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34章 上庸易幟

第534章 上庸易幟

二週不但成功擋住了城北的援軍,還打了一波漂亮的配合,正面擊破對方先鋒,並一路追擊將申軍趕回了軍營之中。

如今二週已經成功封鎖住了軍營大門,正在勸降之中。不論申軍是否投降,至少是不可能再出來救援城中其他地方了。

許褚接到消息之後,登時大喜過望。

眼下他已經騰出手來,不但拿下了各處要點,還擒獲了申家兄弟,兵力上也有了餘力。

許褚當即下令,又給二週調去了三百援軍,這次要求可不一樣了,命令二週務必消滅大營之中的申軍。

聽完許褚的介紹之後,龐統臉上的神情也是明顯放鬆了下來,而二申卻是臉色煞白,一臉絕望之色。如今連城北軍營裡的申軍都已經被控制了,那這上庸城內的局面就再也翻轉不過來了。

接下來,許褚和龐統商量了如何安定百姓,接管城防,控制上庸,處理降卒,編管豪強等事務。

忽然,自然外面進來一個傳騎,口中大聲報捷。

一看見許褚,這傳騎口中高呼:“啓稟將軍,城北申家軍營已破!賊將李賢率衆投降。”

“哦!?”

許褚站起了身,目光轉向龐統,後者也是一臉驚喜。兩人都沒想到城北申軍竟然敗的如此之快。

事實上,正是許褚調派過去增援的那三百甲士,成了駱駝北上的那根稻草。

看見劉封軍增援新來,申家軍營中的士氣登時跌到了谷底。

這不僅僅是因爲敵軍有了生力軍,更重要的是敵軍此刻能夠來援,可見城中其他地方多半已經是兇多吉少。再加上他們先前出營增援時就已經發現北門被奪,眼下自然是一股冷意直到了心底深處。

恰好此時周峻、周舫二人命令麾下士卒大喊申耽、申儀已被生擒活捉,上庸城池已破。

這下子申軍營壘中徹底炸了鍋,許多士卒紛紛跪地請降。

眼看著大勢已去,營中主將李賢就是想要繼續負隅頑抗也不可得,只能帶著親兵和身邊的部衆開營請降。

李賢這一投降,直接宣告了戰事的結束,就連城內幾處還不曾陷落的據點也先後舉旗投降,就此,整個上庸城就算是徹底被劉封軍給佔領了。

上庸城一定,上庸郡就算是定了一半。

不過事情並沒有就此結束,還有一個西城需要拿下。

西城便是後世的安康,在東漢末年時,西城雖然比不上上庸城,但也是上庸郡內極其重要的一城。

上庸郡其實頗有意思,境內大小共有有五塊平原,其中兩塊位於上庸附近。可有意思的是,上庸附近的兩塊平原加在一起,都沒有西城所在的西城平原一半大。

西城平原的糧食產出,幾乎五倍於上庸城的產出,更不必提平原大小還不如上庸城大的房陵和鍚城了。

更重要是,想要從上庸攻打漢中,勢必要經過西城,這是繞都繞不過去的要點。自西城往西,至石泉附近,便可以依託沔水進軍漢中,也可以自饒峰嶺南面進入漢中盆地。

上庸城與西城之間,有兩處要隘,一個是竹溪,另一個則是銅錢關。

龐統看見上庸城已定,於是當機立斷,建議許褚先派出千人拿下竹溪,搶佔銅錢關。

只要這兩處到手,西城可就容易多了。

許褚沉思片刻,決心採納龐統的意見。

後援的兵力早已經出發,最遲三四天內就能趕到上庸城。許褚自量千餘兵馬鎮守上庸數日還是不成問題的。

於是,許褚當機立斷,以周峻和周舫二人爲將,領兵馬一千出發,先破竹溪,再下銅錢關。

竹溪有兵馬兩千人,銅錢關有兵馬三百,合計兩千三百人。

這點兵力哪裡擋得住如狼似虎的劉封軍?

而且還是最爲精銳的親衛軍。

當劉封的親衛軍殺到跟前時,竹溪的申軍部曲甚至都還沒收到上庸城陷的消息,直接被劉封軍給打了個措手不及。

僅僅只是小半個時辰,兩千竹溪守軍全軍覆沒,其部戰力比起上庸城中的嫡系都有所不如,又是突遭奇襲,能夠堅持這麼久已經是對得起申家那點口糧了。

竹溪一下,銅錢關也就沒有什麼懸疑了。

僅僅三百守軍,就算是斯巴達,那也得有其他七千多希臘聯軍配合才能守得住。即便銅錢關地勢險要,三百人也堅守不住,只是一炷香的功夫就宣告關破。

許褚這邊,原本預料需要三四天才能趕到的援軍居然第二天就到了。

看著風塵僕僕的賈斌,許褚的心算是徹底放回了胸膛。

這四千援兵一到,上庸城再無可能反覆。

隨即,在龐統的建言下,許褚立刻以賈斌領兵馬三千駐守上庸城,而他則帶著剩餘的兩千人趕往竹溪,匯合餘部後,直趨西城。

別看西城有兵馬五千,可還真沒放在許褚眼裡。

就算只憑本部兩千人,許褚也有十足的把握可以野戰擊潰對方。

對方若是閉門不出,死守城池,那許褚也就把城門一封,坐等後援就行了。

如今的西城已是死地,內無可戰之兵,外無必救之師,犯不著爲了著急破城而犧牲自家精銳的性命。就算要攻城,也可以等待後續部隊抵達後再做。旁的不說,如今那六千多申家戰俘就是極好的攻城炮灰。

不過局勢的發展並沒有如許褚所想的那樣。

西城居然直接投了。

沒錯,韓冉在看到陳兵城外的許褚以及劉封親衛軍後,居然毫不猶豫的開城投降了。

客觀的說,韓冉作爲一個豪強地主,本身是具有一定獨立性的,其本質和申家兄弟倆並沒有太大的不同,一樣是希望能夠維持特權,在西城這個地界作威作福的。

只是人與人之間還是有不同的。

同樣作爲豪強大族出身的小軍閥,申家兄弟倆是徹底的隨風倒,誰給好處誰是娘,誰想動他們的根基就拼命。

原時空裡司馬懿對付孟達的時候,申儀就拼命給司馬懿幫忙,結果孟達兵敗身死後,申儀立刻感覺到不對勁了。 一方面開始積極做起叛亂的準備,一方面又想通過討好司馬懿而躲過這一劫。

結果被司馬懿抓住了這個性格,直接騙到上庸給綁了,就此申家灰飛煙滅,全家族八千多人被充軍遼東。

韓冉和申家兄弟不同,他雖然也是小軍閥心態,但他親漢。

歷史上曹操都佔領漢中了,申家兄弟直接就想投了,可韓冉卻堅決不降,不但自己不投降,還拉上了申家兄弟倆,在西城積極抵抗。

曹操當時也正好趕上了要回去忙篡位的事情,哪裡有空和一小地方的軍閥拖時間?

結果韓冉奇蹟般的茍住了,後來在劉封、孟達入侵上庸時,韓冉又搖身一變,成了帶路黨,幫助劉備得以掌控上庸。

要知道當時申家的態度可是頗爲微妙的,並不歡迎劉備勢力的進入。

而且根據三國志的記載,在劉備進位漢中王的時候,韓冉還曾代表劉備,作爲使者向曹操傳遞書信,可見韓冉的政治光譜是具有強烈的親漢色彩的。

因此,當許褚兵臨西城後,韓冉第一反應纔會是喜迎王師,而不是聚兵籠城。

對於韓冉的表現,許褚相當高興。

西城一下,意味著許褚此次行動徹底大功告成。

拿下了西城,退可守住整個上庸郡,不但能夠遮蔽保護襄陽和荊州的側翼,使得上庸和襄陽、江陵、夏口連成一體,互爲犄角,遙相呼應,大大提升整個荊州的防禦力。

進則威脅漢中,激進點有了攻打漢中的出發基地,保守點則有了侵襲調略漢中的前進基地。

至於鍚城,那真不重要。

上庸的精華就是西城、上庸、房陵三城,鍚城雖然扼守了沔水的交通,可誰讓沔水在上庸郡境內太過險要了,運力起不來,水道自然也就成不了重點。水道本身都成不了重點,那扼守水道的城池自然也就算不得要地了。

況且,上庸城都降了,申家兄弟都已經是階下之囚了,鍚城又哪裡來的底氣獨抗劉封?

事實也正是如此,西城開城迎接許褚後不久,鍚城也在得知上庸、西城、房陵悉數易幟之後,在董襲的兵鋒之下開城乞降。

至此,整個上庸郡徹底變色,被劉封納入了掌控之中。

進攻上庸的行動,劉封讓許褚出馬,的確是爲了給許褚刷軍功。

許褚勤勤懇懇的跟在劉封身邊,貼身保護劉封的安危,從來都是兢兢業業,一絲不茍,甚至連睡覺都睜著一隻眼睛。

劉封不是石頭人,而且情感還比普通人更豐沛,人心都是肉長的,他又如何不會爲許褚考慮?

要知道兩漢鐵律,非軍功不得封侯。

這就是爲許褚封侯做鋪墊。

如今上庸既定,那劉封接下來要考慮的就是上庸太守的人選了。

這個人必須要文武全才,文能治理地方,安定百姓,勸課農桑,獎勵耕織,打壓豪強,聚攏民心。武能精練兵卒,調略豪強,按部就班的蠶食漢中。

如今劉封麾下可謂是人才濟濟,很快劉封就選出了一個人。

此人就是杜襲。

原時空中,杜襲在西鄂縣的驚豔表現從而發跡,先後得到了河南派的兩位頂尖大佬鍾繇、荀彧的青眼,先是被當時擔任司隸校尉的鐘繇表他任議郎參軍事,後又獲尚書令荀彧推薦,被任爲丞相軍祭酒。

丞相軍祭酒這個職務可是相當關鍵的,是曹操的貼身參謀,是能夠深入曹操丞相府大事的要職。

從此開始,杜襲成爲了曹操的親信,一路飛黃騰達,擔任侍中,伴隨曹操左右,甚至引來了王粲的嫉妒。

爲什麼說杜襲最爲合適的,正是因爲他在西鄂縣時,治理地方十分得道,並施恩於百姓,得人效死力。

劉表曾派一萬步騎前來攻打西鄂,結果愣是被杜襲以數十心腹指揮數百青壯,依託縣城抵抗了許久,還殺傷了劉表軍數百人,最後居然還能帶著城中的官吏和百姓成功突圍。

由此可見,杜襲是個不錯的文武全才,相當適合此時的上庸。

若是真要對漢中動手,也不可能以上庸太守爲主,屆時大軍作戰,劉封自然會另拜他將。

於是,劉封下令,表奏杜襲爲上庸太守,即日上任。去其農業部曹掾之職,由荊州名士鄧賢繼任。

這一日,許褚正要回軍,此時西城已經爲祖郎接防,許褚所帶的親衛軍是出來刷軍功的,自然不能在外滯留不歸。

如今戰事已畢,正要返回劉封身邊。

結果走到銅錢關時,正面撞上了一羣蠻夷打扮的少年,其中爲首的一人,身高雖然並不高大,卻十分結實厚重,方臉闊口,一雙眼睛盯著許褚,滿是火熱。

何平看見許褚後,領著身後一羣賨人少年跪倒在路邊,衝著許褚高聲喊道:“小人何平,願投將軍麾下效力。”

“你叫何平?”

許褚眼中飛快的閃過一絲震驚,並沒有爲其他人所察覺。此次出來之前,劉封特地跟他提了個人,這人的名字就叫何平。

聽見許褚發問,何平恭恭敬敬的回答道:“正是小人。”

看著眼前一板一眼的少年,許褚又追問道:“我觀汝打扮,似乎並非漢民?”

何平依舊態度恭敬,問一句答一句道:“小人乃是賨人。”

許褚心叫果然,劉封所提的何平也是賨人。

這一路上過來,許褚分出了不少精力在周圍賨人中打聽何平。

這何平本不姓何,本姓王,祖上也是賨人中的豪強酋長,只是家道中落,不得不暫時託庇於舅舅家,跟著舅父改姓了何。

不錯,此人正是日後蜀國的支柱,前期追隨諸葛北伐,屢建功勳,後期坐鎮漢中,力排衆議,獨立擊退大將軍曹爽的十萬大軍。

王平在一出祁山時的表現就不多敷言了,但他在漢中的表現卻是劉封極爲欣賞的。

其人在街亭,表現出的是一個優秀將領的能力,可在漢中之戰時,表現出的卻是一個優秀統帥的膽略、魄力和能力。

(本章完)

第28章 遷府之議第473章 張濟降曹第1章 我叫劉封,我是劉備的親兒子第575章 再克朱提第70章 糜家商隊【15求追讀!】第586章 大敗米賊第130章 兗使滿寵第304章 趙凡夜渡(繼續堅持加更!)第126章 太史子義邀是儀第87章 徐盛的選擇第154章 落荒而逃第482章 荊州戰畢第219章 封操會陳留第174章 父子交易第408章 全家父子第419章 安排糜竺第305章 杯酒釋兵權第239章 黃巾來援第131章 改換方案第343章 輕鬆入城第142章 拿下廣陵第97章 曹操的心思第235章 父子開府第488章 潘濬請纓第113章 臧霸歸心第407章 擴軍計劃第407章 擴軍計劃第183章 禮遇袁使第418章 曹府提親第438章 周崇之死第68章 心熱如火(明日萬字大爆發!)第551章 貿易爭端第594章 冰火兩重天第532章 兵發上庸第179章 鹽糖易糧第191章 朐城夜變第483章 羣賢畢至第544章 土寨攻防第82章 劉曄的盤算第319章 頓兵錢塘第7章 各方反應第164章 射陽水匪第24章 獅子大開口第534章 上庸易幟第318章 小試牛刀第565章 季玉問策第465章 攻佔竟陵第131章 改換方案第153章 伯符襲丹徒第379章 士元獻策第598章 再陷武陽第320章 奇襲高遷屯第181章 雷厲風行第37章 心腹大患第594章 冰火兩重天第157章 抄襲郭貢第428章 伯符獻策第179章 鹽糖易糧第238章 直驅陽翟第131章 改換方案第387章 各方後手第567章 司馬說魯第556章 初陣小勝第277章 兵發汝陰第239章 黃巾來援第180章 荀攸六策第389章 徵辟楊修第370章 紫氣東來第307章 徐州二畜第233章 鄉黨雲集第57章 元龍薦長文第533章 擒獲二申第459章 荊南思定第319章 頓兵錢塘第31章 兩封家書第566章 仲達使漢第230章 河東情狀第55章 繁忙的劉封第115章 追加投資第149章 劉表所欲第348章 堅如磐石第21章 別有心思第140章 子義戰伯符第200章 劉呂比鬥第344章 陸議改名第211章 高擡貴手第168章 擴軍計劃第230章 河東情狀第336章 施壓吳中大姓第223章 河東聞訊第582章 漢中異變第147章 孫策謀江東第388章 南地烽煙第103章 人工魚水情第455章 欲立新功第14章 獻策屯田第472章 遊說張濟第269章 居中謀利第6章 曹家夜話第559章 棄城而逃
第28章 遷府之議第473章 張濟降曹第1章 我叫劉封,我是劉備的親兒子第575章 再克朱提第70章 糜家商隊【15求追讀!】第586章 大敗米賊第130章 兗使滿寵第304章 趙凡夜渡(繼續堅持加更!)第126章 太史子義邀是儀第87章 徐盛的選擇第154章 落荒而逃第482章 荊州戰畢第219章 封操會陳留第174章 父子交易第408章 全家父子第419章 安排糜竺第305章 杯酒釋兵權第239章 黃巾來援第131章 改換方案第343章 輕鬆入城第142章 拿下廣陵第97章 曹操的心思第235章 父子開府第488章 潘濬請纓第113章 臧霸歸心第407章 擴軍計劃第407章 擴軍計劃第183章 禮遇袁使第418章 曹府提親第438章 周崇之死第68章 心熱如火(明日萬字大爆發!)第551章 貿易爭端第594章 冰火兩重天第532章 兵發上庸第179章 鹽糖易糧第191章 朐城夜變第483章 羣賢畢至第544章 土寨攻防第82章 劉曄的盤算第319章 頓兵錢塘第7章 各方反應第164章 射陽水匪第24章 獅子大開口第534章 上庸易幟第318章 小試牛刀第565章 季玉問策第465章 攻佔竟陵第131章 改換方案第153章 伯符襲丹徒第379章 士元獻策第598章 再陷武陽第320章 奇襲高遷屯第181章 雷厲風行第37章 心腹大患第594章 冰火兩重天第157章 抄襲郭貢第428章 伯符獻策第179章 鹽糖易糧第238章 直驅陽翟第131章 改換方案第387章 各方後手第567章 司馬說魯第556章 初陣小勝第277章 兵發汝陰第239章 黃巾來援第180章 荀攸六策第389章 徵辟楊修第370章 紫氣東來第307章 徐州二畜第233章 鄉黨雲集第57章 元龍薦長文第533章 擒獲二申第459章 荊南思定第319章 頓兵錢塘第31章 兩封家書第566章 仲達使漢第230章 河東情狀第55章 繁忙的劉封第115章 追加投資第149章 劉表所欲第348章 堅如磐石第21章 別有心思第140章 子義戰伯符第200章 劉呂比鬥第344章 陸議改名第211章 高擡貴手第168章 擴軍計劃第230章 河東情狀第336章 施壓吳中大姓第223章 河東聞訊第582章 漢中異變第147章 孫策謀江東第388章 南地烽煙第103章 人工魚水情第455章 欲立新功第14章 獻策屯田第472章 遊說張濟第269章 居中謀利第6章 曹家夜話第559章 棄城而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济阳县| 镇安县| 崇仁县| 阿坝| 西丰县| 金坛市| 怀来县| 胶州市| 翼城县| 肇州县| 龙泉市| 丹凤县| 鹤山市| 华蓥市| 贺州市| 山西省| 永宁县| 旬阳县| 安达市| 桃园市| 静安区| 延吉市| 和平区| 定陶县| 和田县| 噶尔县| 贵溪市| 丽水市| 家居| 金塔县| 拉萨市| 留坝县| 长丰县| 苗栗县| 綦江县| 青岛市| 葫芦岛市| 清河县| 门源| 建水县| 安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