌?”

楊明趕忙回道:“啓稟公子,徵南將軍麾下吏曹掾諸葛瑾已至門外,說是前來徵辟少爺入徵南將軍幕府的。”

楊修神情一動,眉頭擠成一團:“徵南將軍幕府?是劉徵南的吏曹掾?”

“回公子,正是劉徵南的徵南將軍幕府。”

楊明有些不太明白,整個大漢能開府的徵南將軍,可不就只有劉徵南一個嗎?

楊修顧不得理會楊明奇怪的眼神,心裡迅速的思考起這事情的利弊起來。

第531章 緩兵之計第429章 兩處進展第360章 簞食壺漿反劉賊第598章 再陷武陽第207章 以徐制揚第428章 伯符獻策第394章 天子說客第461章 龐家抉擇第507章 士氏議降第181章 雷厲風(fēng)行第514章 騎兵三寶第3章 大言欺人第150章 不過如此第110章 震驚四方第404章 劉馥來投第599章 問策賀齊第443章 荊北取捨第17章 宴請趙田第26章 八二分成第404章 劉馥來投第154章 落荒而逃第410章 幕府初成第546章 借刀殺人第447章 先陣蔣欽第414章 召見周瑜第580章 僰道危急第185章 郭嘉獻策第20章 榻上盤賬第67章 府外遇豪傑第286章 分化瓦解第251章 雒中議定第120章 朐縣鹽豪第307章 徐州二畜第298章 劉備抵壽春(加更來了)第421章 荊州應(yīng)對第147章 孫策謀江東第441章 甘寧拔塞第289章 傳國玉璽(加更!)第21章 別有心思第113章 臧霸歸心第72章 臧霸的憂愁【35求追讀!】第461章 龐家抉擇第28章 遷府之議第27章 代工耕犁第222章 破產(chǎn)版江東第251章 雒中議定第168章 擴軍計劃第230章 河?xùn)|情狀第322章 幾處戰(zhàn)場第285章 虎癡奪門第260章 兩種投石機第286章 分化瓦解第69章 子當(dāng)與父同平亂世(加更來了!驚喜嗎?)第1章 我叫劉封,我是劉備的親兒子第63章 下邳國相第568章 趙韙意動第415章 賀齊報捷第179章 鹽糖易糧第597章 曹兵入蜀第394章 天子說客第137章 廣陵城變第343章 輕鬆入城第397章 曹劉叔侄對第170章 邀請三賢第439章 揚州兵動第205章 賈氏祖孫第176章 籌錢鍊鐵第350章 隱秘利刃第332章 南下援陰第325章 吳縣來人第462章 龐氏兵變第519章 青州戰(zhàn)事第363章 害人害己第288章 奇貨可居第407章 擴軍計劃第594章 冰火兩重天第326章 盛憲的號召力第488章 潘濬請纓第449章 陣斬陳就第422章 徵辟名士第124章 劉封恩求太史慈第120章 朐縣鹽豪第343章 輕鬆入城第464章 中期調(diào)度第35章 醫(yī)道三不朽第474章 襄陽詭局第355章 朱治乞降第494章 河北一統(tǒng)第70章 糜家商隊【15求追讀!】第376章 清剿山越第469章 兩路使節(jié)第322章 幾處戰(zhàn)場第94章 丹陽雙壁(第四更求首訂!46)第309章 殺賊誅心第452章 黃祖乞降第220章 宴中小變第356章 評議定功第583章 螳螂捕蟬第277章 兵發(fā)汝陰
第531章 緩兵之計第429章 兩處進展第360章 簞食壺漿反劉賊第598章 再陷武陽第207章 以徐制揚第428章 伯符獻策第394章 天子說客第461章 龐家抉擇第507章 士氏議降第181章 雷厲風(fēng)行第514章 騎兵三寶第3章 大言欺人第150章 不過如此第110章 震驚四方第404章 劉馥來投第599章 問策賀齊第443章 荊北取捨第17章 宴請趙田第26章 八二分成第404章 劉馥來投第154章 落荒而逃第410章 幕府初成第546章 借刀殺人第447章 先陣蔣欽第414章 召見周瑜第580章 僰道危急第185章 郭嘉獻策第20章 榻上盤賬第67章 府外遇豪傑第286章 分化瓦解第251章 雒中議定第120章 朐縣鹽豪第307章 徐州二畜第298章 劉備抵壽春(加更來了)第421章 荊州應(yīng)對第147章 孫策謀江東第441章 甘寧拔塞第289章 傳國玉璽(加更!)第21章 別有心思第113章 臧霸歸心第72章 臧霸的憂愁【35求追讀!】第461章 龐家抉擇第28章 遷府之議第27章 代工耕犁第222章 破產(chǎn)版江東第251章 雒中議定第168章 擴軍計劃第230章 河?xùn)|情狀第322章 幾處戰(zhàn)場第285章 虎癡奪門第260章 兩種投石機第286章 分化瓦解第69章 子當(dāng)與父同平亂世(加更來了!驚喜嗎?)第1章 我叫劉封,我是劉備的親兒子第63章 下邳國相第568章 趙韙意動第415章 賀齊報捷第179章 鹽糖易糧第597章 曹兵入蜀第394章 天子說客第137章 廣陵城變第343章 輕鬆入城第397章 曹劉叔侄對第170章 邀請三賢第439章 揚州兵動第205章 賈氏祖孫第176章 籌錢鍊鐵第350章 隱秘利刃第332章 南下援陰第325章 吳縣來人第462章 龐氏兵變第519章 青州戰(zhàn)事第363章 害人害己第288章 奇貨可居第407章 擴軍計劃第594章 冰火兩重天第326章 盛憲的號召力第488章 潘濬請纓第449章 陣斬陳就第422章 徵辟名士第124章 劉封恩求太史慈第120章 朐縣鹽豪第343章 輕鬆入城第464章 中期調(diào)度第35章 醫(yī)道三不朽第474章 襄陽詭局第355章 朱治乞降第494章 河北一統(tǒng)第70章 糜家商隊【15求追讀!】第376章 清剿山越第469章 兩路使節(jié)第322章 幾處戰(zhàn)場第94章 丹陽雙壁(第四更求首訂!46)第309章 殺賊誅心第452章 黃祖乞降第220章 宴中小變第356章 評議定功第583章 螳螂捕蟬第277章 兵發(fā)汝陰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丹巴县| 竹北市| 诏安县| 榆中县| 东山县| 贵定县| 克什克腾旗| 太仆寺旗| 正阳县| 搜索| 株洲市| 旺苍县| 鄂托克旗| 海城市| 淮北市| 石阡县| 宝坻区| 德清县| 建阳市| 汉中市| 广宁县| 外汇| 永安市| 临泉县| 广州市| 玉屏| 平陆县| 林周县| 腾冲县| 瑞丽市| 乐平市| 襄樊市| 高要市| 嘉义县| 尼木县| 逊克县| 海盐县| 连江县| 崇仁县| 永新县| 磐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