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297 陳國相襄軍第一(六)

荀貞問道:“何事?”

王朗說道:“元達赴陳已有多日,未有書信與我,不知他可有書給明將軍?未知他近況如何?”

陶謙主徐時,趙昱是別駕從事,王朗是治中從事,兩人很熟,現下趙昱得了詔命,赴陳國上任,在已知孫堅攻陳的的情況下,王朗當然難免會爲趙昱擔心,他知道荀貞和孫堅交情莫逆,對陳國如今的情形以及趙昱而今的狀況,他覺得荀貞可能會知道得更多,因有此一問。

王朗的這個問題問的剛好是時候。

就在幾天前,荀貞剛接到軍報,在經過長達數十日的圍城後,通過引浪蕩渠水灌城,孫堅終於攻破了陳縣,緣由孫暠之言,同時孫堅也認爲陳縣人既然這麼擁愛劉寵、駱俊,負隅頑抗了如此之久,恐怕最終難爲他用,所以在城破之後,遂屠之,加上之前被渠水淹死的,兵、民死者數萬,渠爲之塞,劉寵死於亂兵中,因爲記得荀貞數次寫信建議他最好留住駱俊的性命,所以最初時,孫堅倒是沒想著殺掉駱俊,但駱俊詈罵不降,孫堅的脾氣上來,即殺之。

荀貞接到此軍報時,未讀完便大驚,待讀完後,嗟嘆不已。

既是嗟嘆駱俊之死,也是嗟嘆孫堅屠城。

起兵至今,荀貞從沒有做過殺俘、屠城的事情,但這不代表別人不做,就拿皇甫嵩來說,平定黃巾時,潁川、汝南、冀州,轉戰數地,所殺數十萬,只下曲陽一戰,就獲首十餘萬,至可在城南筑成京觀,不是殺俘,哪裡會能有這麼多的斬獲?而皇甫嵩猶能得天下人的美譽,連荀貞也敬佩他的用兵技術和私人品德,——當然,這與“黃巾”是“賊”有著直接的關係,因爲是“賊”,所以皇甫嵩下手不必容情。孫堅攻陳乃是“不義之戰”,在時人的眼中,與皇甫嵩攻黃巾是不能相比的,可兩者戰勝之後,分別殺俘、屠城之作爲的目的卻是相同的,都是爲了震懾餘衆,讓造反的、不從命令的知道如仍不歸順的話,那麼他們的下場會是如何。

早在陳縣被攻破前,趙昱就到了陳國,陳國境內盡是孫堅的部曲,他孤身一人,只帶了幾個從騎,沒有堅實的後盾,雖有朝廷的詔命,卻在孫堅的暗示之下,沒幾個人肯禮敬他。趙昱儘管憤怒,然無計可施。陳縣被攻破後,他第一時間求見孫堅,試圖阻止其屠城的命令,孫堅卻壓根就不見他,駱俊被殺時,他又爲駱俊奔走,孫堅仍不理會。知道了陳王劉寵死在亂兵中,趙昱想爲劉寵收屍,將之安葬,可在死者數萬中,遍尋不著劉寵的屍體,最後還是因了公仇稱、朱治等的建言,孫堅才令人找到了劉寵的屍體,依照諸侯王的禮把他給埋葬了。

劉寵善弩,能十發十中,也好弩,往昔藏有強弩數千張,中平年間,黃巾起事,豫州郡縣多棄城走,陳國之所以能獨得以不亂,除駱俊平素愛民如子之故外,主要便是他這數千張強弩對國人起到了震懾性的作用,當時他親自領兵屯駐都亭,——都亭者,顧名知義,郡縣治所的亭,國人知其善射,固不敢反叛。駱俊、劉寵,一文一武,兩人配合得不錯,如今兩人俱死,卻是便宜了孫堅。黃巾以來,陳國少有戰事,境內災害不生,歲獲豐稔,倉儲充實,糧秣很多,滅掉了陳國的郡兵,又繳獲強弩、兵甲無數,孫堅的實力一下就提高了一大截。

對比孫堅的喜氣洋洋,趙昱只能說是怒氣勃發。

可他發怒也沒有用處,目前擺在他面前的只有兩條路,一條是掛印還鄉,回徐州來,或尚可出仕州府,一條是堅持在陳,如肯受孫堅擺佈倒也罷了,如不肯,駱俊也許就是前車之鑑。

趙昱會做出何種選擇?他沒有給荀貞來信,因和孫堅的關係,荀貞處在兩難間,也不好去信詢問,因暫尚不可知。不過話說回來,在赴陳國上任前,趙昱應就已能猜得出來他到陳國後會面臨什麼樣的局面,所以或許在他去上任時其實他就已經有了定算。

這且不說,卻說殺掉了駱俊後,孫堅大約自覺對不住荀貞的數次請求,竟是做出了一件讓荀貞沒有想到的事情:他把駱俊的小妻給荀貞送來了。

人還在路上,信先送到,孫堅在信中先是講了一下趙昱到陳國的情況,接著在信中述及了送駱俊小妻來徐之事,他在信中寫道:孝遠不降,吾本意從賢弟之言,遣之還鄉,孝遠猶詈罵不已,忿難容忍,吾遂殺之,殺之即悔,悔之不及。孝遠小妻鄒氏,豫章人,有孕數月矣,問其欲何所歸,彷徨無言,送與賢弟處,賢弟可酌情安置。

孫堅和曹操年齡一樣大,他倆是同年生人,均比荀貞年長數歲,故孫堅稱荀貞爲“賢弟”。

駱俊是會稽烏傷人,他的大妻在家鄉烏傷,從他在陳縣的是他的小妻鄒氏,鄒氏現有身孕數月,當下的禮教雖比前漢爲強,然較之後世,仍很寬鬆,丈夫死後,正妻改嫁的尚且多有,小妻就更多了,所以孫堅問鄒氏是想回豫章的母家,還是想去會稽的夫家?言外之意,去夫家的話就是爲駱俊守節,回母家的話就是存了改嫁之念。鄒氏一個弱女子,現今戰亂之際,道路不太平,不管去會稽還是去豫章都是千里迢迢,她不知所歸,也是在所難免。

而不管去會稽還是回豫章,此兩郡離徐州都不太遠,廣陵向南,過吳郡是會稽,過丹陽是豫章,是以,孫堅乾脆決定把鄒氏給荀貞送來,讓荀貞拿主意,也算是彌補一下沒聽荀貞的話,到底還是把駱俊給殺掉了的這個過失。

此種種之事,荀貞不必對王朗盡說,王朗問的只是趙昱,荀貞便也就簡略答之:“元達與我亦無書來,唯聞孫侯書信中言:元達已至陳。”

“朗昨日聞傳言,孫侯已攻破陳縣,屠城殺戮頗衆,元達可還無恙?”

“元達又不在軍中,戰事再烈,也牽涉不到他。”

王朗嘆了口氣,說道:“希望如此罷!”又對荀貞說道,“將軍與孫侯情深,而朝廷任元達爲陳相,孫侯固不致因此與將軍生隙,而孫侯部曲諸將卻難免會有好議論者,聞元達得任陳相之初,朗就想勸他不要去就任,而書信未成,他竟已單車離徐。”嘆息連連。

論政治智慧,趙昱比不上王朗,王朗知道荀貞和孫堅交好,擔憂趙昱赴任陳相會破壞徐、豫兩州事實上的同盟關係,難道趙昱就不知道麼?說他忠清也好,說他剛直也好,他就非要去。

荀貞不欲在此話題上多說,一笑而已。

離開廣陵,由東陽向西,先至高山縣,再往南行百餘里,至魯肅的家鄉東城,此地與九江接壤,荀諶遣了吏員來拜謁荀貞,順便講了下九江目下的形勢和情況。再從東城折返往北,行百五六十里,至淮陵,再往北就是淮水,渡過淮水便是下邳的重鎮徐縣了。

在淮陵,荀貞接連收到了兩條軍報。

一條是兗州的,一條是荊州的。

56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六)14 守城初戰14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五)102 殊死鏖戰破敵營(上)3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二)19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18 孟德殺囚明軍法(上)22 鵠備分得勝負機18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中)34 招攬樂進4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七)7 獨行77 薛禮高踞臨下問 劉備席坐從容答4 留錢5 尋賢不遇(上)18 府主簿拒降守名11 孟德窮窘設摸金105 先登陷城斬劉闢128 軍民兩屯糧百萬87 名出郡外州中聞(下)53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三)1 張長詈罵府門外92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15 搜山千騎入深幽(六)44 練軍方略180 四陳併力厚丘陷83 了卻山中寇賊事(七)25 我公恩信結人深88 襲陣兵退夏侯惇(六)48 許君卿計敗張遼20 名士81 擒賊先擒王(中)113 詔討東郡出汝南(下)8 士族90 揭竿而起爲招安65 邀得念舊仁厚名22 枉費心機空費時51 兵前先有禮臣至 軟在硬後聲威奪魂284 止巫遏佛彭城事6 何爲乳虎28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九)51 得領汝南意不足63 不朽曰三次爲功35 鼓音破曉天欲墜 文聘橫矛定軍旗94 願以區區當芹獻299 陳國相襄軍第一(八)120 三戰盡復東郡地(五)24 文聘(下)14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九)41 夕陽287 彰廉禮賢下邳行(下)264 軍旗紛至聚昌邑64 欲得鐵馬先得人267 荀貞之態漸梟雄24 旗鼓鮮明三軍出 牛刀小試一戰勝59 吾候諸君久矣1 謀北要在泰山郡39 開練16 亂將至中流擊水60 文直46 恩威並施93 夜夜磨我削葵刀3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五)94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二)113 長安董卓壞五銖 廣陵荀貞制二器34 大勝(上)24 甲兵四千向神都(四)42 鮑信燭下勸離洛148 沙丘臺上舊時月(三)272 公仇稱引水灌城82 了卻山中寇賊事(六)67 鳳集西鄉(上)102 孫侯得璽度天命 董相敗退往長安28 詐降91 事了掛印江湖去(上)12 自以爲得逼負荊 小計略施迫人窮24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五)60 荀君爲政(下)131 聖旨一下赴冀州(一)37 生來無計避徵徭13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四)83 威震陽翟(上)79 了卻山中寇賊事(三)129 孔融一怒殺名士105 豫方郡國唯貌恭 荀家諸俊各有長161 一將功成萬骨枯(上)15 命令175 陰德獻上削賊策15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59 文若誓願扶漢室 貞之笑辱董仲穎106 忠壯引來海內重 張紘迎願獻綿薄154 沙丘臺上舊時月(九)60 酸棗十萬兵將散 洛陽勝軍氣恐驕37 天下之中洛之陽(下)26 威震郡北14 呂布漁利張和袁15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4 留錢7 置彀在此請君入19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下)
56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六)14 守城初戰14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五)102 殊死鏖戰破敵營(上)3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二)19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18 孟德殺囚明軍法(上)22 鵠備分得勝負機18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中)34 招攬樂進4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七)7 獨行77 薛禮高踞臨下問 劉備席坐從容答4 留錢5 尋賢不遇(上)18 府主簿拒降守名11 孟德窮窘設摸金105 先登陷城斬劉闢128 軍民兩屯糧百萬87 名出郡外州中聞(下)53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三)1 張長詈罵府門外92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15 搜山千騎入深幽(六)44 練軍方略180 四陳併力厚丘陷83 了卻山中寇賊事(七)25 我公恩信結人深88 襲陣兵退夏侯惇(六)48 許君卿計敗張遼20 名士81 擒賊先擒王(中)113 詔討東郡出汝南(下)8 士族90 揭竿而起爲招安65 邀得念舊仁厚名22 枉費心機空費時51 兵前先有禮臣至 軟在硬後聲威奪魂284 止巫遏佛彭城事6 何爲乳虎28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九)51 得領汝南意不足63 不朽曰三次爲功35 鼓音破曉天欲墜 文聘橫矛定軍旗94 願以區區當芹獻299 陳國相襄軍第一(八)120 三戰盡復東郡地(五)24 文聘(下)14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九)41 夕陽287 彰廉禮賢下邳行(下)264 軍旗紛至聚昌邑64 欲得鐵馬先得人267 荀貞之態漸梟雄24 旗鼓鮮明三軍出 牛刀小試一戰勝59 吾候諸君久矣1 謀北要在泰山郡39 開練16 亂將至中流擊水60 文直46 恩威並施93 夜夜磨我削葵刀3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五)94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二)113 長安董卓壞五銖 廣陵荀貞制二器34 大勝(上)24 甲兵四千向神都(四)42 鮑信燭下勸離洛148 沙丘臺上舊時月(三)272 公仇稱引水灌城82 了卻山中寇賊事(六)67 鳳集西鄉(上)102 孫侯得璽度天命 董相敗退往長安28 詐降91 事了掛印江湖去(上)12 自以爲得逼負荊 小計略施迫人窮24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五)60 荀君爲政(下)131 聖旨一下赴冀州(一)37 生來無計避徵徭13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四)83 威震陽翟(上)79 了卻山中寇賊事(三)129 孔融一怒殺名士105 豫方郡國唯貌恭 荀家諸俊各有長161 一將功成萬骨枯(上)15 命令175 陰德獻上削賊策15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59 文若誓願扶漢室 貞之笑辱董仲穎106 忠壯引來海內重 張紘迎願獻綿薄154 沙丘臺上舊時月(九)60 酸棗十萬兵將散 洛陽勝軍氣恐驕37 天下之中洛之陽(下)26 威震郡北14 呂布漁利張和袁15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4 留錢7 置彀在此請君入19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雷山县| 丹巴县| 松溪县| 元阳县| 邵阳县| 滨海县| 台东市| 武陟县| 阿荣旗| 安义县| 民丰县| 家居| 苍溪县| 三门县| 尤溪县| 香格里拉县| 水城县| 斗六市| 五常市| 上饶市| 平果县| 阿瓦提县| 柘荣县| 邵阳县| 阳东县| 华阴市| 武鸣县| 厦门市| 灯塔市| 康定县| 石棉县| 沙坪坝区| 城口县| 瑞昌市| 应用必备| 西藏| 尼勒克县| 华池县| 中方县| 无为县| 玉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