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88章 潘濬請纓

和潘濬截然相反的人也是現(xiàn)成的,就是先前劉封大宴荊州諸士時的樊伷了。

這人對劉備極其忠誠,在東吳偷襲關(guān)羽,奪取荊州之後,還夥同習珍發(fā)動兵變。因爲其人在荊州頗有影響力,一時之間震動武陵,大有據(jù)郡反孫投劉的架勢。

當時孫權(quán)問策於潘濬,結(jié)果潘濬根本就不當回事情,直接跟孫權(quán)說樊伷這人能力太差,不能成事。

果然正如潘濬所言的那樣,孫權(quán)給了他五千兵馬,三個月內(nèi)就平定了武陵,陣斬樊伷和習珍。

潘濬並非是無端看不起樊伷,而是有前因後果的。

樊伷當年在襄陽請客,邀請了十多位襄陽名士前往做客,並且設(shè)宴款待衆(zhòng)人。結(jié)果這個十幾個人的午宴,折騰了整整三個時辰都沒能吃上,最終不歡而散。

潘濬正是以此爲據(jù),斷定樊伷不過是個眼高手低之徒,最少沒有治政之能。

劉封也很認同潘濬的看法,樊伷這樣的人放到實務(wù)上簡直就是災難。可樊伷難道就不可用了嗎?

顯然也不是,樊伷這樣忠心耿耿,不惜以死報效劉備,怎麼看都是非常珍稀的人手。

因此,最適合樊伷的地方是務(wù)虛或是外事。

樊伷的能力是忠誠、名望、家世和辯才,那麼就儘量用其長,去其短。

今日召見,諸葛亮等三人也悉數(shù)出息,畢竟這些人才可都是爲他們而準備的。

倒是潘濬、馬良兩人,劉封倒是另有安排。

潘濬是武陵人、馬良雖是襄陽人,但馬家和武陵荊蠻關(guān)係也很深,而且彼此維持了長達上百年的貿(mào)易,可謂是數(shù)代之交。

荊北暫時不能動,可荊南卻是不同,劉封接下來要整頓荊南,其中五溪蠻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要想解決好這個問題,潘濬所在的潘氏以及馬良所在的馬氏,無疑是相當好的抓手。

當劉封將自己的計劃托盤而出之後,堂上諸人盡是面露驚喜之色。

不論是大族出身的馮習,習珍、習宏兄弟倆,還是豪強出身的傅彤、霍家兄弟,又或是劉表降卒中的魏延等人,俱是驚喜莫名,活像是天上掉下了餡餅。

這也難怪他們會有如此反應(yīng),按照這個年代正規(guī)的流程,他們這些人可是需要數(shù)年時間來表現(xiàn)自己的恭順和忠心。像馮、習這樣的大族,更要多交糧食財帛,以顯示自身的恭順。

至於豪強出身的傅彤、霍家兄弟這些,更是得等到馮、習這等大族被劉封信任之後,才輪到他們被提攜。

可現(xiàn)在,劉封居然直接給了他們?nèi)蝿?wù),而且這任務(wù)還是跟隨劉封最爲信任的內(nèi)閣閣員前往執(zhí)行,這自然讓他們喜出望外。

仔細聽過任務(wù)之後,他們敏銳的發(fā)現(xiàn)這還是個能夠爭得軍功的任務(wù),心裡更是驚喜莫名。在他們看來,這等平定山越、荊蠻的任務(wù),如今再是搶手不過。

現(xiàn)在劉封居然允許他們輔助諸葛亮三人前往執(zhí)行,可見最少是跳過了磋磨階段,直接將他們接納了。

這無論是對於他們個人,還是他們身後的家族,都意味著直接省去了數(shù)年磋磨的時間和靡費。

這如何能讓他們不喜。

好在這些人都是劉封精挑細選的人才,總算是沒有高興到失態(tài),更讓劉封感到欣喜的是,只看這些人對自己的神情態(tài)度,就可知道他們對劉封的忠心無疑更上了一個臺階。

隨後,劉封將這些人交給了諸葛亮三人,而他自己,則是叫上了寵辱不驚的潘濬和馬良二人。

劉封領(lǐng)著兩人轉(zhuǎn)去了後堂,在書房中分主客入席之後,他饒有興趣的調(diào)笑道:“承明、季常,心中可有羨乎?”

潘濬先是衝著劉封彎腰行禮,隨後正色答道:“明公喚濬來,自有深意,濬只需悉聽尊便即可。而同僚得用,乃是明公較其長,濬又有何羨乎?”

劉封笑著點了點頭,這個回答很符合潘濬的性情,略顯清高,卻又頗爲實際。

與之相對,馬良的回覆要顯得低調(diào)溫潤的多,他只是老老實實一句“明公所思,良安敢揣度,明公但有所命,良無有不從。”

劉封給了馬良一個讚許的眼神,隨即說道:“召二位前來,所議者,五溪蠻也。”

潘濬、馬良聽到劉封的話後,心中齊齊道了一句果然。

他們兩人都是多智善謀之士,剛纔在大堂之上,劉封敘說了任用諸人的計劃時,潘濬和馬良就心中生疑,忍不住猜想起劉封找自己的目的。

很快,他們就醒覺到了這一點。

劉封安排給諸葛亮三人的任務(wù)中,唯有荊南五溪蠻不在其列。而潘濬出身武陵郡,潘家在武陵郡中更是郡望之族,勢力極大。

馬良所在的馬家,雖然是襄陽宜城人,可馬家五溪蠻的關(guān)係也是極深的。

這樣一來,兩人還有什麼看不透的,當時就已經(jīng)猜到了劉封的目的。

潘濬和馬良不經(jīng)意的對視了一眼,兩人心中各有成算,只是也有些忌憚對方,不知道對方到底想要如何。

這也是因爲事發(fā)倉促,劉封將人找齊之後,才公佈了事情。否則,潘濬和馬良必定會私下溝通,只要沒有利益上的根本衝突,兩個家族必然會爭取保持利益上的一致。

不過現(xiàn)在,兩人就只能各展神通了。

馬良先是等了片刻,畢竟和潘家比起來,馬家要略遜一籌。

可潘濬陷入沉思之中,一時之間竟也沒有開口。

馬良遲疑了一下後,還是決定佔一個先機了。

“不知主公對五溪蠻是個什麼方略?所謂凡事有矢放的,良敢問主公打算如何處置五溪蠻,也好對癥下藥,爲主公出謀劃策。”

劉封看了眼潘濬,後者繼續(xù)一副深思的模樣,於是回答馬良道:“五溪蠻聚衆(zhòng)數(shù)十萬,不可輕視,我意自然是下山編戶齊民,抽丁入伍。只是貿(mào)然倉促之下,恐難成事。”

馬良心中一鬆,他怕的就是劉封要求過苛,又過於倉促。

現(xiàn)在劉封自己都說了時機不成熟,那要求自然就不會過於嚴苛了,馬良自然要放鬆了不少。

隨即,馬良繼續(xù)詢問道:“那主公之意是?”

劉封站起身,在書房中轉(zhuǎn)起圈來。

雖說馬良問題的答案他早就已經(jīng)想好了,可事到臨頭,他還是有些猶豫不決,好一會兒後,才下定決心道:“我意讓沙摩柯領(lǐng)五千荊蠻兵馬出山,編爲一營,聽候調(diào)用。只要沙摩柯肯答應(yīng),我可表奏他爲中郎將,另開榷場,允其下山貿(mào)易,買賣物資。”

說到這裡,劉封突然想起了什麼,補充道:“這個榷場就由你們馬氏出人管理,允許你們抽一成商稅,專供榷場開銷成本。”

馬良聽罷,頓時喜出望外。

劉封這個要求可一點都不過分,原時空裡劉備丟了荊州,沙摩柯都願意帶著萬餘荊蠻兵馬前來助陣,這時候整個荊州都是劉封的了,沙摩柯只要不是破釜沉舟,就不太會拒絕爲劉封效力。

況且劉封還不是讓他白白效力,而是給了莫大的好處。相比起中郎將的官爵來,榷場互市給的好處可就更大了。

馬良有很大的信心能夠說服沙摩柯點頭同意,而馬氏還能從中獲得榷場管理權(quán)的酬勞,這實在是一筆劃算的交易。

就在馬良想要一口答應(yīng)下來,並毛遂自薦,親自前往五溪,說服沙摩柯的時候,潘濬卻先一步開口了。

“主公,濬不才,願前往五溪,說服蠻王沙摩柯出降。”

劉封一時之間竟沒能反應(yīng)過來,愣神了片刻後,猶疑的問道:“承明你是想勸降沙摩柯?”

“正是!”

潘濬當即應(yīng)道,神情鎮(zhèn)定自若,一派智珠在握的神色:“主公有所不知,沙摩柯仰慕漢化,早有歸順之心。只是既不得天時,也不得人和罷了。如今主公英明神武,更對蠻夷毫無另眼相待。祖郎不過山越酋長,卻爲主公所闢,出任鄱陽都尉,足見主公心胸之寬廣,鮮有人能及也。”

對於潘濬的誇獎,劉封絲毫沒往心裡去,他在意的是對方想要勸降沙摩柯,這一條是否爲真。

潘濬接下來,詳細的敘說了五溪蠻如今的情況。

眼下的五溪蠻其實與漢人已經(jīng)相差無幾了,而且五溪蠻如今也不是單純的漁獵民族,絕大部分都已經(jīng)變成了耕獵民族。

絕大部分的五溪蠻如今都已經(jīng)過上了定居的農(nóng)耕生活,他們能夠種植水稻、大豆等農(nóng)作物,在長期的發(fā)展中積累了一定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經(jīng)驗,能夠開墾農(nóng)田、修築水利設(shè)施,保障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穩(wěn)定進行。

粗看起來,他們已經(jīng)和漢族沒甚區(qū)別了。

只是他們因爲打不過漢人的關(guān)係,被迫困頓於羣山之中,在山間溪谷的小平原上耕種糧食,而以漁獵爲輔助,補充肉類所需。

聽了潘濬的詳細解說,劉封嘖著嘴巴有些反應(yīng)了過來。

蠻族之所以難纏,主要是他們不是農(nóng)耕民族,跑路起來毫無顧忌,可以帶著漢軍在大山之中繞圈子,捉迷藏。

可現(xiàn)在五溪蠻已經(jīng)開始定居了,還有了成熟的農(nóng)耕體系。

這等於是五溪蠻有了拋不掉的資產(chǎn),再也沒有了往日的瀟灑。

一旦漢軍打蛇打七寸,直取對方的定居點和田產(chǎn)所在的地方,那五溪蠻可就再沒法跑了,除非真能扔下這一切。

難怪潘濬有這底氣去勸降五溪蠻王沙摩柯了,原來潘家對五溪蠻竟然如此瞭解。潘濬的自信顯然就是來自於抓住了五溪蠻的弱點和軟肋。

劉封繼續(xù)問道:“承明,若是能勸降五溪蠻,汝當立大功一件。只是不知汝需要何等條件,勸說沙摩柯甘心降服?”

弱點歸弱點,若是毫無好處就想要沙摩柯低頭納降,那也是在癡人說夢。即便沙摩柯肯降,五溪蠻中的既得利益者們也絕對不肯啊。

潘濬這纔將自己的如意算盤托盤而出。

“主公,五溪蠻位於五溪之地,這五溪,乃是武陵郡境內(nèi)的沅水上游的雄溪、??溪、辰溪、酉溪、武溪這五條溪流。

這一片地區(qū),足有武陵郡六成地域,武陵郡共有十二個縣邑,其中十一個在武陵郡的中部和東北部,這些地方加在一起,也不過是佔了武陵郡五分之二的土地。而剩下的五分之三,卻僅僅只有一個鐔成縣,所佔之地,俱是大山之中。

其中很大一片區(qū)域說是漢土,其實就是五溪蠻的領(lǐng)地。”

又介紹了一番五溪地域的情況後,潘濬這才順理成章的提出請求:“故此,濬請在武陵西南再立數(shù)縣,包容五溪,以其族中俊纔出仕,或可大功告成。”

劉封至此恍然,原來潘濬打的是這麼個主意。

這倒並非是說潘濬的辦法不好,對方能夠看到五溪蠻和漢廷兩邊的問題,並從中謀劃,可見其人的才智確實過人。更重要的是,他這番計劃還真有不小的可行性。

至不濟,也不會造成負面的效果。

既然如此,那不妨讓他去試一試。

劉封的目光在馬良臉上掠過,看見對方神情複雜,既有震驚,又有疑慮,還有些許佩服。

劉封心中一動,到嘴的話又發(fā)生了變化:“此事就由承明你全權(quán)負責,以季常爲汝副手,若是能夠說降五溪蠻,你二人當爲首功。”

潘濬沒想到到了最後,居然還是沒能把馬良踢出局去。而馬良則也又驚又喜,沒想到劉封點了他做潘濬的副手。

潘濬心中雖有不滿,卻也不敢說出口,只能和喜不勝收的馬良一起應(yīng)道:“喏!謹遵將軍之命。”

**

送走荊州諸人之後,劉封在書房中閉目養(yǎng)神了一會。

等睜開眼時,看見了諸葛亮正等候在自己跟前。

劉封有些愧疚的關(guān)心道:“孔明什麼時候來的,怎麼不叫醒我?”

諸葛亮搖了搖頭:“這段時日,主公太過辛勞,也需注意身體。”

劉封點了點頭:“孔明尋我,所爲何事?”

諸葛亮答道:“主公,我等如今已身負地方要職,隨時即將外任。只是我等離開之後,內(nèi)閣徵調(diào)何人補充?”

第180章 荀攸六策第352章 甘寧叫陣第577章 東州士沮第44章 韓循該死第468章 壓力劇增第434章 荊北告捷第580章 僰道危急第192章 鹽豪跌倒第486章 探病蒯良第256章 豫揚大戰(zhàn)略第26章 八二分成第490章 劉備議勢第120章 朐縣鹽豪第228章 徐晃勸降第117章 郭辛夜談第147章 孫策謀江東第420章 巡視產(chǎn)業(yè)第145章 意外變故第545章 召集土司第267章 舊日主從第475章 蔡瑁的心思第43章 非蠢即壞第160章 外厲內(nèi)荏第67章 府外遇豪傑第183章 禮遇袁使第235章 父子開府第335章 太史擒吳景第499章 臨湘夜宴第86章 劉繇的憂愁第375章 蜂擁而來第92章 自以爲是的曹宏(第二更求首訂!26)第25章 意料之外第386章 蹕前訴苦第85章 周瑜的猶豫第569章 商定交易第225章 覲見天子第467章 景升吐血第116章 三賢獻策第425章 孫策請纓第178章 劉封獻策第416章 百越戰(zhàn)略第455章 欲立新功第558章 大獲全勝第98章 北伐臧霸第571章 奔襲朱提第597章 曹兵入蜀第437章 望城大捷第37章 心腹大患第435章 伯符獻策第153章 伯符襲丹徒第217章 玄德低頭第182章 程昱使徐第435章 伯符獻策第138章 孫策破門第63章 下邳國相第99章 逆擊曹豹第295章 投身劉表第563章 龔揚請援第554章 拔取俞元第95章 曹宏末路(第五更求首訂!56)第104章 牽招到來第431章 邀功請賞第308章 置檻捕獸(擠出了個加更)第231章 戰(zhàn)馬交易第591章 葭萌之爭第475章 蔡瑁的心思第333章 裡應(yīng)外合第539章 別有用意第8章 晨昏定省第336章 施壓吳中大姓第376章 清剿山越第574章 入主江州第107章 鐵營與郡守第453章 兵發(fā)巴丘第123章 戲志才謀斷廣陵第369章 豫章意外第295章 投身劉表第390章 欲加之罪第12章 破局之法第423章 議定諸事第413章 再見二喬第244章 生擒黃何第280章 逼降孫香(加更求月票!)第2章 拜訪曹豹第226章 奪控安邑第410章 幕府初成第523章 平定三郡第409章 傾家投效第486章 探病蒯良第364章 拿下山陰第26章 八二分成第548章 排布厚積第310章 兵臨曲阿第250章 臥虎之爭第302章 劉繇兩難(加更,加更!)第379章 士元獻策第37章 心腹大患第337章 目標錢塘第558章 大獲全勝第548章 排布厚積
第180章 荀攸六策第352章 甘寧叫陣第577章 東州士沮第44章 韓循該死第468章 壓力劇增第434章 荊北告捷第580章 僰道危急第192章 鹽豪跌倒第486章 探病蒯良第256章 豫揚大戰(zhàn)略第26章 八二分成第490章 劉備議勢第120章 朐縣鹽豪第228章 徐晃勸降第117章 郭辛夜談第147章 孫策謀江東第420章 巡視產(chǎn)業(yè)第145章 意外變故第545章 召集土司第267章 舊日主從第475章 蔡瑁的心思第43章 非蠢即壞第160章 外厲內(nèi)荏第67章 府外遇豪傑第183章 禮遇袁使第235章 父子開府第335章 太史擒吳景第499章 臨湘夜宴第86章 劉繇的憂愁第375章 蜂擁而來第92章 自以爲是的曹宏(第二更求首訂!26)第25章 意料之外第386章 蹕前訴苦第85章 周瑜的猶豫第569章 商定交易第225章 覲見天子第467章 景升吐血第116章 三賢獻策第425章 孫策請纓第178章 劉封獻策第416章 百越戰(zhàn)略第455章 欲立新功第558章 大獲全勝第98章 北伐臧霸第571章 奔襲朱提第597章 曹兵入蜀第437章 望城大捷第37章 心腹大患第435章 伯符獻策第153章 伯符襲丹徒第217章 玄德低頭第182章 程昱使徐第435章 伯符獻策第138章 孫策破門第63章 下邳國相第99章 逆擊曹豹第295章 投身劉表第563章 龔揚請援第554章 拔取俞元第95章 曹宏末路(第五更求首訂!56)第104章 牽招到來第431章 邀功請賞第308章 置檻捕獸(擠出了個加更)第231章 戰(zhàn)馬交易第591章 葭萌之爭第475章 蔡瑁的心思第333章 裡應(yīng)外合第539章 別有用意第8章 晨昏定省第336章 施壓吳中大姓第376章 清剿山越第574章 入主江州第107章 鐵營與郡守第453章 兵發(fā)巴丘第123章 戲志才謀斷廣陵第369章 豫章意外第295章 投身劉表第390章 欲加之罪第12章 破局之法第423章 議定諸事第413章 再見二喬第244章 生擒黃何第280章 逼降孫香(加更求月票!)第2章 拜訪曹豹第226章 奪控安邑第410章 幕府初成第523章 平定三郡第409章 傾家投效第486章 探病蒯良第364章 拿下山陰第26章 八二分成第548章 排布厚積第310章 兵臨曲阿第250章 臥虎之爭第302章 劉繇兩難(加更,加更!)第379章 士元獻策第37章 心腹大患第337章 目標錢塘第558章 大獲全勝第548章 排布厚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合作市| 桐柏县| 蛟河市| 武隆县| 邵武市| 临沭县| 五河县| 嘉黎县| 同心县| 湘潭市| 五台县| 福安市| 怀仁县| 富民县| 星子县| 那坡县| 隆尧县| 焦作市| 稻城县| 翁牛特旗| 逊克县| 家居| 四子王旗| 张家口市| 隆林| 当雄县| 信阳市| 满洲里市| 安康市| 边坝县| 镇原县| 德昌县| 永济市| 丹巴县| 呼图壁县| 那坡县| 八宿县| 延川县| 邳州市| 宜兰市| 昭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