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44 以退爲進郎陵說

李通今年二十五歲,一則因家爲豪姓,本來就有家兵,門客、徒附衆多,糧、械俱有,二來他本身也有能力,年輕有爲,故以在這亂世中,用數年之力,乃有了此時的一番事業成就。當此轉折關頭,孫堅、荀貞該擇誰人,又或是誰都不擇,繼續坐觀?選對了,平步青雲,選錯了,不止現有的成就會竹籃打水,嚴重的,至會身滅族亡,也就難怪他舉棋不定了。

諸人爭論一番,還是沒有結果,看夜色已深,李通遂使衆人退下。

次日,李通召見許仲的使者。

上次,許仲遣的只是幕府中的一個文吏,這次,卻是荀愔親自來到。

兩下落座。

李通先致歉意,說道:“昨日稍有雜務,因未能見先生,怠慢之罪,尚請勿責。”

荀愔知道他昨晚沒有見自己的真正原因是什麼,但既爲說客而來,當然不能直言打臉,故作不知,笑道:“足下養數千民家,統數萬之衆,庶務繁多,自是常理,何來怠慢之說?”

李通問道:“聞僕婢們說,昨晚先生入縣中夜遊了?好雅興也。”

荀愔說道:“愔確是昨晚去了趟縣城,倒也非是爲雅興,而是憑弔祖、父遺蹟。”

李通不解其意,心道:“荀氏家在潁陰,何來在郎陵憑弔先人遺蹟?”略一轉思,又想道,“莫不是荀氏祖上有人曾在此爲官?”他到底年輕,早年又是一個好遊俠的,不好典故,對過去的事情不太熟知,因便問道:“先生此話怎講?敢問可是先生的祖、父嘗任官在此麼?”

“吾祖曾任郎陵侯相,吾從父亦曾任郎陵長。”

郎陵本爲侯國,是雲臺二十八將之一,潁川郟縣人郎陵侯臧宮的封邑,傳襲數代,到了臧宮的曾孫臧鬆時,因爲臧鬆與母分家,不孝,故而國除,於是,郎陵乃由侯國又變回成了縣。荀淑曾出任過郎陵侯相,在任時,蒞事明理,稱爲“神君”,八龍裡的大龍,也即荀悅之父荀儉後來也曾在郎陵爲官,不過那個時候郎陵已改回成了縣,是以他時任的官職叫做郎陵長。

李通聞之,說道:“我竟不知先生的祖與從父曾在此縣爲長,若是知道,必早憑弔二位先賢遺存下來的名跡了!”

荀淑任郎陵侯相已是七八十年前的事兒了,荀儉任郎陵長距今差不多也有五十年之久了,李通在郎陵,又很少進縣內,稀見縣父老,大多時間都是在縣外的營寨中,對此不知也是正常。

李通雖然不是郎陵人,但從聚衆自守以來,他在郎陵已經好幾年了,他的家鄉江夏平春又與郎陵接壤,說一下荀淑、荀儉曾在郎陵爲官的事兒,可以拉近點和他間的關係,這是荀愔的目的。也確是因此,荀愔注意到李通對他的態度親近了些許,便又笑道:“足下起兵於郎陵至今,不過區區數年,而威震汝南、江夏間,保全百姓衆矣,英雄俊才,不過如此。想來若干年後,足下現在的這個營寨,也必會有後人前來憑弔,以緬懷足下全民爲國的功績。”

功名富貴,快意當下,是人之所欲,建功立業,名留後世,亦是人之所欲,對李通這樣年紀輕輕就名聲遠播的“英俊”來說,尤其後者是更想得到的,聽了荀愔的話,李通心中歡喜,謙虛地說道:“先生謬讚,通焉敢有此望。”

“聽說足下本是與足下的郡里人陳君共起兵於郎陵,後來似是出了些什麼事情?以致陳君不幸遇害?”

李通嘆了口氣,說道:“陳君德操優著,而唯因仁厚,不幸爲其妻弟陳郃所害。”

“陳郃現在何處?”

“此賊已被我殺了。”

李通殺掉陳郃,給陳恭報仇的事情,荀愔豈會不知?他只是藉此挑個頭,然後好用言語說動李通罷了。聞得李通的回答,荀愔乃說道:“愔有一事不明,敢請問足下。”

“先生請說。”

“足下昔誅周直,攻殺陳郃,俱堪稱果決,可謂善用時勢者,今卻爲何坐視時勢至而不能用?”

“先生所謂的‘時勢’是?”

“而今孫豫州身在河內,呂奉先趁虛侵汝南,逞一時之兇耳,南陽只一郡之地,焉是徐、豫之敵?袁公路又非能用人之主。是可知奉先早晚必亡。當下,呂奉先稍占上風,所以足下得到了徐、豫、南陽的爭相延攬,足下現在可以說是身價倍增,如果足下於此時選一方而投之,不僅是富貴輕鬆可致,並必能得到信重,吾所不明者,就是:足下卻爲何蹉跎時機,誰都不選?”

“這……。”

“足下朝氣勃勃,正大有可爲之齡,難道就甘願坐失良機,碌碌而已麼?”

荀愔在荀貞的帳下不以口才出衆,與程嘉、荀諶等辯才出色的諸人相比,他無有縱橫之長,但有長者之風,輔以讀書多年的溫潤氣質,講起話來娓娓道來,卻能使人放鬆戒備,李通誠懇地說道:“‘大有可爲’,通不敢當,‘碌碌而已’,非通所願。”

“那爲何足下卻一直沒有做出決定?是了,以吾愚見,想來定是因徐、豫、南陽,各方延攬,足下不知應該何去何從?”

李通默然不語。

荀愔笑道:“昔馬援答光武雲:‘當今之世,非但君擇臣,臣亦擇君’。足下難以抉擇,固是應當。”頓了下,說道,“吾有一言,不知足下可願聞聽?”

“先生請說,通洗耳恭聽。”

“如吾適才所言,袁公路不是一個能用人的主上,以足下之雄才,如投公路,實明珠暗投。”荀愔觀察李通的神情,見他沉默不言,未現不以爲然之色,知道他必是贊同自己的這句話,因接著往下說道,“孫豫州雖然身在河內,而其子伯符已歸,先破橋蕤,現屯平輿,足下如於此時應之,斷奉先退路,則伯符、足下與吾軍三路並起,破奉先何難也?騏驥之跼躅,不如駑馬之安步;孟賁之狐疑,不如庸夫之必至也。時機在此,足下當早決之!”

李通本來想著荀愔應該勸說他歸從徐州的,卻不料聽其話意,卻竟似非是如此,愕然問道:“先生是勸我從投孫侯麼?”

荀愔笑道:“吾便是勸足下從投徐州,郎陵的基業,足下肯棄麼?”

14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九)51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上)46 恩威並施81 瑯琊太守牢騷盛 孔明當年正少年11 陳琳表令諸荀怒24 甲兵四千向神都(四)55 兩千兵足滅獠寇 智淺何如相國高67 鳳集西鄉(上)123 三戰盡復東郡地(八)77 北邊健將固何多 南野雄士亦足衆16 燕趙意氣多豪俠(下)34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四)87 恐將危矣數請救 營有公覆必能撐174 荀成將度自雍然(下)53 佳客翩翩洛陽來(下)73 健兒戰死誰封侯(下)27 如夢65 爲政之要宣文德 輕車簡從訪張紘201 擇婦尋姚問北孫13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二)5 邯鄲陌上九月秋(五)34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四)103 空有神射不得展100 將軍百戰以奇勝27 蘇合湯餅孰爲香273 夏侯淵傳捷坎谷(上)83 訪賢非爲邀名故 羣鳥投巢廣陵城13 志纔出山77 曹隱袁進皆貴宦26 當過小城取大敵 自領中陣分左右112 詔討東郡出汝南(上)40 路畔相投父子俱 賊名水上號錦帆24 河南諸侯荀曹雄204 財用不足何以補211 撫戒刺嚇二策行120 三戰盡復東郡地(五)47 武貴立功98 董卓大敗奔逃處 荀貞勒兵宜緩迎218 媒歸婚得兩家允27 高素三勸223 調派署威壓山重78 開陽連營屯兵地 陶謙厚待泰山軍20 牽掛者何29 伯符進獻渡河略96 善將兵何如善將將29 伯符進獻渡河略32 國家棟梁傅南容133 聖旨一下赴冀州(三)126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一)68 唐虞不能以化天下106 歲歲年年人不同33 再見遲婢27 朱公偉奉天子詔76 臧子源主動請纓 荀貞之感慨風月4 郡吏士民齊聲請 潁川太守掛印歸217 選將調兵間先行77 布植黨羽養虎豹20 校尉效從麾下戰 將軍謀議分進兵163 常山中軍真倜儻(上)75 許縣陳氏72 諸荀居家交豪俊 長文將至更添才15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298 陳國相襄軍第一(七)91 事了掛印江湖去(上)1 關東州郡聯兵盛 建威討逆二將軍60 鎮東結與糜家婚29 甲兵四千向神都(九)15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122 孫堅族微壯志高91 陶謙坐視待成敗 董卓謀備據相國74 爆竹聲裡辭舊歲(上)89 煙塵卷騎分兩路 已失天時復失和77 演武薦賢(下)18 捕人42 三見遲婢295 陳國相襄軍第一(四)49 郭公則拍案痛斥 曹孟德座上借兵24 張讓賓客108 裁存萬六精敢士 良苦用心故人全1 風物迥異江南地134 聖旨一下赴冀州(四)88 徐榮久觀疑雲起 荀貞靜候將欲擊1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五)119 郭奉孝東陽說反 劉玄德廣陵先至60 樽前豪傑意難決6 東漢諸侯王21 惜乎未能諸路共 定了文武建制成95 冀州北望氣如何50 祭祀族宴36 我所邀者仁民名116 荀公達重任兗州39 雄豪滿座乳虎聲(上)5 大計130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五)164 常山中軍真倜儻(中)269 先嘆董卓再嘆民34 馮家10 江東猛虎兵將近 豫州精甲擺車前102 殊死鏖戰破敵營(上)49 本初情誼銘記不忘
14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九)51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上)46 恩威並施81 瑯琊太守牢騷盛 孔明當年正少年11 陳琳表令諸荀怒24 甲兵四千向神都(四)55 兩千兵足滅獠寇 智淺何如相國高67 鳳集西鄉(上)123 三戰盡復東郡地(八)77 北邊健將固何多 南野雄士亦足衆16 燕趙意氣多豪俠(下)34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四)87 恐將危矣數請救 營有公覆必能撐174 荀成將度自雍然(下)53 佳客翩翩洛陽來(下)73 健兒戰死誰封侯(下)27 如夢65 爲政之要宣文德 輕車簡從訪張紘201 擇婦尋姚問北孫13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二)5 邯鄲陌上九月秋(五)34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四)103 空有神射不得展100 將軍百戰以奇勝27 蘇合湯餅孰爲香273 夏侯淵傳捷坎谷(上)83 訪賢非爲邀名故 羣鳥投巢廣陵城13 志纔出山77 曹隱袁進皆貴宦26 當過小城取大敵 自領中陣分左右112 詔討東郡出汝南(上)40 路畔相投父子俱 賊名水上號錦帆24 河南諸侯荀曹雄204 財用不足何以補211 撫戒刺嚇二策行120 三戰盡復東郡地(五)47 武貴立功98 董卓大敗奔逃處 荀貞勒兵宜緩迎218 媒歸婚得兩家允27 高素三勸223 調派署威壓山重78 開陽連營屯兵地 陶謙厚待泰山軍20 牽掛者何29 伯符進獻渡河略96 善將兵何如善將將29 伯符進獻渡河略32 國家棟梁傅南容133 聖旨一下赴冀州(三)126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一)68 唐虞不能以化天下106 歲歲年年人不同33 再見遲婢27 朱公偉奉天子詔76 臧子源主動請纓 荀貞之感慨風月4 郡吏士民齊聲請 潁川太守掛印歸217 選將調兵間先行77 布植黨羽養虎豹20 校尉效從麾下戰 將軍謀議分進兵163 常山中軍真倜儻(上)75 許縣陳氏72 諸荀居家交豪俊 長文將至更添才15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298 陳國相襄軍第一(七)91 事了掛印江湖去(上)1 關東州郡聯兵盛 建威討逆二將軍60 鎮東結與糜家婚29 甲兵四千向神都(九)15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122 孫堅族微壯志高91 陶謙坐視待成敗 董卓謀備據相國74 爆竹聲裡辭舊歲(上)89 煙塵卷騎分兩路 已失天時復失和77 演武薦賢(下)18 捕人42 三見遲婢295 陳國相襄軍第一(四)49 郭公則拍案痛斥 曹孟德座上借兵24 張讓賓客108 裁存萬六精敢士 良苦用心故人全1 風物迥異江南地134 聖旨一下赴冀州(四)88 徐榮久觀疑雲起 荀貞靜候將欲擊1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五)119 郭奉孝東陽說反 劉玄德廣陵先至60 樽前豪傑意難決6 東漢諸侯王21 惜乎未能諸路共 定了文武建制成95 冀州北望氣如何50 祭祀族宴36 我所邀者仁民名116 荀公達重任兗州39 雄豪滿座乳虎聲(上)5 大計130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五)164 常山中軍真倜儻(中)269 先嘆董卓再嘆民34 馮家10 江東猛虎兵將近 豫州精甲擺車前102 殊死鏖戰破敵營(上)49 本初情誼銘記不忘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京市| 昌吉市| 百色市| 汤原县| 山东| 神农架林区| 江门市| 隆昌县| 和静县| 宜城市| 德钦县| 方正县| 家居| 旬阳县| 滕州市| 土默特右旗| 安泽县| 图木舒克市| 富川| 上犹县| 浙江省| 阿拉善左旗| 临漳县| 新乡市| 化州市| 布尔津县| 五原县| 兴海县| 炎陵县| 鲜城| 福清市| 金昌市| 长乐市| 涿鹿县| 军事| 若羌县| 凌海市| 涟水县| 喀喇沁旗| 台东市| 长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