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35 褒貶由人

再感慨一下:業精於勤荒於嬉。一天不寫,手生;兩天不寫,下筆不知所云。三千來字寫了**個小時。今天起恢復正常更新。

——

出了張家宅院,留守在里巷中的隨從們圍上來,荀貞來不及給他們多說什麼,直接令道:“回舍。”衆人將坐騎牽來,翻身上馬,迎著星月,馳奔回舍。

張直和沈馴不一樣。

沈馴嚴重違反了法紀,而起拒捕,殺了也就殺了。張直至少今晚沒有違反法紀,只是“宴請”荀貞,荀貞沒有藉口殺他,不能殺,又是在張直家,能保證不受辱已經很了不起了,所以,在暫時壓住了張直的氣勢、順利離開後,荀貞唯恐他羞惱成怒,迫不及待地要先回到舍中。

還好,一路上挺順利,直到回入舍裡,也沒見張直家的人追趕。

荀貞這纔有空回答隨從們七嘴八舌的問題。他外表鎮定,心中苦笑:“這真是‘樹欲靜而風不止’。才從西鄉出來一個多月,就先後得罪了張讓家和趙忠家。”

朝政黑暗,時局糜爛,做點事不容易。雖不懼他們報復,亦不免略有壓力。壓力之餘,他復又苦中作樂地尋思想道:“張讓、趙忠乃是當朝兩個最大的權宦,士大夫無不痛恨之。我先手刃了沈馴,今夜又當席挺劍、怒斥張直,一個‘不避強御’的美名定是跑不了了。”

在這個名望代表一切的年代,用暫時的一點壓力換來一個日後天下稱頌的美名,絕對是一筆劃得來的買賣。

正如他的猜測。次日,他在張家夜宴上“敬告”張直“敬告足下,以後要安生守法,如不從我教,君雖張常侍從子,王甫、淳于登,前車之鑑”的話不脛而走,傳遍了陽翟。

縣人聞之後,大多稱讚不已,誇讚他,說“今逢剛強督郵,縣民之幸”。不過,這世上本就無十全十美之人,亦無有能得到所有人同聲稱讚之事,有人稱讚他,自也有人對他在宴席上的言行不以爲然,說他“明智不足”,冷眼旁觀似的預言:“且待其敗”。

“縣民之幸”也好,“且待其敗”也好,都只是口頭言辭上的褒貶,而在現實中,這件事帶來的一個最直觀的後果就是:從這天起,陽翟城中的豪門大族,如淳于氏、黃氏等,乃至張直家的奴僕賓客盡都收斂了許多;城裡的治安也明顯好轉,市井閭里中的輕俠、無賴們也盡都收起爪牙。有時在街上碰見荀貞的車駕,無論是豪強子弟,抑或輕俠無賴,人人望風閃避。

百姓們得到了最大的實惠,“荀貞之,來何遲”的童謠唱得越發響亮了。

太守陰修也聽說了這件事,專門把他召到堂上,問那夜經過。

問完之後,陰修沒做什麼評價,也沒有說什麼,只笑著說道:“前些日,費丞曾來找我,說之所以四月以來連日不雨,全是因卿殺伐過重,以致民怨沸騰,上擾天機,請我將你罷免。這純屬無稽之談!我當面就給他回絕了。要有什麼謠言傳出,你不要放在心上。”

荀貞拜謝,恭謹應諾。

從陰修表面的說話看,他似乎挺支持荀貞,但從他隨後的舉動卻可以看出,他實際上吃不消荀貞這“剛直嫉惡,不避貴戚”的脾氣了,——連著一個月,他沒再讓荀貞出去行過一次縣。

對此,荀貞早有心理準備。

陰修是一個能進善,不能除惡的人,沒有因爲荀貞接連得罪趙忠家、張讓家而將他免職治罪已算不錯,就別指望他能再放開荀貞的手腳,任他大砍大殺了。

……

太守不讓行縣,荀貞樂得清閒。

每日裡,到自家的督郵院裡坐一坐,下值後,或讀書誦經、習射擊劍,或邀荀彧、戲志才、鍾繇、杜佑等相熟的親友同僚小酌清談。

忙了兩年多,猛然閒下來,雖有些不適應,但往好裡看,這也是一個難得的擴充人脈的良機。

他如今在潁川郡也算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名士”了。“郡北諸縣之行”讓他正式登上了士族的舞臺,亮相於士人之前;“當席怒斥張直”又讓他再度揚名,爲本郡所矚目。漸漸的,除了荀彧、戲志才、鍾繇、杜佑等外,他的“督郵舍”裡也開始有陽翟或外來的士子登門拜訪。

這其中有舊相識,如辛毗、辛評、棗祗、杜襲、繁欽、李緘等在西鄉見過的青年才俊,也有以前沒有見過的士族子弟。這些人有的是慕名而來,專來造訪他;也有的是路過陽翟,順路來見他一見。不管是舊相識還是初見,他都溫文儒雅地招待,只可惜招待的結果不盡如人意。

他畢竟不是大儒,也不擅詩賦文章。來訪的這些士子,如繁欽,有名的才子,早在少年時便以“文才機辯”得名於州郡;又如杜襲、李緘,他們的祖、父皆著名前世,世代衣冠,經書傳家,都深通儒家經典。當賓客相對,或談詩賦文章,或坐而論道之時,他的短處就盡顯無遺。大多數時候,荀彧作爲他的族弟、荀氏最出名的青年子弟也會在場,更襯得他學問不足。

如此一來,少不了就有士子瞧不起他,非議他經學不精,客氣點的評價他一句“學問不足”,不客氣的直言與他交談,“令人寡然無味”,更有那般自恃才高、傲慢尖酸的,在背後裡鄙夷“豎子也能成名”。

有褒獎之處必有貶低,有被貶抑之處亦會不缺褒揚。一如此前在“怒斥張直”這件事上,縣人有誇他“剛直”的,也有說他“明智不足”的一樣,士子們對他的評價也不是一味的貶低,亦有如像李宣這樣重實學不重經文詩賦的人,對他大力稱讚,比如陽翟本縣的俊傑棗祗。

在和他暢談了一天一夜後,棗祗出了督郵舍的院門就大發慨嘆:“盛名之下無虛士。”

回到家裡,他的父兄問他:“昨天去哪兒了?一整夜都不歸家。”

他回答說道:“去見咱們郡的後來領袖了。”

“誰是後來領袖?”

“北部督郵荀貞之。”

他的父兄非常驚奇:“繁欽、杜襲、李緘諸子俱言稱貞之雖英氣勃勃,惜無學問,遠遜文若、公達。你爲何獨言他是吾郡之‘後來領袖’?”後來領袖,潁川郡以後的領袖,這個評價太高了。

棗祗說道:“我先與貞之談論經學,他不及我。繼又談論詩賦文章,我二人鼓旗相當。再又談論各地風土山川,我不及他。末又議論前朝歷代之政治得失,當今朝局之時政利弊,他勝我千里,我望塵不及。襄城縣李宣說與貞之對談‘使人忘疲,不覺晝夜之流逝’,確實如此!”

所謂“當局者迷”。談論經學、文章,荀貞不如當世的才俊,但若議論整個的歷史走向,比較前代和本朝的政治得失,以及展望未來,推斷國家社會將會向一個什麼方向發展,他卻是當下最有發言權的。穿越者最大的優勢本就在此。這個“預見未來”,好比“先知”的能耐在經學家看來或許不算什麼,但在像棗祗這樣的“能士”看來卻就是驚天動地般的了不起。

話說回來,李宣和李緘都是李膺的後人,兩人對荀貞的評價卻褒貶不同,也是有趣。

當荀貞沒有出名的時候,他的族人們對他“自請爲亭長”的舉動已是褒貶不一。現在出了名,郡人、士子們對他依然是褒貶不一。有小夏、小任、程偃這些耳目在,褒揚他的話,他聽說了,貶低他的話,他也聽說了。他沒有能力去阻止別人的議論,唯一能做好的是自己的本心態度。他的態度很簡單:褒貶由人。

張直家夜宴過去後沒多久,他得到了一個消息。這消息是小夏打探到的:“昨天有人在街上見到劉鄧了。”

“噢?”

小夏小心翼翼地說道:“他騎著馬跟在波連的後頭。”

“噢。”

“看樣子好像是被波連招攬去了。”

“噢!”

“要不要小人們做些什麼?”

“嗯?做什麼?”

“阿偃他們很生氣。劉鄧明知波連與張直交好,卻偏還投到他的門下!太不像話了。”

“我是不是說過以後不準人在我面前提劉鄧的名字?”

“是,是。”

小夏偷看荀貞臉色,見他面沉如水,看不出喜怒,猜不透他的心思,不再說了。

……

到了四月中旬,天仍未雨。

陰修齋戒數日後,帶著郡府裡的大小吏員,不辭路遠地去了趟嵩山,登高祈雨。在烈日底下曝曬了半晌,沒什麼效果。直到五月初,才零零落落地掉了幾滴雨水,下了一場小雨。

每當休沐歸家之時,荀貞都會察看沿途的麥田。各縣、鄉雖奉太守府的命令俱皆組織了大批的人手運水抗旱救災,但成效不大,今年的夏種肯定是被耽誤了,百姓們一個個愁容滿面。好在陰修聽從了荀彧的建議,及早著手從外地買糧,買來的糧食絡繹運回郡裡,勉強安穩住了民心。

五月初,雨後次日,一紙詔書送到郡府,新任的鐵官長被任命下來了,正是沈容。

3 路見白骨露於野90 襲陣兵退夏侯惇(八)17 偏將軍用計賺蓋9 結交24 河南諸侯荀曹雄26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七)23 文聘(中)47 武貴立功65 奉孝高臥懷棲逸41 荊州刺史武陵守 魯陽袁術望南陽52 受表揚威心感動30 將戰12 仲仁迫凌去檄書176 樂進單騎入彭城(上)75 爆竹聲裡辭舊歲(下)151 沙丘臺上舊時月(六)43 焉可自棄學陳項38 初步100 棄郡而走袁伯業35 鄉吏殘民13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二)71 擒得鄭相逃呂尉274 夏侯淵傳捷坎谷(中)289 王太守課政州最(二)119 東郡二文鎮兗州66 急擊則負緩則勝38 荀攸來訪200 遣使入豫議盟幽230 兗州刺史左右難123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二)89 煙塵卷騎分兩路 已失天時復失和297 陳國相襄軍第一(六)26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七)41 謀重有利爲臣職14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二)81 瑯琊太守牢騷盛 孔明當年正少年101 兩軍對陣煙塵起125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74 爆竹聲裡辭舊歲(上)195 周幼平如熊舉將(上)98 幸有螟蛉機變才31 督郵一怒(上)124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三)4 豫州乳虎第一威128 軍民兩屯糧百萬69 丈夫做事應如北風掃雪290 王太守課政州最(三)163 一將功成萬骨枯(下)4 初雪67 發蹤指示功人也 能得走獸爲功狗42 鮑信燭下勸離洛55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五)223 調派署威壓山重87 襲陣兵退夏侯惇(五)45 取天下唯造時勢 圖兵勝當行正奇18 未到輕身入京時44 許仲程偃111 爭徐未起州已亂 治徐終究用徐人31 破敵(上)151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81 冠軍將呼太史慈(三)157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二)3 光和七年83 襲陣兵退夏侯惇(一)3 誰人不知荀貞之100 棄郡而走袁伯業61 陶謙謀逼彭城國 劉備下邳見笮融102 孫侯得璽度天命 董相敗退往長安38 初步116 三戰盡復東郡地(一)28 詐降102 殊死鏖戰破敵營(上)1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七)105 先登陷城斬劉闢19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101 兩軍對陣煙塵起186 星羅雄傑滿部中(下)252 曹孟德私意圖北193 荀徐州爲子儲才112 陶謙忍怒緣忌器 曹宏獻得打劫計24 旗鼓鮮明三軍出 牛刀小試一戰勝130 伯圭再敗龍湊渡138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四)76 請爲中尉討擊此賊16 爲君請功63 討董未成豈可還 以孝爲名事能成130 伯圭再敗龍湊渡28 孫文臺發豫州兵63 田邊斷案(上)9 邯鄲陌上九月秋(九)18 捕人91 忽然聞得故人到63 下邳相舊習難除20 辛璦(中)63 荀貞之兩問治郡事 張孟高席間相托私83 了卻山中寇賊事(七)52 受表揚威心感動76 臧子源主動請纓 荀貞之感慨風月180 四陳併力厚丘陷151 沙丘臺上舊時月(六)
3 路見白骨露於野90 襲陣兵退夏侯惇(八)17 偏將軍用計賺蓋9 結交24 河南諸侯荀曹雄26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七)23 文聘(中)47 武貴立功65 奉孝高臥懷棲逸41 荊州刺史武陵守 魯陽袁術望南陽52 受表揚威心感動30 將戰12 仲仁迫凌去檄書176 樂進單騎入彭城(上)75 爆竹聲裡辭舊歲(下)151 沙丘臺上舊時月(六)43 焉可自棄學陳項38 初步100 棄郡而走袁伯業35 鄉吏殘民13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二)71 擒得鄭相逃呂尉274 夏侯淵傳捷坎谷(中)289 王太守課政州最(二)119 東郡二文鎮兗州66 急擊則負緩則勝38 荀攸來訪200 遣使入豫議盟幽230 兗州刺史左右難123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二)89 煙塵卷騎分兩路 已失天時復失和297 陳國相襄軍第一(六)26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七)41 謀重有利爲臣職14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二)81 瑯琊太守牢騷盛 孔明當年正少年101 兩軍對陣煙塵起125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74 爆竹聲裡辭舊歲(上)195 周幼平如熊舉將(上)98 幸有螟蛉機變才31 督郵一怒(上)124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三)4 豫州乳虎第一威128 軍民兩屯糧百萬69 丈夫做事應如北風掃雪290 王太守課政州最(三)163 一將功成萬骨枯(下)4 初雪67 發蹤指示功人也 能得走獸爲功狗42 鮑信燭下勸離洛55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五)223 調派署威壓山重87 襲陣兵退夏侯惇(五)45 取天下唯造時勢 圖兵勝當行正奇18 未到輕身入京時44 許仲程偃111 爭徐未起州已亂 治徐終究用徐人31 破敵(上)151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81 冠軍將呼太史慈(三)157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二)3 光和七年83 襲陣兵退夏侯惇(一)3 誰人不知荀貞之100 棄郡而走袁伯業61 陶謙謀逼彭城國 劉備下邳見笮融102 孫侯得璽度天命 董相敗退往長安38 初步116 三戰盡復東郡地(一)28 詐降102 殊死鏖戰破敵營(上)1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七)105 先登陷城斬劉闢19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101 兩軍對陣煙塵起186 星羅雄傑滿部中(下)252 曹孟德私意圖北193 荀徐州爲子儲才112 陶謙忍怒緣忌器 曹宏獻得打劫計24 旗鼓鮮明三軍出 牛刀小試一戰勝130 伯圭再敗龍湊渡138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四)76 請爲中尉討擊此賊16 爲君請功63 討董未成豈可還 以孝爲名事能成130 伯圭再敗龍湊渡28 孫文臺發豫州兵63 田邊斷案(上)9 邯鄲陌上九月秋(九)18 捕人91 忽然聞得故人到63 下邳相舊習難除20 辛璦(中)63 荀貞之兩問治郡事 張孟高席間相托私83 了卻山中寇賊事(七)52 受表揚威心感動76 臧子源主動請纓 荀貞之感慨風月180 四陳併力厚丘陷151 沙丘臺上舊時月(六)
主站蜘蛛池模板: 琼海市| 蒲江县| 二连浩特市| 广东省| 治多县| 嘉荫县| 余庆县| 巨鹿县| 泸溪县| 九龙坡区| 浙江省| 凤庆县| 商洛市| 云龙县| 五莲县| 桦南县| 佛坪县| 天全县| 博兴县| 布尔津县| 磐安县| 伊宁县| 德安县| 天门市| 江孜县| 北宁市| 黄浦区| 浙江省| 贞丰县| 天长市| 罗源县| 瓦房店市| 宽城| 班戈县| 商南县| 保康县| 永胜县| 黎平县| 通榆县| 定襄县| 江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