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部級高官從“天上”到“人間”
——國家藥監局原副局長張敬禮案紀實
據2011年1月6日新華社消息,日前,中共中央紀委、監察部對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原黨組成員、副局長張敬禮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立案檢查。經查,張敬禮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爲他人謀取利益,收受鉅額錢款;違規從事營利活動並獲得鉅額利益;捏造受賄事實誣告陷害他人;生活腐化。
張敬禮的上述行爲嚴重違紀,有的已涉嫌犯罪。根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的有關規定,經中央紀委、監察部審議並報中共中央、國務院批準,決定給予張敬禮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收繳其違紀所得;將其涉嫌犯罪問題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急於轉正,不惜誣告頂頭上司
張敬禮系安徽碭山人,現年56歲。1970年12月參加工作,長期在軍隊工作。曾任解放軍總後勤部衛生部助理員;解放軍總後勤部衛生部保健和計劃生育局副局長、局長;2003年10月起任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黨組成員。
從簡歷上可以看出,張敬禮是位年輕有爲的領導幹部。在部隊任職多年,在48歲時轉任國家藥監局副局長,有著美好的前途。
但是,可能他對自己的前程看得太重,急於轉正,加上藥監局的亂象,也給他提供了一些“機會”。他認爲不抓住這個機會不行,早抓比晚抓好。
在張敬禮到藥監局工作兩年後的2005年6月,時任國家藥監局局長的鄭筱萸被免職,只掛了箇中國藥學會理事長的虛銜。此時,在班子成員中排位靠前、資格較老、精通醫藥專業、年齡比他長5歲的原黨組副局長、副局長轉任局長,他有些失落感。
不久,原局長鄭筱萸案發,局裡一批幹部落馬。2007年5月29日上午,
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對鄭筱萸案作出一審判決,以受賄罪判處鄭筱萸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沒收個人全部財產;以玩忽職守罪判處其有期徒刑7年,兩罪並罰,決定執行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沒收個人全部財產。6月22日作出二審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經最高人民法院覈準,7月10日上午被執行死刑。
儘管案子一個接一個發,但都沒有牽扯到現任局長,沒有給張敬禮創造更多的晉升機會。特別是到了2010年,藥監繫統再發腐敗案。張覺得可以借這個機會把水搞渾,最好把局長拉下馬。只要一把手落馬,他這個副局長就可以儘快轉正,執掌藥監大權。
爲此,他讓人四處蒐羅現任局長一些似是而非的所謂“問題”。認爲,即便不讓他被抓,把他搞臭,讓上面覺得不勝任現職即可。況且,局長年齡也不小,在一把手位置上也幹了五年,該是“讓賢”的時候了。當初,鄭筱萸不就是因爲年齡差不多到槓,趁早退位的嗎?
張敬禮讓人整出了局長的一大堆問題,寫了個黑材料,題爲《國家藥監局局長XXX滔天罪行十惡不赦》,然後發到網上。
這份黑材料,分成三個部分:一是“獨斷專行,徹底搞散了藥監體制”,說是現任局長爲坐上高位,“不惜犧牲經過十年建立起來的藥監體制和數萬幹部隊伍”。並把局長稱爲“狂犬局長”;二是“踐踏黨紀國法,大肆提拔調用親信,搞家天下”。材料還列出了一批局裡的中層幹部,而且註明這些人與現任局長的關係,認爲局長在搞“家天下”。三是“失職瀆職,掩蓋真相,‘三鹿奶粉’、‘疫苗事件’頻頻爆發”。認爲近年來發生的惡性事件,現任局長應該承擔主要責任。之所以失職,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家人在搞腐敗。在從中謀利。材料引用總理名言,說要“讓正義像太陽一樣光輝”,號召“藥監繫統廣大幹部團結起來,揭開XXX卑
鄙無恥的面紗,趕走壓在我們頭上X氏集團的烏雲,讓太陽發出光輝!”
一時間,網絡上到處流傳著這份材料。近年來網絡反腐非常流行。許多領導幹部就因爲一些細小的問題不注意,被人捅到網上,因而落馬。然而,對一位現在還在位的正部級領導,公然在網上進行舉報,在中國卻是破天荒的舉動。因此,引起了全國輿論的關注,也引起中央領導和有關部門的重視。
從材料上看,現任局長的問題確實比較嚴重。如果調查屬實,應該說是爲反腐立了一功。但有關部門調查表明,材料中揭發的問題大多子虛烏有。
因爲材料上涉及的許多是藥監局的內部信息,這些消息只有內部人員才能知道,這充分說明材料是由“內鬼”發佈的。經過查IP地址,很快發現是張敬禮指派他的秘書發佈的。有關部門由此開始對張敬禮進行調查。結果發現,有種種腐敗問題的,不是別人,恰恰是他自己。
據一些知情人士透露,鄭筱萸事發前,張敬禮已調入藥監局任副局長,分管老幹司和機關黨政。鄭筱萸事發後,局長職位暫時空缺。藥監局內部分人士分析,也許張敬禮會接替,而張敬禮也有轉正的意思。“他努力了半天,沒讓他轉正。”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心願未能達成後,張敬禮心情很不平靜,或者說局長一職成了他的心病。在之後的幾年,張敬禮一直未放下這塊心上的石頭。
隨後,張敬禮開始頻繁舉報。“網上有很多關於藥監局內部的信息,而這些消息只有內部才能知道,爲何發佈於網上,後來經過查IP地址發現是張敬禮指派他的秘書發佈的。然後就開始調查了此事。”一位消息人士透露。隨後,調查指向了張敬禮涉嫌的經濟問題。 ωwш?ttκд n?¢ o
他想搞掉現任局長,一方面是想讓自己“進步”更快,另一方面,是爲了除掉影響他謀利的“絆腳石”,利用更大的職位謀取更多的錢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