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42章 吳姓俯首

吳縣城下的劉封收到了南方的來信,太史慈不但光復了餘杭,還活捉了吳景,並且已經將其往吳縣城下送來。

這可是一個非常棒的好消息。

劉封看了眼遠處的吳縣城牆,或許這座堅固的城市並不需要自己用人命去堆了。

城中的徐琨軍顯然已經有些惶惶不安了,圍城之後的第五天晚上曾集結了數千精銳出城偷襲,企圖擊破部署在城南的賈逵所部。

可賈逵性格沉穩,治軍有方,沒有因爲佔據優勢而輕敵,不但在有限的時間裡將營寨修的堅固完善,還佈下了不少陷阱。

面對賈逵戒備森嚴的營地,徐琨所部不但無功而返,還吃了一個小虧,損失了兩百多人。

這一戰雖然規模不大,也遠不算激烈,但對於雙方士氣的影響卻是相當大的。

劉封一方不但提振了士氣,同時也讓趙雲、於麋萬餘人離開的疑慮一掃而空。而吳縣城內的徐琨所部來說,卻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他們可是特地等了五天,明知道等五天會讓賈逵所部的工事修的更好,可徐琨他們爲什麼會等?

還不是擔心劉封猜到自己一方會擊敵不穩,從而故意拿城南的賈逵所部做誘餌,佈下陷阱來謀算自己一方的主力嗎?

事實上徐琨他們擔心的還真沒錯,城東的徐盛所部還真就做好了隨時援救城南,合擊徐琨出城部隊的準備。

同時,董襲、甘寧所帶的水軍,也潛伏在吳郡城西,隨時能登岸從西面側擊徐琨出城南所部。

也就是徐琨敗的太快了,膽子也小,小敗之後居然就直接退回城中了,否則三路合擊還真夠徐琨所部喝上一壺的。

“少主,朱相又來了。”

許褚悄悄的走到劉封的身後,沉著聲音說道:“這次還帶了個小傢伙過來,褚將他們暫時安排在了帳中,您要見他們嗎?”

劉封驚醒,隨即輕笑出聲:“見見吧,見他一面,能節省數十萬糧食,何樂而不爲呢?”

許褚沒有回答,而是轉到了劉封身後。

很快,劉封回到了大帳,裡面正坐著兩個人,一個是老熟人朱相,另外一個是容貌英俊,但神情有些憨實的少年,自然是陸議陸伯言了。

劉封有些疑惑,他還真猜不到這少年是何人。

看見劉封的目光在陸議的身上打量,朱相賠笑著開口道:“將軍,相身邊這少年,乃是昔日廬江太守陸康公的侄孫,如今陸家主事之人陸議路伯言。”

原來是陸遜啊。

劉封恍然,心中生出不少好感。

平心而論,江東大姓之中,對大漢最爲忠心的就是陸家了。

陸康在廬江的表現,完全對得起東漢朝廷對他的任命和信任。

陸康在廬江干的是安撫百姓,鼓勵桑農,收容分化蠻族,鎮壓叛亂等事情,身爲廬江太守,爲官極其本分,明明在揚州本地有著極高的聲望和號召力,卻從來沒有向外有過半點擴張的舉動。

在面對袁術的威脅和招攬時,陸康義正辭嚴的拒絕了對方,只忠誠於大漢朝廷。

這份忠誠,不但值得肯定,也值得獎賞。

“陸康公方憑積善,在廬江每慰人心,安撫百姓,又受逆賊袁、孫相攻,陸康公竭誠以抗,孤城難守,終至城陷身死,族人亡故過半,實乃天子、朝廷之忠臣也。”

劉封坐下之後,開口就先誇讚了陸康一番,並且肯定了陸康的功績和忠誠。

陸議很是感動,當即離席拜倒,雖然面露謙虛之色,但口中卻沒有半點推辭,照單全收,認可了劉封的肯定。

因爲陸康是陸議的長輩,而且還是陸議的撫養人,所以劉封對陸康的誇讚,陸議是不能有半點謙虛的,否則就是不孝。

東漢對孝是極其禮拜推崇的,甚至到了光是孝順就能當高官的地步,雖然並沒有唯以孝治天下,可誰都知道嘴上喊著唯以孝治天下的那個朝代,出身不行,就是孝死了也當不了高官。

朱相坐在一旁,把這些全部看在眼裡,臉色有些微妙。

這其實不能怪朱相,因爲劉封對待朱家和陸家的態度未免有些太過明顯了。再考慮到陸議這小子之前的提議,朱相都要懷疑陸家是不是早就搭上劉徵南這條線了。

不過仔細想想,應該不至於。

陸家現在不但失去了領頭羊,而且還元氣大傷,光是族人減半就是一記重創,沒有個十幾二十年的,都恢復不了元氣。

況且陸家之前可是被孫家嚴重盯防的,要不是眼下戰事吃緊,孫家又居於下風,再加上陸議不像陸績那樣顯眼,他想要跟著朱相一起出來還真會很麻煩。

“朱先生這次前來,又有何賜教?”

劉封坐了下來,轉頭詢問起朱相來。

朱相聞言,趕忙精神一振,收回胡思亂想,鄭重回答道:“蒙徵南恩典,予我吳縣士民報效之機,縣中諸家喜不自禁,故而遣相出城,來報徵南。”

劉封露出感興趣的神態:“哦!?”

朱相自然不敢擺什麼架子,趕緊將條件托盤而出。

這一次吳縣大姓們算是被嚇到了,竟然直接湊出了二十五萬石糧食,四大姓一家就出了五萬石,其他大小士族豪強聯手貢獻了五萬石。

除此以外,還有數千把軍械,三千匹各色絹帛,三百雙布靴等各色物資大量。

劉封的神色柔和了不少,只從糧食的數量來看,吳縣大姓們這一次總算是腦子清醒了。

看來上次的恐嚇沒有白乾。

只是朱相的面呈還未結束,他繼續說道:“……城中徐賊對陸路三門把控極爲嚴密,我等也只能找機會從城牆出入。只是我等發現,徐賊對水門的把控要疏忽不少,除了五百部曲以外,剩下的就是剩下不過三四百人的震澤水賊了。”

孫策軍中的震澤水賊原先有一千多人,可被徵南軍水軍大破了之後,就只剩下數百人了。

退回吳縣之後,又得不到多少補充,不少賊頭心灰意冷,偷偷離開跑路了,只剩下了現在三四百人的規模。

聽到這裡,劉封自然覺察出了對方隱藏在話裡的意思,但他就是不說話。

無奈之下,朱相只能站起身大拜道:“我等願爲將軍效力,迎奉王師入吳縣!”

陸議也跟在朱相身邊一同參拜,神情恭敬,動作自然。

劉封這才露出了滿意的神色,心中還在吐槽真不愧是吳郡大姓們,典型的吃硬不吃軟。

對他們客氣,就蹬鼻子上臉,對他們硬氣,就老老實實的了。

“不想吳縣士民竟如此奮勉,想必天子、朝廷知道此事,定會下旨嘉獎諸位。”

劉封在給了一棒子之後,也掏出了糖果:“君等之功勞,封必上奏朝廷,爲諸君請功。”

朱相臉上露出驚喜之色,而陸議卻依舊神情恬然。

劉封的目光在陸議臉上掃過,他可清楚的很,陸議這老小子雖然有能力,也忠心,外表看起來謙遜有禮,忍讓謙退,可一旦切開來,裡面全是黑的。

最大的受害者就是自家二叔。

天知道二叔還誇獎過對方,可見這小子有多腹黑,演技有多優秀。

接下來,朱相居然將發言權交給了陸議,而這小子絲毫也不怯場,把整個計劃托盤而出。

原來在這些震澤水賊中,就有受過陸家恩惠的人,而且至今依舊忠誠於陸家。

陸議有把握說服對方趁著夜色打開水門,迎接徵南軍水軍入城。

除此以外,光是四大姓就能湊出一千裝備精良的部曲。

這一千人看起來人數很少,但還是得考慮到四大姓在這兩年之中,持續不斷的被孫策和孫策軍打壓。而且陸家在廬江就元氣大傷,至今都沒能恢復過來。

再加上其他幾家要避孫家的諱,也將不少部曲安排去了城外,以表現服從的姿態。

故此,這一千人已經是四大姓在吳縣城中能動員的最大數字了。

“伯言如此優異,可稱陸庭蘭玉。”

劉封讚歎道:“陸康公後繼有人了。”

聽到劉封的稱讚,陸議自然謙虛連連,而朱相卻是一臉的豔羨,沒想到陸家這小子居然如此得徵南歡心。

朱相算是看出來了,劉封對陸議的態度明顯不同,不過朱相卻把這一切歸功於了陸康,覺得劉封是愛屋及烏,而並沒有想到其他的上面。

稱讚完後,劉封並沒有當即做出決定,而是陷入了沉思之中。

擺在劉封面前的有兩條路,一條自然是朱相、陸議所言的,有一定的風險,但成功機率也不低。

第二條路就是等吳景被送到後,讓吳景去勸降徐琨。

徐琨如今的表現和無錫時已經截然不同,可謂是被徵南軍給打掉了膽氣。這時候他又看見剛剛南下的吳景被生擒活捉,是有概率會動搖到束手投降的。

但這條路的成功機率,可要比第一條路小多了。

風險大的,成功率也大,風險小的,成功率也小。

更讓劉封感到頭疼的是,這兩個路線都會帶來一定的副作用。

第一條路,顯然是給了吳縣大姓們立功自保的機會,如果後續劉封還想折騰他們,那無疑會麻煩上不少。

第二條路,則是給了徐琨機會,舉吳郡郡治,近萬兵馬投降,於情於理,劉封都要厚待恩裳徐琨,而整整近萬的兵馬放在徐琨手裡,劉封又如何能安心?

一時之間,劉封竟然還真拿不定主意了。

就在劉封難得猶豫不決的時候,兩個意外到來的人物卻是幫著劉封做出了決定。

王朗和虞翻來了。

原來歷史上,王朗和虞翻是繼續往南逃的,先去了東冶縣,後來還想去交趾。但現在不一樣了,現在劉封都打到吳郡城下了,王朗和虞翻自然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北上。

劉封接見他們的時候發現,王朗和虞翻可謂是狼狽之極,身邊只剩下了士卒九百餘人,水手六百餘,大小戰船四十多艘。

這就是王朗和虞翻的全部家底了。

他們從鏡若湖出逃時,險些還被上虞郡的林家和焦家給扣留了下來。

好在虞翻打起了徵南軍的旗號,林、焦兩家還是畏懼劉封的威勢,最終選擇了放行。

出海之後,船隊一路北上,停靠在了婁縣沿岸,然後往吳縣城下而來。

可憐虞翻還不知道,他家在山陰城中的分支已經被孫策給屠戮殆盡了,所幸他們在老家餘姚還有分支,否則可就要像周家一樣被滅門了。

王朗、虞翻帶來了山陰城淪陷,北會稽危在旦夕的消息,王朗更是痛哭流涕,泣血陳述孫策叛逆之行,請求劉封爲其做主。

這讓劉封做出了決定,不再等待了。

之前的等待,是給孫策時間攻佔山陰,幫自己洗一遍北會。

如今孫策已經完成了任務,那自己再等下去,可就是給孫策秣兵歷馬,聚集力量反抗自己的時間了。

當然,還有一條更重要的原因,劉封是怎麼都不會說出口的。

那就是劉封給孫策的壓力越大,孫策在北會的屠刀就會越鋒利,搜刮起物資糧草來就會更狠辣。

等到孫策把會稽的士族豪強都給篦過了一遍之後,

當即,劉封令朱相,陸議返回吳縣準備,動手之期定在三日之後。

朱相,陸議領命而歸,趁夜返回吳縣。

劉封將王朗,虞翻留在軍中,並借調他們手中的船隻一併參與行動。

吳縣水門不開也就罷了,若是真打開了,那輸送兵力的船隻自然是多多益善。

一旦船隻達到一個數量級別,劉封甚至可以毫不停歇的往吳縣輸送兵力。

王朗、虞翻寄人籬下,既不敢,也不能拒絕劉封的請求,當即將大小船隻四十餘艘並六百餘水手全部交了出來,甚至連剩餘的部曲也願意拿出來。

不過劉封卻是看不上這些敗軍,這些士卒如今已是驚弓之鳥,而且對孫軍有畏懼心理,帶上這些士卒完全是有害無益之舉,說不定還會起負面作用。

謝絕了王朗,虞翻之後,劉封開始召集諸將,佈置任務。

一個時辰之後,徐盛、賈逵、高順、趙凡、於茲、董襲、甘寧等將領悉數到場,等候劉封的命令。

劉封心意已定,自然不會再同他們討論是否出兵的問題,而是乾綱獨斷。

諸將一聽終於要對吳縣動手了,一個個喜不自禁,尤其是董襲、甘寧,聽說此戰以水師爲主力,要從水門進軍城內,更是高興的險些跳起來。

第373章 上虞飲宴第511章 行縣江東第326章 盛憲的號召力第44章 韓循該死第355章 朱治乞降第181章 雷厲風行第469章 兩路使節第499章 臨湘夜宴第160章 外厲內荏第343章 輕鬆入城第324章 呂岱嚴畯第57章 元龍薦長文第567章 司馬說魯第550章 公孫來意第252章 陳國王相第347章 孫策的心思第378章 得棲鳳雛第129章 太史截胡第153章 伯符襲丹徒第473章 張濟降曹第484章 各有去處第509章 士氏朝貢第122章 步騭衛旌第152章 荀攸訪蒯越第527章 伯言望蜀第333章 裡應外合第160章 外厲內荏第465章 攻佔竟陵第206章 評請伐徐第232章 瓜分蛋糕第74章 白色的金子【第五更求追讀!】第294章 廬江劉勳第299章 調兵遣將第562章 巴郡來使第419章 安排糜竺第562章 巴郡來使第148章 三劉聯盟第399章 功成身退第112章 劉曄解困第105章 大捷回傳第313章 吳縣暗流第278章 阿瞞告密(加更求月票)第272章 萬事俱備第275章 劉闢請降第439章 揚州兵動第511章 行縣江東祝讀者大大們除夕快樂!第591章 葭萌之爭第112章 劉曄解困第349章 分割與聚攏第271章 欲招此婿第206章 評請伐徐第186章 張昭請罪第136章 廣陵戰起第439章 揚州兵動第271章 欲招此婿第164章 射陽水匪第570章 射殺雍闓第227章 三場夜宴第569章 商定交易第591章 葭萌之爭第58章 毛遂自薦第21章 別有心思第212章 河東遇天子第329章 孫軍動向第591章 葭萌之爭第540章 西南侵蝕第416章 百越戰略第63章 下邳國相第207章 以徐制揚第337章 目標錢塘第7章 各方反應第52章 雙向奔赴第567章 司馬說魯第567章 司馬說魯第352章 甘寧叫陣第250章 臥虎之爭第582章 漢中異變第227章 三場夜宴第159章 伯符定策第173章 陳登拜父第475章 蔡瑁的心思第29章 元龍,備給你看一件寶貝第357章 欲肅北會第494章 河北一統第521章 青州詔令第80章 父慈子孝第58章 毛遂自薦第544章 土寨攻防第271章 欲招此婿第442章 黃祖求援第87章 徐盛的選擇第147章 孫策謀江東第137章 廣陵城變第247章 鞏固盟友第526章 天下“大”安第372章 兩路大軍第344章 陸議改名第256章 豫揚大戰略第125章 曹操和呂布的威脅
第373章 上虞飲宴第511章 行縣江東第326章 盛憲的號召力第44章 韓循該死第355章 朱治乞降第181章 雷厲風行第469章 兩路使節第499章 臨湘夜宴第160章 外厲內荏第343章 輕鬆入城第324章 呂岱嚴畯第57章 元龍薦長文第567章 司馬說魯第550章 公孫來意第252章 陳國王相第347章 孫策的心思第378章 得棲鳳雛第129章 太史截胡第153章 伯符襲丹徒第473章 張濟降曹第484章 各有去處第509章 士氏朝貢第122章 步騭衛旌第152章 荀攸訪蒯越第527章 伯言望蜀第333章 裡應外合第160章 外厲內荏第465章 攻佔竟陵第206章 評請伐徐第232章 瓜分蛋糕第74章 白色的金子【第五更求追讀!】第294章 廬江劉勳第299章 調兵遣將第562章 巴郡來使第419章 安排糜竺第562章 巴郡來使第148章 三劉聯盟第399章 功成身退第112章 劉曄解困第105章 大捷回傳第313章 吳縣暗流第278章 阿瞞告密(加更求月票)第272章 萬事俱備第275章 劉闢請降第439章 揚州兵動第511章 行縣江東祝讀者大大們除夕快樂!第591章 葭萌之爭第112章 劉曄解困第349章 分割與聚攏第271章 欲招此婿第206章 評請伐徐第186章 張昭請罪第136章 廣陵戰起第439章 揚州兵動第271章 欲招此婿第164章 射陽水匪第570章 射殺雍闓第227章 三場夜宴第569章 商定交易第591章 葭萌之爭第58章 毛遂自薦第21章 別有心思第212章 河東遇天子第329章 孫軍動向第591章 葭萌之爭第540章 西南侵蝕第416章 百越戰略第63章 下邳國相第207章 以徐制揚第337章 目標錢塘第7章 各方反應第52章 雙向奔赴第567章 司馬說魯第567章 司馬說魯第352章 甘寧叫陣第250章 臥虎之爭第582章 漢中異變第227章 三場夜宴第159章 伯符定策第173章 陳登拜父第475章 蔡瑁的心思第29章 元龍,備給你看一件寶貝第357章 欲肅北會第494章 河北一統第521章 青州詔令第80章 父慈子孝第58章 毛遂自薦第544章 土寨攻防第271章 欲招此婿第442章 黃祖求援第87章 徐盛的選擇第147章 孫策謀江東第137章 廣陵城變第247章 鞏固盟友第526章 天下“大”安第372章 兩路大軍第344章 陸議改名第256章 豫揚大戰略第125章 曹操和呂布的威脅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济宁市| 亳州市| 葫芦岛市| 剑河县| 凤翔县| 巫溪县| 万山特区| 钟祥市| 许昌市| 湖南省| 西藏| 公安县| 马尔康县| 河间市| 施甸县| 绥宁县| 淮南市| 乌苏市| 云梦县| 沂南县| 璧山县| 惠东县| 南皮县| 襄樊市| 长丰县| 图片| 来宾市| 霞浦县| 阿城市| 郓城县| 溧水县| 武定县| 齐齐哈尔市| 禄丰县| 安泽县| 集贤县| 伊春市| 寿宁县| 泰州市| 探索| 东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