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28 辰彼碩女

當(dāng)晚,在議過郡北諸縣的善後事後,以給荀貞洗塵爲(wèi)名,陰修留諸人用飯。

席上,也許是因爲(wèi)和荀貞“共貪過沈馴家產(chǎn)”的緣故,杜佑、郭俊與他頗是親近。

荀貞心道:“後世有人生四大鐵,其一爲(wèi)‘一起分過贓’。蓋因一塊兒做過壞事兒,互相各有對方的把柄,故彼此少些提防。這個道理,在現(xiàn)在也通用啊。”

飯畢,諸人告辭。陰修叫鍾繇在閥閱簿上給荀貞記上他此次行縣的功勞,又特許給荀貞了五天的假期。閥閱簿就是功勞簿,兩漢官吏的升遷有兩條路,一條是被上官直接拔擢,一條是“積功勞閥閱”獲得升遷。按規(guī)定,吏員五天休沐一次,連帶出陽翟、回陽翟,荀貞這次出差共計十六天,該補三天假期,因其有功,陰修多給了他兩天假,算是獎勵。

出了太守府,諸人各歸本舍。

荀彧有話對荀貞說,荀貞也有話對他說,兩人共行。

夜黑沉沉的,街上無人。沒有一點風(fēng),路邊的樹木就像陰影似的,一動不動。剛纔在太守府裡用飯時,堂上四角放的都有冰,後邊又有侍女打扇,倒沒覺得太熱,這一出來,迎面就是鋪天蓋地的熱氣。沒走兩步,荀貞的額頭已冒出汗滴,他只覺得渾身都黏津津的,極不舒服,鬆了一下衣襟,說道:“今兒跑了一天,回來就拜見太守,沒先衝個涼,卻是有點失禮了。”

“半個月了,天只熱,半滴雨不降。阿兄,你這回走了半個郡,各地旱情如何?”

“不容樂觀。”

“唉,好容易有了兩年好收成,百姓還沒緩過來氣,今年眼看又要旱災(zāi)。”

“是啊,三年豐收,民才能儲一年之糧。前年、去年,這才兩個好年景,郡北又橫徵暴斂,百姓家無餘糧。今年若旱,來年的路邊恐怕就要有餓殍了。”

“好在府君已傳檄諸縣,令各地抗災(zāi)救旱。”

“以我之見,抗災(zāi)雖然應(yīng)該,可爲(wèi)完全計,最好還是提醒府君先去外郡買些糧,以備萬一。”就算郡裡救災(zāi)得力,今年的收成肯定也要歉收,明年必有不少百姓家中沒有吃食。再有一年多就是甲子年了,多一個百姓沒有吃食,將來黃巾起事的時候,就可能會多一個“亂民”。

荀彧點了點頭,說道:“此是老成之言。我明日當(dāng)諫言府君。”他是郡主簿,職在“拾遺補闕”,何謂“拾遺補闕”?就是太守沒想到的,他得想到。

抗旱是大事,買糧也是大事。不過,今夜荀彧想對荀貞說的卻不是這些事,荀貞想對荀彧說的也不是這些事。他倆想說的,自然是荀貞此回行縣之事。

荀彧問隨從的打燈小吏要過行燈來,打發(fā)他先回去,免得他聽見了談話。等這小吏走後,他看了一眼趕著車跟在荀貞身後的李博和宣康。

宣康茫然無知。李博有眼色,長揖到底,笑對荀貞說道:“椽部,在下和叔業(yè)都餓壞了。君怕熱,但請慢行,在下和叔業(yè)卻等不及了,先行一步,回舍裡找些飯吃。”作別荀貞、荀彧,拽著宣康登車先走了。他兩人位卑,以陰修之尊貴,自不會與他倆同席吃飯,但也不至於餓著他倆。太守府裡還是給他們備的有飯的,他倆也吃了點。這句話僅是藉口而已,不必當(dāng)真。

荀彧是個細心謹(jǐn)慎的人,等無關(guān)人等都走了後,這纔開口說道:“阿兄此次案行郡北,逐、殺不法,聲威大震,半郡百姓作歌歌之,此誠善事。唯有一事可憂。”

“文若是說趙忠麼?”

“不錯。類如國叕此輩,都是自辭,他們的舉主如汝南袁氏,也多爲(wèi)名門,縱有不滿,也應(yīng)該不會含恨報復(fù)。只有沈馴,他是趙忠的親戚。今兄爲(wèi)自保,雖舉薦了沈容繼任鐵官長,但趙忠對此會有何表現(xiàn),實難猜測。”

“文若,我和你一樣,這回行縣歸來後也是隻憂一事,不過卻非此事。”

“噢?那是何事?”

“我不怕趙忠打擊報復(fù),但是卻怕家長會因此而生氣啊。當(dāng)日你我臨赴任郡府,家長對咱倆都有交代,命咱倆不要爲(wèi)宗族惹禍。我纔出任督郵一個月,就爲(wèi)宗族惹來了這麼大的麻煩,非常不安。府君給了我五天休沐,我卻都不敢回去了。”家長,即族長,說的是荀緄。

“吾父處,兄不必擔(dān)憂。我已寫信將兄案此次行郡北諸事告訴了家父,家父也有回信。”

“家長怎麼說的?”

“吾父所言,正與我那夜所說相同:吾荀氏所以名重天下者,因有清名而已,所謂‘以宗族爲(wèi)念’,並非是叫你我畏懼退縮,不敢任事,而是提醒你我不可莽撞行事,不要因爲(wèi)意氣之爭而爲(wèi)宗族惹禍,該做的事兒,還是要義無反顧地去做的。孟子曰:‘人有不爲(wèi)也,而後可以有爲(wèi)’。孔子曰:‘君子有所爲(wèi),有所不爲(wèi)’。即此理也。”

荀貞放下了心,說道:“這樣我就放心了,明天我就敢回家了!”

說起“回家”,荀彧說道:“說起回家,阿兄也確實該回去一趟了。”

“此話怎講?”

荀彧笑道:“吾父在信中提到了阿兄的婚事,家裡已去陳家納過採了,也問名占卜過了,得卦大吉。現(xiàn)在只差送聘禮,定婚期了。”他頓了頓,欲言又止。

荀貞心道:“文若欲言又止的,似有話難言。”狐疑猜測,“他想說的必是與我婚事有關(guān)。結(jié)婚是件光明正大的事兒,我又是事主,有何不可言者?”想來想去,只有一種可能,“哎呀,莫不是正因爲(wèi)我是事主,所以纔不好對我說?依照風(fēng)俗,‘納采’也者,即男方派人會見女方,觀其儀容。他這欲言又止的作態(tài)之前,正說到‘家裡已去陳家納過採了’,莫不是?這陳家女的儀容不甚令人滿意,又或者乾脆醜陋不堪?他怕我會失望,所以不忍對我明言?”

他雖不在意女方的模樣,事到臨頭,一想起這輩子要面對一個極不趁意的女子度過,不覺間也是膽顫心驚,強顏歡笑,說道:“文若,我觀你欲言又止,似有難言之語?有何不可言者?”

荀彧笑了笑,說道:“吾父也給阿兄寫信了,阿兄回到舍中後,一看便知。”說著,從懷中取出一封信來,遞給荀貞。他的笑容落在荀貞眼裡,只覺神神秘秘,越發(fā)心跳,伸手接住,恨不得現(xiàn)在就打開觀看,又怕荀彧笑他,勉強按住心神,裝出從容的姿態(tài),把信緩緩收好,放入袖中。

荀彧轉(zhuǎn)回話題,說道:“當(dāng)在陽城之時,沈馴私調(diào)鐵官徒進城,意欲作亂。當(dāng)時要是換了我,我也會和阿兄一樣,選擇將他當(dāng)場斬殺。沈馴已死,再說趙忠也是無用。我適才所言,並無它意,只是想提醒阿兄從今夜以後要多加小心提防,出入之間最好多帶些隨從侍衛(wèi)。”

“文若的意思是?”

“沈馴自尋死路,阿兄誅他是爲(wèi)國除不法,爲(wèi)民保陽城,趙忠或他的侄子就算想報復(fù),也找不著錯處。不能從明面上報復(fù),我擔(dān)心他們會從暗中來。”

“文若是說趙忠叔侄會用刺客?”

“不排除這個可能。”

兩漢離上古未遠,承先秦餘風(fēng),遊俠多,刺客也多。西漢就不說了。東漢初年,漢軍攻蜀,接連有兩個名將,一個劉秀的老鄉(xiāng)加親戚來歙,一個雲(yún)臺二十八將之一的岑彭都死在刺客劍下;漢末,孫策死於許貢的門客之手,亦算被刺而死。劉備在平原相任上時,也險被刺客所害。因替人抱怨殺人而被通緝的典韋,美其名曰“有志節(jié)任俠”,說白了,也是個刺客。

荀貞在西鄉(xiāng)時,甚至聽門下的遊俠說過:洛陽至有主諧和殺人者,謂之會任之家,也就是後世的中間人,接受委託人的委託,給委託人選擇合適的刺客。趙忠、趙忠的侄子都在洛陽,可能趙忠不屑於用刺客,他的侄子卻不一定。荀彧的這個擔(dān)憂不無道理。

如果從明處來,荀貞或許還會擔(dān)憂。從暗處來,他是真的不懼,手下這麼多的遊俠勇士,誰能近處刺殺於他?他笑道:“趙忠權(quán)傾朝野,天子呼爲(wèi)‘阿母’。我一個小小督郵,哪裡值得他僱兇行刺?”

“話雖如此,還是謹(jǐn)慎爲(wèi)上。”

荀貞點了點頭,轉(zhuǎn)開話題,嘆了口氣,說道:“志才一時之傑,惜乎只因出自寒家,便不爲(wèi)府君所看重。難怪我今天邀他同來太守府時,他似有落寞神色,原來是文若你已舉薦過他而太守卻不能用之啊。……,唉,太守只給了一個水曹書佐的微末小職,想來志才必是不肯屈就的。罷了,我也不對他說了,省得自討沒趣。”

他頓了下,又說道:“當(dāng)今之世,選士而論族姓,用人則必閥閱,非名族不能進,非大姓而不用,多少傑出之士因此泯然無聞,可惜可嘆。”閥閱,在此處不是指功勞簿,而是指門閥士族了。祖上有功業(yè),後世據(jù)以爲(wèi)資本,故爲(wèi)閥閱。

荀彧有同感,說道:“是啊。志纔有大志,也有大才,憑他的‘志才’,卻不能登郡朝爲(wèi)大吏,不得不屈居家中,日夜以博戲爲(wèi)業(yè),用酒來澆塊壘。可惜可嘆。”

荀貞默然片刻,想想戲志才,想想樂進,又想想空有才識卻在決曹史上蹉跎到老的宣博,又回憶想起時尚出任鄉(xiāng)佐時的歡喜和今夜李博在聽到被除爲(wèi)督郵院小吏時的驚喜神態(tài),再又轉(zhuǎn)顧荀彧,復(fù)又看看自己,又是感慨,又是慶幸。要不是穿越到了荀家,要是穿越到一個貧寒之家,便是他有戲志才之才,在這個以閥閱族姓取士的時代,怕也是沒有用武之地。

荀彧察覺到了他的異樣,誤會了他的意思,笑道:“也是啊,阿兄你剛二十三四,我才弱冠,即能一個出任北部督郵,一個充任郡主簿,爲(wèi)什麼?還不是因爲(wèi)你我的族姓!說起來,咱倆也是沾了這世之流俗的光啊!說不定便在此時,就有寒家才士在怪你我堵了賢者之路呢!”

夜深人寂。

荀貞說道:“夜已深。文若,走,我先把你送回主簿舍。”

“阿兄爲(wèi)兄,弟爲(wèi)弟,怎能阿兄送我?阿兄無燈,我先送阿兄吧。”

“就是因爲(wèi)我是兄,所以才應(yīng)該由我來送你啊。”

兄友弟恭,彼此爭著送對方,最終荀彧還是沒能拗過荀貞。荀貞送他走著,問道:“我明天一早便歸家,你有信或者別的什麼東西要我捎回去麼?”

“有一封給家父的回信,還有一卷才從書肆上購來的書與兩塊瓦當(dāng),要麻煩阿兄幫我捎回。”

“瓦當(dāng)必是送給仲仁的了,書是給何人的?”仲仁即荀成,就是荀貞那個喜歡收藏瓦當(dāng)?shù)淖逍值埽蛙髫懙年P(guān)係也挺好的。上次荀貞離家來郡,荀成和荀攸、荀祈一樣都是送他了百錢。

荀彧答道:“書是送給我從兄仲豫的。”

仲豫即荀悅,八龍之首荀儉之子,在荀氏同輩、晚輩之中,若論軍機智謀,他不及荀攸;若論處理政務(wù),他不及荀彧;但若論學(xué)問,無人能及。荀彧比他小十五歲,非常佩服他。荀貞對此也是知道的。到了主簿舍,取了信、書、瓦當(dāng),荀貞借了荀彧的行燈,轉(zhuǎn)回督郵舍。

……

到了舍內(nèi),許仲等人還沒休息,在夜下的院裡等他。

荀貞隨手把燈交給看門的老蒼頭,吩咐說道:“明天還去主簿舍。”蒼頭應(yīng)諾。

天氣炎熱,院中輕俠大多光著膀子,只穿著牛犢短褲,唯有許仲、“小蘇君”蘇正兩人衣衫俱全,穿戴得甚是嚴(yán)整。荀貞熱壞了,一身都是汗,接過小夏遞來的蕉扇,呼啦啦猛扇了好幾下,略得清涼,有了餘暇問許仲、蘇正。他笑問道:“你倆也不熱?裹得跟個桶棕似的?”

蘇正年歲不大,二十多歲,與荀貞相仿。他一本正經(jīng)地答道:“我父母從小就教我,‘正’者,正也。名爲(wèi)正,不敢不衣冠正。”

荀貞覺得好笑。他和蘇正也認識一兩年了,尤其在西鄉(xiāng)這一年多,差不多朝夕相見,不敢說盡知他的脾氣性格,也瞭解得差不多了,知道他是一個表面上總一本正經(jīng),實際上卻常做出令人哭笑不得之事的人,簡而言之,用後世的語言形容,兩個字:悶騷。

此時見他又是一副莊重嚴(yán)肅的模樣,換在平時,荀貞會打趣他兩句,今夜有心事,提不起說笑的興趣,轉(zhuǎn)問許仲:“君卿,你呢?你的名字可不叫‘正’啊。”

許仲言簡意賅,答道:“君尚未歸,我不能寬衣。”

荀貞一笑,想起了荀彧提醒他要提防刺客之語,心道:“文若說的也對,謹(jǐn)慎爲(wèi)上。”想叫許仲留下,和程偃一塊兒隨從侍衛(wèi),想了一想,又放棄了,想道,“西鄉(xiāng)別院不可無君卿。”西鄉(xiāng)別院的那些輕俠是他至今爲(wèi)止最重要的羽翼爪牙,不交給心腹人掌管無法放心。

他說道:“府君給我了五天假,我明天回家。君卿,你們也收拾收拾,明兒跟我一塊兒回去,不必跟著我進縣了,你們直接去西鄉(xiāng)。到了西鄉(xiāng),叫阿偃和阿鄧帶他們本隊人去我家找我。”

“是。”

荀貞拿著扇子又使勁搖了幾下,把扇子丟回給小夏,說道:“多扇幾下又不涼快了,身上反又多出一層汗。……,大家都早點歇息罷。”

諸人轟然應(yīng)諾,送他回去後院,各歸屋中休息。蘇正和另幾人嫌屋裡熱,拉了席子出來,鋪樹下,便就以天爲(wèi)蓋,以地爲(wèi)牀,睡在了當(dāng)院,還自稱:“爲(wèi)荀君守夜。”

荀貞一笑了之。

……

回到後院,宣康、李博披衣出來,三人又略談了幾句。

荀貞說道:“你倆今被除爲(wèi)督郵院吏,已是吏身,行動再不得自由。我明天歸家,你倆不用陪我了,先去功曹要來除書,然後便去院中就職罷。待我歸來,再給二位擺酒慶賀。”

李博很高興地應(yīng)了,說道:“在下與叔業(yè)今既被任爲(wèi)督郵院吏,便是督郵的下吏,不合適再住在督郵舍裡了。我二人明天就搬出去,去吏舍裡住。”

荀貞點頭說道:“也好。”

李博見他心不在焉的,以爲(wèi)他是累了,拉著宣康告退回屋。

荀貞是有點累,可他心不在焉的原因卻非在此。他大步進到屋裡,兩三步來到案前,從袖中取出荀緄的信,急不可耐地去掉封泥,抽出信箋,接著燭火看了起來。——唐兒聽到他回來時,就點亮了燭火。

荀緄的信不長,四五行。最右兩三行說的是荀貞巡行郡北事,大意即是荀彧說過的那些,不外乎叫他盡心辦事;隨後講的是說荀衢已去陳家納過採,也問名占卜了,兆遇金水旺相,是康樂、強健的預(yù)示,子孫大吉的徵兆,叫他早點回家一趟。

在信末,提了一句:“衢從許縣返家,喜言:‘可召貞速歸,《詩》雲(yún):辰彼碩女,令德來教’”。

荀貞把這句話讀了兩遍,心道:“‘辰彼碩女,令德來教’,我記得是出自《詩經(jīng)?車舝》,講的是新郎在迎娶新娘途中的喜悅和思慕之情。‘辰’,美善貌;‘碩女’,德高貌美之女;‘令德’,美德;‘來教’,帶來教我。”琢磨想道,“分辨詩中意思,仲兄明明是在說陳家女德高貌美,催我快點回去迎娶她過門啊。這是好話。文若爲(wèi)何支支吾吾,欲言又止?”

他想了好一會兒,恍然大悟:“是了!文若是我族弟,我是文若族兄,陳家女過門後就是他的族嫂。嫂叔不親授。是以他作爲(wèi)族弟,不好誇獎族嫂的美貌。”自失一笑,心道,“荀貞之啊荀貞之,你也有患得患失的這一天?”

他到底是從後世穿越來的,縱使受到了當(dāng)世的一些影響,縱使也知道當(dāng)世男子能娶妻、可納妾,對士族大家來說,婚姻更多的是結(jié)爲(wèi)姻黨,利益聯(lián)盟的關(guān)係,可畢竟有點放不下。至此,方纔鬆了口氣。心情放鬆下來,熱又重新上身。他把信收好,連荀彧託他捎回去的那幾樣物事並存入箱中,打算明天回家時隨車帶走,解開衣帶,準(zhǔn)備出去衝個涼。

這時,他纔看到唐兒。

唐兒坐在牀頭,以手支著臉頰,正呆呆地看著他。荀貞拿手在她視線前晃了兩晃,笑道:“發(fā)什麼呆呢?”唐兒回過神來,開口欲言,又閉上了嘴,強笑道:“沒有啊!啊,少君是要沐浴麼?賤婢燒得有溫湯,這就給少君盛來。”

“這麼熱的天,用甚溫湯。”荀貞納悶,想道,“今兒是怎麼了?一個個都欲言又止的。”問她,“我走了多日,舍裡一切都還好?”

“好。”

“沒什麼事兒?”

“沒。”

“那你愁眉苦臉的作甚!”

“沒、沒有啊。”

“還說沒有!”

“……,少君,你去隔壁屋裡看看就知道了。”

荀貞出門,去到隔壁屋前,門沒鎖,推開來,見室內(nèi)牀上睡著一人。

——

1,會任之家。

西漢時,“長安中奸猾浸多,閭里少年羣輩殺吏,受賕報仇,相與探丸爲(wèi)彈,得赤丸者斫武吏,得黑丸者斫文吏,白者主治喪。城中暮煙起,剽劫行者,死傷橫道”。

到了東漢,刺客這個行當(dāng)更加有組織化,有了專門的“會任之家”,也就是中間人,“受者十萬,謝客數(shù)千”,收十萬錢,給刺客數(shù)千。這些會任之家“重饋部吏,吏與通姦,利入深重,幡黨盤牙,請至貴戚寵臣,說聽於上,謁行於下。是故雖嚴(yán)令、尹,終不能破攘斷絕”。

有關(guān)會任之家的記述出自王符的《潛夫論》。王符卒於163年,則在靈帝朝時,此類會任之家大約還在繼續(xù)活躍著。

2,選士而論族姓,用人則必閥閱。

王符:“貢舉則必閥閱爲(wèi)前。”仲長統(tǒng):“天下士有三俗:選士而論族姓閥閱,一俗;交遊趨富貴之門,二俗;畏服不接於貴尊,三俗”。仲長統(tǒng)生於光和三年,這個時候剛兩歲。

2 年,曹魏代漢,陳羣制訂了九品中正制。實際上,九品中正制的本意一是爲(wèi)了穩(wěn)定政治局面,二是爲(wèi)了試圖改變漢末以來察舉的種種流弊,“蓋以論人才之優(yōu)劣,非爲(wèi)士族之高卑”。直到魏晉之初,才學(xué)還是考選士人的重要標(biāo)準(zhǔn)。只是越發(fā)展越貴族化,最終成爲(wèi)了貴族維護自身利益的工具。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

1 張長詈罵府門外12 道是襄陽德珪來4 邯鄲陌上九月秋(四)46 離間難離明智主 讒言每自小人來222 臨將戰(zhàn)復(fù)授機宜58 胡軫奔襲魯陽城 王匡兵敗小平津5 大計96 善將兵何如善將將230 兗州刺史左右難56 行若純?nèi)鍖崙言?/a>28 君子報仇138 建功立業(yè)就在冀州(四)71 寬仁信義劉玄德(上)68 司空病薨長安裡 相國倒行洛陽城20 名士93 孫文臺一戰(zhàn)破營 荀貞之喜得徐榮13 荀君有召22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三)35 褒貶由人56 熔鑄33 戰(zhàn)罷將軍色不改 願以剩勇取全功63 討董未成豈可還 以孝爲(wèi)名事能成102 殊死鏖戰(zhàn)破敵營(上)63 田邊斷案(下)258 輕小利乃能遠圖102 殊死鏖戰(zhàn)破敵營(上)57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七)55 此子乃忠直奇節(jié)士270 選取文武從南下3 董卓兵掠潁川地 孔伷借兵陳國中54 膽大妄爲(wèi)豫州兒8 收得潁川吏士在 酸棗有信急騎來53 滅族(上)26 甲兵四千向神都(六)129 孔融一怒殺名士104 彈棋最妙是長斜60 不知諸卿欲從文從武?75 許縣陳氏14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guān)雲(yún)長渡淮克城(十二)64 報聞荀兵入符離 徐州羣臣心各異76 江東猛虎方列陣 幷州飛將已出營234-251 公臺允誠意相同16 虎狼之威(上)62 五角鼓聲聲悲壯(下)137 建功立業(yè)就在冀州(三)88 遠謀圖據(jù)中原地 欲與孫堅結(jié)姻親32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三)55 我爲(wèi)君取彼良駒(彼一)79 聞聽道上辱郡丞(下)85 臨戰(zhàn)忘死虎狼士 陷陣總是高順營57 尺素飛傳相思意159 趙子龍三捷擊相88 從徵汝南(上)119 郭奉孝東陽說反 劉玄德廣陵先至26 決勝263 袁子遠掌籌舟師71 擒得鄭相逃呂尉14 賊困屋中3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二)63 滍水星河影動搖87 風(fēng)捲雷動誅鄴趙(三)13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26 當(dāng)過小城取大敵 自領(lǐng)中陣分左右80 冠軍將呼太史慈(二)19 孟德殺囚明軍法(下)276 才由天授曹東郡83 戰(zhàn)尚未起勾心角 久別且以雄兵談9 道人36 第三兄弟78 張飛宿將襲如狼(下)30 臨大事從容不迫35 鄉(xiāng)吏殘民40 隱秘非只君可尋135 建功立業(yè)就在冀州(一)29 伯符進獻渡河略103 歸來美酒洗征塵6 初夜204 財用不足何以補110 兄弟一心共禦敵98 幸有螟蛉機變才75 荀貞急信說孫堅 文臺二戰(zhàn)呂奉先92 兵臨西華(中)160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五)56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六)56 善練兵者必練膽氣173 荀成將度自雍然(上)27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八)22 鵠備分得勝負機10 查封179 廣陵懸榻迎陳登51 得領(lǐng)汝南意不足105 先登陷城斬劉闢216 徵役備物籌入魯208 督軍要務(wù)需先試49 郭公則拍案痛斥 曹孟德座上借兵95 會師城下(中)140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guān)雲(yún)長渡淮克城(七)126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五)14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guān)雲(yún)長渡淮克城(十)49 郭公則拍案痛斥 曹孟德座上借兵
1 張長詈罵府門外12 道是襄陽德珪來4 邯鄲陌上九月秋(四)46 離間難離明智主 讒言每自小人來222 臨將戰(zhàn)復(fù)授機宜58 胡軫奔襲魯陽城 王匡兵敗小平津5 大計96 善將兵何如善將將230 兗州刺史左右難56 行若純?nèi)鍖崙言?/a>28 君子報仇138 建功立業(yè)就在冀州(四)71 寬仁信義劉玄德(上)68 司空病薨長安裡 相國倒行洛陽城20 名士93 孫文臺一戰(zhàn)破營 荀貞之喜得徐榮13 荀君有召22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三)35 褒貶由人56 熔鑄33 戰(zhàn)罷將軍色不改 願以剩勇取全功63 討董未成豈可還 以孝爲(wèi)名事能成102 殊死鏖戰(zhàn)破敵營(上)63 田邊斷案(下)258 輕小利乃能遠圖102 殊死鏖戰(zhàn)破敵營(上)57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七)55 此子乃忠直奇節(jié)士270 選取文武從南下3 董卓兵掠潁川地 孔伷借兵陳國中54 膽大妄爲(wèi)豫州兒8 收得潁川吏士在 酸棗有信急騎來53 滅族(上)26 甲兵四千向神都(六)129 孔融一怒殺名士104 彈棋最妙是長斜60 不知諸卿欲從文從武?75 許縣陳氏14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guān)雲(yún)長渡淮克城(十二)64 報聞荀兵入符離 徐州羣臣心各異76 江東猛虎方列陣 幷州飛將已出營234-251 公臺允誠意相同16 虎狼之威(上)62 五角鼓聲聲悲壯(下)137 建功立業(yè)就在冀州(三)88 遠謀圖據(jù)中原地 欲與孫堅結(jié)姻親32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三)55 我爲(wèi)君取彼良駒(彼一)79 聞聽道上辱郡丞(下)85 臨戰(zhàn)忘死虎狼士 陷陣總是高順營57 尺素飛傳相思意159 趙子龍三捷擊相88 從徵汝南(上)119 郭奉孝東陽說反 劉玄德廣陵先至26 決勝263 袁子遠掌籌舟師71 擒得鄭相逃呂尉14 賊困屋中3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二)63 滍水星河影動搖87 風(fēng)捲雷動誅鄴趙(三)13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26 當(dāng)過小城取大敵 自領(lǐng)中陣分左右80 冠軍將呼太史慈(二)19 孟德殺囚明軍法(下)276 才由天授曹東郡83 戰(zhàn)尚未起勾心角 久別且以雄兵談9 道人36 第三兄弟78 張飛宿將襲如狼(下)30 臨大事從容不迫35 鄉(xiāng)吏殘民40 隱秘非只君可尋135 建功立業(yè)就在冀州(一)29 伯符進獻渡河略103 歸來美酒洗征塵6 初夜204 財用不足何以補110 兄弟一心共禦敵98 幸有螟蛉機變才75 荀貞急信說孫堅 文臺二戰(zhàn)呂奉先92 兵臨西華(中)160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五)56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六)56 善練兵者必練膽氣173 荀成將度自雍然(上)27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八)22 鵠備分得勝負機10 查封179 廣陵懸榻迎陳登51 得領(lǐng)汝南意不足105 先登陷城斬劉闢216 徵役備物籌入魯208 督軍要務(wù)需先試49 郭公則拍案痛斥 曹孟德座上借兵95 會師城下(中)140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guān)雲(yún)長渡淮克城(七)126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五)14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guān)雲(yún)長渡淮克城(十)49 郭公則拍案痛斥 曹孟德座上借兵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贺兰县| 姜堰市| 绍兴县| 中西区| 张家港市| 湘潭市| 夹江县| 岑巩县| 苗栗县| 天水市| 土默特左旗| 南雄市| 华容县| 英德市| 从化市| 勃利县| 汉阴县| 启东市| 巴彦县| 高阳县| 柞水县| 顺昌县| 正蓝旗| 谢通门县| 江川县| 桂东县| 晋中市| 昭通市| 历史| 建阳市| 太保市| 密山市| 龙岩市| 翁源县| 行唐县| 灵宝市| 武鸣县| 三亚市| 洛川县| 土默特左旗| 丹江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