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7月15日,叢福奎在“三講”教育中受到了大家的好評。參加投票的幹部中,對他滿意的有125票,基本滿意和不滿意的沒有。組織上對他的鑑定是:“他能結合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思想解放,作風民主,廉潔奉公。”事後調查表明,這時的他已經開始狠命撈錢,並且沉迷於求神拜佛,可他卻在“三講”材料中恬不知恥地表示:“要從理想信念入手,從點滴事情做起,進一步加強黨性修養,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拋棄一切私心雜念,真正做到立黨爲公,勇於奉獻。”
2000年6月,即叢福奎被中紀委“雙規”前,他剛好在張家口市主持全市的“三講”教育工作。在此期間,他總是在大會上大談人生觀世界觀,大談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
叢福奎政治頹廢,利慾薰心,大肆斂財,時間達數年之久。尤其是近兩年來,他利用週末請殷鳳珍等人“治病”,藉機向私企老闆索要錢財;利用春節遍訪名剎古寺,求神拜佛。可是,其身邊的黨組織卻未能及時發現,“三講”教育中也沒能揭發出來,教訓是深刻的。當然,這同時也體現了他狡猾的一面。
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他還有一個習慣,就是在狠命勒索錢財時,還要向被勒索者大談反腐敗鬥爭。
行賄
人之一的深圳北事通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小光回憶說:“我匯100萬過去,是叢省長寫的條子,提供地址並告訴說是大師辦的公司。他在跟我交往中還經常開導我,說他最討厭、最恨貪官。他說:你在河北投資要慎重,那些貪官總有一天會有報應的,老天會收拾他們的。”
叢福奎還經常說些“天意”、“不是不報,時候未到”之類的話。在兩規期間,他還在材料裡暢談反腐敗。“通過修行,做到不亂淫、不騙人、不說謊。從因果關係講,‘三毒’(貪、嗔、癡)是世上一切惡業產生的根源。要從根本上淨化社會風氣,剷除或減少腐敗現象,就必須向‘私’字和‘貪’字作鬥爭。”
可是,叢福奎近年來的所作所爲卻表明,他自己正是一個又說謊、又騙人的傢伙,正是一個又貪、又嗔、又癡的“三毒”分子。唯一有一句話是說對了,“不是不報,時候未到”。但這句話並不針對別人,恰恰是針對他自己。
的確,我們近年來所開展的黨風廉政教育在叢福奎這類“兩面人”身上沒有起到絲毫作用。這同時也再次印證了鄧小平同志有關論述的重要性和科學性:“反腐敗鬥爭,一要靠教育,二要靠法制,靠法制靠得住些”。對於叢福奎這種從不把教育當一回事的幹部,我們就要依靠法制,堅決懲治,決不
手軟!
在抓教育、抓法制的同時,我們還應該著重加大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的力度,努力在治本上下功夫。
叢福奎走向墮落,主觀原因是第一位的。但是,權力過大、制度不嚴、監督失控,也給其實施腐敗行爲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叢福奎收受的一千多萬元賄賂款,大部分都是在幫助私營企業主解決貸款、擔保單位等問題後主動索取的。這些事情大多不在他這個常務副省長的職責範圍之內,而且也是違背市場經濟運行規則的。我們的有關制度還要進一步改革和規範。
這也證明了從體制、機制和措施上進行改革創新,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叢福奎案件告訴我們:廣大黨員幹部尤其是領導幹部,一定要從思想上築牢反腐倡廉、拒腐防變的堤防,堅持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努力實踐“三個代表”思想,真正代表廣大人民羣衆最根本利益。同時,各級黨組織要注意抓源頭、建制度,切實加強領導幹部的教育、監督和管理。
我們相信,經過全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通過治標與治本相結合,反腐敗鬥爭一定會不斷取得新的勝利。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必將迎來一個清風浩浩、繁榮昌盛的朗朗明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