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296 陳國相襄軍第一(五)

荀貞說道:“廣陵各縣的縣校裡邊,經師數量不一,學生有多有少,我意把各縣校及郡學的經師、學生數量都固定下來。”

“請將軍示下,如何固定?”

“大縣立文學掾二人,文學史三人,小縣立文學掾一人,文學史一人。文學掾、史俱取博關經典,世履忠清,堪爲人師者,簡言之,需德才兼備,文學掾年限四十以上,文學史用年三十以上者,若道業夙成,可不拘年齒。”荀貞頓了下,接著又道,“至若郡學,五經掾各二人,史各三到四人,此外,可再設傳授律法之文學掾、史一到兩人。”

掾爲正,史爲副,文學掾、文學史,用後世的話說,就是教授和助教。

王朗應道:“現郡學中有五經掾、史共計近二十人,各縣文學掾、史少者亦有一人,稍作補充就能達成將軍的要求了。”

“學生這一塊兒,小縣可定以三十之數,大縣可定以八十之數,如縣中求學的鄉人多,超出此數亦可,但需經郡學的考察、批準。……目前郡學有學生四百餘人,對否?”

“郡學目前計有學生四百一十三名。”

“可暫定以五百之數。不拘貴賤、不拘地域,只要通過考試即可入學。”

郡學不是隨便任何人都能進的,至少要有一定的經學造詣,所以入郡學需要經過考試。

王朗應道:“諾。”

“經師確定下來之後,當如官吏輪值,每天都需授課,五日休沐一次。夏季農忙時可給師生放假一月。月底要有小考,每三個月要有一次中考,年底大考。考題出卷,小考由經師出題,中考由郡學與郡長吏共出題,年底大考的題目由州學出。……君意可否?”

王朗敏感地意識到,荀貞對郡學、縣校的改革必不僅僅是對學制的改革,應是有更深的涵義,只是此時正全神貫注地聽荀貞講話,他一時間難以分神對此進行深思,應道:“將軍此制明瞭,兼顧各面,如按之實行,必能提振廣陵學風,朗無異議。”

荀貞看了他一眼,笑道:“如欲提振學風,只靠授學是不夠的。郡縣中貧家甚多,凡有貧家子弟入學者,入縣學,給衣食,入郡學,再免其家勞役一人。如何?”

王朗向來看不起那些有好施之名,卻不恤窮賤的所謂“豪俠”,所以他爲人稱不上“好施”,但經常用財物賙濟困急,此時聞得荀貞幫助貧家子弟之言,他頓覺深合自家脾性,讚歎說道:

“將軍照顧貧家,仁厚之舉,此百姓之福。”

所謂貧家,即家訾在萬錢以下的,乃是赤貧之戶。

荀貞給貧家子弟衣食、免其家勞役一人這個政措,其實只是做出來好看,荀貞自己也知,必不會收到太好的效果。試想一下,貧家之民連飯都吃不上,又怎麼可能會甘願少掉一個壯勞力,讓之去縣校讀書?就算有願意的,可入縣校與入郡學一樣,也是需要經過考試的,最起碼得認識字,有基礎的文化水平,要不然,難不成經師還要再手把手地教學生寫字?只此考試一條,就斷絕了九成九之貧家子弟入學的可能。

一項政措的實施,首先需要考慮這項政措,是想要面對什麼人,荀貞把學校制度化,從而通過考試選用人才,他的此一政措並不是面向貧家,而是主要面向下戶和中家,換言之,是面向自耕農、小地主。也只有衣食夠用、乃至衣食無憂的情況下,人才會有力求學。

荀貞又道:“待州學建成後,郡學學生中之優異者,通過考試可入州學求學。”

鄉庠、裡序教授基礎的文化知識,縣校教授中級的文化知識,郡學教授較爲高級的文化知識,州學是最高學府。荀貞定下郡學的學生可通過考試進入州學,至此,只要等到州學建成,一個完整的教育系統就在徐州形成了。

王朗知荀貞的這個“州學”是應當初李宣的提議而建的,仿效的是原本京都洛陽之太學,所以對郡學的學生需經考試然後可以進入州學這一點,他無有異議,應道:“本該如此。”

“‘學而優則仕’。我以爲郡學的學生學好了,應適當給以擢用,這樣才能更進一步地提振學風,卿以爲然否?”

“將軍言之甚是。只是,該如何加以擢用?敢請將軍定一個章程,朗好遵從。”

“凡在郡學求學滿三年,三次年底大考俱優者,可送來州府,由州府出題,考之再優,任爲郡吏,考之次等,任爲縣吏。倘有卓異者,留州府任用。君以爲怎樣,可行與否?”

王朗心道:“這倒是與太學的射策之制相像。”

漢家最重故事,只要有例可循的,即可實行。王朗雖然約略看出,此項制度一旦實行之後,對徐州現有的政治生態環境必會造成影響,但他畢竟受時代之侷限,卻是沒有能看到此項制度真正的、長遠的意義。他應道:“將軍此制,頗近太學射策之制,當然可行。”

荀貞滿意地點了點頭,心道:“王景興與華子魚齊名徐、青,此二君雖無戰陣之能,而俱有賢德政才者也,假以時日,可爲文若副。”笑對王朗說道,“聞君善治《易》,閒暇時亦可教授郡學學生,若能得一二好門生,也是一段佳話。”又道,“吾家家傳諸經,也善治《易》,我不善此道,而吾大兄甚精通之,君如有興致,也可與吾大兄書信往來,多探討之。”

荀氏儒學傳家,族中多有諸經俱通的,荀爽號爲“碩儒”,曾爲《易》作注,傳之於世,爲時人盛讚。荀貞、荀彧幾人都不以儒業著名,唯荀悅年少好學,性又聰敏,過目不忘,繼承了荀爽等老一輩荀氏族人在儒學方面的造詣,可稱通儒。

王朗應道:“諾。”

荀貞轉對衛旌笑道:“三月之內,州學必成,將招第一批學生。待到其時,望卿可以考入,莫失吾望也。”

衛旌充滿信心地說道:“必不使明將軍失望。”

荀貞哈哈大笑,說道:“好!好!”連道了兩個好,見王朗雖然陪笑,卻似有心事,問道,“景興,君可是有什麼話想要說麼?”

“是有一事想要請問將軍。”

15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117 袁本初議廢天子 戲志才笑其無謀132 聖旨一下赴冀州(二)73 贈馬劉備關張喜27 舉薦戲忠91 卸甲擦傷慰功績 大樹司馬人口傳125 豪強應曹爲投機54 滅族(下)23 文聘(中)8 遍觀諸郡(下)99 做下何事引敵驚亂45 董卓狼顧問英雄(下)97 賈文和出謀分守 戲志才獻計馳擊140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六)34 招攬樂進106 汝水岸邊降何儀66 延攬勇士(下)127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六)5 且以盜賊付太守274 夏侯淵傳捷坎谷(中)67 志懷霜雪曹孟德(上)66 謀大計暫斂英眉 郡童子顯傲剛強14 陽城治吏(上)298 陳國相襄軍第一(七)22 鵠備分得勝負機79 了卻山中寇賊事(三)106 汝水岸邊降何儀2 二李陰與澤賊通28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九)5 三縣吏士迎滿道 閉門謝客因兄傷28 三軍兵至董營外 劉關馳挑敵將前13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49 呂奉先攻勝李通(上)85 姚叔潛丹陽募兵 辛玉郎潁川議糧55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五)32 君爲虎士14 荀家五虎度陳倉(五)74 奮武遣以一軍阻13 黃巾圍城49 輜重已備75 爆竹聲裡辭舊歲(下)16 文遠克城震弘驚(上)101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100 棄郡而走袁伯業1 張長詈罵府門外88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二)77 曹隱袁進皆貴宦33 鸞鳳擇良木而棲82 光陰似苒流如箭67 鮮卑復又寇幽並30 歸家諸事42 可願南下?26 祖宗德澤在遺黎1 飛書問君何所欲77 了卻山中寇賊事(一)208 督軍要務需先試114 且行且戰五百里(上)29 樂進歸來110 朝中爭鬥起風波(上)102 欲攻昌邑先斷援1 謀北要在泰山郡40 鐵營21 賞錢19 闖中軍咄咄逼糧 到帥帳訝見有客127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二)76 江東猛虎方列陣 幷州飛將已出營13 孔德再獻明良策 江東猛虎孫文臺23 甲光向日來者誰90 襲陣兵退夏侯惇(八)66 燕雀安知鴻鵠志 雍季之言百世利4 最風流之武評(一葦)11 荀家五虎度陳倉(中)11 寇至95 徐榮單騎入太谷 膽勇兼備得雄關54 詐死64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28 原師87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一)71 董仲穎操立天子 袁本初離洛奔冀125 豪強應曹爲投機172 許顯臨機能應變(下)57 市恩66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117 三戰盡復東郡地(二)19 血雨腥風洛陽城(上)118 謀議取徐分優劣 戰起要在以速勝4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三)257 徐元直獻策危行266 曹孟德封侯志望150 沙丘臺上舊時月(五)21 徐羊各獻破敵策51 故事57 早晚滅此豎子大賊22 旋舞94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二)33 破敵(下)45 取天下唯造時勢 圖兵勝當行正奇106 忠壯引來海內重 張紘迎願獻綿薄70 土爲季夏序主養 將臨戰至紛請前26 招人
15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117 袁本初議廢天子 戲志才笑其無謀132 聖旨一下赴冀州(二)73 贈馬劉備關張喜27 舉薦戲忠91 卸甲擦傷慰功績 大樹司馬人口傳125 豪強應曹爲投機54 滅族(下)23 文聘(中)8 遍觀諸郡(下)99 做下何事引敵驚亂45 董卓狼顧問英雄(下)97 賈文和出謀分守 戲志才獻計馳擊140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六)34 招攬樂進106 汝水岸邊降何儀66 延攬勇士(下)127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六)5 且以盜賊付太守274 夏侯淵傳捷坎谷(中)67 志懷霜雪曹孟德(上)66 謀大計暫斂英眉 郡童子顯傲剛強14 陽城治吏(上)298 陳國相襄軍第一(七)22 鵠備分得勝負機79 了卻山中寇賊事(三)106 汝水岸邊降何儀2 二李陰與澤賊通28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九)5 三縣吏士迎滿道 閉門謝客因兄傷28 三軍兵至董營外 劉關馳挑敵將前13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49 呂奉先攻勝李通(上)85 姚叔潛丹陽募兵 辛玉郎潁川議糧55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五)32 君爲虎士14 荀家五虎度陳倉(五)74 奮武遣以一軍阻13 黃巾圍城49 輜重已備75 爆竹聲裡辭舊歲(下)16 文遠克城震弘驚(上)101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100 棄郡而走袁伯業1 張長詈罵府門外88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二)77 曹隱袁進皆貴宦33 鸞鳳擇良木而棲82 光陰似苒流如箭67 鮮卑復又寇幽並30 歸家諸事42 可願南下?26 祖宗德澤在遺黎1 飛書問君何所欲77 了卻山中寇賊事(一)208 督軍要務需先試114 且行且戰五百里(上)29 樂進歸來110 朝中爭鬥起風波(上)102 欲攻昌邑先斷援1 謀北要在泰山郡40 鐵營21 賞錢19 闖中軍咄咄逼糧 到帥帳訝見有客127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二)76 江東猛虎方列陣 幷州飛將已出營13 孔德再獻明良策 江東猛虎孫文臺23 甲光向日來者誰90 襲陣兵退夏侯惇(八)66 燕雀安知鴻鵠志 雍季之言百世利4 最風流之武評(一葦)11 荀家五虎度陳倉(中)11 寇至95 徐榮單騎入太谷 膽勇兼備得雄關54 詐死64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28 原師87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一)71 董仲穎操立天子 袁本初離洛奔冀125 豪強應曹爲投機172 許顯臨機能應變(下)57 市恩66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117 三戰盡復東郡地(二)19 血雨腥風洛陽城(上)118 謀議取徐分優劣 戰起要在以速勝4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三)257 徐元直獻策危行266 曹孟德封侯志望150 沙丘臺上舊時月(五)21 徐羊各獻破敵策51 故事57 早晚滅此豎子大賊22 旋舞94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二)33 破敵(下)45 取天下唯造時勢 圖兵勝當行正奇106 忠壯引來海內重 張紘迎願獻綿薄70 土爲季夏序主養 將臨戰至紛請前26 招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湖南省| 天门市| 宁波市| 屏东县| 石屏县| 寻乌县| 于田县| 慈溪市| 类乌齐县| 宁南县| 公主岭市| 涪陵区| 洪湖市| 武乡县| 湘潭县| 明星| 大冶市| 崇义县| 确山县| 翁源县| 东源县| 泽库县| 朝阳市| 邵东县| 安义县| 沅江市| 尤溪县| 桂林市| 古蔺县| 施秉县| 台北市| 黔东| 丹棱县| 双柏县| 简阳市| 清镇市| 龙川县| 阳高县| 四会市| 汨罗市| 星座|