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45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六)

多謝軒轅劍等同學的捧場、月票,明天兩更。

——

黃髯藏身在西山裡。

西山在襄國縣的西邊。

從襄國縣向西,行十餘里,穿過平原田野,進入丘陵地帶,再行十來裡,前有一山聳起。

此山不高,只有六七十丈,但山勢陡絕多石,往常春夏之季,山上林木茂鬱,而今寒雨過後,林木的葉子多半落了,從遠處望去,只見山體灰白雜色,灰的是山土,白的是山石。

四更多拔的營,十月天短,走到這裡天才剛亮不久。

陳午驅馬到荀貞近前,說道:“中尉,這就是封山了。過了這座山,再往前就是西山。”

陳午是襄國縣本地人,對本地的地形、山巒非常熟悉,此次進擊黃髯,他不但是嚮導,而且還是預定的先鋒前部。

“封山”這個山名由來已久,莫看此山貌不驚人,只數十丈高,佔地也不廣,但卻歷史悠久,乃是一千多年前周公旦之第四子邢侯姬苴的初封地。西周諸侯國之一的邢國就是在這座山上首建的,此山因也就成了“邢”氏的發源地,並且後世的“邢臺”之“邢”說的也是這個“邢”。

趙國境內的主幹道是南北方向,因爲郡西多山,所以郡西沒有什麼大路。今晨拔營後,荀貞等走得就多是小路,過了這座封山,前邊更是沒有甚麼好路可走。

荀貞駐馬,揚鞭指向封山的南邊,說道:“傳令各部,從那裡走,繞過封山後繼續向西。”

封山雖然陡絕多石,但在它的旁邊卻地勢平坦,可以耕種。此山距襄國縣很近,山又不大,故此山中沒有寇賊,荀貞等不需要進山剿匪,通過山旁的平坦地帶繞山西行便是。

傳令兵接令而去。

荀貞與荀攸、邯鄲榮、陳午、岑竦、典韋、原中卿、左伯侯等驅馬至封山腳下,下馬步行上山。

連日陰雨,山坡上的的泥土被澆得鬆軟泥濘,一腳下去就是一個坑,泥土下邊時有石塊,這些石塊卻是被雨水從山上衝刷下來、復又被後來沖刷下的泥土掩埋住的,走起來很不好走。荀攸一個不小心,踩住了一個掩在泥中的石子,差點崴住腳。好在陳午眼明手快,扶住了他。

等到諸人登上山頂,穿的黑漆履與衣袍的下襬都已沾滿了泥。

立在山頂向東遠望,可隱見襄國縣城。

向南俯瞰,是較爲平緩的丘陵、荒野,近兩千的義從步騎奉荀貞之令,正各部先後依次前行,穿行其上向西進軍。

向西眺望,則是一望無際的層巒疊嶺,在濛濛的晨光下,這些遠處的山黑壓壓的,一波又一波,起伏不平,宛如怒海。

陳午遙指西邊羣山,說道:“這就是西山了。”

從封山向西,西山綿亙數百里,直達太行山。

數百里的西山裡不知藏了多少的寇賊盜匪,若要問他們具體的人數、分佈,別說荀貞等人,便是山中的這些寇賊恐怕也不清楚。黃髯部是其中最大的一股,荀貞卻是早已就查問清楚,知道他的藏身地就在封山西邊約四五十里的一個山嶺中。

荀貞極目遠望西邊的羣山,試圖找到黃髯藏身的那個山嶺,卻終因遠遠近近的山嶺太多了,根本就看不出哪一個是。他轉問陳午:“陳君,你能看出哪個是黃髯藏身的山嶺麼?”

陳午搖了搖頭,說道:“相距太遠,山嶺也太多,在這兒看不到。”

“你再把黃髯藏身地的具體情況說說。”

“是。……,黃髯藏身處名叫蘆嶺,山高二百餘丈,佔地二十餘里,左爲石門山,右爲騰龍嶺,其後險峻,壁立陡絕,無路可走,唯有前山有一條山路通往山內。”

方纔上山的時候,黑漆履的履底、履面上沾滿了污泥,走起路來沉甸甸的。

荀貞尋了個石頭,走到邊兒上,擡腳在上邊刮蹭履底的泥土,一邊刮蹭,一邊嘆道:“封山雖陡,然四面均可上山,較之只有一面可以入山的蘆嶺還不算險峻,饒是如此,山路已然難行。剛纔上山時,公達差點被石子滑到,好不容易上到山上,這履底上也是沾滿了淤泥,走著都費勁,更別說臨陣格鬥了。……,公達,公宰,來日蘆嶺一戰,或將會是一場苦戰啊。”

荀攸、邯鄲榮以爲然。

荀貞笑問陳午:“陳君,你熟知蘆嶺山形,因我令你與君昌爲前部,擔負我部此次擊黃髯之首先攻山的任務。你可有信心完成?”

君昌即程嘉。用程嘉、陳午來當先鋒好處有二,一個是他倆統帶的兩個新屯分別是由投誠的山賊和襄國縣的吏卒、壯士組成的,均熟知山斗;一個是陳午是襄國縣人,熟悉蘆嶺的地形,程嘉雖非襄國縣人,但他既是趙郡人,自也對山區並不陌生,相比江禽、劉鄧、辛璦、李驤等從平原地帶來的諸人,他倆佔了“地利”二字。

不過卻也有一個弊處,即:雖說那些山賊和襄國縣的吏卒、壯士也不是沒有上過陣,之前大多見過血,或者是與守縣的縣卒交過手,或者是與黃巾和下山搶掠的寇賊交過手,可到底是組建不久的新屯,只大概知道了軍法,還缺乏正規的操練,荀貞尚不清楚其戰鬥力究竟如何。

陳午在姚升的手底下當了幾年的亭長,雖然得了幹才之名,卻苦無出頭之日,輾轉縣中諸亭,一朝得入荀貞眼中,馬上就被擢爲中尉府的吏員,早存了報效荀貞、立功勞以再獲升遷的熱切渴望,此時聽得荀貞問他,他毫不猶豫地答道:“有!”

這一個“有”字回答得斬釘截鐵,荀貞滿意得點了點頭,顧望山南行軍的部隊,見半數都已繞過了封山南麓,對荀攸、邯鄲榮諸人說道:“我等下山吧。”

朝陽從東天噴薄而出,山頂頓時大亮。

邯鄲榮回顧東方的天空,紅霞片片,又遠望西邊,羣山黑莽,說道:“至遲明天晚上可到蘆嶺,最晚後天早上即能發起進攻了。”

……

蘆嶺山中,黃髯得了軍報,緊急召集部下將校。

能從鉅鹿郡衝出皇甫嵩的重兵包圍,逃遁到趙國山中,黃髯還是有些能耐的。與左須主要是倚仗手下的那個謀士不同,黃髯倚仗的主要是本人的能力。

黃髯是外號,他本名遷,大名喚作黃遷,今年年歲不小,四十歲了。

他善用鐵矛,在黃巾軍中以勇聞名,不但勇武,而且他性格沉穩,能得衆,早年在鄉間時他就樂善好施,周急濟困,有遊俠風,投了黃巾後更是慷慨不愛財,在軍中的名聲很好。

勇武、有好名聲,他的相貌也很不錯,儀表堂堂,美鬚髯,就像關羽因鬍鬚美而被諸葛亮稱爲“髯”一樣,他“髯”的外號也是因他的美鬚髯而得來的。

跟著他逃到西山蘆嶺的千許黃巾兵卒多是他的鄉人,雖是敗軍,但在軍心凝聚力這一塊兒上卻是遠比左須的部衆要強得多。得了他的召集將令,各部曲的軍官紛紛到來。

蘆嶺山形險峻,山道狹窄不易走,然而在山頂上卻有很大的空地,足夠數千人駐紮,他們就是在山頂上築營的。便在草草搭建起的茅屋裡,黃髯與相繼來到的部下軍官們召開軍議。

“安插在山外的眼線來報,說荀賊統領兩千步騎來攻我山了。”

黃髯一句話落地,茅屋中譁然一片。

有驚訝的:“荀賊來了?”

有驚駭的:“哎呀,我等快下山撤退吧。”

有驚喜的:“正要爲大賢良師報仇,他就主動送上門上來了?”

黃髯咳嗽了聲,壓住紛亂的聲音,環顧諸人,說道:“荀賊是皇甫嵩麾下的名將,到趙國後,又在前不久伏擊陣斬左須,實爲我道大敵!如今他氣勢洶洶前來,不可小覷。”

諸人皆道:“是。”

“諸君以爲我等該如何迎敵?是戰?是走?都來說說。”

諸人有提議棄山逃跑的,有提議下山逆擊的,意見不一,最終請黃髯決定。

黃髯早有定見,當下說道:“蘆嶺周邊皆山,我等是外郡人,對周邊的地理山形不熟,如果棄山撤退,只有兩個下場,要麼是迷亂于山中,要麼是軍心大亂,不管是哪一個下場,我等都將死無葬身地。因此,以我之見,棄山萬萬不可。”

他分析敵我的優劣,說道:“我部人馬雖少,只千許,可荀賊帶的部曲也不多,也就才兩千步騎,山地難行,他帶的那些騎兵在攻山時又用不上,他能用的也就是那不到兩千人的步卒。以不到兩千之步卒攻我千人之軍,依我看來,他想取勝卻也不易。”

諸人細思量,覺得黃髯說得對,早前嚷嚷著棄山逃跑的那幾個人也改變了意見,均點頭贊同。

“棄山撤退不可行,下山逆擊卻也不可行。下山逆擊等同放棄了我山中的地利,荀賊的部曲都是歷經鏖戰的精銳,在山下與他們平地作戰,我部萬難獲勝。所以,上策當是據山扼守。”

“將軍所言甚是!”

“我部雖只千人,然均是青壯,無有婦孺,皆可上陣殺敵,只要我等千衆一心,利用山形之地利在我的優勢,拼力死戰,這一仗,說不定我等還能獲勝!只要能打勝這一仗,又或者即使不勝,但只要能把荀賊逼退,咱們就算是在趙國立住腳了!待到來年春暖,咱們再出佔黃榆嶺,用心經營,等過個三年五載,不管說盡趙國之地,可這趙國西邊的羣山說不好卻都是咱們的天下了!”

座中一人奉承說道:“黃榆嶺與將軍同姓,又暗合黃天之‘黃’,這蘆嶺北邊的山嶺又名騰龍,此皆吉兆也!以小人愚見,這分明是黃天在預示將軍:蘆嶺將會是將軍的騰龍處,而黃榆嶺則將會是將軍的根基地。等今次擊敗荀賊,再打下黃榆嶺,這趙郡就必將爲將軍的囊中物了。”

黃髯撫須大笑。

87 風捲雷動誅鄴趙(三)290 王太守課政州最(三)50 勵士出征40 蹴鞠40 雄豪滿座乳虎聲(中)115 孫文臺半道打劫 陶恭祖忍氣吞聲14 營中點兵尚未畢 遙見數騎絕塵至3 先表北海刺青州84 廢漢帝陳留登基 察雲氣程嘉附會47 山雨32 荀衢2 獲名289 王太守課政州最(二)60 樽前豪傑意難決44 以退爲進郎陵說79 了卻山中寇賊事(三)11 陳琳表令諸荀怒81 不足憂懼劉玄德8 程嘉獻策難吳輯90 揭竿而起爲招安93 夜夜磨我削葵刀64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56 我爲君取彼良駒(二)32 荀衢57 我爲君取彼良駒(三)83 威震陽翟(上)81 捕拿張直(上)41 謀重有利爲臣職3 邯鄲陌上九月秋(三)8 推衣126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五)147 沙丘臺上舊時月(二)49 登門299 陳國相襄軍第一(八)74 程劉自請見臧薛 三陳領命討郡賊105 豫方郡國唯貌恭 荀家諸俊各有長53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三)105 先登陷城斬劉闢9 道人49 郭公則拍案痛斥 曹孟德座上借兵12 敬事227 孫仲臺奉令出兵11 迴天轉地將軍手 身輕名士一文錢123 三戰盡復東郡地(八)37 士疲不宜再強進 騎往東北問袁曹63 荀姚謁見陶恭祖 江湖豪氣陳元龍26 鄉中四姓17 文遠克城震弘驚(下)9 聯軍雖盛心思異 孔伷步騎到潁川168 滿營呼擁張益德(中)29 盤點籌劃228 瑯琊鹽亂不足定194 魯子敬狂兒奉糧72 寧舍濟北取任城12 馳援35 鄉吏殘民36 我所邀者仁民名129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四)70 相見恨晚堂上歡59 文若誓願扶漢室 貞之笑辱董仲穎121 芮祉奉令送女來32 君爲虎士114 楊蔚奉使出魯陽 袁術應盟擊豫州30 回家14 守城初戰14 荀家五虎度陳倉(五)107 轉戰十縣至平輿(上)161 一將功成萬骨枯(上)125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53 滅族(上)64 難居人下劉玄德 文動天下陳孔璋61 太守行春(上)54 詐死93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一)36 文遠突陷潁川營(中)49 呂奉先攻勝李通(上)80 故齊晏子因君顯 北遊橫連舊蘇秦(下)3 殺人130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三)4 冀州牧迎節以徵80 了卻山中寇賊事(四)49 郭公則拍案痛斥 曹孟德座上借兵79 冠軍將呼太史慈(一)61 太守行春(上)13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六)104 彈棋最妙是長斜50 排場94 願以區區當芹獻67 鮮卑復又寇幽並204 財用不足何以補15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148 沙丘臺上舊時月(三)7 置彀在此請君入41 荊州刺史武陵守 魯陽袁術望南陽41 虛虛實實183 商應拜奉州印綬51 故事28 幾事不密則成害33 程偃188 聚得幹才羽愈豐(上)
87 風捲雷動誅鄴趙(三)290 王太守課政州最(三)50 勵士出征40 蹴鞠40 雄豪滿座乳虎聲(中)115 孫文臺半道打劫 陶恭祖忍氣吞聲14 營中點兵尚未畢 遙見數騎絕塵至3 先表北海刺青州84 廢漢帝陳留登基 察雲氣程嘉附會47 山雨32 荀衢2 獲名289 王太守課政州最(二)60 樽前豪傑意難決44 以退爲進郎陵說79 了卻山中寇賊事(三)11 陳琳表令諸荀怒81 不足憂懼劉玄德8 程嘉獻策難吳輯90 揭竿而起爲招安93 夜夜磨我削葵刀64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56 我爲君取彼良駒(二)32 荀衢57 我爲君取彼良駒(三)83 威震陽翟(上)81 捕拿張直(上)41 謀重有利爲臣職3 邯鄲陌上九月秋(三)8 推衣126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五)147 沙丘臺上舊時月(二)49 登門299 陳國相襄軍第一(八)74 程劉自請見臧薛 三陳領命討郡賊105 豫方郡國唯貌恭 荀家諸俊各有長53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三)105 先登陷城斬劉闢9 道人49 郭公則拍案痛斥 曹孟德座上借兵12 敬事227 孫仲臺奉令出兵11 迴天轉地將軍手 身輕名士一文錢123 三戰盡復東郡地(八)37 士疲不宜再強進 騎往東北問袁曹63 荀姚謁見陶恭祖 江湖豪氣陳元龍26 鄉中四姓17 文遠克城震弘驚(下)9 聯軍雖盛心思異 孔伷步騎到潁川168 滿營呼擁張益德(中)29 盤點籌劃228 瑯琊鹽亂不足定194 魯子敬狂兒奉糧72 寧舍濟北取任城12 馳援35 鄉吏殘民36 我所邀者仁民名129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四)70 相見恨晚堂上歡59 文若誓願扶漢室 貞之笑辱董仲穎121 芮祉奉令送女來32 君爲虎士114 楊蔚奉使出魯陽 袁術應盟擊豫州30 回家14 守城初戰14 荀家五虎度陳倉(五)107 轉戰十縣至平輿(上)161 一將功成萬骨枯(上)125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53 滅族(上)64 難居人下劉玄德 文動天下陳孔璋61 太守行春(上)54 詐死93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一)36 文遠突陷潁川營(中)49 呂奉先攻勝李通(上)80 故齊晏子因君顯 北遊橫連舊蘇秦(下)3 殺人130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三)4 冀州牧迎節以徵80 了卻山中寇賊事(四)49 郭公則拍案痛斥 曹孟德座上借兵79 冠軍將呼太史慈(一)61 太守行春(上)13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六)104 彈棋最妙是長斜50 排場94 願以區區當芹獻67 鮮卑復又寇幽並204 財用不足何以補15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148 沙丘臺上舊時月(三)7 置彀在此請君入41 荊州刺史武陵守 魯陽袁術望南陽41 虛虛實實183 商應拜奉州印綬51 故事28 幾事不密則成害33 程偃188 聚得幹才羽愈豐(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保市| 凉城县| 房山区| 青海省| 宽城| 商城县| 大名县| 宜城市| 中西区| 天长市| 博白县| 玉田县| 淄博市| 鹤庆县| 维西| 武城县| 三江| 望谟县| 白城市| 钟山县| 营山县| 枣阳市| 湘乡市| 靖西县| 眉山市| 洪雅县| 阳信县| 铅山县| 定远县| 阿鲁科尔沁旗| 海林市| 巨鹿县| 上杭县| 永康市| 大洼县| 岗巴县| 杭锦后旗| 清水河县| 涪陵区| 乌拉特前旗| 阿克苏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