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163 常山中軍真倜儻(上)

臧霸召陶商相見,索要軍糧,備軍南下。

這且不需多講,卻說趙雲(yún)率部西襲,三戰(zhàn)三捷,向下相城疾進。

下邳郡境內(nèi)有兩處天險,一個是淮水,一個是泗水。

所謂“淮泗”,泗水是淮水下游最大的支流,故而這兩條河水經(jīng)常會被連稱,以此代指此兩水交匯處的彭城、下邳、東海、廣陵等徐州地域。

淮水大體上是由西而東,泗水則大體上是由南而北,換言之,也就是說,淮水是東西走向地貫穿了下邳郡,而泗水則是南北走向地貫穿了下邳郡的北部地區(qū)。

許仲等從東陽入下邳郡,首先面臨的就是淮水之險,過了淮水之後,因爲下邳郡的郡治下邳縣在泗水的東北岸,所以,要想進攻下邳縣,還需要渡過泗水。這也便正是荀貞爲何在遣了許仲一部之外,又單獨遣了趙雲(yún)一路,從廣陵最西北邊的凌縣出發(fā),攻入下邳郡的主要原因。

因爲,凌縣不但在淮水以北,並且也在泗水東邊,自凌縣出,不僅不需要面對淮水的天險,也不需要面對泗水的天險,亦即是說:主要拔下下相縣,就可以直接進攻下邳縣。

——那麼說了,爲何不索性全軍都從凌縣出發(fā)?這卻是因爲凌縣是廣陵郡內(nèi)除了最東北角的海西縣之外,唯一一個既位處在淮水北岸、又與下邳相鄰的縣城,而且凌縣與廣陵內(nèi)地之間除了有淮水爲阻外,還有洪澤湖的湖羣相隔,實在是道路不便,不利部隊、軍需等的輸送,因而,只能把這裡當做是出“奇兵”之地,而無法把主力部隊從這裡運送出去。

總之,趙雲(yún)這一路兵馬實爲廣陵的“奇兵”,他的主要任務就是佔取下相,從而可以一方面減輕許仲等攻打夏丘等地的壓力,另一方面則是接應許仲等渡過泗水。

趙雲(yún)對自己的任務很清楚,他心知,下相是必須要打下來的。

如果他攻下相不克,那就不是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將會打亂荀貞的整體部署,勢必會影響到接下來整個下邳戰(zhàn)局、乃至整個徐州之戰(zhàn)的走向。

而荀貞能把這個重任交給趙雲(yún),其實本身也就代表了對趙雲(yún)的信任。

趙雲(yún)自不會辜負荀貞對他的這份信任。

也所以,由凌縣出兵之後,從進入下邳郡境始,趙雲(yún)就鼓足了勁,一路激勵士氣,逢戰(zhàn)身先士卒,雖迎小敵,亦出搏虎之力,乃三戰(zhàn)三捷,下相已然在望。

因爲下相緊臨下邳縣,地勢重要,故而城中守軍卻非淮陵等地可比,不止有下邳的郡軍,還有陶謙早前遣來的徐州軍和丹陽軍各一部。三部軍馬之中,戰(zhàn)鬥力最強的當然便是丹陽軍。

荀貞也從丹陽募過兵,趙雲(yún)深知丹陽兵著實能戰(zhàn),不可小覷。

因此之故,眼見下相在望,他雖表現(xiàn)在外的是猛烈宜奮,而心中卻實是愈加謹慎。

離下相二十里時,他接連遣出精幹斥候,仔仔細細地偵察前方可有敵人的埋伏。在得報無伏後,他仍不敢大意,提著十分小心,命兵士行軍中仍保持陣列,又廣散遊騎,隨時警惕。在諸般小心下,這日下午,他率部順利抵至了下相城外。到了城外,他立命築營。

築營同時,仍警戒城中,以防守軍趁機殺出。

卻是:直到營壘粗成,仍不見守軍出來,只是城頭上的防禦更加嚴密了許多。

趙雲(yún)這才鬆了口氣,召來部中軍官,商議攻城事宜。

下相沛國境內(nèi)有條相水,西流到此而至,此即“下相”得名之由來。和徐縣不同,因爲守軍的兵力充足,所以在下相城北,屯了一營守軍的人馬,要想攻城,就先得把這支敵軍打掉。

斥候早已探清,這支城外的守軍約有八百多人,六百多步卒,兩百多騎卒。

趙雲(yún)率部來到時,這支城外的守軍雖然沒有趁他方到、立足未穩(wěn)之機展開突襲,但卻也和城中一樣,加強了守禦戒備。外有堅固的壁壘,內(nèi)有警戒的兵卒,城中的守軍又隨時可能出來,硬打的話,恐會不易。那麼,就只有想辦法把他們調(diào)出來,野戰(zhàn)擊之以取勝。

怎麼調(diào)出來?

只有一個辦法:攻敵之必救。

打它必須救的地方,讓它不得不出來。

目前來說,有兩個地方是下相縣內(nèi)守軍必須救的。

一個自是下邳縣,這裡是郡治,笮融所在的地方,如下邳縣遭到攻擊,下相的守軍肯定是要救的。另一個是下相西北處,泗水的一個渡口,這個地方,也是下相守軍必須要守住,不能丟失的,因爲如果此渡口丟失,那麼許仲的部隊就可長驅(qū)渡泗,後果不堪設想。

下邳縣,不是趙雲(yún)的選項,他的兵馬不夠,便是作勢去攻下邳縣,下相的守軍也定然能看出這是他“調(diào)虎出山”的計策,所以,便只有作勢進攻泗水渡口這一個選項了。

趙雲(yún)對部中的諸軍官說道:“今日把營壘築成後,我部不取攻勢,而採守勢,然後於明日遣軍出營,往下相城西北的泗水渡口去,做出我部‘今來下相不爲攻城,而只爲奪渡口’之態(tài)勢,從而迷惑城中、城外的守軍,調(diào)他們出來,於半道擊之!然後,再全力攻城!”

諸軍官應道:“諾!”

計策定了,當日築營完畢,果然如趙雲(yún)所令,整部兵士只採守勢,無出擊之態(tài),並且連夜又在築成的營壘外加設了許多的拒馬,並挖出了一道壕溝。

趙雲(yún)在城外的動作,城中的守軍主將探知得清清楚楚。

守軍主將名叫張闓,卻非笮融的部曲,而是陶謙的部將,現(xiàn)任都尉之職,乃是丹陽兵中有數(shù)的高級軍官之一。——“都尉”本名“郡尉”,典一郡兵權,光武中興後,裁減內(nèi)地各郡國的部隊,從此內(nèi)郡多無成建制的正規(guī)軍,“都尉”一職也就隨之撤銷了,只有在邊郡還保存有此職,此前徐州黃巾大起,爲了使帳下的部將能夠更好地行使兵權,陶謙任命了幾個“都尉”,並上表朝中,得到了朝廷的認可,張闓便是當時被任爲“都尉”的諸丹陽兵軍官之一。

同時,張闓也是第一批入援下邳的丹陽兵、徐州兵的主將。

下相縣的西邊不遠是下邳縣,南邊臨著泗水,東邊與廣陵郡的凌縣接壤,向北一百四十里則是徐州的州治郯縣,地位十分重要,因此之故,張闓到下邳郡之後,便入駐到了此城。

張闓召來諸將夜議軍事,說道:“趙雲(yún)入境以來,連戰(zhàn)連捷,破我三屯,氣勢如虹,而今到我下相城外,卻築營自守,似無有擊城之意,此中必有蹊蹺。”

諸將以爲然。

有人狐疑說道:“既到城下,又不攻城,莫非他?”

“怎樣?”

“莫非他本就不是來攻我城的?”

“不攻我城,又爲何而來?”

“都尉莫忘了,我等不但有守城之責,且有守泗之責啊!”

張闓吃了一驚,說道:“你是說他本不是爲擊城而來,竟是爲攻泗水渡口而來?”

“不可不防!”

張闓沉吟稍頃,說道:“且觀他明日舉動,他如真是爲取泗水渡口而來,我部卻不能坐觀。”又道,“即刻傳令渡口守軍,命他們小心戒備!”

諸將應諾,自有傳令兵緣城牆而下,奔渡口傳令去了。

趙雲(yún)營中。

趙雲(yún)雖沒有圍城,可在下相城外的四面都散有斥候遊騎,夜晚兩更時分,有遊騎送來一個俘虜,趙雲(yún)親自拷問,知道了這個俘虜卻是奉命去泗水渡口傳令告警的,遂與左右笑道:“我聞張闓此人素貪財無謀,所以能爲丹陽都尉者,不過是因與陶徐州有鄉(xiāng)誼。今果中我計矣!”

75 既見君子其樂如何29 伯符進獻渡河略70 今才知君是誰人82 擒賊先擒王(下)23 文聘(中)269 先嘆董卓再嘆民23 劫人112 詔討東郡出汝南(上)60 荀君爲政(下)189 聚得幹才羽愈豐(下)21 惜乎未能諸路共 定了文武建制成69 荒年之谷揚名威 巧舌如簧動人心2 禮錢需得四百萬9 計吏郭圖(上)42 固知功業(yè)不易立 敗而不餒真英雄53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三)71 初見一龍(上)172 許顯臨機能應變(下)56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六)159 趙子龍三捷擊相15 命令50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十一)54 詐死14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yún)長渡淮克城(十五)51 兵前先有禮臣至 軟在硬後聲威奪魂110 兄弟一心共禦敵35 潛光爲?zhàn)B羽翼成143 建功立業(yè)就在冀州(九)123 三戰(zhàn)盡復東郡地(八)琢磨下情節(jié)走向,明天更15 玄德仁義愧獨生17 身負海內(nèi)盛名望 雲(yún)起河內(nèi)亦如龍99 董仲穎譭棄洛陽 孫文臺拔劍立誓12 郡兵曹椽70 陶謙雖怒忍不言 糜竺借力反愈重291 王太守課政州最(四)105 豫方郡國唯貌恭 荀家諸俊各有長137 建功立業(yè)就在冀州(三)48 正旦之日193 荀徐州爲子儲才98 幸有螟蛉機變才42 可願南下?120 晝聚虎狼爭爲戰(zhàn) 夜宴當以軍法行202 議得良策增民戶264 軍旗紛至聚昌邑188 聚得幹才羽愈豐(上)35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五)104 殊死鏖戰(zhàn)破敵營(下)100 荀友若奉使離冀 曹孟德吐露忠亮23 自古興亡百姓苦 天子西遷民何辜23 自古興亡百姓苦 天子西遷民何辜46 呂布撤圍南渡汝49 登門45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六)276 才由天授曹東郡10 搜山千騎入深幽(一)59 軺車從事雷霆來212 幽兵臨冀可謀兗169 滿營呼擁張益德(下)40 兵非無情不可掌163 常山中軍真倜儻(上)1 邯鄲陌上九月秋(一)26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七)60 荀君爲政(下)34 招攬樂進49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十)58 我爲君取彼良駒(四)4 牆下相托51 佳客翩翩洛陽來(上)26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七)14 性格21 惜乎未能諸路共 定了文武建制成4 冀州牧迎節(jié)以徵73 大丈夫?qū)庿Q而死33 戰(zhàn)罷將軍色不改 願以剩勇取全功109 無情未必真豪傑 爭徐需重爭臧霸64 報聞荀兵入符離 徐州羣臣心各異49 登門118 謀議取徐分優(yōu)劣 戰(zhàn)起要在以速勝47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八)133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六)51 動手前夜9 道人89 煙塵卷騎分兩路 已失天時復失和7 每思內(nèi)戰(zhàn)常齧指122 孫堅族微壯志高21 賞錢40 隱秘非只君可尋11 雪夜攻莊41 虛虛實實35 褒貶由人47 山雨9 計吏郭圖(上)137 建功立業(yè)就在冀州(三)157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二)214 一時羣賢鳳凰聚96 善將兵何如善將將25 再勝77 曹隱袁進皆貴宦55 此子乃忠直奇節(jié)士
75 既見君子其樂如何29 伯符進獻渡河略70 今才知君是誰人82 擒賊先擒王(下)23 文聘(中)269 先嘆董卓再嘆民23 劫人112 詔討東郡出汝南(上)60 荀君爲政(下)189 聚得幹才羽愈豐(下)21 惜乎未能諸路共 定了文武建制成69 荒年之谷揚名威 巧舌如簧動人心2 禮錢需得四百萬9 計吏郭圖(上)42 固知功業(yè)不易立 敗而不餒真英雄53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三)71 初見一龍(上)172 許顯臨機能應變(下)56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六)159 趙子龍三捷擊相15 命令50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十一)54 詐死14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yún)長渡淮克城(十五)51 兵前先有禮臣至 軟在硬後聲威奪魂110 兄弟一心共禦敵35 潛光爲?zhàn)B羽翼成143 建功立業(yè)就在冀州(九)123 三戰(zhàn)盡復東郡地(八)琢磨下情節(jié)走向,明天更15 玄德仁義愧獨生17 身負海內(nèi)盛名望 雲(yún)起河內(nèi)亦如龍99 董仲穎譭棄洛陽 孫文臺拔劍立誓12 郡兵曹椽70 陶謙雖怒忍不言 糜竺借力反愈重291 王太守課政州最(四)105 豫方郡國唯貌恭 荀家諸俊各有長137 建功立業(yè)就在冀州(三)48 正旦之日193 荀徐州爲子儲才98 幸有螟蛉機變才42 可願南下?120 晝聚虎狼爭爲戰(zhàn) 夜宴當以軍法行202 議得良策增民戶264 軍旗紛至聚昌邑188 聚得幹才羽愈豐(上)35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五)104 殊死鏖戰(zhàn)破敵營(下)100 荀友若奉使離冀 曹孟德吐露忠亮23 自古興亡百姓苦 天子西遷民何辜23 自古興亡百姓苦 天子西遷民何辜46 呂布撤圍南渡汝49 登門45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六)276 才由天授曹東郡10 搜山千騎入深幽(一)59 軺車從事雷霆來212 幽兵臨冀可謀兗169 滿營呼擁張益德(下)40 兵非無情不可掌163 常山中軍真倜儻(上)1 邯鄲陌上九月秋(一)26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七)60 荀君爲政(下)34 招攬樂進49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十)58 我爲君取彼良駒(四)4 牆下相托51 佳客翩翩洛陽來(上)26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七)14 性格21 惜乎未能諸路共 定了文武建制成4 冀州牧迎節(jié)以徵73 大丈夫?qū)庿Q而死33 戰(zhàn)罷將軍色不改 願以剩勇取全功109 無情未必真豪傑 爭徐需重爭臧霸64 報聞荀兵入符離 徐州羣臣心各異49 登門118 謀議取徐分優(yōu)劣 戰(zhàn)起要在以速勝47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八)133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六)51 動手前夜9 道人89 煙塵卷騎分兩路 已失天時復失和7 每思內(nèi)戰(zhàn)常齧指122 孫堅族微壯志高21 賞錢40 隱秘非只君可尋11 雪夜攻莊41 虛虛實實35 褒貶由人47 山雨9 計吏郭圖(上)137 建功立業(yè)就在冀州(三)157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二)214 一時羣賢鳳凰聚96 善將兵何如善將將25 再勝77 曹隱袁進皆貴宦55 此子乃忠直奇節(jié)士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宁县| 秀山| 麻栗坡县| 枞阳县| 长泰县| 烟台市| 修武县| 高要市| 兴国县| 开鲁县| 贡嘎县| 资源县| 林州市| 卢氏县| 门源| 巴青县| 柘荣县| 宽城| 信阳市| 孝义市| 平昌县| 五台县| 汕尾市| 务川| 响水县| 新闻| 石渠县| 台湾省| 太仆寺旗| 江津市| 东乡| 长海县| 西华县| 麟游县| 潞城市| 彝良县| 深圳市| 丹江口市| 潍坊市| 安康市| 夏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