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144 建功立業(yè)就在冀州(十)

張角在整合了冀州黃巾、進擊失利後,把麾下絕大部分的兵馬都放在了鉅鹿郡,一部約十萬衆(zhòng)由張角、張樑統(tǒng)帶,堅守廣宗,一部亦約十萬衆(zhòng),由張寶統(tǒng)帶,駐於下曲陽。

他之所以把鉅鹿郡選作主戰(zhàn)場,一是因爲這裡是他的家鄉(xiāng),佔有地利、人和,二則是因爲鉅鹿郡在軍事上具有很重要的戰(zhàn)略地位。

鉅鹿郡位處冀州的中間地帶,加上在它西北邊的常山國和在它西南邊的趙國,此三地在周朝時是邢國之地,戰(zhàn)國時屬趙,秦爲鉅鹿、邯鄲二郡,項羽改爲襄國,入漢則又分爲鉅鹿、常山、趙諸郡國,其地西帶上黨,北控幽、並,太行山從它們的西邊綿延而過,黃河在它們的南邊滔滔向東,依山憑險,居高俯視中原,號爲形勝之國,乃是河北之襟要,河東之藩蔽。

自古以來,只要冀、幽有事,這裡向來是兵家必爭之地。秦之時,章邯擊趙,鉅鹿一敗,秦不復振。韓信攻趙取勝,從趙以東,再無堅壘。可以這麼說,這三個郡國,尤其鉅鹿,便是河北的腰脅,只要能佔據(jù)此地就能控御河北,北則足以吞併幽、冀,南則可以攻取河東,渡河而下,直擊洛陽,若是向西可取幷州,若是向東則兗、青、豫在其囊中。

張角當年行醫(yī),雲(yún)遊天下,久歷四方,足跡遍佈冀、豫、青、兗諸州,對鉅鹿郡的軍事價值和戰(zhàn)略地位非常清楚,所以在野戰(zhàn)失利退回廣宗後便固城自守,雖然歷經(jīng)盧植、董卓的連番攻擊、圍困,卻始終不肯再後退半步。

張角不是將門出身,連他都清楚鉅鹿郡的重要性,皇甫嵩更不必說。

軍議會上,待諸將來齊,皇甫嵩首先發(fā)言,說道:“黃巾亂起,荼毒海內,百姓受兵災之苦,天子憂於廟堂。苦戰(zhàn)累月,今豫、兗諸州之黃巾已被剿滅,所餘之大賊唯南陽與冀州耳。日前,朱中郎與南陽秦太守陣斬張曼成,南陽賊已不足慮,現(xiàn)在唯一剩下的就是冀州黃巾。”

他三言兩語,先把整體的戰(zhàn)局講說清楚,接著說道:“張角,黃巾道之魁首也。張樑、張寶,張角弟也。此三賊者,此次賊亂之禍首也。‘天地之性,人爲貴’,我漢家素以仁孝治天下,然此三賊爲一己之私,禍害天下,因之而死者何止數(shù)十百萬!餘賊皆可恕,唯此三賊不可恕!”

短短幾句話,調動起了帳中諸將的情緒,諸將齊聲應道:“諾!”

皇甫嵩顧盼帳中,很滿意他們的激昂,緩緩坐下,說道:“豫、兗諸州黃巾一滅,此三賊之羽翼便算是被剪除了,如今他們雖擁兵甚衆(zhòng),號曰百萬,然以我觀之:至多十餘萬罷了。這其中,還有不少老弱婦孺,能戰(zhàn)者也許還不到十萬人,又分處兩地,實取敗之道。前盧公、董君雖偶有失利,然只是小敗,無關大局。諸君,冀州郡國之百姓受賊苦久矣,無不翹足以待王師,天子在朝中等著我軍的捷報,大勝之役就在眼前,建功立業(yè)就在冀州!”

“建功立業(yè)就在冀州!”

“諸君請坐。”

諸將紛紛落座,兵甲碰撞,帳中嘩嘩響聲一片。

等聲音平靜下去,諸將盡皆安坐,皇甫嵩令人掛起地圖,正襟危坐,環(huán)顧諸將,話入正題,說道:“諸君,張角彼輩雖已窮途末路,但廣宗城內畢竟尚有數(shù)萬能戰(zhàn)之賊,吾等也不可大意輕視。里諺雲(yún):‘一人計短,兩人計長’,諸君有何破賊克城之計,請儘管言來。”

荀貞於坐中暗暗點頭,心道:“先用一個簡短的開場白講清楚當前的局勢,併成功調動起諸將的情緒,然後再借此時機開口問計,皇甫嵩不愧名將。”傅燮說爲將者首先要獎罰嚴明,這話說得對,也不對,爲將者不但需要獎罰嚴明,更需要掌握人心。畢竟,仗是由人來打的,如果不能掌握人心,不能適時地調動將士的情緒,那麼離紙上談兵也就不遠了。

宗員是副將,先跟盧植,又跟董卓,現(xiàn)在又跟皇甫嵩,參加了對張角的所有戰(zhàn)事,對冀州黃巾的情況比較熟悉,頭一個站起發(fā)言,說道:“就像將軍說的,張角他們如今已是窮途末路,早在將軍來前,他們就連戰(zhàn)連敗,退入廣宗,現(xiàn)在將軍來了,麾下帶來的盡是虎狼之士,乃常勝之軍,又有董君帶來的河東郡兵、秦胡精騎相助,這張角就更不是吾等對手了!”

皇甫嵩頷首,問道:“校尉有何破賊之策?”

宗員說道:“廣宗城堅,城內兵多,若要硬攻,恐難猝下。賊不善野戰(zhàn),員以爲,不如用計把他們調出城來,野戰(zhàn)殲之。”

宗員的這個辦法荀貞聽著有點耳熟,略一回思,即想起在潁川、汝南的時候就常常聽到有人提出用此策來擊滅黃巾。黃巾軍不是正規(guī)軍,沒有經(jīng)受過嚴格的軍事訓練,守城的時候還可以,一旦野戰(zhàn),十有九敗。冀州黃巾雖然精勇,也一樣存在著這個缺陷。

“如何將之調出?”

“員有二策。”

“噢?吾願聞之,校尉請講。”

“兵法雲(yún):‘圍三缺一’,只有給了賊兵逃生的希望,他們纔不會死戰(zhàn)。廣宗城東臨清河,現(xiàn)下除了城東外其餘三面都被我軍團團圍住,員以爲,不如放開一面,然後麾軍急攻另外兩面。如此,當賊兵堅持不住的時候,便必會從吾等放開的那一面出城逃走,將軍可預先在這裡埋下伏兵,待其出城,便就擊之!”

宗員的這個計策荀貞聽著仍耳熟,在此前的戰(zhàn)事中他們就用過此策了。宗員話音才落,一人起身反駁,說道:“校尉此言差矣!廣宗城內有賊兵數(shù)萬,如果把他們放出城外,那麼吾等斷難將之全部殲滅,倘有漏,逃去下曲陽,反倒增強了下曲陽守賊的力量,不妥不妥。”

皇甫嵩問道:“然則君有何計?”

“以下吏愚見,與其縱賊出城,使其與下曲陽賊合兵,不如沿用盧公之計,廣築圍塹,重圍廣宗,徐徐攻之。待下廣宗,再擊下曲陽。如此,就算稍微耽誤點時間,至少可以分別克之。”

荀貞轉目觀之,見說話的是鄒靖。皇甫嵩點了點頭,說道:“校尉言之有理。”

面對廣宗這樣一個堅城,攻取不外乎二策,要麼圍攻,要麼用計把守卒調出,野戰(zhàn)殲之。宗員、鄒靖各持一策。餘下帳中的諸將次第發(fā)言,有的支持宗員,有的支持鄒靖。

董旻、牛輔、徐榮、段煨、胡軫等有資格參加軍議的這幾個董卓部將也在帳中,皇甫嵩注意到他們沒有發(fā)言,因詢問道:“諸君有何意見?”

董旻起身答道:“吾等部衆(zhòng)皆是騎兵,昔從吾兄在幷州、河東擊討叛羌多爲野戰(zhàn),攻堅不多,不太擅長攻城之道,所以吾等不敢亂言。等到攻取之日,悉從將軍調令就是。”

皇甫嵩笑了一笑,正要再說話,牛輔站了起來,大聲說道:“將軍,下吏有個辦法。”

“噢?是何妙計?”

“妙計談不上,一個小小的主意罷了。將軍,以我看來,廣宗城之所以屢戰(zhàn)不克,不是別的緣故,只因爲一樣。”

“哪一樣?”

“張角自稱大賢良師,又自號天公將軍,這雖是妄稱妄號,但以我看來,此賊也許還真是有些能耐,會兩手妖術,我軍所以屢戰(zhàn)不克,說不定就是因爲受了他的詛咒。他能詛我軍,我軍亦能詛他啊!何不請個筮人先算上一卦?再請幾個巫祝詛詛他們?”

“啊?”

“將軍若是倉促間找不到合適的筮人、巫祝,不瞞將軍,吾等部中盡有,可以借給將軍用之。”

“這……,牛君好意我心領了,不過現(xiàn)在還用不上這個。”

牛輔的這個建議聽起來可笑,但在戰(zhàn)爭中使用巫者於當下來說卻是一件尋常可見的事情。前漢與匈奴作戰(zhàn)時,雙方都用過巫者“詛軍”以求勝利,如太初元年,西伐大宛,漢軍就用巫者“以方祠詛匈奴”,王莽末年,赤眉軍中也常有巫者鼓舞,以求神助。牛輔等是涼州人,地方邊鄙,與羌胡雜居,尤信此道。

帳中諸將除寥寥數(shù)人露出不屑嗤笑的表情外,餘下諸人對牛輔的提議並無任何嘲笑之意。

皇甫嵩將門出身,深諳兵法,自是不會信這一套,敷衍過牛輔,剛準備轉臉再去詢問別的將校,驀然注意到徐榮嘴脣囁嚅,似是有話想說,便又回過頭,笑問道:“徐君可有妙策?”

徐榮遲疑片刻,站起身,說道:“榮以爲,鄒校尉所言甚是。”

“噢?”

“張角無計,集一州之賊屯聚兩城,這是上天賜給我軍的大好戰(zhàn)機。榮以爲,與其縱賊,不如嚴守。縱賊有兩弊,嚴守有兩利。”

“願聞其詳。”

“張角、張樑若棄城走,入下曲陽,與張寶合兵,那麼首先,下曲陽將會很難被攻克,其次,賊勢必將大漲,如果他們再從下曲陽分兵攻掠入幽、並,則很可能會挑起邊郡羌胡之亂,更難制之,此縱賊之兩弊也,而若嚴守,一來,如鄒校尉所言,吾等可徐徐攻之,分別克之,二則,張角乃黃巾魁首,又是張寶之兄,張寶斷然不會舍廣宗而去,吾等自也就沒有了幽、並之憂,萬一張寶按捺不住,發(fā)兵來援,我軍又可圍城打援,一舉兩得,此嚴守之兩利也。”

帳中諸將,徐榮是第一個指出如果放張角、張樑出城,那麼因爲南下的道路已被皇甫嵩阻斷,就很可能會出現(xiàn)張角兄弟乾脆捨棄冀州,攻入幽、並的情況,而一旦張角兄弟這麼做了,朝廷接下來將要面臨的也許就不再單只是黃巾的危患,還要再加上羌、烏桓等諸胡的叛亂了。

他此言一出,帳中爲之一靜。

“這徐榮果然不同凡響,難怪會連敗曹操、孫堅,難怪會得到董卓的重用!”

荀貞握著劍柄,坐於席上,轉目看著徐榮,眼放異彩。

——

1,前漢與匈奴作戰(zhàn)時,雙方都用過巫者“詛軍”以求勝利。

據(jù)史料記載,董卓的部將裡至少有兩人相信此道,牛輔是一個,李傕是一個。“(李)傕性喜鬼怪左道之術,常有道人及女巫歌謳擊鼓下神,祠祭六丁,符劾厭勝之具,無所不爲”。

牛輔、李傕都是董卓部下的重要將領,牛輔並且深得董卓的信用,由此推之,大約在董卓的軍中信巫用巫應是很普遍的。

相信此道的不止這些地處邊鄙的涼州人,也有士族子弟,在漢末初平年間當過青州刺史的焦和就是一個,面對寇暴的黃巾,他“禱祈羣神,求用兵必利,蓍筮常存於前,巫祝不去於側”。

6 本初何如伯珪強79 聞聽道上辱郡丞(下)120 晝聚虎狼爭爲戰(zhàn) 夜宴當以軍法行28 甲兵四千向神都(八)295 陳國相襄軍第一(四)214 一時羣賢鳳凰聚78 唯先順勢能造勢72 曹孟德妙解袁怒 荀友若起意歸鄉(xiāng)40 雄豪滿座乳虎聲(中)202 議得良策增民戶51 佳客翩翩洛陽來(上)20 拜徐州用計離亂25 郡府迴文30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一)69 英雄志氣袁本初69 躋身才俊(上)6 東漢諸侯王51 佳客翩翩洛陽來(上)15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yún)長渡淮克城40 路畔相投父子俱 賊名水上號錦帆2 光和六年(下)26 威震郡北68 司空病薨長安裡 相國倒行洛陽城45 天寒遙寄冬衣去1 關東州郡聯(lián)兵盛 建威討逆二將軍58 關張各有惆悵情107 克曹而後可圖荊178 袁紹表舉豫刺史52 市義193 荀徐州爲子儲才229 卞騶黃巾待驅行176 樂進單騎入彭城(上)277 政自良出荀太守21 徐羊各獻破敵策31 除惡務盡64 欲得鐵馬先得人25 臨水慨嘆古今事 蒞敵思量遠近兵53 勸降非是一路使 臨敵當有攻守備71 寬仁信義劉玄德(上)88 徐榮久觀疑雲(yún)起 荀貞靜候將欲擊15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yún)長渡淮克城55 毀容120 冤句一頭傳諸縣3 誰人不知荀貞之196 周幼平如熊舉將(中)88 徐榮久觀疑雲(yún)起 荀貞靜候將欲擊18 府主簿拒降守名46 離間難離明智主 讒言每自小人來18 第一天(下)3 習射84 廢漢帝陳留登基 察雲(yún)氣程嘉附會15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yún)長渡淮克城29 鍾繇94 橋瑁詐書移諸鎮(zhèn) 一聲雷響起風雲(yún)42 馮鞏28 辰彼碩女94 感故念舊迎上座 屈己下拜得士心191 唯天子方有王命47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八)68 鳳集西鄉(xiāng)(下)49 登門98 戲忠建言攻山陽81 捕拿張直(上)70 相見恨晚堂上歡14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yún)長渡淮克城(九)82 光陰似苒流如箭12 一檄引得泰山驚57 尺素飛傳相思意43 輕收萬衆(zhòng)取來易 亂世清談難爲君67 發(fā)蹤指示功人也 能得走獸爲功狗4 留錢34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四)97 賈文和出謀分守 戲志才獻計馳擊65 爲政之要宣文德 輕車簡從訪張紘7 邯鄲陌上九月秋(七)69 丈夫做事應如北風掃雪163 常山中軍真倜儻(上)94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二)16 文遠克城震弘驚(上)18 捕人3 光和七年166 城頭暮升英雄旌162 一將功成萬骨枯(中)100 棄郡而走袁伯業(yè)20 血雨腥風洛陽城(下)109 無情未必真豪傑 爭徐需重爭臧霸3 邯鄲陌上九月秋(三)9 督郵在此(上)30 奉先馳雄擊汝南1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29 樂進歸來3 書裡有一個錯處,向大家道歉147 沙丘臺上舊時月(二)5 邯鄲陌上九月秋(五)1 關東州郡聯(lián)兵盛 建威討逆二將軍232 前軍輕剽入任城178 袁紹表舉豫刺史66 子義樹戟喝虎狼196 周幼平如熊舉將(中)79 呂布既遁援將到 兩路先取胡文才
6 本初何如伯珪強79 聞聽道上辱郡丞(下)120 晝聚虎狼爭爲戰(zhàn) 夜宴當以軍法行28 甲兵四千向神都(八)295 陳國相襄軍第一(四)214 一時羣賢鳳凰聚78 唯先順勢能造勢72 曹孟德妙解袁怒 荀友若起意歸鄉(xiāng)40 雄豪滿座乳虎聲(中)202 議得良策增民戶51 佳客翩翩洛陽來(上)20 拜徐州用計離亂25 郡府迴文30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一)69 英雄志氣袁本初69 躋身才俊(上)6 東漢諸侯王51 佳客翩翩洛陽來(上)15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yún)長渡淮克城40 路畔相投父子俱 賊名水上號錦帆2 光和六年(下)26 威震郡北68 司空病薨長安裡 相國倒行洛陽城45 天寒遙寄冬衣去1 關東州郡聯(lián)兵盛 建威討逆二將軍58 關張各有惆悵情107 克曹而後可圖荊178 袁紹表舉豫刺史52 市義193 荀徐州爲子儲才229 卞騶黃巾待驅行176 樂進單騎入彭城(上)277 政自良出荀太守21 徐羊各獻破敵策31 除惡務盡64 欲得鐵馬先得人25 臨水慨嘆古今事 蒞敵思量遠近兵53 勸降非是一路使 臨敵當有攻守備71 寬仁信義劉玄德(上)88 徐榮久觀疑雲(yún)起 荀貞靜候將欲擊15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yún)長渡淮克城55 毀容120 冤句一頭傳諸縣3 誰人不知荀貞之196 周幼平如熊舉將(中)88 徐榮久觀疑雲(yún)起 荀貞靜候將欲擊18 府主簿拒降守名46 離間難離明智主 讒言每自小人來18 第一天(下)3 習射84 廢漢帝陳留登基 察雲(yún)氣程嘉附會15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yún)長渡淮克城29 鍾繇94 橋瑁詐書移諸鎮(zhèn) 一聲雷響起風雲(yún)42 馮鞏28 辰彼碩女94 感故念舊迎上座 屈己下拜得士心191 唯天子方有王命47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八)68 鳳集西鄉(xiāng)(下)49 登門98 戲忠建言攻山陽81 捕拿張直(上)70 相見恨晚堂上歡14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yún)長渡淮克城(九)82 光陰似苒流如箭12 一檄引得泰山驚57 尺素飛傳相思意43 輕收萬衆(zhòng)取來易 亂世清談難爲君67 發(fā)蹤指示功人也 能得走獸爲功狗4 留錢34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四)97 賈文和出謀分守 戲志才獻計馳擊65 爲政之要宣文德 輕車簡從訪張紘7 邯鄲陌上九月秋(七)69 丈夫做事應如北風掃雪163 常山中軍真倜儻(上)94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二)16 文遠克城震弘驚(上)18 捕人3 光和七年166 城頭暮升英雄旌162 一將功成萬骨枯(中)100 棄郡而走袁伯業(yè)20 血雨腥風洛陽城(下)109 無情未必真豪傑 爭徐需重爭臧霸3 邯鄲陌上九月秋(三)9 督郵在此(上)30 奉先馳雄擊汝南1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29 樂進歸來3 書裡有一個錯處,向大家道歉147 沙丘臺上舊時月(二)5 邯鄲陌上九月秋(五)1 關東州郡聯(lián)兵盛 建威討逆二將軍232 前軍輕剽入任城178 袁紹表舉豫刺史66 子義樹戟喝虎狼196 周幼平如熊舉將(中)79 呂布既遁援將到 兩路先取胡文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兰溪市| 武清区| 黔南| 灵宝市| 清丰县| 常州市| 海宁市| 巴林左旗| 廊坊市| 永年县| 乐东| 略阳县| 日照市| 阳新县| 青河县| 平潭县| 景宁| 都昌县| 高青县| 吉木萨尔县| 盐城市| 红原县| 额尔古纳市| 贞丰县| 拉孜县| 阿荣旗| 湘潭市| 绵阳市| 东山县| 定远县| 灯塔市| 余江县| 庆安县| 横峰县| 巴东县| 雅江县| 织金县| 景洪市| 天等县| 马山县| 鄢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