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289 王太守課政州最(二)

兩下相見,問過姓名,此人果是劉繇。

荀貞揖而笑道:“君入徐月餘,吾數請而不得君至,至今方得一見,吾思之久渴了!”

陳瑀在旁笑對劉繇說道:“將軍至縣,過縣寺不進,先造訪君,對君確是思渴。”

劉繇知道荀貞來淮浦,但沒有想到荀貞才進淮浦的縣城,居然連縣寺都不入,就直接來造訪他,還禮答道:“鄙鄉賊亂,繇不能佐州定平,棄家南來,已是深慚,復有何面目拜見將軍?”

劉繇在被朝廷除爲侍御史之前,是在青州州府任職,所以有“不能佐州平定”之語。

荀貞說道:“吾與君雖是初見,然久聞君名,君之德、能吾略有知,君此言太過自謙!”

劉繇請荀貞等登前院的正堂。

正堂不大,坐不了太多人,荀貞只帶了荀彧、戲志才、張昭等數人入內,把餘人皆留在院外,樂進、淮浦長吏、陳瑀兄弟也坐陪堂下。劉繇來淮浦時,除了帶著妻、子之外,還帶了幾個用慣的親近僕、婢。荀貞等坐定不久,自有婢女奉上茶湯。

劉基年歲太小,本是無有資格相陪的,荀貞喜歡他的可愛穩重,特地把他也叫進來,令坐在自己的席邊,看著劉基小大人也似,一本正經地坐好之後,他笑對劉繇說道:“吾子季夏尚幼,吾唯望待其年歲稍長後,能與令郎一樣,少而知禮,使人觀之則喜。”

劉繇說道:“犬子無狀,焉敢受將軍讚譽。”

荀貞笑道:“貴鄉多士,太史子義篤烈,左子邑善書,又有李、王諸姓,俱郡名族,未知諸士之中,最優者何人?諸姓之中,最盛者何族?”又笑道,“料以諸姓,當以君家爲盛。”

左子邑即左伯,善八分書,又甚能造紙,其所造之紙便是鼎鼎大名的“左伯紙”,與張芝筆共爲書家妙品,蔡邕每作書時,非左伯紙不妄下筆。雲臺二十八將之一的李忠是東萊人,其族裔在東萊繁衍至今,頗爲興盛。王氏亦東萊大姓,王豹、王翁兄弟各有聲名。當然,話說回來,王、李雖爲大姓,比起劉繇家族卻還是相差甚遠的。

劉繇答道:“方今兵亂,能爲朝廷清平海內的便爲佳士。至若名族,袁本初在冀,袁公路在荊,陳元悌在揚州,君牧徐,曹孟德在東郡,君兄守九江,鄙鄉諸姓,何如將軍州里!”

袁紹、袁術、陳溫、曹操都和荀貞一樣是豫州人,換句話說,現今海內諸州,富庶的地方大半爲豫州人所控,故此,劉繇有此一答。

先是荀貞道相思之渴,劉繇以“不能佐州平定”作答,繼而荀貞稱讚劉基,劉繇又客套回答,再之後劉繇又以“清平海內的便是佳士”以及“鄙鄉諸姓,何如將軍州里”來回答荀貞與他拉關係的問話,便是再不敏感的人,此時也察覺出了劉繇對荀貞似有牴觸心理。

荀貞撫髭鬚而笑,稍頃,說道:“君言甚是!海內鼎沸,士自當以能芟亂除暴者爲善。”

坐談不移時,荀貞起身告辭。

劉繇送荀貞等到院門口,止步不再行。

陳瑀藉故落於荀貞等之後,待荀貞等人稍微走遠後,他拉住劉繇的手,埋怨說道:“荀鎮東數延請君,而君不往,今鎮東至縣,過縣寺不入,親先訪君,意何殷殷!君奈何不肯稍屈己!”

劉繇不肯屈己以待荀貞,是有他自己的原因的,他與陳瑀親善,也不相瞞,正色直言答道:“荀鎮東雖有禮賢之風,昔治魏郡,不畏強暴,亦嘗有令名,而今攻徐、窺兗,漸顯豪橫,非我同道。爲避賊亂,我纔不得已南下徐州,暫居而已,何必與他結交!”

陳瑀知道劉繇在朝中有人,以他的家聲、名望,只要遇到合適的機會,就必會再次得到朝中的詔拜,他現雖未就任,但已被朝廷拜爲侍御史,如再得詔拜的話,依照慣例,只要不任爲朝職,“御史外任,動據州郡”,即可掌權於州郡,或爲二千石太守,或爲一州刺史。有這樣的底氣,又與荀貞不“同道”,如他所說,也就的確沒有與荀貞結交的必要了。

陳瑀無可奈何,知不能說服劉繇,只好使勁晃了晃他的手,說道:“正禮!正禮!”擡頭看去,見荀貞等漸將要行至里門處,不好再與劉繇多說,只又說了一句,“鎮東素以寬仁著名,想來必不會怪罪於君。君既不願與鎮東結交,安心居此便是。”說完,匆匆地追趕荀貞等而去。

出了里門,上到車中,荀貞問戲志才、荀彧:“卿二人觀劉正禮何如人也?”

荀彧答道:“人如其字,正而守禮。”

戲志才答道:“非將軍所能用。”

荀貞認同戲志才的判斷,嘆道:“惜乎!”

戲志才問道:“將軍惜什麼?”

“我爲東萊的百姓惜。劉正禮如肯爲我用,東萊黃巾何足平也!”

自起兵起來,尤其掌牧徐州之後,荀貞幾乎沒有被人拒絕過,此回造訪劉繇,雖早有心理準備,知道劉繇不能被他所用,可卻也沒想到劉繇這麼不給面子,對答之時,不僅態度木然,而且言談帶刺,他雖是豁達,也有點不高興,剛纔在張昭等人面前沒有將不滿露出,這時車內無有外人,只有戲志才、荀彧,他卻是情緒難抑,說出了這麼一句類若“牢騷”的話來。

“焦和清談之士,無能爲也,必敗。東萊之賊,早晚還得將軍蕩平。”

荀貞話說出口,便即後悔,見荀彧不作聲,遂轉換話題,笑問道:“文若,適才卿言劉正禮人如其字,給以褒譽之贊,可是憂我會治罪他麼?我是何樣人,卿難道還不知曉?”

荀彧答道:“彧知將軍固不會因此而治罪劉正禮,之所以褒譽他,只是在說實話罷了。”

荀貞哈哈一笑。

車外有人馳馬至,稟道:“將軍,有一人自稱東萊太史慈,求見將軍。”

荀貞聞言大喜。

127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六)159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四)125 豪強應曹爲投機8 朱門酒肉路邊骨56 熔鑄35 文遠突陷潁川營(上)130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五)7 遍觀諸郡(上)51 故事85 風捲雷動誅鄴趙(一)70 土爲季夏序主養 將臨戰至紛請前56 橋蕤稱權當知變 文直再入魯陽城68 志懷霜雪曹孟德(中)13 孔德再獻明良策 江東猛虎孫文臺12 一檄引得泰山驚229 卞騶黃巾待驅行154 沙丘臺上舊時月(九)87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一)13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四)22 文高初見21 甲兵四千向神都(上)15 燕趙意氣多豪俠(上)207 丈夫豈可受人輕10 查封26 威震郡北13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六)68 志懷霜雪曹孟德(中)57 市恩80 故齊晏子因君顯 北遊橫連舊蘇秦(下)71 董仲穎操立天子 袁本初離洛奔冀99 董仲穎譭棄洛陽 孫文臺拔劍立誓116 荀公達重任兗州5 風雪夜刺(下)11 前倨後恭因何故64 其疾如風侵略如火13 荀家五虎度陳倉(四)29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140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六)92 先留鋒銳鞘中掩 稍容待得變後出6 邯鄲陌上九月秋(六)41 荊州刺史武陵守 魯陽袁術望南陽74 歸來有美迎於城84 廢漢帝陳留登基 察雲氣程嘉附會74 奮武遣以一軍阻90 風捲雷動誅鄴趙(六)14 陽城治吏(上)10 防寇4 牆下相托31 程普諫止回師救29 盤點籌劃19 血雨腥風洛陽城(上)275 夏侯淵傳捷坎谷(下)77 曹隱袁進皆貴宦12 一檄引得泰山驚9 書箋反覆修棧道105 豫方郡國唯貌恭 荀家諸俊各有長66 謀大計暫斂英眉 郡童子顯傲剛強80 了卻山中寇賊事(四)25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六)144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十)27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八)171 許顯臨機能應變(中)49 選編死士110 宣高節義英雄志 亂世臣亦擇人君66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8 遍觀諸郡(下)37 會師(下)166 城頭暮升英雄旌68 重施魏郡屯田計 秦鬆笑舉糜子仲72 曹孟德妙解袁怒 荀友若起意歸鄉39 點將封侯趁少年53 勸降非是一路使 臨敵當有攻守備82 光陰似苒流如箭59 軺車從事雷霆來264 軍旗紛至聚昌邑17 身負海內盛名望 雲起河內亦如龍81 擒賊先擒王(中)69 荒年之谷揚名威 巧舌如簧動人心65 短歌52 受表揚威心感動4 邯鄲陌上九月秋(四)1 上任43 爲今之計21 黃帝邢德有之乎141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八)2 獲名39 開練20 今有潁陰乳虎(上)40 兵非無情不可掌142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八)212 幽兵臨冀可謀兗13 倏忽如白駒過隙76 江東猛虎方列陣 幷州飛將已出營45 董卓狼顧問英雄(下)90 襲陣兵退夏侯惇(八)上架感言15 命令23 大獲豐收107 冠蓋裡中安諸將 上兵當以先伐謀26 招人
127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六)159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四)125 豪強應曹爲投機8 朱門酒肉路邊骨56 熔鑄35 文遠突陷潁川營(上)130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五)7 遍觀諸郡(上)51 故事85 風捲雷動誅鄴趙(一)70 土爲季夏序主養 將臨戰至紛請前56 橋蕤稱權當知變 文直再入魯陽城68 志懷霜雪曹孟德(中)13 孔德再獻明良策 江東猛虎孫文臺12 一檄引得泰山驚229 卞騶黃巾待驅行154 沙丘臺上舊時月(九)87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一)13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四)22 文高初見21 甲兵四千向神都(上)15 燕趙意氣多豪俠(上)207 丈夫豈可受人輕10 查封26 威震郡北13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六)68 志懷霜雪曹孟德(中)57 市恩80 故齊晏子因君顯 北遊橫連舊蘇秦(下)71 董仲穎操立天子 袁本初離洛奔冀99 董仲穎譭棄洛陽 孫文臺拔劍立誓116 荀公達重任兗州5 風雪夜刺(下)11 前倨後恭因何故64 其疾如風侵略如火13 荀家五虎度陳倉(四)29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140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六)92 先留鋒銳鞘中掩 稍容待得變後出6 邯鄲陌上九月秋(六)41 荊州刺史武陵守 魯陽袁術望南陽74 歸來有美迎於城84 廢漢帝陳留登基 察雲氣程嘉附會74 奮武遣以一軍阻90 風捲雷動誅鄴趙(六)14 陽城治吏(上)10 防寇4 牆下相托31 程普諫止回師救29 盤點籌劃19 血雨腥風洛陽城(上)275 夏侯淵傳捷坎谷(下)77 曹隱袁進皆貴宦12 一檄引得泰山驚9 書箋反覆修棧道105 豫方郡國唯貌恭 荀家諸俊各有長66 謀大計暫斂英眉 郡童子顯傲剛強80 了卻山中寇賊事(四)25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六)144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十)27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八)171 許顯臨機能應變(中)49 選編死士110 宣高節義英雄志 亂世臣亦擇人君66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8 遍觀諸郡(下)37 會師(下)166 城頭暮升英雄旌68 重施魏郡屯田計 秦鬆笑舉糜子仲72 曹孟德妙解袁怒 荀友若起意歸鄉39 點將封侯趁少年53 勸降非是一路使 臨敵當有攻守備82 光陰似苒流如箭59 軺車從事雷霆來264 軍旗紛至聚昌邑17 身負海內盛名望 雲起河內亦如龍81 擒賊先擒王(中)69 荒年之谷揚名威 巧舌如簧動人心65 短歌52 受表揚威心感動4 邯鄲陌上九月秋(四)1 上任43 爲今之計21 黃帝邢德有之乎141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八)2 獲名39 開練20 今有潁陰乳虎(上)40 兵非無情不可掌142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八)212 幽兵臨冀可謀兗13 倏忽如白駒過隙76 江東猛虎方列陣 幷州飛將已出營45 董卓狼顧問英雄(下)90 襲陣兵退夏侯惇(八)上架感言15 命令23 大獲豐收107 冠蓋裡中安諸將 上兵當以先伐謀26 招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织金县| 巫山县| 衡山县| 沙湾县| 固安县| 太保市| 鹤峰县| 陵川县| 彭山县| 滨海县| 天气| 孟连| 潢川县| 榆社县| 潮州市| 黄大仙区| 万安县| 镇沅| 牙克石市| 肇东市| 河津市| 澎湖县| 曲麻莱县| 加查县| 宜良县| 舟曲县| 贺兰县| 旺苍县| 黔江区| 揭阳市| 克山县| 迁安市| 大英县| 贵州省| 达孜县| 毕节市| 蕲春县| 南昌县| 丰县| 新绛县| 孝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